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美术理论复习重点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美术史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到大量的历史背景、艺术流派和艺术家个人经历等内容。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外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知识点,下面我们将对一些关键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古代美术史知识点古代美术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从洞穴壁画开始逐渐演化到后来的壁画、雕塑等形式。
同样古代美术的知识点也非常丰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古埃及艺术:埃及艺术受到宗教和神秘主义的影响,注重描绘物体的平面。
其代表作有金字塔、斯芬克斯等。
2. 古希腊艺术:希腊艺术以人体为中心,追求完美的肌肉线条和比例。
著名的希腊雕塑家有菲迪亚斯、普拉克西特利斯等。
3. 古罗马艺术:罗马艺术继承希腊艺术的传统,擅长建筑和壁画创作。
在建筑方面,罗马的斗兽场、庞贝古城等都是著名作品。
4. 古印度艺术:印度艺术以宗教题材为主,注重几何形状和色彩的运用。
象岗巴奇石窟寺院和泰姬陵等都是印度艺术的代表作。
二、中世纪美术史知识点中世纪美术史是指从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段时期。
在这一时期,基督教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的艺术创作。
以下是一些中世纪美术史的知识点:1. 拜占庭艺术:拜占庭艺术注重宗教和象征主义的表达,以镀金的壁画和圆形拱顶为特点。
2. 罗曼式艺术:罗曼式艺术以宗教建筑为主,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形式上的装饰。
3. 哥特艺术:哥特艺术追求垂直感,建筑上运用了尖拱、飞扶壁等技术,创造出宏伟而富有气势的教堂。
三、文艺复兴美术史知识点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以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和对古典文化的重新推崇为特点。
以下是一些文艺复兴美术史的知识点:1. 意大利文艺复兴:意大利文艺复兴以弗拉·布鲁内莱斯基和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为代表,注重再现人体的比例和构图,追求艺术与科学的统一。
2. 北方文艺复兴:北方文艺复兴以阿尔布雷希特·杜勒、卡尔·冯·普罗希等艺术家为代表,注重通过绘画表达宗教思想和社会现象。
中外美术史(整理复习大全)

<中国美术简史>的笔记...1.隋唐山水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初盛唐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科,到盛唐出现不同的流派,形成中国古代绘画独特的发展体系。
(1)青绿山水画派:<1>展子虔(隋):《游春图》:以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尚无皴法,树木直接用粉点染,体现朴拙而真切描绘自然景色的能力。
画面取俯瞰式构图,获得“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游乐于山川中的人物,是在追求“画外有情”的艺术境界。
艳丽的设色,观察与认识自然景物能力的提高,开创青绿山水的端绪。
<2> “大小李将军”(唐):李思训:史称“大李将军”,通过致密的描绘,创造动人的意境,唐人推崇他的作品为“国朝山水第一”.绘画着眼于山川景色和画面寄寓的情怀:《江帆楼阁图》追求特定的季节效果,是对青绿山水在艺术上的继续和发展。
李昭道:史称“小李将军”设色用笔稍变其父法,被认为“变父之势,妙又过之”。
《明皇幸蜀图》:表现唐明皇避难入蜀,在崇山峻岭中与其行从路途跋涉的情景。
“初见平陆,马皆若惊,而帝马见小桥,作徘徊不进状” 。
这一细节描绘,对突出画面中心人物及唤起联想有较大的作用。
(2)水墨山水:<1>王维:着名诗人,也是影响深远的山水画家,以诗入画,创造简淡抒情的意境。
采用“破墨”山水的技法,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
以辋川为题材。
<2>张璪:唐中期画家,以水墨作山水松石。
他的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通过摹写自然山水来传达人物的主观性情。
