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2dpsk
试验四2PSK2DPSK调制与解调试验

试验四2PSK2DPSK调制与解调试验实验四 2PSK/2DPSK调制与解调实验⼀、实验⽬的1.掌握绝对码、相对码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变换的关系和⽅法;2.了解2PSK、2DPSK的调制原理及电路的实现⽅法;3.了解2PSK、2DPSK的解调原理及电路的实现⽅法;4.了解2PSK解调存在的相位含糊问题;⼆、实验内容1.⽤⽰波器观察2PSK/2DPSK调制器信号波形与绝对码⽐较是否符合调制规律;2.⽤⽰波器观察2PSK/2DPSK相⼲解调器各点波形;3.观察相位含糊所产⽣的后果;4.加⼊噪声后,观察误码波形;三、实验仪器1.双踪⽰波器⼀台2.数字调制模块⼀块3.数字解调模块⼀块4.连接线若⼲四、实验预习1、实验箱中2PSK调制器⽤的调制⽅法是什么?2、2PSK调制器可以⽤哪两种⽅法实现?这两种⽅法得到的PSK波形有什么区别?3、画出实验板中2PSK、2DPSK调制原理框图;4、本实验中,基带信号码速率是多少?带宽是多少?⽤数字⽰波器如何测量?说出具体的数据读取⽅法。
5、本实验中,2PSK 信号带宽是多少?⽤数字⽰波器如何测量?说出具体的数据读取⽅法。
6、绝/相、相/绝变换的框图?7、绝/相、相/绝变换电路是怎么实现的。
8、经过绝/相、相/绝变换后得到最终数据输出,输出的波形与原始波形对⽐是否有延迟?为什么?能否采⽤⼀种⽅法可以让波形没有延迟?9、2PSK调制能否⽤⾮相⼲解调⽅法?是否可以只看PSK波形的跳变点的状态来实现信息的判断?举例说明。
10、在接收机带通滤波器之后的波形出现了起伏是什么原因,带通滤波器的带宽设计多⼤⽐较合适?11、在接收机带通滤波器之后的PSK 波形的跳变点⽆法准确分辨,还能准确解调吗?为什么? 12、相位模糊产⽣的原因和解决⽅法? 13、画出实验板中2PSK 、2DPSK 解调器的原理框图; 14、测试接收端的各点波形,需要与什么波形对⽐,才能⽐较好的进⾏观测?⽰波器的触发源该选哪⼀种信号?为什么?15、解调电路各点信号的时延是怎么产⽣的? 16、码再⽣的⽬的是什么? 17、⽤D 触发器做时钟判决的最佳判决时间应该如何选择?解调出的信码和调制器的绝对码之间的时延是怎么产⽣的?四、实验原理1.2PSK/2DPSK 调制原理2PSK 信号是⽤载波相位的变化表征被传输信息状态的,通常规定0相位载波和π相位载波分别代表传1和传0,其时域波形⽰意图如图3-9-1所⽰。
2DPSK

图46-4 在System View中实现2PSK系统
1.码变换
码变换要实现的是预编码的作用,设输入码为AK,输出码为Bk,则有:
图46-5 码变换的实现
图46-6 码变换前后的波形
2.单/双变换
单/双变换要完成的功能是: “1”→“l” : “0”→“-1” 。要实现这个功能,本实验中采用一个函数器(a^x)和一个反向器相串联。其中,a取值为-l。
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2DPSK和2PSK的调制和解调过程,利用System View这一辅助工具,通过改变系统中某几个标识,可以直观的对比2DPSK与2PSK的调制解调过程的区别,并比较源波形经两种调制后的波形差异。
二.基本原理
在绝对调相方式中,发送端是以某一个相位作基准,然后用载波相位相对
于基准相位的绝对值(0或π)来表示数字信号。因而在接收端也必须有这样
图46-11 解调部分的实现
图46-12 解调部分输入波形。延迟相乘后的波形以及低通滤波后的波形
5.抽样判决
在System View中,用抽样器,保持器和比较器这三个标识来实现接收判决的功能。其中,比较器的另一端要接入一恒流源,使输出信号与其作比较。恒流源采用正弦波发生器来实现(频率设为0)。
图46-13 抽样判决的实现及各点波形
图46-1 2DPSK调制解调系统
图46-2 在System View中实现2DPSK系统
而2PSK是利用载波的不同相位直接去表示数字信息,其时域表达式为:
绝对移相信号产生的方法有模拟调制法和相移键控法两类,2PSK信号同样可采用相干解调的方法。利用System View这一软件的功能,去掉2DPSK调制部分的码变换和解调部分的延时器,并在解调端插入正弦波发生器,2DPSK(系统就变为了2PSK系统。可以清楚的观察它们的调制与解调过程的区别。
2DPSK相干解调报告--王守德

