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讲课稿

合集下载

《液体压强》教案(精选12篇)

《液体压强》教案(精选12篇)

《液体压强》教案〔精选12篇〕篇1:《液体压强》教案【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2.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和探究,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并积极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以及亲密联络实际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液体内部有压强以及液体压强的特点,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猜测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及实验。

【教学用具】装满水的薄塑料袋,液体压强的演示装置、水槽、U形管压强计、水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视频:潜水艇,提出问题:问题:“的里雅斯特”号深潜器在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后出现了什么情况?〔整个外壳直径缩小了〕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液体的压强二、新课教学〔一〕引入探究课题1.出示一个装满水的薄塑料袋。

〔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2.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桶内。

〔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3.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

〔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并且向各方向都有压强。

提问:同学已经知道了液体内部存在着压强,那么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二〕猜测:学生考虑: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并根据实验现象提出篇2:《液体压强》教案一、设计意图压强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其概念较为抽象,大局部学生在初二下学习时会感到困难,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处理的不够好,不会灵敏应用固体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帮助学生建立起压强的知识体系、框架,认清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采用比照法和归纳法,师生讨论的方法等。

二、复习目的1. 正确理解压强,区分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知道固体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 2液体的压强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 2液体的压强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2)知道液体压强的公式、应用及传递;(3)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2.科学思维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教学难点: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三、教学分析1、在进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时间浪费的有点多,而且有的实验现象不是特别明显,后面的同学看的不是很清楚。

2、在讲课的过程中语速控制不好,有些地方语速过快,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所以有很多现象都是由老师来表述了,所以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被我扼杀在了摇篮里。

3.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对于实验仪器的使用不规范,在实验之前还要对一些注意事项强调仔细。

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老师要不停地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错误操作,并解释纠正指导。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手压胸部时,感觉憋闷,因为手给胸部压力和压强了。

泡温泉或游泳时,当水齐胸后有什么感觉?为什么?那能否观察到水产生压强的现象呢?观察实验:模拟帕斯卡实验(1)观察到什么现象?是谁给气球的压强?(2)当手提高漏斗时,观察到气球怎样了?如果将漏斗提高到更高会怎样?这就是著名的帕斯卡裂桶实验。

图片展示:帕斯卡裂桶实验。

提出问题:为什么液体内部会有压强呢?首先观察矿泉水瓶中未装水时,橡皮膜的是什么样的?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提出问题:通过上面的实验,猜想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如何?压强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说出你的理由。

人教版初中物理《液体的压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液体的压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根据现有的实验器材和有限的课堂时间,我确
定液体深度、密度和方向三个因素让学生在课
堂上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设计实
验,师生共
同讨论最佳
发挥学生的
创造潜能及
实验创新能
特点(1)实验器材:水槽、U 形管压强计、水、盐水、的实验方案力
(设计实
验)



学刻度尺等。

(2)教师出示U 形管压强计,简单解释其结
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探究一:探究在水下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液体
压强的特点
探究二:探究在水下不同深度液体压强的特点
学生进行实

实验步骤:把金属盒放入水中不同深度时,分
别记录U 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探究三: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的
关系




探究液实验步骤:分别把金属盒放入相同深度的水和教师要多引
教学流程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_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_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_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液体压强的概念:介绍液体压强是什么,如何计算液体压强。

2. 液体压强的特点:讲解液体压强的分布规律,以及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之间的关系。

3. 液体压强的计算:介绍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如何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4. 液体压强的应用:举例说明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的浮力原理、水坝的设计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以及液体压强公式的运用。

2.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概念、特点,以及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液体压强计、水、玻璃管、压力计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液体压强计的实验,让学生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

2. 概念讲解:介绍液体压强的概念,讲解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3. 特点讲解:讲解液体压强的分布规律,以及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之间的关系。

4. 公式运用: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让学生熟悉公式的运用。

5. 应用举例:举例说明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的浮力原理、水坝的设计等。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液体压强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液体的压强2. 板书内容:a. 液体压强的概念b. 液体压强的特点c. 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d. 液体压强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请简述液体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答案:液体压强是指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的压强,其计算方法为P = ρgh,其中 P 表示液体压强,ρ 表示液体密度,g 表示重力加速度,h 表示液体深度。

2. 题目二:请举例说明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船舶的浮力原理、水坝的设计、液压系统等。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一、教学内容1. 液体的压强概念:介绍液体压强的定义,即液体对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2. 液体压强的特点:讲解液体压强的方向、大小与液体密度、深度等关系。

3. 液体压强的计算:介绍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其中P表示压强,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深度。

4. 液体压强的应用:举例说明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潜水艇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液体压强计、实验台、演示文稿。

2.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液体压强的概念,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用水压清洗地面,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存在。

2. 讲解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深度有关,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液体压强向各个方向都有。

