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在水中的视位置-精选文档
鱼类的感觉-视觉(第二课)

底栖生活后,视敏度 和光敏感性都较差, 视觉在捕食行为中
不可能具有重要作 用
变态,过渡到底栖生活 的生态习性,适应于极 低光照强度的
提问?
鱼类视网膜损伤后的再生是功能性的,
鱼类视网膜可否再生? 可以显著的恢复视力
( Cameron, 2000;张书强等,2
柯中和,2011
比目鱼类眼睛左右不对称的进化起源
相现比生两比眼目左鱼右类对均称是的底比栖目鱼鱼类类,祖绝先大, 多化数石为种埋栖 类型鱼He类te。ronects 和 Amphistium 有什么选择优 因势此呢,? 比目鱼祖先应该是底层生活、体型侧扁 的鱼类,其两眼完全对称的祖先有上方视野, 但没有双视野。 一只眼睛稍微上移的 Heteronects 和Amphistium 眼睛仅部分移动的过渡类型的比目鱼类 属种类能进化出来,是因为其得到了上方双视 的化石证据:Heteronects 和 Amphistium 野,上方双视野比单视野更容易定位其上方饵 (Friedman M,2008) 料和敌害,更容易捕食和避敌。
• 视锥细胞Cones (光刺激阈值为100-102 lx ) – 强光敏感 Sensitive at high light intensity
– 色觉Cones form color images of great resolution.
– Red cones (600nm);Green cones (530nm) Blue cones (460nm);Ultraviolet cones (380nm)
铠平鲉和花斑平鲉更适合在夜间活动,而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属白天活动的
视杆细胞Rods和视锥细胞Cones出现时间节点
2017/12/13
达氏鲟视网膜早期发育
鱼的视觉(二)

鱼的视觉(二)鱼的视觉(二)反射。
我们都知道光在空气中是直线传播,但在经过汽液界面时却发生弯曲,不再沿直线传播。
最常见的就是筷子放入玻璃杯,我们看到筷子从汽液界面发生变形,这就是由于空气与水的密度差造成的。
同样地,人站在岸边往水里看时,假如透明度足够好的话,那看到水底的鱼离自己的距离比实际距离会更近;反过来,当鱼与水面平行,眼睛按与水面42度的角度看岸上时,它能看到与水面形成10度角以外的岸上影像,实际上就相当于具有了潜望的功能。
根据经验,把浮漂在水面的落点作为夹角的顶点,水面为角的一边,另一条边沿水面往上抬高,当抬到20度角时,在这个范围以内,理论上就是鱼观察岸上事物的盲区。
如果把钓鱼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在窝料已经投好的情况下,为了不惊扰到窝里的鱼,真正的钓鱼人在走到离钓点不远时,可以体验一把士兵那种匍匐前进的感觉。
对于野钓,保持环境绝对的安静,人还要尽量不离水边太近,不要让人与杆在水里的投影惊扰了来吃饵的鱼,这也是提高中鱼率的一个方法。
所以这才有了钓鱼故意把鱼杆向岸边退后半截的做法。
鱼眼的视力好,人与鱼杆在水里会形成倒影,在平静的水面,鱼线就犹如在平静的镜子上形成了一条裂痕,所以鱼线越粗,就越是会引起鱼类的警觉。
许多人都有这种体会,看到窝里有鱼,但就是不上钩,当把线一换上更细的鱼线,一会就上鱼了。
鱼虽然视力好,但对颜色却不是那么敏感,这是因为光进入水里时,会被水滤掉一部分光波,当再通过反射进入鱼眼时,光的颜色又再一次被滤掉。
例如首先被滤掉的是波长较长的红光,最后才是波光最短的蓝光和绿光。
在给饵料上色时,波长最短的蓝光和绿光不容易被滤掉,虽然颜色不容易被滤掉,但水越深,就越容易与水底暗绿的背景色混成一片;而黄色的波长也比较短,在水中的穿透力还比较强,所以用黄色着色,很容易引起鱼的注意力,比如用玉米作钓饵,在许多地方都有不错的效果。
