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培训资料安全篇
煤气防护安全培训基础知识

煤气防护安全培训基础知识1. 简介煤气是一种常见的可燃气体,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然而,由于煤气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不正确使用和管理煤气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人员的安全,进行煤气防护安全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煤气防护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了解煤气的特性、防护措施以及应对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
2. 煤气的特性煤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可燃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
煤气具有轻于空气的特性,遇到火源或者电火花容易引发爆炸。
此外,煤气具有一定的毒性,过量吸入煤气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为了保障煤气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3.1 安全使用煤气设备使用煤气设备前,需要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如燃气灶具配备有防火装置等。
同时,在使用煤气设备时,需要保持设备的通风良好,避免煤气积聚。
3.2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煤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是防护措施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并进行修理或更换,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3.3 安全储存煤气煤气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是防护的首要任务。
煤气储罐应该设置在通风良好、离火源远的地方,避免煤气泄露引发火灾或爆炸。
在日常生活中,火灾防护是煤气安全的重要环节。
合理设置火灾报警装置、灭火器材和紧急疏散通道,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3.5 制定应急预案即使做好了防护工作,意外情况仍然有可能发生。
制定煤气泄漏、火灾等应急预案,并进行培训,能够增加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减少事故的发生。
4. 应对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在遇到煤气泄漏、火灾等意外情况时,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处理方法:4.1 煤气泄漏如果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采取以下步骤:•不要使用明火或任何电气开关。
•尽量打开门窗,增加通风。
•尽快关闭煤气阀门。
•离开泄漏区域,并通知相关部门。
4.2 火灾如果遇到火灾,应迅速执行以下措施:•立即报警并通知相关人员。
•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期扑救。
•若火势过大,立即撤离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疏散。
煤气安全知识培训教材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煤气安全知识培训教材高炉煤气、转炉煤气是炼钢、炼铁生产中的副产品,每生产1t生铁可产生2100~2200m3高炉煤气,每炼1t钢可产生50~70m3转炉煤气,都是冶金的重要气体燃料。
各种煤气的成分及主要性质成分1. 发生煤气事故的原因从表6—1可以看出,中毒、着火、爆炸是煤气的三大特性。
因此,冶金工厂接触煤气作业又非常普遍极容易引起各类煤气事故,也就是通常大家所说的煤气三大事故。
发生煤气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下:①缺乏煤气安全知识,如在发生事故后不戴防毒面具进行抢救,导致事故扩大,或在有煤气的地区干活而不戴防毒面具。
②煤气设备泄漏煤气。
③设备有隐患,如水封有效高度不够,放散管高度不够,处理煤气的风机不防爆等。
④处理煤气不彻底,没有牢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如不堵盲板,而单靠开闭器切断煤气来源。
