噪声及振动环境

合集下载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这不仅与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有关,也关系到企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因此,有必要在生产环境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噪声和振动,并确保生产工作的安全。

首先,噪声和振动对工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和强振动环境中,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噪声超过80分贝时,人耳对声音的听觉能力就会受到影响,超过85分贝时甚至会引起耳聋。

强烈的振动不仅对工人的神经和肌肉产生损害,还会影响其身体的平衡和迟滞能力。

因此,对于噪声和振动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一、噪声控制1. 设立隔音墙或隔音屏可以在噪声污染源周围设置隔音墙或隔音屏,通过反射、吸声和隔离的方式来阻断噪声的传播和扩散。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影响。

2. 优化设备和工艺对生产设备和工艺进行优化,选择噪声较低的设备和工艺,可以减少噪声的产生。

例如,选择低噪声的机械设备、使用阻尼材料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的产生。

3. 个体防护措施对工人进行个体防护,例如提供耳塞、耳罩等防护装备,帮助工人降低噪声对听觉的损害。

同时,要对工人进行噪声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帮助他们正确使用和维护个体防护装备。

二、振动控制1. 振动隔离对振动源进行隔离措施,例如在机器底部采用缓冲材料,减少振动的传输和震动的扩散。

此外,还可以对设备的安装位置进行科学选择,避免振动传导到其他部分。

2. 调整工艺参数合理调整工艺参数,减少设备运转时的振动。

例如,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减少切削力、提高刀具刚度等方法,降低振动产生。

3. 个体防护措施同噪声控制一样,对工人进行个体防护,例如提供护腰带、护膝等防护装备,帮助工人减少振动对身体的损害。

同时,也要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帮助他们正确使用和维护个体防护装备。

三、安全措施1. 安全设施建设在生产环境中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例如防护栏、紧急停机装置等,为工人提供安全保护和紧急应对措施,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模版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模版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模版一、噪声控制:1.背景介绍:生产环境中产生的噪声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噪声控制成为了生产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问题定义:生产环境中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运转、工作人员的操作以及物料的运输等方面。

这些噪声超过了安全标准值,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3.解决方法:a.采用隔音材料:在机器设备和工作区域周围安装隔音材料,有效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影响范围。

b.调整设备运转方式:优化机器设备的运转方式,减少摩擦和碰撞产生的噪音,同时优化设备的使用时长,减少长时间运转产生的噪音。

c.优化工作人员的操作方式:培训工作人员使用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减少误操作带来的噪音,同时提供工作人员适当的防护装备,减少噪音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d.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转状况,及时修理和更换出现问题的部件,避免设备故障带来的噪音。

4.相关法规和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生产环境中的噪声需要控制在安全标准范围之内。

相关法规和标准将为企业提供合理的噪声控制指导和限制要求。

二、振动控制:1.背景介绍:生产环境中产生的振动对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振动控制成为了生产环境中的重要任务。

2.问题定义:生产环境中产生的振动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的运转、工作人员的操作以及物料的运输等方面。

这些振动超过了安全标准范围,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3.解决方法:a.安装减振器:在设备的安装位置上安装减振器,减少振动对设备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b.调整设备的运转方式:优化设备的运转方式,减少不必要的振动产生。

c.培训工作人员的正确操作方法:提供培训,教授正确的操作方法,减少误操作带来的振动。

d.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转状况,及时修理和更换出现问题的部件,避免设备故障带来的振动。

4.相关法规和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生产环境中的振动需要控制在安全标准范围之内。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生产环境中的噪声、振动和安全问题是很重要的。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还会对生产效率和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在任何生产环境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管理这些问题。

1. 噪声问题噪声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生产环境中的问题。

过高的噪声水平不仅会影响工人的听力,还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在生产环境中,噪声通常来自于机器、设备和压缩机等,因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来管理噪声问题:(1)设立围栏隔离噪声区域:将噪声区域隔离出来,减少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2)安装隔音设备:例如安装隔音罩、隔音门等,阻隔噪声传播。

