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贞实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合集下载

乌发固发之宝——女贞子篇

乌发固发之宝——女贞子篇

乌发固发之宝——女贞子篇女贞子,也叫冬青子、女贞实,叫法比较多。

原产于我国长江的流域、南方等地区,也是南方城市常见的行道树,常年郁郁葱葱,遇冬而不凋。

女贞子,也是一种中药。

中医认为,女贞子性味甘、苦、凉,入肝、肾经,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头晕目眩、耳鸣目暗、腰膝酸痛、内热、须发早白等病症。

《神农本草经》认为女贞子具有“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

久服肥健轻身不老”。

《草本备要》中说女贞子可以“益肝肾,安五脏,强腰膝,明耳目,乌须发,补风虚,除百病”。

按照中医“以形补形”的说法,入药的女贞子极像人的肾脏,能够补肾健体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草本经疏》中说:“女贞子气味俱阴,正入肾除热补精之要品,肾得补,则五脏自安,精神自足,百病去而身肥健矣。

”这里点明了女贞子擅长补益肾阴,需要补肾又怕上火的人最合适了。

羽阳君发现,在很多的中药乌发方剂里,都能找到女贞子的身影,足见其在调理身体、帮助白发转黑方面的神奇之处。

临床上常将女贞子,应用于白细胞减少症、青光眼、乙型肝炎、糖尿病、高血脂症及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

1、高血脂症:取女贞子30克,山楂15克,水煎两次,把药液混合在一起,去渣,分早晚两次服,每日一剂,连服30天,效佳。

2、视力减退:取女贞子30克,枸杞子15克,菊花6克,水煎两次,把药液混合一起,去渣,分早晚两次服,每日一剂。

3、妇女色斑:女贞子1000克,水煎3次,3次药液合并浓缩成300克,兑入500克蜂蜜,再文火煎30分钟,待凉后瓶储。

每次两匙,温开水冲服,临睡前饮用。

4、白细胞减少:化疗期间白细胞减少,用女贞子、枸杞各15克,水煎服,两周即效。

5、腰痛遗精:用女贞子、金樱子、芡实各15克,旱莲草12克,水煎服,日服一剂。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6、治须发早白:对于不到四十岁即须发早白者,用初冬采收女贞子,酒浸一日,蒸透晒干,取一斤四两;夏季采收的旱莲草,取十两;晚春采收并阴干的桑椹子,取十两。

每天学一味中草药——女贞子(彩图)

每天学一味中草药——女贞子(彩图)

每天学一味中草药——女贞子(彩图)砭石温控坐灸仪砭石取代复合板丝棉盘立即购买图文均来自于网络,侵权删!酒女贞子是把女贞子的果实入锅蒸熟以后加白酒泡制得到的中药材,它的营养价值与药用功效比天然女贞子更出色,能滋补身体也能温补肾阳,酒女贞子的功效还有很多,想全面了解可以和小编一起去看看。

女贞子本品为木犀科植物女贞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江西。

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枝叶,稍蒸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以粒大、饱满、色紫黑色者为佳。

生用,或照酒炖法酒蒸法制用。

中药识别:果实呈卵形,椭圆形或肾形。

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果梗痕。

体轻。

外果皮薄,常附有白色粉霜,中果皮较松软,易剥离,内果皮木质,黄棕色,种子肾形,紫黑色,油性。

气微,味甘、微苦、涩。

药性:甘、苦,凉。

归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明目乌发,清虚热。

主治: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视物昏花,阴虚发热用法用量:煎服,6~12克。

酒制后增强补肝肾作用。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泄泻及阳虚者忌服。

现代药理:女贞子煎剂、女贞子素、齐墩果酸均有良好的降血糖、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作用。

齐墩果酸还能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水平,从而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增殖,并能诱导其凋亡女贞子能改善雌激素缺乏所引起的钙失衡状态,增强酪氨酸酶的活性和黑色素的合成,还具有保肝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齐墩果酸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细菌都有抑制作用。

