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韩非子《猛狗与社鼠》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里社祈晴文》原文及翻译译文

《里社祈晴文》原文及翻译译文

《里社祈晴文》原文及翻译译文《《里社祈晴文》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里社祈晴文》原文及翻译译文《里社祈晴文》原文及翻译方孝孺原文:民之穷亦甚矣!树艺②畜牧之所得,将以厚其家,而吏实夺之。

既夺于吏,不敢怨怒,而庶几偿前之失者,望今岁之有秋③也,而神复罚之。

嘉谷垂熟,被乎原隰④,淫雨暴风,旬月唯作,尽扑而捋⑥之。

今虽已无可奈何,然遗粒委穗不当风水冲者,犹有百十之可冀,神曷不亟诉于帝而遏之?吏贪肆而昏冥⑧,视民之穷而不恤。

民以其不足罪,固⑨莫之罪也。

神聪明而仁悯,何乃效吏之为而不思拯且活之?民虽蠢愚,不能媚顺于神,然春秋报谢⑩以答神贶⑾者,苟岁之半,未尝敢怠;使其靡所得食,则神亦有不利焉。

夫胡为而察之?民之命悬于神,非若吏之暂而居,忽而代者之不相属也。

隐而不言,民则有罪;知而不恤,其可与否,神尚决⑿之!(选自明·方孝孺《逊志斋集》)[注释]①这是一篇祈求神灵使天放晴的文章。

里社,古时村镇祭祀土地神的地方。

②树艺:种植。

⑧秋:好收成。

④原隰(xí):广平而低湿的土地。

⑥旬月:一月。

⑥捋(lǚ):本指手指弄顺某物,此指暴风雨打掉了谷穗。

⑦委:剩下的。

⑧昏冥:昏庸。

⑨固:同“故”。

⑩春秋报谢:指春季、秋季村民祭祀土地神。

⑧贶(kuàng):赐。

⑥尚:希望。

译文:百姓非常穷苦啊!生产所得的粮食和禽畜,将用它来使家庭富裕,但却官吏强夺而去。

已经被官吏夺去,百姓不敢怨恨。

希望将补偿前面所失去的收入,都期盼在今年的丰收上,可是神灵却又来惩罚。

就要成熟的稻谷倒在潮湿的田地上,暴风大雨整月地连续下着,几乎全都打掉了谷穗。

如今虽然已经无可奈何,但是一些没有被风雨冲走而散落下来的稻粒谷穗,还有百分之十的希望,神灵为什么不赶紧向天帝报告而阻止下雨呢?官吏贪腐、昏庸,眼看着百姓穷苦而毫不怜悯同情,而老百姓认为官吏坏透,不值得去怪罪,所以就没有去怪罪他们。

良狗取鼠文言文翻译

良狗取鼠文言文翻译

昔有犬,性警敏,居人廪舍。

廪中鼠众多,夜则窃食,昼则匿穴。

人患之,求良法以驱之。

犬见鼠之患,遂立志,欲尽其所能,为人类除害。

乃日夜磨牙,锻炼筋骨,以期壮大。

数月之后,犬体强健,力能敌鼠。

一日,犬见鼠出穴,遂伏于鼠必经之路。

鼠不知有犬在侧,竟大摇大摆,径直走过。

犬伺机而动,猛然跃起,以锐爪捉住鼠。

鼠惊慌失措,欲逃,无奈犬力大无穷,终被犬擒获。

人见犬取鼠,欣喜若狂,曰:“犬真良犬也!吾家之鼠患,今得解矣。

”于是,人重赏犬,犬亦因此声名远扬。

然犬不骄不躁,仍勤勉不懈,日夜巡视廪舍,以防鼠患复发。

鼠见犬之威,皆不敢出穴,广为流传,犬之勇名,遂遍于四邻。

岁余,鼠患渐除,廪中粮食得以保全。

人感犬之恩,益加厚待。

犬亦不负众望,屡立奇功。

犬取鼠之事,传至远方,有识者皆叹服。

曰:“犬之忠诚,非人所能及也。

良犬者,诚为人类之宝也。

”犬闻之,淡然处之,曰:“吾之志,不过为人类除害,何敢居功自傲?然吾知,犬虽小物,亦当尽力而为,不负主人所托。

”自是,犬以取鼠为己任,日夜不懈。

鼠患虽少,然犬仍不敢懈怠。

人见犬之忠诚,无不敬佩。

犬之取鼠,非一日之功,乃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犬之忠诚,亦非一日之得,乃心灵之净化,品德之升华。

