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重要知识点分类详解

合集下载

初中课外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重要知识点分类详解

初中课外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重要知识点分类详解

初中课外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重要知识点分类详解一、作者简介: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市南汇县(现南汇区)人,中国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少年时期的傅雷,曾在上海天主教创办的徐汇公学里读书。

后来他因为反对封建迷信而被学校开除。

“五四运动”时,傅雷参加街头的演讲游行,北伐战争时又参加了学潮。

在国民党的威胁恐吓与母亲的强迫之下,傅雷只得离开家乡。

1927年冬天,傅雷赴法国留学,在巴黎大学文科听课,同时专攻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

留学期间,他游历了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国。

1931年春,傅雷访问意大利时,曾在罗马演讲《国民军北伐与北洋军阀斗争的意义》。

在这次演讲中,他猛烈抨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931年秋天,傅雷回到祖国。

在此后的多年间,他一直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

傅雷以流畅传神的文笔、严谨的翻译态度,为现当代中国人奉上了一本本文学巨著。

“文化大革命”期间,傅雷遭到四人帮迫害,并最终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殴打、凌辱,吞服毒药自杀。

傅雷的夫人朱梅馥也选择自缢身亡,跟随丈夫而去。

1979年4月,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上海会去亦傅需、朱梅馥追悼会,为傅雷夫妇平反昭雪,恢复其名誉。

中的灰移弹在上海革命烈士公墓。

傅需的平译作丰富,译著包括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搅水女人》《幻灭》,伏尔泰的《老实人》《天真汉》,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罗纳的《艺术哲学》等共30余种。

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二、内容简介:《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知识点整理汇总,超全~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知识点整理汇总,超全~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知识点整理汇总,超全~《傅雷家书》是中国文化名人傅聪的家书,内容包括了他对儿子傅雷的教诲和期望。

本书涵盖了许多知识和智慧,以下是对《傅雷家书》的知识点整理汇总:1. 人生价值观:傅聪在书中强调了儿子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包括珍视人生,追求真理和美好,追求个人成长和进步,关心社会公益等。

2. 学习方法:傅聪教导儿子要善于学习,包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思考和理解,灵活运用知识,注重实践和经验等。

3. 修身养性:傅聪认为人应该修身养性,注重道德修养和品德培养,培养良好的品格和优秀的人格特质,如正直、诚信、勤奋、谦逊等。

4. 爱国情怀:傅聪强调要培养爱国情怀,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5. 处世原则:傅聪教导儿子要明辨是非,坚持正义,真诚待人,慎言慎行,遵守社会和法律规则,做到诚实守信。

6. 社交礼仪:傅聪教导儿子要学会与人相处,注重社交礼仪,尊重他人,礼貌待人,懂得倾听他人,懂得与人合作。

7. 诗词歌赋:傅聪鼓励儿子培养文学艺术修养,学习诗词歌赋,欣赏文学之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8. 健康和养生:傅聪强调要注重健康和养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

9. 自律与自省:傅聪教导儿子要自律自省,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成就。

10. 傅雷个人经历和心得:《傅雷家书》中穿插了傅雷本人的经历和心得,包括他的成长经历、职业生涯、人生感悟等,给予儿子更具体的指导和启示。

以上是《傅雷家书》的一些知识点整理,涵盖了傅雷在书中传达的教育理念和人生智慧。

这部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籍,也是一部启迪人心的名著,对广大读者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 知识点讲解与精选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 知识点讲解与精选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知识点讲解与精选练习题一、《傅雷家书》简介《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傅雷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1954年到1966年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

傅雷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从学习、工作、理财、婚恋等方面教育儿子如何学习艺术、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并给出了良师益友般的意见和建议。

封封家信,无不流露出父母对儿子的拳拳爱意与殷切期望,处处饱含着傅雷一家对艺术、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二、内容梗概作品主旨:《傅雷家书》是一部优秀的青年思想读物,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的深厚爱。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内容速览:《傅雷家书》中的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

《博雷家书》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的指导和期望,他写的信有多种作用:(1)把儿子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傅雷先生跟儿子傅聪读贝多芬,读莫扎特,谈李斯特,读肖邦,谈巴赫;读他参加音乐会的感受,也谈儿子的演出及演奏。

不仅如此,他还跟儿子谈文学,谈绘画,谈哲学,谈东西方文化。

(2)傅雷先生“极想激出”儿子的“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教育学上有一个“脑力激荡法则”.即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会产生思维碰撞,激发出新的思想火花。

