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学原理试题

合集下载

天气学原理考题及答案

天气学原理考题及答案

天⽓学原理考题及答案《天⽓学原理》第⼀阶段练习题⼀填空题1 ⼤尺度系统运动遵循 (准地转准静⼒ ) 关系。

2 ⼤尺度系统运动的⾃由⼤⽓中,空⽓作⽔平运动受⼒有 (⽔平⽓压梯度⼒及地转偏向⼒) 。

3.P 坐标系连续⽅程是0=??+??+??p y v x u ω。

4. Z 坐标系,x ⽅向地转风表达式是 (yP f u g ??-=ρ1) 。

5..⽤密度零级不连续⾯模拟锋时,锋⾯坡度公式成⽴条件是 (锋⾯是物质⾯,x 轴由暖指向冷,y 轴平⾏锋线) 。

6. 绕Z 轴旋转,绝对涡度由(ζ + f ) 组成。

7. 我国⼤陆冬季盛⾏(东北季风)风,我国⼤陆夏季盛⾏(西南季风)风。

*8. 绝对涡度守恒条件是 (正压、⽆⽔平辐散、辐合) 。

9. 数值预报产品释⽤的含义是(研究如何把数值预报的产品⽤于作天⽓要素预报)。

10. 0h h V ζ-??>表⽰固定点 (正相对涡度) 增加。

11、形势预报⼀般⽅法中的五流是指(涡度平流、温度平流、热成风涡度平流、引导⽓流、平均⽓流。

)。

12.对于波长L ≤3000KM ,固定点相对涡度变化,主要由 (相对涡度平流)决定。

13. 热⼒因⼦作⽤能使⾼空槽 (加深) 。

14.重⼒是 (地⼼引⼒和惯性离⼼⼒) 的合⼒。

15.正圆形低压中⼼向 (变压梯度⽅向)移动。

16、⾼、低压中⼼强度可以⽤ (变压) 表⽰。

17 暖锋前变压代数值是⼩于 (⼩于锋内变压代数值)。

18 锋⽣条件是 (在锋⽣带(线)上0,0,022nF n F F ,锋⽣线是物质线。

)19 在等压⾯图上,有⽔平辐合是 (⽓旋性) 涡度增加。

20⽓团形成条件是 (⼴⼤范围性质⽐较均匀的下垫⾯,还需要下沉辐散⽓流使得⼤范围各种物理属性分布相对⽐较均匀。

)⼆.单择题*1. 在等压⾯图上,等⾼线密表⽰等压⾯坡度(B )A 、⼩;B 、⼤*2、摩擦层中,地转偏差指向摩擦⼒( A )A 、右⽅;B 、左⽅3、实际⼯作中,在⼤尺度系统运动、⾃由⼤⽓中,实际风常采⽤( A )近似。

天气学原理试题

天气学原理试题

天气学原理试题(2014.09.11 )填空题1、对流天气一般发生在(条件性不稳定)的情况下,但有时在(上干下湿)的(条件性稳定层结)条件下,如果有较大的(抬升运动),也可能产生对流天气。

2、在准地转假设下,当正涡度平流随高度(增大时)时,有利于垂直上升运动的发展。

3、中纬度自由大气的大尺度运动,满足水平运动方程的(零级简化方程),即在水平方向上,(气压梯度力)和(地砖偏向力)平衡。

4、中尺度雨团是由(10km )左右的降水单体所组成,并伴有(10-4/s )的低空辐合。

5、较强的东风波在卫星云图上具有较强的(涡旋状云系),有的甚至可发展为(台风)。

6、一般把出现在低空850 和700hpa 等压面上风场上具有(气旋式切变)的不连续线称为切变线。

7、暴雨常发生在低空急流与边界层急流的交点的(北)侧,其几率几乎达到100%。

8、造成我国雨带进退过程中的三个突变期的根本原因是(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三次突变)。

