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_2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

合集下载

婴幼儿保健_第二章 幼儿生理特点及保育要点

婴幼儿保健_第二章 幼儿生理特点及保育要点


天。骨的红骨髓可以产生新的红细胞补充
衰老或被破坏的红细胞。红细胞中有一种

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成年男子血 液中的血红蛋白焊料为120~160g/L,成年
女子为110~150g/L。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
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
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种特性使
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另外,红细胞能运输一部
分二氧化碳。当血红蛋白与氧
循 结合时。血液中氧含量丰富,
呈现红色,这种血叫做动脉血;
环 当血红蛋白于洋分离,血液中

含氧量少,呈暗红色,这血叫 静脉血。

(3)白细胞:
白细胞是无色有核的血细胞,在
注意
运 动 系 统
有机物与无机物 硬度大,弹性小 比
成人的骨头好
成人3:7

干树枝,不易弯
儿童1:1 硬度小,弹性大 骨头较软(好比鲜
嫩的柳枝)易发生
弯曲
成人骨中的有机物约占
1/3,无机物约占 2/3。有机
运 动 系
物主要是胶原纤维,在骨板中 成层排列,使骨具有韧性和弹 性。骨盐(主要是各种钙盐) 沉积在胶原纤维的周围,提供

倒立 、碰碰车 、滑板车 、小区健
身器材 。
过早从事某一专项体育运动对未 成年儿童也是一种伤害。
二.骨骼肌
幼儿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
及储存的糖元较少,因此肌肉柔嫩, 收缩力较差,力量小,易疲劳。但

由于幼儿新陈代谢旺盛,疲劳后恢

复较快。
系 统
婴幼儿时期,支配上下肢大肌肉群 活动的神经中枢发育较早,故大肌 肉动作发育较早,躯干及上下肢活
骨髓填充于骨髓腔内,能制造

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及保育

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及保育
1、乳牙:牙釉质薄,牙本质脆软,牙髓腔较大,易患龋齿。 2、食道狭窄娇嫩、吞咽反射功能差。 3、胃肠道:吸收能力较强、消化能力较差。 4、肝脏:肝功能不完善,解毒能力差。
保育要点
1、注意口腔卫生、保护牙齿。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餐习惯。 3、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4、培养幼儿定时排便的习惯,预防便秘。 5、杜绝滥用药物。
进餐环节
1、餐前餐后不要做剧烈活动。 2、掌握每个小朋友的进餐情况。 3、对体弱儿、患病幼儿、新生的关注。 4、不要催促幼儿快吃。 5、进餐时不处理各种可影响幼儿情绪的事情。 6、防止食物呛如入气管。 7、教育幼儿不要把筷子或小勺含在口中。
五、泌尿系统特点
1、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弱。 2、膀胱:尿总量较多,储尿功能差。 3、尿道:短,黏膜柔嫩,易感染。
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及保育
——金苹果学前教育集团 卫生保健中心主任 朱海洁
专业化的保育
1、保育的概念
身体保育:对幼儿身体及其机能的保护、照顾与促进。 心理保育:对幼儿心理及其能力的保护与增进。 社会保育:改善生活环境条件。
2、保育的个性化
体强儿童:活动量比较大,对环境适应性强。 体弱儿童:在季节变换和传染病流行期间加强护理。
户外活动
1、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 2、注意活动场所地地有无不安全因素。 3、幼儿着装是否适合户外活动。 4、对体弱儿要多给予照顾。 5、根据幼儿不同情况,采用恰当的活动方式进行锻炼。
二、循环系统特点
1、血量相对比成人多,年龄越小,比例越大。 2、红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量不稳定。 3、心排血量较小、心率快、血压低。
各系统生理特点及保育
一、运动系统特点
1、骨骼:有机物较多、无机盐较少。 2、脊柱:人体的主要支柱。 3、关节:牢固性差。 4、肌肉:大小肌肉群发育不同速。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
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是一个复杂而快速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身体经历
了显著的生长和变化,这对他们的整体发展和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
1. 快速生长:学前儿童经历了快速的生长阶段,身高和体重都会大幅增加。