酒女贞子的功效与作用1、预防高血脂酒女贞子中含有一些天然黄酮类化合物还有一些齐墩果酸,这些物质被人体吸收以后能清理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能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可以从根本上防止血脂升高,也能防止动脉硬化僵化,平时适量服用对维持人体心血管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2、预防高血糖酒女贞子还能预防高血糖,它含有的齐墩果酸能调节人体内分泌促进胰岛素产生,能防止血糖升高也能增加人体的耐糖性,另外酒女贞子中还含有一些天然的降糖成分,生活中人们出现了高血糖以后服用一些酒女贞子还能让血糖尽快恢复正常。

女贞子—搜狗百科

女贞子—搜狗百科

女贞子—搜狗百科药用价值女贞子,是一味补肾滋阴、养肝明目的中药,可治肝肾不足、头晕耳呜、头发早白及两目昏糊等病症。

性味归经:甘、苦,凉。

归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明目,清虚热。

主治: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视物昏花,阴虚发热。

临床应用用于肝肾阴虚的目暗不明,视力减退,须发早白,腰酸耳鸣及阴虚发热等。

该品能补肝肾阴,但药力平和,须缓慢取效。

治目暗不明,常配熟地,菟丝子,枸杞等同用,治须发早白,常配墨旱莲,桑葚等同用,治阴虚发热,常配地骨皮,生地黄等同用。

1.肝肾阴虚,头昏目眩、遗精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

2.老年人大便虚秘。

3.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慢性肝炎。

4.临床应用实例⑴ 治疗冠心病:用女贞子浸膏片每天30 g 共2 个月,治疗80 例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缓解率为80%,心电图改善率为55%,用女贞子蜜丸每次5 .3 g,治疗高脂血症30 例,1 个月为1 个疗程,血清胆固醇下降者为70 .6%,β 脂蛋白下降者为91 .6%。

临床对高血压患者可改善头晕头昏,对冠心病患者可改善胸闷、心前区疼痛并改善心电图。

⑵ 治疗肿瘤:对152 例中、晚期肿瘤患者,单药口服,每天2~3 次、10~40 mg/ 次、1~2 个月停药。

结果: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显著增强,提高E 玫瑰花结形成率,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上升、分别为63%、75%、79%。

对IgA、G、M 均无影响。

表明能增强肿瘤患者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迟发超敏反应,对体液免疫无影响。

齐墩果酸还抑制Ⅱ、Ⅲ、Ⅳ 型变态反应。

⑶治疗高血压,酒精性肝损伤,高脂血症并发高尿酸血症(笔者经验方):酒炒女贞子60g 、旱莲草60g、党参45g、炒白术30g、炮姜15g、麦冬30g、田基黄15g、炙甘草15g。

临床治疗40例,20天内对比血压、血生化、彩超等显示各项生理指标均较前好转,临床症状消失。

60天内血压稳定在正常状态。

[4]临床应用配方:1、女贞丹(《扶寿精方》):治肝肾阴虚,壮筋骨,乌发,止血。

药材:女贞子

药材:女贞子

药材:女贞子百草中医听百草故事,懂中药知识女贞子功效与作用药名:女贞子别名:酒女贞子、女贞实、冬青子、爆格蚤、白蜡树子、鼠梓子功效分类:补益药性味:甘、苦、性凉归经:肝经、肾经功效:补益肝肾、清虚热、明目主治:头昏目眩、腰膝酸软、遗精、耳鸣、须发早白、骨蒸潮热、目暗不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剂。

外用:适量,敷膏点眼。

清虚热宜生用,补肝肾宜熟用。

药材基源: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果实。

功效作用女贞子的功效与作用1、女贞子治肝肾阴血亏损引起的脱发:女贞子、旱莲草、熟地、枸杞各15克,水煎,早晚服,连服半月以上。

2、女贞子性禀纯阴,味偏寒滑,脾胃虚人服之,往往减食作泻。

《本经逢原》3、女贞子治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女贞子、枸杞、大枣各15克,水煎,日服2次,连服30天。

