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港口区域景观要素的详细规划与设计
基于滨海特色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分析

基于滨海特色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游艇旅游成为了现代城市休闲度假的重要方式,而游艇码头作为其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针对滨海特色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问题,本文从建筑形态、功能布局、材料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建筑形态游艇码头陆域建筑的形态应该充分考虑到滨海自然环境的特点,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同时具有美观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建筑的大小和高度应该符合当地的城市规划要求,既要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又要避免对周边景观的影响。
游艇码头的建筑风格应该注重浪漫与时尚相结合,充分体现出游艇文化的特点。
同时,建筑的色彩也应该与周边环境协调,营造出和谐、舒适的旅游环境。
二、功能布局游艇码头属于综合性的建筑群体,功能涉及到停泊、维护、配备、服务、娱乐等多个方面,因此在游艇码头陆域建筑的功能布局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停泊区域:停泊区域应该根据所停泊的游艇类型划分不同区域,充分考虑到游艇的大小、形状和保养要求等因素。
同时,停泊区域还应配备出入口、通道和游客休息区等设置。
2.服务区域:服务区域包括船舶维修、清洗、供水、供电等多个方面,且需要充分考虑到游艇业主和游客的需求。
建筑布局上应注重流线性和相对独立性,防止不同功能设施之间互相干扰,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3.休闲区域:休闲区域是游艇码头重要的功能之一,可以设置观光平台、餐饮娱乐区、购物区等,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三、材料应用游艇码头陆域建筑的材料应用应该具备防水性、耐腐蚀性、美观性和环保性等特点。
而且应该充分考虑到建筑在海边环境中的特殊性,在防风、防污等方面做好预防工作。
对于不同区域应使用不同的材料,如停泊区、服务区应使用混凝土等坚固结构材料,而休闲区可以采用玻璃、木材等材料,使建筑更具有温馨感。
总之,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应以游艇文化为出发点,充分利用海景资源,实现美观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此外,设计方案应根据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着重考虑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基于滨海特色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分析

基于滨海特色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分析
滨海地区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滨海地区的特点和游艇码头的功能需求,以及满足人们的观光、休闲、娱乐等需求。
以下是对基于滨海特色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
计的一些分析:
1. 滨海特色的融入:滨海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景观,例如海洋、沙滩、海岛等。
设计师可以将这些特色融入到游艇码头的陆域建筑中,例如利用海洋元素进行建筑外
观设计,或者将沙滩和海岛元素融入到码头附近的景观设计中。
2. 观景平台设计:滨海地区的游艇码头通常是一个观赏海景和周围环境的最佳地点。
设计师可以在码头附近设计宽敞的观景平台,供人们观赏海景、观看日出日落等。
观景平
台可以设置坐椅、防晒设施等,提供舒适的观景体验。
4. 环保节能设计:滨海地区需要特别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游艇码头陆域
