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常见病害及病害防治
洋葱病虫害防治常见问题

洋葱病虫害防治常见问题洋葱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但它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证洋葱的产量和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治措施。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洋葱病虫害的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1. 洋葱叶片发黄- 原因:洋葱叶片发黄可能是由于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缺乏导致的。
- 解决方法:及时施用合适的肥料,如含有氮、磷、钾等元素的复合肥料,以满足洋葱的生长需要。
2. 洋葱叶片出现灰斑- 原因:灰斑是由于洋葱叶片受到真菌感染引起的。
- 解决方法:使用含有对应活性成分的杀菌剂进行喷洒,控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3. 洋葱叶片出现黑斑- 原因:黑斑是洋葱一种常见的病害,通常由真菌引起。
- 解决方法:及时清除受感染的叶片,并使用适当的杀菌剂进行喷洒,防止病害的扩散。
4. 洋葱发生倒伏- 原因:洋葱倒伏可能是由于根部结构不健康、土壤过湿或洋葱茎太细等情况引起的。
- 解决方法:加强土壤管理,保持适度湿润和良好的通气性。
适时施用有机肥料,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洋葱的抗风能力。
5. 洋葱叶片呈现褐斑- 原因:褐斑是洋葱叶片遭受细菌感染后的表现。
- 解决方法:清除受感染的叶片,并采用含有杀菌活性成分的杀菌剂进行喷洒,阻止细菌的进一步繁殖。
6. 洋葱生长缓慢- 原因:洋葱生长缓慢可能是由于土壤质量不良、营养不足或病虫害的侵袭等因素引起的。
- 解决方法:改善土壤质量,合理施用有机肥料,保证洋葱的营养供应。
采取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对洋葱的破坏。
7. 洋葱叶片出现螨虫- 原因:螨虫是通过洋葱叶片吸食汁液而导致叶片出现黄斑或脱水的情况。
- 解决方法:采用含有杀螨活性成分的杀虫剂进行喷洒,控制螨虫的繁殖。
8. 洋葱叶片出现蚜虫- 原因:蚜虫是通过吸食洋葱叶片汁液而引起的,导致叶片发黄、卷曲等现象。
- 解决方法:使用含有杀蚜活性成分的杀虫剂进行喷洒,控制蚜虫的繁殖。
9. 洋葱受到鸟类侵害- 原因:鸟类可能会啄食洋葱叶片或渣滓,造成洋葱的损坏。
洋葱几种病虫害的防治

蒜蛆
蒜蛆是一种常见的洋葱害虫,主要危害洋葱 的根部和鳞茎。它们在土壤中产卵,孵化后 的幼虫蛀食洋葱的根部和鳞茎,造成植株枯 萎,严重时甚至会使洋葱产量大幅下降。
灰霉病防治药物
嘧霉胺
可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 而降低灰霉病的发病率。
腐霉利
可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及侵 染,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
异菌脲
可干扰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使 病原菌失去对植物的侵袭能力。
软腐病防治药物
噻唑锌
具有很好的内吸性,可迅速被植物吸收,并传导至病菌侵入的部 位,使病菌细胞膜失去功能,杀灭病原菌。
VS
防治方法:葱蓟马喜欢在干燥的环境 中活动,因此保持田间湿润有利于抑 制其发生。另外,定期清除田间杂草 和枯叶,可减少葱蓟马的数量。化学 防治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喷 雾防治,但应注意轮换使用药剂,以 避免产生抗药性。
葱斑潜蝇
葱斑潜蝇是一种常见的洋葱害虫,主要危害洋葱的叶片。它 们在叶片上产卵,孵化后的幼虫潜入叶肉内,形成蛇形白色 虫道,破坏叶片的光合作用,严重时导致叶片枯萎。
氢氧化铜
可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降低软腐病的发病率。
农用链霉素
可干扰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使病原菌失去对植物的侵袭能力。
虫害防治药物列表
阿维菌素
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可用于防治鳞翅目、鞘翅 目、双翅目和同翅目害虫。
吡虫啉
具有内吸性,可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 虫、飞虱、叶蝉等。
高效氯氟氰菊酯
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和胃毒作用,可用于防治鳞 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同翅目害虫。
洋葱病虫害防治

洋葱病虫害防治汇报人:日期:目录CATALOGUE•洋葱常见病虫害识别•洋葱病虫害防治方法•洋葱霜霉病的防治•洋葱灰霉病的防治•洋葱软腐病的防治•洋葱根腐病的防治•洋葱蓟马虫害的防治•洋葱甜菜夜蛾虫害的防治01CATALOGUE洋葱常见病虫害识别洋葱霜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洋葱的叶片和花梗。
感染初期,叶片出现苍白、淡黄色的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后期逐渐扩大并相互连接,形成大型病斑。
病斑背面长出灰白色的霜状霉层,严重时叶片枯死。
症状识别选择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如合理施肥、控制湿度等。
药剂防治可使用百菌清、代森锰锌等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
防治方法洋葱霜霉病症状识别洋葱灰霉病主要危害洋葱的花梗和叶片。
感染初期,花梗出现淡褐色的水渍状病斑,后期逐渐扩展并腐烂。
叶片出现灰褐色的病斑,湿度较大时,病斑上出现灰色的霉层。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如控制湿度、清除病残体等。
药剂防治可使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
洋葱灰霉病洋葱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洋葱的叶片和鳞茎。
感染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的小斑点,后期逐渐扩大并引起腐烂。
鳞茎感染后,外部鳞片变软、腐烂,内部充满细菌脓液。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如合理施肥、控制湿度等。
药剂防治可使用农用链霉素、硫酸链霉素等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