4、女贞子治风热赤眼:冬青子不以多少,捣汁熬膏,净瓶收固,埋地中七日,每用点眼。

(《济急仙方》)5、女贞子治老人大便虚秘。

《广西中药志》6、女贞子治瘰疬,结核性潮热等:女贞子三钱,地骨皮二钱,青蒿一钱五分,夏枯草二钱五分、水煎,一日三回分服。

(《现代实用中药》)7、女贞子治肾阴亏损、腰痛遗精:女贞子、金樱子、芡实各15克,旱莲草12克,水煎服。

8、女贞子凉血、益血。

《本草经疏》9、女贞子黑发黑须,强筋强力,多服补血去风。

《本草蒙筌》10、女贞子治顽固性失眠:女贞子30克,酸枣仁15克,石莲子10克,五味子5克,琥珀末(泡)4克。

水煎服,每日1剂,下午和晚上各服1次。

可连服5到7日。

11、女贞子治肝肾精血虚弱所致月经不调及崩漏:生地、熟地、女贞子各15克,旱莲草、首乌、当归、白芍、黄柏各12克,知母、阿胶各9克,水煎,日服3次。

12、女贞子治一切眼疾:女贞叶捣烂,加朴硝调匀贴眼部13、女贞子治面色如尘垢,日久煤黑,形枯不泽,或起大小黑斑与面肤相平:女贞子(水飞去盐沙,炒透,摊地出火气用)、紫菀各等分。

为末。

每服2钱,日2服陈酒下。

药象本草87-女贞子

药象本草87-女贞子

药象本草87-女贞子
女贞子,为木犀科多年生常绿乔木女贞的果实。

女贞树为亚热带树种,主要分布在南方。

性喜阳光也能略耐寒,北方也有少量种植。

其叶革质,经冬不调,被古人认为有女性坚贞之德,故名女贞。

其果实成熟之后,外被蜡质白霜,故又名白蜡树。

女贞树根系发达深长,树形高直圆展,气机上下通达,神气圆满充盛也。

其叶对生,光滑革质,卵圆尖锐,生机对称而满锐也。

入夏开花,圆锥花序生于枝头,小花色白四瓣,芳香低调者也。

至夏乃花,开花迟,心性内敛也。

花小而白,不张扬,神气内聚也。

女贞以内守之心,而得精气充盛之果,深秋结果,则果大如豆,果形如肾,累累枝头,压枝而低,精气盛满也。

其果如肾者,果形满而内凹也,精气盛满,而神气内藏也。

肾主收藏,其德在藏,其用在生,藏满而能生,是肾气之意也。

女贞子深秋方熟,冬至可采,其色深紫,外被白霜,收藏之至也。

故女贞子,以坚藏之性,成充盛之体,而内蕴圆展生机,凌冬不调者也。

补肾诸药,多以收藏之性而见功。

不知肾气之用,在生生不息之生意,蕴藏而绵延不绝也。

藏为体,生为用,有藏无生,藏亦无益。

女贞树,高大之木也,木者,生气也。

故女贞子有藏之德,蕴生之盛,得肾气之神韵,完美无缺者也。

女性可生子,女贞蕴生机,生生不息之力,源自坚定守藏之心,一致而无别也。

女性之美德名贞者,来自内心坚定而生机不绝也,非后世所谓守贞不嫁之说也。

中药材女贞子

中药材女贞子

中药材女贞子
女贞子(附:女贞叶)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成熟果实。

【性味与归经】甘、苦,平。

入肝、肾经。

【功效】补肾滋阴,养肝明目。

【临床应用】用于肝肾不足,头晕,耳鸣,两目昏糊,头发早白等症。

女贞子能滋养肝肾之阴,为一味清补的药品。

在临床上常与桑椹子、旱莲草等配伍,用于肝肾阴亏、头晕耳鸣、眼目昏糊、头发早白等症。

【处方用名】熟女贞、女贞子(蒸熟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附药】女贞叶:即女贞的叶。

