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炼焦工艺趋势探讨
炼焦新工艺

二、煤干燥与调湿
(2)控制炼焦煤水分的意义 我国目前焦炭产能是24000多万吨/年,消 耗洗精煤约33000多万吨/年,按10%装炉煤 水分计算,约有3300万吨/年水分进入焦炉 ,这些水在焦炉中汽化消耗的热量约 1.27x1014KJ/a,相当于433万吨/年标煤。如 果控制入炉煤水分在5%左右,将节约216.5 万吨/年标煤。
三、型煤炼焦
(3)成型煤的影响因素 1.煤料性质 高煤化度和低黏性的煤,配型煤效果好; 偏低煤化度的强黏煤配型煤炼焦效果差。
原因:配型煤过程中黏结性过强,半焦收缩 应力较大,导致焦炭裂纹增多,反而降低 焦炭强度。
三、型煤炼焦
2.型煤配入量 当型煤配入量超过50%时,进一步增加型煤 配入量,入炉煤堆密度反而降低。 当型煤配入量超过40%时将会引起对炉墙膨 胀压力的急剧提高,影响焦炉寿命。 一般生产中型煤配比以不超过30%为宜,当 煤质较好时,可降低到15%~20%。
(2)变化结果 1.堆密度比湿煤装炉时增加10%~13% 150 ~250℃煤颗粒表面的水膜几乎完全脱 尽,颗粒间的相对阻力减小到最低限度 整个煤饼的高向和长向密度均匀,使得预 热炼焦得出的焦炭具有密度大、强度高、 质量均匀等优点
一、煤预热炼焦技术
2.装炉煤升温速度快 装炉煤温度达到150 ~250℃后,焦炉提供 的热量不在用于蒸发水分,其单位时间内 吸收的热量将大于湿煤,使得装炉煤升温 明显加快,提高炼焦速度 得出焦炭质量真密度大,气孔率低、机械 强度高、反应性低且反应后强度高
二、煤干燥与调湿
(3)煤调湿(CMC)与煤干燥的区别 1.煤调湿不最求最大限度的去除装炉煤水分, 只是将水分稳定在一个较低的值5%~6% 2.煤调湿是充分利用焦炉烟道气或红焦的余热 作为热源去除水分、
炼焦新技术

炼焦新技术—煤调湿技术我国现有焦炉生产能力较大,占世界第一位,炼焦煤水分偏高,而且优质炼焦煤日益短缺,围绕现有焦炉和炼焦生产工艺,开发提高焦炭质量和利用炼焦余热的新工艺、新技术是适应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煤调湿技术可降低入炉煤水分,降低炼焦耗热量,增加入炉煤堆密度,提高焦炭质量。
近几年来,煤调湿技术在国内外炼焦行业异军突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究其原因是煤调湿技术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可使焦炭和化工产品增产11%,提高经济效益;焦炉加热用燃料降低,减少耗热量;焦炭质量得到提高;充分利用了焦炉余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煤调湿(Coal Moisture Control ,简称“ CMC ”)技术简述煤调湿技术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加热来降低并稳定控制入炉煤的水分,该技术不追求最大限度地去除入炉煤的水分,而只把水分稳定在相对低的水平,既可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又不因水分过低而引起焦炉和回收系统操作的困难,使入炉煤密度增大、焦炭及化工产品增产、焦炉加热用煤气量减少、焦炭质量提高和焦炉操作稳定等效果。
二、煤调湿的基本原理利用外界热能将入炉煤在焦炉外干燥,控制入炉煤的水分,从而控制炼焦耗热量、改善焦炉操作、提高焦炭产量或扩大弱粘结性煤的用量。
三、工艺流程及发展煤调湿技术通过直接或间接加热来降低并稳定控制入炉煤水分,并不追求最大限度地去除入炉煤气的水分,而只是把水分稳定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就可以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又不会因水分过低而引起焦炉和回收系统操作困难。
煤调湿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本开始应用,历经了3 种工艺技术的变革:第一代是热媒油干燥方式;第二代是蒸汽干燥方式;第三代是最新一代的流化床装置,设有热风炉,采用焦炉烟道废气或焦炉煤气对其进行加热的干燥方式。
1、第一代煤调湿技术第一代CMC是热煤油干燥方式,其工艺见下图。
热媒油式煤调湿工艺流程图利用热油回收焦炉上升管煤气显热和焦炉烟道气的余热,温度升高到195℃的热油通过干燥机将常温的煤预热到80℃,煤的水分由9%左右降到5.7%,调湿后的煤在运输过程中水分还将降低0.7%,装入煤水分保持在5%±0.7%。
中国大型焦炉炼焦工艺技术优化与改进

我国大型焦炉炼焦工艺技术优化与改进一、引言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焦煤生产和消费国,焦炉炼焦工艺技术一直是焦化企业关注的焦点。