9、中尺度低压系统主要有两类:(中低压)和(中气旋)。

这两种中系统在气压场上都是低压,其主要区别是在风场上前者(没有明显的气旋式环流),而后者则(有闭合的气旋式环流)。

10、强雷暴与一般雷暴的主要区别表现在系统中的垂直气流的(强度)以及垂直气流的(有组织程度)和(不对称性)。

11、强雷暴发生、发展的有利条件有:(逆温层)、(前倾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高、低空急流)、(中小尺度系统)。

12、降水的形成一般有三个过程:水汽由源地输送到降水地区,即(水汽条件);水汽在降水地区辐合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绝热膨胀冷却凝结成云),即垂直运动条件;云滴增长变为雨滴而下降,即(云滴增长)条件。

13、东北冷涡天气具有不稳定的特点。

因为冷涡在发展阶段,其温压场结构并不完全对称,所以它的(西部)常有冷空气不断补充南下,在地面图上则常常表现为一条(副冷锋)南移,有利于冷涡的西、西南、南到东南部位发生(雷阵雨)天气。

《天气学原理》复习题

《天气学原理》复习题

天气学原理复习题1、站在转动的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气所受到力有哪些?各作用力定义、表达式及意义如何?答: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惯性离心力、重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分析(1)、气压梯度力:当气压分布不均匀时,单位质量气块上受到的净压力称为气压梯度力。

表达式:拉普拉斯算子:-▽p 为气压梯度,由气压分布不均匀造成。

G 的大小与ρ成反比,与▽p 的大小成正比 G 的方向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地心引力:地球对单位质量的空气块所施加的万有引力。

表达式: 其中:K :万有引力常量,M :地球质量 , a :空气块到地心的距离 大小: 不变,常数方向: 指向地心。

(3). 摩擦力:单位质量空气所受到的净粘滞力。

表达式:其中: 为粘滞系数 大气为低粘性流体,一般只在行星边界层(摩擦层)考虑摩擦作用,自由大气中则忽略摩擦作用。

(4)、视示力:由旋转坐标系的加速作用而假想的力(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1. 惯性离心力:观测者站在旋转地球外观测单位质量空气块所受到一个向心力的作用,但站在转动地球上( ) 观测它的运动,发现它是静止的( ),这必然引入一个与向心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此力称为惯性离心力。

表达式: 大小:与纬圈半径成正比,即:与纬度成反比 ;方向:在纬圈平面内,垂直地轴指向外2.地转偏向力(科氏力)观测者站在旋转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气块运动( ),发现在北半球有一个向右偏的力,在南半球向左偏的力。

称此力为地转偏向力,又名科氏力。

表达式:V A ⨯Ω-=2地转偏向力的大小:(1)与相对速度|V|大小成正比(因角速度为常 数);当|V|=0时,A=0,只有在做相对运动时,A 才存在。

(2)与速度夹角也成正比。

水平地转偏向力:大气中垂直运动一般也较小,气块主要受x 方向和y 方向地转偏向力,即: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地转偏向力方向:与垂直地轴和速度方向垂直,只能改变气块的运动方向,不能改变其大小。

天气学原理试题三与答案

天气学原理试题三与答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天气学原理试题三一、一、名词解释:(20分)1.1.地转风和热成风。

2.2.绝对涡度。

3.3.冷式锢囚锋。

4.4.温度平流的拉普拉斯。

5.5.东北信风。

二、二、填空。

(32分)1.1.固定点温度变化由--------------------------------------------------项决定。

2.2.一型冷锋与二型冷锋区别是----------------------------------------------。

3.3.若锋作为密度的一级不连续面,则锋附近气压分布特征是---------------------------------------------------------------------。

4.4.极锋锋区与副热带锋区的区别是-------------------------------------------------。

5.5.用ω方程诊断上升及下沉运动由---------------------------------------------------------------项决定。

6.6.在中、高纬大尺度系统运动中,通常固定点涡度增加(减小)和该固定点等压面位势高度降低(升高)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赖以存在的根据是------------------------------------------------------------------。

7.7.平均层涡度方程中,相对涡度平流项在自然坐标系中采用地转近似后,可以分为-------------------------------------项讨论平均层位势高度局地变化。

8.8.用运动学公式,描述低压中心强度变化用--------------------------------表示,椭圆型高压中心将向-------------------------------------移动。