2.五代山水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五代时期山水画家深入自然,创造了真实生动的北方重峦峻岭和江南秀丽风光:北方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1)荆浩:长期接触北方宏伟的自然山川,笔下的山水大都是崇山峻岭,层峦叠嶂,气势宏伟而壮观,在唐代水墨山水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创造和突破。
在其山水画理论着作《笔法记》中,提出了“六要”:即:气,韵,思,景,笔,墨,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六法论。
中外美术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中外美术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1.古代艺术:古代艺术包括了古代埃及、古代希腊和罗马等文明的艺术。
在埃及艺术中,人们专注于建筑、雕塑和壁画等形式,宗教和王权是常见的主题。
希腊和罗马艺术则注重人体的再现和形象的优雅。
2.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在14至17世纪间艺术和知识的重大变革时期。
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从古希腊和罗马艺术中寻找灵感,并将人体形象和透视法应用于绘画中。
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
3.巴洛克艺术:巴洛克艺术兴起于17世纪的意大利,后来在欧洲其他地方得到了发展。
巴洛克艺术强调运动、动态和情感的表达,以及富于装饰性的细节。
建筑上的代表是圣伯多禄大殿,绘画上的代表是卡拉瓦乔和鲁本斯。
4.印象主义:印象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种艺术运动,特点是追求对光线和色彩的表现。
印象派艺术家以瞬间的观察为基础,捕捉自然光线对物体的变化。
莫奈和德加是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
5.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的一种艺术运动,主要在德国发展起来。
表现主义的艺术家通过扭曲和夸张来表达情感和内心体验。
此外,表现主义在诸如戏剧、舞蹈和音乐等领域也有广泛影响。
6.抽象艺术:抽象艺术强调形式和颜色,并试图摆脱可识别物体的描绘。
抽象艺术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如抽象表现主义和构成主义。
毕加索和康定斯基是抽象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
7.当代艺术:当代艺术是指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艺术形式。
当代艺术包括了各种媒介,如绘画、雕塑、摄影和装置等。
当代艺术鼓励多样性、个性化和反思。
安迪·沃霍尔和达米安·赫斯特是当代艺术的重要代表。
虽然以上只是中外美术史的一小部分要点,但它们代表了一些重要的艺术运动和艺术家。
通过学习中外美术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和时代的艺术发展,并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
中外美术简史复习重点

1、半坡彩陶的纹饰以鱼纹最为突出,庙底沟彩陶的纹饰以花瓣纹为主.2、先秦美术以青铜器成就最为突出,所以又叫青铜时代.3、秦代造型艺术最高的成就的代表是兵马俑,它的总数达6000余件。
4、中国石窟壁画在魏晋时期获得空前发展,以新疆克孜尔石窟和敦煌莫高窟最著名。
5、隋代著名山水画家是展子虔,他的《游春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卷轴画.6、形成黑陶的主要原因是被烟熏黑。
7、原始先民为祈盼种族繁衍和农作物丰收,只做的女神像是孕妇体态。
8、中国古代雕刻中,将人的双眼做成圆柱体向前凸起的作品是三星堆青铜人像。
9、西汉纪念碑式大型石刻是马踏匈奴。
10、武氏祠石刻画像所采用的技法是铲地法。
11、相传落墨成蝇的东吴画家曹不兴.12、披麻皴技法的创始者是五代的董源.13、《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地区是今天开封。
14、《掷铁饼者》的作者是米隆.15、罗丹雕刻侧重表现人的情感世界.16、李成代表作是《读碑窠石图》,范宽代表作是《溪山行旅图》。
17、倪瓒、王蒙、吴镇和黄公望被称为“元四家”。
18、主张“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画家是石涛,他画的最多的山是黄山。
19、吴昌硕在艺术道路上是先学治印,再学书法,最后取得绘画生就。
20、早期基督教美术流行于罗马帝国。