建筑设计中,应该考虑到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
可以采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利用太阳能为
码头提供能源;或者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绿化和冲洗设施等。
5. 交通便利设计:滨海地区的游艇码头通常是游客和船主来往的主要地点。
在陆域
建筑设计中,应该考虑到交通的便利性。
可以设置停车场、公共交通站点等,方便人们前
往和离开游艇码头。
基于滨海特色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功能需求、观景体验、
休闲娱乐设施、环保节能以及交通便利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
一个舒适、美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游艇码头环境。
基于滨海特色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分析

基于滨海特色的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是指对一个问题在历史上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分析,以明确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确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和方法的引导。
在进行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分析时,我们需要了解这一领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便更好地把握与滨海特色结合的原则和实践经验。
游艇码头作为二十一世纪最具魅力的城市景观项目之一,其建筑设计与滨海特色的结合已经成为当今建筑和景观设计的重要课题。
深入研究这一领域的背景及其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游艇码头建筑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为完善和提升这一领域的设计水平和创新力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游艇码头作为滨海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游艇停靠和起航的场所,更是城市与海洋之间联系的纽带。
其建筑设计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和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对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游艇码头是滨海城市重要的旅游和文化景点,其建筑设计直接关系到游客的体验和城市的吸引力。
通过对游艇码头建筑设计原则的研究,可以提高游艇码头的功能性和美观性,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城市的知名度。
滨海特色是游艇码头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将滨海特色融入建筑设计中,可以强化游艇码头与海洋环境的联系,体现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提升游客的体验和对城市的认知感。
通过对游艇码头陆域建筑设计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发挥游艇码头的功能和价值,同时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城市经济和文化的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游艇码头建筑设计原则游艇码头建筑设计原则是指在设计过程中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建筑物在功能性、美学和实用性方面的完美结合。
在设计游艇码头建筑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 舒适性原则:游艇码头建筑必须提供舒适的环境,包括充足的遮阳设施、舒适的休息区和清洁的卫生设施,以满足游艇主和游客的需求。
