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
常见可燃气体爆炸极限.docx

常见可燃气体爆炸极限可燃气体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那就是:一定浓度的可燃气体, 一定量的氧气以及足够热量点燃它们的火源, 这就是爆炸三要素 , 缺一不可 , 也就是说 ,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会引起火灾和爆炸.当可燃气体和氧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时 , 遇具有一定温度的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我们把可燃气体遇火源发生爆炸的浓度称为爆炸浓度极限, 简称爆炸极限 , 一般用 %表示 .实际上,这种混合物也不是在任何混合比例上都会发生爆炸而要有一个浓度范围. 当可燃气体浓度低于LEL(最低爆炸限度)时(可燃气体浓度不足)和其浓度高于UEL(最高爆炸限度)时(氧气不足)都不会发生爆炸. 不同的可燃气体的LEL和 UEL都各不相同 , 为安全起见 , 一般我们应当在可燃气体浓度在LEL 的 10%和20%时发出警报 , 这里 ,10%LEL称. 作警告警报 , 而 20%LEL称作危险警报 . 这也就是我们将可燃气体检测仪又称作 LEL检测仪的原因 . 需要说明的是 ,LEL 检测仪上显示的 100%不是可燃气体的浓度达到气体体积的100%,而是达到了 LEL 的 100%,即相当于可燃气体的最低爆炸下限.序号名称化学式在空气中爆炸限(体积分数) /%下限上限1乙烷 C 2H 6 3.015.5 2乙醇C2H 5OH 3.419 3乙烯C2 H 4 2.832 4氢H 2 4.075 5硫化氢H 2 S 4.345 6煤油0.757甲烷CH 4 5.015 8甲醇CH 3 OH 5.544 9丙醇C3H 7OH 2.513.5 10丙烷C3H8 2.29.5 11丙烯C3H6 2.410.312甲苯 C 6H 5 CH 3 1.2713二甲苯C 6H 4(CH 3)2 1.07.614二氯乙烷C2H 4 Cl2 5.616 15二氯乙烯C2H2C l2 6.515 16二氯丙烷C3H 6 Cl2 3.414.5 17乙醚C2 H 5OC 2H 5 1.736118 二甲醚 CH 3OCH 3 3.0 27.019 乙醛 CH 3 COH 4.0 57 20 乙酸 CH 3 COOH4.0 17 21 丙酮 CH 3COCH 3 2.3 1322 乙酰丙酮 (CH 3 CO) 2CH 21.723 乙酰氯 CH 3COCl1.5 19 24 乙炔C 2 H21.5 100 25 丙烯氰 CH 2CHCN2.8 2826 烯丙基氯 CH 2CHCH 2Cl3.2 11.227 甲基乙炔CH 2CCH1.728 氨NH315 30.229 乙酸戊酯CH 3CO 2C 5H 111.0 7.5 30 苯胺C 6H 5NH 21.2 11 31苯C 6H 6 1.2832苯甲酸C H CHO1.46 533 苄基氯 C 6H 5CH 2CI 1.1 34 溴丁烷 C 3H 7CH 2Br 2.535 溴乙烷 CH 3CH 2Br6.7 11.336 丁二烯 CH 2CHCHCH22.0 11.537 丁烷C 4H 101.9 8.538 丁醇 C 4H 9OH 1.8 11.339丁烯C 4H 81.69.340丁醛C H CHO1.412.53 341 丁酸丁酯 C 3H 3COOC 4H 91.2 8.0 42 丁基甲基酮 C 4H 9COCH 31.2 8 43二硫化碳 CS 2 1.060 44一氧化碳CO12.57445氯苯C H CI1.3116 546 氯丁烷 C 3H 7CH 2CI 1.8 10.147氯乙烷CH 3CH 2CI3.815.448氯乙烯CH CHCI3.831249 氯代甲烷CH 3CI8.1 17.450 2-氯丙烷 CH 3CHCICH32.6 11.151 甲(苯)酚C 6H 5OH1.152环丁烷CH 2CH 2CH 2CH 21.88.353环已烷CH2 (CH ) CH 21.22 454 环已醇 CH 2(CH 2)3CHOHCH 2 1.255 环已酮 CH 2( CH 2) 3COCH 21.3 9.456环丙烷CH 2CH 2CH 22.410.457萘烷CH180.74.91058 环己烯 CH 2(CH 2)2CHCHCH 2 1.259 双丙酮醇(CH 3)2COHCH 2COCH 31.8 6.9 60二丁醚C 4H 9OC 4H 90.98.561二氯(代)苯C H CI 2 2.29.26 462 二乙基胺 (C 2H 5)2NH1.710.1263 二甲胺(CH 3)2NH64二甲苯胺 (CH 3)2C 6H 3NH 265 二氧杂环已烷(CH ) O 22 466 环氧丙烷OCH 2CH 2CH 2 67 乙氧基乙醇 C 2H 5OCH 2CH 2OH68乙酸乙酯CH 3COOC 2H 569丙烯酸乙酯CH CHCOC H5 2 2 270 苯乙烷 C 6H 5C 2H 5 71 环氧乙烷CH 2CH 2O72乙硫醇 C 2H 6S73 乙基甲基醚CH OCH32 574 乙基甲基酮C 2H 5COCH 375 甲醛HCHO76轻油C H NO77 硝基苯26 578 硝基甲烷CH 3NO 2 79 苯酚C 6H 5OH80 苯乙烯 C 6H 5CHCH 281 乙苯 C 6H 5C 2H 5 82 甲酸乙酯 HCOOC 2H 583 对二恶烷 C 4H 8O 2 84 异丁烷C 4H 1085 萘C 10H 886 壬烷 CH 3(CH 2)7CH 3 87 壬醇 CH 3(CH 2)7CH 2OH88仲醛(C 2H 4O )389戊烷C H125 90戊醇C H OH5 1191 丙胺 C 3H 7NH 292 丙基甲基酮C 3H 7COCH 393吡碇C 5H 5N94 四氢呋喃C H O4 895 四氢糠醇 C 4H 7OCH 2OH96 三乙胺 (C 2H 5)3N 97 三甲胺 (CH 3)3N 98 三氧杂环已烷(CH 2O)399 松节油 100 已烷C 6H 14101已醇C 6H 13OH102 