21、文艺复兴三杰指的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22、中国新时期时代美术以陶器为代表,彩陶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23、我国原始雕塑作品两种形式,一种是圆雕,另一种是浮雕。
24、先秦美术指夏商周三代美术。
25、罗马式美术出现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盛行于11-—13世纪。
26、以几何纹样、动物图案和鱼纹为代表的彩陶艺术是半坡彩陶。
27、最早的龙形玉雕出现在红山文化中。
28、大量描绘现实生活场景的青铜器纹饰出现于战国。
29、四川成都田迥山说唱佣的形象特点是手舞足蹈.30、先秦绘画以长沙出土的《任务龙凤图》和《人物御龙图?为代表。
31、马王堆汉墓帛画自上而下分段描写了天上、人间和地下景象。
中外美术史考试重点

1.以运用磨制石器和发明制陶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是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2.中国的青铜器发端黄河流域。
7.魏晋时期的“书圣”王羲之,其最具代表的作品当数作于永和九年的兰亭序9.唐太宗李世民在世时营造的昭陵,开创了“因山为陵”的先例。
14.南宋缂丝名家有定州沈子蕃、松江_朱克柔等。
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石器时代的美术。
2、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
3、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墨迹,是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4、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等四类。
5、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武梁祠为代表。
6、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开封的蒿岳寺塔。
7、刘宋时画家陆探微创造了“秀骨清象”的清秀绘画形象,而张僧繇则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 张家祥”。
8、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 破墨” 山水,书写文人情怀。
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 泼墨”之法。
9、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指的是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大同云冈、洛阳龙门。
10、唐代工艺品中成就最为卓著的首推唐三彩,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11、论者评宋初两大山水画家谓:“ 李成之画,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
”12、南宋画家梁揩擅绘洗练放逸的“ 减笔画”,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的先河。
13、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作者是民间画工马君祥等,而纯阳殿的壁画构图则是采用了连环画的表现形式。
14、明代“浙派”的代表画家是戴进和吴伟。
15、明末画家陈洪绶19岁时创作的九歌图,其中以屈子行吟图为最佳。
16、清初“四僧”指的是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
17、“扬州八怪”大致分三类,其中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的文人,如郑板桥、李鱓等人。
18、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
19、近代画家任伯年注重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结合,创造了雅俗共赏的新画风。
中外美术史重要知识点考试复习

中外美术史重要知识点考试复习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中美史重要知识点中西绘画比较中国古典绘画为代表。
它的艺术特点说明了中国艺术首先是重表现性的。
比较西欧美术的再现性倾向,它更重精神意念的表述,从而改变着客观自然现象中的物理因素。
①中国美术重线条造型以及线在艺术审美中的思想情感。
②重诗书画的联系,诗情画意和音乐效果③重象外之意,基于文学理念之联想。