犬取鼠之事,传为佳话,后世子孙,皆以犬为楷模,效法犬之忠诚,坚守职责,为人类造福。

犬虽无言,然其忠诚之心,昭然若揭。

犬之取鼠,亦非仅为取鼠,更在于其精神,激励着世人,奋发向前,不负使命。

犬之取鼠,诚为千古佳话,传颂不衰。

犬之忠诚,亦为万世楷模,激励后人,砥砺前行。

是以,吾辈当以犬为鉴,效犬之忠诚,取鼠之志,砥砺前行,为人类之福祉,竭尽全力。

韩非子《五蠹》原文和翻译译文

韩非子《五蠹》原文和翻译译文

韩非子《五蠹》原文和翻译译文《韩非子《五蠹》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韩非子《五蠹》原文和翻译译文韩非子《五蠹》原文和翻译韩非子原文: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

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眼养不亏于此矣。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函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

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

夫山居而谷汲者,媵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欀岁之秋,疏客必食。

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

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

课文PPT_韩非子选

课文PPT_韩非子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非强调法冶,在不枉法的前提下, 自己依靠自己,不逾矩,才最牢靠
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映衬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他卖酒时,量酒斤两 很均等准确,对待客人十分恭敬,他酿的 酒十分醇美,酒旗悬挂得很高,然而酒就 是卖不出去,以致于酒变酸了。他觉得很 奇怪,便去询问他所认识的乡里中的长者 杨倩。杨倩说:“你的狗太凶猛了。”
把在宫内窥刺君主的想法告诉外面的同党, 内外勾结,扩大权势,群臣百官因此窃取 了君主的威势。这样的官吏,如果不杀掉 他们,就会扰乱法治;如果要杀了他们, 君主又不能安坐其位,他们占据重要地位, 拥有权势,这些人就是国家的社鼠啊!”
所以权臣掌握权柄,操纵法令,向人表 明,为我卖力的人必定有利,不为我卖 力的人必定有害,他们就是猛狗啊。国 家的大臣像猛狗一样,迎面去咬贤士; 左右亲信又像社鼠一样,窥探君主的想 法,而君主却不觉察。这样,君主怎能 不被蒙蔽,国家又怎能不败亡呢?
占据重要地位,
说明铲不铲除权
映衬
● 拥有权势。
臣,进退两难
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有二解: (1)因此发财了。 (2)因此窃取了君 王的威权势力
第二段课文
段旨
段析 语译
课堂 Q&A
●●

♦ 得到利益
故人臣执柄而擅禁,明为己者必利,而不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夫国亦有狗的意思

夫国亦有狗的意思

夫国亦有狗的意思
国家也有猛狗
出自先秦韩非的《宋人酤酒》
原文: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贮而不售,酒酸。

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邪?“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

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罋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

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迓而龁之。

此人主之所以为蔽,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译文:
有一个卖酒的宋国人,酒的分量很足,对待顾客十分恭敬有礼貌,酿造的酒也很好喝,卖酒的标帜挂得很高很显眼,然而酒就是卖不出去。

酒都发酸了,他对此感到很奇怪,于是去问他所熟识的邻居长者杨倩。

杨倩说:“你家的狗很凶猛吧?”卖酒的说:“狗凶猛,为什么酒就卖不出去呢?”杨倩说:“因为人们害怕它呀!有人让小孩带着钱,提着酒壶去买酒,狗就迎面扑上来去咬他,这就是你的酒酸了也卖不出去的原因。

”国家也有猛狗。

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之术,想要用它使大国的君王明察起来;有的大臣就是恶犬,迎面扑来咬他们。

这就是国君所以受蒙蔽,受挟制的原因,也是有本领的人不能被重用的原因啊!。

2019高考语文冲刺—文言文阅读(猛狗与杜鼠)

2019高考语文冲刺—文言文阅读(猛狗与杜鼠)

2019高考语文冲刺—文言文阅读(猛狗与杜鼠)韩非子宋人有沽酒者,升概①甚平,遇客甚谨,县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

