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节约用水(精品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节约用水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节约用水教学设计

篇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节约用水教案节约用水教学内容:节约用水。

教材第105至106页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2.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通过平均数的计算及统计推断,了解和认识日常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情况。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积累节约用水的方法,加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水龙头滴水速度的测算及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教学难点:运用所测量的数据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出示各地干旱图片(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水,水无处不在,但人类的浪费,导致环境恶化,因为缺水,导致大片良田干涸,产量减少;因为缺水,人们的日常饮用水受到严重威胁。

当我们看到这些情景时,我们是否感觉到心情沉重难过,我们需要怎样做呢:“节约用水”(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不少有关水资源的资料,谁愿意给大家分享你收集到的信息,并说明资料来源。

2.阅读资料p105页(阅读宝贵的水资源片段,了解我国及地球上水资源状况)阅读任务:(1)用笔勾出相关的统计数据。

(展示相关的统计数据)(2)说出你阅读此片段的感想。

13.交流学习结果,板书:2300立方米、、121位、13个、600多个、400多个,4110个。

看了这些数据和你收集到的信息,你有什么感受呢?4.课前请同学们做了一个水龙头1分钟漏水试验,老师为你们每人都测量了一分钟的漏水量,我们一起来看看全班同学的试验结果!2、计算统计,交流感想。

(1)师:根据上面的滴水速度,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升水?(如果1立方米约重1吨)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吨水?要求学生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2)在统计表中选择恰当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和统计图中的数据发现,滴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滴水量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节约用水》教学设计(精选5篇)

《节约用水》教学设计(精选5篇)

《节约用水》教学设计(精选5篇)《节约用水》教学设计1一、指导思想品德与生活课,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参与性、突出教学实效性,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去亲身体验、亲自感受水的重要与水资源的匮乏,从而形成自觉的、持久的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节约水和电是一个老话题,尽管如此,在我国依然存在着严重的浪费水电的现象。

这一主题主要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水的宝贵,了解我国缺水的现状,学习节水的方法,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制止浪费水的行为,在生活中能够向家人、朋友宣传节水知识、节水方法。

2、学生情况分析: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打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因此他们很少能感受到水资源的缺乏,很多学生没有感受过缺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所以很难理解水的宝贵。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结合学生生活环境优越和年龄低的特点在进行教学时,我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为主,让学生品尝海水的苦涩、感受淡水的缺乏、体会鱼儿对水的渴望。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水资源匮乏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从而让学生懂得节水的重要,激发学生自觉节水的行为。

在本课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低,对相关水资源的数据还不能理解、没有相应的概念,因此我把数据转换成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

并把相关的水量,不以升、毫升的数字出现,而是转换成学生们生活中熟知的可乐瓶,如每人每月大约用水3吨,约3000瓶水。

在观看完蓝色地球图片后,我让学生品尝海水、观察河水,从而知道能被直接利用的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水的对比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淡水资源的匮乏。

学生们也很少有缺水的感受,水而生命垂危的金鱼之间做选择,让学生深刻体会水对生命的重要,并激发学生内心的“我”与“鱼”之间因缺水而引起的斗争,充分让学生感受水的重要与水资源又匮乏之间的矛盾,懂得节水是利人利己、拯救生命的唯一途径,因而让学生开动脑筋,想方设法节水,为课后自觉节水、宣传节水作准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题课时1班级六(5)编写者一、教材内容分析1.教科书第74、75页。

2.本节课重点不是单纯学习数学知识,而是综合应用数学和其他的知识。

3.本节内容的教学主要是巩固比例知识、简单的统计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活动进一步巩固巩固比例知识、简单的统计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感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3.增强学生“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品德。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比例知识、简单的统计知识,通过本节课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提供素材,引导学生自悟,比较归纳。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实验数据,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情景引入,提出问题1、屏幕显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请学生说说对这则广告的理解。

引出课题。

2、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呢?二、问题讨论,明白道理 1、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畅谈有关水的认识。

2、课件展示相关资料,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状况。

3、交流感想,强化体验。

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三、参与活动,亲身体验师:水龙头坏了或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往外流(多媒体出示相关),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师:课前我请同学们做了一个漏水试验,我们一起来看看试验结果吧! 1、小组交流、展示成果。

(一分钟大约滴水50毫升) 2、计算统计,交流感想。

师:根据上面的滴水速度,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一个漏水水龙头漏水情况统计表时间1分钟1小时24小时1年水量(升)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水?(1立方米约重1吨) 3、评价家庭用水状况,提出节水建议。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节约用水》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节约用水》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节约用水》教案一. 教材分析《节约用水》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综合应用题,主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比例的应用以及简单的方程求解等数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比例和方程等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比例的应用以及简单的方程求解等数学知识。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环保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比例的应用以及简单的方程求解等数学知识。

2.难点: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等方式,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学具:笔记本、尺子、圆规、量杯等。

