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学科学疑难问题分析与解决讲稿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疑难问题及教学策略

九年级化学疑难问题及教学策略

九年级化学疑难问题及教学策略九年级化学是初中阶段学习的重要科目,涉及到了许多基础概念和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需要老师们有针对性地去进行教学引导和解答。

本文将重点围绕九年级化学的疑难问题及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能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九年级化学疑难问题分析1. 元素周期表的运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但是其中的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元素类别等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有些难以理解和记忆。

尤其是一些非金属元素的命名和元素符号的规律,容易引起学生的困惑。

2. 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的表达方式,其中包含了物质的种类、数量和反应条件等信息。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常常会出现对于配平化学方程式、理解反应类型和物质的状态符号等方面的困难。

3. 化学反应类型的识别在学习反应类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单质氧化反应、双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和双置换反应等多种类型的反应。

对于不同类型的反应,学生需要具备识别和区分的能力,而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4. 化学键和分子式的学习化学键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分子式则是化合物的简单表达形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面临着对于不同类型化学键的理解和分子式的推导等方面的困难。

5. 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计算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涉及到了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溶液浓度等方面的计算问题。

学生们可能会对于物质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存在一定的疑惑。

以上列举的仅仅是九年级化学学习中的一部分疑难问题,但对于教师而言,重点是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九年级化学教学策略探讨1. 元素周期表的教学策略针对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元素符号和元素的性质、应用等信息,增加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了解和记忆。

可以通过制作元素周期表的拼图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元素分类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与实验探究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与实验探究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与实验探究初中化学作为学生初步接触科学的门槛,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常常面临一些问题,如学生实验时的安全隐患、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和学习动力的缺失等。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及实验探究的策略。

一、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化学的理解还较为浅薄,他们往往难以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公式,甚至产生恐惧心理。

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解决方案:1. 引导学生进行实物模型的构建:通过实物模型的构建,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

例如,可以让学生用纸板和小球模拟原子构成,通过拼凑和取下小球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原子结构的组成和变化。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讲解: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片、动画等视觉效果,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形象、直观。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二、学生实验时的安全隐患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验中,学生可能会面临一些安全隐患,如危险品的操作、火焰的使用等。

如何确保学生的安全,使得实验更具教育意义呢?解决方案:1. 建立安全实验室规范:教师需要在实验室中建立一套安全规范,明确实验操作的安全要求和禁止事项,如佩戴防护眼镜、穿戴实验服等。

提前告知学生操作的注意事项,培养他们正确的实验室行为。

2. 分步指导和演示实验操作:在实验前,教师可以通过分步指导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并提前解答学生的疑惑。

三、学习动力的缺失化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大量的记忆和思考,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会觉得枯燥乏味,导致学习动力的缺失。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化学学习的效果?解决方案:1. 探究式学习: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课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

解决初中学生对化学的难点与疑惑(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解决初中学生对化学的难点与疑惑(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解决初中学生对化学的难点与疑惑第一篇范文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初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难点和疑惑。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理解化学概念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时,首先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如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化合物等。

这些概念是理解化学现象和规律的基础。

二、掌握化学公式和定律化学公式和定律是描述化学现象和规律的重要工具。

初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类型、元素周期表、溶解度表等基本信息。

同时,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化学定律,如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

三、实验操作能力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初中学生要在实验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如仪器的使用、溶液的配制、气体的收集等。

同时,要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四、化学计算能力化学计算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学生要掌握基本的化学计算方法,如摩尔计算、质量计算、体积计算等。

同时,要能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解决实际问题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初中学生要学会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如鉴别物质、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等。

六、培养学习兴趣学习化学需要耐心和毅力。

初中学生要培养对化学的兴趣,积极参加化学课堂和实验活动,主动探究化学现象和规律。

七、总结总之,解决初中学生对化学的难点与疑惑,需要他们从根本上理解化学概念,掌握化学公式和定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加强化学计算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并培养学习兴趣。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化学的学习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二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化学学科本身,还要关注学习的主体——初中学生。

针对他们在化学学习中遇到的难点与疑惑,本文将探讨初中学生应如何调整学习方法与技巧,以提高化学学习效果。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问题探讨与解决方案分析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问题探讨与解决方案分析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问题探讨与解决方案分析第一部分:引言化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但其教学常常面临各种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第二部分:课程设置的问题中学化学课程繁多,内容繁杂,学生压力大。

有些内容过于抽象而难以理解。

解决方案是优化课程设置,减少冗余内容,增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实际应用的概念。

第三部分:实验操作的问题中学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实验操作存在一些问题。

学生往往只重视结果而忽略了实验原理,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解决方案是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同时在实验操作中融入原理解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实验过程与结果。

第四部分:教师教学方法的问题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往往侧重于传授知识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解决方案是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探究式实验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

第五部分:教材编写的问题中学化学教材过分强调记忆与死板的知识点,缺乏生活实际、案例分析与跨学科的内容。

解决方案是更新教材,注重案例分析与实际应用,并融入跨学科知识,使教材更具启发性与包容性。

第六部分:评价方式的问题目前中学化学评价主要侧重于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

解决方案是改变评价方式,增加实验报告、小组项目等综合性评价的比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和创新活动。