现在市场上有些鱼钩,就专门针对光线开发出了带荧光粉的鱼钩,在黎明和傍晚用上这些鱼钩,也会提高上鱼率。
如何判断鱼儿在哪里

如何判断鱼儿在哪里鱼类是水生动物的代表之一,它们的栖息地多数是湖泊、河流和海洋等水域。
然而,在水域广大且透明度低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准确判断鱼儿的位置。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您判断鱼儿在哪里。
1. 观察水面活动:仔细观察水面上出现的涟漪和波纹,这些都是鱼儿在水下活动的表现。
特别是经验丰富的钓鱼人常常通过对涟漪和波纹的判断,准确地找到鱼儿的位置。
2. 寻找食物来源:鱼类在水中生活,需要摄取食物维持生命。
因此,寻找鱼儿附近可能存在的食物来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常见的食物来源包括浮游生物、水草、昆虫等。
当您发现这些食物来源时,那里很可能是鱼儿的聚集区。
3. 利用鱼群的行为特征:某些鱼类有着固定的栖息地和行为特征。
例如,淡水湖泊中的鲫鱼通常喜欢栖息在靠近水草丛生的区域,而河流中的激流附近可能有鲤鱼等鱼类。
因此,研究不同鱼类的栖息习性和行为特征,有助于提高判断鱼儿位置的准确性。
4. 注意水下植被和结构:水中的植被和结构通常提供给鱼类提供庇护所和栖息空间。
密集的水草丛生区会吸引大量的鱼儿,同时水下的岩石、树根等也是鱼儿喜欢停留的地方。
因此,观察水下的植被和结构特征,可以帮助您更好地判断鱼儿的位置。
5. 利用浮漂或鱼雷等工具:浮漂和鱼雷是钓鱼常用的工具之一,它们可以帮助您更直观地判断鱼儿所在的位置。
通过调整浮漂的浮力或使用鱼雷探测仪器,您可以更准确地获知鱼儿的位置。
6. 掌握釣魚技巧:掌握釣魚技巧也是判断鱼儿位置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钓鱼技巧适用于不同的水域和鱼类。
例如,漂浮钓法适用于湖泊和河流,而海钓技巧适用于海洋等开阔水域。
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钓鱼环境的不同,合理利用钓鱼技巧可以帮助您更好地判断鱼儿的位置。
7. 借助科技工具: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新的工具和设备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地判断鱼儿的位置。
例如,水下摄像机和声纳等设备,可以提供实时的水下图像和鱼儿的位置信息,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找到鱼儿。
总结起来,判断鱼儿的位置需要一定的观察技巧和经验。
如何判断水中鱼群的位置

如何判断水中鱼群的位置鱼类在水中的位置对于钓鱼爱好者来说至关重要,它们的位置决定了我们下钩的地点和技巧。
正确地判断水中鱼群的位置可以大大提高钓鱼的成功率。
本文将介绍几种判断水中鱼群位置的方法。
一、观察水面变化水面的波纹和涟漪通常是鱼群活动的信号。
当水面上发生波纹时,说明有鱼群在该处觅食、追逐或居住。
观察水面涟漪的大小和持续时间,可以推测出鱼群的大小和活动程度。
此外,注意观察水面上是否有鱼儿跃出水面,这也是鱼群的存在迹象。
二、借助声纳工具声纳是一种用来探测水下鱼群位置的仪器。
它通过发射声波并接收回波来判断水下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在使用声纳时,将探测器置于船的船底,然后船缓慢行驶,通过观察声纳显示屏上的波形图,可以判断出鱼群的位置、数量和深度。
三、观察水中生物活动水中的生物活动也能提供关于鱼群位置的线索。
例如,鱼群通常会聚集在水草丛生的地方或者水中的树木下。