3.教学资源:相关的生活情境视频、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洗手时水龙头的水一直流着,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节约用水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节约用水》。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几个关于节约用水的实际问题,如:一个水池,原来有水3立方米,连续不断地流入水,每天流入水的量是原来的1/5,每天流出水的量是原来的1/4,问5天后,水池里还有多少水?3.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生在探讨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比例的应用以及简单的方程求解等数学知识。

《节约用水》教案

《节约用水》教案

《节约用水》教案•相关推荐《节约用水》教案(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节约用水》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节约用水》教案1教学目标:1、结合量的计量、简单的统计等知识,通过运用调查、实验、观察、估算、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材料收集、整理交流和表达,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增强“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

教学准备:为体现活动的现实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节约用水”这个主题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需作如下的准备工作:1、(上网或阅读书刊)查找资料,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状况,我国人均水量在世界排名,查一查,“世界水日”的有关知识。

2、调查本地水价,了解家庭及学校每月用水情况。

3、调查学校水龙头数量,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或家庭附近一只滴水(或流水)的水龙头的滴水(或流水)速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播放电影《美丽的大脚》片段:学生听到雷声急忙挤出教室盼天下雨。

师: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的期盼下雨吗?生:本地天旱少雨、缺水。

2、师:地球表面上约70%是水,为什么有些地区缺水还这么严重呢?3、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有关地球亡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相继出示有关淡水资源的统计图。

4、继续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交流有关淡水资源缺乏的信息,交流时说明资料的来源。

生1:我从网上查到,世界水资源严重不足。

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缺水,其中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不少城市出现了水荒,现在全世界约有10亿人得不到充足的饮水供应,每天约有6000名至35000名儿童因缺乏饮用水而死亡。

《节约用水》教学设计(精选6篇)

《节约用水》教学设计(精选6篇)

《节约用水》教学设计(精选6篇)《节约用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进而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2、通过小组活动,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道德情感,明确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用水的生活小事。

教学准备:课前学生收集水资源的有关资料、调查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谜语,请大家开动脑筋,猜一猜谜底是什么?(课件:太阳一晒我就变,火上一烧我也变,向上升起像青烟,遇冷结成小冰点)二、联系实际,感受水对生活的重要性师:同学们猜对了,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水”,下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水?师:除了生活用水,还有其它的地方用到水吗?比如在工业、农业的生产中用到水。

(发电、造纸、种田、盖楼房、生产钢、铁、洗衣粉、奶粉)师:听你们这么一说呀,我觉得这水的用处可真大呀!看来我们的生活真的离不开水,因为有了水,才有了这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

(课件:美丽景色)师:刚才的景色很美。

可是如果我们不节约用水,随意的浪费和污染水资源,我们生活的环境又会变的怎样呢?(课件:缺水的景象)师:同学们,看到这里你的心情怎样呢?想说点什么吗?师:水真的是很重要,生活中真是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水。

可是还有一些人不注意节约用水,节约用水意识淡薄,浪费水的现象到处可见!你能列举几个例子吗?是啊!浪费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学校,浪费水的现象主要有哪些?你更关注哪一种情况呢?你关注的是什么?你想了解什么?学生交流并汇报。

教师小结:在学校同学们浪费水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水龙头不关紧或开长流水等。

三、1、水在生活中的用途。

(自由说)水可以用来(浇花、洗碗、洗衣服、给游泳池换水、灭火、捐给灾区??)2、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呢?请以小组为单位谈谈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去做?(1)用淘米水洗菜、刷锅、浇花等;(2)用洗衣水拖地板、冲马桶等;(3)随关好水龙头;(4)不污染水源等。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3课《节约用水》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3课《节约用水》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3课《节约用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节约用水》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生活中的数学》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和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水资源的宝贵性,掌握基本的节水方法,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重要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节约用水的具体方法和意识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节约用水的行动中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性,掌握节约用水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培养他们关爱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主动节约用水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了解学生的情况,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工具。

2.学生准备:提前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准备好自己的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节约用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一些节约用水的方法,如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节水经验。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体验节水的方法和效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不当的操作。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节约用水方法的掌握情况。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节水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节约用水》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节约用水》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节约用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节约用水》的基本概念,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树立环保意识。

3.能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节约用水。

二、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备课资料:PPT、视频资源等3.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卡片等三、教学内容1. 《节约用水》的概念•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节约用水,为什么要节约用水。

2. 水资源的重要性•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水资源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思考水资源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3. 节约用水的方法•介绍常见的节约用水方法,如修复漏水、减少洗澡时间等,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他节约用水方法。

4. 实践节约用水•给学生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任务,例如自觉减少洗手时间、喝水用小勺等,在班级内定期展示节约用水的成果。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节约用水》话题,引起学生对节约用水的认识和兴趣。

2.学习:讲解节约用水的相关概念,并让学生共同讨论水资源的重要性。

3.操练: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练习节约用水的方法。

4.总结: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并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的计划。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节约用水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下节课需要做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节约用水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六、课后作业1.完成《节约用水》相关练习题。

