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防汛防溺水安全教育.doc

合集下载

防雷防汛防溺水教案(18篇).docx

防雷防汛防溺水教案(18篇).docx

“防溺水.防汛、防雷”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六(3)班活动目标:为全面深入地推动我校安全教育工作,杜绝学牛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

活动过程:当前,学生溺水死亡已成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令人惨痛、教训深刻,同时,也给我校的安全工作进一步敲响了警钟游泳安全常识学好防溺水安全知识是防止溺水的最好措施,因此我校针对游泳的特点对学生开展了如下有用知识学习:一、游泳小常识:1 •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

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长(成年人),在出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

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肝、肾疾病、高血压、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都不要去游泳,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

传染病患者易把病传染给别人。

另外女同学月经期间均不宜游泳。

3.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被污染的(水质不好)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以及落差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

一般来说,凡是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

5.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二、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1. 在游泳之前一定要做充足的准备活动。

夏季天气炎热,不做准备活动马上入水,水温、体温、气温相差很大,聚然入水,毛孔迅速收缩,刺激感觉神经,轻则引起肢体抽筋,重则引起反射性心脏停跳休克,很容易造成溺水死亡。

三、溺水的急救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

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髓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

拖运吋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防溺水防汛安全教育材料(3篇)

防溺水防汛安全教育材料(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汛期也随之而至。

在这个特殊时期,溺水事故和防汛问题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溺水事故和防汛灾害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教育材料。

二、溺水事故的危害溺水是造成青少年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事故,其中青少年溺水事故占比较高。

溺水事故不仅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悲痛,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严重隐患。

因此,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三、防溺水安全教育要点1. 提高安全意识(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溺水事故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

(2)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形成防溺水安全教育合力。

2. 学会自救互救(1)掌握基本的自救方法,如保持冷静、大声呼救、抓住浮物等。

(2)学会基本的互救方法,如用绳索、树枝等物品进行救助。

3. 严格防范措施(1)不在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2)不在野外游泳,不在危险水域玩耍、洗澡。

(3)不在水深不明、水流湍急的河道游泳。

(4)不在饮酒、药物影响下游泳。

4. 加强监管(1)政府部门加强水域安全管理,设立警示标志,禁止游泳。

(2)加强对游泳场所的监管,确保设施齐全、安全。

(3)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管理,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四、防汛安全教育要点1. 了解防汛知识(1)掌握汛期气象特点,了解暴雨、洪水、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和危害。

(2)了解防洪工程、水库、堤坝等设施的功能和作用。

2. 遵守防汛纪律(1)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汛情预警,及时了解防汛信息。

(2)在汛期,尽量避免外出,如需外出,务必注意安全。

(3)服从政府防汛部门的安排,积极参与防汛工作。

3. 加强防范措施(1)居住在低洼地带的居民,应提前做好转移准备。

(2)加固房屋、围墙等设施,防止洪水冲毁。

(3)储备必要的防汛物资,如沙袋、救生圈等。

4. 学会自救互救(1)了解洪水逃生技巧,如向高处转移、攀爬树木等。

防雷、防汛、防溺水安全教育

防雷、防汛、防溺水安全教育

防雷、防汛、防溺水安全教育防雷、防汛、防溺水安全常识一、暴雨天气要注意防雷1、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

因为下雨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针一样。

所以,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5米以外。

2、下雨时不要在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要观察住房是否适合避雨。

3、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

4、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二、暴雨天气注意防汛1、暴雨过后,上学需途经小河、沟、桥的,要由家长陪同护送,如果洪水暴发未能经过小河、沟、桥的就返回家中等候可以安全通过再上校,同时要让家人打电话告诉学校、老师,家中没有电话的要到邻居家或者商店中打电话,以免学校、老师担心。

2、暴雨过后,放学需途经小河、沟、桥的,要先探视具体情况,或者由家长接送学生。

家长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暴风骤雨时要坚持主动到学校接送孩子,学生不能擅自涉险回家。