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

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那么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

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沽,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

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

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故桓公问管仲①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

”公曰:“何患社鼠哉?”对曰:“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

熏之那么..恐焚木,灌之那么恐涂阤②,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

今人君之左右,出那么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那么比周而蔽恶于君,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诸臣百吏以为富。

吏不诛那么乱法,诛之那么君不安。

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故人臣执柄..而擅禁,明为己者必利,而不为已者必害,此亦猛狗也。

夫大臣为猛狗而龁有道之士矣,左右又为社鼠而间主之情,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国焉得无亡乎?尧欲传天下于舜。

鲧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杀鲧于羽山之郊。

共工又谏曰:“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又举兵而诛共工于幽州之都。

于是天下莫敢言无传天下于舜。

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

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

”一曰:“不以.其所疑败其所察那么难也。

”〔节选自《韩非子集释》〕【注】①升概:这里指量酒器具。

②社鼠:穴居社神木俑申的老鼠。

③陆zhi:崩塌。

④鲧:尧时部落首领,相传治水九年未成。

5、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为酒甚美,县帜甚高县:悬挂。

B、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沽怀:怀藏。

C、入那么比周而蔽恶于君比周:结党营私。

D、故人臣执柄而擅禁执柄:手扶拐杖。

答案:D〔掌权〕6、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B、熏之那么..耻师焉..恐焚木于其身也,那么C、主焉.得无壅而人之所罕至焉.D、不以.其所疑败其所察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答案:B解析:A项承接/转折;B项都是转折;C项疑问副词/代词;D项原因/凭借。

宋人沽酒文言文翻译

宋人沽酒文言文翻译

宋人沽酒文言文翻译1. 文言文《宋人酤酒》翻译文言文《宋人酤酒》翻译如下: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然而不售,酒酸。

怪其故,问其所知闾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

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罋(wěng)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国亦有狗。

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迓而龁之。

此人主之所以为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卖酒很公平,对待顾客十分小心恭敬,酿制的酒也很好喝,卖酒的标帜挂得很高很显眼,然而酒就是卖不出去。

酒都发酸了,他感到很奇怪,于是去问他所熟识的邻居年长的杨倩。

杨倩说:“你家的狗很凶猛吧?”卖酒的说:“狗凶猛,为什么酒就卖不出去呢?”杨倩说:“人们害怕它呀!有人让小孩带着钱,提着酒壶去买酒,狗就迎面扑上来去咬他,这就是你的酒酸了也卖不出去的原因。

”国家也有猛狗。

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之术,想要用它使大国的君王明察起来;有的大臣就是恶犬,迎面扑来咬他们。

这就是国君所以受蒙蔽,受挟制的原因,也是有本领的人不能被重用的原因啊!2. 文言文《宋人酤酒》翻译文言文《宋人酤酒》翻译如下: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然而不售,酒酸。

怪其故,问其所知闾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

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罋(wěng)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国亦有狗。

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迓而龁之。

此人主之所以为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卖酒很公平,对待顾客十分小心恭敬,酿制的酒也很好喝,卖酒的标帜挂得很高很显眼,然而酒就是卖不出去。

酒都发酸了,他感到很奇怪,于是去问他所熟识的邻居年长的杨倩。

杨倩说:“你家的狗很凶猛吧?”卖酒的说:“狗凶猛,为什么酒就卖不出去呢?”杨倩说:“人们害怕它呀!有人让小孩带着钱,提着酒壶去买酒,狗就迎面扑上来去咬他,这就是你的酒酸了也卖不出去的原因。

《出师表》《韩非子·猛狗与社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出师表》《韩非子·猛狗与社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乙)宋人有沽酒者,升概①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②帜甚高,着然不售,酒酸。

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

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

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沽,而狗迓③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

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

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故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④矣。

”公曰:“何患社鼠哉?”对曰:“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

熏之则恐焚木,灌之则恐涂阤⑤,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

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而蔽恶于君,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诸臣百吏以为富。

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

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夫大臣为猛狗而龁有道之士矣,左右又为社鼠而间主之情,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⑥,国焉得无亡乎?——《韩非子·猛狗与社鼠》注:①升概,这里是指用器具量酒。

