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

合集下载

家乡的风俗精彩满分作文7篇

家乡的风俗精彩满分作文7篇

家乡的风俗精彩满分作文7篇家乡有很多的习俗,这里的习俗都是有很大的意义在里面,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尊重这些习俗。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家乡的风俗精彩满分作文7篇,衷心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家乡的风俗精彩满分作文1我们国家有许多佳节,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有不一样的风俗。

今天我就拿春节包粽子来说吧。

年二十八一大早,妈妈就背着一个篮子到山上去了。

到山上去干嘛呢?原来是去采摘新鲜柊叶去了。

又大又厚的柊叶最合用了。

回到家里,妈妈把摘回来的柊叶放进盆里,让柊叶在水龙头下认真的清洗干净。

接着,我就把柊叶上的柄用剪刀剪掉,然后把一片片叶子摆放整齐。

可你们别以为这就完成了,还有一大堆的工作没有完成呢!拿一把大刀把刚买回来的五花肉切成一大块一大块加入适量的五香粉、糖、盐腌制一下;再把绿豆、糯米淘洗干净晾干水,加入合适的油和盐入味。

这样所有的准备工序做好了,可以包粽子啦!只见妈妈先拿一个敞口碗,放上几张柊叶,再用勺子往柊叶里加上一层米、一层豆、两块肉,再一层豆、一层米,接着按顺时针的方向把叶子一层一层的叠好,最后把碗倒放过来,一个中间高凸下底方正的粽子成型了。

为了防止露馅,妈妈还用一条长长的竹绳子把粽子结实“捆绑”起来。

经过两个小时的奋斗,二三十个粽子终于被我们包好了。

爸爸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开始煲粽子啦!我心情激动的等啊等!十几小时后,粽子熟了。

可以出锅了!刚蒸好的粽子带着谈谈的清香,剥开外面的柊叶,吃上一口,糯米、豆子和肉的香味一下子从嘴了冲进了鼻子,那味道别提有多好了。

大年初二开始,人们就提着那香喷喷的粽子走访亲朋好友,热闹极了!家乡的风俗精彩满分作文2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肯定都有它独特的风俗习惯。

在我美丽的家乡上海,就有许多不同的习俗。

其中,元宵节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在我的家乡,总是特别重视元宵节。

在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吃元宵。

因为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圆就意味着团团圆圆,它能够祈福家人团聚,每天都能幸福圆满。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42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42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42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的风俗作文篇1我的家乡在川北地区的南充市嘉陵区,那里不仅山美、水美、人情美,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更美。

民俗文化中,我们小朋友最期待的,就是每年正月十四的“蛴蟆节”了。

相传在清朝年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袭击了我们老家,村民们苦不堪言。

后来经高僧指点,知道这是“蛴蟆瘟”在祸害人间(“蛴蟆”是方言,即“癞蛤蟆”),于是,在每年正月十四,乡亲们模仿蛴蟆圆鼓鼓的形状,用竹子制作蛴蟆灯,祭奠后,将蛴蟆灯扔进河里,以赶走“蛴蟆”,祈求来年身体健康,平安无事,从此,家家户户扎蛴蟆灯送“蛴蟆瘟”的风俗就延续了下来。

每年正月十四,午饭后,大人们无论多忙,总会放下手中的活,为孩子们精心制作蛴蟆灯。

蛴蟆灯用嫩竹制作,先用细竹篾编成竹环,再砍一定长度的竹子,将最上方的竹节划破,向中间挤压,形成纺锤状,将竹篾编扎进去。

接着,在竹节下方,填上一些湿泥巴,里面插一根蜡烛或者自制的煤油灯。

最后,在竹灯的表面糊上一层纸,并留一个小孔点灯使用。

蛴蟆灯可以做成了很多样式:如方形的、圆形的、鱼儿形状的、五角星形状的,应有尽有……看到各家门外摆放的蛴蟆灯,我们无不盼望夜晚早早到来。

等待着,等待着,夜幕终于降临了,先是村里一两个蛴蟆灯亮了,沿着田坎向前移动,红红的蛴蟆灯,倒影在水田里,岸上、水里相映成趣。

接着,村子里左边、右边,提着蛴蟆灯的人都纷纷走出了家门,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世界。

