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第七20定价实践

合集下载

管理经济学:第七章、定价实践练习题(附答案)

管理经济学:第七章、定价实践练习题(附答案)

管理经济学:第七章、定价实践练习题(附答案)第七章、定价实践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要制定正确的价格,首先要正确地确定企业的___( B )A.定价方法B.定价目标C.定价策略D.定价步骤2.与国计民生有关的大公司,常做为定价目标的是___( D )A.一定数量的利润B.扩大销售C.占有市场份额D.获得“满意”的利润3.下列哪种情况下企业常采用稳定价格为其定价目标___( B )A.完全竞争市场情况下B.寡头垄断市场下的垄断企业C.刚刚进入市场的小企业D.采用差别竞争策略的企业4.一般情况下,产品定价的下限是___( A )A.成本B.顾客接受的价格C.竞争对手产品的价格D.最大贡献期望值5.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定价基础是___( A )A.全部成本B.变动成本C.固定成本D.平均成本6.某企业生产产品的变动成本为5元,总固定成本为*****元,预期产量为1000件,如果企业的目标成本利润为20%,价格应定为___( A )A.18元B.12元C.6元D.20元7.在考虑投资的经济效益时,企业应该采取的定价方法是A.最大利润定价法___( C )B.成本加成定价法C.目标投资回报率法D.增量分析定价法8.在采用增量分析定价法时,决定一项任务是否可以接受应该看___( A )A.该任务是否可以带来贡献B.该任务是否能降低固定成本C.该任务是否能产生盈利D.该任务是否能降低变动成本9.下列是以需求为基础定价的是___( B )A.最大利润定价法B.对景点、古迹的定价C.成本加成定价法D.随行就市定价法10.随行就市定价法基础的是___( D )A.成本B.需求C.贡献D.竞争11.把照相机的价格定得很低却把胶卷价格定得很高,这是采用了___( B )A.系列产品定价策略B.互补产品定价策略C.差别定价策略D.撤油定价策略12.下列不属于差别价格存在的条件的是___( D )A.企业对价格必须有一定控制能力B.产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被分割的市场C.不同的市场价格弹性不同D.产品在不同市场间能自由流动13.为使新产品快速进入市场,应采用___( B )A.撇油定价策略B.渗透定价策略C. 折扣定价策略D.成套产品定价策略14.目标投资回报率定价法的定价基础是___( C )A.边际成本B.平均成本C.总投资额D.全部成本15.下列情况不适用渗透定价策略的是___( D )A.需求价格弹性大B.规模经济性很明显,大量生产能使成本大大降低C.出于竞争或心理上的原因,需要尽快占领市场D.需求价格弹性小16.商场产品一般都以99.5、68.5等形式定价,显得价格比较便宜,这里运用了___( A )A.尾数定价法B.折扣定价法C.促销定价法D.差别定价法17.在无外部市场条件下,为了使买方分公司的短期决策能与总公司的短期决策保持一致,对中间产品的转移价格应___( B )A. 按市场价格来确定B.按变动成本来确定C.按全部成本来确定D.按全部成本加利润来确定18.有外部市场条件下,中间产品一般应___( A )A.按市场价格来确定B.按变动成本来确定C.按全部成本来确定D.按全部成本加利润来确定二、名词解释题1.成本加成定价法答:成本加成定价法又称为全部成本定价法,是以单位全部成本加按目标成本利润率计算的利润额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

管理经济学定价实践

管理经济学定价实践
2
1.成本加利润定价
• 最优加成比率的确定:
MR P(1 1 )企业利润最大化: MR MC EP
1 1 得:MC P(1 )或:P MC (1 ) EP EP 1
最优加成比率=
1 EP 1
依照此理念进行成本加成定价,在考虑成本是重点考虑边际成本, 又考虑价格弹性。企业在价格决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就可以正确的正定价格,从 而使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化。 如产品的价格强弹性为1.2,最优加成比率为500%;价格弹性为1.8, 最优加成比率为125%;价格弹性为5,最优加成比率为25%。 如果在现实管理决策中产品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差不大时,可 用平均成本作为价格决策的参照成本。
MC C (Q) 8 2Q 8 2(Q1 Q2 )
80 4Q1 8 2(Q1 Q2 ) 180 10Q2 8 2(Q1 Q2 )
7
2.差别定价
解得:Q1 =10; Q2=14将其分别代入需求函数,求得 P1 =60; P2=110
1
1.成本加利润定价
例:设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变动成本为每年15元,标准产量为 16000件,总固定成本为80000元。如果企业的目标利润率定为 25%,则产品的定价为: 变动成本=15元/件 固定成本=8000/16000=5元/件 全部成本=15+5=20元/件 价格成本=20+20×25%=25元/件。 • 成本加利润定价法的优点是比较简便,在产品投产前就能进行估 算。但是这种方法只考虑产品的成本而没有考虑产品的需求情况; 只强调全部分摊的会计成本,不强调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利 润最大化原则,所以这种方法往往难以作出最优的决策。 • 会计成本难以及映真实的经济成本,机会成本即替换成本的概念 必须用于最佳决策。此外,对于许多定价决策来说,利用全部分 摊成本是错误的,因为一般说来,应当应用于制定最佳价格决策 的,不是全部成本,而是增量成本。

