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空气 新颖 完整 优质 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初中人教版化学空气教案

初中人教版化学空气教案

初中人教版化学空气教案主题:空气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掌握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含量及其作用。

3. 了解空气中其他气体和杂质的含量及其影响。

4. 掌握简单的检验空气的方法。

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氧气和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和作用。

教学难点:1. 空气中其他气体和杂质的含量及其影响。

2. 检验空气的方法。

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试管、燃烧装置等。

2. 实验材料:火柴、磁石等。

教学过程:一、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 引入:让学生观察气球被吹起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气球内装的气体是什么。

2. 探究: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3. 讨论:和学生一起讨论空气中其他气体和杂质的含量及其影响。

二、氧气和氮气的含量及作用1. 氧气的含量: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让学生了解氧气在空气中的比例。

2. 氮气的作用:讨论氮气的作用及其在空气中的比例。

三、检验空气的方法1. 灭火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氧气的支持燃烧的作用。

2. 磁石实验:通过实验观察空气中的杂质,让学生学会检验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和杂质。

四、总结:让学生总结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以及氧气和氮气的作用。

教学反馈:1. 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空气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推理和实验技能。

课后作业:1. 完成空气相关的习题。

2. 思考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作用,并能简洁表达。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同时,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实验和检验。

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范文

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范文

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范文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何不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根据教育考试规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三化学空气教案人教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元素的存在,能说出元素的概念,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总结表格信息,提高交流表达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元素,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组成,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元素的概念,初步认识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难点】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图片导入】课前展示几张图片,内容为“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加铁酱油”等,请同学在观看图片的同时说出图片中物品名称并思考这里的氟、钙、碘、铁表示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元素。

【教师引导】没错,经过上节课对原子构成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于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并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众多的物质,发现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就是刚刚大家所说的元素,而元素其实有100多种。

那么元素到底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解开元素之谜。

环节二:新课讲授内容一:认识元素的概念【图片展示】在多媒体上展示鸡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图片,并介绍它们的主要成分均为碳酸钙,而碳酸钙是由碳、氧、钙三中元素组成,同时请学生思考之前学习的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它们与碳酸钙有哪些相同之处。

【学生回答】氧气、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元素。

【教师引导】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即核电荷数为8,化学上将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同样的,将质子数都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将质子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接着请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元素的概念。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空气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空气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空气第一章:空气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组成和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 使学生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及体积分数。

2. 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计算。

2. 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组成。

2. 讲解空气的组成:介绍空气的基本组成和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3. 实验演示:用实验室用具和试剂进行实验,验证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4.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空气的组成和各成分的重要性。

第二章:空气的污染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途径。

2. 使学生掌握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和危害。

3.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

二、教学重点:1. 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途径。

2. 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和危害。

三、教学难点:1. 空气污染原因和途径的理解。

2. 空气污染主要成分和危害的记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空气污染的相关图片和数据。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污染的原因。

2. 讲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途径:介绍空气污染的来源和传播方式。

3. 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和数据:用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和数据,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现状。

4. 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和危害。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章:空气质量的测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2. 使学生掌握空气质量指数(AQI)的计算和解读。

初中化学教资教案空气

初中化学教资教案空气

初中化学教资教案空气
主题:空气
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以及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一、导入(5分钟)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空气,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作用和重要性。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空气”。

二、探究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5分钟)
1. 讲解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通过实验或示意图让学生了解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比例。

2. 探究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不可见、具有质量等。

三、探究空气的重要性(15分钟)
1. 了解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供给生物呼吸氧气、燃烧的必需品、传播声音等。

2. 讨论空气污染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四、小结与评价(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空气的组成、性质和重要性。

通过提问或讨论,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家庭作业(5分钟)
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整理空气的组成、性质和重要性,并写下自己对保护空气的看法。

六、延伸活动(10分钟)
对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如果没有空气会发生什么?”等,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七、课后反思(5分钟)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空气专题复习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空气专题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1、说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用途,了解空气污染及防治,增强环保意识2、知道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及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3、知道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学会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学习重点:1、知道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及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知道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学会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学习难点:1、知道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学会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学习准备:学案、习题准备亍牯学习过程:*眞、一、互动交流:—■(->空气及其用途空气的主要成分。