我按捺不住了,拿起靠在磨盘上的蛴蟆灯,掀开纸糊的门,把蜡烛点上,蛴蟆灯立即映红了大家的脸,爸爸在一旁再三嘱咐,“拿端正,拿端正,火不要烧着纸了”……送蛴蟆的人越来越多,一路上,大伙或三三两两,或独自一人,大家朝场镇上涌来,顿时,街道上变成了“火”的海洋,一股股“红流”不约而同地向西溪河涌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15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15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15篇)家乡的风俗作文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候家。

”古诗《寒食》就是写寒食节的。

寒食节在这一天内家家户户都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

这一传统还有一个故事呢。

据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谈君”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是中国民间第一大忌日,寒食节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我的家乡到了寒食节,整天都不能生火,大人们都会带上家里的小辈们去忌拜先辈们,;有的人在买一些冷食,还有的人会三五人围在一起听中间的人讲故事……热闹及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寒食节,热闹的寒食节。

家乡的风俗作文2我的家乡在山东菏泽,那是个美丽的地方!菏泽是牡丹之乡,牡丹是我国的国花。

牡丹有好多品种,好多颜色,据我所知,牡丹有绿的、红色、粉色、白色……最常见的是黄色,各色牡丹争相开放,争奇斗艳,十分美丽。

我的家乡是个民风淳朴的地方,这里的人淳朴善良,说到风俗,最出名的要数老鼠嫁女:在菏泽,老鼠嫁女是正月七日的晚上。

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响,只是抹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

不点灯,不出声的意思是为了给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惊扰了娶亲喜事。

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吃炒大豆发出嘎蹦的脆响,似乎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

还有:石头生日、龙抬头、斗鸡……我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有空你也来看一看吧!家乡的风俗作文3过几天就要过年了,我们这几天都在忙我们在打扫,而且我们都在买年货我的妈妈快要放假了我很高兴,我想妈妈回来之后我们就开始贴春联,买年货,买鞭炮,还可以和小伙伴玩呢!乡村的除夕是这样过的:大清早,人们就起来了。

我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7篇)

我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7篇)

我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7篇)我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精选7篇)家乡有很多的习俗,这里的习俗都是有很大的传承意义在里面,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尊重这些历史悠久的习俗。

以下是小编准备的我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我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篇1春节即将来临,很多人的家里都热热闹闹的,但是,因为地区的不同,习俗也就不同,我们家乡的风俗非常“好吃”,因为它就是——包饺子。

包饺子看起来很简单,但自己操作起来可不容易呢!如果你的饺子皮不是从超市买来的话,光靠擀饺子皮就够累得你动也不想动了,饺子馅还算简单,如果喜欢吃肉,那就用刀把一块猪肉来回剁,直到它已经变成了肉泥的样子就行,里面还可以再适当加一点别的,比如说韭菜、玉米、香菇、虾仁等等好多配料。

包饺子时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舀的太多了,不然在包的时候很难保证馅料不会从缝隙中“溜”出来,好像在对你抗议:里面太挤了,还是外面更舒服点。

轻轻的捏好缝隙,一个完美的饺子就诞生啦!饺子不但美味,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寓意:因为它的样子很像一个元宝,所以它又代表着招财进宝的意思,说不定吃了它呀,你就能发财哦!而且,水饺还有一种很特别的吃法:在包饺子时,往一个饺子馅里塞一个硬币,不但硬币归你了,还能让你在这一年过得很幸福,更幸运。

不过,千万不要不小心把那个硬币吞到肚子里,那可就不好了。

你就反而把“幸福”变成:“倒霉”了。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风俗,希望它能一直传承下去,让我们每个人都能过个美好的春节!我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篇2“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不同,我家乡更是别具一格。

在广东潮汕地区,一直以来,每个人的一生都要举行一个成人仪式——出花园。

也就是说,你从今天开始,就从花园出来了,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

具体礼俗是这样的:有十五岁男女孩子的家庭,要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为孩子举办一次隆重的仪式,是个人生的转折点。

还要用三牲果品(鸡、鸭、鹅和水果类)拜别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经长大了,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