性味苦涩微甘平。

功能清热利咽。

适用于咽喉肿痛等症。

一般用量为三片至五片,冷开水洗净,嚼服。

【按语】1.女贞子一药,根据临床应用的体会,它的滋养肝肾的功用与枸杞子、桑椹子相近。

但枸杞子能平补阴阳,用治肝肾不足,不论阴虚、阳虚,都能适用;桑植子补肝肾之阴,且能补血;而女贞子则只能滋阴,不能助阳,偏治肝肾阴虚,并无补血作用。

总的说来,此药性质平和,作用较缓,久服始能见功。

2.本品多用易致滑肠,如脾胃虚寒泄泻者,不宜应用。

【方剂举例】二至丸《证治准绳》:女贞子,旱莲草。

治肝肾阴虚。

【文献摘录】《本经》:「味苦平,主补中,安五脏。


《本草纲目》:「强阴,健腰膝,发白发,明目。


《本草备要》:「益肝肾,安五脏,强腰膝,明耳目,乌须发,补风虚。

」。

《中药学》学习笔记:补阴药之女贞子和龟甲

《中药学》学习笔记:补阴药之女贞子和龟甲

《中药学》学习笔记:补阴药之女贞子和龟甲女贞子《本经》为本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Ait.的干燥成熟果实。

生用或酒制用。

【性味归经】甘、苦,凉。

归肝、肾经。

【功效与应用】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肝肾阴虚之头昏目眩、视力减退、须发早白、腰膝酸软。

常与旱莲草同用,如二至丸。

用于肝肾阴虚之目暗不明,常配伍熟地、菟丝子、枸杞子等同用。

用于阴虚发热。

多配伍牡丹皮、地骨皮、生地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0~15 g。

【处方用名】熟女贞、女贞子(蒸熟用)。

【附药】女贞叶:即女贞的叶。

性味苦涩微甘平。

功能清热利咽。

适用于咽喉肿痛等症。

一般用量为三片至五片,冷开水洗净,嚼服。

女贞子一药,根据临床应用的体会,它的滋养肝肾的功用与枸杞子、桑椹子相近。

但枸杞子能平补阴阳,用治肝肾不足,不论阴虚、阳虚,都能适用;桑植子补肝肾之阴,且能补血;而女贞子则只能滋阴,不能助阳,偏治肝肾阴虚,并无补血作用。

总的说来,此药性质平和,作用较缓,久服始能见功。

本品多用易致滑肠,如脾胃虚寒泄泻者,不宜应用。

【方剂举例】二至丸《证治准绳》:女贞子,旱莲草。

治肝肾阴虚。

补腰膝,壮筋骨,强阴肾,乌髭发:女贞子(冬至日采:不拘多少,阴干,蜜酒拌蒸,过一夜,粗袋擦去皮,晒干为末,瓦瓶收贮,或先熬干,旱莲膏旋配用),旱莲草(夏至日采,不拘多少),捣汁熬膏,和前药为丸,临卧酒服。

(《医方集解》二至丸)治肾受燥热,淋浊溺痛,腰脚无力,久为下消:女贞子四钱,生地六钱,龟板六钱,当归、茯苓、石斛、花粉、萆薢、牛膝,车前子各二钱,大淡菜三枚。

水煎服。

(《医醇胜义》女贞汤) 【文献摘录】《本经》:「味苦平,主补中,安五脏。

」《本草纲目》:「强阴,健腰膝,发白发,明目。

」《本草备要》:「益肝肾,安五脏,强腰膝,明耳目,乌须发,补风虚。

」【现代研究】本品含齐墩果酸、甘露醇等。

能增强免疫功能,升高外周白细胞。

并有强心、利尿、保肝、止咳、抗菌、缓泻、抗癌等作用。

女贞子

女贞子

女贞子女贞子,甘、苦、凉。

归肝、肾经。

功能补养肝肾,乌须明目。

《本经》谓其“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

”《本草纲目》谓其能“强阴,健腰膝,变白发,明目。

”本品含齐墩果酸、乙酰齐墩果酸、熊果酸、甘露醇、葡萄糖、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

女贞子可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并对抗强的松龙的免疫抑制作用,对异常的免疫功能具有低调高、高调低的双向调节作用;实验表明,女贞子不仅对内分泌系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造血系统、免疫功能及抗炎方面皆有一定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女贞子富含亚油酸、亚麻仁酸,其煎剂醇溶液能增加离体兔心冠脉流量,同时能抑制心肌收缩力,且不增加心率,这些可能是其降低血脂、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理学基础。