症状识别洋葱根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洋葱的根部。
感染初期,根部出现淡褐色的水渍状病斑,后期逐渐扩大并引起根部腐烂。
地上部分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等症状。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如控制湿度、改善土壤通气状况等。
药剂防治可使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杀菌剂进行灌根防治。
洋葱蓟马虫害症状识别洋葱蓟马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洋葱的心叶和嫩叶。
受害叶片出现细小的黄色或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扭曲变形。
心叶被害后,生长受阻,甚至不能抽苔。
防治方法使用吡虫啉、啶虫脒等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
同时,加强栽培管理,如及时清除杂草、保持田间卫生等。
洋葱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洋葱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 洋葱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 • 洋葱病虫害防治方法与技术 • 洋葱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与建
议
01
洋葱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洋葱软腐病
症状
洋葱软腐病主要发生在洋葱生长后期,表现为叶片发黄、根茎部软化腐烂,有 恶臭。
防治方法
保持土壤湿度适中,避免过度浇水;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株,减少传染源;发病 初期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洋葱霜霉病
症状
洋葱霜霉病主要发生在洋葱生长前期,表现为叶片褪绿、黄化,并出现白色或紫 色的霜状物。
防治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通风良好;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 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洋葱白粉病
症状
洋葱白粉病主要发生在洋葱生长后期,表现为叶片和茎部出 现白色粉状物,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植株枯萎。
使用健康种子
购买和使用经过检疫的健康种子,确保种子的质量。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性
合理施肥
清除病株
合理施肥,保证洋葱生长所需的营养 元素均衡,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及时清除病株和病叶,减少病原菌的 传播途径,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科学灌溉
根据洋葱的生长需求,科学灌溉,保 持土壤湿度适宜,促进洋葱健康生长 。
阻隔法
使用防虫网、遮阳网等材 料,阻止害虫进入洋葱田 或产卵。
04
洋葱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与建 议
定期检查与预防
定期观察洋葱生长情况
洋葱常见病虫害实用防治措施_洋葱 病虫害防治

洋葱常见病虫害实用防治措施_洋葱病
虫害防治
洋葱常见病虫害实用防治措施_洋葱病虫害防治洋葱深受人们的喜爱,无论从食用价值、经济价值还是药用价值,都显示出来它独特的一面。
但是洋葱在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病虫害,影响洋葱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下面是洋葱一些常见病虫害的实用防治措施,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1、洋葱苗床猝倒病苗床播种及移栽前5天,用72%普力克500倍液各喷淋一次,每平米4升。
2、洋葱霜霉病宜用卡莱理90毫升,进行叶面喷雾,间隔7天再喷施一次。
3、洋葱灰霜病用施佳乐800倍液加好力克3000倍液喷雾,间隔7天再叶面喷一次。
4、洋葱紫斑病 43%好力克3000倍液加安泰生1000倍液,叶面喷雾,间隔7天左右再喷施一次。
5、潜叶蝇亩用70%艾美乐2克加2.5%敌杀死5-10毫升,可兼治蚜虫、蓟马,预防黄矮病。
6、根蛆每公斤洋葱籽用60%高巧湿拌种剂40克,或5%锐劲特悬浮剂60毫升拌种。
第1页共1页。
洋葱病虫害的鉴别与综合防治

洋葱病虫害的鉴别与综合防治洋葱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蔬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会面临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保障洋葱的产量和质量,及时鉴别和综合防治洋葱病虫害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洋葱病虫害的鉴别方法,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洋葱病虫害的鉴别方法1. 灰斑病灰斑病是洋葱常见的真菌病害之一,其主要症状为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灰色斑点。
鉴别时可将受病害侵染的叶片放置在温湿环境下观察,若出现菌丝生长,可确认为灰斑病。
2. 白绢病白绢病是由洋葱白绢病毒引起的病害,其主要症状为叶片上出现绢状白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受损。
鉴别时可采用叶片蓝光照射法,若受病害侵染的叶片在蓝光下呈现较强的荧光反应,可确定为白绢病。
3. 蚜虫害蚜虫是洋葱的常见害虫之一,其主要症状为叶片上出现黄化、萎蔫以及蚜虫的存在。
鉴别时可用显微镜对叶片进行观察,若发现细长的蚜虫和蚜虫粪便,可确认为蚜虫害。
二、洋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1. 合理种植与轮作选择耐病虫的洋葱品种进行种植,避免连续种植洋葱,可适当进行轮作。
轮作可破坏病虫的生命周期,减少其发生和传播的可能。
2. 土壤消毒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病虫的数量和活性。
常用的土壤消毒方法包括热水烫杀、化学消毒剂处理等。
3. 合理施肥管理科学合理施肥,保持土壤养分平衡,提高植物的免疫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避免过量施肥或不当施肥,以免造成营养失衡。