④主张外师造化和中得心源,要求以形传神,主张似与不似,轻象重意⑤侧重文人意识的发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偏向小农意识心态⑥与儒、佛、道哲学观念相联系与西方美术重体面,重视客观现象本身美的表达,中国美术是艺术处理与认识的升华,是独具特色的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民族审美心理与文化现象的一认闪光的东方金字塔。
汉代美术总结:1、表现题材多样化,内容丰富,直接描写生活的各个方面。
2、风格写实,简练而概括。
3、描写平民及动物方面的题材,刻画生动,具体,现实,富于活力,描写贵族方面的刻画较呆板。
4、绘画以勾线为主要表现手法,主题明确。
5、雕刻完整统一,简括有气度,大块大面,表现了事物内在的精神。
南北朝石窟、雕塑特点总论:1、早期,域外影响严重。
造像浑圆,不够精确,大体大面的效果。
统一完整,薄衣贴身,衣纹阴线。
中期穿插有汉式长袍衣样,厚重感强。
晚期秀骨清像,长脸,细颈,方肩,衣纹繁复。
秀骨清像,中呈圆润,柔和。
衣褶自然写实,造型细致准确,身体光洁优美,装饰性强。
2、制作规模宏大。
宗教服务于统治阶级,同时也体现了人民追求美好愿望的要求。
有宗教来世思想,有现实生活写照。
唐代山水画:①在表现形式上,以李思训为代表,工细巧整,青绿重彩,这种风格,在唐影响较大,画风普遍,不少创作,向这一派发展或靠近这一派。
②以吴道子为代表的注重线描,不以设色绚烂为要求的,既体又一派。
1.中外美术史整理重点

中国美术史部分重点依次是:文人画史(元明清)、宫廷画史(唐五代两宋)、石窟艺术(南北朝隋唐)、画像石转(秦汉)、文人画史中又以山水画史最为重要,人物画史与花鸟画史次之。
一名词解释(一)史前及先秦美术1、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陶胚上用天然的氧化铁和氧化锰作颜料进行描绘,经入窑烧制后,橙红色的胎底上形成黑、红、白等色图案的一种陶器。
2、黑陶: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密致。
3、原始瓷器:是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粉碎后的瓷石制坯,烧成温度约1200℃,已经基本烧结,器表多施釉。
商周的青釉器皿已具备了瓷器的基本条件,但与后来的瓷器想比,质量较差,还处于原始阶段,古称原始瓷器。
4、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出土,高14cm,口径29cm,底径10cm。
盆卷唇平底,内壁绘有四道平行带纹,最上一道较粗,口沿处也有一圈带纹,上下两组纹饰间有舞蹈三组,每组两边用弧线分割,两组弧线间还有一条斜向柳叶形宽线,舞蹈纹每组无人,手拉着手,面向一致,头上有辨发,外侧的两人的一臂均为两道线,似为表示舞蹈动作之意。
5、金有六齐:金指合金青铜,是红铜与锡、铅的合金。
齐是调剂的意思,也就是比例。
锡使青铜质硬,铅使青铜质软,其中主要是铜与锡二者的配比。
6、失蜡法:是一种先进的青铜铸造方法,以蜡做模,用细腻的稀泥讲做好的蜡模糊上,再将范内的蜡模熔化,外范与内范志坚的就是模,再往模内灌注铜液,待冷却后去除器物。
7、莲鹤方壶:春秋时期青铜器、出图河南新郑,高126cm,宽54cm,重64.28kg。
全器从造型到装饰充满了灵动的生意,通体满饰纠结的龙螭纹,器耳、器足和扉棱皆设计为生动灵异的怪兽。
镂空的莲瓣围绕的壶顶,中立一昂首展翅欲飞的鹤。
将商代青铜器的神秘威严和西周的理性典雅风格转变为自由舒展、活泼灵动的新风格,充满了清新与活力。
8、岩画:岩画是用矿物质颜料涂绘(一般以动物血或皮胶作调和剂)或用石器磨刻、敲凿乃至用金属工具刻画在岩壁或岩石上的图画。
中外美术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中外美术史知识要点中国部分一、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中外美术史的重要意义:1.中外美术史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它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美术遗存,阐述历史上各个时期经典美术风格和重要美术流派的艺术特色及其形成变化规律。
2.美术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它以视觉呈现的方式,记录社会发展的历程,学习中外美术史,不仅了解艺术造型、装饰风格、美术思潮的更迭与变迁,而且是理解中外文化特质的重要媒介。
3.设计的本质在于创造,而这种创造又常常根植于对中外民族文化特质的理解。
只有具备优秀的文化底蕴,才能产生优秀的设计。
中国美术史是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个高峰递次运动的历史:中国绘画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人物画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主张绘画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道德教育功能。