对化疗和放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升高作用;对红系造血有促进作用,能减低实验动物的血清胆固醇,有预防和消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减轻斑块厚度的作用,能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数并减轻其阻塞程度;能明显降低高龄鼠脑、肝中丙二醇含量,提高超氧化酶歧化物(SOD)活性,具有一定抗衰老应用价值;可使正常家兔眼压轻微下降,但不能阻止水负荷所致的兔眼压升高;有强心、利尿及保肝作用;女贞子提取物女贞素具稳定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有缓泻作用。

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本品有降胆固醇及甘油三脂之效,能使实验性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

临床常用于:本品能补养肝肾之阴,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之头昏目眩、视物不清及腰膝酸软及须发早白等证。

常与其他补养肝肾药配伍,如《证治准绳》二至丸,以本品与旱莲草合用;《简便方》加入桑椹,效力尤著。

对于阴虚阳亢所致之头昏、目眩、耳鸣等证,也可以用本品与白芍、珍珠母等平肝潜阳药配用。

近年来,又用于中心性视网膜炎、早期白内障,以有肝肾阴虚之见证者较为合适。

可与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等益肾养肝药配用。

注意:因其主要成分齐墩果酸不易溶于水,故以入丸剂较佳。

名家笔谈女贞子可用于内分泌代谢病:女贞子味甘、苦,性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贞实1《名医别录》味甘,无毒.生武陵,立冬采.《本经》原文∶女贞实,味苦,平.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轻身2《新修本草》味苦、甘,平,无毒。

