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节约用水

合集下载

节约用水教案

节约用水教案

节约用水教案节约用水教案(通用5篇)节约用水教案1目标:1、让幼儿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初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2、让幼儿初步了解节约用水的主要方法。

准备:课件(全国缺水)《小水滴旅行记》,节水标志牌。

图片:日常生活用水(淘米的水、洗衣服的水、洗手的水)过程:1、观看课件(全国缺水)提问:你看到了些什么?这些图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教师小结:水是生命之源,庄稼需要水,花草树木也需要水,动物要喝水,我们人类要用水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更离不开水。

那么水是从哪里来的呢?2、放课件,讲述故事《小水滴旅行记》提问:小水滴的家在哪里?太阳一晒,它就变成了什么?(水蒸汽),水蒸汽飘到哪里去了?遇到了什么?又变成了什么?落下来,庄稼、花草树木就喝到了水,人们喝的水则是通过各种办法把水从江河中引过来,经过多次处理,才能饮用,所以呀我们大家都要节药用水。

3、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节药用水的方法有哪些?小结(放课件):洗手时开小水,冲厕完厕所后立即关紧水龙头,水管坏了赶紧修好,洗菜水、洗手水可以用来冲厕所或拖地板。

4、做个节约用水的宣传人。

出示标志牌:有许多人不会节药用水,我们用什么方法怎样来告诉他们呢?贴标志牌(请关紧水龙头,请节约用水,水是生命之源)。

5、带领幼儿张贴标志,结束活动。

反思:通过幼儿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初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感知水带来生活的好处,知道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教案2教材说明:综合应用节约用水是结合前面学过的量的计量、统计等知识设计的。

旨在通过测量等操作活动,一方面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科学地认识日常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此外,还可让学生积累节约用水的方法,加强环保意识。

节约用水活动由四个部分组成。

1.收集信息。

通过黑板报的形式给出地球水资源的一些统计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水资源匮乏,帮助学生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收集相关的信息:(1)观察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实际调查一下学校或家里漏水水龙头的数量。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节约用水》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节约用水》教案

《节约用水》教案以下是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节约用水》的教案,供您参考: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到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增强节水意识。

2.借助具体数据和事例,了解节约用水的方法,培养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观察生活中的浪费水现象,了解浪费水带来的后果。

2.通过实验和推理,探究节约用水的方法。

3.了解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认识节约用水的意义。

4.通过调查和搜集资料,了解家庭和学校的用水情况,制定节水方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探究节约用水的方法,培养节水意识。

2.难点:了解我国及世界水资源的现状,认识节约用水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实物展示:展示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浪费水的严重性。

2.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节约用水的方法和好处。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节约用水的方法和策略。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及世界水资源的现状和节约用水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节水的重要性。

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浪费水的后果,从而引入本课的主题《节约用水》。

2.新课学习:(1)观察生活中的浪费水现象,让学生了解浪费水带来的后果。

(2)通过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探究节约用水的方法和策略。

(3)了解我国及世界水资源的现状,认识节约用水的意义。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制定适合自己家庭或学校的节水方案。

3.巩固练习:(1)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例如:“为什么要节约用水?”、“你能想出哪些节约用水的方法?”等。

(2)让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节水方案,提出具体的节水措施并付诸实践。

4.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和策略的重要性,同时强调环保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5.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题课时1班级六(5)编写者一、教材内容分析1.教科书第74、75页。

2.本节课重点不是单纯学习数学知识,而是综合应用数学和其他的知识。

3.本节内容的教学主要是巩固比例知识、简单的统计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活动进一步巩固巩固比例知识、简单的统计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感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3.增强学生“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品德。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比例知识、简单的统计知识,通过本节课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提供素材,引导学生自悟,比较归纳。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实验数据,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情景引入,提出问题1、屏幕显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请学生说说对这则广告的理解。

引出课题。

2、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呢?二、问题讨论,明白道理 1、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畅谈有关水的认识。

2、课件展示相关资料,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状况。

3、交流感想,强化体验。

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三、参与活动,亲身体验师:水龙头坏了或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往外流(多媒体出示相关),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师:课前我请同学们做了一个漏水试验,我们一起来看看试验结果吧! 1、小组交流、展示成果。