管理经济学完整版

管理经济学完整版
当价格弹性小于1时,价格变动与销售收入变 动方向一致。
当价格弹性等于1时,价格变动时销售收入不 变。
四、价格弹性与总收入、边际收入与平均收入之间得 关系
MR P(1 1 )
p
五、影响价格弹性得因素
1、生活必需品与奢侈品 2、可替代品越多,性质越接近,弹性就越大 3、购买商品得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得比
联合国粮农组织得生活水平分类
恩格尔系数 % 59以上 50-59 40-50 30-40 30以下
生活水平 绝对贫困 勉强度日 小康水平 富裕 最富裕
二、收入弹性得应用 1、用于销售量得分析 2、用于企业经营决策 3、用于安排国民经济各部门得发展速度
第三节 需求得交叉价格弹性
一、交叉价格弹性得计算 需求得交叉价格弹性反映一种产品得需求量对另一种
相关产品价格变化得反应程度。 Y产品得交叉价格弹性公式为
EPx Qy / Qy Qy Px Px / Px Px Qy
交叉弹性分点弹性与弧弹性。 点交叉弹性计算公式为
px dQy Px
dPx Qx
弧交叉弹性计算公式为
Epx
Qy Q 2 y1 Px2Px1
Px1 Px2 Qy1Qy 2
n xy xy n x2 ( x)2
yx
第二节 需求预测
一、德尔菲法 二、时间序列分解法 三、指数平滑法 四、在预测中使用回归模型
第四章 生产决策分析
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生产函数得概念,了 解单一可变投入要素得最优利用,了解多种 投入要素最优组合,了解科布-道格拉斯函 数。
第一节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得最优利用
二、需求曲线上价格弹性得不同分类
1、完全弹性 2、完全非弹性 3、单元弹性 4、富有弹性 5、缺乏弹性

管理经济学第七章

管理经济学第七章

有一家拍卖商店想向胜利公司购买一批电动剃须刀,这家商店提出了两个购 买方案:
方案一:它愿意按每把元的价格购买80000把,用胜利公司的商标,并由胜 利公司保修。
方案二:它愿意按每把7元的价格购买120000把,不用胜利公司的商标,也 不用胜利公司保修。
问:胜利公司应采纳哪个方案?为什么?
三、差别定价法
▪ 在需求上互相联系的产品 ▪ 在生产上互相联系的产品
1、需求上互相联系的产品定价
▪ 需求上互相联系的产品:替代品和互补品 ▪ 企业的基本目标是确定使企业总利润最大 的价格,而不
是单种产品利润最大的价格。
▪ MRA=TRA/QA+TRB/QA=MCA ▪ MRB=TRB/QB+TRA/(1)毛线卖给针织分公司的转移价格应定位多少? (2)毛线分公司应生产多少毛线? (3)针织分公司应购买的毛线总数是多少? (4)如果题(2)和题(3)的答案不相等,请解释之。
2、无外部市场 (A分公司向B分公司提供中间产品) 原则:是总公司的利润最大化。
P
MC
PF
MCF
MCT
PT
0
QF
DF
MRF Q
1、差别定价法(价格歧视)的含义: 差别定价法就是对同一种产品,针对不同的顾客、 不同的市场、不同的时间或者不同的销售数量, 采取不同的价格,并且这些不同的价格并非是因 为成本的不同而造成的。
它是以需求为基础制定价格
2、实行有效差别定价的三个条件:
(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市场力量(支配价格的能力) (2)消费者对价格反应程度不同(需求价格弹性不同) (3)能有效分割市场
P=AC(1+ 1 ) -1-EP
所以最优加成率= 1 -1-EP

第六讲定价实践(管理经济学,山东大学)