中国绘画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山水画中国“天人合一”的道家哲学思想影响了山水画的繁荣。
中国绘画发展的第三个高峰——花鸟画狭义的花鸟画,指绘画的题材是花鸟。
广义的花鸟画,指绘画的题材不仅包括花鸟,还包括松竹梅兰、鱼虫禽兽、蔬菜瓜果等,即除人物山水之外所有的动植物。
花鸟画的主流是文人写意花鸟,追求崇高品德。
在中国美术发展的过程中,美术的创作队伍经过了分化,形成了民间画工、宫廷画师和文人画家三种美术创作者,与此形成了三个画种:画工画、院体画和文人画。
从目的上说,画工画主张祈福避祸,满足世俗需要;院体画主张成教化、助人伦;文人画主张自我表现,聊以自娱。
从题材上说,画工画主要表现民间世俗生活,代表作有;院体画主要表现宫廷生活,代表作有;文化画主要表现山水花鸟,代表作有;。
从种类上说,画工画主要是画像砖、画像石、敦煌石窟艺术和年画;院体画主要是人物画、工笔花鸟画和青绿山水画;文人画主要是水墨山水画和写意花鸟画。
大约在五十万年前,“北京人”创造了人体装饰品,是中国史前美术初创的标志。
史前美术繁荣的标志是彩陶的产生。
史前美术衰落的标志是玉器的出现。
《玉钩龙》是红山文化的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理论复习重点1、美术理论参考书目:①《美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高等教育出版社②《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北大出版社③《西方美学史》,朱光潜,商务印书馆④《中外美术交流教程》,袁宝林,浙江摄影出版社⑤《当代西方美学》,朱狄,人民出版社⑥《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姚大志,东方出版社2、美术理论复习方法及重点:美术理论试卷的基本题型分为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五类。
试卷总分为100分,各类题型所占的分值比例在20XX年有所调整,其中的填空、选择和判断占总分的40%,名词解释20%,问答题40%。
美术理论试卷的命题内容一般涉及中、外艺术发展各个时期的美术理论,侧重点为主要的学说、人物、著述以及相关的概念和范畴。
由于美术理论的学科特殊性,应试者应理性地考虑到应试的目的,有针对性的理解试卷的命题和答案。
从试题可以看出,近年来的命题范围相对稳定,应试准备的主要参考书应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艺术理论教研室编著的《美术概论》。
在此基础上可兼及其它,如适当增加一些较规范的中、外美学史。
艺术思想史和艺术思潮的评介性著述。
试卷的填空和选择两部分,虽每空仅为1—2分,但往往是同为基础较好的考生拉开彼此分数差距的关键环节,题目要求考生知识的精准性,类如国籍、年代、人名、书名等等细节,构成制胜的微观要素。
判断题在20XX年分值增加到20分,显然不容忽视,是非抉择殊需慎重,试卷题目并不偏,但应仔细留意陈述句的前后对应关系。
名词解释题目多是重要的概念、范畴,或是思潮和学说,一般情况是一题中又具有若干重要的知识点,如时代、国籍、人物、观点、意义和影响之类,精要与全面是准备名词解释的要点。
论述题的题目看来相对简单,但若深入也必须涉及多方面理论素质,论述题一般有能够使应试者充分展示自己知识结构、逻辑功力以及文字水平的更大空间,然而要在看似平实而又分值较高的论述题上脱颖而出,需要考生有更为广泛涉猎,也更有赖于长期的知识储备。
简评:远小近(中央美院人文学院理论部讲师)《美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主编)*最重要的章节*上编美术的基本原理①第一章本质论第一节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②第二章创作论第三节创作成果——美术作品③第三章接受论(整章都很重要)下编美术的历史发展①第一章发生论(整章都很重要)②第二章发展论第二节中国美术形态流变第三节西方美术流变只要永不放弃没有什么不可能!!!中国美术史复习重点1.中国美术史参考书目:①《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中央美院美术史系,高等教育出版社②《中国美术史教程》,薄松年,陕西美术出版社③《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薛永年、邵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④《中国书画》,杨仁恺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⑤《中国美术史》,张光福,知识出版社⑥《中国美术通史》王伯敏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⑦《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洪再辛主编,上海美术出版社⑧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⑨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⑩《辞海》(艺术分册)2、中国美术史复习方法及重点:中国美术史试题常用题型有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问答题。