这个阶段,他们的身体组织和器官也在不断发育和成熟。

2. 发展协调能力:学前儿童的协调能力逐渐增强。

他们开始学会控制肢体动作
和运动技能,如走路、跑步、跳跃和抓握等。

这种协调能力的发展对于他们日常生活的自理、运动参与和学习至关重要。

3. 增强肌肉力量:学前儿童的肌肉力量在这个阶段获得显著的提高。

他们通过
对各种肌肉进行锻炼,使得身体更加强健,并能够进行更多的体力活动。

4. 发展感官能力:学前儿童的感官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器官逐渐成熟,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5. 增强免疫系统:学前儿童的免疫系统正在发展和成熟,逐渐提高身体对抵抗
疾病和病原体的能力。

然而,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健全,这个阶段的儿童更容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侵袭。

6. 发展幼儿园死角角:学前儿童的身体包括幼儿园死角角也在逐渐发展。

随着
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骨骼系统也会变得更加健壮,并开始形成牙齿。

总而言之,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包括迅速的生长、协调能力的发展、肌肉
力量的增强、感官能力的发展、免疫系统的加强以及幼儿园死角角的形成。

了解这些特点对于提供适当的环境和关爱,促进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1.神经系统:学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迅速,大脑容量增大,神经细胞和突触数量增多。

他们通过触摸、听觉、视觉、嗅觉等感觉来认知世界,并且逐渐形成一些基本的运动和语言能力。

2.肌肉系统:学前儿童的骨骼肌肉逐渐发育,肌肉力量逐渐增加。

他们开始掌握一些基本的动作技能,如走路、跑步、跳跃等。

他们的动作协调性还不够成熟,容易出现一些摔倒或碰撞等意外情况。

3.内分泌系统:学前儿童的内分泌系统发育较为稳定,对内环境的调节能力逐渐增强。

他们的生长激素分泌旺盛,身高体重逐渐增加。

4.循环系统:学前儿童的心脏、血管和血液系统发育良好。

他们的心脏和血管逐渐成熟,循环功能正常。

他们的心率较快,血压较低。

5.呼吸系统:学前儿童的呼吸系统发育良好,呼吸肌肉逐渐增强。

他们的肺活量逐渐增加,呼吸频率逐渐减少。

他们能够逐渐掌握呼吸控制,能够说话并参与各种运动活动。

6.消化系统:学前儿童的消化系统逐渐完善,食欲逐渐增加。

他们的消化酶分泌正常,能够消化各种食物。

他们的肠道功能逐渐稳定,能够吸收充分的营养,并排出体内的废物。

7.泌尿系统:学前儿童的肾脏和尿液排泄功能逐渐增强。

他们的尿液量和尿频逐渐减少,尿液的比重逐渐稳定。

他们能够控制小便,并逐渐掌握如厕等基本卫生习惯。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的发育特点是发育迅速、各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还不够成熟,存在一定的身体功能局限性。

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体育运动和身体素质教育时应根据他们身体各系统的发育特点,开展相应的运动和教育活动,促进他们身体各系统的健康发育,全面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

婴幼儿各系统发育的特点

婴幼儿各系统发育的特点

婴幼儿各系统发育的特点婴幼儿阶段是人类生命周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此时人体各系统的发育处于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身体逐渐发育成熟,各个系统也开始展现出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从神经系统、肌肉系统、骨骼系统和消化系统四个方面来探讨婴幼儿各系统发育的特点。

一、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在婴幼儿阶段,神经系统的发育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

新生儿时,婴儿的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尚未充分发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器官逐渐完善。

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 大脑皮层发育:婴幼儿的大脑皮层是学习和思考的主要区域,它负责知觉、运动和语言等高级功能。

在婴幼儿阶段,大脑皮层的神经元逐渐增加,并建立起更多的突触连接,这促进了神经细胞之间信息的传递。

2. 运动发育:婴幼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会逐渐学会控制头部、翻身、坐起、爬行和行走等运动技能。

这是因为婴儿的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在这个阶段发育迅速,不断建立起肌肉与神经之间的联系,使得婴幼儿能够掌握和运用各种动作。

3. 理性思维的缺乏: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对于理性抽象思维的发展还相对较弱。