4.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生物对洋葱病虫害进行防治,如利用寄生性昆虫、捕食性昆虫等。
选择合适的生物防治制剂进行喷洒,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
5. 化学药剂防治在严重的病虫害发生情况下,可使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但使用化学药剂要谨慎,遵循使用规则和安全操作,避免药物滥用和残留。
6.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定期进行病虫害的监测与预警,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趋势,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干预,降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总结:洋葱病虫害的鉴别与综合防治需要依靠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洋葱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精耕细作
保持田园清洁,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菌源 和虫源。
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采取合理的轮作制度,可以减少 病原菌和害虫的数量。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促 进洋葱健康生长,提高抗病性。
生物防治措施
利用天敌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等, 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
洋葱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7
目录
• 洋葱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 洋葱常见虫害及其防治 • 洋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 洋葱病虫害防治中的注意事项
01
洋葱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洋葱软腐病
症状
洋葱软腐病主要危害洋葱的叶片和鳞茎。受害部位呈软腐状,并有恶臭味的黏 液溢出。病害严重时,会导致洋葱植株枯死。
葱蓟马
症状
葱蓟马成虫和若虫吸食洋葱叶片汁液 ,使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纹或叶片扭曲 。
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和残株 ;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喷洒化学 农药。
葱地种蝇
症状
葱地种蝇幼虫在洋葱根部蛀食,造成洋葱根系腐烂,植株枯萎。
防治
选择无虫苗,加强检疫;合理轮作,减少虫源;使用地膜覆盖,防止成虫产卵;药剂灌根或土壤处理 。
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同时,合理使用农药, 控制用药量和使用次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提倡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等环保型防治方法,如利用天敌、生物农药等,以降低对 环境的负担。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要点二
科学用药
根据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程度,科学用药,避免盲目用药 和过量用药。
洋葱生长期间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洋葱生长期间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洋葱(Allium cepa)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其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证洋葱的正常生长和提高产量,农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洋葱生长期间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洋葱的常见病害1. 真菌性病害:洋葱炭疽病、白葱病、锈病等是洋葱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真菌性病害。
这些病害会导致洋葱叶片出现斑点、变黄、干枯等症状,严重影响生长和产量。
2. 细菌性病害:洋葱晚疫病、软腐病是洋葱常见的细菌性病害。
感染这些病害后,洋葱叶片会出现软腐、溃烂等症状,严重破坏植株的生长。
3. 病毒性病害:洋葱嵌紋病、花叶病毒病等是洋葱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毒性病害。
这些病毒会导致洋葱生长不良,叶片出现变形、病斑等症状,降低产量。
4. 害虫:洋葱蚜虫、洋葱叶蛆等是洋葱生长过程中常见的害虫。
它们会侵食洋葱的叶片和地下部分,导致洋葱受损严重,产量减少。
二、洋葱病虫害的防治方法1. 合理选用品种:选择对病虫害抵抗力强的洋葱品种进行种植,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土壤消毒:在洋葱种植前,可以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菌和虫卵的存在。
可选择石灰硫熏蒸、甲基溴化等方法进行土壤消毒。
3. 种植前防治:洋葱种植前,可以使用病毒病害毒抗剂对种球进行浸泡处理,减少病毒的传播。
同时,可以喷洒杀菌剂对种球进行消毒,预防真菌性病害的发生。
4. 合理施肥:洋葱生长过程中合理施肥,保持土壤肥力平衡,有利于提高洋葱的抗病虫害能力。
5. 定期翻耕:洋葱种植地的地力较差时,可以定期进行翻耕,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6. 控制湿度:洋葱生长期间要控制好湿度,避免病菌和虫卵的滋生。
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时,可以适当加强通风和减少浇水。
7. 定期检查:定期巡视洋葱田,发现病虫害的早期症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防止病虫害蔓延。
8. 生物防治:可以利用天敌、微生物和植物的互作关系进行生物防治。