三、三、综合题。

(完整版)《天气学原理》复习题

(完整版)《天气学原理》复习题

(完整版)《天气学原理》复习题天气学原理复习题1、站在转动的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气所受到力有哪些?各作用力定义、表达式及意义如何?答: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惯性离心力、重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分析(1)、气压梯度力:当气压分布不均匀时,单位质量气块上受到的净压力称为气压梯度力。

表达式:拉普拉斯算子:-▽p 为气压梯度,由气压分布不均匀造成。

G 的大小与ρ成反比,与▽p 的大小成正比G 的方向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2)、地心引力:地球对单位质量的空气块所施加的万有引力。

表达式:其中:K :万有引力常量,M :地球质量, a :空气块到地心的距离大小:不变,常数方向:指向地心。

(3). 摩擦力:单位质量空气所受到的净粘滞力。

表达式:其中:为粘滞系数大气为低粘性流体,一般只在行星边界层(摩擦层)考虑摩擦作用,自由大气中则忽略摩擦作用。

(4)、视示力:由旋转坐标系的加速作用而假想的力(惯性离心力、地转偏向力)1. 惯性离心力:观测者站在旋转地球外观测单位质量空气块所受到一个向心力的作用,但站在转动地球上()观测它的运动,发现它是静止的(),这必然引入一个与向心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此力称为惯性离心力。

表达式:大小:与纬圈半径成正比,即:与纬度成反比;方向:在纬圈平面内,垂直地轴指向外2.地转偏向力(科氏力)观测者站在旋转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气块运动(),发现在北半球有一个向右偏的力,在南半球向左偏的力。

称此力为地转偏向力,又名科氏力。

表达式:V A2地转偏向力的大小:(1)与相对速度|V|大小成正比(因角速度为常数);当|V|=0时,A=0,只有在做相对运动时,A 才存在。

(2)与速度夹角也成正比。

水平地转偏向力:大气中垂直运动一般也较小,气块主要受x 方向和y 方向地转偏向力,即: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地转偏向力方向:与垂直地轴和速度方向垂直,只能改变气块的运动方向,不能改变其大小。

在不考虑w 和Az 的情况下,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指向运动方向右侧,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指向运动方向左侧。

天气学原理试题

天气学原理试题

天气学原理试题第一章1.从力的平衡观点说明为什么在北半球大尺度系统运动中,高压内空气作顺时针旋转?2.下图为单站高空风分析图上的热成风T v ,试分析:(1).冷平流及暖平流层次(2).3KM 高度上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

(3).5—6KM 高度上的平均温度梯度方向。

3.等压面分析比等高面分析有哪些优越性?4.从力的平衡观点说明为什么在北半球大尺度系统运动中,高压内空气作顺时针旋转?5.由梯度风风速率公式---=n P R f f R v T T f ρ422说明高压中心附近等压线不应分析得很密,而在高压边缘等压线应分析得密集些?6.已知摩擦中实际风为东南风(如下图所示)试画出此时摩擦力,地转偏差,地转风g v ,等压线及水平气压梯度力G7.已知在摩擦层内,某测站为西北风,试作图表示G (水平气压梯度力),A (水平地转偏向力),F (摩擦力),V (实际风),g V (地转风)的结构态势。

8.850hPa 某地区的流场如下图所示,试在图中两条虚线与两条平直流线之间的区域标出变压风1D,横向地转偏差2n D ,纵向地转偏差2s D ,并说明该区域有辐合还是辐散?(注意此系统是自东向西移动)9.简述热成风的成因第二章1.解释在稳定大气中,冷锋上山(爬坡),此锋是加强还是减弱?从锋区中等温线变密角度确定冷锋上山(爬坡)是加强。

因为冷锋上山(爬坡),靠近等温线密集带暖一侧上升运动较强,在不稳定大气中,上升绝热以大量水汽凝结释放潜热为主,使其暖一侧增温,而靠近其密集带冷一侧上升运动很弱又干燥,基本上无上升运动冷一侧温度变化不大或无变化,这样锋区中等温线(等温线密集带)变密,此冷锋上山(爬坡)加强。