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课程名称通信原理课题名称2DPSK相干解调的研究与实现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0902班学号200901030239姓名王守德指导教师刘正青2011 年12月15 日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通信原理课程设计题目2DPSK相干解调的研究与实现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0902班学生姓名王守德学号200901030239指导老师刘正青审批任务书下达日期:2011 年11月15 日设计完成日期:2011 年12 月30日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一、设计内容:设计2DPSK相干解调的实现。
二、设计要求:1、给出整体设计框图;2、绘制各单元电路电路图;3、完成系统的实验装置调试,给出调试结果;4、绘制总电路原理图;写出设计报告;主要设计条件提供计算机和必要的实验仪器说明书格式1、课程设计报告书封面;2、任务书;3、说明书目录;4、设计总体思路及方案确定;5、单元电路设计;6、总电路设计;7、调试结果体会与调试结论;8、附录(总电路原理图);9、参考文献。
进度安排第一周:星期一:安排任务、讲课;星期二~星期五:查资料、设计;第二周:星期一~星期二:设计调试;星期三~星期四:写总结报告星期五:答辩参考文献樊昌信《通信原理教程》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阎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录序言 (6)第一章简述2DPSK原理 (7)1.1 2PSK的介绍 (7)1.2 2DPSK的调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2DPSK的相干解调原理 (8)第二章 2DPSK相干解调单元电路设计 (9)2.1 本地载波与2DPSK信号相乘电路 (9)2.2 低通滤波电路 (10)2.3 抽样判决的比较器 (11)2.4 样值的抽取 (12)2.5 逆码变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基于Systemview软件2DPSK仿真设计. (13)第四章心得与体会 (17)附录A 电路总图 (18)附录B 参考文献 (19)附录C 电气信息学院课程设计评分表 (20)序言基于数字信号的传输优于模拟信号,所以数字信号的传输越来越重要。
实验六 DPSK的调制解调

2DPSK调制与解调
2DPSK调制与解调
本实验解调电路采用的是极性比较法,DPSK信号经过乘法 器(MC1496)与载波信号相乘后,可通过OUT4观察,然 后经过低通滤波器(由TL082组成)去除高频成分,得到包 含基带信号的低频信号,再依次经过放大电路(由TL082组 成)、比较器(LM339)、抽样判决器(74HC74)得到差 分编码的基带信号,最后通过差分译码电路(74HC74、 74HC86)还原成绝对码波形即DPSK解调信号。其判决电压 可通过标号为“DPSK判决电压调节”的电位器进行调节, 抽样判决用的时钟信号就是DPSK基带信号的位同步信号, 解调中的载波信号就是DPSK调制中的同相载波。。
0 0
1 1
1 0
1 1
0 1
0 1
1 0
1 1
1 0
0 0
1 1
1 0
2DPSK调制与解调
本实验的调制电路是基带信号经过异或门(74HC86)、D 触发器(74HC74)得到基带信号的差分编码信号,D触发器 的时钟信号由DPSK-BS输入。同FSK一样,差分编码信号分成 两路,一路接至模拟开关电路1(74HC4066),另一路经过 反相器(74HC74)得到反相的差分编码信号接至模拟开关电 路2(74HC4066),因此当差分编码信号为“1”时,模拟开 关1打开,模拟开关2关闭,输出DPSK正相载波;当基带信号 为“0”时,模拟开关1关闭,模拟开关2打开,此时输出DPSK 反相载波(DPSK反相载波是由正相载波经过反相电路(由 TL082组成)产生的,再通过叠加就得到DPSK调制信号出。
实验五 2DPSK调制与解调
2DPSK方式即是利用前后相邻码元的相对载波相位值去 表示数字信息的一种方式。例如,设△ 为当前码元和前 一码元的相位差
2ASK、2FSK、2PSK、2DPSK调制实验

实验二 2ASK、2FSK、2PSK、2DPSK调制实验班级:09电信一班姓名:叶晓伟学号:20094081007[实验目的]1.掌握绝对码、相对码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变换关系。
2. 掌握用键控法产生2ASK、2FSK、2PSK、2DPSK信号的方法。
3. 掌握相对码波形与2PSK信号波形之间的关系、绝对码波形与2DPSK信号波形之间的关系。