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轻身不老。

生武陵川谷。

立冬采。

叶茂盛,凌冬不凋,皮青肉白,与秦皮为表里,其树以冬生而可爱,诸处时有。

《仙经》亦服食之,俗方不复用,市人亦无识之者。

〔谨案〕女贞叶,似枸骨及冬青树等,其实九月熟黑,似牛李子。

陶云与秦皮为表里,误矣。

然秦皮叶细冬枯,女真叶大冬茂,殊非类也。

3《本经逢原》苦甘微寒,无毒。

其子黑者为女贞实,若红色者即为冬青,非女贞也。

发明女贞,少阴之精,但性禀纯阴,味偏寒滑。

脾胃虚人服之,往往减食作泻。

以《本经》枸骨主治误列此味之下,后世谬认女贞有补中安五脏之功,多致误用滋患特甚,因表而出之。

4《本草乘雅半偈》(本经上品)【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病。

久服,肥健轻身不老。

【核】曰∶出武陵山谷,诸处时有。

木肌白腻,叶浓而柔,长者约四五寸,碧绿色,面深背淡,花极繁冗,结子累累满树而色褐,即蜡树也。

立夏前后,取蜡虫种子,裹置枝上,半月后,其虫化出,延缘枝上,造成白蜡,民间大获其利。

亦名冬青,负霜葱翠,振柯凌风故也。

虽与冬青同名,共种实异。

冬青即冻冬,叶微圆,子红色,虫不造蜡为别也。

世俗尽用冬青实,女贞实不复识,二物功用迥别。

采择者不可不辨。

先人云∶凌冬负霜,子繁肌腻,虫食化蜡,坚白脂润,何精如之,故主补中肥健不老。

又云∶凌冬之资,不老之药。

形生本缺金水之精者,需此贞实,坚固其形,然饵服者,亦须如女之贞,久而不变,乃获其益。

【】曰∶不曰士贞,而曰女贞,谓主居中之藏阴故也。

则凡藏室萎顿,以及精神魂魄意志,离败而为百病者,靡不相宜;故久服则散精于肝,而淫气于百骸,肥健轻身不老,其外征也。

(女贞之主居中藏阴,宛若贞女之司中馈也,故清士敛其质,贞女慕其名,淫散字义。

合石斛石脂,参看始得。

)5《本草崇原》气味苦平,无毒。

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病。

久服肥健,轻身不老。

(女贞木始出武陵山谷,今处处有之。

叶似冬青,凌冬不落。

五月开细青白花,结实,九月熟,紫黑色,放虫造成白蜡者,女贞也。

无蜡者,冬青也。

)三阳为男,三阴为女,女贞禀三阴之气,岁寒操守,因以为名。

味苦性寒,得少阴肾水之气也。

凌冬不凋,得少阴君火之气也。

作蜡坚白,得太阴肺金之气也。

结实而园,得太阴脾土之气也。

四季常青,得厥阴肝木之气也。

女贞属三阴而禀五脏五行之气,故主补中,安五脏也。

水之精为精,火之精为神,禀少阴水火之气,故养精神。

人身百病,不外五行,女贞备五脏五行之气,故除百病。

久服则水火相济,五脏安和,故肥健,轻身不老。

6《本草图经》女贞实,生武陵川谷,今处处有之。

《山海经》云∶泰山多贞木。

是此木也。

其叶似枸骨及冬青木,极茂盛,凌冬不凋;花细,青白色;九月而实成,似牛李子。

立冬采实,曝干。

其皮可以浸酒,或云即今冬青木也。

而冬青木肌理白,纹如象齿,道家取以为简;其实亦浸酒去风补血,其叶烧灰,作膏涂之,治瘅瘃殊效,兼灭瘢疵。

又李邕云∶五台山冬青叶似椿,子如郁李,微酸,性热,与此小有同异,当是别有一种耳。

又岭南有一种女贞,花极繁茂而深红色,与此殊异,不闻中药品也。

枸骨木,多生江浙间,木体白似骨,故以名。

南人取以旋作合器甚佳。

《诗·小雅》云∶南山有枸。

陆机云∶山木其状如栌,一名枸骨,理白可为函板者,是此也。

皮亦堪浸酒,补腰膝,烧其枝、叶为灰,淋汁,涂白癜风,亦可作煎敷之。

7《本草思辨录》本经女贞主治,张石顽谓咸指枸骨,诸家误列于此。

观邹氏之疏,则知张氏实误矣。

女贞当春夏秋生长之会,被蜡虫蚀肌吮血,身无完肤,仍不废开花结实,而其所成之蜡,非他膏脂可及。

是故中之所以补,五脏之所以安,精神之所以养,百疾之所以除,皆人于热气耗败之余之大效,非本经无端加以隆誉。

然则用女贞者,当知苦平非温补之品,而功与温补埒者,其故自有在矣。

8《本草经集注》味苦、甘,平,无毒。

主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轻身,不老,生武陵川谷。

立冬采。

叶茂盛,凌冬不凋,皮青肉白,与秦皮为表里,其树以冬生而可爱,诸处时有。