观察水中是否有其他小鱼或植物被卷入水流,这也可能是鱼群的聚集地。
同时,注意观察水中有没有鸟类或者鳄鱼等捕食者,它们可能会靠近鱼群。
四、使用鱼群探测器鱼群探测器是一种专门用来探测水中鱼群位置的设备。
它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回波来判断鱼群的位置和大小。
使用鱼群探测器,只需将探测器放入水中,然后观察显示屏上的图像即可。
鱼群探测器通常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能够帮助钓鱼者快速准确地找到鱼群的位置。
五、借助天气和水温天气和水温也是判断鱼群位置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在阴天或者下雨的时候鱼群更容易靠近水面觅食,而在晴天或者高温天气时它们更可能躲在水底或者水下的底层。
此外,鱼群通常会集中在水温适宜的地方,对于不同种类的鱼,适宜的水温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钓鱼之前,可以通过查询天气预报和测水温的方法来了解相应的信息。
综上所述,判断水中鱼群的位置可以通过观察水面变化、使用声纳工具、观察水中生物活动、使用鱼群探测器以及借助天气和水温等方式来实现。
在进行钓鱼前,钓鱼爱好者可以结合多种方法来准确判断鱼群的位置,以提高钓鱼的成功率。
钓鱼时如何判断鱼在水中的方位

钓鱼时如何判断鱼在水中的方位钓鱼作为一项古老且受欢迎的运动,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众多的爱好者。
然而,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钓鱼者,并非仅仅依靠运气就能够达到的。
判断鱼在水中的方位是钓鱼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判断鱼的方位的方法。
1. 观察水面的涟漪水面上饱经风浪的涟漪往往能够揭示水下的鱼群活动情况,特别是当鱼群浮出水面时。
如果你发现水面有大面积的涟漪,那可能是有鱼在水中跃起或者觅食。
此时,可以通过观察涟漪的大小、方向和频率来辨别鱼的位置和活动范围。
2. 注意水下植被的变化鱼往往喜欢栖息在水下植被繁茂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提供了遮蔽和觅食的好环境。
如果你发现水下植被有显著的变化,比如浮游植物聚集或者水草摇曳不定,那就意味着可能有鱼在附近活动,你可以针对这些地方进行钓鱼。
3. 寻找水面上的漂浮物在水面上漂浮的物体,如漂木、浮标和漂浮的植物等,常常暗示着水下有鱼的活动。
这是因为鱼在觅食时会造成水流的变动,使得漂浮物被推移或者集中出现。
如果你发现某个区域有大量的漂浮物,那就表明这里可能有鱼在捕食,你可以投放鱼饵进行钓鱼。
4. 注意水下的声音水下的声音也是判断鱼在水中方位的重要线索之一。
在水边静心倾听,你可能会听到鱼儿觅食、跃出水面或者互相碰撞的声音。
这些声音往往代表着鱼类活动的区域,你可以根据声音的方向和声波传播的轨迹来确定鱼的位置。
5. 使用鱼群探测仪鱼群探测仪是一种高科技的装置,能够通过声波或者电波来探测鱼类的位置和运动情况。
使用鱼群探测仪可以帮助钓鱼者快速准确地确定鱼的方位,提高钓鱼的成功率。
这种设备在现代钓鱼中越来越常见,对技术要求较高的钓鱼者尤为适用。
综上所述,钓鱼时判断鱼在水中的方位是一项需要细心观察和经验积累的技巧。
以上介绍的方法仅供参考,钓鱼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希望这些技巧能够帮助到您,提升钓鱼的乐趣和成功率。
”白鲢”在水中是如何定位方向的?

”白鲢”在水中是如何定位方向的?