第六讲定价实践(管理经济学,山东大学)
同样,根据联产品的价格,可以画出等收益线TR1、 TR2、TR3…。在同一等收益线上,不同组合的产 品组销售后的收益相等。在产品市场价格不变时,
等收益线是一条直线。
等收益曲线和等 成本曲线的切点代表 了不同成本水平上最 优的产量组合。此时 为一定成本下收益最 大。而收益与成本之 间的差就是利润,在 这一系列的切点中, 找出利润最大的对应 切点,就是企业联产 品的最优产量组合。
苹果公司销售副总裁(Ian Diery)为公司的高 价政策辩解道,公司只有通过改善其资产负债表 的状况才能维持研究与销售工作。他宣称:“以 一个强有力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来谋求市场占有 率的增长要比有一个弱不禁风的资产负债表好得 多。”苹果公司对产品索取高价的战略在长期内 是否成功这个问题还一直没有答案。
由于AVC=10元,AFC=5元,则AC=15元 所以价格
P=AC(1+20%)=18元 定出产品价格为18元后,还应根据市场情况适 当加以调整,如其他企业的竞争价格低于18元, 或估计若按18元定价,销售量将达不到50万件, 就要考虑适当降低利润率,以调低价格。
2.成本加成定价法的经济学分析
成本加成定价法得到广泛应用的原 因是这种方法所需的数据比较少,方法 简单易用。它更多的用于平均成本 变动不大的产品。
阿尔卡公司
美国十五家大公司的定价目标概述
第一页
定价主要目标
定价相关目标
投资报酬率(税前)为20%,新产 为产品另行制定促销策略;求价
品稍高[税后投资报酬率约为10%]格稳定
美国制罐公司 保持市场占有率
应付竞争(替代产品成本决定 价格)保持价格稳定
两洋公司 杜邦公司
增加市场占有率 目标投资报酬
全面促销(低利润率政策)

管理经济学第七章定价实践

管理经济学第七章定价实践

例:航空公司对市场的分割
• 在那些乘座飞机旅行的旅客中,公务活动的乘客需求价格弹性较 低,而出门旅游的乘客需求价格弹性较高,这种差别为航空公司实 施差别定价提供了条件。但问题是如何区分这两类乘客,这是航空 公司所面临的棘手问题。 b 美国西北航空公司对市场进行研究后发现,大部分公务性乘客是 单独旅行的,而旅游性的乘客大多是结伴而行的。根据这一结论, 该公司规定,如果一次购票两张以上的,可以享受较大的价格折扣。 不久,该公司发现许多公务性乘客绕过了这一障碍。他们找到旅行 社,由旅行社出面将素不相识的人放在一起定票,从而节省了一笔 可观的支出。西北航空公司随之修改的规则,将两张以上的机票放 在一起,这就要求乘客必须一起登机,并且要求购买折扣机票的乘 客提前14天预购机票。这些规定使得公务性乘客使用折扣机票的难 度加大。
b b b b b b
原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管理费用 固定费用分摊 产品装配成本 总成本
50,000 125,000 112,500 50,000 12,500 350,000
b定货方要求这批产品在三个月后交货。由于WWW公司的生产能力有
限,如果满足这份定单,则必须放弃给其他用户单价为2.5元的8万支温 度计,但不会影响这些用户将来对WWW公司的需求。
提成率
P
增量分析定价法
b
定价思想:只要某一价格水平下的增量收入超过增量 成本,这一价格水平在经济上都是可以接受的。
应用范围:只适合于短期分析,因为在短期内不管 生产多少,固定成本都是要发生的,不影响决策结果。
b
例:增量分析定价
• WWW公司生产温度计。公司正常的定价方式为成本加成定价法,在 可变成本的基础上,加上100%的提成。也就是说,价格与可变成本的 差额为100%。公司在已经安排下一个销售季度的计划后,最近又接到 一家医药公司的定单,定货方要求购买200,000个温度计,每支付款2 元。WWW公司财务部经理估计这份特别定单的生产成本为:

