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工业
高考地理《工业区位因素》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工业区位因素》经典题型含答案一、选择题[2024·广东高三模拟]铝是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应用金属,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力、包装等领域。
电解铝即以氧化铝作为原料溶质,通过电解得到的铝。
下图示意2020年我国氧化铝和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
据此完成1~2题。
1.新疆发展电解铝产业的优势是()A.能源充足B.铝土矿多C.产业基础好D.运输成本低答案:A解析:根据文字材料信息可知,电解铝属于高耗能行业,对电力需求量大。
新疆能源丰富,有石油、煤炭、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供电,电力充足,A正确;从图中信息看,新疆无氧化铝产能,说明铝土矿资源短缺,B错误;与东部地区相比,新疆电解铝产业基础差,C错误;新疆距离我国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运输成本较高,D错误。
故选A。
2.山西、山东都是氧化铝产能大省,但山东省电解铝产能远超山西省位居全国第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山东省()A.电力较充足B.环保要求低C.技术较先进D.市场距离近答案:D解析:电解铝属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其布局主要考虑能源和市场。
山东省能源以煤炭为主,但与山西省相比储量少,故电力并不充足,A错误;电解铝对环境污染大,无论山西还是山东,对其环保要求都较高,B错误;电解铝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山东省不存在明显的技术优势,C错误;铝制品市场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山东省地处东部地带,电解铝产能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市场距离近,D正确。
故选D。
[2024·广东汕头二模]相比工厂化加工,葡萄酒庄自产的高端精品葡萄酒品质好但小众化。
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中国最具潜力的葡萄酒产区之一,目前以生产和销售酒庄精品葡萄酒为主。
当地将建设10~15家顶尖民宿,设立体验性酒庄、葡萄酒会客厅等,引领中国“高端民宿+葡萄酒”融合发展。
据此完成3~4题。
3.与工厂化加工相比,酒庄自产葡萄酒成本较高的原因是()A.生产技术落后B.原料种植不便C.基础设施落后D.生产规模较小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葡萄酒庄自产的是高端精品葡萄酒,所以其生产技术先进、基础设施完善,A、C错误;与工厂化葡萄酒相比,酒庄自产葡萄的葡萄种植并没有明显的差异,B错误;与工厂化葡萄酒相比,葡萄酒庄自产葡萄酒小众化,市场小,生产规模小,无法通过批量化、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从而导致酒庄自产葡萄酒成本较高,D正确。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七章:工业专题(分析某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

不足:①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②水资源不足;③科技发展水平不高;④产业结构相对单一;⑤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⑥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②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③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④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⑤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⑥治理环境污染。
第七章:工业专题(分析某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1、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思路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方面。
注:①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②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
2、四大工业基地Ⅰ.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
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2)自然因素: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③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①煤铁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劳动力丰富;④农业资源支持;⑤国家政策支持;⑥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Ⅱ.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②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③科技发达;④市场广阔;⑤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⑥劳动力丰富;不足:①水源、②能源不足;③污染严重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Ⅲ.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1)地理位置: 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
高三地理教案知识点总结:工业区