我的家乡风俗习惯作文7篇

我的家乡风俗习惯作文7篇

我的家乡风俗习惯作文7篇我的家乡风俗习惯作文【篇1】正月十五,妈妈按照莱芜人的习惯家家都要点灯笼,汤圆。

所以我家一直都是这样过的。

当天晚上天上下着毛毛雨,无法再在街上点上灯笼,所以只能再加点,听妈妈说:“点灯笼要到黑暗的地方点表示着前途无限,万事如意。

”最有趣的莫过于是全家围在一起吃饭和做汤圆了。

妈妈先将糯米,芝麻,花生都拿了出来,再把拿出来的糯米粉放在一个大碗里放一些水。

爸爸力气大和面的任务就交给他了,面和好了,然后就是我和爸爸在旁边干看着了。

因为只有妈妈的汤圆做的最纯正,皮薄个小,还特别圆,但是我看着这么圆,于是就忍不住问妈妈,为何这么圆呢。

妈妈说:“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团圆,所以我们大人习惯把汤圆做的越圆越好,我看着这一排排大小均匀的汤圆,发现有几个害群之马漏网之鱼混在其中,于是我便将灯笼放下并洗了把手,把他们全都拿在了手中边搓边说:“圆,圆圆,圆……”,“水开了”爸爸喊,我立马把我搓好的小圆球放进了水中。

望着这些热气,我心中默默地祝愿:我们和祖国都有一个圆满的家庭。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

我的家乡风俗习惯作文【篇2】我们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等,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而我今天要说的就是春节的一些风俗。

首先,得从大年三十早上说起,早上妈妈和奶奶会把家里里里外外收拾干净。

然后吃完饭我就和爸爸一起贴春联。

时间一晃,到了晚上,亲朋好友都回到家中。

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互相聊天。

吃完晚饭。

我们小孩子坐在一起玩着手机,聊着天。

而大人们在房间里有的打牌、有的打麻将,还有的在看春晚。

直到很晚,才上床睡觉。

大年初一早上,我总会早早地起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寓意着这一年都甜甜美美。

新的一年就在爆竹声中开始了。

这时我不禁想起王安石的《元日》中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有了这句诗的熏染,春节的气氛又变得更加浓厚起来。

伴随着一声声的祝福,新年的拜年环节到了。

我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

500字作文家乡的风俗(8篇)

500字作文家乡的风俗(8篇)

500字作文家乡的风俗(8篇)500字作文家乡的风俗篇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由上古时期的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那天的早上起床后,简单的吃了早饭,我就看到外婆在准备做月饼啦,外婆先把做月饼的材料按照对应的比例和好,爸爸将和好的面团分成一个一个小小的面团并擀成面饼,妈妈把馅料包入面饼当中,负责用月饼的模具把面团压成月饼的样子,最后妈妈把月饼送入烤箱就大功告成啦!嘻嘻!中午,外公做的一道菜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见外公拿起藕,用刀切片,每两片之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儿,下油锅炸至两面金黄即可!真叫馋人,我迫不及待的夹起一块藕饼一口咬下,我的天,太好吃了!午饭过后,爸爸和外公把一个长桌搬到了露台,我负责把一个用来放贡品敬菩萨的方凳子也搬上去,外婆和妈妈拿着贡品和实物!看似简单的事我们却忙了很久。

等我们忙完都到晚上了!我们边休息边闲聊,等待赏月,一会儿,月亮就出来了,我可爱的老妹儿是第一个看到月亮的,她雀跃鞋手指着月亮说:“月亮月亮,你们看!”我抬头看着月亮,今天的月亮特别的亮又特别的圆!可是为什么又亮又圆呢其实月亮本身是不会发光发亮的,发亮是因为太阳的光通过地球反射到月亮上的,只有每年的中秋节月亮才最圆最大最亮!就这样,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吃着月饼,谈笑风生,不时的抬头看看天空中的那轮明月,说不出的舒服!500字作文家乡的风俗篇2每逢过年,家家都会吃饺子。

饺子,原名“娇耳”,传说有一年冬至,张仲景在白河岸边,见很多老百姓都忍饥受寒,甚至连耳朵都冻烂了,他就在冬至那天向穷人舍药治病,药名就叫做“祛寒娇耳汤”。

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

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所以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还保持着吃饺子的习俗。

“小祎子!过来帮忙!”瞧,我们家正在包饺子呢!“你有硬币吗?”因为我们家过年包饺子放硬币,所以爸爸一脸期待地问我。

“有啊!我有两个五毛的还有一个1块……的。

”我突然感觉我的硬币要没了!果然爸爸放心的说:“那就好,你拿来洗一洗。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5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5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5篇一眨眼,又一春节新年过去了,大家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家乡的风俗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家乡的风俗作文(一)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在新年里,我的家乡一陆丰,也有不一样的习俗。

