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认识地球练习题含2016年中考题(附答案)PPT
中考地理复习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测试题及答案解

中考地理复习测试题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读图“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地的经纬度是()A.90°E,60°S B.90°E,60°N C.90°W,60°S D.90°W,60°N 2.③地位于④地的()A.正南方向B.正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北方向3.下列有关②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北半球B.位于西半球C.昼夜平分D.四季分明读“某地二分二至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4~5题。
4.该地位于()A.北温带B.热带C.南温带D.南寒带5.当甲楼影子一年中最长时,地球运动至左图中()A.①B.②C.③D.④6.(2016·三明)2016年3月7日,三明沙县机场正式通航,小玲同学从上海乘飞机到三明旅游,下列地图对她最有帮助的是()A.福建省政区图B.福建省旅游图C.三明市政区图D.三明市旅游图(2016·泉州)读图,回答7~9题。
7.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A.日月星辰东升西落B.极昼极夜C.月亮阴晴圆缺D.四季更替8.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9.福建省某中学兴趣小组在该日观察一天竹竿影子的长短,最接近正午影子的图是()A. B. C. D.(2016漳州)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10~12题。
10.甲山峰位于乙山峰的()A.西南方向B.东北方向C.正南方向D.正北方向11.图中③所处的地形部位是()A.山谷B.山脊C.陡崖D.鞍部12.站在甲山顶上,理论上能看到的点是()A.①B.①②C.③④D.①②③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幅大小相同的甲、乙、丙、丁四幅图,比例尺最大的是()A.甲图B.乙图C.丙图D.丁图14.第22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市(8°W,31°N)举行,该市位于() A.甲图B.乙图C.丙图D.丁图读图,完成15~16题。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50°25°T2505CT35。
10°15°(1)图中甲点所处半球位置,描述正确的是()A.东半球、北半球B.东半球、南半球C.西半球、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2)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经纬度位置,错误的是()A.甲(15°S,50°W)B.乙(35°N,25°W)C.丙(10°S,25°E)D.T(35°N,50°E)【答案】(1)D(2)C【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由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甲点的经纬度是15°S,50°W,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由经度可以看出甲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故答案选D。
(2)读图可知,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由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甲点的经纬度是15°S,50°W,乙点的经纬度是(35°N,25°W),丙点的经纬度是(10°N,25°E),丁点的经纬度是(35°N,50°E)。
七年级地理上册2.1认识地球练习(新版)湘教版

《认识地球》一课一练一、选择题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的是()A.南北两极B.赤道C.回归线D.极圈2.本初子午线是指()A.0°纬线B.0°经线C.180°经线D.东经160°经线3. 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纬线的长度也相等C.纬度越高,纬线越长,纬度越低,纬线越短D.从某地出发,沿同一条经线往前走,最后能回到原点4.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都是( )A.东方B.西方C.南方D. 北方5.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O N,116O 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中纬度B.东半球、高纬度C.西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高纬度6.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正确的是()A.表面积5.1万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四万千米B.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四十万米C.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四万千米D.表面积5.1万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731千米,赤道周长四万千米7.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正确叙述是()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极点的纬度为180°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极点的纬度为0°8.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是()A.赤道B.本初子午线C.西经20°经线D.180°经线9.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赤道B.本初子午线C.西经20°和东经160°D.东经20°和西经160°10.阴影部分位于()A.东半球B.西半球C.跨东西半球D.北半球11.某地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北是高纬度,以南是中纬度,该地位于()A.(160O W,23.5O S )B.( 20O W,60O S )C.(20O W,60O N)D.( 160O E,30O N )12.某人从赤道上某一点出发,依次向正北、正西、正南、正东前行1000公里,最后他位于()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以东D.出发点以北二、读图题: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A 、B 、C 、D 、2.A点位于C点的方向,B点位于C点的方向。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图题有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图题有答案初一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习题精选——“地球和地球仪”选择题1.东半球的范围是:()A.0°经线以东至180°经线之间的半球B.20°E至160°W之间的半球C.20°W至160°E之间的半球D.20°W往东至160°E之间的半球2.甲、乙两地同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的:()A.正南B.正北C.正东D.正西3.某地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是中纬度,以南是高纬度,该地的地理位置是()A.西经20°,北纬30°的交点B.东经160°,南纬60°的交点C.经度0°和南纬30°的交点4.下面关于纬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纬线的长度都相等B.所有的纬线都呈半圆形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D.所有的纬线都是个圆圈5.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A.0°纬线上B.0°经线上C.北纬90°D.南极点6.某地点位于东、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此地的经纬度可能是()A.纬度0°,经度180°B.纬度0°,西经20°C.纬度0°,东经20°D.纬度0°,东经160°7.下列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地点是()A.40°N、16°WB.30°N、161°EC.20°S、120°ED.80°N、159°E8.关于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有()A.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
B.全球可划出360条经线。
C.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所有经线都相互平行,永不相交。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习题课件:认识地球