第七章-定价实践

第七章-定价实践

案例:通用汽车公司的加成定价法
几十年来通用汽车公司的加成定价法是以获得总投 入资本的大约15%的利润(税后)为预定目标的。
公司的管理者假定第二年他们能销售足够的汽车来 发挥其生产能力的80%,并在此假定基础上估算每 辆汽车的成本,然后在成本上加上一个足够大的加 成以实现所想获得的回报,最后所得到的价格就是 所谓的标准价格。
解:根据两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可求得两个市场的 边际收入曲线:
市场1:MR1=14-4Q1 市场2:MR2=l0-2Q2 差别定价最优化的条件是:MR1=MR2=MC 14—4Q1=2,Q1=3 10—2Q2=2,Q2=4 把Q1和Q2分别代入需求方程,得出:
P1=8,P2=6
每个市场上的利润数=总收入(P·Q)-总成本 (MC·Q)
场价格和销售量呢?
P
P
P
PA PB
DA
MRA
0 QA
Q0
DB MRB
QB
Q0
MC
E
DT
MRT
QT= QA+ QB Q
第一步,求企业利润最大时该产品的总销 售量(总市场上的销售量)。
总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二步,求该产品在不同市场上的最优销 售量和价格。
原则: MRA=MRB=MC时利润最大
因此: 利润l=24—6=18 利润2=24—8=15 总利润=18+16=34
(2)如果不实行差别定价,就要先求总市场的需求曲 线方程和边际收入方程。
第一步是改变两个市场需求方程的表示式为;
市场1:Q1=7-P/2 市场2:Q2=lo-P 由于统一定价,上式中价格P的下标已被取消。
当价格低于10元时,使这两条曲线水平相加,得出 总市场的需求方程为:

管理经济学7第七讲 企业定价行为分析

管理经济学7第七讲 企业定价行为分析

3.三级价格分歧
所以,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 MR=MC(该条件决定总产量) MR1=MR2=MR (该条件决定子市场价格, 进而决定总产量在子市场如何分配) 根据边际收入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
1 MR P E 1 P
3.三级价格分歧

由MR1=MR2可以得到:
注意:当消费者需求的差距更大,可以不管需求较小的消费者
2.市场中消费者按需求曲线可分为2组


具体使用费、入门费的比例应定在哪一点,可 根据求利润函数极值(要求知道边际成本、需 求函数)获得。 案例:有一网球俱乐部需要决定会员费和场地 时间费,他所面临的情况为: a 有两种类型网球手: 热衷型,需求函数:Q1=6-P 偶一为之型,需求函数:Q2=3-0.5P Q表示周使用场地小时数
利润
27.0 18.0 11.0 8.0 3.5 67.5
(三)非线性定价

可能获得的最大利润:89.5
统一定价:49.5 非线性定价:67.5


(三)非线性定价
价格
数量
(三)非线性定价

其他增加利润的方法
第n次 看电影 第1 次 第2 次 第3 次 第4 次 第5 次 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A 9.0 6.0 3.5 2.0 1.0 B 10.0 7.5 5.5 4.0 1.5 C 12.0 10.0 8.0 6.0 3.5
(二)跨期定价
P
P1 P2 MC=AC D=AR2 D=AR1 MR1 Q1 Q2 MR2 Q
(二)跨期定价

