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养殖场的建设与规划

合集下载

现代畜牧场的规划设计

现代畜牧场的规划设计

现代畜牧场的规划设计畜牧场的规划设计应本着因地制宜、科学饲养、环保高效的原则,合理布局,统筹安排。

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留有空间。

场区建筑物的布局在既做到紧凑整齐,又兼顾防疫要求、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节约土地资源。

畜禽养殖场是种畜禽、商品畜禽的生产基地,场址的选择和布局是否得当,畜禽舍的设计和建筑是否合理,都直接关系到畜禽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一、厂址选择养殖场的场址时,应根据养殖场综合经营的种类、方式、规模、生产特点、饲养管理方式以及生产集约化程度等基本特点,对地势、地形、土质、水源以及居民点的配置、交通、电力、物资供应等条件进行全面的考察。

要有良好的养殖场环境条件,保证场区具有较好的小气候条件,有利于畜禽舍内空气环境的控制;便于严格执行各项卫生防疫制度和措施;便于合理组织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作人员劳动生产率。

场址选择原则,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水质好、水源充足。

凡经检验证明没有污染的井水、河水都是良好的水源。

土质坚实、渗水性强、未被病原体污染的砂质土壤。

位置首先应考虑居民的环境卫生,距离居民点较远的地方,位于住宅区的下风向和饮水水源的下方,距交通要道稍远一些为宜。

在所选定的场地上进行分区规划和确定各区生产、建筑物的合理布局,是建立良好牧场环境和组织高效率生产的基础工作和可靠保证,达到分区合理,各综合经营项目协调发展。

养殖场分区规划时,首先应从人畜保健角度出发,考虑地势和主风向,合理安排各区位置,以建立最佳生产联系和卫生防疫条件。

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尽量节约用地。

建筑物少占或不占可耕地。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势。

利用地形地势解决挡风防寒、通风防热、采光,有效地利用原有道路、供水、供电线路以及原有建筑物等,以创造最有利的养殖场环境、卫生防疫条件和生产联系,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投资、降低成本的目的。

全面考虑畜禽粪尿和养殖场污水的处理与循环利用。

养殖场建设方案范本(二篇)

养殖场建设方案范本(二篇)

养殖场建设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和概述养殖业是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科学、规范、高效的养殖场建设方案,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二、项目目标1. 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养殖场,实现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经营;2. 提供优质的畜禽产品,满足市场需求;3. 提高农民的养殖技术水平和收入。

三、项目内容和规划1. 选址:选择空气清新、水质优良、交通便利的地段,在养殖场附近建设水源保护区,确保充足的水源供应。

2. 建筑物规划设计:设计合理的养殖场场区和建筑布局,确保畜禽养殖环境的卫生、舒适和安全。

3. 环境治理:建设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减少运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处理后的废水可用于农田灌溉。

4. 养殖设备和设施:采用先进的养殖设备和设施,如自动投喂器、温度自控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等,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5. 养殖标准和管理:制定养殖标准和规程,确保养殖过程符合卫生、质量和安全要求。

制定与养殖场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架构和职责分工。

6. 选种与养殖技术:选用优良的遗传品种进行繁殖,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措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

7. 市场推广和销售: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开展品牌宣传和推广活动,建立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8. 培训和技术支持:为农民提供养殖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提升其养殖技能和管理水平,确保养殖场的可持续经营。

四、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 投资估算:根据养殖场规模、设备和设施的要求,进行投资估算。

包括场地购置费用、建筑物和设备的购置费用、治理环境的费用、选种费用、销售推广费用等。

2. 资金筹措:投资可以通过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合作伙伴投资等方式来筹措。

五、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分析1. 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优质畜禽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养殖场在积极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的前提下,有望取得良好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

养殖场的规划设计

养殖场的规划设计

养殖场的规划设计引言概述:养殖场的规划设计是确保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个合理的规划设计能够提高养殖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养殖动物的健康和福利。

本文将从场地选择、设施建设、生产管理、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养殖场的规划设计。

一、场地选择1.1 场地位置:选择远离污染源、便于排放污水的地区。

1.2 场地面积:根据养殖规模确定场地面积,确保充足的空间。

1.3 场地地形:选择平整且易于排水的地形,避免积水和泥沙淤积。

二、设施建设2.1 动物舍建设:根据不同养殖动物的特性设计合适的舍室,保障动物的生长和发育。

2.2 饲料储存设施:建设干燥通风的饲料储存仓库,避免饲料受潮发霉。

2.3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池或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生产管理3.1 养殖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计划,合理安排饲料投喂和疾病防控。