⑤上级变电所或自控电器设备出事故,突然停电。
⑥操作技术不熟练,误操作,或者不懂操作技术。
⑦处理煤气完毕后,煤气设备内的沉淀物,如焦油、萘等自然或遇火燃烧爆炸。
⑧抽堵盲板没有接地线,作业处蒸汽管道没保温(或保温层脱落),盲板、吊具与管道摩擦等。
2.预防煤气中毒措施预防煤气中毒,要严格遵守煤气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首先要做到以下各点:①经常检查煤气设备的严密性,防止煤气泄漏,煤气设备容易泄漏部分,应设置报警装置,发现泄漏要及时处理,发现设备冒出煤气或带煤气作业,要佩戴毒面具。
②新建或大修后的设备,要进行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产。
③进入煤气设备内作业时,一氧化碳含量及允许工作时间应符合表26.3的规定。
④要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如堵盲板,设水封等,盲板要经过试验,水封阀门不能作为单独的切断装置。
煤气系统中水封要保持一定的高度,生产中要经常溢流。
水封的有效高度室内为计算压力加1000(1mmH2O=9.8pa),室外为计算压力加500mmH2O。
合格后方可进行。
对煤气区域的工作场所,要经常进行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分析,如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时,要检查分析原因进行处理。
煤气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煤气安全防护知识培训第一章煤气中毒与预防第一节煤气中毒的概念一、什么是中毒由毒物对人体的作用而引起病患叫中毒。
一氧化碳是毒物的一种。
在钢铁企业中,煤气中毒实质指的就是一氧化碳中毒。
二、CO的产生和特性含碳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因空气不足,不能充分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比重为,比空气轻,当一氧化碳被人体吸入后,就会引起中毒。
三、一氧化碳的机理一氧化碳被人体吸入后,人体的氧和血红蛋白就变成了碳氧血红蛋白,并使血液凝结。
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了快200-300倍,当大量CO占据全身细胞阻止血液循环时,破坏了人体血液输氧机能,使人体缺氧窒息。
轻度中毒者,心跳加快,精神不振、头痛、头晕、呕吐、恶心;中度中毒者,脉搏加快而若、心慌,眼前昏迷,瞳孔扩大,患者处于昏睡之中;严重中毒者,嘴唇成桃红色或紫色,手脚冰凉、脉搏停止。
心脏跳动沉闷而微弱,失去知觉,有时还会抽筋,大小便失禁,如不及时抢救就会死亡。
四、煤气中毒的症状2、煤气中毒程度分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较高,人在短时间内吸入大量一氧化碳,所表现的中毒症状为急性中毒。
慢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较低,人体吸入的一氧化碳时间较长时,而发生轻度中毒症状:头痛、头晕、全身无力。
如果继续在这种环境工作、休息,中毒症状将不断加重,若发现不及时,或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第二节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一、造成煤气中毒事故的原因钢铁企业发生煤气中毒事故的原因复杂,与设备状况、工作环境、人的行为(精神状态、违反规章制度)、突发事件等因素有关。
简单的说,既有设备造成的客观原因,也有人的行为造成的主观原因。
(一)、造成煤气中毒事故的客观原因1、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会使人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中毒;2、一氧化碳比空气轻,遇到阴、雨、雪等天气,一氧化碳不易扩散,就会慢慢聚集在地面米左右,正好是人体呼吸带附近,很容易被人体吸入而引起中毒。
煤气安全培训

03
Option here
04
Option here
03
煤气的危害
易爆性
煤气遇明火易爆炸
1
健康危害
长时间吸入易中毒
2
3
4
煤气的使用范围
01
炊具
燃气灶具
02
热水
热水器
03
04
供暖
暖气
煤气的检测与预防
为确保安全使用煤气,应定期检查管道、阀门和燃气 灶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以防止发生意外事 故。
01
02
03
04
什么是煤气安全培训?
煤气安全培训是为了教育人们如何安全地使用煤气设 备和避免煤气事故的培训课程。煤气设备的不当使用 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煤气安全培训至关 重要。
为什么需要煤气安全培训?