一、视觉定位
白鲢作为一种淡水鱼类,具备较为发达的视觉系统,利用视觉信息来
定位方向。
它们拥有灵敏的视觉器官,能够迅速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
当白鲢游动时,它们会通过眼睛观察周围的水流和水草的方向来判断
自身的运动方向。
此外,白鲢的眼睛还能感知光线的强弱,从而判断
日出和日落的方向,进一步辅助定位。
二、依赖嗅觉
白鲢的嗅觉系统也是它们进行定位的重要依托之一。
它们的嗅觉器官
非常敏锐,能够感知水中微小的化学变化。
通过嗅觉,白鲢可以识别
周围水域的气味,例如水草、泥沙和其他鱼类的气味等。
借助嗅觉系统,白鲢能够感知到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从而调整自身的航向,保
持正确的游动方向。
三、听觉的作用
除了视觉和嗅觉,白鲢还借助听觉来定位自身的方向。
白鲢的内耳结
构非常发达,能够感知水中的声波。
它们能够分辨出不同频率和强度
的声音,并据此进行定位。
例如,当白鲢听到水流声音逐渐增强时,
它们就会意识到自己离水源的方向更近,进而调整游动方向,朝着水
流声音的方向前进。
总结:
白鲢是一种水中生活的鱼类,通过视觉、嗅觉和听觉等感知系统来定位自身的方向。
它们能够准确地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调整自身的游动方向,保持正确的航向。
视觉、嗅觉和听觉的相互配合,让白鲢具备了优良的定位能力,使其在水中能够自如地游动并寻找到适合的栖息地。
钓鱼时如何判断水中的鱼群位置

钓鱼时如何判断水中的鱼群位置钓鱼是一项古老而受欢迎的娱乐活动。
对于那些热爱钓鱼的人来说,了解鱼群的位置是成功捕鱼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判断水中鱼群位置的方法和技巧,帮助钓鱼爱好者提高他们的钓鱼技能。
1. 观察水面水面的变化通常可以暗示着鱼群的位置。
观察水面是否有鱼儿跃出或水花翻滚的迹象。
这可能意味着鱼群正在靠近或者聚集在一个特定的区域。
另外,注意观察水面上是否有一些水草、浮萍等,因为这些植物往往是鱼群的栖息地。
2. 使用渔具的声音钓鱼是需要使用各种渔具的,例如鱼竿、鱼饵等。
当你在使用这些渔具时,它们会产生声音。
有时候,这些声音会吸引鱼群的注意。
所以,你可以试着偶尔敲打鱼竿,或者轻轻拨动鱼线,制造一些声音。
如果附近有鱼群,它们可能会受到吸引而靠近你的钓点。
3. 寻找鸟类活动鸟类常常能够发现钓鱼者看不到的鱼群。
当鱼群靠近水面时,它们会激起鱼儿和水中的小虫,这会吸引鸟类前来觅食。
因此,你可以留意周围有没有飞翔的鸟类,特别是潜鸟、海鸟等喜欢以鱼类为食的鸟类。
它们的出现可能意味着附近有鱼群。
4. 使用鱼群探测器在现代钓鱼技术中,鱼群探测器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设备。
鱼群探测器利用声波来探测水中的鱼类。
当声波碰到鱼类时,它们会返回一个回波信号,根据这些回波信号,鱼群探测器可以判断出鱼群的位置和深度。
因此,使用鱼群探测器可以准确地找到鱼群所在的位置,提高钓鱼的成功率。
5. 根据气温和天气条件判断鱼类的活动与气温和天气条件密切相关。
在温暖的季节,鱼群通常会靠近水面,因为水面的温度更适宜它们的生存。
此外,在阴天或者下雨天,鱼类也更容易被吸引到钓点。
因此,通过观察气温和天气条件的变化,可以大致判断出鱼群的位置。
在实际钓鱼操作中,以上方法和技巧可以同时使用,相互补充,以提高准确性。
同时,饵料的种类和使用技巧也是成功钓鱼的关键。
掌握几种钓饵的特点和鱼儿的喜好,有助于吸引鱼群靠近你的钓点。
总结起来,判断水中鱼群位置是钓鱼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如何判断鱼儿在水中的活动范围

如何判断鱼儿在水中的活动范围鱼儿在水中的活动范围是一个有趣而且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鱼类的行为、生态环境和生理特性等多个方面。
通过观察和研究,人们可以使用一系列的方法来判断鱼儿在水中的活动范围。
一、观察鱼类的游动行为观察鱼类的游动行为是判断鱼儿在水中的活动范围的一种常用方法。
鱼类的游动行为通常会受到一些基本因素的影响,如食物、栖息地和繁殖需求等。
通过观察鱼类在水中的游动路径和速度,可以初步了解它们的活动范围。
例如,如果鱼群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频繁出现,那么可以推断该区域可能是它们的活动范围。
二、使用氧气测定仪器氧气测定仪器是一种高效的工具,可以用于判断鱼儿在水中的活动范围。
鱼类需要呼吸氧气才能生存,它们通常在含氧量较高的水域内活动。