其中填空、选择、判断约占总分的40%,名词解释20%,问答题40%,总分100分。
中国美术史命题范围广泛,涉及内容全面、考察详细具体,时代从史前到近现代乃至当代,领域从绘画、雕塑、建筑到工艺,真题均有涉猎。
其中,填空、选择、判断除个别涉及1949年后的中国美术题目外,均可通过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获得正确答案。
名词解释侧重对画家/作品、流派/社团、理论/技术专门术语进行命题,这类题目中有些可直接通过整合《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相关内容进行有效问答,有些则需要考生从其它书籍中补充(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等),所以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在《简史》的基础上扩充阅读范围、丰富知识储备。
只有做好这一点,考生才能更有效地去面对问答题。
从真题来看,问答题命题较多集中于唐至清的绘画,侧重于从形式分析、文化研究的角度考虑考生对具体绘画作品的了解程度和比较分析能力。
在02——04年的6道问答题中,有5道属于这种类型。
04年问答题命题范围突破古代,出现涉及近现代美术题目。
在02——04年问答题中,不曾见雕塑、工艺、建筑方面的考题。
中国卷轴画:人物、山水、花鸟画中国卷轴画,大致开始于魏晋。
现存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的摹本,就是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卷轴画。
中国卷轴画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人物、山水、花鸟这三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卷轴人物画,自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以来,经唐和五代、两宋,达到中国古代人物画的高峰。
元明清阶段,人物画相对衰落。
战国时期的楚墓帛画,是我国现在已发现的最早的独立的绘画。
它们是1949年在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1973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用作“铭旌”,主题是引魂升天。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无锡人。
号称画绝、才绝、痴绝“三绝”。
是魏晋时期最著名的画家。
他的代表作品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烈女仁智图》,线条婉转流畅,如春蚕吐丝,行云流水一般。
提出绘画的最高要求是传神写照。
提出迁得妙想的绘画思想。
《洛神赋图》取材三国曹植的文学作品《洛神赋》;《女史箴图》取材自西晋诗人张华的文章《女史箴》。
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被誉为南朝绘画三杰。
画龙点睛的故事与张僧繇有关。
魏晋时期的画论作品:顾恺之的《画评》《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微的《叙画》;谢赫的《古画品录》,姚最的《续画品》等。
北朝著名画家有杨子华、曹仲达。
曹仲达是来自中亚的画家,善画梵像。
画的人物衣纹紧密贴住身体,号称曹衣出水。
吴带当风:唐代著名画学吴道子所画的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劲画,被誉为吴带当风。
山西太原娄睿墓壁画是迄今发现最早最完美的北齐壁画作品。
初唐阎立本为代表的中原画风和以尉迟乙僧为代表的西域画风为主。
初唐阎立本的《步辇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38.4x129.6;其作品还有《历代帝王图》《职贡图》《凌烟阁功臣图》《秦府十八学士图》等。
吴道子被誉为画圣。
代表作品《天王送子图》。
六朝美学以秀骨清像为标准,唐代追求丰腴华贵。
张萱和周昉的仕女画是代表。
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绢本设色,51.8x148张萱《捣练图》,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绢本设色 37x147 宋摹本周昉画仕女具有“衣纹劲简,彩色柔丽”“以丰厚为体”的特点。
代表作品《挥扇仕女图》故宫博物院藏,绢本设色 33.7x204.8《簪花仕女图》辽宁省博物馆藏,绢本设色 46x180孙位的画风清逸,代表作《高逸图》,追求魏晋风度。