2.在家中观察并记录用水情况,总结节约用水的方法。

七、教学延伸1.邀请水务公司工作人员来校进行关于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讲座。

2.组织学生参观水处理厂、水资源保护区等地。

通过该教案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用水观念,为未来的环保意识培养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约用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节约用水
教材第105、第10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学生亲自参与测量、收集整理数据、计算水龙头的滴水速度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增强实践能力。

2.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收集材料、整理交流和表达的过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增强节约意识,逐步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水龙头的滴水速度的测算及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难点:测量的方案。

教具学具
水资源有关的资料,计算器,三角板,铅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广告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屏幕显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
请学生说说自己对这则广告的理解。

教师抓住时机,引出课题:节约用水。

2.提出问题:水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为何要节约用水呢?
二问题讨论,明白道理
教师:请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然后根据课前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说明。

这样也许能帮助我们解除心中的疑惑。

教师提供一些文字和图片资料:
1.了解地球上的海水和淡水的组成。

2.世界缺水情况。

(用统计数据说明)
联合国把每年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列为严重缺水国家和地区。

世界上已有14亿人口生活在淡水资源贫缺的环境中,每年约有1500万人因饮用污染的水而死亡。

3.我国缺水情况。

(用统计数据说明,出示图片)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我国年缺水总量约为300~400亿立方米;农村每年农田受旱面积
700~2000万公顷;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教师:人类没有水行吗?你们课前收集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
小结:通过以上小组汇报,同学们认识到人类的历史也就是用水的历史,人一刻也离不开水,水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而且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缺水一直是一个困扰着人们的全球性问题。

据联合国预计,到2025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缺水的地区,水危机是全球性的事实,因此人人要节约用水。

三合作交流,反思行为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水龙头坏了或没关紧,水一滴一滴地往外流,遇到这样
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1.各小组合作交流测量方法及过程。

(1)你们是怎样测出一个水龙头滴水的速度的?
(2)有哪些方法?
(3)小组内交流实验结果,互相提出建议,再向全班同学展示。

2.各小组展示研究的结果。

教师:哪个小组先来展示?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在表中记录数据。

3.各组分工合作完成下面的任务。

(1)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水龙头的滴水速度。

(2)各组根据自己测得的数据绘制一幅折线统计图。

4.根据自己测得的数据完成统计表。

一个不断滴水的水龙头滴水量统计表
(一个不断滴水的水龙头每分钟约滴水毫升,合升)
5.一个不断滴水的水龙头,一天会浪费多少水?一年浪费的水有多少吨?(提示:每立方米
水重1吨)
6.学生分组汇报后提问:看到这些数据和图表你有什么感想?
四计算分析,强化行为
1.课前你们调查了水价及自己家的每月用水量,请计算自己家一年用多少吨水,花多少钱。

2.按照这样的滴水速度,这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年浪费的水够你家用多久?
3.各组算一算。

学校有多少个水龙头?如果学校的每个水龙头都按这样的速度滴水,计算学校要多支付
多少水费。

4.各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计算结果并谈谈感受。

5.测算节省下来的水能创造多少价值。

小结:一滴水看似平常,但积少成多,时间长了,地球上就会有许许多多的水被浪费掉,同时也浪费了钱。

五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个水龙头平均每小时漏水4升,照这样计算,这个水龙头一年(按365天计算)漏水多少立方米?
六思维训练
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学校教学楼水龙头每分钟漏多少水,根据统计的数据计算如果教学楼的水龙头全部漏水,一年漏多少水。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35.04立方米
思维训练

板书设计
节约用水
1.了解地球上的海水和淡水的组成。

2.世界缺水情况。

3.我国缺水情况。

课后反思
1.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本节内容的有关资料很重要。

收集到的信息越多,课堂气氛越活跃。

2.让学生成为小小监督员,从我做起,节约用水。

把课内活动向课外延伸出去,可以使整个教学活动首尾呼应,联系紧密。

备课参考
教材与学情分析
综合应用“节约用水”是结合前面学过的量的计量、统计等知识设计的。

本活动旨在通过测量等操作活动,一方面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科学地认识日常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此外,还可让学生积累节约用水的方法,加强环保意识。

知识资料链接
我国水资源现状
1.水的分布。

地球表面约3/4的地方被水覆盖着,其中97.2%的水在海洋里,2.24%的水在冰川和两极的冰冠中。

此外,在地层里还有地下水,在空气中还有水蒸气。

地球上可以直接供人类生活、生产用的淡水,仅占总水量的千分之一左右。

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球上的水又是极为有限的。

2.水污染严重。

近年来,我国水体污染日益严重。

全国每年排放污水高达360亿吨,除70%的工业废水和不到10%的生活污水经处理排放外,其余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

全国9.5万千米河川,有1.9万千米受到污染,0.5万千米受到严重污染,清江变浊,浊水变臭,鱼虾绝迹,令人触目惊心。

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水系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水体污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