3.2 劳动力管理:培训养殖员工,提高员工养殖技能和管理水平。

3.3 疾病监测: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传播。

四、环境保护4.1 废弃物处理:合理处理养殖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4.2 水质保护:监测养殖废水排放,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4.3 能源利用: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五、食品安全5.1 饲料安全:选择质量可靠的饲料供应商,保障动物饲料的安全和营养。

5.2 兽药使用:合理使用兽药,避免残留物超标对食品安全造成影响。

5.3 检测监管: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和监管,确保养殖产品符合卫生标准。

结语:养殖场的规划设计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养殖动物的需求、生产效益、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因素。

只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才能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类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健康。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养殖场的规划设计有所帮助。

养猪场新建工程方案范文

养猪场新建工程方案范文

养猪场新建工程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猪肉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养猪业的生产效率,我公司决定投资兴建新的养猪场。

该养猪场将按照现代化标准进行规划建设,以提高生产效率,改良生产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二、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现代化养猪场2.项目位置:位于XX省XX市XX县3.建设规模:总占地面积500亩,其中养猪场占地200亩4.建设内容:新建猪舍、配套设施、兽医室、饲料加工厂等5.建设周期:预计为2年6.投资预算:总投资预算为5000万人民币三、建设内容及规划1.新建猪舍新建猪舍包括育肥猪舍、母猪产房、断奶舍和育肥舍等。

猪舍的设计应考虑到通风、保暖、排泄物处理等因素,使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提高养猪的生产效率和生长速度。

2.配套设施养猪场还需要配套设施,包括饲料储存设施、自动饲料投放系统、环保设施等。

这些设施的设置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养猪过程中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3.兽医室兽医室是养猪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疫病防控、兽药存放和猪只健康管理。

建设一间现代化的兽医室,可以为猪只的健康提供保障,降低养猪过程中的疾病发生率。

4.饲料加工厂养猪场还将建设一座饲料加工厂,用于生产养猪所需的饲料。

这样可以降低饲料的采购成本,提高猪只的饲养效益。

五、项目效益预测1.经济效益预计投资回收期为5年,建成后每年可实现纯利润5000万元。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项目效益将逐年增加。

2.社会效益新建的现代化养猪场将提高当地养猪业的生产效率,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同时,还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的猪肉产品,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六、项目实施方案1.选址规划选择在市场需求旺盛、土地资源丰富的地方进行选址规划,同时要考虑周边环境和交通便利度。

2.项目准备进行前期工程勘察、设计、立项和规划,确定具体的建设内容和规划方案。

3.项目建设采用分期建设的方式,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再逐步建设猪舍和配套设施。

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

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

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一、引言养殖业作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促进养殖业的发展,提高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效益化水平,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养殖场成为迫切需求。

本实施方案旨在对养殖场的建设提出具体的方案和措施,以保证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目标1.建设一座现代化、规模化的养殖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养殖产品的质量;2.实现养殖业从传统养殖模式到现代养殖模式的转变,提高养殖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3.保护环境,减少养殖过程中对土壤、水源和大气的污染。

三、建设内容1.地点选择:选择距离城市较近、交通便利、环境适宜的地点作为养殖场的建设地点。

同时要考虑到养殖场的规模和发展前景,以确保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

2.设备采购:根据养殖场的规模和养殖项目的需求,采购适当的养殖设备和技术装备。

设备采购应优先选择先进、高效、节能的设备,以提高养殖效率和节约能源。

3.建设规模:养殖场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市场需求和预计销售量来确定。

在建设养殖场的过程中,可以先进行试点建设,再逐步扩大规模,以降低风险和成本。

4.养殖品种选择: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场的条件选择适合的养殖品种。

同时,要做好养殖品种的选择和配套服务工作,以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5.水源保障:建设养殖场需要保证充足的清洁水源供应。

可以通过开挖水井、建设水库或收集雨水等方式来解决水源问题。

同时,还要配备合适的水处理设备,以确保饮水水源的清洁和卫生。

6.环境保护:在养殖场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工作。

例如,在养殖场周围建设绿化带、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合理利用养殖废弃物等。

在养殖过程中,要合理使用饲料、控制养殖密度,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和对环境的破坏。

7.人员培训:为了保证养殖场的正常运营,还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养殖技术、设备操作、环境保护知识等。

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定期进行培训更新。

《养猪场建设方案》

《养猪场建设方案》

《养猪场建设方案》养猪场建设方案一、项目概述养猪场建设是指基于养猪业的发展需求,规划、设计和建设现代化、标准化的养猪场,并配套完善相关设施设备,从而提高养猪产能和产品质量,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目标1. 构建现代化养猪场,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和产能;2. 提高养猪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3. 关注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确保养猪场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内容1. 选址:选择适宜的土地,考虑附近养猪业发展情况、市场需求以及交通、水源等基础条件。