(3)安装降噪设备:如安装噪声吸收板、吸音棉等,降低噪声。

(4)规定工作时间及使用耳塞等防护措施:规定工作者工作时间和鼓励佩戴耳塞或耳罩等。

2. 振动问题振动也是生产环境中的一个问题。

机器和设备的振动不仅会影响工作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机器和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因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来管理振动问题:(1)减少机器和设备的振动:例如定期维护设备,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对机器、设备进行静平衡校正等。

(2)采用防振设备:如安装减振器、吸振垫等,减少振动。

3. 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生产环境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生产环境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意外碰撞、火灾、爆炸等。

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来管理安全问题:(1)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工作者的安全知识和意识,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考核制度等,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以落实。

(3)定期检查安全隐患:如定期检查工器具的磨损状态、机器设备的安全性能等。

在生产环境中,噪声、振动和安全问题必须得到有效的管理。

只有采取措施来减少噪声和振动,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才能保证工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噪声与振动的危害与控制

噪声与振动的危害与控制

噪声与振动的危害与控制在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下,噪声和振动作为两大环境污染因素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长期暴露于噪声和振动环境中,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探讨噪声和振动的危害以及相应的控制方法。

一、噪声的危害噪声是一种不规则波动的声音,其强度的大小决定了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程度。

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声下,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首先,噪声会增加人体患上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风险;其次,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导致人体产生压力反应,影响睡眠质量,引发失眠和焦虑等问题;此外,噪声还会干扰人们的专注和思考,降低工作和学习效果,对整个社会造成经济损失。

二、振动的危害振动是物体颤动时产生的机械运动,同样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人体暴露于强烈振动下,容易引发肌肉疲劳、骨骼变形等疾病。

特别是在一些冶金、采矿等工作场所,工人长期暴露于振动环境下,容易导致手臂震颤综合征、颈椎病等职业病。

此外,振动还会损坏建筑物和设备,对基础设施和工业设备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三、噪声与振动的控制方法为了减轻噪声和振动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 减少噪声和振动源要从源头上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产生。

例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可以优化生产工艺、采用静音技术和减振器等装置,降低机器设备的噪声和振动水平;在建筑过程中,可以使用隔音材料和减震装置,控制噪声和振动的传播。

2. 隔离噪声和振动传播路径通过隔离噪声和振动传播路径,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扩散。

隔离措施可以包括在建筑物中增加隔音墙、隔音窗等设施,降低噪声的传播;对于机械设备,可以采用减振装置,减少振动的传导。

3. 个人防护在噪声和振动环境中,个人可以通过佩戴防噪耳塞、防振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对噪声和振动的暴露,保障自身的健康。

4. 加强监测和管理各个领域需要建立严格的噪声和振动监测体系,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通过持续监测,及时发现噪声和振动超标情况,并采取正确的控制措施,减少危害。

噪声与振动控制

噪声与振动控制

噪声与振动控制引言:噪声和振动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无论是在家庭、城市还是工业环境中,噪声和振动都可能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噪声和振动控制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和工程领域。

本文将探讨噪声和振动的基本概念、产生原因以及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一、噪声和振动的基本概念1. 噪声的定义和特点:噪声是指对人耳有害或令人不快的声音。

根据声音的频率和强度,噪声可被分为不同类型,如低频噪声、高频噪声和冲击噪声等。

噪声会对人的听力、心理和生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 振动的定义和特点:振动是指物体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周期性运动。

振动可能由机械设备、交通工具或环境因素引起。

不良的振动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造成眩晕、恶心或骨骼疼痛等。

二、噪声和振动的产生原因1. 工业过程和机械设备:在工业生产和机械运行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噪声和振动。

这些噪声和振动可能来自于机械零件的摩擦、冲击或共振等。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减少噪声和振动不仅可以改善工作环境,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交通运输:汽车、火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运行也会产生噪声和振动。

车辆的引擎、轮胎和路面的摩擦都会导致噪声和振动的产生。

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交通噪声是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噪声源之一。

三、噪声和振动控制的方法与技术1. 声音吸收和减振材料:合适的吸声材料和减振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噪声和振动的产生和传播。