庚烷CH 3( CH ) CH 32 3 103 甲氧乙醇CH OC H OH3 2 4104 乙酸甲酯 CH 3CO 2CH 3105 丙烯酸甲酯CH 2CHCO 2CH 3106甲胺CH 3NH 2107 甲基环乙烷CH 3C H 1162.8 14.4 1.2 7 1.9 22.5 1.9 37 1.8 15.7 2.1 11.5 1.7 13 1.0 7.8 2.6 100 2.8 18 2.0 10.1 1.8 11.5 7.0 73 0.9 6 1.87.1 63 1.3 9.5 1.1 8.0 1.0 78 2.7 16.5 2.0 22 1.8 8.4 0.9 5.9 0.7 5.6 0.8 6.1 1.31.1 8.0 1.2 10.52.0 10.4 1.58.2 1.7 12.0 2.0 12.4 1.5 9.7 1.2 8 2.0 11.6 3.0 290.81.2 7.41.21.1 6.72.5 143.1 16 2.4 254.920.7 1.156.73108 甲酸甲酯HCO 2CH 35 23109乙胺C 2H 7N3.514.0110 乙晴CH N4.416.023111 乙酸酐 C 2H 6O 3 2.9 10.3112 (正)葵烷C 10H 22 0.8 5.4 113丙醛C 3H 6O2.917114丙烯醛CH O2.83134115 甲醚 C 2H 6O 3.4 18116甲硫醇 CH 4S 3.9 21.8117 甲基亚枫C 2H 6O 22.628.5118 异丙醇CH O2.312.738119 异丁醇 C 4H 10O1.7 10.9120 异丙醚 C$H 14O 1.4 21 121异丙胺C 3H 9N2.010.4122 (正)辛烷C H181.04.668123 肼 N 2H 4 4.7 100 124 硫化羰 COS12 29125 氯丙烷 C 3H 7CI 2.6 11.11263-氯丙烯 C 3H 5CI 3.3 11.1127 溴甲烷CH 3Br10164。
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

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是指气体在空气中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
了解和掌握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对于工业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的概念、影响因素、测定方法,以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引言可燃气体在一定的气体浓度范围内与空气发生混合后,可能形成可燃气体的爆炸混合物。
了解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对于预防火灾、保障工业安全至关重要。
二、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概念定义: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是指气体与空气混合后,能够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气体浓度范围。
包括下限和上限两个值。
下限(LEL):最低爆炸浓度,即混合气体中可燃气体的最低百分比,低于该浓度气体无法燃烧。
上限(UEL):最高爆炸浓度,即混合气体中可燃气体的最高百分比,高于该浓度气体无法燃烧。
三、影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气体种类:不同种类的可燃气体具有不同的爆炸极限,因此对于具体气体需要进行独立测定。
温度和压力: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会影响气体的密度,从而影响爆炸极限。
环境条件:空气中的含氧量和湿度等环境条件也会对爆炸极限产生影响。
四、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测定方法实验室测定:通过实验室仪器,将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逐渐调整浓度,测定出下限和上限。
计算法:利用气体的物理性质,结合气体浓度与爆炸极限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五、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安全生产设计:在工业生产中,了解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可以帮助设计安全生产环境,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危险源评估:在危险源评估中,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可燃气体进行爆炸极限测定,有助于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防爆设备选择:根据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选择适用的防爆设备,确保设备在爆炸极限范围内能够安全运行。
事故应急处理:在事故发生时,了解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有助于制定科学的应急处理方案,最大程度减小事故损失。
六、结论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是工业生产中关键的安全参数,对于防范火灾和爆炸事故、确保工业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各类气体爆炸极限

各类⽓体爆炸极限可燃⽓体包括哪些?各种可燃⽓体的爆炸极限是多少?
