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继电器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继电器的检测的实训报告

继电器的检测的实训报告

#### 一、实训目的1. 提升对继电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2. 掌握继电器的基本检测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故障诊断能力。

4. 熟悉万用表等常用工具的使用。

#### 二、实训内容及步骤##### 1. 实训设备与材料- 继电器若干- 万用表一台- 测试线若干- 鳄鱼夹若干- 电源适配器##### 2. 实训步骤##### 2.1 继电器外观检查1. 观察继电器外观,检查是否有损坏、变形等异常情况。

2. 检查继电器引脚是否完好,是否有松动、腐蚀等现象。

##### 2.2 继电器线圈检测1. 将万用表调至“R×1”或“R×10”档位。

2. 用万用表的两根表笔分别测量继电器线圈的两引脚,读取线圈电阻值。

3. 将测得的电阻值与继电器说明书中的标称值进行对比,判断线圈是否正常。

##### 2.3 继电器接点检测1. 将万用表调至“R×1K”档位。

2. 分别测量继电器常开、常闭接点的通断情况。

3. 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常开接点应不通,常闭接点应导通。

4. 通电后,常开接点应导通,常闭接点应不通。

##### 2.4 继电器吸合性能检测1. 将继电器线圈接入电源适配器。

2. 观察继电器吸合情况,判断吸合是否正常。

3. 吸合后,继电器应无明显噪音,衔铁吸合牢固。

##### 2.5 继电器释放性能检测1. 断开电源适配器,观察继电器释放情况。

2. 继电器应能迅速释放,衔铁复位。

#### 三、实训结果及数据处理##### 1. 实训结果1. 通过实训,掌握了继电器的基本检测方法和技巧。

2. 发现部分继电器线圈电阻值与标称值不符,判定为线圈损坏。

3. 发现部分继电器吸合性能不良,判定为吸合不良。

##### 2. 数据处理1. 对检测到的异常继电器进行记录,并分析原因。

2. 对正常继电器进行归类,以便后续使用。

#### 四、实训总结1. 本实训使我对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检测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DCD型差动继电器试验报告

DCD型差动继电器试验报告
Wc
Wp1
Wp2
动作安匝(AW)
使用仪器、仪表
直流
助磁
特性
检验
短路绕组
整定位置
直流助磁电流(A)(IZL)
有直流助磁时动作电流(A)(IDZ)
无直流助磁时动作电流(A)(IDZO)
偏移系数(K)
(IZL/ IDZ)
相对动作电流系数
(ε)(IDZ/IDZO)
使用仪器、仪表
可靠
系数
检验
IDZ2
IDZO
Kk2=IDZ2/IDZO
使用仪器、仪表
整定位置安匝检验
Wc
Wp1
Wp2
WD’
WD”
动作安匝(AW)
使用仪器、仪表
依据
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及设计或业主整定值
结论
审核人: 试验人:
Wp2
端②-A
端②-B
端②-C
端②-D
Wc与Wp1串联电压降等于Uwc + Uwp1=
WD’
Wc与Wp2串联电压降等于Uwc + Uwp2=
WD”
使用仪器、仪表
行件作压流验
执元动电电检
动作电压(VDZO)
动作电流(IDZO)
动作值
V
mA
返回值
V
mA
返回系数
使用仪器、仪表
起始动作安匝(AW)
线圈
插头
位置
DCD
工程名称
安装地点
试பைடு நூலகம்日期
型 号
制造厂
主设备名称
额定电流
出厂编号
出厂日期
整定电流
整定匝
灵敏度
差动平衡及短路绕组正确性检验
绕组匝数检验(压降mV)

继电器的实验报告

继电器的实验报告

继电器的实验报告继电器的实验报告引言: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开关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控制系统中。

它通过电磁原理实现电流的开关控制,具有可靠性高、寿命长等优点。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继电器的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1. 理解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继电器的接线方法和使用技巧;3. 了解继电器在电路控制中的应用。

二、实验器材和原理1. 实验器材:- 继电器模块- 直流电源- 开关- 电阻- 电线2. 实验原理:继电器由线圈和触点组成。

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可以吸引或释放触点,从而控制电路的通断。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电磁吸引原理,通过线圈中的电流来产生磁场,进而控制触点的状态。

三、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将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接到继电器模块的正负极,将开关连接到线圈的两端,然后将继电器的触点与其他电器设备连接。

2. 实验观察:- 打开电源,观察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当线圈通电时,触点是否吸合?触点吸合后,电路是否通断?- 通过改变开关的状态,观察继电器的响应。

当开关打开时,触点是否释放?电路是否断开?3. 实验记录:记录继电器的工作状态和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当线圈通电时,继电器的触点吸合,电路通断与开关状态相反。