通过在水中放置氧气测定仪器,可以测量水中的溶氧量,并根据溶氧量的分布情况来判断鱼儿的活动范围。
例如,如果在一个区域内溶氧量较低,那么鱼类可能会避开该区域,选择其他含氧量较高的水域进行活动。
三、采用声纳技术声纳技术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判断鱼儿在水中的活动范围。
声纳设备可以通过发送和接收声波来探测水下物体的位置和运动。
当声波遇到鱼类时,会产生回波,并通过声纳仪器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回波的强度和频率等信息,可以判断鱼儿在水中的位置和活动范围。
这种方法对于大规模的鱼类迁徙和集群活动的研究非常有价值。
四、借助卫星追踪技术卫星追踪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方法,可以用于判断鱼儿在水中的活动范围。
通过在鱼类身上植入或附着追踪器,可以通过卫星系统实时监测鱼类的位置和移动轨迹。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鱼类活动范围的详细信息,甚至可以追踪它们的迁徙和洄游行为。
但由于追踪器的成本较高,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对特定种类鱼类的研究。
总结起来,判断鱼儿在水中的活动范围是一个复杂而且多样化的过程,涉及到多个观测和研究方法。
观察鱼类的游动行为、使用氧气测定仪器、采用声纳技术以及借助卫星追踪技术是常用的方法。
通过结合这些方法,人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和判断鱼儿在水中的活动范围,有助于保护和管理水生生物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在水中的视位置
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时,不是对准看到的鱼,而是对准所见鱼的下方,这是由于光在界面上的折射使得鱼在水中的视位置比实际位置升高的缘故。
我们先作一下定性解释。
如图4-8所示,从鱼头P0发出的光线P0A1、P2A2分别在水和空气的界面A1、A2处发生折射,沿A1B1、A2B2方向进入眼睛,由于人眼在直觉上总是认为
光是沿直线射来的,所以人觉得折射光线A1B1、A2B2是从
它们延长线的交点P0′射来的,P0′就是眼睛看到的P0的像。
同理眼睛看到的P点的像在P′处。
鱼的视位置比鱼的
实际位置升高了。
如果我们作一些定量分析,还可以发现不仅鱼的位置升高了,而且由于光折射的结果,产生了像散,像的清晰度也由于像散而受到破坏。
如图4-9所示,我们选OX轴为空气和水的分界面,n为水
的折射率,n0为空气的折射率。
鱼身上的某点P为发光点,以OP为y轴,则P点的坐标为(0,y)。
PA1、PA2为P发射的单心光束中两条靠得很近的光线,入射点A1、A2的坐标
为(x1,0)、(x2,0)。
入射角为i1和i2,折射角为i1′
和i2′。
折射线A1B1、A2B2向后延长分别交y轴于P1(0,y1)、P2(0,y2),并且它们在图平面内相交于P′点。
由图中三角形POA1,POA2得:
代入折射定律,并解出y1,则有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出y2有类似的形式。
同样我们也可以计算出A1B1、A2B2两条折射线的交点P′的坐标(x′,y′)分别为
因为n>n0,所以x′>0,即P′点在oy轴的右边。
现让我们回过头来分析(2)式。
由(2)式可知,当P的位置一定时(y不变),P1点的位置(O,y1)将随入射点A1的位置(x1,0)的不同而变,在式中,因为是负的,故x1越大,y1越小,即入射点离Oy轴越远,P1点离Ox轴越近。
由此可知,A1B1与A2B2的交点产P′必在Oy轴之右。
从P 点发出的并位于PA1与PA2之间的所有光线的折射线延长后都交于P′点附近,而与Oy轴交于P1和P2两点之间。
P1、P2、P′三点不重合,这说明从P点发出的单心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变成了像散光束。
只有当P发出的光束几乎垂直于界面时(i1=0),P1、P2、P′三点才几乎重合,即在水面上沿竖直方向向下观看水中鱼时,所见像是清晰的,此时像的深度y′称为像似深度,。
因为n>n0,所以鱼的像似深度,总是小于鱼的实际深度。
而入射光的方向越倾斜,折射光束像散就越显著,也就是说,在沿着倾斜角度较大的方向观看鱼时,鱼的像不仅由于折射而上升。
而且清晰度也由于像散而受到破坏,人们看到的将是一个模糊的,比实际位置上升的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