2.下图为地面天气图上的冷暖锋的分布,试沿AB 线作一空间垂直剖面图请画出垂直剖面图上锋附近及其周围等温线的分布示意图。

3. 由下图单站高空风判断测站上空是否有锋存在?若有试确定锋的类型,锋所在高度及锋线的走向,并简述理由。

天气学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天气学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天气学原理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由大气环流引起的?A. 季风B. 台风C. 潮汐D. 洋流答案:C2. 暖锋和冷锋的主要区别在于:A. 锋面移动的方向B. 锋面移动的速度C. 锋面两侧温度的差异D. 锋面两侧湿度的差异答案:C3. 以下哪种云属于积雨云?A. 高积云B. 层积云C. 积云D. 卷云答案:C4.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与高压系统无关?A. 晴朗B. 干燥C. 风暴D. 炎热答案:C5. 以下哪种风向在南半球是顺时针旋转的?A. 东北风B. 西北风C. 东南风D. 西南风答案:D6. 以下哪种降水类型与对流活动无关?A. 雷阵雨B. 雨夹雪C. 冰雹D. 雾凇答案:D7. 以下哪种现象是大气逆辐射的表现?A. 温室效应B. 臭氧层空洞C. 酸雨D. 臭氧层保护答案:A8. 以下哪种天气系统通常与晴朗天气有关?A. 气旋B. 反气旋C. 锋面D. 低压槽答案:B9.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由地形影响引起的?A. 山谷风B. 海陆风C. 焚风D. 季风答案:D10.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与大气层的臭氧层有关?A. 臭氧层空洞B. 酸雨C. 温室效应D. 雾凇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大气环流的形成?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形地势D. 海陆分布答案:A, B, C, D2. 以下哪些云属于高层云?A. 高积云B. 高层云C. 卷层云D. 卷云答案:B, C3. 以下哪些天气现象与气旋系统有关?A. 雷阵雨B. 龙卷风C. 飓风D. 台风答案:A, B, C, D4.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降水的形成?A. 温度B. 湿度C. 风向D. 地形答案:A, B, D5. 以下哪些现象与大气逆辐射有关?A. 温室效应B. 臭氧层空洞C. 酸雨D. 臭氧层保护答案:A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暖锋过境后,气温会升高。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试题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试题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试题一、填空题1、气团是指气象要素主要指温度和湿度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的(空气团)。

2、大气热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

3、(空气运动)对气团的形成也是很大影响。

4、(锋面天气)主要是指锋面附近的云和降水。

5、若冷锋前的暖空气比较干燥,则锋前后均无云,锋面过境只出现风沙或吹雪,也种锋也称为(干冷锋)。

6、锢囚锋是由冷锋赶上(暖锋)或是两条冷锋迎面相遇。

7、(锋面)的主要特征应是锋面两侧有明显的温差。

8、锋面位于(气旋性)曲率最大的地方。

9、锋面往往表现为带状云系,称之为(锋面云带)。

10、(冷锋)分为活跃冷锋和不活跃冷锋。

11、活跃暖锋云系由层状云和积状云所组成,上面还有一层(卷层云)。

12、(江南)地区暖锋锋生前,常有明显的气旋性风切变出现。

13、根据气旋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理区域,可分为(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两大类。