2. 建筑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包括猪舍、饲料库、粪污处理设施等。

3. 养猪设备:选用先进、高效的养猪设备,包括饲喂器、水槽、通风设备等。

确保养猪场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4. 饲养管理: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包括饲料配方、饲养环境的控制、疫病预防等方面的管理。

提高养猪产品的质量。

5. 环境保护:建设合理的粪污处理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关注动物福利,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给猪只。

6. 安全措施:建设完善的安全措施,包括消防设施、防护网等,确保养猪场的安全运营。

四、投资估算养猪场建设的投资估算应综合考虑选址、建筑、设备、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费用。

具体投资额度需根据养猪场规模和生产要求进行具体估算。

五、预期效益1. 提高养猪产能,提高经济效益;2. 提高养猪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市场竞争力;3. 减少环境污染,关注动物福利;4. 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

六、风险控制1. 加强疫病防控,建立健全的养猪场监测与报警机制;2. 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确保养猪场的正常运营;3. 做好市场调研,熟悉市场需求及行业发展动态,避免过度生产和库存积压。

以上是《养猪场建设方案》的基本内容,仅供参考。

具体的建设方案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制定。

2024年养殖场建设方案范文

2024年养殖场建设方案范文

2024年养殖场建设方案范文一、概述养殖业是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人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提供经济发展的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业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建设一座现代化、高效率、绿色环保的养殖场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根据目前养殖业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份2023年养殖场建设方案。

二、规划与设计1.选址:选择远离市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地方作为养殖场的选址。

要符合生态环境要求,远离工业区、污染源等。

2.场区布局:根据养殖规模和品种,合理规划场区布局,划分不同功能区域,包括养殖区、饲料储存区、管理办公区等。

同时,注意场区内道路的规划,方便养殖场各区域之间的交通。

3.建筑设计:场区建筑要符合农业节能减排理念,选用节能材料,并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同时,根据不同养殖品种的特点,设计合适的饲养环境,提供适宜的空气、水质和温度。

三、生态环境治理1.水环境治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要进行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采用合适的生物处理技术,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并将处理后的水回用于养殖过程中。

2.气体治理:养殖场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采用适当的通风系统和气体处理设备,减少有害气体的浓度,保护环境和员工的健康。

3.废弃物处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要进行分类处理,包括饲料残渣、动物粪便等。

采用生物有机肥料化处理技术,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施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四、科技应用1.信息化管理:养殖场建设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养殖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养殖过程的全程监控和数据的实时统计。

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2.智能设备应用:利用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实现自动化养殖,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例如,智能喂料器、温湿度控制器等设备,可以根据动物需求自动控制养殖环境。