在我的家乡准备过年时,家家到几十里买年货,要准备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号在新年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八就开始大扫除了,家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将垃圾、灰尘扫走后,就把买的吃的摆上桌,让客人和家人吃。

在这一天,已经渐渐会有客人来做客了,无论是隔一面墙的邻家亲戚,无论是百里相隔的朋友,都会赶来做客。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海鲜与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

这一夜,在广场上会演“潮剧”,会有很多人前往观看。

不仅如此,在广场上还会有人在赌“鱼虾蟹”,时不时连孩童子也会拿着十块、五块前往去赌一赌,因为过年开心。

此时此刻,大部分店铺已经关门,因为都去看戏了。

正月初一与除夕截然不同。

这一天,大人们都在家中看看电视什么的,只有孩童偶尔去找朋友一起玩。

元宵到临,有一个高潮到了,许多的人都蜂拥而至、三五成群到自己的亲戚家拜年,孩童子都应接不暇,嘴里不停说着“新年快乐”等吉言,然后不停收着红包,到下午时会有舞狮不断进入一户户人家,舞狮代表吉祥,意味福气来了,大家都十分乐意它们进入自己家中。

一眨眼,新年就要过去了。

在正月十七过去,家乡的新年也就算过去了。

学生们该去上学,大人们又去照常工作了。

虽然新年过去了,但孩童还会放放鞭炮,还有零零散散的客人前来做客,大家都不舍得新年过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二)在我的家乡:四川。

有很多节日,如:除夕节。

春节。

元宵节和端午节等。

我的家乡是一个有许多风俗节日的地方,我的家乡很美,而节日也很好玩。

风俗节日真美啊我小时候特别爱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可以穿新衣,可以贴对联,可以贴年画,。

还可以放鞭炮等等。

《家乡的风俗》免费作文范文10篇

《家乡的风俗》免费作文范文10篇

《家乡的风俗》免费作文范文10篇《家乡的风俗》免费作文范文(10篇)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自己特有的风俗,各地的风俗习惯都与众不同,独具特色,处处显示着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的民风民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风俗》免费作文范文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风俗》免费作文范文篇1“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每当唱起这首歌谣时,我就会想起家乡的端午节来。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热闹的端午节。

在这一天,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投河的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

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来到了乡下的姥姥家。

一进门,看见姥姥在包粽子,只见姥姥顺手拿了四片粽叶,把粽叶稍有重叠地铺在一起,双手放在粽叶下面,卷成一个漏斗状,让粽叶的“尾巴”在后,“头”在前,再用手拿起一把糯米,装到“漏斗”里去,拿一个枣子放在中间,然后用粽叶包好,一个小巧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目瞪口呆地看姥姥包粽子,觉得姥姥包粽子就像变戏法一样神奇,手指头三绕二绕都有节奏,看久了就会入迷。

我看着姥姥包粽子,心中也想学,便说:“姥姥,我也想学包粽子。

”姥姥说:“包粽子可不好学,你有信心吗?”“没问题,我可以的。

”一开始我错误百出,不是粽叶重叠方向错误,就是不能把糯米一粒不掉地放进去。

还有我怎么也不能做成一个漏斗状,包的时候由于没扎紧,糯米洒了一地。

姥姥说:“不要紧再来一次,你一定可以。

”我也更努力地学。

终于,一个粽子包好了,我心中乐开了花。

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家乡的端午在我心中更有节味了。

《家乡的风俗》免费作文范文篇2提到元宵节,大家一定会想到汤圆吧!可是,为什么元宵节要吃汤圆呢?我问爸爸,爸爸告诉我:“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天空。

天上明月,碗里汤圆,象征着团圆吉利。

”原来如此,那我们家也要团团圆圆。

想要团圆,那就得吃汤圆,这次,我要自己包汤圆。

第一步,上网查找资料,拿纸笔记下需要的材料,加工步骤,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
作文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1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每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都略微不同。

但每一个地区的风俗都是多种多样、新颖有趣的。

我的家乡红安也不例外,也有许多独一无二的习俗。

家乡的春节是一道难忘有趣的风景线,也是难忘的回忆。

家乡的春节差不多从腊月上旬就开始了。

人们都纷纷开始准备过年时的物品。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进了腊八,表示年味越来越浓。