随着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炼焦工艺技术的优化与改进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我国大型焦炉炼焦工艺技术的优化与改进进行深入探讨。
二、我国大型焦炉炼焦工艺技术现状1. 炼焦工艺技术概述我国大型焦炉炼焦工艺技术主要包括焦炭生产的原料选择、炉前处理、煤气利用和焦炉运行等环节。
目前,我国大部分焦化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炼焦工艺技术,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2. 技术优化的迫切性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要求日益提高,炼焦企业迫切需要进行工艺技术的优化与改进,提高炼焦效率、减少能耗和污染排放。
三、技术优化与改进的途径1. 原料选择的优化优化煤炭、焦煤和炼焦助剂的选择,提高炼焦质量和产量,减少炼焦过程中的能耗。
2. 高效环保设备的引入引入先进的高效环保设备,如干熄焦技术、煤气余热利用技术等,降低炼焦过程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实现清洁生产。
3. 先进控制技术的应用应用先进的控制技术,进行炼焦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4. 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如余热发电技术、焦炉废气治理技术等,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污染的最小化排放。
四、技术优化与改进的效果通过对我国大型焦炉炼焦工艺技术的优化与改进,可以实现以下效果:1. 提高焦炭的质量和产量,降低炼焦能耗。
2. 减少炼焦过程的环境污染排放,改善周边环境质量。
3. 提升焦炉设备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 实现清洁生产,符合国家的环保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
五、结语我国大型焦炉炼焦工艺技术的优化与改进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从原料选择、环保设备引入、控制技术应用和节能减排技术推广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优化。
只有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炼焦工艺技术,才能实现焦炭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大型焦炉炼焦工艺技术能够实现更加环保、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
焦炭质量的提高与炼焦工艺的发展探讨

焦炭质量的提高与炼焦工艺的发展探讨关键词:焦炭质量炼焦工艺发展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大型高炉不断出现,高炉冶炼技术不断提高,高炉对焦炭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生产出符合大型高炉要求的高质量焦炭成为焦化厂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本文就焦炭质量和炼焦工艺进行详细探讨,具体内容如下分析。
二、焦炭质量影响因素及提高方法影响因素1.炼焦煤质量炼焦煤的质量直接决定着焦炭质量,炼焦煤中的灰分几乎100%的残留在焦炭中,焦炭的灰分为配合煤灰分的1.3-1.4倍,炼焦煤中的硫分60%-70%转到焦炭中去,焦炭的硫分为配合煤硫分的80%-90%,炼焦煤的粘结性于结焦性直接决定着焦炭强度的好坏。
2.炼焦工艺条件2.1标准温度焦炉炉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炼焦煤的粘结性和结焦速度,从而对焦炭质量产生影响。
特别是在半焦收缩阶段,如果炉温较低对焦炭的缩聚和最终热分解产生影响,直接影响焦炭气孔率。
温度较高使收缩速度加快,焦炭产生的裂纹较多,不利于焦炭质量的提高,因此合适的标准温度显得尤为重要,提高炼焦终温,结焦终了时采取焖炉等措施,可以使焦炭结构致密,从而降低焦炭反应性。
2.2熄焦方式焦炭的熄焦方式也对焦炭质量起着重要影响,当炼焦煤配比及其它工艺条件都相同时,干熄焦焦炭比湿熄焦焦炭的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都好。
主要原因是采用干熄焦时,焦炭的残余挥发份得到继续释放,焦炭在干熄炉内继续缩聚,使焦炭更加致密,而湿熄焦过程中水汽对焦炭气孔表面起活化反应,该活化反应可以降低焦炭的反应性。
2.3捣固工艺通过捣固煤料,使煤料的堆密度增加,煤粒间的空隙变小,从而减少结焦过程中为填充空隙所需胶质体数量。
所以,较少的胶质体就可以在煤粒之间形成较强的界面结合。