14、锋面气旋在波动阶段强度一般(较弱),坏天气区域不广。

15、当锋面气旋发展到(锢囚)阶段时,气旋区内地面风速较大。

16、反气旋的中、下层,因有显著的辐散下沉运动,一般说来,常是(晴朗)天气。

17、在气旋分类中有一种是(无锋面)气旋。

18、地方性热低压是单纯由于近地面层(空气)受热不均匀面形成的。

19、气旋源地的这种分布,与东亚(南北)两支锋带是一致的。

20、不同源地的气旋,移动(路径)也不相同。

二、单选题1、锋面气旋的移动方向均沿对流层(500hpa或)气流的方向移动。

1、850hpa2、400hpa3、600hpa4、200hpa2、大气是一种粘性流体,它同任何实际流体一样都受的影响。

1、摩擦2、内摩擦3、外摩擦4、内力擦3、地转偏向力是影响旋转坐标系中运动特征的一个很重要的力。

1、大尺度2、小尺度3、尺度4、尺寸4、锋面位于气旋性曲率最大的地方,但是有气旋性切变处不一定有。

1、暖锋2、冷锋3、锢囚锋4、锋5、在高纬度地区还可以利用云区中的纹线来确定锋,事实上,与纹线互相平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学原理试题(2014.09.11 )填空题1、对流天气一般发生在(条件性不稳定)的情况下,但有时在(上干下湿)的(条件性稳定层结)条件下,如果有较大的(抬升运动),也可能产生对流天气。

2、在准地转假设下,当正涡度平流随高度(增大时)时,有利于垂直上升运动的发展。

3、中纬度自由大气的大尺度运动,满足水平运动方程的(零级简化方程),即在水平方向上,(气压梯度力)和(地砖偏向力)平衡。

4、中尺度雨团是由(10km )左右的降水单体所组成,并伴有(10-4/s )的低空辐合。

5、较强的东风波在卫星云图上具有较强的(涡旋状云系),有的甚至可发展为(台风)。

6、一般把出现在低空850 和700hpa 等压面上风场上具有(气旋式切变)的不连续线称为切变线。

7、暴雨常发生在低空急流与边界层急流的交点的(北)侧,其几率几乎达到100%。

8、造成我国雨带进退过程中的三个突变期的根本原因是(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三次突变)。

9、中尺度低压系统主要有两类:(中低压)和(中气旋)。

这两种中系统在气压场上都是低压,其主要区别是在风场上前者(没有明显的气旋式环流),而后者则(有闭合的气旋式环流)。

10、强雷暴与一般雷暴的主要区别表现在系统中的垂直气流的(强度)以及垂直气流的(有组织程度)和(不对称性)。

11、强雷暴发生、发展的有利条件有:(逆温层)、(前倾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高、低空急流)、(中小尺度系统)。

12、降水的形成一般有三个过程:水汽由源地输送到降水地区,即(水汽条件);水汽在降水地区辐合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绝热膨胀冷却凝结成云),即垂直运动条件;云滴增长变为雨滴而下降,即(云滴增长)条件。

13、东北冷涡天气具有不稳定的特点。

因为冷涡在发展阶段,其温压场结构并不完全对称,所以它的(西部)常有冷空气不断补充南下,在地面图上则常常表现为一条(副冷锋)南移,有利于冷涡的西、西南、南到东南部位发生(雷阵雨)天气。

14、一般认为,暴雨降在低空急流中心的(左前方),主要是由于急流所在层次的水汽在那里强烈(辐合上升)造成的。

15、常见的对流性天气的触发机制有:天气系统造成的系统性上升运动、(地形抬升作用)和局地热力抬升作用)。

16、形成对流性天气的基本条件有三个, 即:(水汽条件)、 (不稳定层结条件 ) 、 (抬升力条件) 。

17、当大气处于弱的层结稳定状态时,虽然在垂直方向上不能有上升气流的强烈发展,但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斜升气流, 这种机制称为( 对称不稳定 )。

它可以用来解释与锋面相平行 的中尺度雨带的形成和发展。

18、当环境的垂直温度递减率大于气块绝热运动时的温度垂直递减率时的气层被称做( 不稳 定 )层结;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气块垂直运动的气层叫( 中性)层结。

19、西南涡的形成主要是由三个因素造成的: 一是(地形)作用,四川盆地处于西风带的 (背风坡),有利于降压形成动力性涡旋;其次,由于高原的阻挡,从南侧绕过的西风气流由于 边界摩擦而产生气旋性涡度。

二是500hPe 面上有(高原槽)东移,槽前正涡度平流造成低层 减压,利于(低涡)形成。

三是700hPa0上有能使高原东南侧的(西南气流)加强、并在四川 盆地形成明显的( 辐合气流)的环流形势。

20、我国境内有两个主要的锋生区通常称为南方锋生带和北方锋生带,南方锋生带是指( 华 南到长江流域 )的锋生区;北方锋生带是指( 河西走廊到东北 )的锋生区,它们是和南北两 支高空锋区相对应的。