可燃⽓体检测仪
可燃⽓体在空⽓中爆炸极限如下:
甲烷在空⽓中爆炸范围为5% ~15%;
⼄烷在空⽓中爆炸极限:3.0%-16.0%(vol);
丙烷在空⽓中爆炸极限:2.1%-9.5%;
甲醇在空⽓中爆炸极限:6.0~36.5%
⼄醇在空⽓中爆炸范围:3.3% ~19.0%;
⼄烯在空⽓中爆炸范围:2.7% ~36%;
汽油在空⽓中爆炸极限爆炸极限:1.4%~7.6%;
柴油在空⽓中爆炸极限爆炸极限:1.3%~6.0%;
⼀氧化碳在空⽓中爆炸极限爆炸极限:12.5%~74%;
氢⽓空⽓中爆炸极限爆炸极限:4.1%~74.8%;
⼄醇与甲醇混合物在空⽓中的爆炸极限:3-30%;
丙烯腈在空⽓中爆炸极限:3.05%-17.0%;
氯⼄烯在空⽓中爆炸极限:4%~22%;
苯在空⽓中爆炸极限:1.2%~7.8%。
燃烧极限、爆炸极限和闪爆(一)

燃烧极限、爆炸极限和闪爆(一)一、燃烧极限可燃性物质——固体、液体、气体,不论哪种物质的燃烧,从根本上说,都是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可燃性蒸气或粉尘在一定状态下和空气(或助燃性气休)混合后而发生的。
不过,可燃性物质和空气的混合要有一定比例,比例过高或过低都不会发生燃烧,惟独在一定比例范围内才干发生燃烧。
一定的比例范围则称为燃烧极限(flammability limits)。
燃烧极限用可燃性气休或蒸气在混合气休中的体积分数来表示。
二、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多数活性金属粉尘也是可燃的)等可燃性物质与空气(或助燃性气体)必需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匀称混合,形成预混气,碰到火源等外能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explosion limits),或爆炸浓度极限。
爆炸极限的表示方式与燃烧极限相同。
粉尘的爆炸极限用每单位体积的粉末质量(mg/L、g/m3或kg/m3)来表示。
三、燃烧和爆炸的区分燃烧由火焰形成,普通状况下火焰会在可燃气体中传扬。
燃烧极限是针对火焰是否在其混合气体中传扬而定义的。
而由爆炸极限引起的化学爆炸是指在气体存在的囫囵空间内眨眼(极短时光)产生燃烧的现象,其不管火焰在空气中传扬的形态。
闪爆的各种特征则介于燃烧和爆炸两者之间。
时光上:爆炸比燃烧短;爆炸在眨眼完成,而燃烧需要传扬。
空间上:爆炸通常在密闭状况下举行,而燃烧通常不在密闭状况下举行。
功率上:同等质量的可燃物,爆炸所产生的功率比燃烧大得多。
温度上:爆炸比燃烧产生更高的温度。
声压上:爆炸放出大量气体,物体体积急剧膨胀,使周围气压急剧变幻,介质产生振动并发出巨大声响。
压力急剧上升是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表24-2为一些可燃性气体的燃烧极限和爆炸极限。
表24-2一些可燃性气体的燃烧极限和爆炸极限常说的爆炸极限其实包含燃烧极限,在现实中,这两个术语之间存在着理解上的混淆。
在一些手册、规范、标准等藏匿发行的材料中,无数化学品的爆炸极限数据其实是燃烧极限。
可燃气体检测仪LEL的含义

质量百分浓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2、体积浓度(1)、摩尔浓度溶液的浓度用1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来表示的叫摩尔浓度,用符号mol表示,例如1升浓硫酸中含摩尔的硫酸,则浓度为。
摩尔浓度(mol)=溶质摩尔数/溶液体积(升)(2)、当量浓度(N) ————————这个东西现在基本不用了,淘汰单位,但是在50年代那会的书里面还是很多的。
溶液的浓度用1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当量数来表示的叫当量浓度,用符号N表示。
例如,1升浓盐酸中含12.0克当量的盐酸(HCl),则浓度为。
当量浓度=溶质的克当量数/溶液体积(升)3、质量-体积浓度用单位体积(1立方米或1升)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数来表示的浓度叫质量-体积浓度,以符号g/m3或mg/L表示。
例如,1升含铬废水中含六价铬质量为2毫克,则六价铬的浓度为2毫克/升(mg/L)质量-体积浓度=溶质的质量数(克或毫克)/溶液的体积(立方米或升)4、浓度单位的换算公式:1)、当量浓度=.质量百分浓度/E2)、质量百分浓度=当量浓度E/3)、摩尔浓度=质量百分浓度/M4)、质量百分浓度=质量-体积浓度(毫克/升)/5)、质量-体积浓度(mg/L)=104质量百分浓度5、ppm是重量的百分率,ppm=mg/kg=mg/L即:1ppm=1ppm=1000ug/L1ppb=1ug/L=式中:E—溶质的克当量;d—溶液的比重;M—溶质的摩尔质量;(二)、气体浓度对大气中的污染物,常见体积浓度和质量-体积浓度来表示其在大气中的含量。
1、体积浓度体积浓度是用每立方米的大气中含有污染物的体积数(立方厘米)或(ml/m3)来表示,常用的表示方法是ppm,即1ppm=1立方厘米/立方米=10-6。
除ppm外,还有ppb和pp t,他们之间的关系是:1ppm=10-6=一百万分之一,1ppb=10-9=十亿分之一,1ppt=10-12=万亿分之一,1ppm=103ppb=106ppt2、质量-体积浓度用每立方米大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数来表示的浓度叫质量-体积浓度,单位是毫克/立方米或克/立方米。