[注意]①空气中的成分指的是气体的輕龙数,不是质量分数。

②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相对t匕较固定。

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1、氧气:①供给呼吸,如________ 、________ 等;②支持燃烧,如金属切割、炼钢,宇宙航行等。

氮气:常用作保护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用于医疗手术、超导林料。

稀有气体:常用作保护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通电时能发岀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或医疗麻醉。

氮气和稀有气体都能作保护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只考虑作保护气,________ 用的较多,因为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它。

空气污染及防治:1、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粉尘和有害气体会改变空气成分,造成空气污染。

有害气体主要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 和 ________ ,造成雲霾的最主要原因防治空气污染可以从两方面考虑:①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如:改逬生产工艺、改善燃料结构等;②有效转化有害物质,如:殖树造林等。

③加大质量监测力度,增强坏保意识。

达标练习:1. (2013成都中考)以下物质不作为空气污染物计入《坏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测的是()A.C02B.S02C. COD.PM叭PM2.52. ( 2016成都中考)空气中的下列气体,属于稀有气体的是()A .HeB • N2C • O2D <C023.(2015成都中考)空气的组成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 02B. N 2C. C02D.稀有气体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现象:红磷燃烧, ,待装置;令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 到 _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优秀教学案例:2.1空气(第1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优秀教学案例:2.1空气(第1课时)
3.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此外,小组合作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同时,学生之间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到改进的方向。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2.提出问题:“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是否安全?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重要性。
3.宣布本节课的主题:“空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到保护空气的行动中来。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空气污染和环保的小论文。
2.要求学生在论文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调查和实践,了解身边的空气污染情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成分,掌握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能说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和主要性质。
2.能运用所学的空气成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铁生锈、食物腐败等。
3.了解空气污染的途径,掌握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提高环保意识。
4.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空气成分的简单实验,培养观察、思考、动手能力。
5.作业小结:教师布置了一篇关于空气污染和环保的小论文,要求学生在论文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这种作业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环保意识。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调查和实践,了解身边的空气污染情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初中化学教材空气教案全册

初中化学教材空气教案全册

初中化学教材空气教案全册
一、认识空气
1. 什么是空气?空气是我们周围的气体混合物,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2. 空气中主要气体的含量
氮气:约占空气的78%
氧气:约占空气的21%
二氧化碳:约占空气的0.04%
其他稀有气体:约占空气的0.96%
二、实验: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检测
1. 氧气的检测
实验原理:将一根带有燃烧物的火柴放入空气中,观察其燃烧情况。

实验结果:火柴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 二氧化碳的检测
实验原理:用石灰水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吸收。

实验结果: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三、空气的应用
1. 植物呼吸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2. 吹起气球的氧气
四、小结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应该明白了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认识到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综合训练
1.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空气的多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约占空气的多少?
2. 怎样检测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3. 火灾现场常用灭火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气体?为什么可以起到灭火作用?
附:课后作业
1. 阅读教科书相关内容,做好笔记;
2. 完成教科书上相关知识点的练习;
3. 研究其他实验方法,了解更多关于空气的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优秀教学案例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与过程的重要性。在教学《空气》这一章节时,我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详细讲解空气的知识,并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展示图片、邀请学生分享等方式,引发学生对空气问题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运用实验、多媒体等技术,生动形象地讲解空气的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气体性质和用途。
4.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空气知识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同时,教师通过观察、点评、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学习能力。
5.作业小结:布置关于空气保护的文章写作作业,要求学生在文章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这种作业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巩固了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空气知识。同时,教师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4.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空气污染的实例,加深学生对空气问题的认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与空气知识相关的研究主题。
2.引导学生围绕研究主题进行讨论,如空气质量指数、室内空气净化等。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反馈,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等。
作为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制定本章教学目标时,我注重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紧密结合,力求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的奥秘,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有关空气问题的能力,如空气质量、空气污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空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
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大类物质。

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要,却又不十分清楚空气到底是什么。

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因为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如空气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空气流动就形成风等;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还因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

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
秘。

选择以空气为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内容的安排既不能与小学自然课中的知识重复,又应以此为基础。

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