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途径及

合集下载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及治理方式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及治理方式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及治理方式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工农业得到迅速发展,但同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工业“三废”排放、农业投入品滥用,在一定程度加剧了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

土壤中重金属可向作物转移,污染作物可食部位,从而进入食物链,严重威胁动物和人体生命健康。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有大约60%的人口以其为主食,过量的重金属富集会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甚至致使植株死亡,严重影响产量。

由于重金属元素具有不可降解、不可逆转的特性,可以采取农艺措施降低其活性、阻断其向作物可食部位转移。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及治理方式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治理方式引言土壤是重要的环境介质,为植物生长提供水肥气热,也为动物微生物提供了栖息的场所。

而土壤也成为大部分污染物的受体,环境介质中97%的污染物最终归趋于土壤。

当下,重金属污染是我国最主要的土壤污染形式,来源主要有废水灌溉、农药使用、工业排放等。

20世纪50年代发生于日本神通川流域的痛痛病后经证实是镉元素污染所致;我国沈阳-抚顺石油污灌区发生的严重镉污染也经历几十年的治理;因此利用各种方法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是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必要举措。

依据固定和去除两种思路进行治理,综合研究运用各类技术,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定将在未来取得更长足的发展。

1重金属污染危害土壤中重金属浓度超过一定的比例,就会对土壤微生物、植物、农作物,以及动物和人类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发现,矿区内土壤中Cu污染对氨氧化微生物的数量有显著抑制作用。

在研究中,重金属污染区土壤中蛋白酶的活性为非污染区的19.1%~57.1%。

而重金属污染物会通过影响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原叶绿素酸酯还原酶活性,引起作物光合作用失常,导致作物生长不健康,甚至死亡。

而部分重金属污染物会通过植物根系吸收作用累积在作物体内,会通过人类和动物的直接食用或者食物链转移入其体内,一定程度上会破坏人体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骨骼系统等。

关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与防治

关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与防治

关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与防治◎谭龙辉(作者单位:湖南博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业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弊端是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我国被土壤重金属污染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人数正不断增加,重视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修复和防治,已经刻不容缓。

一、污染来源对于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其来源以工业污染为主,以交通及生活垃圾的污染为次。

其中,工业污染一般通过废气、废渣及废水进入到环境当中,在动植物及人类体内不断富集,对环境及人类身体健康都造成极大的危害。

在治理工业污染时,可采取合理可行的技术方法及管理措施来尽可能减轻其污染,直到满足国家提出的相关标准;对于交通污染,实际上就是指汽车尾气排放,目前国家已经针对这一污染给出了很多管理办法,比如倡导乙醇汽油并在车位安装净化装置等;对于生活垃圾污染,主要指的是废旧电池、灯泡、化妆品等。

在实际的防治工作中,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来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以此有效减少污染。

相关专家提出,现阶段我国塑料制品生产还比较落后,这是导致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根本原因,价值管理不到位,缺乏地方性保护和人们环保意识有待提升等,使污染进一步加剧,因此,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已经是迫在眉睫。

对生产企业而言,应着眼于将来,积极倡导环境保护,通过对环保型助剂的合理应用促进PVC 行业得以长远和健康的发展。

土壤重金属污染途径如图1所示。

图1土壤重金属污染途径二、污染修复和防治1.采用改良剂。

该措施的目的在于加快有机物分解速度并将重金属固定于土壤当中,比如通过对有机质的添加能加速土壤内残留农药实际降解速度。

通过对吸收抑制剂的适量添加(常用的抑制剂包括硅酸钙、石灰和磷酸盐等),能与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发生反应生成不同的难溶化合物,以此减弱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与植物中的移动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的应用只能起到一定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污染物数量不断增加,当条件发生变化时,积累的重金属将从难溶物变回到可溶物。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措施研究进展(环境生态学课程论文)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措施研究进展(环境生态学课程论文)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措施研究进展学生姓名:王继宇学号: 201172136班级:作物(zyxw)S111学院:农学院课程:环境生态学指导教师:周建利二○一二年六月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措施研究进展摘要: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揭示了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然后论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内涵、污染物的来源,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和危害,最后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措施。

关键字:土壤污染重金属来源特点修复措施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不断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普遍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据统计,1980年我国工业三污染耕地面积266.7万公顷,1988年增加到666.7万公顷,1992年增加到1000万公顷。

目前,全国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耕地面积已接近2000万公顷,约耕地面积的1/5。

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导致的粮食减产超过1000万吨,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1]。