3.养殖技术研发:加强养殖技术研发,推广应用新的养殖技术。

例如,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养殖动物品质,应用无土栽培技术改良饲料品质等。

现代化猪场规划及设计

现代化猪场规划及设计

设计是基础,管理是核心。
二 现代化猪舍的规划布局及建筑
1.现代化猪场规划设计
一般猪场的规划分为生产 区、生活区、环保区三大功 能区,各功能区的定位是根 据猪场生产管理流程设计的, 不同的区域特性而存在设计 的差异。
二 现代化猪舍的规划布局及建筑
1.现代化猪场规划设计
猪场生产区的布局必须配合殖养生产流程,减少不同阶段猪只转 移的时间及空间。
四、规模化猪场设备系统
1 栏架系统
1.4 新式可升降分娩栏 可升分娩栏设计理念:在母猪躺卧时母猪位下降,仔猪上前
吃奶。当母猪站立时母猪位平台升起,防止母猪踩踏或躺卧时踩 伤、压死仔猪。
四、规模化猪场设备系统
2 自动喂料系统的应用
•饲料传送系统
在自动化送料系统中,有两种主流传输形式,一种是以绞龙式输送饲 料达到喂料的效果,另一种是采用链盘式送料。链盘式主要应用于大 型猪场,可多角度多列数长距离传送;绞龙式送料安装简易成本较低, 一般用于小型猪场或养户喂养。
PA
PA
3 SA
4 Y- HL
G-H L
R-HL
5 SB1
SB 3
SB 6
SB9 SB12 SB15 HL20 6
SB2 SB4 SB7 SB10 SB13 SB16 SW22 7
EB
SB5 SB8 SB11 SB14 SB17 SW
8
10
9
第一栋清粪通风控制柜 HN-23.A-4/5
H L3
H L4 HL 5
喂料设备
清粪设备
环境控制设备
普及率不高
效率低下
一、目前国内猪场建设存在问题和发展需求
5 现代化养殖的发展是必然选择
综上所述,目前影响国内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土地资源、劳动 力资源、能耗以及环保要求,因此建设现代化养殖场必须围绕由耗能型向节 能型发展 ,由污染型向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由分户散养为主转向区域化布局、 规模化饲养、专业化经营,由手工劳作向自动化信息化发展,由分散管理向 标准化管理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 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a
29
第二节 猪场建设
三、生产区的规划
a
30
第二节 猪场建设
四、 猪舍的型式 (一)按屋顶形式分:单坡式、双坡式、联合式、
平顶式、拱顶式、钟楼式、半钟楼式等。
a
31
第二节 猪场建设
四、 猪舍的型式
(二)按墙的结构和窗户有无分为开放式、半开放
68
a
69
a
70
a
71
a
72
a
73
a
74
4、实行全进全出制工艺,按节律全年均衡生产。 5、饲养规模大,节约土地与人工。
6、具有现代科技知识水平的高素质人才,对猪场科学管理。
a
3
第一节 养猪生产工艺
二、现代养猪生产
概念: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设施装备养猪产业,按照工业生产
方式进行集约化养猪生产。
衡量标准:
①生产水平和饲料转化率高
②具有适宜的规模
600 150 306 144 52 30 1200 1308 3015 6205 10348 19
第一节 养猪生产工艺
七、栏位需要量的计算
各饲养猪群分组数=猪群组数+消毒空舍时间(天)/生产节 拍(7天)
每组栏位数=每组猪群头数/每饲养量+机动栏位数 各饲养群猪栏总数=每组空位数×猪栏组数
a
20
a
36
第二节 猪场建设
(一)基础和地面
• 基础:主要承载猪舍重量、屋顶和墙承受的风力。基础 深度,根据总荷载力、地下水位及气候条件等确定。为 防止地下水通过毛细管作用浸湿墙体,在基础墙的底部 应设防潮层。
• 猪舍地面:要求保温、坚实、不透水、平整、不滑、便 于清扫和清洗消毒。
• 地面一般应保持2—3%的坡度,以利于保持地面干燥。
1或2d 7d 10d
a
可减少待配和后备母猪。 可将繁殖技术和劳动工作 安排在一周5天内完成。 有利于按周、月、年制订
计划。
15
第一节 养猪生产工艺
六、确定工艺参数
繁殖周期:相邻两群泌乳母猪转群的时间间隔(天数)。 繁殖周期=母猪妊娠期+仔猪哺乳期+母猪断奶至受胎时间 母猪年产窝数=(365/繁殖周期)×分娩率
猪群栏位需要量
猪群种类
空怀母猪群 妊娠母猪群 哺乳母猪群 保育仔猪群 生长肥育群
猪群组 每组头