第七部分:师资队伍的问题中学化学教师的师资结构不平衡,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有的教师理论水平高,但缺乏实践经验;有的教师实践能力强,但缺乏深入的理论知识。

解决方案是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其教学水平与专业能力。

第八部分:实践环节的问题中学化学教学中,实践环节往往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组织,学生只是按照教材进行固定实验,难以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

解决方案是加强实践教学的设计与组织,引入探究式实验、科学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

初中化学学习问题解决(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化学学习问题解决(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化学学习问题解决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学习问题解决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初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由于化学知识体系的复杂性和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许多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问题一:概念理解不深刻许多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往往只注重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对化学概念的深入理解。

这导致他们在面对综合性的问题时,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问题二:实验操作不熟练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学生由于实验操作不熟练,导致实验结果与预期相差甚远。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实验探究,提高实验操作的熟练度。

问题三:知识体系不完善初中化学知识体系较为复杂,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因为知识体系不完善,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梳理化学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和总结,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

问题四:解题能力不强许多学生在面对化学题目时,往往因为解题能力不强而无法得出正确答案。

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还需教授学生一定的解题技巧,如逆向思维、联想思维等,以提高解题效率。

问题五:学习兴趣缺乏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

然而,部分学生对化学学科缺乏兴趣,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有趣的教学活动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

总之,初中化学学习中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应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学化学学科学疑难问题分析与解决讲稿65页PPT

中学化学学科学疑难问题分析与解决讲稿65页PPT
中学化学学科学疑难问题分析与解决 讲稿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初中化学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发言稿

初中化学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发言稿

初中化学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心得体会唐宾快时间:2019.5.5地点:会议室发言人:许宇生化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其研究成果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有关学校应该增加化学基础实验设备建设的资金投入,方便老师进行化学教学,创新教学评价方式,改变传统仅靠学生考试的考试成绩来评定教师教学的质量。

老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根据新课标要求进行教学,注重化学实验的学习,在课堂上与学生多进行互动,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注重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最终使得学校化学教学事业的发展。

一、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1.化学实验设施不齐全实验课是初中化学课的重要内容,每学期都要设置一定的实验课,实验课是对理论课的有效补充,实验课与理论课相辅相成,通过实验课能够有效地促进理论课的学习,而实验课需要理论课的指导。

研究发现,初中实验课的相关设施不够齐全,比如试管、酒精灯数量不够,乙醇等实验液体和物品不足,严重影响实验课的质量,也不能够保证实验课的安全性。

另外还存在部分设施陈旧和破损,部分实验物品过期,给实验课的进行造成很大的难度。

实验设施是化学课实验进行的基础,是实验课赖以开展的前提。

因此,实验设施的不齐全是初中化学课必须解决的问题。

2.学生对化学学科兴趣较低由于初中是化学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刚接触这门课程,觉得化学太过繁琐和复杂,难度较大,在心理上就对化学产生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害怕学习这门学科,从而缺乏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不自主学习,探索创新,尽量避免“深挖”这门学科。

有些同学甚至在化学课上不认真听讲,或者学习其他科目,课下也没有认真完成化学作业,缺乏主动探索其中奥妙的动力,最终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还有就是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难免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水平的高低不同,学生学习情况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化学老师的教学。

解决初中学生对化学的难点与疑惑(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解决初中学生对化学的难点与疑惑(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解决初中学生对化学的难点与疑惑第一篇范文:解决初中学生对化学的难点与疑惑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解决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疑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通过对初中化学教材的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生难点;教学策略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在初中阶段具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难点和疑惑,影响其学习兴趣和成绩。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们有责任关注这些问题,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解决初中学生对化学的难点与疑惑。

二、初中化学教学难点分析1.概念理解困难:初中化学涉及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如原子结构、离子化合物等,学生难以理解。

2.实验操作技能: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但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熟悉,导致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

3.知识应用能力: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后,难以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兴趣不足:部分学生对化学学科缺乏兴趣,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解决初中化学教学难点的策略1.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促进概念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概念,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图片等,直观地展示化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魅力。