21、东亚气旋主要发生在两个地区,通常称为南方气旋和北方气旋,其中南方气旋主要发生在( 25~35°N ) 的地区;北方气旋重要发生在( 45-55°N )地区。

22、常见的大风形势有( 冷锋后偏北大风 )、(高压后部偏南大方 )、(低压大风)、(雷暴大风 ) 和( 台风大风 )。

23、暴雨形成的基本条件:一是( 要有充分的水汽供应 )、二是( 要有强烈的上升运动 )、三是(较长的持续时间 )。

暴雨大多出现在低空急流的( 左侧),低涡移向的( 右前方)。

24、寒潮爆发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有强冷空气的堆积) ,二是(要有合适的流场引导冷 空气南下 )。

寒潮强度可用( 地面冷高压强度、高空图上冷中心强度和锋区强度25、在中纬度,气旋发生的基本机制是( 西风带 )的斜压不稳定, 26、锋面移动速度取决于锋面两侧风速垂直于锋面的分量大小及( 的风速时,锋面呈 (准静止状态 ) 。

27、在一定条件下,地形对降水有两个作用,一是动力作用,二是( 用主要是地形的( 强迫抬升 ) 。

28、暴雨的极值同地形有密切的关系,暴雨的极值多出现在山脉的( 的过渡地区或( 河谷地带 ) 。

29、某地区水汽的局地变化主要取决于比湿平流、( 比湿垂直输送 )、凝结、蒸发及( 湍流等来表示。

能源是气团间的( 大尺度风向 ),当无垂直于锋面云物理作用 )。

动力作迎风坡 ),平原与山脉扩散 )。

30、当中低压加强,并在其中产生围绕中心的气旋式环流时,就发展成为(中气旋)。

在其 内部(辐合上升 )运动特别强烈。

31、预报西太平洋台风的移动路径,主要着眼于(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和(西风带槽脊 )的 位置及其强度变化。

32、一般指时间尺度大于 7-10 天小于一个季度的大气振荡为( 低频振荡 )二、单选题1、冷平流区,若△ T 24 <0,地面或 850百帕应为();若^ T 24 <0, 500百帕及以上各层应有( A ) 。

500h pa 图上有完整的反气旋环流,能分析出不少于一根闭合等高线。

D 、高压维持至少在 5天以上。

江淮切变线的降水多位于地面锋线的( C ) 、 700hpa 切变线( )的地区。

A 、K = :(T 500-T 850) + (Td) 850-(T- Td) 700B 、K = :(T 850-T 500) + (Td) 500-(T- Td) 700C 、K = (T 850-T 500) +( Td) 850-(T- Td) 700K 指数的计算公式( C ) 7、 A 、加压、负变高 B 、加压、正变咼 C 、减压、正变高D 、减压、负变高2、中央气象台寒潮标准: 以(B )相结合来划定冷空气活动强度。

A 、过程降温、大风 B 、过程降温、温度负距平 C 、 大风、温度负距平D 、过程降温、大风、温度负距平3、下列关于极地高压叙述正确的是 :( A ) 。

A 、 B 、 没有单独的暖中心与位势高度场配合。

C 、 暖性高压主体应在 50°N 以北。

4、 A 、 南部、以南 B 、南部、以北 C 、北部、以南D 、北部、以北 5、 副热带夏季风具有()的热力性质,极地大陆变性气团具有( )的热力性质。

(B ) A 、 高温高湿、低温低湿 B 、 高温高湿、高温低湿 C 、 高温低湿、高温高湿 D 、 高温低湿、高温低湿 6、MCC 形成在(A )环境中。

A 、弱强迫大气B 、强斜压D 、强垂直切变D 、大气锋生D 、K=(T 850—T 500) + (Td) 850—(T — Td) 850 8、气流在平衡状态下在近地面大气层中,由于和地表面的摩擦效应,风横穿等压线吹向低压一侧。