②县,通“悬”。

③迓(yà),迎接。

④社鼠,在社坛下掘穴而居的老鼠。

⑤涂阤(zhì),(木板周围的)泥崩塌。

⑥塞,堵塞、蒙蔽。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②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所以:③而狗迓而龁之龁:④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得:11.概括两文阐发的一种共同主张并分别说明其提出的缘由。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非子《猛狗与社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

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

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

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沽,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

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

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故桓公问管仲①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

”公曰:“何患社鼠哉?”对曰:“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

熏之则恐焚木,灌之则恐涂阤②,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

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而蔽恶于君,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诸臣百吏以为富。

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

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故人臣执柄而擅禁,明为己者必利,而不为已者必害,此亦猛狗也。

夫大臣为猛狗而龁有道之士矣,左右又为社鼠而间主之情,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国焉得无亡乎?
尧欲传天下于舜。

鲧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杀鲧于羽山之郊。

共工又谏曰:“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又举兵而诛共工于幽州之都。

于是天下莫敢言无传天下于舜。

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

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

”一曰:“不以其所疑败其所察则难也。


(节选自《韩非子》)
译文:
宋国有个卖酒的,卖酒器具量得很公平,接待客人态度很恭敬,酿造的酒很香醇,(店铺门前)酒旗悬挂得很高。

积贮很多酒却没有人来买,(时间一久)酒都变酸了。

(卖酒的)对这事感到奇怪,他向同住里巷且知道这事的老人杨倩打探。

杨倩说:“你养的狗凶恶吗?”卖酒的说:“狗凶恶,那么酒为什么就卖不出去呢?”杨倩说:“人们害怕你的狗呀!有的人打发自己的小孩,揣上钱,拿着壶,前往打酒。

但你的狗窜出来咬人,(谁还敢来买酒呢?)这是你的酒卖不掉最终变酸的原因。


国家也有这样的恶狗。

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的本领想要禀陈(大国的君主),使大国的君主能够明晓(治国的方略)。

那些大臣像恶狗一样窜出来咬人,这就是人主受到蒙蔽和挟制,因而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重用的原因。

因此齐桓公问管仲说:“治理国家最担心什么?”管仲回答说:“最担心的是社坛的老鼠。

”桓公说:“担心什么社坛的老鼠呢?”管仲回答道:“君王也看见那社神吗?立起木头,再给它涂抹上泥灰,老鼠(却)穿行在中间,挖洞托身在里面。

用火熏烤却怕烧毁了木头,用水浇灌却怕毁坏了涂泥。

这就是社坛的老鼠不能被杀除的缘故啊。

现在君王身边的人(就是社鼠),
他们在朝廷外为求威势重权,便从百姓中收刮财富;他们在朝廷内就相互勾结,来对君主隐瞒他们的恶行。

在朝廷内的(奸人)窥探君王的心思来传递消息给朝廷外的(权臣)。

在内在外均造成他的重权,朝廷众多官吏都认为这样的人是富有权势的。

(这样的)官吏不诛灭就会扰乱法度,诛灭了他们君王又不安逸。

(他们)依靠了国君以保有权势地位,这样的人就是国家的社坛老鼠。


因此国君的臣子掌握大权,进而能行专擅或颁禁令,确实能为己用的必定使他得利,不能为己用的必定陷害,这就是(国家的)猛狗啊。

那权臣成了猛狗来咬有才能的士人,身边的奸人又成了社鼠来窥探君王的心思,国君还不察觉,像这样,国君怎么能不被蒙蔽,国家怎么能不遭灭亡呢?
唐尧想要将天下传给虞舜。

大臣鲧进谏说:“不吉祥啊!谁拿天下去传给一个匹夫呢?”唐尧不听取(这种蒙蔽君主的意见),发兵将鲧诛杀在羽山的郊野。

共工再进谏说:“谁拿天下去传给一个匹夫呢?”唐尧不听取(这种蒙蔽君主的意见),又发兵将共工诛杀在幽州的城邑。

因此天下人没有谁敢再说不要传天下给虞舜。

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唐尧了解虞舜贤明,不见得是很难的事。

到要诛杀进谏(错误意见)的人,一定要传天下给虞舜,才是真正难的事啊。

”又说:“不因那怀疑的危害到那考察到的,(这)就更难啊。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