而且随着煤饼堆密度的增加,其透气性变差,结焦过程中产生的干馏气体难以析出,胶质体的膨胀压力变大,促使煤粒受压变实,进一步加强了煤粒间的结合,从而提高煤的黏结性,达到改善焦炭热性能的目的。
三、提高焦炭质量的措施1.采用煤调湿工艺煤调湿是将炼焦煤料在装炉前除掉一部分水分,保持装炉煤水分稳定且相对较低,一般为6%左右。
鞍钢炼焦工艺及用煤技术发展趋势

u d rt e s u t n o h h r g fc k n o l w t ih q ai n e r d t n o h u lt n e h i ai ft e s o t e o o i g c a s i h g u l y a d d g a a i ft e q ai t o a h t o y
De eo v l pm e e d o k mak ng Te hn l g nd ntTr n n Co e i c o o ya
Co lUt ia i n c i e o a i z to Te hn qu fAng ng l a
W a g Ga ln n n i ,M a Xi o b
一
,
而 优质 焦炭 又对优 质 炼焦煤 有 着很 大的依 赖 工作 。在 此期 间, 为提高 焦炭质 量 和适应 国家 产业
提 高焦炭质 量 、 应 资源 、 适 可持 续发展 的 目标 。
关 键 词 :炼 焦 ; 资 源 ; 固 炼 焦 工 艺 ; 炭 质 量 煤 捣 焦
中图分 类号 : Q 2 T 5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10 — 6 3 2 1 )3 0 0 — 5 0 6 4 1 (0 0 — 0 8 0 1
摘 要 : 绍 了鞍钢 炼 焦工序 近 1 年 的技 术 改造 、配煤 结 构调整 和 焦炭质 量 变化情 况 , 介 0 指 出了配煤 结构 与 国 内炼 焦煤资 源不适应 的 问题 , 出在优 质 炼焦煤短 缺 、 提 来煤质 量下 降的情 况
炼焦行业报告

炼焦行业报告炼焦是冶金工业中重要的原料之一,也是钢铁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炼焦行业的发展状况对于钢铁产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将对炼焦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分析。
一、炼焦行业的发展现状。
炼焦行业是钢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产量逐年增加,炼焦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目前,我国炼焦产能稳步增长,炼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炼焦设备更新换代也在不断进行。
炼焦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钢铁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炼焦行业的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扩大,对钢铁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而钢铁的生产离不开高质量的焦炭,因此炼焦行业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炼焦产品的环保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对炼焦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三、炼焦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炼焦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传统的炼焦技术存在着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炼焦行业正在积极探索新的炼焦技术,如干法炼焦、高炉煤气干馏、煤气化等技术。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炼焦效率,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