畅销小说一般先出精装本,再过一年再 出平装本也是时期间价格分歧

总之,成功的价格分歧必须能以不为人 觉察的,或者不冒犯消费者的方式将消 费者按其需求价格弹性之不同区分开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昌航空公司打算从 A地到B地开辟一条支线。支线的单 程票价为100元/人,估计每天可有乘客100人次。增辟支线 每天增加的全部成本为12 000元。由于开辟了支线,可使 BC干线上客运量增加,预计BC干线上的总收入将增加20 000元,成本将增加10 000元。问应否开辟这条支线?
解:开辟支线后总的增量收入:支线上的增量收入 =100×100= 10 000;干线上的增量收入20 000,共30 000 (元)
开辟支线后总的增量成本:支线上的增量成本12 000; 干线上的增量成本10 000,共22 000(元)
开辟支线后总的增量利润=30 000-22 000=8 000(元)有 增量利润,说明开辟支线的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尽管如果孤 立地从支线看,开辟支线是要赔本的。
9
管理ppt
第3节 最优报价的确定
1
第7章 定价实践
•第1节 成本加成定价法 管理ppt
•第2节 增量分析定价法 •第3节 最优报价定价法 •第4节 差别定价法 •第5节 高峰负荷定价法 •第6节 多产品定价法 •第7节 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确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管理ppt
第1节 成本加成定价法
3
成本加成定价法
管理ppt
• 价格=(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目标成本 利润率 [例7—1] 假定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变动成本为每件10元, 标准产量为500 000件,总固定成本为2 500 000元。 如果企业的目标成本利润率定为 33.3 %,问价格应 定为多少? 解:变动成本=10元/件 固定成本=2 500 000 /500 000=5(元/件) 全部成本=10+5=15(元) 价格=15+15×33.3 % =20(元)
成本加成定价法和利润最大化
• 为使利润最大: P MC(1 1 ) p 1
• 最优加成比率= 1 p 1
• 弹性越大,加成越小
管理ppt
4
5
管理ppt
第2节 增量分析定价法
6
管理ppt
增量分析定价法
即根据增量利润的大小,来判定定价方案的优劣。 • 企业是否要按较低的价格接受新任务
[例7—2] 假定某航空公司在 A、B两地之间飞行一次的全
7
• 为减少亏损,企业应否降价接受更多管理ppt任务 [例7—3]
某饭店有100个客房,目前正处旅游淡季,客房出租率 只有30 %。今有一个单位要租用该饭店50个房间举办一个月 的学习班,但每个房间 它们每天只肯出45元。该饭店每个 客房的平均变动成本为每天5元,全年总固定成本为800 000 元,正常价格为每天每房65元,但如该饭店不 承接这个任 务,就会有70 %的客房闲置不用。问:该饭店要不要承接这 项任务?
10
管理ppt
最优报价的确定
• 在理论上:通过寻找最大贡献期望值来确定最优报 价方案。
11
管理ppt
[例7—5]
大昌公司各种报价的贡献和中标概率为 已知,各种报价的贡献期望值的计算如表7—1所 示。表7—1
报价(元) 贡献(元) 中标概率(P) 贡献的期望值(元)
(1) (2)
(3) (4)=(2)×(3)
Q1
7
P 2
市场2 : Q2 10 P
21
管理ppt
注意,由于统一定价,上式中价格P的下
标已被取消。然后,使这两条曲线相加,得出总市
场的需求曲线Q为T
17
3 2
17
管理ppt
[例7—6]
有一家企业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销售产品,生 产产品的边际成本是个常数,为2。这两个市场的 需求曲线分别为
市场1:P1=14-2Q1 市场2:P2=10-Q2 问:(1)为使利润最大,该企业在两个市场上 应如何分别确定销售量和价格? (2)通过计算,请说明差别定价所得的利 润要大于统一价格时的利润。
19
管理ppt
每个市场上的利润数=总收入(P·Q)-总成本(MC·Q) 因此,
利润1=24-6=18 利润2=24-8=16 所以, 总利润=18+16=34
20
管理ppt
(2)如果不实行差别定价,就要先求总市场的需 求曲线方程和边际收入方程。第一步是改写两个 市场需求方程的表示式为:
市场1 :
部成本为4 500元。 A、B之间增加一次飞行需要增加 的成本为2 000元(固定成本为2 500元,包括机组人 员工资、飞机折旧、机场设施及地勤费用等);增 加一次飞行的票价收入为3 000元。问:在 A、B之间 是否应增开航班?
解:增量收入=3 000元 增量成本=2 000元 3 000>2 000,所以,尽管票价收入3 000元小于全部 成4500元,在A、B之间增开航班仍是合算的。
18
管理ppt
解:(1)根据两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可求得 两个市场的边际收入曲线:
市场1:MR1=14-4Q1 市场2: MR2 =10-2Q2 差别定价最优化的条件是: MR1 = MR2 = MC 所以, 14-4Q1=2, Q1=3
10-2Q2=2, Q2=4 把Q1和Q2分别代入需求方程,得出:P1=8, P2 =6。
解:如承接这个任务: 增量收入=50×4 5×30=67 500 增量成本= 50× 5×30= 7 500,贡献(增量利润)=675007500=60 000(元),有贡献,就应接受这项任务,承接这 个任务比不承接可使饭店在淡季少亏60 000元。
8
• 企业生产互相替代或互补的几种产品管理ppt时 [例7—4] )
50 000
0
0.90
0
60 000 10 000
0.70
7 000
70 000 20 000
0.50
10 000
80 000 30 000
0.30
9 000
12
管理ppt
• 在实践中,常在成本加成基础上经过适当调整来 定价。
第4节 差别定价法
13
管理ppt
14
管理ppt
差别定价法
• 指对同一种产品,对不同的顾客(市场),定不同 的价格。
• 三个必要条件: (1)企业有控制价格的能力 (2)有两个以上被分割的市场 (3)不同市场的价格弹性不同
15
管理ppt
• 怎样确定最优差别价格 图7—1
16
管理ppt
(1)先确定最优总销售量 规则:MRT=MC(MRT曲线为各市场的MR曲线水 平相加 (2)在各市场上分配销售量并确定它们的最优价 格 规则:MR1=MR2=……=M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