他们主要依靠感觉和简单的联想来理解世界。

这也是为什么婴幼儿更容易受到刺激和感知的原因之一。

二、肌肉系统的发育特点婴幼儿的肌肉系统也呈现出独特的发育特点。

这些特点包括:1. 肌肉和骨骼发育:婴幼儿的肌肉和骨骼系统在出生后迅速发育。

初生婴儿的肌肉和骨骼比例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肌肉逐渐增长并变得更加结实。

这使得婴儿能够进行各种运动,如抓取物品、蹒跚学步等。

2. 体力和耐力:婴幼儿的肌肉系统发育不完善,体力和耐力相对较低。

婴幼儿进行运动和活动时常常感到疲劳,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

然而,通过持续的运动和锻炼,肌肉系统逐渐变得更强壮,婴幼儿的体力和耐力也得到改善。

三、骨骼系统的发育特点婴幼儿的骨骼系统同样经历了重要的发育过程,有以下特点:1. 骨骼发育:婴幼儿的骨骼系统相对柔软和易弯曲。

这是因为骨头中的胶原纤维含量较高,骨骼密度较低。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

的血液循环。
料做内衣
②适当降E低、室不内要温给度小。孩滥用化妆品。不要给小孩戴
③养成孩子用各冷种水金洗属脸饰的物习。惯不。要用母乳洗脸。
④让孩子学习游泳 。
• 眼睛——视觉器官
外膜(角膜、巩膜) • 1、眼睛的结构:眼中球膜、(附虹属房膜部水、分、睫组晶状成状体的体、。、脉玻络璃膜体), 眼球:眼球壁、内容内物膜(视网激膜与,)角形聚:膜成焦感形物到光成象视细折。网胞光膜感系上受统光,刺
( 用3药)膏皮肤环境的境温渗温度透度 过指去C过高作、尖一低,用修剪点,易剪成,强皮受指半使肤热:(圆趾散中注趾形甲热暑);的意多。甲剪边,避:脚缘易免剪趾是受手甲平中凉指,的或毒甲两,生及,端这冻可只样慎疮顺需趾;着稍甲环手剪就
锻炼皮肤的冷热适应向能前力生长:,不嵌入肉里
①户外活D动、,选充购分质接地受柔空软气、和吸阳水光性,强增、强不孩掉子色皮的肤衣
辅助装置:眼睑、结膜、泪器、眼肌 保护、营养、润滑、杀菌、 支配眼球运动
• 2、眼睛的功能:视觉 • 新生儿(20-25cm)、3m(聚焦)
1y接近成人水平。
• 3、婴幼儿眼睛的特点及保育要点
• (1)五岁以前有生理性远视(眼球前后径较短,物 象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
• (2)晶状体有较好的弹性(通过其收缩看清近物) • (3)提供各种刺激,促进儿童视觉发展 • (4)用眼卫生,保护眼睛 • (5)阅读时,科学采光(左上方) • (6)定期检测视力
• 小结:
课后
• 1、查阅学前教育、学前卫生学相关的书籍和网站。 • 2、案例分析 “青枝骨折”现象;小孩子合适唱成人歌曲吗?Why? 乳牙是否需要清洁? Why ? 大小便是与生俱来生理现象,是否需要训练? Why? 分析小孩长个在夜间 Why婴儿漾奶,怎样预防? • 3、列表总结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和保健要点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学前儿童是指3-6岁的儿童,这个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

在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过程中,有许多特点值得关注。

本文将从体重、身高、运动能力和感官发展等方面来介绍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

首先,学前儿童的体重和身高在这个阶段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婴儿的体重和身高增长最为迅速,然后在学前儿童时期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速度。

在3-6岁期间,学前儿童的体重和身高平均每年增长约为2.5-3公斤和7-9厘米。

这种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儿童其他阶段的增长速度,显示出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迅速和显著。

其次,学前儿童的运动能力也在这个阶段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运动能力是通过日常活动和体育锻炼来逐渐培养和发展的。

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跑、跳、爬、滑等基本运动动作,并能够掌握一些复杂的运动技能,如踢球、游泳等。

此外,学前儿童的运动能力还与他们的平衡能力、灵活性、协调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运动能力发展。

另外,学前儿童的感官发展也在这个阶段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学前儿童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能力在这个阶段逐渐发展和成熟。