3、因洪水原因留校的学生,要安下心来,听从学校的管理,情况允许了才回家,不能擅自个人或结伴去查看洪水情况。

4、暴雨过后,学生不要靠近危险的房屋、墙体、坑塘等,预防倒塌对我们造成的伤害。

5、请密切关注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号,如遇暴雨天气,学生不要单独外出玩耍及探亲访友。

三、地质灾害紧急避险方法遇到滑坡或崩塌怎么办1.行人与车辆不要进入或通过有警示标志的滑坡、崩塌危险区。

2.当发现有滑坡、崩塌的前兆时,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同时通知其他受威胁的人群。

要提高警惕,密切注意观察,做好撤离准备。

3.当您正处于滑坡体上,感到地面有变动时,要立即离开,用最快的速度向两侧稳定地区逃离。

向滑坡体上方或下方跑都是危险的!4.当您处于滑坡体中部无法逃离时,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但一定不要和房屋、围墙、电线杆等靠得太近。

5.当您处于滑坡体前沿或崩塌体下方时,只能迅速向两边逃生,别无选择。

小学防汛防溺水安全教育

小学防汛防溺水安全教育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防汛防溺水安全教育大会,旨在提高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大家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

下面,我将从防汛和防溺水两个方面为大家进行详细讲解。

一、防汛安全教育1. 什么是防汛?防汛是指为防止洪水灾害,采取的一系列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以减轻洪水灾害损失的工作。

在我国,每年汛期(5月至10月)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2. 防汛安全知识(1)了解汛期气象预报:汛期来临前,我们要密切关注气象预报,了解当地汛情和防洪措施。

(2)熟悉防洪设施:我们要了解居住地附近的防洪设施,如防洪堤、排洪渠等,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3)预防山洪灾害:居住在山区、丘陵地带的同学,要了解山洪灾害的特点和预防措施,如避免在山洪发生时外出、及时撤离危险区域等。

(4)防止泥石流灾害:居住在山区、丘陵地带的同学,要了解泥石流灾害的特点和预防措施,如避免在泥石流发生时外出、及时撤离危险区域等。

(5)注意防洪警示标志:在汛期,我们要注意观察防洪警示标志,遵守相关规定,避免进入危险区域。

3. 防汛应急措施(1)遇到洪水:如遇洪水,我们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避免靠近河道、堤坝等危险区域。

(2)遇到山洪:如遇山洪,我们要迅速撤离到高处,避免在低洼地带停留。

(3)遇到泥石流:如遇泥石流,我们要迅速向垂直于泥石流方向的山坡上跑,避免被泥石流掩埋。

二、防溺水安全教育1. 什么是溺水?溺水是指因水进入呼吸道、肺泡等部位,导致人体缺氧而引起的生命危险。

在我国,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 防溺水安全知识(1)不私自下水游泳:我们要牢记,私自下水游泳是非常危险的,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结伴游泳时,要相互提醒、照顾,避免发生意外。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家长或教师应随时关注孩子的动向,确保其安全。

(4)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的水域可能存在暗流、漩涡等危险,我们要避免前往。

防汛防溺水安全教育

防汛防溺水安全教育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汛期也随之来临。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我们特此开展汛期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活动。

一、汛期防溺水安全知识1. 溺水的主要原因(1)不会游泳的人在水域边缘玩耍,不慎跌入水中;(2)游泳时身体疲劳、饥饿、生病等导致体力不支;(3)游泳时遇到水草、暗礁、漩涡等障碍物;(4)酒后游泳、冒险游泳等。

2. 溺水自救方法(1)冷静:发现有人溺水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切勿盲目施救;(2)呼救:大声呼救,寻找周围可利用的救生工具;(3)抛物:向溺水者抛掷漂浮物,如救生圈、木板等;(4)伸援手:如果距离较近,可以尝试伸手拉住溺水者;(5)等待救援: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尽量保持溺水者头部露出水面。