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卷轴山水画中最古老的一幅。
画面有“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空间感。
李思训号称大李将军,其子李昭道号称小李将军。
他们父子堪称青绿山水的宗师。
李思训的代表作《江帆楼阁图》;李昭道的作品《明皇幸蜀图》。
李氏父子被誉为北宗之祖。
王维是唐代水墨山水的创始人。
追求诗情画意。
苏轼评价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被誉为南宗之祖。
盛唐的薛稷善于画鹤,中唐的边鸾善画花卉、蜂蝶蝉雀。
韩滉善画牛,代表作《五牛图》。
唐代画马名家包括曹霸、韩干。
杜甫评价曹霸的马“一洗凡古万马空”。
韩干的代表作《照夜白》《牧马图》。
唐代画论: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王维提出“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朱景玄《唐代名画录》提出“神、妙、能、逸”四品。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较完备的绘画通史。
唐代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墓前的浮雕作品。
五代十国时期,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南唐、西蜀美术成就较高。
人物画涌现出周文矩、顾闳中两位杰出画家。
周文矩代表作《重屏会棋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重点掌握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徐黄体异:即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指的是五代时期画家黄荃和徐熙的绘画风格。
黄家富贵指的是五代西蜀画家黄荃父子的绘画风格,善画宫廷珍禽名花,造型写实、笔法精细典雅、色彩晕染柔和情态生动,充满富贵气息;徐熙野逸指的是南唐士大夫画家徐熙常游于田野园囿,观察花鸟禽虫果蔬之类的情态,用笔随意,不求精勾细描,略加色彩,突破了唐代以来的细笔填色的表现方式。
宋代设立画院,文人画、风俗画兴起。
掌握文人画的概念和代表画家。
武宗元的《朝元仙杖图》沿袭吴道子风采。
李公麟(1049-1106),安徽人,号龙眠居士。
代表作《维摩诘图》、《西园雅集图》。
梁楷、法常等人采用减笔画法,创出新的风格。
梁楷代表作品:《太白行吟图》、《布袋和尚图》等。
法常:四川人,故宫博物院藏其《写生蔬果》《鹤图轴》。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成为古代风俗画的最杰出代表作。
需要详细了解作品。
李嵩、苏汉臣等人画的风俗画亦是成就卓然。
如李嵩的《货郎担图》、苏汉臣的《百子嬉春图》、《秋庭戏婴图》。
还有一些历史题材绘画。
如陈居中的《文姬归汉图》;李唐的《采薇图》。
所谓:古今之画,唐人尚巧,北宋尚法,南宋尚体,元人尚意,各随时代不同,然以元继宋,足称劲。
——《宝绘录》元代文人画成为主流,不设画院。
山水画发展兴盛。
花鸟画大发展,人物画稍逊。
明清时期受到宋代朱程理学影响,进入文化总结时期。
并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明末产生启蒙思想,涌现黄宗羲。
顾炎武、王夫之等学者。
明清小说作品繁荣。
美术方面,设立画院,文人画与院画交相呼应,出现很多画派。
如浙派、吴派、松江派、新安派、娄东派、虞山派、金陵派、扬州画派(扬州八怪,重点掌握郑板桥,郑板桥即郑燮,善于画竹)、上海画派、岭南画派等。
民间美术兴起,形成三大年画中心: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等地。
明代人物画家:陈洪绶(1598-1652)为代表,字章侯,号“老莲”,浙江人。
代表作《九歌图》、《水浒叶子》、《西厢记》、《归来图》等。
曾鲸(1568-1650),字波臣,善画肖像画,作品《顾与治像》、《王时敏像》等。
采用西洋画法,画面具有凹凸感。
戴进(1388-1464),是明代开宗立派的人物,声誉卓著。
字文进,号静庵,浙江钱塘人,出身画工家庭。
宣德年间,进宫廷画院,因作品《秋江独钓图》引起妒忌而离开画院。
这幅作品时期晚年之作,细节交待精细,感染力强,钟馗形象威严,目光锐利,暗含忧愤不平之情。
唐寅的《王蜀宫伎图》描绘前蜀四个宫女,身着道衣,头戴莲花冠,姿容妍丽,笔墨精细严谨,人物面部做三白赋色,是唐寅人物画的代表作。
清代上海画派任颐,字伯年(1840-1895),生于萧山,早年受其父影响善画,曾当过太平军,后来到上海谋生,与吴昌硕、吴友如等交往。
任颐学习过西洋技法,造型能力深厚。
技法全面。
花了很多民间题材、历史题材、文学作品等,作品思想明确,通俗平易,为市民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