四、炼焦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炼焦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未来,炼焦行业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炼焦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加大环保设施的投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炼焦行业还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炼焦行业作为钢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炼焦行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钢铁产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炼焦行业也将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炼焦工艺技术进展

炼焦工艺技术进展炼焦工艺技术是冶金工业中的重要工艺环节之一,主要用于将煤炭等原料转化为焦炭,以满足钢铁冶炼中对高质量焦炭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技术的不断创新,炼焦工艺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首先,进展在炼焦设备上。
传统的焦炉主要采用焦炭室炉炼焦,存在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近年来,高炉炼焦炉、煤气炼焦炉等新型炼焦设备的推广应用,大大改善了炼焦工艺技术。
高炉炼焦炉可以在高炉废气余热的作用下进行炼焦,充分利用能源资源,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了环境污染。
煤气炼焦炉则将煤气作为燃料,焦炭室炉炉顶燃烧蓄热技术,大大提高了煤气利用率和焦化效果。
其次,进展在炼焦工艺上。
传统的炼焦工艺主要是采用间接炼焦,即将煤炭放入焦炉中进行间接加热炼焦。
这种工艺虽然简单,但存在煤气质量不稳定、炼焦效果不佳等问题。
为此,近年来兴起了直接炼焦工艺。
直接炼焦工艺将煤炭在焦炉内直接加热炼焦,不仅煤气质量稳定,而且炼焦效果更好,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焦炭。
这种工艺在炼焦工艺技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进展在炼焦催化剂上。
传统的炼焦催化剂主要是天然铁矿石,其作用有限,而且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失效。
近年来,人们研制出了新型的炼焦催化剂,如活性炼焦剂、改性炼焦剂等。
这些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可以有效促进炼焦反应的进行,提高焦炭质量和焦化效果。
最后,进展在炼焦废气处理上。
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硫化氢、苯等,严重影响环境和人体健康。
因此,炼焦废气处理技术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传统的废气处理方法主要是采用湿法吸收法,即通过喷淋喷水的方式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吸收。
近年来,人们研制出了新型的废气处理技术,如喷床吸附法、膜分离法等。
这些技术不仅能够高效去除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而且具有废气回收和能源利用的功能。
综上所述,炼焦工艺技术在炼焦设备、工艺、催化剂和废气处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这些进展不仅提高了炼焦效率和焦炭质量,而且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钢铁冶炼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炼焦工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德国普罗佩尔 (Prosper) 1985. 9 2 ×50 + 46 16. 6 ×7. 1 ×0. 59 62. 5
24. 5
860
德国曼内斯曼焦化厂 (Mannesmann) 1985. 1 1 ×70 18 ×7. 85 ×0. 55 70
22. 4
856
德国(Dillingen) 中央焦化厂 1984. 4 2 ×45 16. 5 ×6. 25 ×0. 48 43. 6
节能 效果显著 ,节能 8 %; 增加煤堆积比重 ,达 860~ 880kg/ m3 ;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 ,与
凯泽斯图尔公
• 司比下降了 50 %;生产成本下降了 10 %;投资稍有 增加。 根据JCR 工艺试验结果 ,推出了已
具备工业化 的“单室炼焦系统” (简称 SCS) 。为提高单位炉容产 量、节省投资和大幅度提 高炉体结构强度(以实施煤 预热炼焦工艺) ,推荐的 SCS 基本参数为0~610) mm。