3. 预防溺水措施(1)不在无成人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在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4)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5)不熟悉水性的人不擅自下水施救。

二、汛期防溺水安全教育1. 提高安全意识广大人民群众要充分认识到汛期溺水事故的危害性,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防溺水规定。

2. 加强家庭教育家长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防溺水意识,防止他们私自下水游泳。

3. 严格学校管理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参加防溺水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4. 强化社会宣传媒体要加大汛期防溺水宣传力度,普及防溺水知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5. 加强水域管理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水域的管理,设置警示标志,确保水域安全。

三、汛期防溺水安全提示1. 遇到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不要靠近河道、湖泊等水域,避免被洪水冲走;2. 遇到山洪、滑坡等自然灾害时,不要进入山谷、河道等危险区域;3. 遇到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要听从政府部门的安排,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4. 遇到溺水事故时,要立即呼救,寻求周围人的帮助;5. 遇到溺水者时,不要盲目施救,要采取正确的自救互救方法。

学生防汛防溺水安全教育(3篇)

学生防汛防溺水安全教育(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学生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

同时,汛期也即将来临,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给学生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开展本次防汛防溺水安全教育。

二、防汛安全知识1. 洪水来临前的准备(1)关注气象预报,了解洪水预警信息。

(2)熟悉学校及周边地区的防洪设施,如防洪堤、排水沟等。

(3)了解撤离路线,确保在洪水来临时有安全撤离的途径。

(4)准备应急物资,如手电筒、食物、水、急救包等。

2. 洪水来临时的应对措施(1)听从学校及当地政府部门的安排,有序撤离。

(2)不要强行过河,避免被洪水冲走。

(3)在撤离过程中,注意保护头部和呼吸系统,避免受到洪水冲击。

(4)如被困洪水,尽量保持冷静,寻找高处避险。

(5)不要触摸电线、变压器等带电设备,避免触电。

3. 洪水过后注意事项(1)检查家中电路、燃气管道等设施,确保安全。

(2)清理家中积水,防止细菌滋生。

(3)关注当地卫生部门发布的防疫信息,做好防疫措施。

三、防溺水安全知识1. 溺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1)游泳时距离岸边过远,体力消耗过大。

(2)游泳技能不足,遇到紧急情况无法自救。

(3)水域环境复杂,存在危险因素。

(4)同伴溺水时,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2. 预防溺水事故的措施(1)增强安全意识,了解水域的危险性。

(2)掌握游泳技能,提高自救能力。

(3)不在无救生员监管的水域游泳。

(4)不在水中嬉戏打闹,避免发生意外。

(5)结伴同行,互相监督,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3. 溺水时的自救方法(1)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2)放松身体,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3)如被水草缠住,保持冷静,尝试慢慢摆脱。

(4)如体力不支,尽量抓住漂浮物,等待救援。

(5)向岸上呼救,尽量发出声音。

4. 溺水时的互救方法(1)寻找救生圈、救生衣等救生工具。

(2)利用竹竿、绳子等物品进行救援。

(3)向岸上呼救,寻求帮助。

(4)不要盲目下水施救,以免造成更大伤亡。

安全教育_防溺水_防汛(3篇)

安全教育_防溺水_防汛(3篇)

第1篇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溺水事故和汛期灾害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全民安全意识,我们有必要加强安全教育,筑牢防溺水、防汛安全防线。

一、防溺水安全教育1. 提高安全意识溺水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当事人缺乏安全意识有关。

因此,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首先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

我们要通过宣传教育,让群众充分认识到溺水事故的危害性,自觉遵守水域安全规定,做到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2. 学习自救技能溺水事故发生后,掌握自救技能至关重要。

我们要普及自救技能知识,让群众了解如何在水中保持呼吸、自救、呼救等基本技能。

此外,还要提高群众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3. 加强监管力度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水域的监管,确保水域安全。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域,要及时进行整改,设立警示标志,提醒群众注意安全。