(一分钟大约滴水50毫升) 2、计算统计,交流感想。

师:根据上面的滴水速度,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一个漏水水龙头漏水情况统计表时间1分钟1小时24小时1年水量(升)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水?(1立方米约重1吨) 3、评价家庭用水状况,提出节水建议。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节约用水》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节约用水》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节约用水》教案一. 教材分析《节约用水》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综合应用题,主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比例的应用以及简单的方程求解等数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比例和方程等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比例的应用以及简单的方程求解等数学知识。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环保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比例的应用以及简单的方程求解等数学知识。

2.难点: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等方式,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学具:笔记本、尺子、圆规、量杯等。

3.教学资源:相关的生活情境视频、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洗手时水龙头的水一直流着,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节约用水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节约用水》。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几个关于节约用水的实际问题,如:一个水池,原来有水3立方米,连续不断地流入水,每天流入水的量是原来的1/5,每天流出水的量是原来的1/4,问5天后,水池里还有多少水?3.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生在探讨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比例的应用以及简单的方程求解等数学知识。

节约用水小学教案七篇

节约用水小学教案七篇

节约用水小学教案七篇节约用水小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05~106页“节约用水”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途径调查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培养学生观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数据测量、收集、整理,计算水龙头单位时间的漏水体积,让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经历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强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重要性,强化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水龙头单位时间漏水量的测算,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联系生活实际的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所测量的数据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应用。

教学准备:1.调查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查找有关宣传节约用水的资料。

2.学生分组测量一个水龙头单位时间的滴水量。

3.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出课题1.视频,创设情境。

课前:播放优美的水声。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预设:水)教师:老师昨天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有关“水”的报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宝贵的水资源)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教师:看完这篇报道,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吗?或是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预设1: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预设2: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少,我们应该节约用水。

教师:是啊,同学们,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而水是生命之源,人一刻也离不开它。

但在实际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随处可见。

教师:课前我请同学们调查了周围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下面我们一起来“晒一晒”吧!(预设:洗车,水龙头没关等)教师:刚才同学们举的一些例子,都是我们生活中很习以为常的小事,因为有些人意识不到水的珍贵。

但在同一片蓝天下,还有许多人在备受干旱的煎熬。

现在,让我们走近他们,去感受一下干旱之苦。

(播放我国西南地区干旱图片)3.观看图片,思考讨论揭示活动主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节约用水》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节约用水》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节约用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节约用水》的基本概念,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树立环保意识。

3.能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节约用水。

二、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备课资料:PPT、视频资源等3.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卡片等三、教学内容1. 《节约用水》的概念•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节约用水,为什么要节约用水。

2. 水资源的重要性•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水资源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思考水资源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3. 节约用水的方法•介绍常见的节约用水方法,如修复漏水、减少洗澡时间等,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他节约用水方法。

4. 实践节约用水•给学生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任务,例如自觉减少洗手时间、喝水用小勺等,在班级内定期展示节约用水的成果。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节约用水》话题,引起学生对节约用水的认识和兴趣。

2.学习:讲解节约用水的相关概念,并让学生共同讨论水资源的重要性。

3.操练: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练习节约用水的方法。

4.总结: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并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的计划。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节约用水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下节课需要做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节约用水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六、课后作业1.完成《节约用水》相关练习题。

2.在家中观察并记录用水情况,总结节约用水的方法。

七、教学延伸1.邀请水务公司工作人员来校进行关于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讲座。

2.组织学生参观水处理厂、水资源保护区等地。

通过该教案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用水观念,为未来的环保意识培养奠定基础。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3课《节约用水》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3课《节约用水》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3课《节约用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是生命之源,明确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能够通过简单的实例介绍如何节约用水。

3.学会用简单的方法计算水的用量,并思考如何节约用水。

4.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爱护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

2.教授如何用简单的方法节约用水。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节约用水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板书:书写本课的标题和重点内容。