• 表 3 中国出口焦炭平均价格(FOB) 美元/ t
• 年份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平均价65.8 69.9 77.1 80.0 74.8 69.7 55.3 60.3 67.2 70.3 113.3
表 4 2004 年 1~5 月我国出口焦炭的平均价格(FOB) 美元/ t
16
1130
2. 1. 2 巨型炼焦反应器 ———单孔炼焦系统
• 20 世纪 80 年代末 ,欧洲焦化工作者针对多室 式传统焦炉存在的劳动生产率低和对环境有 较大污 染的缺点 ,提出改变多室式传统焦炉的观念 ,并将煤 预热与干熄焦直接联合的方案 , 进行了巨型炼焦反 应器试验 (Jumbo Coking Reactor 简称 JCR) 。在 1993 年春到 1996 年夏 3 年多的时间里 ,进行了 650 炉JCR 试验 ,共生产了焦炭 3 万多吨。煤预热与干 熄焦 联合的巨型炼焦反应器流程图见图 1。 试验效果良好 :改善了焦炭的质量 ,CSR 上升 4 ~10 个百分点 ,CRI 改善 2~4 个百分点 ;扩大了煤 种 ,可多用高膨胀、低挥发分煤和弱粘结性煤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8
月现代炼焦工艺趋势探讨
彭勇(攀枝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技部四川省攀枝花市617066)
摘要:炼焦工艺主要由炼焦煤的预处理、焦炉炉型、熄焦等的工艺决定。
本文在原料煤不变,生产操作技术管理水平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探讨不同炼焦工艺的差别,提出捣鼓炼焦、焦炉大型化、干熄焦等工艺是现代炼焦工艺选择的趋势,可作为焦化企业发展规划建设时的参考。
关键词:炼焦工艺;焦炭质量;炼焦趋势中国是一个煤炭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焦炭生产和出口大国。
2004年末,中国年产焦炭达到1.8亿t ,居世界首位。
焦炭是高炉的重要原燃料,其生产技术的先进程度、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高炉的经济技术指标和生产操作。
焦比是高炉经济技术考核的重要指标,现阶段高炉为了降低焦比,趋向大型化并广泛运用富氧喷煤技术,对焦炭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突出焦炭物料骨架作用的同时,要求焦炭在高炉中更长的停留时间[1]。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炼焦煤蕴藏量不大,仅占全国煤炭的36.78%,随着逐年开采规模加大,炼焦煤正面临着资源匮乏、供应紧张的局面;我国炼焦煤地区分配不均,华北地区约占全国的2/3(其中山西省占全国的50%以上);炼焦煤种齐全,但气煤多,储量占56.66%,并且地区分布不均[2]。
在炼焦配煤不变、炼焦生产操作技术管理水平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决定焦炭质量的关键因素为炼焦工艺。
面对焦炭用户对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原料煤分布不均,资源匮乏等情况,有必要分析研究不同炼焦工艺情况下资源利用、焦炭生产、焦炭质量的差别,炼焦工艺下一步的发展趋势。
一、原料煤的预处理我国煤炭储量中非粘结煤达60%以上,粘结煤中气煤又占55%以上,因此采取各种预处理技术,节约优质炼焦煤,确保高炉用焦质量,在焦化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主要措施包括控制和调整煤料粒度组成,配煤掺油、煤料干燥、预热、配型煤、捣固炼焦、添加粘结剂或瘦化剂等。
煤的粘结性不仅取决于煤化度和岩相组成,同时因煤粒子的大小而异,因此必须调节各煤种的粒度,实现配合煤料最佳粒度分布,改善焦炭质量。
配煤掺油,可以提高煤料堆比重,从而改善焦炭质量。
煤料通过干燥或预热,可增加堆比重,提高加热速度,改善焦炭质量,多配高挥发分弱粘结煤。
根据煤料性质,煤料粘结性不足可添加粘结剂,高流动度高挥发分煤料可添加瘦化剂。
将配合煤捣固成煤饼,推入炭化室炼焦,堆比重可以达到1150kg/m 3左右,可以大量配用高挥发分弱粘结性煤,改善焦炭质量,充分利用炼焦煤资源。
将30-40%粉煤成型和粉煤混装炼焦,可提高焦炭质量,扩大弱粘煤或不粘煤配用量。
捣固炼焦与散装煤炼焦相比投资高,操作复杂,炭化室有效利用率低,结焦时间较长。
从扩大和增加气煤用量来分析,他与预热、配型煤等相比,设备简单,容易操作管理,基建投资少。
从全国炼焦煤种储量看,从增加煤料堆比重改善结焦性能角度看,捣固炼焦这种有效扩大弱粘性气煤的预处理方式是炼焦煤预处理方式的发展方向,但在具体选择原料煤预处理方式时须参考当地及周边煤源分布、获取情况、吨焦原料煤成本、投资及操作管理等情况。