滨海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体系——以珠海市东澳岛为例

地貌为基础,采用G S技术,通过高程、 I 坡度和坡向叠加分扼 对海岛 陆地进行 建设适宜性评仇 根据规划布局需要,台
理安排土地利用 ( ,图2 图1 )
东澳岛从 1 9 年开始发展旅游产业, 97 至今已发展成为年旅游人口达 8 O 0O O人 的旅游小岛 东澳岛目前主要的旅游项 目是海洋 海岛观光度假;主要的服务设 施是各种度假酒店,包括南沙湾宾馆,东 澳度假村、仙泉山庄和游艇俱乐部等 总
目4
g建 筑
控 ( 廊 析 ) 视
目
开发区,主要以生态绿地、林地及少量
建筑等建筑类型,强化建筑的地域性、个
的服务设施用地为主,建筑密度宜控制
在 6 % 以 下。 0
性和可识别性。建筑立面应选用天然材
料,采用无色透明玻璃:建筑色彩应具有
() 3 建筑体量、设计风格 色彩与群
划建设必须与其特色保持高度的协调。在这种原则的指
性差异比较明显.造成旅游度假设施的巨大投资和维护
成本;@度假区开发强度过大,造成其赖 生存平 展 瞍
的生态环境与特色景观被严重破坏,度假区的发展陷人
窘境 伴随着滨海旅游度假区的发展, 不少专家学者总
结 了 些相关项 目的实践经验,并将相关数据纳^城市 规划体系中,用以指导滨海旅游度假区科学 健康,可
[ 文章编号] 06 02 2 1) 80 2一 5 [  ̄ 1 0 02( 2 0 03 o 0 e p
]U S [ Tg I 立献际识码] B
Co s ] e o t e uaoyPln igS se Zh h i n a ln s / Ac e g a ' R s r R g l r a nn y t m: u a  ̄ t Do g o la dCa eU ih n s
海边码头景观设计方案

海边码头景观设计方案海边码头景观设计方案码头是连接陆地与海洋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人们观赏海洋风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为了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我制定了以下海边码头景观设计方案。
一、景观布局首先,在海边码头的设计中,可以采用曲线和弧线的布局方式,以增加视觉效果。
将码头设计成一个S型或U型的曲线形状,使得游客可以在码头上漫步,同时欣赏到不同角度的海洋景色。
在码头的尽头设置一个塔楼,供游客登上,可以欣赏更远处的海洋风景。
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个植物广场和小型人工沙滩,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环境。
二、文化元素为了与当地文化和历史相融合,可以在码头上设置一些文化元素。
比如,可以在码头上设置一些雕塑作品,以展示当地的传统工艺和文化特色。
此外,为了丰富游客的经验,可以在码头上设置一些文化活动,比如传统音乐演奏、艺术展览等,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
三、休闲设施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码头上应该设置一些休闲设施。
首先,可以设置一些休息区,比如躺椅、遮阳伞等,供游客休息和观赏海洋景色。
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小吃摊位和咖啡厅,供游客品尝当地的美食和咖啡。
同时,可以设置一个船坞,供游客租赁小艇和划艇,体验海上运动的乐趣。
四、环境保护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码头设计中应该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可以设置垃圾分类的垃圾桶,引导游客进行垃圾分类。
此外,可以设置一些绿化带,并植树种草,以改善海岸带的生态环境。
同时,码头上可以设置一些太阳能照明灯,减少能源消耗。
五、安全措施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应该加强安全措施的设置。
首先,可以在码头的两侧设置护栏,以防止游客走入危险区域。
此外,可以设置一些救生设备,比如救生圈、救生艇等,以应对紧急情况。
同时,在游客进入码头之前,应该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海边码头景观设计方案应该注重曲线布局、融入文化元素、设置休闲设施、保护环境和加强安全措施。