在腊八这一天,家家都会熬腊八粥,以示今年的农业大收成。

腊八粥材料琳琅满目,口感香甜可口,是许多人都爱吃的美食。

晚上,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日夜不绝,全城都非常热闹。

后面的十几天,是大家办年货的时间。

城里各大超市商场里挤满了人,各种喜庆用品摆满了超市。

人们纷纷都在忙碌着……
转眼间,春节的高潮——除夕到来了。

这也是人们最忙最热闹的时候。

在我们老家,团圆饭要吃好几次。

除夕一大早,轰隆隆的鞭炮声震醒睡梦中的我,一大早起来吃团圆饭,年饭吃的越早预示这一年家里会有更多的好运。

吃完团圆饭后,每个人都忙了起来。

首先是全家大扫除。

名曰“扫房”。

寓意扫去去年的不好的运气。

然后后是贴春联和福字。

福字一般倒着贴,寓意“福到”。

大人们忙碌,小孩儿们也不例外。

小孩儿们要么在外面玩着鞭炮,要么在里面帮大人们做事。

除夕晚上家里人又坐在一起吃团圆饭。

吃团圆饭时,家家都要看春晚、放爆竹,以示过年热闹的气氛。

团圆饭很讲究,有肉丸,鱼,年糕等菜。

其中,肉丸寓意“团团圆圆”鱼寓意“年年有余”,年糕寓意“年年高升”。

吃团圆饭时,全家人说着往事,欢乐无穷。

吃完团圆饭后,还要进行祭灶王爷、拜佛烧香等习俗。

正月初一,街坊邻里开始互相拜年,你到我家,我去你家,进门做个发财仪:“恭喜发财,身体健康”。

初二开始就是各家亲戚老小的来拜年,这时,最热闹的时候就来了,大人们聊天,聊着过去一年的收获喜乐事,小孩们给长辈拜年领着红包,互相玩耍着,好不热闹!
正月初一人们互相串门拜年,而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又要吃一次年饭,放鞭炮,也是年饭吃的越早越好。

元宵节晚上,家家门口点着灯笼,人们吃着元宵预示着团团圆圆。

过完元宵节春节就结束了。

大人们外出打工,孩子们去上学了,家乡变得空荡起来。

这就是家乡春节的风俗,难忘又有趣。

作文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2
每一个家乡都有自己的特色风俗,而我们家乡特别看重的是清明节,每当清明节来临之时,大家都会买祭品,祭奠逝去的亲人、朋友。

我们家乡的人都非常的尊重这个习俗。

这一天,一大早上,大家都忙的不可开交。

家里人,外出买祭品。

我看向门前,到处是一些花,香,还有酒。

这时姥姥说:“快,大家抓紧时间,我们马上要上山了,”话一说完,我看向门口。

记得诗人杜牧在《清明》中写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此情此景可真谓是一模一样啊,下着的大雨一直没停,大家也都魂不守舍
的。

而且我们家乡还有一个特点,每到清明节之时大家都要穿上素衣,身上不能戴很隆重的首饰,而且未满18岁的孩子头上都要插上菊花或康乃馨。

因为这两种花的香味比较素雅,而且他们具有好的寓意,同样这也是对逝去的亲人朋友的怀念与尊重。

山路十分陡峭但又不能开车,为了显示出对故人的尊重。

我们都是采用步行,走了好一会儿。

终于到达目的地,大家拿着花走到墓碑旁,一个接着一个的磕头,上香。

最后小孩子们要把头上的花瓣撒在上面,再磕三下头,才算是礼成。

我们家乡的风俗最大的特点就是展示了对故人的尊重。

作文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3
我家乡的春节是别有风味的。

当然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按咱们武当山的风俗,元春到上元才叫春节。

除夕是我最喜欢的一天,那天是春节之中最重要最忙碌的一天,在此时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大家必定都会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

一会儿老妈端上菜来,看着桌上丰盛的年夜饭,还没吃就一个劲儿的说好吃。

饭桌上我们一边谈论生活中的奇闻乐事,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享受团圆的乐趣。

吃完年夜饭,最后我们就会趁着武当山没有禁鞭令,快快活活放鞭炮。

我拿起一根烟蒂,轻轻地在引线上一擦,转头就跑。

火舌舔引线,终于燃到底,只看见烟花从铁罐里飞一样地冲上了天空,炸出了一道完美的弧线,银光划破了天空,新春就快到了。

放完鞭炮之后我们就回到家,打开电视看春节联欢晚会,到了12点钟的时候,家家户户点燃鞭炮,全城就像是办喜事儿一样,噼里啪啦的声音回响在全城的上空,真可谓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夕与初一的光景可真是完全不同,除夕,一进超市门儿想回个头都难。