他们能够通过观察、聆听、触摸、尝试等方式来感知和认知外界的事物。

学前儿童的感官发展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因为他们通过感官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探索新事物。

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感官发展,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感官刺激,如触摸玩具、听音乐、观看图画书等。

此外,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还表现出一些个体差异。

每个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速度和能力都有所不同。

有些儿童可能在体重和身高方面稍显超前,而有些儿童可能稍显滞后。

这些个体差异与儿童的遗传、营养、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儿童的身体发育过程中,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关注儿童的身体健康和营养状况,提供适当的营养和运动,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特点包括体重和身高的迅速增长、运动能力的发展和感官发展的进步。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连续性、非匀速性和阶段性: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生长速度并不相同,呈现出非匀速性的特点。

例如,在出生后的第一年,身体发育最快,而在幼儿时期则逐渐减慢。

2. 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性:学前儿童的各器官系统发育有先有后、快慢不一。

例如,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肌肉及脂肪的发育与体格生长平行,出生后1-2年快速增长,之后进入稳定增长期。

然而,神经系统的发育早于其他系统组织,生后2年内发育最快。

3. 程序性: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遵循一定的程序。

例如,幼儿在1岁时可以站立、行走,在3岁时可以跑跳,身体发育从臂到手、从腿到脚,从全掌一把抓到手指取物,先画圆后画方形。

4. 个体差异性: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和水平存在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速度和达到的阶段都是不同的,有些孩子可能生长得更快或更慢,这取决于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5.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还表现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例如,适当的运动和游戏可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良好的营养可以支持身体的正常生长。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这些特点对于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特点2: ①血液量随年龄增长很快—及时补充营养物质
新生儿300ml,1y600ml,10y2000ml 造红细胞需要原料:蛋白质和铁--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成熟所需原料:维生素B12和叶酸-巨幼红细胞贫血 ②慎用合霉素、氯霉素等药物--抑制骨髓造血 ③空气污染影响骨髓造血功能
Eg:铅尘污染、白血病
(2)甲状腺 地方性甲状腺肿 呆小症
• 3、学龄前内分泌系统保健特点 (1)充足睡眠 (2)食用碘盐
• 学龄前生殖系统保育要点 (1)婴幼儿期是 性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 (2)保持外生殖器官的卫生
• 思考及作业
1、有人说,乳牙有病没事,反正乳牙是要换的,等换 了后自然就好了。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淋巴组织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2、幼儿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
(1)合理组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预防动脉硬化始于婴幼儿 (3)纠正幼儿挑食、偏食的毛病,合理营养,注意补 铁,预防缺铁性贫血 (4)发烧时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担 (5)保护淋巴器官,摘除要慎重
食品加工管理 —消化系统
1.什么是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 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 胰腺)
• 唾液的功能:保护、消化、滋润,不要随 便吐唾液
• 特点3
• 胃:储存、消化
• 学龄前儿童胃容量小,蠕动慢,消化酶含量低,消化能
力弱。
• 婴儿漾奶:婴儿贲门较松弛,胃呈水平位
• 预防方法: 分餐制: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唾液传染疾病,
• 胃容量:与哺乳量的关系。按需喂奶与按时喂奶
• 特点4 • 小肠:
功能:消化吸收排泄
• 特点1:
• (1)舌:舌头,味蕾、舌苔舌 系带短造成的吐字不清
• (2)牙齿 有二副牙齿,乳牙与恒牙(名 称、时间、颗数)
乳牙(6~8m,最迟不应晚于1y)共 20颗,2岁半左右出齐,6-7y开 始脱落,恒牙萌出,12-14y换 牙结束,恒牙32颗
估算应该长牙的数量=月龄-4
• 血管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 血压:
1-12y: • 收缩压 = 年龄×2+80 • (年龄×0.27) +10.6
• 血液
血液是存在于心脏和血管里的液体,包括血浆 和血细胞两部分。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 板等组成。
• 正常血细胞及功能: • ①红细胞、血红蛋白: • ②白细胞: • ③血小板:起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掌握:幼儿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系统特点与保育要点。 教学重点:幼儿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系统的生理特点。 教学难点:幼儿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系统的卫生保健。 授课时数:2学时
循环不已的运输流-循环系统
1、什么是循环系统
• 循环系统是一个密闭的、连续性的管道系统,它包 括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下午,妈妈去幼儿园接明明,老师告诉她,明明今 天又尿裤子了,希望家长配合做好孩子初入园的大小 便训练工作。妈妈很吃惊大小便是与生俱来的生理现 象,还要训练?可是等老师做了一番解释之后,明明 妈妈高兴地接受老师的建议。假如你是老师,会怎样 向家长说明呢?
3、分析小孩长个在夜间。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 3、幼儿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1)及时排尿 (2)饮水要充足 (3)预防感染
• 人体内的“化学信使”——内分泌系统
1、什么是内分泌系统 • 内分泌腺体、组织、细胞组成,调节系统 •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脑垂体、甲状腺、甲状
旁腺、肾上腺、胸腺、胰腺和性腺等。
• 2、婴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
(1)脑垂体: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分泌大量激素 生长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 : ①垂体性侏儒症: ②巨人症或者肢端肥大症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第二章 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与保健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 第二节 各年龄阶段儿童生长发育特征 第三节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与评价
教 学 要求
掌握 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特点及保育要点 运动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感觉系统
教 学 要求
教学目标: 了解人体的解剖生理结构,
• 心血管、淋巴系统 • 输送物质,保证新陈代谢
• 心脏
• ①心脏的外形及位置:拳头大小,倒置的桃,心尖 部略朝左,胸部左侧感到心跳。
• ②心脏的内部构造:
特点1: • 心率: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 心肌薄弱,心腔小,新陈代谢旺盛,心跳要比成人快。 新生儿:140次/分 1y:约120次/分 2y:约110次/分 3、4y:约105次/分 6、7y:约95次/分 成人:为60-100次/分 • 心脏在胚胎初期成型,特别注意孕早期对心脏的保护。 • 脉搏测量:挠动脉
• 为什么要保护乳牙——乳牙的功能(乳牙迟 早要换,是否健康不要紧)
咀嚼食物,帮助消化: 促进颌面部的正常发育 有助于恒牙的健康 有助于口齿伶俐:乳牙正常萌出,有助于发音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 特点2
• 唾液腺: 腮腺、颌下腺、舌下腺
• 6—7m,唾液分泌增加,但口腔浅,婴儿还 不会及时把口水咽下去,所以常流涎口外
• 淋巴系统---循环系统一部分
• 组成:淋巴管、淋巴结 、淋巴组织(脾、扁桃体) • 淋巴管--输送淋巴液。 • 淋巴结(群):颈、枕、腋窝、腹股沟等
过滤淋巴液、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功能