通过这些设计,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同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滨海港口区域景观要素的详细规划与设计

21年 期 0 第9 0要 素 的详 细规划 与设 计
陈 玲
摘 要: 俗话说 “ 巧妇难 为无米之炊” 没有好的资源当然很难有好的景观。滨海港 口区域有 着优越 的 自然地理条件 , , 为塑造有地域特 色的优 美 环境打 下了基础 , 但仅仅有 资源仍然不能塑造 出滨海港 口区域 的景观 。 特别是 由于港 口码 头其本质是生产性功能, 有别于城 市生活性功能, 因此 , 从 总规 到 各 专 项 规 划 , 即要 突 出港 口 区域 整 体 风 貌 , 不 能 喧 宾夺 主 , 末 倒 置 。 现 论 述 港 口区 域景 观 规 划 设 计 的 要 素 。 又 本 关 键 词 : 海 港 口; 滨 景观 规 划 ; 计 ; 划 布 局 ; 岸 线 ; 际 线 设 规 海 天 3 )注 意处理好人工岸线与 A然 岸线 的接驳 区,特别是 当这一 区域 位于凸型海 岸线 与人工岸线交界 的区域使 ,顺应 自然 岸线 兴建亲水性 防波堤 、景观 区域不失为处理人工 与 自然关系的一种比较 常用 的手法。 3 天 际 线 从 港 口的选址看 ,港 口多位 于海湾 内,因而多数 港 口是被突 出的 A然 海 岸 线 所 包 围 的 ,远 距 离 观 赏 时 ,城 市 和 山体 的 天 际 线 起 主 要 作 用 ,港 口的 天 际 线 并 不 占据 主 导 地 位 。而 对 于 中距 离 观 赏 时 ,港 口的 高 大 的 机 械 设 备 和 办 公 区域 形 成 的 前 景 天 际 线 占主 导地 位 ,特 别 是 夜 晚 时 候 ,港 口区 域 所 形 成 的前 景 天 际 线 就 更 为 主要 。 因此 ,选 择 合 适 的填 海区域兴建港 口不仅要从港 口水域 、航行条件考 虑 ,还应该从城 市海 岸线和天际线规划进行认 真的研究 。结合其他滨 海城 市天际线规 划和设计 的研究成果 ,出滨海港 口区域天 际线规划和设计 的原则: 1 注重前景天际线 。许多滨海城市 的前景天际线是随着城市 的发 ) 展而积淀形成 的,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为市 民所熟悉和认同 , 并 成 为 城 市 的 标 志 和 象 征 。前 景 天 际 线 的规 划 和设 计 应 注 重 历 史 形 成 的天际线的保护 ,保持天 际线 的连续性 。对于城市 范围内而言 ,具体 讲就是要保持临水景观要 素 ,新 老建筑 、构筑 物的形体特点 ,以及相 互 之 间 在 立 面 形 式 和 色 彩 风格 等 方 面 保 持 协 调 和统 一 。 前 景 天 际 线 的 变 化 主 要 集 中在 建 筑 物 的 屋 顶 部 分 ,天 际线 的 变化 很 大 程 度 上 是 建 筑 物 屋 顶 形 式 的 变 化 , 因此 ,处 理 好 滨 海 建 筑 屋 顶 的 形 式 是 规 划 和 设 计 前 景 天 际 线 的 重 点 之 一 。 对 于 港 口区 域 来 说 ,前景 天 际 线 就 是 盗 立 在 1 海 岸 线 开阔的港 口码头前沿 的整 齐高耸的岸桥 以及色 彩缤 纷的集装箱 。对于 海岸线原本是 自然形成 的 ,其突出和 凹陷的位置则是海岸线 景观 港 口来说色彩的配置 、夜 景灯光的设计是形成港 口区域前景天际线的 组 织 的 关 键 之 处 。突 出 的 岸 线 是 视 觉 的 焦 点 ,形 成 了 前 景 天 际线 ,因 两大 因素 。此外 ,在港 区与港区之间或港 区与后方陆域之间兴建联络 而 更 多 地 被 人 们 所 感 知 。 同 时 ,凸 型 岸 线 具有 广 阔 的 视 野 , 可从 多 角 桥 ,这种横跨 海上 的大桥 ,在前景天际线中常常起 到非 常重要 的作用 , 甚 至 成 为 该 片 区 的标 志 。 度和不同距离观赏 ,成 为海岸线上的控制性因素 。 因此 ,在 凸型 岸线上 设计标志性建筑 物成为常用 的手法 。如美 国 2 处 理 好 前 景 与背 景 的关 系 。处 理 好 前 景 天 际 线 和 背 景 天 际线 这 ) 纽约港 的自由女神象是建 立在海湾 中一个 岛上 的 ;世界 闻名 的悉 尼歌 二 者 之 间 的 关 系 是 规 划 和 设 计 城 市 海 滨 天 际线 的 重 要 内 容 。前 景 天 际 剧 院 位 于 三 面 环 水 的 B lnln on 角 ,无 论 从 高 处 眺望 还 是 周 围 巡 线较低 ,背景天 际线较 高 ,前低后高 、逐层 升高是天际线设计 的一般 en e gP ii o 游 ,都可见完美 的形 态。由于突 出的海岸 线是视觉焦点 ,因此 ,应更 规 律 ,如 果 二 者 关 系错 位 或 混 乱 会 破 坏 天 际 线 的 结 构 与 特 点 ,滨 海 港 2 多注重 自然岸线与填 海港 口区域之 间的衔 接和过渡 。