据农业部环监测系统近年的调查,我国24个省(市)城郊、污水灌溉区、工矿等经济发展快地区的320个重点污染区中,污染超标的大田农作物种植面积为60.6万公顷,占调查总面积的20%。

其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农产品产量与面积约占污染物超标农产品总量与总面积的80%以上,尤其是Pb、Cd、Hg、Cu及其复合污染最为突出。

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Cd污染较普遍,污染面积近1000万公顷,其次是Pb、Zn、Cu、Hg等。

有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Cd、Cr、As、Pb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和接近临界值。

据粗略统计,过去50年中,排放到全球环境中的Cd达到2.2万吨、Cu 93.9万吨、Pb78.3万吨、Zn13.5 万吨。

其中有相当部分进入了土壤,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2]。

1、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内涵重金属系指密度4.0以上约60种元素或密度在5.0以上的45种元素。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重金属污染是环境污染领域的重要问题,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环境保护领域的一大难题。

重金属污染不仅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为了做好重金属污染的环境保护治理工作,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加强监管与管理,推动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革,共同保护地球的环境资源。

一、重金属污染现状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高于5g/cm3的金属元素,包括汞、铅、镉、铬、镍、铜、锌等。

在自然界中,重金属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生物体和人类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重金属元素来维持生命活动,但如果重金属在环境中积累超过了环境容忍的水平,就会对生物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目前,我国的重金属污染情况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包括工矿、电镀、化工等行业的废水、废气排放。

2. 农业活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和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物质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中,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重金属污染。

3. 城市垃圾: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化学废物、旧电池、废弃药品等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若随意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4. 气溶胶沉降:大气中的重金属元素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沉积到地表,也是环境重金属污染的重要途径。

5. 污染食品与饮用水:重金属污染使得蔬菜、水果、水产产品、饮用水等成为重金属污染的介质,危害食品供应安全与人们的健康。

以上种种重金属污染的现状,都对环境与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二、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面对重金属污染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着力推动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1.加强立法与监管在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中,国家应加大立法力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重金属排放标准,建立有效的监测与监管机制,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与惩治。

重金属对土壤污染以及修复

重金属对土壤污染以及修复

重金属对土壤污染以及修复-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重金属对土壤污染以及修复摘要:本文综述了多种金属污染土壤的途径,存在形式,和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危害,并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修复。

关键词:土壤金属污染治理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周围的环境问题,十一五规划中也提出要加强环境治理与污染预防。

土壤是生存之本,必须提高对土壤污染的监测与治理。

土壤污染主要是指由于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量的植物营养元素(微量元素)进入土壤,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

土壤处于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界和生物界的中心,不仅在本系统内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的循环,而且与水域、大气和生物之间也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一旦发生污染,三者之间就会有污染物一、污染物类型土壤污染物有下列4 类1.化学污染物包括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

前者如汞、镉、铅、砷等重金属,过量的氮、磷植物营养元素以及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后者如各种化学农药、石油及其裂解产物,以及其他各类有机合成产物等。

2.物理污染物指来自工厂、矿山的固体废弃物如尾矿、废石、粉煤灰和工业垃圾等。

3.生物污染物指带有各种病菌的城市垃圾和由卫生设施(包括医院)排出的废水、废物以及厩肥等。

4.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开采和大气层核爆炸地区,以锶和铯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长的放射性元素为主。

土壤染物中以重金属比较突出,主要是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重金属不能为土壤微生物所分解,而易于积累,转化为毒性更大的化合物,甚至有的通过食物链以有害浓度在人体内蓄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二、重金属进入土壤的途径主要有:1.污水灌溉。

用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是污染物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

2.冶金工业排放的金属氧化物粉尘,则在重力作用下以降尘形式进入土壤。

3.汽车尾气,汽油中废气排出污染土壤,行车频率高的公路两侧常形成明显的铅污染带。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途径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途径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1):80-82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责任编辑 李布青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途径王世华,高双成,常会庆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河南洛阳 471003)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综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途径,包括工程治理、生物修复、生态农业治理等,并对各种治理措施的原理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治理途径中图分类号:S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1631(2008)1120080203Harness Approaches of Heavy M et a l Polluti on i n So il WANG Shi 2hua,G AO Shuang 2cheng,CHANG Hui 2qing(Agricultural College,He π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Luoyang 471003,China )Abstract: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is a maj or gl obal envir onmental p r oblem t o be s olved .How t o deal with it has been a hot and difficult issue 1I n this paper,harness app r oaches including engineering control,bi o remediation and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ntrol etc .summarized 1The p rincip le and p r oblem s were expatiated 1Key words:Soil polluti on;Heavy metal;Harness app roaches收稿日期:2008206214作者简介:王世华(1973-),女,山西阳泉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植物营养、生理教学与科研工作。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分析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分析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方法。