这是因为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吸引触点,使其闭合,从而使电路通断。

2. 当线圈断电时,继电器的触点释放,电路断开。

这是因为线圈断电后,磁场消失,触点失去吸引力,从而打开电路。

3. 继电器的工作可靠性高,能够承受较高的电流和电压。

因此,在电路控制中,可以使用继电器来实现对电器设备的远程控制和保护。

五、实验应用继电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1. 工业控制系统:继电器可以用于控制机器设备的启停、电流的开关以及电路的保护。

2. 家庭电器:继电器可以用于空调、电视机等家电的远程控制。

3. 交通信号灯:继电器可以用于控制交通信号灯的开关和时间间隔。

差动继电器实验报告

差动继电器实验报告

差动继电器实验报告篇一:继电保护实验报告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XX级电气3班学号:姓名:指导老师 :实验二:常规继电器特性实验(一)电磁型电压、电流继电器的特性实验1.实验目的1)了解继电器基本分类方法及其结构。

2)熟悉几种常用继电器,如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的构成原理。

3)学会调整、测量电磁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计算返回系数。

4)测量继电器的基本特性。

5)学习和设计多种继电器配合实验。

2.继电器的类型与原理继电器是电力系统常规继电保护的主要元件,它的种类繁多,原理与作用各异。

1)继电器的分类继电器按所反应的物理量的不同可分为电量与非电量的两种。

属于非电量的有瓦斯继电器、速度继电器等;反应电量的种类比较多,一般分类如下:(1)按结构原理分为:电磁型、感应型、整流型、晶体管型、微机型等。

(2)按继电器所反应的电量性质可分为: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功率继电器、阻抗继电器、频率继电器等。

(3)按继电器的作用分为:起动动作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

近年来电力系统中已大量使用微机保护,整流型和晶体管型继电器以及感应型、电磁型继电器使用量已有减少。

2)电磁型继电器的构成原理继电保护中常用的有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阻抗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

下面仅就常用的电磁继电器的构成及原理作要介绍。

信号继电器在保护装置中,作为整组装置或个别元件的动作指示器。

按电磁原理构成的信号继电器,当线圈通电时,衔铁被吸引,信号掉牌(指示灯亮)且触点闭合。

失去电源时,有的需手动复归,有的电动复归。

信号继电器有电压起动和电流起动两种。

3.实验内容1)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电流继电器动作、返回电流值测试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l)按图接线,将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整定为1.2A,使调压器输出指示为OV,滑线电阻的滑动触头放在中间位置。

数字式差动继电器特性实验

数字式差动继电器特性实验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微型机继电保护基础(第四版)实验项目名称数字式差动继电器特性实验年级2010级班级电气1001学号201024050121姓名吴伟明实验日期2013年12月17日批阅教师签字成绩内容一、实验目的四、实验方法及步骤二、实验原理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三、实验仪器六、实验结果分析及问题讨论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字式差动继电器的算法。

2、测试数字式比率制动差动继电器的比率制动曲线特性。

二、实验原理比率制动式差动继电器的动作电流是随外部短路电流按比率增大,既能保证外部短路不误动,又能保证内部短路有较高的灵敏度。

同时考虑躲开正常运行时差动回路中的不平衡电流,其动作方程可表示为:(I d>I d.min)∩(I d>K I r)其中,I d表示计算所得的差动电流,I d.min表示差动继电器的起动差流整定值,I r表示计算所得的制动电流,K表示比率制动系数整定值。

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制动特性曲线如图1。

图1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制动特性曲线本实验装置差动电流I d表示为:I d=∣I1′+I2′∣。

式中I1′表示1侧的电流向量和经电流平衡系数调整后的2侧的电流向量。

I2′=K ph·I2.Re′,I2.Re′为2侧电流的实际电流,其中K ph 表示电流平衡的调整系数,用来消除两侧额定电流不等及两侧TA变比不等引起的电流不平衡,其中K ph固定取1。

本实验装置制动电流I r表示为:I r=∣I1′-I2′∣/2。

本实验装置构成的数字式比率制动差动继电器将I11作为1侧电流I1,将I31作为2侧电流I2。

三、实验仪器多功能微机保护实验台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向多功能微机保护实验装置中下载差动继电器特性实验程序。

2.按要求接好连线:将测试仪的三相电流信号分别与多功能微机保护实验装置引到实验台面上的各接线端子按相连接即可。

将Ian 、Ibn 和Icn 用导线短接后连接到测试仪的I n 接线端上。

差动继电器实验报告doc

差动继电器实验报告doc

差动继电器实验报告篇一:继电保护实验报告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XX级电气3班学号:姓名:指导老师 :实验二:常规继电器特性实验(一)电磁型电压、电流继电器的特性实验1.实验目的1)了解继电器基本分类方法及其结构。