4. 了解2ASK、2FSK、2PSK、2DPSK信号的频谱与数字基带信号频谱之间的关系。
[实验内容]1. 用示波器观察绝对码波形、相对码波形。
2. 用示波器观察2ASK、2FSK、2PSK、2DPSK信号波形。
3. 用频谱仪观察数字基带信号频谱及2ASK、2FSK、2DPSK信号的频谱。
[实验原理]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模块和数字调制模块。
信源模块向调制模块提供位同步信号和数字基带信号(NRZ码)。
调制模块将输入的NRZ绝对码变为相对码、用键控法产生2ASK、2FSK、2DPSK信号。
(A) 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一、2ASK1.产生2.频谱式中P(f)为m(t)的功率密度谱零点带宽 B=2fs=2RB发滤波器最小带宽可为fs(理论值)也可将基带信号处理后再进行2ASK调制二、2FSK1.产生2.频谱键控法2FSKPeo (f)= [Ps1 (f+f )+Ps2 (f−f )]+ [Ps3 (f+f )+Ps4 (f−f )] 式中p (f)是m(t)的功率谱,p (f)是m(t)的功率谱当p(1)=p(0)时,p (f)=p (f)s1 s2 s1 s2|f −f |>2f|f −f |<2f2FSK信号带宽B=|f c1 −f c2 |+2f c2三、2PSK(BPSK)(绝对调相)m(t):BNRZ, 2kTs ≤t≤(2kt1)Ts1. 产生信息代码→2PSK规律:“异变同不变”,即本码元与前一码元相异时,本码元内2PSK信号的初相相对于前一码元内2PSK信号的未相变化180°,相同时则不变。
实验四 2DPSK系统的仿真实验

图1
Communications Blockset / Source Coding 库下的 Differential Encoder 模块
Communications Blockset / Utility Functions 库下的 Unipolar to Bipolar Converter 模块
Communications Bll Passband Modulation/PM 库下的
码元间隔与数字信号 采样周期要一致
图4
进制数 要一致
图5 仿真相对相移键控方法产生 2DPSK 时,可以用 M-DPSK Modulator Passband 模块完成 2DPSK 的调制功能,该模块的参数设置如图 7 所示,注意各参数的设置方法;M-DPSK Demodulator Passband 模块完成 2DPSK 的解调功能,该模块的参数设置如图 8 所示,注意解 调模块的参数设置必须与调制模块的相关参数设置一致。
图6 46
2DPSK 信号的频谱如图 9 所示。2DPSK 信号时域波形如图 10 所示。
图7
四、实验内容
1. 进一步熟悉并掌握 Matlab/Simulink 基本库、通信库和 DSP 库中较为重要的一些功能 模块的作用以及相应功能参数的物理意义与设置方法。
2. 搭建 2DPSK 模拟法仿真模型如图 1 所示。设置系统参数并调试,同时观测并记录 A~D 各点的时域波形以及 D 点的频谱。
数字信号 的进制数
数字信号 采样周期
图3 43
数设置如图 4 所示,注意该模块差分的性质;单双极性变换 Unipolar to Bipolar Converter 模 块的参数设置如图 5 所示,注意进制数的设置值必需与 Random Integer Generator 模块一致; Random Number 模块产生一个高斯型分布的随机噪声,该模块的参数设置如图 6 所示。
2PSK及2DPSK信号调制解调实验

2PSK及2DPSK信号调制解调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利用systemview进行仿真的方法;2. 掌握2PSK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3. 掌握2DPSK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仪器电脑,systemview5.0软件三、实验原理1. 调制原理2PSK方式是载波相位按基带脉冲序列的规律而改变的一种数字调制方式。
就是根据数字基带信号的两个电平(或符号)使载波相位在两个不同的数值之间切换的一种相位调制方法。
两个载波相位通常相差180度,此时成为反向键控(PSK),也称为绝对相移方式。
绝对相移方式存在一个缺点。
我们看到,如果采用绝对相移方式,由于发送端是以某一个相位作基准的,因而在接收端也必须有这样一个固定基准相位作参考。
如果这个参考相位发送变化(0相位变π相位或π相位变0相位),则恢复得数字信息就会发送0变为1或1变为0,从而造成错误的恢复。