高三地理教案知识点总结:工业区高三地理教案的知识点总结包括工业区的概念、特征、分类、布局和规划、影响及调整等内容:1. 工业区的概念:工业区是指工业活动集中的地区,通常是由工业园区、工业城市或工业带等组成。
2. 工业区的特征:- 工业密集度高:工业活动在工业区内集中,企业密集,产能大。
- 经济效益高:工业区内的企业通过资源和市场的优势实现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
- 人力资源充足:工业区内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具备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
- 交通便利:工业区附近有便捷的交通网络,方便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
3. 工业区的分类:- 基础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如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
- 新兴工业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
- 加工制造区: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如加工出口区、汽车工业园等。
4. 工业区的布局和规划:- 区位选择:选择地理条件好、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区。
- 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土地用途,划定工业用地、生态保护用地、交通用地等。
- 资源配置:根据工业类型和资源分布,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环境保护:规划合理的环境保护设施,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5. 工业区的影响及调整:- 经济影响: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增长,提高国家竞争力。
- 环境影响:工业活动产生污染,对土地、空气和水资源造成破坏。
- 社会影响:工业区带来社会变革,改变人口分布和职业结构,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 调整措施: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加强环保监管,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以上是高三地理教案工业区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提问。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工业的区位选择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课标呈现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的变化(1)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市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信息的通达度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2)科技进步的影响: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知识点2: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及其判断知识点3:工业联系与工业分散1.工业联系(1)生产上的联系: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①相对独立的零部件之间的联系;(2)空间利用上的关系:如开发区。
(3)信息联系:如计算机联网。
2.工业集聚原因3.工业分散的发生原因与工业类型4.工业地域(1)形成类型:①自发形成: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在地理上靠近,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
①规划建设形成:有的有投入产出联系,有的没有投入产出联系,只为共用基础设施。
(2)性质分类:①发育程度较低:一些轻工业工厂面积较小,对当地工业发展的潜力也小。
①发育程度较高:重工业(钢铁、机械、石化)工厂,生产过程复杂,相互联系工厂多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广,发育程度高,再加上为方便众多工人生活所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往往由于工业地域扩展为工业城市。
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如图)图中A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电能消耗,则其主导因素为动力;B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廉价劳动力,则其主导因素为劳动力;C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原材料数量,则其主导因素为原料。
为尽可能降低成本,工厂应选在上述主导因素丰富而价优的地区。
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1)运输环节①原材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途或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则布局于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
高考地理-工业专题知识点大总结

☆工业生产特点的描述模式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工业区位因素分析:(有因有果)「自然因素」1.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有色矿产资源丰富2.能源:临近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3.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4.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经济因素」1.市场:人口稠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2.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或高速公路或航空港,路网密集,交通便利。
3.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丰富;素质:劳动力素质高;价格:劳动力廉价4.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5.经济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工业基础设施完善6.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7.历史经验:历史悠久,经验丰富8.地价:地广人稀,租金低9.个人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10.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环境因素」1.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或垂直郊外;在季风区,布局在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风向不定的地方,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2.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河流下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3.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措施如鲁尔区):1.调整工业布局,改造传统产业;2.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3.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4.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5.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6.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
高中地理工业生产活动

高中地理工业生产活动引言工业生产活动是指人类通过利用自然资源,运用科学技术,进行物质转化、能源转化和信息转化的一系列生产活动。
这些活动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高中地理中的工业生产活动进行介绍和分析。
工业生产活动的定义与分类工业生产活动是指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通过劳动力和技术手段来生产商品的各项工作。
根据其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物质的转化方式,工业生产活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高能、大宗可回收资源的加工这类工业生产活动主要是指通过对高能、大宗可回收资源进行加工和转化,以生产出可用于其他工业生产活动的半成品或成品。
典型的例子包括钢铁工业、石油化工等。
2. 低能、大宗不可回收资源的加工这类工业生产活动主要是指通过对低能、大宗不可回收资源进行加工和转化,以生产出用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商品。
典型的例子包括食品加工、纺织工业等。
3. 知识密集型产业这类工业生产活动主要是指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运用知识和信息进行物质转化和能源转化的工作。
典型的例子包括电子产业、航天工业等。
工业生产活动的地理分布特点工业生产活动的地理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和经济因素等。
1. 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
地理位置对于工业生产活动的交通、物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自然资源是工业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如能源、矿产等。
气候条件则会对某些特定的工业生产活动产生影响,例如,冷凉的气候有利于冷库等制冷行业的发展。
2. 人文因素的影响人文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因素、文化因素和技术因素。
人口数量和素质会影响工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力供给能力和市场规模。
文化因素则会影响工业生产活动的发展方向和产品特点。
技术因素则会对工业生产活动的效率和创新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3. 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市场因素、成本因素和政府政策因素。
市场因素对工业生产活动的销售和市场开拓具有重要的影响。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八工业生产与产业转移(教师版)