对于这种风,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 B )科氏力C 和风速V 有下面关系:C=2Q Vsin ①(Q 为地球自转角速度,① 为此地点的纬度)E 、摩擦力越大,风以更大的角度横穿等压线流向低压区 9、高空等压面图上等高线密,则等压面坡度是:( A ) B 、无变化10、某站某日 12 小时降水总量为 39.9 毫米,该站的降水强度等级为( C )11、关于槽脊的移动,下面哪些说法不正确( C ) A 当槽前变压小于槽后变压,则槽前进;B 、槽线的移动速度与变压梯度成正比,与槽的强度成反比C 槽前疏散,槽后汇合,则槽移动缓慢;槽前汇合,槽后疏散,则槽移动迅速。

12、一地区可降水量的大小表示了该地区整层大气的(13、旧的切变线消失,新的切变线建立过程,即切变线的新陈代谢过程,一般称之为切变线的(C )。

14、西南涡的移向与相应的500hPa 面上气流方向基本一致,但略偏()些;移速则为500hPa面上风速的( )。

( D )60-80% C 南 60-80% D 、南 50-70%等温线高度以上时,云中便有了足够多的冰晶,就会出现闪电和雷鸣。

16、当环境的垂直温度递减率大于湿绝热递减率而小于干绝热递减率时, 气块处于(C )状态。

A 、气压梯度力,科氏力以及摩擦力大致处于平衡状态 B 、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科氏力的方向正交 C 、摩擦力作用的方向与风向相反 D 、 A 、大A 、大雨B 、大到暴雨C 、暴雨B )。

A 、水汽通量B 、水汽含量C 水汽通量散度D 、水汽平流A 更换B 、变换C 转换D 、替换A 寸匕50-70%B 、北 15、一般当云顶发展到( D )A 、0CB 、-10C C -15CD 、-20 rA 、绝对不稳定B 、对称不稳定C 条件不稳定D 、惯性不稳定A 、 500hPaB 、 200hPaC 700hPaD 、 100hPa17、所谓抬升指标,是指一个气块从自由对流高度出发,沿(A ) 上升到500hPa 处所示的温度与500hPa 实际温度之间的差。

18、关于锋面前后气象要素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B 暖锋前有较强的-△ P3,暖锋后有较强的+△ P3冷锋后有正变温暖锋后有负变温19、影响大气环流形成与维持的基本因子主要的有(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不均匀、地面摩擦、海陆分布;E 、地面冷高压很快变性21、关于槽脊的移动,下面哪个说法不正确( C )槽前疏散,槽后汇合,则槽移动缓慢23、发生明显降水时,云顶一般要达到多高?(24、南亚高压是北半球夏季( D ) hPa 层上最强大最稳定的控制性环流系统。

A 、湿绝热线B 、干绝热线C 、层结曲线D 、状态曲线A 、B 、 冷锋前有较弱的+△ P3或-△ P3,冷锋后有较强的 +△ P3D 、 锋面前露点大,锋面后露点小A 、 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面摩擦、海陆分布;B 、 太阳辐射、地球表面不均匀、地面摩擦、海陆分布;D 、 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不均匀、地面摩擦 20、冷锋后出现偏北大风的原因: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E ) A 、锋后有强冷空气活动 B 、锋区大气斜压性加强C 冷空气下沉,动量下传D 、冷平流使锋后近地面层出现较大的正变压中心A 、 当槽前变压小于槽后变压,则槽前进;B 、 槽线的移动速度与变压梯度成正比,与槽的强度成反比D 、 槽前汇合,槽后疏散,则槽移动迅速 22、在进行诊断分析时,常常需要将已知的风向(a )和风速()转换成东西风速分量(u )和南北风速分量(V ),计算公式为:(AA 、u V |si n( 1800),v Mcos(1800). B 、 V sin ,v V cos .u V sin( 900),v V cos(900).D 、Vsin( 900),v V cos( 90°)A 、 0C 层以上B 、-5C 以上 C -10 C 以上25、在中尺度系统等级划分中,(A)km称为P—中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