考虑到实际通信时参考基准相位的随机跳变(温度漂移或噪声引起)是可能的,而且在通信过程中不易被发觉。
比如,由于某种突然的干扰,系统中的分频器可能发生状态的转移、锁相环路的稳定状态也可能发生转移。
这时,采用2PSK方式就会在接收端得到完全相反的恢复。
这种现象,常称为2PSK方式的“倒π”现象。
为此,实际中一般不采用2PSK方式,而采用一种所谓的相对(差分)移相(2DPSK)方式。
2DPSK方式是利用前后相邻码元的相对载波相位值去表示数字信息的一种方式。
即用前后两个码元之间的相差来表示码元的值“0”和“1”。
例如,假设相差值“π”表示符号“1”,相差值“0”表示符号“0”。
因此,解调2DPSK信号时并不依赖于某一固定的载波相位参考值,只要前后码元的相对相位关系不破坏,则只要鉴别这个相差关系就可正确恢复数字信息,这就避免了2PSK中的倒π现象发生。
2. 解调原理2PSK信号是恒包络信号,因此2PSK信号的解调必须采用相干解调。
但如何得到同频同相的载波是个关键问题。
2DPSK和2FSK实验原理说明

2DPSK和2FSK实验原理说明一、DPSK原理说明1、发送端:DpskSysTx.m% mapping 0 to +1; 1 to -1SendBpsk=1-2*SendBpsk;注意:SendBpsk是由SendBpsk调相(2PSK)而成,也可以写成SendBpsk=exp(1i*SendBpsk*pi); 注意载波为0,故是基带调制。
经过信道之后会改变幅度、频率和相位,故收到的是复数(RecvSig =A*exp(j*(2*pi*F*t+P)).*SendSig(DpskSysChannel.m)SendSig是SendBpsk经过升采样及滤波得到,但不影响运算关系)。
2、% upsamplingSendBpskUp=zeros(1,length(SendBpsk)*UpSampleRate);for iBits=1:length(SendBpsk)SendBpskUp(UpSampleRate*iBits)=SendBpsk(iBits);end这里:SendBpskUp(UpSampleRate*iBits)=SendBpsk(iBits)相当于基带信号:∑∞-∞=-=ns nnTtatd)()(δ下图SendBpskUp前300点数据打印的图形T s在这里就是UpSampleRate=20,是用采样的点数表示的。
真实值应该是UpSampleRate/Fs或=1/Rs3、% RRC filteringfilterDef=fdesign.pulseshaping(UpSampleRate,'Square Root Raised Cosine','Nsym,Beta',FilterSymbolLen,Rolloff);myFilter = design(filterDef);myFilter.Numerator=myFilter.Numerator*UpSampleRate;SendSig = conv(myFilter.Numerator,SendBpskUp);这里:SendSig 就是基带信号:∑∞-∞=-=*=ns TnTnTtgatgtdts)()()()(其前300点图形如下:注意:基带波形用的是根升余弦,波形由myFilter.Numerator给出,其图形为:这种波形主瓣就跨了两个码元周期,故波形是重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进制差分相位键控(2DPSK )的调制1、实验目的(1)了解2DPSK 系统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2)分别从时域、频域视角观测2DPSK 系统中的基带信号、载波及已调信号; (3)熟悉系统中信号功率谱的特点。
2、实验内容以PN 码作为系统输入信号,码速率Rb =20kbit/s 。
(1)采用键控法实现2DPSK 的调制;分别观测绝对码序列、差分编码序列,比较两序列的波形;观察调制信号、载波及2DPSK 等信号的波形。
(2)获取主要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3、实验原理2DPSK 方式是用前后相邻码元的载波相对相位变化来表示数字信息。
假设前后相邻码元的载波相位差为,可定义一种数字信息与之间的关系为则一组二进制数字信息与其对应的2DPSK 信号的载波相位关系如下表所示数字信息与 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定义为2DPSK 信号调制过程波形如图1所示。