2.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教师应重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同时,教师还要教育学生珍惜实验仪器,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通过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中。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化学学习中得到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离子共存问题中限制条件的易错点
(1)不能正确分辨溶液的酸碱性 (2)没有挖掘出限制条件下的隐含条 件。如pH=1溶液中没有注意到NO3-具 有强氧化性,或者只要看到NO3-和Fe2+ 就认为两者不能共存。 (3)对能发生双水解的离子不熟悉。
教学策略: 1、熟悉溶液酸碱性的表示特点 (1)表示酸性溶液: ①常温下pH<7的溶液; ②c(OH-)=1×10-(8-14)mol·L-1的溶液; ③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 ④c(OH-)< c(H+)等
无法深入理解。缺乏科学思维方法 4.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准确 5.试题中有超出教材及考纲要求掌握的内容
三、高中化学疑难问题分类
1.化学概念方面的疑难问题。 2.化学用语方面的疑难问题。 3.化学中基本原理的领悟方面。 4.元素化合物之间转化的疑难问题。 5.有机化学方面的疑难问题。 6.化学探究性实验方面的疑难问题。 7.化学计算中表达的逻辑性和规范性。
6、9、12、13
2013年高考试题中反映教学难点
1、化学常识不熟悉 2、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相关的计算 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4、对图像题型的应用 5、实验题中综合应用的能力 6、物质的相关性质及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深奥,不 易被学生认知理解的知识。如氧化性 酸和酸的氧化性,化学平衡,氧化还 原反应,化学键,物质的量等。
(2)常见氧化剂还原剂的性质应用 不灵活。
(3)不能正确使用氧化还原反应中 的一些规律。
教学策略:
1、辨别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 2、辨析概念; 3、归纳常见氧化剂、还原剂; 4、加强训练; 5、建立纠错练习本
6、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常出现的错误
(1)未标明物质的状态; (2)反应热的符号使用不正确; (3)漏写ΔH的单位或把单位写成kJ; (4)反应热的数值与方程式的计量数不对应; (5)对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理解不到位; (6)对可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不能正确理解。
教学策略:
1、经常抽查学生对酸碱盐溶解性掌握的情况。
2、加强训练。
3、教会学生掌握与量有关的方程式的有效书 写方法。用“少定多变”的书写法。
(1)“少定”即量少的反应物,其离子的化 学计量数按化学式确定;
(2)“多变”即过量的反应物,其离子的化 学计量数根据反应实际需要量来确定,不受化 学式中的比例制约,是可变的。
中学化学学科学疑难问题分析与 解决讲稿
例如2013的高考试题中,从评卷组 反馈回来的信息得知:
题号 总分 平均分 得分率
27 15 7.76 51.73%
28 15 7.24 48.27%
29 15 4.8
32%
30 15 3.45 23%
60 23.25 38.75%
从学生估分的情况来看,选择 题中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是:
教学策略: 1、熟悉溶液酸碱性的表示特点 (2)表示碱性溶液:
①常温下PH>7的溶液; ②c(H+)=1×10-(8-14)mol·L-1的溶液; ③能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 ④c(OH-)> c(H+)等
教学策略: 1、熟悉溶液酸碱性的表示特点 (3)既表示酸性溶液又表示碱性溶液: ①和铝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 ②由水电离出的 c(H+)=1×10-nmol·L-1
(3)由于学生理科思维水平的限制,不 能准确把握的知识。如平衡图像题,同 分异构体的书写,化学键的键能与反应 热的关系,化学计算题等。
二、高中化学疑难问题成因探讨
1.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 2.教材中识记性内容较多,学生记忆的准确
性达不到要求 3.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包括实验经验 的支撑,
例如:碳酸氢钠与少量澄清石灰水反应, 可假设1molCa(OH)2完全反应,则需要 2molNaHCO3,生成1molCaCO3、 1molNa2CO3和2molH2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HCO3-+Ca2++2OH-=CaCO3 +CO32-+2H2O
5、氧化还原反应中的难点
(1)不能正确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与 其他反应类型的关系。
的溶液; ③ 由水电离出的 c(OH-)=1×10-nmol·L-1
的溶液;
教学策略:
2、将能发生双水解的离子进行归纳 3、适当训练 4、建立纠错练习本
4、离子方程式书写中的难点
(1)对某些物质是否该拆判断错误。 如HCO3-,HSO4-,H3PO4,醋酸,石灰 乳,石灰水等。
(2)对与量有关的常见反应记忆不全 面。如碱与多元酸的酸性氧化物反应; 铝盐与强碱反应;偏铝酸盐与强酸的反 应;铁与硝酸的反应等;碱与多元酸的 酸式盐的反应的等。
(4)忽视限量。如一定量的Fe分别于足 量和少量的稀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
2、运用阿伏伽德罗常数时的常见陷进
(5)不理解物质结构。如晶体硅中每 个硅原子以四条共价键与其他硅原子 结合,但每摩尔晶体硅中仅有2NA条SiSi键
教学策略:(1)对易错物质分类归纳 (2)总结晶体的价键结构 (3)适当练习. (4)建纠错练习本
(1)忽视状态。如标况下的非气态物质
(2)混淆微粒。如没有把单原子分子叫分子; 没有把CO、NO当双原子分子;没有把复杂离 子当简单离子,如Na2O2中含一个O22-,而不是 两个O-。
2、运用阿伏伽德罗常数时的常见陷进
(3)模糊本质。特殊氧化还原反应的电 子转移(得失)数目。如一定量的Na在 不同条件(常温和加热)下与足量氧气反 应,转移的电子数与产物无关。
(2011大纲卷12).NA为阿伏加德罗常 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B.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 NA C.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 子总数为3 NA D.1 mol Na与足量的O2反应,生成Na2O 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四、高中化学主要疑难问题及教 学策略初探
(一).化学基本概念
1、氧化物类别中的三个易混关系
(1)酸பைடு நூலகம்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
(2)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
(3)酸性氧化物与酸酐的关系
教学策略:(1)分别理解概念 (2)举例说明并加以适当的练习,让学 生体会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2、运用阿伏伽德罗常数时的常见陷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