01
危险能源
煤气具有危险性
02
提高安全意识
培养正确的安全观念
03 04
技能提升
熟练掌握安全操作方法
3
பைடு நூலகம்
煤气储气罐
存储液化石油气 注意安全距离与通风
4
● 04
第四章 煤气事故处理
01
02
03
04
煤气泄漏处理
01
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02
01
Option here
Option here
03
Option here
04
02
迅速离开现场
Option here
03
切勿使用明火
煤气中毒处理
中毒症状
立即停止使用煤气设备 转移到通风处
煤气安全知识考核
员工知识掌握情况
企业煤气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内容

企业煤气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内容一、煤气安全的重要性煤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能源,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煤气泄漏或不当使用煤气都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甚至中毒事故。
因此,加强煤气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二、煤气的性质及危害煤气通常指的是燃气、液化石油气等,它们都具有挥发性、易燃的特点。
一旦泄漏,煤气可能会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遇到火源就可能引发爆炸事故。
另外,煤气中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也可能会造成人身损害。
因此,对煤气的性质及其危害有清晰的认识至关重要。
三、煤气安全使用注意事项1.定期检查煤气管道及燃气具是否漏气,如有漏气现象要及时维修;2.防止煤气泄漏的发生,尤其要注意停气阀门是否关闭牢固;3.使用煤气时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煤气在室内积聚;4.在使用燃气具时,要确保其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并注意预防燃气泄漏造成的火灾危险。
四、煤气事故应急处理1.一旦发现煤气泄漏,要立即打开室外的门窗通风,并关闭煤气阀门;2.切勿使用明火或电器,以免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3.如果发生中毒事故,要及时将受害人送至医院就医,并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急救;4.在煤气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报警并请专业人士前来处理。
五、煤气安全防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我国,有一系列的煤气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了煤气安全的防范措施以及相关的责任;企业员工应当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并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
六、煤气安全培训课程的内容在煤气安全防护知识培训课程中,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煤气的性质及安全使用方法;2.煤气事故的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3.煤气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责任意识培养;4.煤气安全设备的使用及维护方法;5.模拟煤气事故的处理演练等。
七、煤气安全培训的重要性和良好的效果通过煤气安全培训,企业员工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煤气的危害及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降低煤气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了企业及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燃气安全培训素材

目录CONTENTS •燃气基础知识•燃气安全操作规程•燃气事故预防与处理•燃气安全宣传教育•燃气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01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较少,是一种清洁能源。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通常在压力下储存和运输。
由煤经过加工制成,含有不同比例的一氧化碳和氮气等气体。
030201燃气种类与特性燃气管道燃气表燃气灶具燃气供应系统010204燃气安全基本常识使用燃气时保持通风良好,避免产生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定期检查燃气管道、阀门和灶具等设备是否正常,确保无漏气现象。