2)熟悉几种常用继电器,如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的构成原理。

3)学会调整、测量电磁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计算返回系数。

4)测量继电器的基本特性。

5)学习和设计多种继电器配合实验。

2.继电器的类型与原理继电器是电力系统常规继电保护的主要元件,它的种类繁多,原理与作用各异。

1)继电器的分类继电器按所反应的物理量的不同可分为电量与非电量的两种。

属于非电量的有瓦斯继电器、速度继电器等;反应电量的种类比较多,一般分类如下:(1)按结构原理分为:电磁型、感应型、整流型、晶体管型、微机型等。

(2)按继电器所反应的电量性质可分为: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功率继电器、阻抗继电器、频率继电器等。

(3)按继电器的作用分为:起动动作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

近年来电力系统中已大量使用微机保护,整流型和晶体管型继电器以及感应型、电磁型继电器使用量已有减少。

2)电磁型继电器的构成原理继电保护中常用的有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阻抗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

下面仅就常用的电磁继电器的构成及原理作要介绍。

信号继电器在保护装置中,作为整组装置或个别元件的动作指示器。

按电磁原理构成的信号继电器,当线圈通电时,衔铁被吸引,信号掉牌(指示灯亮)且触点闭合。

失去电源时,有的需手动复归,有的电动复归。

信号继电器有电压起动和电流起动两种。

3.实验内容1)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电流继电器动作、返回电流值测试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l)按图接线,将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整定为1.2A,使调压器输出指示为OV,滑线电阻的滑动触头放在中间位置。

实验四:常规差动继电器特性测试

实验四:常规差动继电器特性测试

实验:常规差动继电器特性测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规差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掌握设置继电器动作定值的方法。

2、掌握差动继电器特性的测试方法,测试差动继电器的比率制动曲线特性。

二、实验设备及器材1、TQXDB-IB 多功能继电保护实验培训系统2、LCD-4型变压器差动继电器 三、实验原理LCD-4型变压器差动继电器用于变压器差动保护中,作为主保护。

LCD-4型差动继电器为整流型继电器,由差动元件和瞬动元件两部分组成。

差动元件由差动工作回路、二次谐波制动回路、比率制动回路和直流比较回路所组成。

LCD-4型变压器差动继电器内部未设置平衡绕组及抽头,因TA 变比不一致而引起的不平衡电流通过专用自耦变流器补偿消除。

谐波制动系数通常调整在0.2-0.25之间。

通过切换片1QP 实现三种不同的比率制动系数0.4、0.5、0.6。

过切换片2QP 获得1、1.5、2、2.5A 四个不同的整定值。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接线。

如图所示完成实验接线。

差动继电器AK24V+24V-I1电流输出电流表特性实验信号源I1I2I2nI2电流输出电流表I1n差动继电器特性测试实验连线图2、整定值设置。

将差动继电器动作值整定为2A ,制动系数设置为0.5。

3、打开特性实验信号源开关。

调节I2输出到2A ,然后调节I1输出使得I1逐渐增加,当继电器动作时记录I1电流值,将值记入表1中。

4、改变I2输出电流值为2.5A 、3A 、3.5A 、4A 、4.5A 、5A 重复步骤3,将数据记入表1中。

5、将“制动系数”整定为0.4和0.6,重复步骤3-4,再次测试继电器的制动曲线,将三次测试得到的曲线d I = f(r I ) 画在同一个坐标图中进行比较。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处理表1 差动继电器特性实验(制动系数0.5)表2 差动继电器特性实验(制动系数0.4)表3 差动继电器特性实验(制动系数0.6)六、实验注意事项1、本实验为强电类实验,实验中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实验并切断电源。

lcd-4差动继电器特性分析结果

lcd-4差动继电器特性分析结果

lcd-4差动继电器特性分析结果
1.差动保护功能:LCD-4差动继电器能够检测电路中的差动电流,并在差动电流超过设定阈值时触发动作。

这种保护功能可以有效地防止电路中的故障电流引起的损坏或事故。

2.高精度测量:LCD-4差动继电器采用先进的电流传感器和测量电路,能够实现高精度的电流测量。

其测量误差较小,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适用于各种精密电气设备的保护。

3.快速动作:LCD-4差动继电器在检测到差动电流超过设定阈值时,能够迅速地触发动作,并切断电路。

其快速动作特性可以有效地缩短故障电流存在时间,降低对设备的损害程度。

4.多功能保护:LCD-4差动继电器不仅具有差动保护功能,还可以实现过电流、过载、过压、欠压等多种保护功能。

通过合理设置参数,可以满足不同电气设备的保护需求。

5.远程监控与控制:LCD-4差动继电器支持远程监控与控制功能,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通信方式实时监测继电器的状态,并进行远程控制。