四五
7.请你将经线和纬线与其特点用直线连起来。
B.0°纬线与 0°经线有两个交点
C.0°纬线是最长的纬线 DC.0°经线是最长的经线
关闭
答案
1-2 3
4
5
6
7
8
7.我国渔民在南海某地(10°N,117°E)附近海域捕捞作业,受到某邻国 军舰的干扰。我国渔政船立即从海南某地(20°N,110°E)前往事发地 点。渔政船应该选择的方向大致是( )。
4
5
6
7
8
读图,完成第 1~2 题。
1-2 3
4
5
6
7
8
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线叫做( )。
A.纬线
B.赤道
C.经线
D.北极圈
2.拨动地球仪,地球能够自由旋转的轴叫地轴,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
角总是( )。
A.23.5°
B.66.5°
C.180°
D.90°
1.C 2.D
关闭
答案
1-2 3
D
关闭
答案
1-2 3
4
5
6
7
8
5.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0°经线和 180°经线 B.0°经线和 0°纬线 C.20°E,160°W D.20°W,160°E
D
关闭
答案
1-2 3
4
5
6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试题(附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下图是我国某地某时段天气预报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昼长是指日出到日落的时间段,判断当地该日( )A. 昼短夜长B. 昼长夜短C. 昼夜等长D. 白昼渐长(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地所在区域及季节是( )A. 南方地区夏季B. 北方地区冬季C. 青藏地区夏季D. 西北地区冬季(3)下列四天中,最适合户外运动的是( )A. 星期三B. 星期四C. 星期五D. 星期六【答案】(1)B(2)A(3)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当地该日6:06日出,19:38日落,因此该地昼长是13小时32分,白昼时间长,故选B。
(2)读图可知,我国位于北半球,此刻该地昼长夜短,因此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根据天气预报截图可知,该地气温高且星期六有台风天气,因此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故选A。
(3)该地星期四是多云天气,适合户外活动。
故选B。
【点评】(1)从日出到日落之间的时间长度即为一天的昼长。
昼长= 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12:00—日出时刻)×2 =(12:00+日落时刻)×2 = 24小时—夜长。
(2)通常把接受太阳辐射最多,即最炎热的时段称为夏季,接受太阳辐射最少,即最寒冷的时段称为冬季,它们之间的过渡时段称为春季和秋季。
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般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
南半球温带地区,则9~11月为春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夏季,3~5月为秋季,6~8月为冬季。
(3)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相关的是( )A. 季节的变化B. 昼夜长短的变化C. 昼夜交替D. 极昼极夜【答案】 C【解析】【分析】地球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等;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时差;C符合题意。
七年级上册地理2.1认识地球练习题(含答案和解析)

A. 长城站 B. 中山站 C. 昆仑站 D. 南极点
(6)到南极大陆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A. 12、1、2月 B. 3、4、5月 C. 6、7、8月 D. 9、10、11月
(7)为了保护极地地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资源丰富,应大力开采 B. 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A. 南极洲 B. 大洋洲 C. 欧洲 D. 南美洲
(3)南极地区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 太阳直射现象 B. 一年分四季 C. 极昼极夜现象 D. 一年分旱雨两季
(4)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特有的动物为北极熊、驯鹿 ②植被主要为森林
③气候酷寒、多风 ④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作息时间要比冬季早
C.小明凌晨从床上爬起来观看伦敦奥运会现场直播
D.我们临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7.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条纬线的长度是相等的
B.各纬线相互平行
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D.纬线的形状都为半圆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精品】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据此读图,并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图中H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经线B.东西半球分界线
C.0°纬线D.南北半球分界线
12.下列纬线圈最短的是( )
A.66.5°S B.40°S C.25°N D.0°
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后面小题。
13.图中线Ⅰ的长度是( )
A.6371千米 B.2万千米 C.4万千米 D.8万千米
20.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练习题第⼀章地球和地图第⼀节地球和地球仪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点或线的名称。
A北极点,B地轴,C经线,D纬线,E南极点。
2.填出图中代表地球⼤⼩的数据。
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各点的地理位置A(10°N,40°W),B(20°S,0°),C(10°N,20°E),D(10°N,140°E),E(10°N,160°W),F(20°S,180°)。
(2)A在B的西北⽅向,C在A的正东⽅向。
(3)两图中位于北半球的点是A、C、D、E。
位于西半球的点是A、E、F。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1.导学号31284000⼈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
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D)A.⼈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B.麦哲伦船队环球航⾏C.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D.流星现象2.导学号31284001下列表述,能够最科学且直观地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D)A.站得越⾼,看得越远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C.河流的⽔总是从⾼处流向低处D.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3.有关地球形状与⼤⼩的叙述,正确的是(C)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 378千⽶B.地球的⾚道直径是4万千⽶C.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D.地球是个标准的球体知识点⼆地球的模型4.作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做成的形状应为(A)5.关于地球仪的说法正确的是(D)A.在地球仪上,经线圈的长度⼤于⾚道的长度B.地轴不是倾斜的C.地球仪上的地轴在真实地球上是存在的D.地球仪可以⽅便我们观察地球的全貌知识点三纬线和纬度6.地球仪上的0°纬线也叫(A)A.⾚道B.本初⼦午线C.南回归线D.北回归线7.极点的纬度是(A)A.90°B.66.5°C.23.5°D.0°导学号31284002读图,完成第8~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