比如,在机房和音乐工作室中使用吸声材料,可以降低声音的反射和传播;在车辆和机械设备中使用减振材料,可以降低振动的传播。

2. 声屏障和振动隔离:声屏障和振动隔离可以将噪声和振动源与周围环境隔离开来。

在城市环境中,建设高效的声屏障可以有效降低交通噪声;在工业场所中,使用振动隔离设备可以减少机械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控制源头噪声:控制源头噪声是最有效的噪声控制方法之一。

通过改进机械设备的结构和工作方式,可以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产生。

噪声和振动 城市声环境的测定

噪声和振动 城市声环境的测定

噪声和振动城市声环境的测定1. 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的监测内容、点位设置、监测频次、测量时间、评价方法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

本方法适用于环境保护部门为监测与评价城市声和环境质量状况所开展的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

乡村地区声环境监测科参照执行。

2. 区域监测的点位设置2.1 参照GB3096附录B中声环境功能区普查监测方法,将整个城市建成区划分成过个等大的正方形网格(如1000m×1000m),对于未连成片的建成区,正方形网格可以不衔接。

网格中水面面积或无法监测的区域(如:禁区)面积为100%及非建成区面积大于50%的网格为无效网格。

整个城市建成区有效网格总数应多于100个。

2.2 在每一个网格的中心布设1个监测点位。

若网格中心点不宜测量(如水面、禁区、马路行车道等),应将监测点位移动到距离中心最近的可测量点位置进行测量。

测点位置要符合GB3096中测点选择一般户外的要求。

监测点位高度距地面为1.2-4.0m。

3. 区域监测的频次、时间与测量量3.1 昼间监测每年1次,监测工作应当在昼间正常工作时段内进行,应覆盖整个工作时段。

3.2 夜间监测每五年1次,在每个五年规划的第三年监测,监测从夜间起始时间开始。

3.3 监测工作应安排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每个城市监测日期应相对固定,监测应避开节假日和非正常工作日。

3.4每个监测点位测量10min的等效连续A声级Leq(简称:等效声级),记录累积百分声级L10、L50、L90、Lmax、Lmin和标准偏差(SD)。

4. 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4.1 道路交通监测的目的:反映道路交通噪声源的噪声强度,分析道路交通噪声声级与车流量、路况等的关系及变化规律,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年度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

4.2 选点原则;4.2.1 能反映城市建成区各类道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含轨道交通走廊的道路及穿越城市的高速公路等)交通噪声排放特征。

环境法律体系对噪声与振动污染的规定

环境法律体系对噪声与振动污染的规定

100%
《振动污染防治法》
该法规定了振动污染的防治原则 、管理制度、法律责任等,为振 动污染防治提供了具体法律依据 。
80%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 染防治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在 各自领域内对噪声与振动污染的 防治也作出了相关规定。
03
噪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噪声排放标准制度
噪声排放标准的制定
振动污染
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对人体健康、建 筑物和精密仪器等方面的影响。
危害及影响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长期暴露在噪声和振动环境中,会对人体造成听力 损失、睡眠障碍、心血管系统紊乱等健康问题。
对社会生活的干扰
噪声和振动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降低生 活质量,引发社会问题。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国家和地方政府根据环境保护 的需要,制定并发布噪声排放 标准,规定不同环境区域、不 同时间段内的噪声排放限值。
达标排放
产生噪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 取有效措施,确保噪声排放达 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
超标处罚
对超过噪声排放标准的单位和 个人,依法进行处罚,并责令 其限期治理。
噪声排放许可制度
许可申请
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公众参与 和损害担责等。
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
环境保护法规定了噪声与振动污染的防治措施,如制定噪声与振动污染标准、 实施噪声与振动污染监测等。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80%
《噪声污染防治法》
该法规定了噪声污染的防治原则 、管理制度、法律责任等,为噪 声污染防治提供了具体法律依据 。
强化执法监督
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 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和 管理,确保执法的公正性 和有效性。