3. 液体压强的计算:介绍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讲解公式的含义和应用。

4. 实验操作:让学生使用液体压强计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深度处的压强,验证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计算公式。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液体压强的题目,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6. 液体的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讲解液体压强在船舶、潜水艇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液体的压强2. 板书内容:a. 液体压强概念b. 液体压强特点:方向、大小与密度、深度关系c.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 = ρghd. 液体压强应用:船舶、潜水艇等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已知液体密度ρ为1.0×10³kg/m³,深度h为2m,求该液体产生的压强P。

人教版物理《液体的压强1》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液体的压强1》教案、教学设计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会使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自己亲身体验的学习活动,引导和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养成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到液体压强的存在,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难点:实验探究过程中假设的建立及检验假设方案的设计,只要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液体压强的存在,就比较容易突破难点。

三、教学方法学生亲身感受、讨论法、课件展示、实验探究教学法四、教学用具老师仪器:侧壁开孔的试管、底部带橡皮膜的容器、水、橡皮膜、、塑料袋、水槽、U 形管压强计、底面积不同的大小烧杯等。

学生仪器:矿泉水瓶(侧壁扎孔)、塑料袋、橡皮膜、水槽、烧杯、水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导入新课。

师:在讲课之前,首先跟大家做一个小游戏——猜猜看。

老师这里有一个侧壁开孔的试管,在里面注入水,打开橡皮塞水流出(教师演示)问:如果把试管放入水中再打开橡皮塞水还会不会流出?师:(播放对比实验视频)同样的实验出现不同现象,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习今天的内容——液体的压强。

(板书课题)(二)新授一、液体压强的方向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可以知道老师因为受到重力,对地面有向下的压强。

瓶中的液体受到重力对瓶底也有向下的压强吗?(生回答有)问:如何把压强显现出来?(引导思考,如果把瓶底换成有弹性的橡胶膜会怎样?)教师演示实验一:液体对容器底有向下的压强学生观察现象,交流看到的现象:橡皮膜向下凸起。

得出结论:(屏幕同步显示)液体对容器底有向下的压强。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教案

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液体的压强概念、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计算以及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的章节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概念,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2. 学会计算液体压强,并能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液体压强的概念、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难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运用,以及液体压强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液体、容器、压强计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液体压强的实例,如船只在水中浮起、潜水员潜入水压变化等,引发学生对液体压强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液体压强的概念,讲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如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与液体密度和重力加速度有关等。

3. 公式推导: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原理,推导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即 p = ρgh。

4.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深度液体的压强,验证液体压强公式。

5.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如液体容器中物体的浮沉条件、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帮助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和应用。

6. 随堂练习:设计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液体压强的概念。

2. 液体压强的特点。

3.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

4. 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液体压强的计算:给定液体密度和深度,计算液体压强。

答案:p = ρgh。

2. 液体压强应用题:某潜水员潜入水压为 1.0×10^5 Pa的深度,求潜水员所受的液体压强。

答案:潜水员所受的液体压强为1.0×10^5 Pa。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9.2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9.2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9.2液体的压强说课稿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寓教于乐是孩子们学习的最佳方式。

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成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以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为切入点,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本节课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们了解液体的压强,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知道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观察。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液体压强计、实验器材(如玻璃瓶、水、气球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报告单。

四、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讲述一个关于液体压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液体压强的好奇。

2. 实验演示:利用液体压强计展示液体压强的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

3. 知识讲解:介绍液体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影响因素。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液体压强的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5.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液体压强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 活动重点:液体压强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观察。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液体压强的应用,开展课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液体压强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有趣、实用的教学内容,帮助他们快乐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本节课成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以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为切入点,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液体的压强》教案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
物质的存在的状态不同,压强表现的特点也不同。

教材从液体的流动性和液体有重力出发研究了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

重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实验定性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深度的关系;利用物理模型“液柱”从压强的定义公式推导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通过例题理解液体压强公式和单位。

液体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认识较少,是本章的难点。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与总结。

压强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一直以来都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

如何在教学中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需要认真做好“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

因此,我认为《液体的压强》这节内容划分为两课时教学为宜。

第一节课时,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认识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会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二节课时,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和三峡船闸的原理。

加深理解和熟练应用液体压强公式并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由浅入深,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一节课时的重点是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难点是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二、学生现状:(略)
三、教学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2)、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认识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3)、会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

(2)、体验探究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3)、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用废矿泉水瓶和气球自制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教学难点: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五、教学手段:实验教具、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归纳结论,引导学生分析推导液体压强公式,引导学生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法:观察、思考、记录、实验探究、交流与合作。

七、教学准备:
1、课前根据本节课需要自制教学课件,准备各种实验器材,多元化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演示实验器材:液体底部和侧壁压强演示仪一套、压强计、大烧杯、刻度尺、水和盐水。

3、学生实验器材:塑料袋、铁钉、废矿泉水瓶、气球、大烧杯、刻度尺、水和盐水
八、教学过程(结合课件):
九、板书设计:
§ 14.2 液体的压强
一、液体的压强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各方向都有压强
二、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压强计——U型管两侧液面高度差。

深度h:同种液体深度增加,压强也增大。

2、因素
密度ρ: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也越大。

3、同一深度,液体各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4、液体的压强公式:p=ρg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