同时,要加强对游泳场所的监管,确保游泳场所设施齐全、安全可靠。

二、防汛安全教育1. 提高防汛意识汛期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

我们要通过宣传教育,让群众充分认识到汛期灾害的危害性,提高防汛意识。

群众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做好防范措施。

2. 学习防汛知识防汛知识是应对汛期灾害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普及防汛知识,让群众了解洪水预警信号、避险转移、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识。

此外,还要提高群众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防汛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防汛能力。

加强河道整治、水库除险加固、堤防建设等,确保汛期安全。

4. 强化责任落实各级政府要落实防汛责任,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防汛工作有序开展。

同时,要加强部门协作,形成防汛合力。

三、加强安全教育,筑牢安全防线1. 强化安全教育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如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广泛宣传防溺水、防汛安全知识,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

学校防雷_溺水安全教育(3篇)

学校防雷_溺水安全教育(3篇)

第1篇一、引言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保障学生的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夏季,雷雨天气和溺水事故较为常见,给学生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雷雨天气和溺水事故的发生,本文将从防雷和溺水两个方面,对学校安全教育进行探讨。

二、防雷安全教育1. 雷雨天气特点雷雨天气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等特点。

雷击是一种强大的电流,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雷击还会引发火灾、触电等次生灾害。

2. 防雷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应定期开展防雷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防雷意识。

通过观看防雷宣传片、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雷击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2)完善防雷设施:学校应定期检查防雷设施,确保其完好有效。

如:避雷针、接地线、防雷接地装置等。

(3)制定应急预案:学校应制定雷雨天气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措施和应急疏散路线等。

(4)加强校园巡查:雷雨天气时,学校应加强校园巡查,确保学生不在危险区域活动。

(5)关注天气预报:学校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学生做好防雷准备。

三、溺水安全教育1. 溺水事故特点溺水事故是夏季常见的意外事故,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等特点。

溺水事故的发生往往源于学生对水安全的忽视。

2. 溺水预防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应定期开展防溺水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2)设置警示标志:在校园附近水域、游泳池等地方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3)开展水上安全教育:学校可组织学生参加水上安全教育课程,学习水上自救、求救技能。

(4)加强巡查管理:学校应加强对校园附近水域的巡查管理,确保学生在水上活动时有人监护。

(5)制定应急预案:学校应制定溺水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措施和应急疏散路线等。

四、总结学校防雷与溺水安全教育是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防雷设施、制定应急预案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雷雨天气和溺水事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雷防汛防溺水安全教育
一、气要注意防雷暴雨天
1、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

因为下雨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针一样。

所以,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 5米以外。

2、下雨时不要在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要观察住房是否适合避雨。

3、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

4、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二、暴雨天气注意防汛
1、暴雨过后,上学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由家长陪同护送,如果洪水爆发未能经过小河、沟、桥的就返回家中等候可以安全通过再上校,同时要让家人打电话告诉学校、老师,家中没有电话的要到邻居或者商店中打电话,以免学校、老师担心。

2、暴雨过后,放学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先探视具体情况,或者由家长接送学生。

家长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暴风骤雨时要坚持主动到学校接送孩子,学生不能擅自涉险回家。

3、因洪水原因留校的学生,要安下心来,听从学校的管理,情况允许了才回家,不能擅自个人或结伴去查看洪水情况。

4、暴雨过后,学生不要靠近危险的房屋、墙体、坑塘等,预防倒塌对我们造成的伤害。

5、请密切关注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号,如遇暴雨天气,学生不要单独外出玩耍及探亲访友。

三、夏季注意防溺水
学生重点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尤其是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或报警。

另外夏季是暴雨、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基础沉陷等自然灾害的高发期,同学们上下学途中一定要注意防洪防汛,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同时夏季不要随意单独外出游玩或走亲访友,确需外出一定要有家长带领,以防出现突发的意外事件。

xxxxxxxxx中学20xx年5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