使用燃气灶具时不要离开,避免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发现燃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开窗通风,并通知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0302门再断开电源。
燃气灶具操作燃气热水器操作燃气设备操作规范燃气泄漏检测与处置检测方法定期检查清洁与保养燃气设备维护与保养03燃气火灾的特点:燃烧速度快、火势猛烈,易引发爆炸和中毒。
预防方法:定期检查燃气管道、灶具等设施,确保无漏气现象;使用合格灶具,遵循操作规程。
扑救方法:迅速关闭燃气阀门,使用灭火器或湿布扑灭火焰,切勿用水灭火。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燃气爆炸预防与应对04安全教育内容包括燃气基础知识、燃气设备安全使用、燃气事故预防与处理、安全用气须知等,确保用户了解燃气安全知识。
安全教育方法采用图文并茂的宣传册、视频教程、现场演示等多种形式,让用户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燃气安全知识。
安全教育形式安全教育途径安全教育效果评估评估指标评估方法050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解读用等进行了明确要求。
0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解读救援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02《城镇燃气管理条例》解读行了规范。
相关法律法规解读燃气安全标准概述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该标准规定了城镇燃气的分类、燃烧特性、管道设计、设备选择等方面的要求。
企业煤气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内容

企业煤气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内容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煤气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但与之相对应的是煤气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保障企业员工和财产的安全,提高企业整体的安全生产水平,煤气安全防护知识培训成为了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从煤气的基本知识、煤气的危害、煤气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帮助企业员工更加深入地了解煤气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预防事故的发生。
一、煤气的基本知识1、煤气的成分煤气主要由甲烷、乙烷、丙烷等烃类气体组成,其中甲烷是煤气的主要成分,占比达80%以上。
此外,煤气中还含有少量的硫化氢、氮气等其他气体成分。
2、煤气的性质煤气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性质,煤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味的气体,在空气中呈可燃性,煤气的爆炸极限较宽,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气体。
3、煤气的来源煤气主要来源于煤矿开采、炼油和天然气开采等过程中释放的气体,也可以通过化工工业的生产过程获得煤气。
煤气广泛应用于家庭、企业、学校等各个领域。
二、煤气的危害1、燃烧性危害煤气是一种易燃气体,在遇到明火、静电火花等外部条件刺激时容易发生爆炸,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2、中毒性危害煤气中含有硫化氢等有毒气体,长时间接触或者高浓度暴露会导致中毒,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3、窒息性危害煤气在一定浓度下会取代空气中的氧气,造成窒息,使人员无法继续呼吸。
三、煤气安全防护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煤气安全知识培训,使员工了解煤气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养成安全意识。
2、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煤气使用的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流程,加强对煤气使用的监控和管理。
3、定期检查维护对煤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4、安全设施设置企业应在煤气使用场所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安全设施,并配备相应的应急处理设备,以备发生事故时进行有效应对。
5、合理储存和使用合理规划、储存和使用煤气,严禁超标储存和使用,确保煤气使用符合安全要求。