因此 ,兴建港 口 口区域 内超 过 10米 的巨型岸桥和其他 高大的设备形充 当了沿海港 口 的填海 范围不宜超 出突出的 自然岸线 ,应最大限度地保 留原有的海岸 城市 的前景 天际线 ,中距离观赏 时起 主要的作用。但从整个 片区的天 线和 自然景 观。因此 ,应更多注重 自然 岸线与填海港 口区域之间 的衔 际线来看 ,港 口区域的天际线仍 以背景 山体天际线为主 。对 于滨海多 接 和过 渡 。 山地 区,前景天 际线应与 山体走势 和谐 ,要避免 出现前景天际 线遮挡 凹入 的 海 岸 线 所 形 成 的 海 湾 通 常泊 稳 条 件 好 , 因此 , 成 为 人 们 兴 或破坏背景 山体 天际线的现象 。滨海港 口区域的天际线注重与 自然 的 建码 头 的首 选 位置 。 凹 入 的 海 岸 线 具 有 内 向 的 特 征 ,不 论 是 环 水 而 建 协 调 ,但 单 调 的港 口区 域 还 是 需 要 局 部 前 景 天 际 线 的对 比 ,这 样 能 活 的 建 筑 群 体 还 是 环 水 兴 建 的 码 头 , 其 布 局 空 间 均 是 一 个 内 向 的 环 境 , 跃 天际线 ,使其更 具特色 ,这是规划 和设计师们所需要控 制和把 握的 在整个 区域 的天际线 中,这部分 凹人的海岸线通常作 为中景或背景 天 关 键 。 除了处理好 前 、后天 际线之 间的关系外 ,前景天 际线 本身也应由 际线 。 美 国 的 巴尔 的 摩 港 是 凹形 岸 线 的典 型 实 例 。 内 港 环 绕 水 面 进 行 , 不同层次组成 ,形成层层积聚 ,阶梯上升 的动态形象 。需要指 出的是 , 分为世界贸易中心 、水族馆 、内港 广场 、海洋广场 、体育娱乐设施 和 尽管 前景 天际线 需要有不 同的层 次 ,但 在紧邻港 口码头 的后 方 ,不宜 滨水步行道等几个 主要的功能 区。其中世界 贸易 中心 作为唯~ 的高层 兴建 高层 建筑 ,如新加坡港 口,给人一种杂乱而烦躁 的感 觉 ,破坏了 整个海岸线的优美感 。相反 ,如果在港 口与后方 的城市 建筑群体之间 建筑 ,形成 了区域 内的天际线高点和标志性建筑物 。 2 规 划 布 局 原 则 安排适 当的绿化隔离带 ( 如果是有地形高差的绿地更好) ,则既可避免 从 上 述 海 岸 线 规 划 的 实 例 我 们 可 以 知 道 海 岸 线 规 划 不 是 孤 立 的 , 近 景 天 际线 重 叠 所 造 成 的 杂 乱 ,又 可增 加 天 际 线 的 层 次感 。 总 之 ,港 口的 天 际线 不 同 于 城 市 天 际 线 ,它 的 特殊 之 处 就 在 于 构 应充分考虑城市天际线和景 观的需要 ,滨海港 口区域海岸线规划 应遵 成 元 素 单 一 ,天 际 线 单 调 而且 没 有 起 伏 ,如 日本 东 京 港 口青 海 流 通 码 从 其 自然 的 布局 原 则 是 : 1 )尽量利用天然海湾兴建港 口和布置城市 的生活岸线 。每一个 滨 头的天际线 。笔者认为港 口区域 的天际线要注重前 、后天际线 的关系 , 海港 口城市都具有不 同的 自然环 境 ,海岸线规划 和设 计应 以自然 环境 即整个港 口区域融入背景天际线 之中,使港 口与城市天 际线协调起来 , 和岸线为基础 ,根据地形 和地势的特点结合不 同港 湾的功能创造 凸显 同 时 ,可 在 局 部 采 用 对 比 手法 ,增 加 竖 向 的元 素 打 破 港 口区 域 强 烈 的 滨 海 港 口城 市 的个 性 特 色 的 海 岸 线 和 天 际 线 。一 个 别具 特 色 的 建 筑 物 、 横向水平线 条,增加前景天际线的节奏感 和韵律感。 此外 ,滨海港 口区域 的天际线规划应贯 穿于景 观总体规划 、详细 构筑物或雕塑则更能使海岸线和天际线具有标志性 和可识别性 。 2 各 港 湾 之 间 以 凸 型海 岸 线 作 为 分 隔 ,一 定 要 保 留 凸 型 海 岸 线 的 规 划 阶段 ,并 与 港 口规 划 、海 岸 线 利 用 规 划 、海 洋 功 能 区划 等 专 项 规 ) 森林 、海滩 、树 丛以及林 中空地等 边缘 ,都是人们 喜爱逗留 的区 域 ,而 开 敞的 旷 野 或 滩 涂 ,则 无人 光 顾 ,除 非 边 缘 地 带 己经 人 满 为 患 。 边界区域 之所 以受到青睐 ,显然是 因为处于空 间的边缘 ,为观察空 间 提供了最佳的条件。选择 了海岸线 、天际线 、道路 系统 、绿地系统 这 四 大 “ ”要 素 以 及 灯 光 系 统 这 一 复 合 的 “ 、线 、面 ” 系 统 进 行 论 线 点 述。此外 ,人们在港 口区域 内停 留的一些地点如 办公 和配套服务 区等 过去所 忽视的 “ 点”元素也是人们 了解 和突出滨海港 口城
码头景观分区设计方案

码头景观分区设计方案一、登船区域设计方案登船区域作为码头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注重其舒适性和功能性。