二、焦炉炉型我国目前在用的焦炉炉型比较多,焦炉的基本尺寸相差也较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炭化室高6m 焦炉炉型逐步成为我国炼焦行业的基本炉型,并逐步在我国焦化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近几年,我国一些焦化企业已开始建设炭化室高7.63m 的超大容积焦炉[3]。
采用加宽、加高碳化室尺寸等大型化及采用焦炉加热自动控制等热工高效化技术的大型焦炉,在多年的焦炭生产实践中表明,具有许多的技术优势:(1)炭化室容积增大能提高煤的堆密
度,优化和改善了煤的结焦工艺,焦炭质量明显提高。
(2)炭化室容积增大提高单孔炭化室的焦炭产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
(3)生产规模与外部环境相同的情况下增大碳化室容积,可以在延长结焦时间的基础上减少焦炭出炉次数,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装煤和推焦对自然环境产生的阵发性污染,同时对降低焦炉炼焦能耗有着重要作用。
现阶段焦炉大型化技术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炼焦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准,对提高焦炭行业整体装备水平、生产效率有着重要作用,焦炉大型化、高效化是焦炉下一步的发展趋势,超大容积焦炉将是新建焦化企业的首选建议参考炉型。
三、熄焦工艺
目前国内熄焦工艺大致分为四类,其一是传统的湿法熄焦工艺;二是低水分熄焦工艺,三是稳定熄焦工艺;四是干熄焦工艺。
湿法熄焦的缺点非常明显,其一浪费红焦大量显热;其二焦炭质量降低,水分波动大;其三、湿熄焦蒸汽夹带焦炭残留腐蚀性介质,侵蚀周围物体,污染周围空气;其四、湿熄焦蒸汽夹带焦粉,污染环境,浪费资源。
低水分熄焦和稳定熄焦是改进后的两种湿熄焦工艺,虽然在某些方面缓解了传统湿熄焦的不足,但还不能从
根本上解决能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焦炭质量差等方面的问题。
相对湿法熄焦而言,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干熄焦工艺具有很多优点:(一)是焦炭质量明显提高,距有关资料报道,干熄焦比湿熄焦焦炭M40可提高3%~5%,M10可降低0.2%~0.5%,反应性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全焦筛分区别不大;(二)充分利用红焦显热,节约能源,同湿法熄焦相比,干熄焦可回收利用红焦约83%的显热,每干熄1t 焦炭回收的热量约为1.35GJ ;(三)降低有害物
质的排放,保护环境。
干熄焦采用惰性循环气体在密闭的干熄炉内对红焦冷却,可以免除对周围设备的腐蚀和对大气的污染。
此外由于采用焦罐定位接焦,焦炉出焦的粉尘也更易于控制。
干熄炉炉顶装焦及炉底排、运焦产生的粉尘以及循环风机后放散的气体、干熄炉预存段放散的少量气体经地面站净化后再排入大气。
干熄焦因多项优点而在焦化行业中大量推广[4]。
结束语:
在炼焦配煤不变、炼焦生产操作技术管理水平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决定焦炭质量的关键因素为炼焦工艺。
炼焦工艺主要由炼焦煤的预处理、焦炉炉型、熄焦等的工艺决定。
面对炼焦煤资源
匮乏、分布不均、供应紧张,高炉对焦炭提出更高质量要求的情况下,具有很多技术优势的捣固炼焦,焦炉大型化,干熄焦工艺必将得到长足发展,推动炼焦工艺的发展,对通过改善焦炉作业环境实现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捣固炼焦、焦炉大型化、干熄焦在新时期炼焦事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必将成为焦化企业发展、规划、建设时的首选工艺。
参考文献:
[1]
姚昭章.
炼焦学.冶金工业出版社.1986.[2]邓渊.煤气规划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3]潘立慧,魏松波.炼焦技术问答.北京:冶金工业出版
社.2007.[4]潘立慧,魏松波.干熄焦技术.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245
现代炼焦工艺趋势探讨
作者:彭勇
作者单位:攀枝花煤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生技部 四川省攀枝花市 617066刊名:
化工管理
英文刊名:Chemic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年,卷(期):2014(2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ggl20142321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