煤气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目录一、加强煤气基础知识学习的意义及一些基本常识二、煤气(CO)中毒机理及煤气中毒事故的特点及产生原因概括三、煤气中毒程度的判断及救治四、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五、煤气停送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六、煤气设施的检修安全七、煤气管道漏气的处理八、煤气着火事故的处理与预防九、煤气爆炸事故的处理与预防一、加强煤气基础知识学习的意义及一些基本常识。
(一)、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主要成份是一氧化 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剧毒、易燃易爆气体,操作不当易造成人员中毒、 着火和爆炸,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可 估计的损失,煤气管网作为公司三个重大危(wei )险源之一,如何维护好煤气设备设 施,杜绝煤气事故发生是我们安全工作中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所以对我厂 员工进行煤气安全较系统的基础知识培训教育,已成为一项长久而又重要的培 训课题。
(二)、高炉煤气的组成成份及主要特性(三)、关于煤气压力: 1Kpa=1000pa 1pa=0.102mmH 2O 1Kpa/cm2(1 公斤)=98066.5Pa 二、煤气(CO )中毒机理及煤气中毒事故的特点及产生原因概括 (一)、一氧化碳中毒机理: 一氧化碳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后,通过 气体交换作用进入血液循环,并与血液中红血球的血红蛋白结合,由于一氧化 碳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氧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的 240 倍,从而明显降低血 液的携氧功能,造成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缺氧发生中毒现象。
(二)、煤气中毒事故的特点: 重复性、多发性,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频率 及严重程度高, 特殊是在处理和抢救煤气中毒事故过程中, 往往造成事故的扩 大化, 引起更为重大的伤亡事故。
(三)、煤气中毒事故的产生原因概括 (1) 新建、改建或者大修后的煤气设备, 未经检查、验收及试压,就急于投 产; 成份%爆炸极限%下限 上限 30.84 89.49 氢气 1.5~1.8 热值 (kcal/m 3 ) 940 氮气 55~57 重度(kg/m 3 )1.295 一氧化碳27~30 着火 温度 700℃ 二氧化碳 8~12比重 0.9~1. 1 高 炉 煤 气(2)煤气设备漏煤气没有发现;(3)带煤气作业不戴防毒面具;(4)进入煤气设备内作业,没有可靠的切断煤气来源;(5)用煤气取暖或者点火器点火时熄火,阀门未及时关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6)在煤气设备附近逗遛歇息,或者在煤气作业时,由于非作业人员误入作业区;(7)由于煤气设备的设计失误,如放散管管口太低等等;造成煤气事故的这些原因,有操作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但是,最本质的原因是作业环境煤气泄露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气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培训资料安全篇1、怎样预防煤气着火事故的发生?为防止煤气着火事故的发生,可采取以下办法:1)要严格执行《煤气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2)煤气设备或煤气作业区附近40米内禁止一切火源;3)煤气设备和管道要定期进行严密性试验以防煤气泄露;4)非煤气设备的专用电器设备,不准架设在煤气设备上;5)带煤气作业要防止出现火花,尽量选用铜质工具,在特殊情况下使用铁质工具时要涂黄油并应十分慎重;6)在煤气设备上动火时,煤气设备要保护正压、压力最低不得低于200Pa,严禁在负压状态下动火。
动火时如放散阀位置较高抽力过大时,允许一侧敞开,另一侧的放散阀适当关小,减小抽力,避免火势蔓延。
另外在动火时应尽可能向管道内通入适量蒸汽。
7)煤气设备或管道内有可燃物时,应尽可能将可燃物清除,如洗涤塔为木格填料时,应在动火时通入循环水,确保填料潮湿;8)盲板作业中,应涂油,一切吊具均应烟头防止摩擦产生火花的措施,抽堵焦炉盲板应接地线;9)煤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应第七检查,接地电阻要大于4Ω;10)带煤气作业时,附近的高温、明火及高温裸体管应做隔热处理;11)煤气设备动火时,一人操作,另外要设置专人监护,发现着火立即采取措施;12)煤气设备在送煤气时应先做防爆试验,试验合格方能送气。
2、煤气报警器的使用要求。
1)禁止用高浓度的可燃气体、烟雾等介质对仪器实验和调试,以免损坏传感器。
2)仪表应设专人保管,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标定或更换。
3)禁止接触有腐蚀性的气体,避免猛烈撞击。
4)仪器显示不稳定时,不能使用。