设计方案如下:1. 空间布局:在登船区域的设计上,应考虑流线性和便利性。
设置主要通道,以确保游客能够方便地登上船只。
同时,为了提高游客的观赏体验,可以设置船舶模型或标志性雕塑等装饰元素。
2. 休息区:为了方便游客等候登船,设计中应设置相应的休息区。
可以考虑在休息区设置椅子、休闲桌、雨棚等设施,提供游客休息和避雨的场所。
3. 照明设计:为了提升登船区域的夜间景观效果,设计中应考虑合理的照明设计。
可以在登船通道或休息区设置地面灯、立柱灯等,营造温馨的夜间氛围。
二、码头观景区设计方案码头观景区是用来观赏周边风景的重要区域,设计方案如下:1. 观景平台:为了让游客更好地观赏周边风景,设计中可以设置观景平台。
观景平台可以设计为随着码头延伸的形态,以便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水景、城市天际线等美景。
2. 植物布置:为了增加观景区的绿化面积,设计中应合理布置植物。
可以在观景平台周围种植花草树木,为游客提供绿意盎然的环境。
3. 休闲设施:为了提供更好的观赏体验,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休闲设施,如观景凳、栏杆等。
这些设施既方便游客休息,也能让他们停留更长的时间欣赏美景。
三、码头艺术装置区设计方案艺术装置区是为了增强码头景观的艺术氛围而设立的区域,设计方案如下:1. 安全设计:艺术装置区的设计应考虑游客的安全。
可以为装置设置适当的护栏或警示标识,以防止游客误碰或受伤。
2. 多样性与创意:艺术装置应注重多样性和创意,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可以在装置上融入当地文化元素或独特的艺术形式,让游客感受到独特的艺术氛围。
3. 照明设计:为了提升艺术装置的夜间效果,设计中应注重照明。
可以通过地面灯、投光灯等照明设施,使装置在夜晚更加出彩。
以上是对码头景观分区设计方案的概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和调整。
码头景观打造方案

码头景观打造方案背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更新速度的加快,码头作为城市沿海核心景区区域,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作为旅游景点,码头景观的打造和规划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旅游收入;作为城市的一部分,良好的码头景观质量也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码头景观打造方案一、景观规划1.定位:以旅游为主导,融合沿海文化、历史文化、商业文化,打造现代、时尚、活力、与众不同的码头旅游景点。
2.整体规划:根据景点周围环境、地形、气候等因素,为码头设计一个整体统一的规划,包括道路布局、绿化带的设置、建筑风格等。
3.分区规划:将码头分为不同功能区域,如休闲区、运动区、商业区等,合理分配各区域的大小和位置。
二、建筑设计1.建筑外观:采用现代化、时尚化、人性化的设计风格,符合旅游景区和海滨生活主题,以白色为基调,强调建筑体的轻盈感和清爽感。
2.建筑内部:为游客提供完整的服务设施,如休息区、卫生间、饮食区、旅游咨询中心、游艇码头等。
3.建筑保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码头的历史文化背景。
如对码头原有建筑和文化景观进行恢复和重现。
三、绿化园林1.绿化带设置:根据码头地形、自然条件,设置合适的绿化带,如花坛、草坪、花园、林荫道、栈道等。
2.绿化设计:采用海洋风格为主,运用蓝色、绿色等大自然元素做为主干色,同时搭配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做为辅助装饰,形成一个绚丽的视觉景观。
3.绿化维护:码头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并留出一定的绿化带。
对植物群落进行保护,定期剪枝及补植。
四、海洋运动1.运动设施:为游客提供各种海洋运动项目设施,如划艇、风帆、帆船、水上自行车等,吸引游客参加各种运动活动。
2.运动安全:确保管理运营的安全,为运动员提供监督员,加强对各个运动项目的安全教育和指导,确保游客的安全。
3.活动组织:针对各个海洋运动项目环节的特点,组织各类海洋运动活动比赛,提升参与者分享和互动的氛围和活跃度。
五、灯光布置1.灯光设计:利用现代化的灯光技术,突出码头在夜间的美景,打造出一个独特的夜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营科技