常见可燃气体爆炸上、下限

常见可燃气体爆炸上、下限什么是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爆炸上限、爆炸下限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浓度下,遇到火源都能爆炸,而必须是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火源才能发生爆炸。
这个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可燃气浓度范围,称为可燃气的爆炸极限(包括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
不同可燃气(蒸气)的爆炸极限是不同的,如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0%~75.6%(体积浓度),意思是如果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在4.0%~75.6%之间时,遇火源就会爆炸,而当氢气浓度小于4.0%或大于75.6%时,即使遇到火源,也不会爆炸。
甲烷的爆炸极限是5.0%~15%意味着甲烷在空气中体积浓度在5.0%~15%之间时,遇火源会爆炸,否则就不会爆炸。
可燃粉尘爆炸极限的概念与可燃气爆炸极限是一致的。
爆炸极限一般用可燃气(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可燃气(粉尘)的重量百分数表示(克/米*或是毫克/升)。
爆炸极限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防火防爆工作中有很大的实际意义:(1)它可以用来评定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燃爆危险性的大小,作为可燃气体分级和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类别的依据。
我国目前把爆炸下限小于是10%的可燃气体划为一级可燃气体,其火灾危险性列为甲类。
(2)它可以作为设计的依据,例如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设计厂房通风系统等,都需要知道该场所存在的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爆炸极限数值。
(3)它可以作为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依据。
在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场所,为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应严格将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
为保证这一点,在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时,应根据可燃气(蒸气、粉尘)的燃爆危险性和其它理化性质,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通风、置换、惰性气体稀释、检测报警等。
可燃性气体的浓度过低或过高它是没有危险的,它只有与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或更确切地说遇到氧气形成一定比例的混合气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常见可燃气体爆炸上下限

常见可燃气体爆炸上、下限什么就是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爆炸上限、爆炸下限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就是在任何浓度下,遇到火源都能爆炸,而必须就是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火源才能发生爆炸。
这个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可燃气浓度范围,称为可燃气的爆炸极限(包括爆炸下限与爆炸上限)。
不同可燃气(蒸气)的爆炸极限就是不同的,如氢气的爆炸极限就是4、0%~75、6%(体积浓度),意思就是如果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在4、0%~75、6%之间时,遇火源就会爆炸,而当氢气浓度小于4、0%或大于75、6%时,即使遇到火源,也不会爆炸。
甲烷的爆炸极限就是5、0%~15%意味着甲烷在空气中体积浓度在5、0%~15%之间时,遇火源会爆炸,否则就不会爆炸。
可燃粉尘爆炸极限的概念与可燃气爆炸极限就是一致的。
爆炸极限一般用可燃气(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可燃气(粉尘)的重量百分数表示(克/米*或就是毫克/升)。
爆炸极限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防火防爆工作中有很大的实际意义:(1)它可以用来评定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燃爆危险性的大小,作为可燃气体分级与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类别的依据。