5)新电池应保证极性无误,在有爆炸性气体或高浓度可燃气体的环境下禁止更换电池。
6)仪器长时间不工作时,应取下电池,置放在干燥无尘的低温环境中保存。
7)使用煤气报警器点检煤气设备设施作业时,应一人监测,一人监护。
3、发生煤气着火事故如何处理?1)发生煤气着火后,岗位人员应立即通知本单位调度,并拨打火警电话报警,报出着火地点、着火介质、火势情况等。
调度员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并向相关单位、部门报告。
2)对于火焰很小的起初火情,在防止中毒的情况下,使用黄泥、专用灭火器灭火,危及电器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灭火后必须及时采取可靠的堵漏措施进行处理;或确认后续用户停止用气后再灭火,并立即切断气源。
3)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煤气管道着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灭火。
4)直径大于100mm的煤气设施着火时,确认后续用户煤气停止使用煤气后,逐渐降低煤气压力,同时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但设施内煤气压力最低不得低于100Pa,有关的煤气阀门、压力表、蒸汽和氮气吹扫点等应指派专人操作和看管。
严禁突然关闭煤气阀门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
灭火后立即切断煤气来源。
5)管道内部的杂质发生着火时,确认管道内人员全部撤出,可将管道的人孔、放散等可能窜入空气的部位严密封闭灭火。
6)着火事故发生后,如煤气管道已经烧红时,不可喷水冷却,以防止骤然冷却导致管道变形或断裂。
7)在灭火过程中,尤其是火焰熄灭后,要防止煤气中毒,扑救人员应配置CO检测仪和佩戴防毒面具。
8)灭火后,要立即对煤气泄漏部位进行处理,对现场易燃物进行清理,防止复燃。
4、做煤气爆发试验,如何判断煤气是否合格?使用爆发筒取煤气样或空气样点燃,如有爆鸣声,表明煤气设备内气体为爆炸性气体;若煤气样燃烧到试验筒底,表明煤气设备内主要是煤气;若点不着则设备内是空气或置换煤气的氮气。
用这种方法取样点火试验,如煤气样燃烧到试验筒底三次为合格。
5、自吸式长管呼吸器适用于那类作业环境?自吸式长管呼吸器适用于缺氧或煤气浓度较高或有毒气体成分复杂的情况下使用,特别设用于进入储气罐,密闭容器内进行检修使用。
6、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如何处理?1)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后,应立即通知调度室,调度员根据现场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2)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后,一般是煤气设备被炸损坏,大量煤气泄漏可能发生煤气中毒、着火事故或产生二次爆炸,这时应立即切断煤气来源,迅速将剩余煤气处理干净。
如因爆炸引起着火应按着火应急处理,如有人员煤气中毒时按煤气中毒组织处理。
3)对爆炸地点应加强警戒,事故区域严禁通行。
在爆炸地点40m内禁止火源,以防事故的蔓延和重复发生,如果在风向的下风侧,警戒和禁火范围应适当扩大和延长。
4)迅速查明爆炸原因,组织人员抢修。
未查明事故原因和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前,不应向煤气设施恢复送气。
7、如何判定煤气中毒程度?按煤气中毒程度可划分为以下三种:1)轻度中毒,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但无昏迷现象出现。
对于轻度中毒者,一般使其脱离有毒现场吸入新鲜空气或进行适当的治疗就可使上述各症状迅速消失;2)中度中毒,除具有轻度中毒的各种症状外,还表现出多汗、烦躁、步态不稳;皮肤和粘膜苍白;随着中毒加重,面颊前胸及大腿内侧会出现樱桃红色,此时中毒者意识朦胧,呼吸微弱,有时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这时如能及时抢救,可很快苏醒,一般无明显并发和继发症;3)重度中毒,除具有中度中毒的大部分症状外,还出现强制性全身痉挛、手脚冰凉,完全丧失意识、心脏跳动沉闷而微弱、失去知觉,甚至会导致呼吸停止,中毒者的瞳孔放大,对光无反应,处于假死状态。
这时若不能及时抢救便可导致死亡。
重度中毒者有时会出现病理反射,伴发中毒性脑病、心肌炎、肺水肿及电解质紊乱等。
重度中毒者经及时抢救,能脱离昏迷,症状也可逐渐转轻。
但有的重度中毒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CO中毒神经系统继发症,其程度与昏迷程度有关,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痴呆木僵、震颤麻痹、肢体瘫痪、失语、偏盲及周围神经炎等。
8、发生煤气中毒后的抢救原则是什么?防护自身、严禁冒险;先抢后救、分秒必争;统一指挥、设立警戒;区别轻重、分别施救。
9、急性中毒的抢救原则是什么?急性中毒,发病快、病症重,且常危及生命,因此,抢救时应极尽全力,争分夺秒。
1)使中毒者尽快脱离有毒环境;2)促使中毒者排出体内毒物;3)解毒或减轻毒物有害作用;4)解除毒物引起的各种病症,减轻患者痛苦。
对于急性中毒者,在实施以上各点时,特别要求行动迅速,措施准确。