我们将对镉污染的来源、分布及其在土壤中的行为进行详细解析,以揭示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严重影响。

接着,我们将对现有的土壤镉污染治理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评估其优缺点及适用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土壤镉污染治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技术创新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土壤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人类健康的保护。

二、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危害土壤重金属镉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镉在土壤中的积累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镉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进入食物链后会对农作物造成污染,进而影响人类的健康。

长期摄入镉污染的食物可能导致肾脏损伤、骨质疏松等疾病,严重时甚至可能致癌。

镉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危害是对水资源的污染。

镉可以通过土壤渗滤进入地下水,污染饮用水源,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潜在的健康风险。

镉污染还可能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活性,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土壤重金属镉污染不仅会对农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为了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土壤重金属镉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和控制。

三、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来源土壤重金属镉污染主要源于人类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工业生产、农业活动、城市生活以及交通运输等。

工业生产过程中,特别是那些涉及有色金属冶炼、电镀、电池制造、化工和涂料生产等行业的工厂,常常会产生含镉的废水、废气和废渣。

如果这些废弃物处理不当,镉便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农业活动也是镉污染土壤的重要途径。

农药、化肥和有机肥的不合理使用,尤其是磷肥的大量使用,可能导致土壤镉含量上升。

磷肥生产时,原料中的镉元素可能会残留在肥料中,长期大量使用这样的磷肥,就会导致土壤中镉的积累。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范文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范文

《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田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的现状、成因、影响及防治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的现状1. 污染程度与分布我国农田土壤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农药残留等方面。

污染程度因地区、产业结构和农业发展水平而异,总体上呈现出由城市向农村、由工业区向农业区扩散的趋势。

其中,重金属污染以镉、铅、汞等为主,主要分布在工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有机污染物和农药残留污染则广泛存在于各类农田中。

2. 污染成因农田土壤污染的成因主要包括工业排放、农业生产活动、生活垃圾等。

其中,工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是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农业生产活动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也会导致土壤污染;生活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也会通过雨水冲刷等方式进入农田土壤。

三、农田土壤污染的影响1.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田土壤污染会导致作物生长受阻,产量下降,品质降低。

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会在作物体内积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2.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农田土壤污染会破坏土壤生态系统,降低土壤生物多样性。

同时,污染物还会通过地下水、地表水等途径扩散,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四、防治对策1. 加强立法与政策支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农田土壤污染的监管力度。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2. 工业污染源控制严格工业排放标准,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减少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农业污染源控制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