1.从考查内容看,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及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
2.从考查形式看,选择题和综合题都经常出现,复习时都应重视。
3.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应注意:(1)以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和区域图等为载体,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其选择、工业区位选择及评价。
(2)以世界和我国主要区域为背景,考查区域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考向1 工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模拟诊断]总部位于“硅谷”的美国苹果公司是世界著名电子企业,于2010年10月在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设立生产基地。
2016年苹果公司公布的全球766家零部件生产企业中,中国大陆346家、台湾41家、日本126家、美国69家。
数据显示,该生产基地生产的智能电子产品约占革采公司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产品主要销往美国、英国、中国等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成为苹果公司全球最大生产基地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 .铁路交通方便 B .市场潜力大 C .生产成本低D .研发力量强2.与美国本土相比中国大陆零部件供应企业的优势条件是 A .接近原料地 B .接近研发中心 C .靠近消费市场D .接近国际航空港3.苹果公司的产品想要完全回归“美国制造”,难度主要在美国 A .研发能力下降 B .原材料成本高C .市场空间狄小D .产业链不完备【答案】 1.C命题趋势专题 八 ××工业生产与产业转移2.C3.D【解析】1.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
苹果公司的零部件主要选择高铁或航空运输,速度更快,与铁路交通方便不符,A错误;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经济实力不高,所以不是针对当地的市场,B错误;郑州郑新综合保税区成为苹果公司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实质是产业向郑州转移,相比其它地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的工资水平、地价、公共事业服务费用等相对低廉,转移的根本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C正确;郑新保税区科技实力不是很强,D错误。
2022届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的区位因素

工业的区位因素1、工业区位因素(1)土地: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2)水源: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需水量大的工业应考虑临河湖分布。
(3)原料: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很大。
(4)动力: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应考虑接近境源供应地。
(5)交通运输: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书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治江港口和铁路枢组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新型运输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工业集中于原料地或市场的状况。
(6)市场:接近消费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得市场的供求信息。
(7)劳动力:工业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和具备一定技术的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民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机械化、自动化降低了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提高了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廉价劳动力吸引劳动密集型工业布局。
(8)政府服务: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
(9)集聚效应:集聚可以共用基础设施,加强交流和协作。
(10)个人偏好:个人的兴趣、爱好、乡土情感等影响工业区位选择。
(11)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成为现代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12)其他:技术、信息等。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环境要求: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等。
(2)污染程度①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如服装厂、玩具厂等。
②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如汽车厂、机械厂、仓库等。
③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如钢铁厂、水泥厂等。
(3)污染类型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应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已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工厂宜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如水泥厂、酿造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知识点:工业
知识点总结
本部分内容主要考点有: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区位选择;工业集聚与分散;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常见考法
①本考点是高考中的常考内容,出现几率极高。
命题时多以柱状图、坐标图、区域图(如2019年高考海南地理第20题)、示意图(如2019年高考广东文综第l1题)或文字材料等为背景,对某地的生产活动(形成和发展的优缺点及解决措施、发展方向等)进行综合的评价和分析;也可以典型区域、热点时事、热点区域为背景,考查区域工业发展条件与方向;还可以我国或世界某地产业转移为背景。
考查区域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与变化;
②多以工业生产流程图或工业生产的不同部门分布示意图
为背景,考查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优点等;
③多以实际区域为背景,给出相关区域示意图,考查区域工业发展的形成条件、发展特点及发展方向。
误区提醒
注意从整体上把握工业区位因素的内容,构建工业区位选择的一般模式,理解并掌握常见工业区位因素,能够用辩证的观点划分工业类型,掌握常见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方法。
知道主要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及环境污染的类型,理解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整合区域地理和系
统地理的内容,实现所学理论区域化和具体化,即结合实际区域进行区位因素分析和选择;结合实例,理解工业联系的类型,掌握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原因;用案例法掌握常见工业地域的形成特点和发展方向,掌握工业地域类型的实质,进行知识迁,做到举一反三。
(2019年高考广东卷)读汽车产业链结构图(图4),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1题。
图4
10.从产业链的角度看,P代表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
A.配套产品生产(仪表、轮胎等)
B.汽车研发(发动机、变速箱等)
C.农机制造(拖拉机、农用车等)
D.能源加工(石油、天然气等) 【答案】A
【解析】从产业链的角度看,P代表的是汽车制造的一部分,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汽车制造包括整车制造和配套产品的生产,即最有可能是的A。
11.影响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
B.市场
C.动力
D.劳动力
【答案】B
【解析】抓住汽车服务业可知,影响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
因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