建筑声环境验收标准噪音与振动控制的要求

建筑声环境验收标准噪音与振动控制的要求

建筑声环境验收标准噪音与振动控制的要求一、引言建筑声环境验收是指对建筑物的噪音与振动水平进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在建筑工程中,噪音和振动是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对人们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建筑声环境验收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二、噪音控制的要求1. 建筑物内部噪声限制建筑物内部的噪音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在不同的区域内设置相应的噪声限制值。

例如,对于住宅区域,白天时的噪声限制值一般为55分贝,夜间时为50分贝。

对于办公区域,噪声限制值一般为60分贝。

这些限制值的设置有助于减少人们在建筑物内受到噪音干扰的可能性。

2. 建筑物外部噪声限制建筑物外部的噪音限制同样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

对于住宅区域,白天时的噪声限制值一般为50分贝,夜间时为45分贝。

对于商业区域和工业区域,噪声限制值一般会有所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所。

这些限制值的设置有助于减少建筑物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噪音干扰。

三、振动控制的要求1. 振动峰值限制建筑物产生的振动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振动峰值的限制值可以根据具体的建筑物类型和使用功能进行设置。

例如,在住宅区域,振动峰值限制一般为0.2mm/s。

在办公区域,振动峰值限制一般为0.3mm/s。

这些限制值的制定有助于减少建筑物产生的振动对周围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2. 振动频率控制建筑物产生的振动还应控制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

不同的建筑物类型和使用功能会有不同的频率要求。

例如,在住宅区域,振动频率一般应控制在5Hz以下。

在办公区域,振动频率一般应控制在10Hz以下。

这样可以避免建筑物振动频率对人体的不适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四、验收标准建筑声环境验收应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并由专业的验收机构进行评估。

验收过程应包括噪音和振动的测量和评估,以及针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建筑物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

建筑物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五、结论建筑声环境验收标准的噪音与振动控制要求是保障人们居住和工作环境的重要保障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7~ 1414
1414 ~
2828
125
90~ 180
4000
2828 ~
5656
250
500
180~ 354~
354
707
8000 16000
5656~ 11212~ 11212 22424
(三)频谱分析
频谱图 各频率成分与能量分布关系的图形称为
频谱图
以频率为横坐标,以声压级(或声功率级) 为纵坐标进行绘图,如图所示。
二、声音的物理度量
(二)声压级表达式
Lp
20 lg
p p0
式中,为声压级(dB);P 为声压 (Pa); P0为基准声压(P0=2×10-5 Pa)。
声压 N/m2
630 200 63 20 6.3 2.0 0.63 0.20
表6-1 各种环境的声压和声压级
声压 级
/dB
环境举例
150 火箭发 140 喷气式飞机附近 130 开坯锻锤,铆钉枪 120 大型球磨机 110 大型鼓风机附近 100 纺织车间 90 汽车喇叭声 80 公共汽车上
(二)计 权 声 级
声级 通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称为计权声级,简
称声级。 为使噪声测量结果与人对噪声的主观感觉量一致,
通常在声学测量仪器中,引入一种模拟人耳听 觉在不同频率上的不同感受特性的计权网络, 对被测噪声进行测量。通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 压级称为计权声级,简称声级。它是在人耳可 听范围内按特定频率计权而合成的声压级。
第六章 噪声及振动环境
第一节 声音及其度量
一、声音的基本概念
频率、波长、声速
二、声音的物理度量
声压、声压级、声压级合成法则、频谱分析
三、人耳对声音的主观感觉
声音的响度级与响度 、计权声级 、等效连续 声级、统计声级
第一节 声音及其度量
一、声音的基本概念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发声的物体 被称为声源。
第一节 声音及其度量
波长和声速
声波在一个波动的周期内传播的距离称 为波长,记作λ, 单位为m。
声波在媒介中传播的速度称为声速,用c 表示,单位为m/s。
cf
第一节 声音及其度量
频率、波长和声速之间的关系
c f
式中 ,λ为波长(m);c 为声速(m/ s);f 为频率(HZ)。
二、声音的物理度量
三、人耳对声音的主观感觉
声音的响度级与响度 计权声级 等效连续声级 统计声级
(一)声音的响度级与响度
响度级是人们对噪声进行主观评价的一 个基本量,用LN表示,单位为方(phon)
响度级(方值)就等于与该声音同样响度的 1000赫兹纯音的声压级。
等响度曲线
声音的响度
声音的响度是人耳对声音强度所产生的主 观感觉量,它与人对声音响亮程度的主观 感觉成正比 .
总声压级
LPt
10lg
n
100.1LPi
i1
(i= 1,2,…,n)
求总声压级的公式推导
根据声压合成法则有
Pt2 Pi2 Pb2
背景声压级计算如下
LPi 10 lg(100.1Lpt 100.1LPb )
(三)频谱分析
什么是频谱? 各种声源发出的声音大多是由许多不同强度,不同
(三)频谱分析
n log2
f1 f2