《仙经》亦服食之,世方不复用,市人亦无识之者。

(《新修》一○四页,《大观》卷十二,《政和》三○六页)9《本草蒙筌》(即冬青树子)味苦、甘,气平。

无毒。

乡落幽居,多植遮护。

能欺霜雪,又名冬青。

衣皮将布袋净。

酒浸一宿,日曝待干。

研末为丸,用旱莲草熬膏合妙;捣碎渍酒,同生地黄投罐煮良。

黑发黑须,强筋强力。

安五脏补中气,除百病养精神。

多服补血去风,久服健身不老。

树皮凉而无毒,若渍酒每日饮,亦益肌肤。

枝叶煎可染绯,又烧灰面膏涂,能治瘅瘃。

木白纹细,函板堪为。

虫白蜡附树枝结成,系小虫食树汁化者。

(有黑。

每食冬青树汁,久而化为白脂,熔则成蜡。

人谓虫屎着树而然,非也。

亦有不变蜡者,则结苞枝上,初如黍米,渐圆大青紫,宛若树之结实,土人呼为蜡种,来年春深则苞拆而虫出延树矣。

欲广蓄者,候苞将折时,连枝采系他树,其虫亦应候而出。

)美。

)自然凝聚成块。

文理莹澈,不忝石膏。

《本经》原脱漏未书,丹溪始珍重才用。

尝与戴原礼简云∶白蜡者敛坚凝,诚为外科要药。

生肌止血定痛,接骨续筋补虚。

与合欢皮同煎,入长肉膏神效。

但未试可服否?其合欢皮服之验矣。

(蜡有二种,蜜白蜡人可服饵,《本经》石蜜款内曾已载详。

其虫白蜡《本经》未载。

后因丹溪此简有未试可服否一句,乃知言此虫蜡也。

故采之以补脱漏。

)白蜡尘取,能治瘵虫。

10《神农本草经》味苦平。

主补中,安五藏,养精神,除百疾。

久服肥健,轻身不老。

生山谷。

《名医》曰:生武陵,立冬采。

案《说文》云:桢,刚木也。

东山经云:太山上多桢木。

郭璞云:女桢也,叶冬不凋。

《毛诗》云:南山有杞。

陆玑云:木杞,其树如樗(陈藏器作栗),一名狗骨,理白滑,其子为木虻子,可合药,《司马相如赋》有女贞。

师古曰:女贞树,冬夏常青,未尝凋落,若有节操,故以名为焉。

陈藏器云:冬青也。

11《证类本草》(女贞实_)味苦、甘,平,无毒。

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

久服肥健,轻身不老。

生武陵川谷,立冬采。

陶隐居云∶叶茂盛,凌冬不凋,皮青肉白,与秦皮为表里。

其树以冬生而可爱。

诸处时有。

《仙经》亦服食之。

俗方不复用,市人亦无识者。

唐本注云∶女贞,叶似枸骨及冬青树等。

其实九月熟,黑似牛李子。

陶云与秦皮为表里,误矣。

然秦皮叶细冬枯,女贞叶大冬茂,殊有之。

陈藏器云∶女贞似枸骨。

按枸骨树如杜仲,皮堪浸酒,补腰脚令健。

枝、叶烧灰淋取汁,涂白癜风。

亦可作稠煎敷之。

木肌白似骨,故云枸骨。

《诗·义疏》云∶木杞,其树似栗。

一名枸骨。

理白滑,其子为木虻子。

可合药,木虻在叶中卷叶,如子羽化为虻,非木子。

又云冬青,其叶堪染绯,子浸酒去风血补益,木肌白有纹作象齿笏,冬月青翠,故名冬青。

江东人呼为冻生。

李邕又云∶出五台山。

叶似椿,子赤如郁李,微酸,性热。

与此亦小有异同,当是两种冬青。

日华子云∶冬青皮,凉,无毒。

去血,补益肌肤。

图经曰∶女贞实,生武凌川谷,今处处有之。

《山海经》云∶泰山多真木,是此木也。

其叶似枸骨及冬青,木极茂盛,凌冬不凋,花细青白色。

九月而实成,似牛李子。

立冬采实,曝干。

其皮可以浸酒。

或云∶即今冬青木也。

而冬青木肌理白,纹如象齿,道家取以为简,其实亦浸酒,去风补血。

其叶烧灰,面膏涂之。

治瘅瘃殊效,兼灭瘢疵。

又李邕云∶五台山冬青,叶似椿,子如郁李。

微酸,性热,与此小有同异,当是别有一种耳。

又岭南有一种女贞,花极繁茂而深红色,与此殊异,不闻中药品也。

枸骨木多生江、浙间,木体白似骨,故以名。

南人取以旋作合器甚佳。

《诗·小雅》云∶南山有枸。

陆机云∶山木,其状如栌。

一名枸骨。

理白可为函板者是此也。

皮亦堪浸酒,补腰膝。

烧其枝叶为灰,淋汁涂白癜风。

亦可作煎敷之。

12《雷公炮制药性解》味甘苦,性平无毒,入心肝二经。

主安五脏,养精神,补阴分,益中气,黑须发,强筋力,去风湿,除百病,久服可延年。

冬采,取布袋洗净衣皮,酒浸一宿,晒干用。

按∶女贞实苦走心,甘走脾,性用平和,经冬不凋,诚补阴之上剂也。

仙家亦需服食,今罕有能用之者,亦未究其药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