合理使用农药,推广生物防治等环保型农业技术。

加强农田灌溉水质量管理,防止生活垃圾和污水进入农田。

4. 土壤修复与治理对已受污染的农田进行修复与治理,采用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等技术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农业生态修复
农业生态修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农艺修复措施 生态修复。 。
3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展望
采用工程、物理化学方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一定的局 限性,难以大规模处理污染土壤,并且成本高,破坏土壤本身结 构,易造成二次污染,对环境扰动大。 农业生态措施又存在周期长,效果不显著的特点。 植物修复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并以其 治理过程的原位性、治理成本的低廉性、管理与操作的简易性及 环境美学的兼容性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污染土壤修复 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下几个方面将 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途径及 研究进展
朱燕华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 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业、城市污染的加 剧和农用化学物质的施用,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 几乎威胁着每个国家。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比重大于5 的金属或其化合物在土壤环境中所造成的污染。目前, 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Hg约1.5万吨,Cu 340万吨,Pb 500万吨,Mn 1500万吨,Ni100万吨。我国受镉、砷、 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hm2,约占总耕 地面积的1/5。
3.1 超累积植物筛选与培育
超累积植物是在重金属胁迫条件下的一种适应性突变体,往往生 长缓慢,生物量低,气候环境适应性差,具有很强的富集专一。因此, 筛选、培育吸收能力强,同时能吸收多种重金属元素,且生物量大的 植物是生物修复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某一具体重金属的超积累植物 一般要求其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大于一个临界值(表1)。
2.2 物理化学修复
A 电动修复 通电流 金属离子等向电极运输
污染土壤
达到治污目的
集中收集处理
电动修复是一种原位修复技术,不搅动土层,并可 以缩短修复时间,是一种经济可行的修复技术。
B 电热修复 污染土壤 挥发性重金属分离 高频电压产修复目的 冷却后形成玻璃态物质
敬请批评指正 谢 谢!
C 土壤淋洗 污染土壤 淋洗液淋洗 土壤固相中重金属
达到修复目的
将液相回收处理
土壤液相中
D
化学修复
污染土壤
加入改良剂
降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达到修复目的
Fig. 2. Biosolids compost amendment process: (a) initial rototilling; (b) surface preparation; (c) biosolids compost application; (d) forming a 6–8cm layer of biosolids compost; (e) rototilling to a depth of 20 cm; (f) emerging grass cover.
表1 超积累植物重金属含量临界值 元素 临界值 Cd 100 Ni 1000 Pb 1000 Cu 1000 mg/kg-1 Zn 10000 Mn 10000
转基因植物(Transgenic 3.2 转基因植物(Transgenic plants)
目前已发现的超积累植物大多存在根系浅、生物 量小、生长缓慢等缺点,使得其修复周期较长。这使 植物修复的工程应用受到限制,而经基因改造的植物 则可提高其应用性 。
3.4 生物修复综合技术的研究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是一个系统工程,单一的修 复技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必须以植物修复为主,辅 以物理化学、微生物及农业生态措施,增加重金属的 生物有效性,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吸收,从而提高植物 修复的综合效率。因此,生物修复综合技术将是今后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1、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 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受自然成土条件和人 为活动的双重影响。通常条件下,自然土壤中 重金属的浓度较低,但近数十年来 ,人为活动 大大加剧了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
土壤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土壤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大气自然沉降及降水
污水灌溉
农用物资的 不合理使用
3.3 其他强化措施
添加螯合剂(如EDTA),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中的金属活 性及植物的吸收、转移能力。但是,施用螯合剂在增加土 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同时,也增加了重金属离子的移 动性,从而有可能对地下水的重金属污染带来更大的危险 性。 另外,可以通过向土壤中添加土壤酸化剂、营养物、 甚至微生物等途径来增强植物修复作用,其机理可以是增 强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或者是增加超积累植物的 生长量。
Fig. 3. Grass cover before and after biosolids amendment.
2.3 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技术治理污染土壤的 一种新方法。利用生物削减、净化土壤中的重 金属或降低重金属毒性。主要包含植物修复技 术与微生物修复技术两种方法。 。
植物修复技术(phytoremediation) 2.3.1 植物修复技术(phytoremediation) 是以植物忍耐和超积累某种或某些污染物的理论为基础, 利用自然生长或遗传工程培育的植物,清除环境中污染物 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包括植物提取、植物挥发、植物稳 定三种方式 。 植物提取(phytoextraction) 植物提取 即利用重金属超积累植物(hyperaccumulators)从土壤中吸 超积累植物(hyperaccumulators) 超积累植物(hyperaccumulators) 取金属污染物,随后收割地上部并进行集中处理,连续种 植该植物,达到降低或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工程措施 物理化学修复 生物修复 农业生态修复
2.1 工程措施
主要包括客土、换土和深耕翻土等措施。深耕翻 土用于轻度污染的土壤,而客土和换土则是用于重污 染区的常见方法。工程措施是比较经典的土壤重金属 污染治理措施,它具有彻底、稳定的优点,但实施工 程量大、投资费用高,破坏土体结构,引起土壤肥力 下降,并且还要对换出的污土进行堆放或处理。
污染的土壤
固体废弃物
图1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来源
2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隐蔽性 表聚性 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 长期性 不可逆性
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以上特点,且可经由水环境直接毒 害植物体,并可最终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其治理和 恢复的难度大,但又显得极为迫切。
目前,综合国内外各种研究,修复措施主要有四种: 目前,综合国内外各种研究,修复措施主要有四种:
植物挥发(phytovolatilization) 植物挥发 其机理是利用植物根系吸收金属,将其转化为气态物 质挥发到大气中,以降低土壤污染。目前研究较多的是 Hg和Se Hg Se。 Se 植物稳定(phytostabilization) 植物稳定 利用一些植物来促进重金属转变为低毒性形态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并不减少,只是形态发 生变化。
重金属zn/cd zn/cd超积累植物十字花科的天蓝 图1 重金属zn/cd超积累植物十字花科的天蓝 遏蓝菜( 遏蓝菜(thlaspi caerulescens)。 )
图2 铜草 (海洲香薷)
微生物修复技术(bioremediation) 2.3.2 微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物在修复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方面具 有独特的作用。其主要作用原理是:微生物可 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微生物可以吸附 积累重金属;微生物可以改变根际微环境,从 而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挥发或固定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