傅雷先生希望通过自己对人生和艺术的理解,教育和引导儿子,激发儿子通过书信的方式畅谈在异乡的学习和生活之收获。

一方面及时发现儿子的各种问题,给予帮助和指导。

另一方面也希望从儿子的成长过程中获得新的思想、艺术和生活的感悟。

(3)傅雷先生欲“借通信训练”儿子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思想”。

傅雷先生认为:”一边写信整理思想,-边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多新现念;无论对人生,对音乐、对钢琴技巧,一定随时有新启发。

八年级傅雷家书重要知识点

八年级傅雷家书重要知识点

八年级傅雷家书重要知识点傅雷家书是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傅雷给儿子傅聪写的一本书,书中内容涵盖了很多人生哲理,是一部生动的百科全书。

对于初中生来说,读一读傅雷家书是很有收获的。

本文将就傅雷家书重要知识点进行一些探讨。

一、关于爱情在傅雷家书中,爱情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傅雷在信中说:“你要学会爱情,因为它是人类最美好的东西之一。

”爱情并不只是一味的求取,更重要的是给予。

我们应该学会为对方着想、体谅对方,并为对方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二、关于学习学习是每个学生必须面对的一份功课,学习上的任何成绩和进步都不是轻易得来的。

傅雷建议儿子:“多读书、多思考,还要多跑腿。

”意思是说,除了在书本上学习知识,还要广泛地涉猎世界各地,了解不同的文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从而培养所有的学科技能和理解能力。

三、关于人际关系傅雷认为,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对于一个人来说,与他人建立关系是必须的,这样才能有所依托,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

然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却不是轻易能够建立起来的,需要我们乐于交往、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和谦虚谨慎地待人接物。

四、关于生活态度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

傅雷认为,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应该是积极向上和乐观向前。

不要被生活中的不如意和挫折打倒,要时刻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五、关于父母亲作为父亲,傅雷在傅雷家书中向儿子表达了自己的关爱和期望。

他希望儿子能够成为一个阳光开朗、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人。

同时,在他看来,父母亲的爱是无私的,不需要回报,我们应该珍惜父母的付出和爱。

总之,读傅雷家书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很多人生的道理和智慧,也能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傅雷作为一个父亲热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心理和情感。

最后,建议广大同学多读经典名著,吸收其中的智慧和思想精髓,从中汲取力量与支持,为自己的成长和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二语文下册:必考名著《傅雷家书》知识点归纳

初二语文下册:必考名著《傅雷家书》知识点归纳

初二语文下册:必考名著《傅雷家书》知识点归纳作者介绍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著名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

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主要著作:《傅雷家书》,译著《约翰・克1932年,傅雷与家乡的未婚妻朱梅馥举行了婚礼,组成了家庭。

朱梅馥是个东方型而受过新教育的女性,她体贴、文静、好客,几乎集结了中国女性标准的美德。

他们两人性格上阴阳互补、刚柔相济,结合成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二人育有二子:长子傅聪、次子傅敏。

文学家杨绛这样评价:“傅雷满头棱角,动不动会触犯人又加脾气急躁,止不住要冲撞人,他知道自己不善在世途上圆转周旋,他可以安身的‘洞穴’,只是自己的书斋。

”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人物形象傅雷:性格特点: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无私的热爱,有良知,为人坦荡,禀性刚毅。

典型事迹:严父的自责一一在傅聪年幼时,傅雷对他严加管教、一丝不苟。

回忆起往事,傅雷开始后悔和自责,觉得对儿子的管教过于严格,手段过于“残忍”。

傅雷在信中写道:“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他把对儿子的管教当成自己的错误,甚至是“罪过”。

父爱浓浓一一在傅聪走后第二天,傅雷就想给他写信,但是担心被“嫌烦”。

儿子离开后,他每天睡不着觉,开始回忆傅聪小时候的事。

傅雷夫妇含辛茹苦地将儿子哺育成人,如今儿子离开父母远赴海外求学,傅雷既希望他学有所成,又深深地想念他。

浓浓的父爱,跃然纸上。

肯定和希望一一傅雷听完傅聪演奏的录音之后进行了精细的分析,有客观的评价,也有衷心的赞赏。

他肯定了儿子在音乐上取得的成绩,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登峰顶。

”为傅聪指明了前进路线和发展方向。

父亲的告诫——傅聪到波兰后,为赶任务影响学习而苦闷。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知识题和答案解析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知识题和答案解析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题目解说】《傅雷家书》是由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主旨思想】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

【主要人物】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无私热爱,有良知,为人坦荡,禀性刚毅。

傅雷夫人:因材施教,教育子女非常成功。

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

【艺术特色】《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

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

《傅雷家书》一书中无处不体现浓浓的父爱,但是,在疼爱的同时,也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的教育。