我国目前把爆炸下限小于就是10%的可燃气体划为一级可燃气体,其火灾危险性列为甲类。
(2)它可以作为设计的依据,例如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设计厂房通风系统等,都需要知道该场所存在的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爆炸极限数值。
(3)它可以作为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依据。
在生产、使用与贮存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场所,为避免发生火灾与爆炸事故,应严格将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
为保证这一点,在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时,应根据可燃气(蒸气、粉尘)的燃爆危险性与其它理化性质,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通风、置换、惰性气体稀释、检测报警等。
可燃性气体的浓度过低或过高它就是没有危险的,它只有与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或更确切地说遇到氧气形成一定比例的混合气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可燃气体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爆炸极限如下:甲烷在空气中爆炸范围为5%~15%;乙烷在空气中爆炸极限:3.0%-16.0%(vol);丙烷在空气中爆炸极限:2.1%-9.5%;甲醇在空气中爆炸极限:6.0~36.5%乙醇在空气中爆炸范围:3.3%~19.0%;乙烯在空气中爆炸范围:2.7%~36%;汽油在空气中爆炸极限:1.4%~7.6%;柴油在空气中爆炸极限:1.3%~6.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爆炸极限:12.5%~74%;氢气空气中爆炸极限:4.1%~74.8%;乙醇与甲醇混合物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3-30%;丙烯腈在空气中爆炸极限:3.05%-17.0%;氯乙烯在空气中爆炸极限:4%~22%;苯在空气中爆炸极限:1.2%~7.8%不同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对人体的影响气体名称气体浓度(ppm)对人体的影响CO 50允许的暴露浓度,可暴露8小时(OSHA)。
200 2至3小时内可能会导致轻微的前额头痛。
400 1至2小时后前额头痛.2至3.5小时后眩晕。
800 45分钟内头痛、头晕、呕吐。
2小时内昏迷,可能死亡。
1,60020分钟内头痛、头晕、呕吐。
1小时内昏迷并死亡。
3,2005至10分钟内头痛、头晕。
30分钟无知觉,有死亡危险。
6,4001至2分钟内头痛、头晕。
10至15分钟无知觉,有死亡危险。
12,800马上无知觉。
1至3分钟内有死亡危险。
H2S0.13最小的可感觉到的臭气味浓度。
4.60xx察觉的有适度的臭味的浓度。
10开始刺激眼球,可允许的暴露浓度,可暴露8小时(OSHA、ACGIH)。
27强烈的不愉快的臭味,不能忍受。
100咳嗽、刺激眼球,2分钟后可能失去嗅觉。
200~300暴露1小时后,明显的结膜炎(眼睛发炎)呼吸道受刺激。
500~700失去知觉,呼吸停止(中止或暂停),以至于死亡。
1,000~2,000马上失去知觉,几分钟内呼吸停止并死亡,即使个别的马上搬到新鲜空气中,也可能死亡。
Cl20.533.51530100~150NO250~5060~150除200~700NO20.2~115~102050 30100~200SO2允许的暴露浓度(OSHA、ACGI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浓度下,遇到火源都能爆炸,而必须是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火源才能发生爆炸。
这个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可燃气浓度范围,称为可燃气的爆炸极限(包括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
不同可燃气(蒸气)的爆炸极限是不同的,如氢气的爆炸极限是 4.0%~75.6%(体积浓度),意思是如果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在 4.0%~75.6%之间时,遇火源就会爆炸,而当氢气浓度小于4.0%或大于75.6%时,即使遇到火源,也不会爆炸。
甲烷的爆炸极限是5.0%~15%意味着甲烷在空气中体积浓度在5.0%~15%之间时,遇火源会爆炸,否则就不会爆炸。
可燃粉尘爆炸极限的概念与可燃气爆炸极限是一致的。
爆炸极限一般用可燃气(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可燃气(粉尘)的重量百分数表示(克/米*或是毫克/升)。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