10、轻度煤气中毒症状及施救措施?对于轻度中毒者,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自行或在他人帮助下先尽快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处,或在他人护送下到医院吸氧,消除症状。
11、如何正确使用空气呼吸器?1)适用前进行检查,面罩气密性;观察压力表,读数不应该低于气瓶工作压力的90%,也就是说如果气瓶充气压力300bar,那么读数不应该低于270 bar;关闭气瓶阀,检查是否有泄露,观察压力表的读数,读数变化应该小于10bar。
2)慢慢拨动呼吸阀的拨叉开关或打开呼吸阀的转换开关,直到听到气流声。
3)使用中随时检查气瓶压力,当报警哨报警时观察压力表,此时压力显示应该在50 bar左右,或呼吸器有异音或感到呼吸障碍等异常情况,立即退出有毒区域。
4)检测呼吸器正常后,准备好安全帽,背好呼吸器,调整好肩带,扣上腰带并拉紧;调整好头带,戴好面罩,拉紧橡胶带子,使面罩和面部充分接触,带好安全帽。
5)打开气瓶阀至少一圈以上;6)注意面罩不能压住头发,蓄有鬓须和佩戴眼镜的人不能使用面罩式空气呼吸器,面部形状或疤痕导致佩戴面罩后面罩气密性无法保证的人不能使用面罩式空气呼吸器,面罩带子拉紧时不能有反转、扭曲现象。
7)深吸一口气,检查面罩气密性良好、呼吸正常后,即可进入煤气区进行抢险救援。
进入有毒区域工作需两人以上,两人保持三米以内距离,工作时保持联系,做好防护。
8)工作过程中时刻关注呼吸器压力表的变化,听到低压报警时要立即离开煤气区,到安全区更换气瓶。
9)停止使用呼吸器时,摘下面罩,关闭气瓶阀后,放尽管路气体。
10)使用呼吸器完毕,及时清洁、维护呼吸器,气瓶充气达到30MPa。
12、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操作步骤?1)救护人使中毒者呼吸道畅通,以保证挤压效果。
2)救护人应紧靠患者胸部一侧,为保证按压时力量垂直作用于胸骨,抢救者可根据患者所处位置的高低采用跪式或用脚凳等不同体位,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胸骨下二分之一处,男人为两乳头连线正中处。
3)救护人两臂肘部伸直,利用上身体重垂直下压,成人使胸骨下移4~125px,按压后掌根应迅速全部放松,让胸廓自动复原。
4)重复按压、放松的动作,按压频率为100次/分。
保持按压和解除按压两阶段时间相等,而且尽量减少按压中断。
13、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的方法怎样做?1)所有人工呼吸(无论是口对口,口对面罩,球囊—面罩)均应持续吹气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有明显抬高;2)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救护人跪蹲在中毒者头部一侧,一只手捏紧鼻孔,另一只手用姆指和食指掰开嘴巴,救护人深吸气后,对嘴巴吹气,吹气时要使胸部膨胀,大约每5~6秒吹一口气。
3)救护人换气时,要放松中毒者的嘴巴和鼻子,让其自动呼吸。
4)人工呼吸的过程中,若发现中毒者有轻微的自然呼吸时,人工呼吸应与自然呼吸的节律相一致。
当正常呼吸有好转时,可暂停人工呼吸数秒钟并密切观察。
若正常呼吸仍不能完成恢复,应立即继续进行人工呼吸。
14、如何判断心脏是否停止跳动?一手置于中毒者前额,使头部保持后仰,使气道开放;另一手在靠近抢救者一侧用食指及中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的喉结,然后向旁边滑移2~75px,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触摸颈动脉搏动(应在10"内完成)。
如果触摸不到中毒者的颈动脉搏动,而中毒者又无意识,就可以判定心跳已停止,这种情况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15、使用苏生器进行人工输氧方法?1)对已经恢复自主呼吸或没有丧失呼吸功能的中毒者,施行人工输氧。
2)将呼吸阀通导气管、储气囊连接。
3)打开氧气瓶及气路后,接在面罩上。
4)调整气量,一般以气囊不经常膨胀也不空憋为宜。
5)人工输氧时应取出压舌器,面罩松缚,人工输氧不宜过早停止,以防中毒者站起昏厥。
16、施行人工呼吸前的准备工作?1)安置伤员:将中毒者安置在空气新鲜地点,解除阻碍呼吸的衣物肩部垫高100—150㎜,头部尽量后仰,面部略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畅通。
2)清理口腔:用开口器从中毒者嘴角插入前臼齿间将口启开,用拉舌钳拉出舌头,用药布包住食指,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和其他污物。
3)清理喉腔:从鼻腔插入吸引管200—240㎜,在呼吸道内往复移动,将呼吸道内分泌物和其他污物吸入瓶内。
4)压舌:选择适当压舌器,将中毒者舌头拉出,插好压舌器,然后把中毒者舌头送回,以防痉挛时咬伤舌头。
17、如何正确使用自动苏生器?1)施行人工呼吸前的准备工作a)安置伤员:将中毒者安置在空气新鲜地点,解除阻碍呼吸的衣物肩部垫高100—150㎜,头部尽量后仰,面部略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畅通。
b)清理口腔:用开口器从中毒者嘴角插入前臼齿间将口启开,用拉舌钳拉出舌头,用药布包住食指,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和其他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