王虚宫的真武大帝没见着,放眼望去全都是人,只有一个地方幸免于难—武当山的山顶。

初一商场都插上锁,没几个人出门,大街上空荡荡的,门前堆着昨天夜里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等过了上元年就到了残灯末庙,姥姥和姥爷就会让我们带上一些家乡的特产,寓意过年的好彩头,与我们相伴一整年。

一年又一年,年年盼过年,我们武当山的年是最有年味的。

此生无悔入武当,来世愿做中华人,我们的家乡,山美水美,风俗更美。

作文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4
从我能记事起,我就记得每年除夕都要守岁。

大概是在立春前后公历二月份。

关于除夕有一个风俗就是守岁。

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呢。

很久以前有一头怪兽。

头长触角,尖牙利齿,目露凶光,凶猛异常。

“年”常身居于海底,每到除夕便爬上岸来,吞食家畜残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人们就会携老幼潜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年村里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帮助了村东头老婆婆一家驱赶了年兽。

人们逃命回来,发现了驱赶年兽的方法,于是从每年的除夕开始,家家户户都会贴上红对联,燃放爆竹,灯火通明。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
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除夕清早,阳光如同顽皮的小手肆意在我脸上游走,睁开眼,向街上望去,热闹非凡。

我赶快洗漱完毕。

还没等吃上早饭就慌忙挤入庞大的人潮之中。

这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头。

场面无比壮观,时光飞速流逝,眨眼间便到了日暮时分。

人已少了许多,天边渐白了,橙色的晚霞,街道逐渐人烟稀少,我也赶紧回到家中,爸妈早已打开电视,准备了一桌热腾腾的团年饭。

观看今年春节联欢晩会“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新年到!三百多个日日夜夜不动声与我们擦肩而过,新春开启了新的希望。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风俗,是那样的热闹喜庆和隆重。

作文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5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别具一格的风俗,处处彰显着中华文化的魅力,而我家乡的风俗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天色未亮,一切都还在被晨雾笼罩,父母起的很早,因为今天是除夕。

在这一天,春运的人还是很多。

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

大约两个小时后,我的老家云梦就到了。

路过集市看见旁边有的孩子们玩鞭炮这些鞭炮还有响亮好听的名字,比如孔雀开屏,五光十色小金鱼。

鞭炮的款式也是让人应接不暇,父亲停车下,买了许多。

有些是拿来讨好小孩子的。

还有一些则是除夕晚上才能放的,除夕又叫大年三十,在这一天我们也要祭祖。

并以年糕三牲饭,还有三茶五酒祭祖希望祖宗回家过年,爷爷拿来一个锅底生锈,但锅内完好的一口铁锅。

爷爷身穿灰色棉袄,下着卡其色棉裤,他把铁锅放在了右门的门后,再拿了
一些纸钱,然后和海绵垫子之类的就绪,开始祭祖了。

这些是由大伯父,二伯父和父亲(按照长幼的顺序),再次轮到,哥哥姐姐和我,就开始祭祖了,而且烧纸的过程中,还得念叨着说出自己的愿望,希望祖宗保佑我们能实现
等祭完祖就要吃团年饭了,我们一家共有16口人,所以坐在了大圆桌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换上了新衣,穿上新鞋。

每年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排骨藕汤。

吃完饭后要在客厅放炮竹告诉别人家已经吃完了,到了晚上,爷爷会带我还有哥哥姐姐上街,我们那里的小商铺是不会关门的,大街上人来人往,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们感受到了十足的年味儿。

回家以后大家整齐划一地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

可小孩子们却总是也闲不住。

在村里四处乱跑,到处串门儿,给人家拜年要压岁钱。

晚上12点就会有一场舞狮子,大多数孩子都跑去凑热闹,那狮子跳来跳去眨一下眼睛活灵活现,时不时还做一些有趣的动作,小孩子看了十分喜爱,拍手叫好。

这就是我家乡有趣的风俗,这些风俗传递着中华文化的魅力。

那么你的家乡的风俗是什么样的?有机会一起来分享吧。

作文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