【片段赏析】车一开动,大家都变了泪人儿,呆呆的直立在月台上,等到冗长的列车全部出了站方始回身。

回家的三轮车上,个个人都止不住流泪。

敏(傅聪之弟)一直抽抽噎噎。

昨天一夜我们都没睡好,时时刻刻惊醒。

今天睡午觉,刚刚朦胧阖眼,又是心惊肉跳的醒了。

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来没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

今儿一天好象大病之后,一点劲都没有。

妈妈随时随地都想哭,……眼睛已经肿得不像样了,干得发痛了,还是忍不住要哭。

只说了句:“一天到晚堆着笑脸”,她又呜咽不成声了。

真的,孩子,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脸”!教人怎么舍得!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一九五三年正月,就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哪一首最重要的问题,傅聪与父亲争论激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傅雷家书》导读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傅雷家书》导读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傅雷家书》导读【作品简评】《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家、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

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全中国父母的典范。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许多强烈的感染和启迪……《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同时,傅雷也对儿子的生活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

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和傅敏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

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傅雷家书的考点重点归纳

傅雷家书的考点重点归纳

傅雷家书的考点重点归纳
《傅雷家书》的考点:傅雷的爱子之切、傅雷对儿子的鼓励、傅雷的嘱咐、母亲的关心。

傅雷的爱子之切:看着长大的儿子,傅雷希望其有更好的发展,却不忍孩子远离自己。

父母含辛茹苦,一步步将儿女哺育成人,在他们即将成才之际,就到了离开屋檐独飞之时。

作为父亲的傅雷,既高兴,也难过。

傅雷对儿子的鼓励:傅老师对儿子的录音,作了精细的分析,以及客观的赞赏。

并且提到了对儿子的希望。

既体现出自己对孩子的肯定,让其有努力拼搏的决心,以及会成功的信心。

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给孩子指明前进的路线。

傅雷的嘱咐:面对社会千变万化,该如何应对,作为父母百感交集。

希望用自己走过的经验,告诉儿子少走怨路。

父母走的弯路,都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他们都希望子女能比自己过得更好。

母亲的关心: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

要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课外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重要知识点分类详解
一、作者简介: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市南汇县(现南汇区)人,中国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少年时期的傅雷,曾在上海天主教创办的徐汇公学里读书。

后来他因为反对封建迷信而被学校开除。

“五四运动”时,傅雷参加街头的演讲游行,北伐战争时又参加了学潮。

在国民党的威胁恐吓与母亲的强迫之下,傅雷只得离开家乡。

1927年冬天,傅雷赴法国留学,在巴黎大学文科听课,同时专攻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

留学期间,他游历了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国。

1931年春,傅雷访问意大利时,曾在罗马演讲《国民军北伐与北洋军阀斗争的意义》。

在这次演讲中,他猛烈抨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931年秋天,傅雷回到祖国。

在此后的多年间,他一直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

傅雷以流畅传神的文笔、严谨的翻译态度,为现当代中国人奉上了一本本文学巨著。

“文化大革命”期间,傅雷遭到四人帮迫害,并最终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殴打、凌辱,吞服毒药自杀。

傅雷的夫人朱梅馥也选择自缢身亡,跟随丈夫而去。

1979年4月,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上海会去亦傅需、朱梅馥追悼会,为傅雷夫妇平反昭雪,恢复其名誉。

中的灰移弹在上海革命烈士公墓。

傅需的平译作丰富,译著包括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搅水女人》《幻灭》,伏尔泰的《老实人》《天真汉》,梅里美
的《嘉尔曼》《高龙巴》罗纳的《艺术哲学》等共30余种。

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二、内容简介:
《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老师的爱子情深,管教有方。

看过全文,犹如跟傅雷老师对话一样,一个生动形像的傅雷展现在眼前,似乎傅雷就是我的父亲,在对我进行谆谆教导。

对傅雷老师最深的印象是他对儿子的告戒,从字里行间里面体现出了老师对儿子的疼爱。

傅雷老师的《傅雷家书》我更体会到了,一种中国传统的但又包含先进的思想。

我很欣赏傅雷老师告诉儿子的学习的方法,但我不是很喜欢傅老师对儿子情感的宣泄,与刘庸老师相比,傅雷明显得比较含蓄、保守。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
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
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才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

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三、作品评析:
《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

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爸爸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

《傅雷家书》百分之百地体现了书中无处不体现了浓浓的父爱,或许每个父亲对他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纵使以如此傅雷的思想。

是写在纸上的都是些家常话。

这本书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

《傅雷家书》获过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还被列为大型丛书《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

及至目前,它在20多年间的发行量累计已达110万册,这足以证明其影响之大。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是可以使我们更好提高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