0,01φπ⎧∆=⎨⎩表示数字信息“”,表示数字信息“”()()1 1 0 1 0 0 1 102DPSK 0 0 0 0 0 00 0 0 0ππππππππππ二进制数字信息:信号相位:或0,10φπ⎧∆=⎨⎩表示数字信息“”,表示数字信息“”1 0 0 1 0 1 1 02图12DPSK信号调制过程波形从上图可以看出,2DPSK信号的实现方法可以采用:首先对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差分编码,将绝对码表示二进制信息变换为用相对码表示二进制信息,然后再进行绝对调相,从而产生二进制差分相位键控信号。
2DPSK信号调制器原理图如图2所示。
开关电路图2 2DPSK信号调制器原理图其中码变换即差分编码器如图3所示。
在差分编码器中:{an}为二进制绝对码序列,{dn}为差分编码序列。
D触发器用于将序列延迟一个码元间隔,在SystemView中此延迟环节一般可不采用D触发器,而是采用操作库中的“延迟图符块”。
图3差分编码器4、系统组成、图符块参数设置及仿真结果采用键控法进行调制的组成如图4所示:图4 键控法调制的系统组成其中图符0产生绝对码序列,传码率为20kbit/s。
图符2和图符3实现差分编码;图符5输出正弦波,频率为40k Hz;图符29对正弦波反相;图符7为键控开关,输出2DPSK信号。
图符的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
表1:键控法图符参数设置表编号库/名称参数0Source: PNSeq Amp = 1 v,Offset = 0 v,Rate = 20e+3 HzLevels = 2,Phase = 0 deg,Max Rate = 200e+3 Hz2Logic: XOR Gate Delay = 0 sec, Threshold = 0 v,True Output = 1 v,False Output = -1 v,Rise Time = 0 sec, Fall Time = 0 secMax Rate = 200e+3 Hz3Operator:DelayNon-Interpolating,Delay = 50e-6 sec= smpOutput 0 = Delay ,Output 1 = Delay - dT t2Max Rate (Port 1) = 200e+3 Hz5Source:SinusoidAmp = 1 v, Freq = 40e+3 Hz,Phase = 0 degOutput 0 = Sine t6 t29 t7 ,Output 1 = CosineMax Rate (Port 0) = 200e+3 Hz29Operator:NegateMax Rate = 200e+3 Hz7Logic: SPDT Switch Delay = 0 sec,Threshold = 500e-3 v,Input 0 = t5 Output 0,Input 1 = t29 Output 0Control = t2 Output 0,Max Rate = 200e+3 Hz 系统定时:起始时间0秒,终止时间秒,采样点数301,采样速率200e+3Hz,获得的仿真波形如图5所示。
(a)绝对码序列(b)相对码序列(c)未调载波信号(d)二相相对调相(2DPSK)信号(f)绝对码与相对码瀑布图图5调制过程仿真波形从图5(b)和(d)波形对比中可以发现,绝对码序列中的“1”使已调信号的相位变化π相位;绝对码的“0”使已调信号的相位变化0°相位。
绝对码和2DPSK的瀑布图如图6所示。
图6 绝对码和2DPSK的瀑布图5、主要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调制信号的功率谱如图7所示。
图7调制信号的功率谱正弦载波的频谱如图8所示。
图8 正弦载波的频谱2DPSK的功率谱如图9所示。
图9 2DPSK的功率谱由图7可见,基带信号的大部分能量落在第一个零点(20kHz)的频率范围之内,即基带带宽为20kHz;又由图5(b)可见,相对码序列为双极性脉冲序列,不含有直流分量,所以,不含离散谱。
由图8可见,载频信号的频谱位于40kHz,且频谱较纯。
由图9可见,已调信号的频谱为DSB信号,因为调制信号为双极性不归零脉冲,用双极性不归零码对载波进行相乘的调制,可以达到抑制载波的目的,即已调信号的频谱中,只有载频位置,没有载波分量,频带宽度为40kHz。
用SystemView仿真实现二进制差分相位键控(2DPSK)的解调1、实验目的(1)了解2DPSK系统解调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2)掌握2DPSK系统解调过程信号波形的特点;(3)熟悉系统中信号功率谱的特点。
2、实验内容以2DPSK作为系统输入信号,码速率Rb=20kbit/s。
(1)采用相干解调法实现2DPSK 的解调,分别观察系统各点波形。