2010年第9期234MYKJ 建筑·规划·设计
滨海港口区域景观要素的详细规划与设计
陈玲
前言
森林、海滩、树丛以及林中空地等边缘,都是人们喜爱逗留的区域,而开敞的旷野或滩涂,则无人光顾,除非边缘地带己经人满为患。
边界区域之所以受到青睐,显然是因为处于空间的边缘,为观察空间提供了最佳的条件。
选择了海岸线、天际线、道路系统、绿地系统这四大“线”要素以及灯光系统这一复合的“点、线、面”系统进行论述。
此外,人们在港口区域内停留的一些地点如办公和配套服务区等过去所忽视的“点”元素也是人们了解和突出滨海港口城市整体风貌和特色的重要元素。
不少国外滨海港口城市的旅游项目中都有乘船游览城市风貌,当我们从海面上观赏一个滨海城市的时候,由于距离远,视野大,随着游船的行进,游客可以在不同深度和角度体会城市风貌的特征,从而形成山、海、城的整体景观印象。
虽然我们更多地是感受到城市的天际线,但优美流畅的海岸线是塑造生动、富有韵律的天际线的基础,可以说海岸线决定了天际线。
海岸线直接影响着滨水空间的景观序列和视线走廊的组织,影响着区域建筑群体和标志性建筑物的布局,从而影响到城市的天际线和总体风貌。
因此,海岸线与天际线的规划是塑造沿海港口城市意象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时,流畅的海岸线与富有韵律的天际线本身也是城市整体风貌和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景观规划设计应从总体概念、结构规划到详细规划和设计中对海岸线与天际线给予足够的重视。
1海岸线
海岸线原本是自然形成的,其突出和凹陷的位置则是海岸线景观组织的关键之处。
突出的岸线是视觉的焦点,形成了前景天际线,因而更多地被人们所感知。
同时,凸型岸线具有广阔的视野,可从多角度和不同距离观赏,成为海岸线上的控制性因素。
因此,在凸型岸线上设计标志性建筑物成为常用的手法。
如美国纽约港的自由女神象是建立在海湾中一个岛上的;世界闻名的悉尼歌剧院位于三面环水的Belnnelong Poini角,无论从高处眺望还是周围巡游,都可见完美的形态。
由于突出的海岸线是视觉焦点,因此,应更多注重自然岸线与填海港口区域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因此,兴建港口的填海范围不宜超出突出的自然岸线,应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的海岸线和自然景观。
因此,应更多注重自然岸线与填海港口区域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凹入的海岸线所形成的海湾通常泊稳条件好,因此,成为人们兴建码头的首选位置。
凹入的海岸线具有内向的特征,不论是环水而建的建筑群体还是环水兴建的码头,其布局空间均是一个内向的环境,在整个区域的天际线中,这部分凹入的海岸线通常作为中景或背景天际线。
美国的巴尔的摩港是凹形岸线的典型实例。
内港环绕水面进行,分为世界贸易中心、水族馆、内港广场、海洋广场、体育娱乐设施和滨水步行道等几个主要的功能区。
其中世界贸易中心作为唯一的高层建筑,形成了区域内的天际线高点和标志性建筑物。
2规划布局原则
从上述海岸线规划的实例我们可以知道海岸线规划不是孤立的,应充分考虑城市天际线和景观的需要,滨海港口区域海岸线规划应遵从其自然的布局原则是:
1)尽量利用天然海湾兴建港口和布置城市的生活岸线。
每一个滨海港口城市都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海岸线规划和设计应以自然环境和岸线为基础,根据地形和地势的特点结合不同港湾的功能创造凸显滨海港口城市的个性特色的海岸线和天际线。
一个别具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或雕塑则更能使海岸线和天际线具有标志性和可识别性。
2)各港湾之间以凸型海岸线作为分隔,一定要保留凸型海岸线的自然形态,不宜超出凸型海岸线建设。
3)注意处理好人工岸线与自然岸线的接驳区,特别是当这一区域位于凸型海岸线与人工岸线交界的区域使,顺应自然岸线兴建亲水性防波堤、景观区域不失为处理人工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比较常用的手法。
3天际线
从港口的选址看,港口多位于海湾内,因而多数港口是被突出的自然海岸线所包围的,远距离观赏时,城市和山体的天际线起主要作用,港口的天际线并不占据主导地位。
而对于中距离观赏时,港口的高大的机械设备和办公区域形成的前景天际线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夜晚时候,港口区域所形成的前景天际线就更为主要。
因此,选择合适的填海区域兴建港口不仅要从港口水域、航行条件考虑,还应该从城市海岸线和天际线规划进行认真的研究。