5
30
12
24
6
23
5
207
16
196
公猪群(含后备)
-
-
每栏饲 养量
4~5 2~5
1 8~12 8~12
1
猪栏组 数
6 13 7 6 17
-
每组栏 总栏位 位数 数
7
42
6
78
24
168
20
120
20
空怀及妊娠期
泌乳期
仔猪保育期
生长肥育期
特点
断奶仔猪比生长肥育猪对环境条件要 求高,便于采取措施提高成活率。
a
11
第一节 养猪生产工艺
四、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3、五阶段饲养工艺流程
妊娠期
泌乳期
仔猪保育期
空怀配种期
特点
生长肥育期
断奶母猪复膘快、发情集中、便于发情
鉴定,容易把握时间适时配种。
a
12
第一节 养猪生产工艺
③最佳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④经济效益好
a
4
第一节 养猪生产工艺
三、养猪生产模式
1、集约化饲养
又称完全圈养-定位饲养,泌乳母猪的活动面积小
于2m2。
特点:集中、密集、制约、节约。
a
5
第一节 养猪生产工艺
三、养猪生产模式
2、半集约化饲养 又称不完全圈养,泌乳母猪的活动面积大约5m2。
特点:面积大、投资低、母猪有一定活动空间。
51 24 10 5 200 216 495 1026 1612
102 48 12 10 400 438 990 2058 3432
153 72 26 15 600 654 1500 3095 a 5148
400 100 204 96 39 20 800 876 2010 4145 6919
500 125 255 120 46 25 1000 1092 2505 5168 8632
式和密闭式。
1、密闭式猪舍:有窗式和无窗式。
有窗式:四面设墙,窗设在纵墙上(如教室)。
无窗式:猪舍与外界环境隔绝程度较高,墙上只设应急窗
,供停电应急时用,不作采光和通风用,舍内的通风、光 照、舍温全靠人工设备调控,能够较好地给猪只提供适宜 的环境条件。
a
32
第二节 猪场建设
2. 开放式猪舍
实际上是一个棚,由支柱和屋顶组成,通风采光好,其结 构简单,造价低,但受外界影响大,较难解决冬季防寒。
a
6
第一节 养猪生产工艺
三、养猪生产模式
3、散放饲养 泌乳母猪的活动面积大于5m2。
特点:面积大,投资少,母猪活动空间增加,有利繁殖,提 高仔猪抵抗力。效率低。
a
7
第一节 养猪生产工艺
三、养猪生产模式
德国诺延根暖床养猪体系
特点:
解决大猪怕冷,小猪怕热的矛盾。 满足猪生理及行为习性的要求。 母猪不定位饲养,提高繁殖性能。 符合养猪福利。
23 8 5992
a
备注 配种后观察21d
按出生头数计算 按转入的头数算 按转入的头数算
8个月配种 不转群 9个月使用 最大存栏头数
18
不同规模猪场猪群结构
猪群种类
存栏数量(头)
生产母猪 空怀配种母猪
100 200 300
25
50
75
妊娠母猪 哺乳母猪 后备母猪 公猪(含后备公猪) 哺乳仔猪 保育仔猪 生长肥育 总存栏 全年上市商品猪
猪生产学
第九章 规模化猪场建设与规划
主讲教师:任广志
a
1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养猪生产工艺 第二节 猪场建设 第三节 养猪设备
a
2
第一节 养猪生产工艺
一、规模化养猪特征:
1、按繁殖过程安排工艺流程
2、猪种、饲料、消毒、免疫和饲养管理等,更加科学、规范 化和标准化。
3、使用先进养猪设备,生产效率高。
a
16
a
17
猪群种类
空怀母猪群 妊娠母猪群 哺乳母猪群 哺乳仔猪群 保育仔猪群 生长肥育群 后备母猪群 公猪群 后备公猪群 总存栏数
万头猪场猪群结构
饲养期(周) 组数(组) 每组头数(头) 存栏数
5
5
30
12
12
24
6
6
23
5
5
230
5
5
207
16
16
196
8
8
64
52
12
150 288
138 1150 1035 3136
a
37
第二节 猪场建设
(二)墙壁
• 按墙壁所处位置可分为外墙、内墙,外纵墙和山墙等。 • 墙内表面要便于清洗和消毒,地面以上1.0-1.5m 高的墙
面应设水泥墙裙。 • 据报道,猪舍总失热量的35—40%是通过墙壁散失的。
a
38
第二节 猪场建设
(三)门、窗
• 窗户主要用于采光和通风换气。 • 供人、猪、手推车出入的外门一般高2.0—2.4m,宽
仔猪保育场 断奶仔猪群
5周
育成猪场 生长猪群
8周
育肥猪场 育肥猪群
8周
特点
有利于防疫和管理,可以避免猪场过于集中
给环境控制和废弃物处理带来的负担。
a
14
第一节 养猪生产工艺
五、确定生产节律
概念:相邻两群泌乳母猪转群的时间间隔(天数)。 生产节律:1d、2d、3d、4d、7d、10d。
年出栏5-10万 年出栏1-3万 规模小的猪场
1.2—1.5m。
(四)屋顶
• 屋顶起遮挡风雨和保温隔热的作用。 • 要求屋顶必须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a
39
a
40
a
41
a
42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网
第三节 养猪设备
养猪设备
➢ 猪栏 ➢ 漏缝地板 ➢ 饲喂设备 ➢ 饮水设备 ➢ 降温与采暖设备 ➢ 猪只标识工具 ➢ 人工授精设备 ➢ 粪便处理设备
340
-
28
后备母猪群
8
8
4~6
9
2
18
a
21
一、选址原则 ①地势地形 ②水源水质 ③电力交通 ④防疫和环保 ⑤周围环境
第二节 猪场建设
a
22
a
23
a
24
第二节 猪场建设
二、总体布局
– 主要分设施:水塔、道路 、排水、绿化
四、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4、六阶段饲养工艺流程
妊娠期
泌乳期
保育期
育成期
空怀配种期
特点
肥育期
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饲养营养,
环境管理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生长潜力。
a
13
第一节 养猪生产工艺
四、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5、以场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流程--多点式
繁殖母猪场 公猪群
待配母猪群 妊娠母猪群 泌乳母猪群 后备猪群
a
8
第一节 养猪生产工艺
四、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分段饲养,全进全出饲养工艺。
a
9
第一节 养猪生产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