• 淋巴结正常与异常的区别:
• 特点3:
学龄前儿童淋巴组织发育旺盛,6y达成人水平,12y为 成人2倍,
• 2、泌尿系统特点:
①肾:功能差、重吸收浓缩差Fra bibliotek②输尿管:长、弯曲、肌肉弹 性差,易梗阻感染
③膀胱:容量小排尿训练:从 “无约束”到“有约束”
④尿道:儿童尿道短,容易发 生上行性感染
⑤注意小孩(3岁以后)急性 肾炎。
• 急性肾炎: • 症状: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 • A.浮肿:B. 血尿C. 高血压 • 预防急性肾炎,要从预防上述感染入手。
⑤低血糖症 ⑥学龄前肝脏解毒差、 消化脂肪能力差
• 2、幼儿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1)保护牙齿 如何保护乳牙 (2)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3)饭前饭后不要组织幼儿进行剧烈运动 (4)培养幼儿定时排便的习惯,预防便秘
• 泌尿、输尿、贮尿、排尿——泌尿系统 • 1.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泌尿) 输尿管(输尿) 膀胱(贮尿) 尿道(排尿)
①长度长,通透性好, 易消化吸收、中毒 ②肠道肌肉发育差, 蠕动差,易肠套叠、脱肛 大肠: ③幼儿应养成按时排便(早饭后) ④多食蔬菜、水果、粗粮
• 肝脏 :最大的消化腺,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
脂肪的消化、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合成蛋白质、脂 肪、胆固醇,解毒等功能
肝脏在糖代谢中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保证全身特别 是脑组织的能量供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