这种功能方便了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高了工作效率。

LCD-4差动继电器具有差动保护、高精度测量、快速动作、多功能保护和远程监控与控制等特性。

它在各种电气设备中广泛应用,为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差动继电器实验报告
篇一: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
实验内容实验二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变压器纵差保护的组成原理及整定值的调整方法。

2.了解Y∕Δ接线的变压器,其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方式对减少不平衡电流的影响。

3.了解差动保护制动特性的特点。

(二)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1.变压器保护的配置
变压器是十分重要和贵重的电力设备,电力部门中使用相当普遍。

变压器如发生故障将给供电的可靠性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变压器上应装设灵敏、快速、可靠和选择性好的保护装置。

变压器上装设的保护一般有两类:一种为主保护,如瓦斯保护,差动保护;另一种称后备保护,如过电流保护、低电压起动的过流保护等。

本试验台的主保护采用二次谐波制动原理的比率制动
差动保护。

2.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基本原理
如图7-1所示为双绕组纵联差动保护的单相原理说明图,元件两侧的电流互感器的接线应使在正常和外部故障时流
入继电器的电流为两侧电流之差,其值接近于零,继电器不动作;内部故障时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两侧电流之和,其值为短路电流,继电器动作。

但是,由于变压器高压侧和低压侧的额定电流不同,为了保证正常和外部故障时,变压器两侧的两个电流相等,从而使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零。

即:
式中:KTAY、KTA△——分别为变压器Y侧和△侧电流
互感器变比;KT——变压器变比。

显然要使正常和外部故障时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零,就必须适当选择两侧互感器的变比,使其比值等于变压器变比。

但是,实际上正常或外部故障时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不会为零,即有不平衡电流出现。

原因是:(1)各侧电流互感器的磁化特性不可能一致。

(2)为满足(7-1)式要求,计算出的电流互感器的变
比,与选用的标准化变比不可能相同;
(3)当采用带负荷调压的变压器时,由于运行的需要为维持电压水平,常常变化变比KT,从而使(7-1)式不能得到满足。

(4)由图7-1可见,变压器一侧采用△接线,一侧采用Y
接线,因而两侧电
流的相位会出现30°的角度差,就会产生很大的不平衡电流(见图7-2)。

(5)由于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中含有非周期分量,这些分量很难感应到二次侧,从而造成两侧电流的误差;
(6)分析表明,当变压器空载投入和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时,有可能出现很大的变压器激励电流,通称为激励涌流。

由于涌流只流过变压器的一侧,其值又可达到额定电流6~8倍,常导致差动保护的误动。

为了要实现变压器的纵联差动保护,就要努力使(7-1)式得到满足,尽量减少不平衡电流,上述六种因素中有些因素因为其数值很小,有些因素因为是客观存在不能人为改变的,故常常在整定计算时将它们考虑在可靠系数中。

本试验台上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接线,将两侧电流互感器副方的电流接入微机保护,若接线正确,则流入微机保护的差电流近似为零,否则差电流较大,如图7-2所示。

Y侧与△侧的一次
电流有30°的误差,因此可以将Y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接成△,△侧的二次电流接成Y进行校正。

变压器差动保护中,虽然采用了种种办法来减少不平衡电流的影响,但是不平衡电流仍然比较大,而且其值随着一次穿越变压器的短路电流的增大而增大,这种关系可近似用图7-3的直线1来描述。

若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动作电流按躲开外部故障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如图7-3的直线2,可见保护的动作电流较大,这时对于短路电流较小的内部故障,灵敏度往往不能满足要求。

如果能利用变压器的穿越电流来产生制动作用,使得穿越电流大时,
产生的
制动作用大,穿越电流小时,产生的制动作用小,并且使保护的动作电流也随制动作用的大小而改变,即制动作用大时,动作电流大些,制动电流小时,动作电流也小,那么在任何外部短路电流的情况下,差动保护的动作电流都能大于相应的不平衡电流,从而既提高灵敏度,又不致误动作,差动保护的制动特性曲线如图7-3的曲线3所示,曲线3上方阴影部分的区域为差动保护的动作区。

曲线3中A点对应为差动保护的最小动作电流Ipu.0,一般取(0.25~0.5)In。

Ipu.0小时保护较灵敏。

b点对应的制动电流,一般取(0.8-1.2)In。

当b点取值小时,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