结合其他滨海城市天际线规划和设计的研究成果,出滨海港口区域天际线规划和设计的原则: 1)注重前景天际线。
许多滨海城市的前景天际线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积淀形成的,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为市民所熟悉和认同,并成为城市的标志和象征。
前景天际线的规划和设计应注重历史形成的天际线的保护,保持天际线的连续性。
对于城市范围内而言,具体讲就是要保持临水景观要素,新老建筑、构筑物的形体特点,以及相互之间在立面形式和色彩风格等方面保持协调和统一。
前景天际线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建筑物的屋顶部分,天际线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建筑物屋顶形式的变化,因此,处理好滨海建筑屋顶的形式是规划和设计前景天际线的重点之一。
对于港口区域来说,前景天际线就是盗立在开阔的港口码头前沿的整齐高耸的岸桥以及色彩缤纷的集装箱。
对于港口来说色彩的配置、夜景灯光的设计是形成港口区域前景天际线的两大因素。
此外,在港区与港区之间或港区与后方陆域之间兴建联络桥,这种横跨海上的大桥,在前景天际线中常常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该片区的标志。
2)处理好前景与背景的关系。
处理好前景天际线和背景天际线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规划和设计城市海滨天际线的重要内容。
前景天际线较低,背景天际线较高,前低后高、逐层升高是天际线设计的一般规律,如果二者关系错位或混乱会破坏天际线的结构与特点,滨海港口区域内超过120米的巨型岸桥和其他高大的设备形充当了沿海港口城市的前景天际线,中距离观赏时起主要的作用。
但从整个片区的天际线来看,港口区域的天际线仍以背景山体天际线为主。
对于滨海多山地区,前景天际线应与山体走势和谐,要避免出现前景天际线遮挡或破坏背景山体天际线的现象。
滨海港口区域的天际线注重与自然的协调,但单调的港口区域还是需要局部前景天际线的对比,这样能活跃天际线,使其更具特色,这是规划和设计师们所需要控制和把握的关键。
除了处理好前、后天际线之间的关系外,前景天际线本身也应由不同层次组成,形成层层积聚,阶梯上升的动态形象。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前景天际线需要有不同的层次,但在紧邻港口码头的后方,不宜兴建高层建筑,如新加坡港口,给人一种杂乱而烦躁的感觉,破坏了整个海岸线的优美感。
相反,如果在港口与后方的城市建筑群体之间安排适当的绿化隔离带(如果是有地形高差的绿地更好),则既可避免近景天际线重叠所造成的杂乱,又可增加天际线的层次感。
总之,港口的天际线不同于城市天际线,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构成元素单一,天际线单调而且没有起伏,如日本东京港口青海流通码头的天际线。
笔者认为港口区域的天际线要注重前、后天际线的关系,即整个港口区域融入背景天际线之中,使港口与城市天际线协调起来,同时,可在局部采用对比手法,增加竖向的元素打破港口区域强烈的横向水平线条,增加前景天际线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此外,滨海港口区域的天际线规划应贯穿于景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阶段,并与港口规划、海岸线利用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专项规划协调。
摘要: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资源当然很难有好的景观。
滨海港口区域有着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为塑造有地域特色的优美环境打下了基础,但仅仅有资源仍然不能塑造出滨海港口区域的景观。
特别是由于港口码头其本质是生产性功能,有别于城市生活性功能,因此,从总规到各专项规划,即要突出港口区域整体风貌,又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现论述港口区域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素。
关键词:滨海港口;景观规划;设计;规划布局;海岸线;天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