3.实例:准备节约用水的实例让学生参与。

4.图表:准备相关的图表或图片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

2.学习:介绍水的用量计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节约用水。

3.练习:让学生针对不同场景练习如何节约用水,并进行讨论。

4.总结:组织学生提出更多的节约用水方法并进行总结。

5.作业: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在家庭中践行节约用水的理念。

2.督促学生关注身边的水资源浪费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3.组织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节约用水。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教学,学生更加明确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掌握了简单的节约用水方法。

但是在实践中,还需要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再做出更有效的节约用水行动,持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八、教学反馈1.收集学生对本课学习的意见和建议。

2.观察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向。

以上为本课《节约用水》的教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数学六年级上册实践活动课《节约用水》优秀一等奖说课稿3篇

数学六年级上册实践活动课《节约用水》优秀一等奖说课稿3篇

1、数学六年级上册实践活动课《节约用水》优秀一等奖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中的实践活动课《节约用水》。

一、课前分析1、教材分析《节约用水》一课是结合前面学过的量的计量、统计等知识设计的。

旨在通过测量等操作活动,一方面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科学地认识日常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积累节约用水的方法,加强环保意识。

2、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能够了解水的用途,在他的生活经验中对水资源的缺乏与保护也有简单的了解。

但从孟州的环境来讲,学生没有看到缺水的地方,因而对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水,每天需要多少水,目前水的匮乏已经到了什么程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学生并没有比较系统地了解和理性的认识,因而在本节课中,关键要引起学生对缺水问题的关注,让学生通过学习,自觉树立节水意识,倡导节约用水,感染身边人节约用水。

二、我的思考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大致确定为:1、以小见大,通过一个小小的漏水的水龙头用数据折射出浪费的大问题,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联系孟州水资源现状将学生置身其中,引导学生自主展开对孟州水资源现状的研究,并在交流对话中增强孩子们的节水意识。

3、借助多媒体将孟州的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用水情况整合进课堂与孟州淡水资源进行对比,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水资源的匮乏,从而让学生自觉树立节水意识。

1、说教学目标针对以上思路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技能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个小小的漏水的水龙头,用数据反映出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从小培养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 7单元扇形统计图
节约用水
【教学内容】105-106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量的计量、简单的统计及比例等知识,通过运用调查、实验、观察、估算、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会如何进行材料收集、整理;学会如何进行交流和表达;学会如何运用实验研究数据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发现问题、科学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从小培养“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运用调查、实验、观察、估算、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发现问题、科学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过程】
【情景导入】
这是我们蔚蓝迷人的地球,它同时有一个别名叫做水球。

地球表面70%是水,且大部分是海水,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非常贫乏,淡
水资源仅占水资源的2.6%,而可饮用水仅占淡水资源的1%。

(课件:扇形统计图)
人类的浪费,环境的恶化导致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用水频频告急(课件)。

因为缺水,导致大片良田干涸,颗粒无收;因为缺水,沙漠正一步步吞噬着生机盎然的绿洲;因为缺水,人们的日常饮用水受到严重威胁。

当我们看到这些画面时,我们是否感到心情沉重难过,我们需要发出怎样的呼喊:“节约用水”
【新知探究】
交流信息、分析统计图——了解水资源贫乏及水的使用情况。

1、小组合作学习,了解水资源贫乏情况。

把搜集到水资源贫乏情况的材料在小组内发布,并说明资料来源,然后各组再派代表汇报调查情况。

2、分析南岳区近几年日均用水量条形统计图(课件),从中发现问题:存在较严重水浪费现象。

3、观看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课件),激发学生去研究生活用水浪费的具体数量。

三、实践操作(滴水龙头演示实验)——测量滴水龙头具体的漏水数据。

1、做滴水实验,作好实验记录。

2、运用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测试量表。

实验测试表
滴水量毫升毫升升立方米
时间1分60分
1小时
(60×24)分
1日(60×24×365)分
1年
滴水量÷时间=滴水速度
四、运用实验数据,结合课外调查,解决实际问题——探求节约用水的方法。

1、解决问题:
①按照这个滴水速度,一个滴水龙头一年浪费的水够你家用多少天?
②学校水龙头共()个,南岳区水价()元/立方米。

如果学校里的每个水龙头都按这个速度滴水,算一算,学校每年应多支付多少元水费?
2、讨论:怎样做才能节约用水?
【知识梳理】
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何感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