f1 2n f2
n 式中 为倍频程数。
f1 为上限频率,f2 为下限频率
几何中心频率
f0 f1 f2
表6-3 倍频程的频率范围
中心频 率/Hz
31.5
63
频率范 22.5~ 45~
围/Hz 45
90
中心频 率/ Hz
1000
2000
频率范 围/Hz
声压 N/m2
声压级 /dB
环境举例
0.063
70
0.020
60
0.0063 50
0.0020 40
0.00063 30
0.00020 20
0.000063 10
0.000020 0
繁华大街上 普通说话 微型电机工作时 安静房间内 轻声谈话 树叶落下的沙沙声 乡村安静夜晚 刚刚能听到的声音
二、声音的物理度量
(一)声压、声压级
声波在空气传播过程中,引起空气质点 振动导致空气压强变化叫声压。
声压是表示声音强弱的物理量,用P表示, 单位是帕(Pa)。
二、声音的物理度量
声 压 级
通常用对数值来度量声压,称为声压级。
声压级是声压与基准声压之比的以10为底 的对数乘以20,用符号Lp表示,单位是 分贝(dB)。
响度与响度级的关系式为
LN 40 33.22 lg N
N 20.1LN 40
总响度
Nt Nm F ( Nt Nm )
式中,Nt为总响度指数(宋);Nm为各 频带中响度指数最大者;∑Nt为所有频带 的响度指数之和;F为倍频程选择系数。 对倍频程,F =0.3;对1/3倍频程, F=0.15。
声压级合成法则
在实际噪声环境中,往往有多个声 源同时存在,几个不同的声源同时 作用在声场中同一点上,它们产生 的总声压可以通过能量合成的原则 进行计算。
二、声音的物理度量
若在某点分别测得几个声源的声压为P1, P2,…,Pn,该点总声压Pt 满足
n
Pt2 Pi2 i1
(i= 1,2,…,n)
频率的声音复合而成。具有不同频率(或频段)成 分的声波具有不同的能量,这种频率成分与能量 分布的关系称为声的频谱。
什么是频谱分析?
将声源发出的声音强度按频率顺序展开,使其成为 频率的函数,并考察变化规律,称为频谱分析。
(三)频谱分析
什么是频程? 为了便于实际测量和分析,人为地把声频 范围划分为几个小的频段,在每一个频段 中,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之间的距离称为 频程,它以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之比的对 数表示,此对数通常以2为底。
(二)计 权 声 级
频率计权电网络
在声学测量仪器中,通常根据等响度曲线,设置一定的频率计 权电网络,使接收的声音按不同程度进行频率滤波,以模拟人 耳的响度感觉特性。一般设置A、B 和C 三种计权网络,
其中
A 计权网络是模拟人耳对40 方纯音的响应,当信号通过时, 其低频段(500Hz 以下)的声音有较大的衰减; B 计权网络是模拟人耳对70 方纯音的响应,它使接收、通过 的低频声音有一定的衰减;
声振动、纯音、复合音、乐音、噪声 声音的形成是由振动的发生与传播这两
个环节组成。
第一节 声音及其度量
三个重要的物理量 声音的频率 声音的波长 声音传播的速度
第一节 声音及其度量
频 率
声源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以f表 示,单位为赫兹(Hz)。
在声频范围内,声波的频率愈高,声音 显得愈尖锐;反之,显得低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