(2)获取主要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3、实验原理[相干解调法]2DPSK 信号可以采用相干解调方式(极性比较法),对2DPSK 信号进行相干解调,恢复出相对码,再通过码反变换器变换为绝对码,从而恢复出发送的二进制数字信息。
解调器原理图和解调过程各点时间波形如图13(a)、(b)所示:其中码反变换器即差分译码器组成如图14所示。
在差分译码器中:{ˆnd }为差分编码序列,{ˆn a}为差分译码序列。
D 触发器用于将序列延迟一个码元间隔,在SystemView 中此延迟环节一般可不使用D 触发器,而是使用操作库中的“延迟图符块”。
(a )a b c d e f (b )e 1011000a b c d e f(b )e 出101100图13 2DPSK 信号相干解调器原理图和解调过程各点时间波形4、系统组成、图符块参数设置及仿真结果[相干解调法]相干解调法的系统组成如图16 所示。
图 16 相干解调法的系统组成其中,图符11为带通滤波器,图符18实现相干载波的提取,图符16为乘法器,图符20为低通滤波器,图符22、23、24实现抽样判决,图符27、30实现差分解码。
图符30输出再生的绝对码。
图符的参数设置如表3所示。
表3:相干解调法图符参数设置表编号库/名称参数11Operator:Linear SysButterworthBandpass IIR3 PolesLow Fc = 40e+3 Hz,Hi Fc = 80e+3 HzQuant Bits = None,Init Cndtn = Transient DSP Mode Disabled,Max Rate = 200e+3 Hz 图1 4 差分译码器16Multiplier:Non Parametric Inputs from t11p0 t18p3 Outputs to 17 20Max Rate = 200e+3 Hz18Comm: Costas VCO Freq = 40e+3 Hz, VCO Phase = 0 deg, Mod Gain = 1Hz/vLoop Fltr = 1 + 1/s + 1/s^2,Output 0 = Baseband InPhaseOutput 1 = Baseband Quadrature ,Output 2 = VCO InPhaseOutput 3 = VCO Quadrature t16 t19Max Rate (Port 3) = 200e+3 H20Operator:Linear SysButterworthLowpass IIR 3 Poles ,Fc = 20e+3 Hz, Quant Bits = None, Init Cndtn = TransientDSP Mode Disabled, Max Rate = 200e+3 Hz22Operator: Sampler Interpolating, Rate = 200e+3 Hz, Aperture = 0 secAperture Jitter = 0 sec, Max Rate = 200e+3 Hz23Operator: Hold Last Value, Gain = 1,Out Rate = 200e+3 HzMax Rate = 200e+3 Hz24Logic: Buffer Gate Delay = 0 sec, Threshold = 0 v, True Output = 1v,False Output = -1 v, Rise Time = 0 sec, Fall Time = 0secMax Rate = 200e+3 Hz27Operator: Delay Non-Interpolating, Delay = 50e-6 sec= smpOutput 0 = Delay t30 t34 ,Output 1 = Delay - dTMax Rate (Port 0) = 200e+3 Hz30Logic: XOR Gate Delay = 0 sec, Threshold = 500e-3 v, True Output= 1 vFalse Output = -1 v, Rise Time = 0 sec, Fall Time =0 secMax Rate = 200e+3 Hz调制信号为PN序列,码速率Rb=20kbit/s;正弦载波的频率为40k Hz。
系统定时:起始时间0秒,终止时间秒,采样点数500,采样速率200e+3Hz,获得的仿真波形如图17所示。
(a)二相相对调相(2DPSK)信号(b)带通滤波器的输出(c)提取的相干载波(d)乘法器的输出(e)低通滤波器的输出(f)解调输出的相对码(g)解调输出的绝对码图17相干解调过程的仿真波形2DPSK系统输入的PN序列和输出PN序列的瀑布图如图18所示。
图18 2DPSK系统输入的PN序列和输出PN序列的瀑布图眼图如图19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