例如引入捕食性昆虫抑制害虫的繁殖,喷施含有益生菌的农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葱紫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和花梗,叶片和花梗染病,初呈水渍状白色小点,后变淡褐色圆形或纺锤形稍凹陷斑,继续扩大呈褐色或暗紫色,周围有黄色晕圈。
湿度大时,病部长出同心轮纹状排列的深褐色霉状物,病害严重时,致全叶变黄枯死或折断鳞茎染病,多发生在鳞茎颈部,造成软腐和皱缩,茎内组织深黄色。
【病原】Alternaria porri称葱链格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分生孢子梗淡褐色,单生或5~10根束生,有隔膜2~3个,不分枝或分枝少;分生孢子褐色,长棍棒状,具横隔膜5—15个,纵隔膜l —6个;喙孢较长,有时分枝,具隔膜0~7个。
洋葱紫斑病【发生规律】以菌丝体在寄主体内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温暖地区以分生孢子在葱类植物上辗转为害;翌年条件适宜时产出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经气孔、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
生长中后期发病严重。
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生在4~7月和9~11月。
常年连作,砂土地,播种过早,种植过密,田间郁闭,管理粗放,经常缺肥缺水,植株生长过弱,葱蓟马为害重发病重。
【防治方法】与非百合科蔬菜轮作2年以上。
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注意及时防治蓟马;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适量施肥浇水;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适时收获,低温贮藏,防止病害在贮藏期继续蔓延。
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
种子处理,鳞茎可用40~45℃温水浸1.5小时,也可用40%福尔马林300倍液浸3小时,浸后及时洗净,或用30%苯噻硫氰乳油1000倍液浸种3~6小时。
发病前至发病初期,以预防为主,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560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800~1000倍液;68.75%恶酮·锰锌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兑水40kg/亩,均匀喷雾防治,视病情间隔7~10天喷1次。
田间发现病情时加强防治,发病普遍时可采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600倍液;50%异菌脲悬浮剂1000~2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7%春雷霉素·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腈菌唑乳油1000~2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兑水40kg/亩,均匀喷雾防治,视病情间隔5~7天喷1次。
洋葱疫病【症状】叶片、花梗染病初现青白色不明显斑点,扩大后成为灰白色斑,致叶片枯萎(图35-19至图35-21)。
阴雨连绵或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绵毛状霉;天气干燥时,白霉消失,撕开表皮可见绵毛状白色菌丝体(图35-22)。
【病原】Phytophthora nicotianae称烟草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孢囊梗由气孔伸出,梗长多为100 Um。
梗上孢子囊单生,长椭圆形,顶端乳头状突起明显。
卵孢子淡黄色,球形,直径20~22.5 um。
厚垣孢子微黄色圆球形。
【发生规律】以卵孢子、厚垣孢子或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萌发后产出芽管,穿透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后病部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扩大为害。
病菌适宜高温高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为12~36℃,相对湿度在90%以上,成株期至采收期发病最重。
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生在5~7月。
地势低洼,田间易积水,阴雨连绵;种植密度大,田间通透性差,管理粗放,偏施氮肥,植株徒长,或经常缺肥、缺水,植株长势较弱,抗病能力低发病重。
【防治方法】与非百合科蔬莱轮作2年以上。
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栽植,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排除积水,加强栽培管理,合理采用配方施肥,增强寄主抗病力。
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
发病初期(图35-23)可采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25%嘧菌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氟吗·乙铝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8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8.75%恶唑菌酮·锰锌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兑水喷雾防治,视病情间隔7~10天喷1次。
田间发病时加强施药防治,发病普遍时(图35-24)可采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687.5g/L霜霉威盐酸盐·氟吡菌胺悬浮剂800~12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2000倍液;66.8%丙森·异丙菌胺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000~1500倍液;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84. 51%霜霉威·乙膦酸盐可溶性水剂600~1000倍液;70%呋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53%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兑水40kg/亩,均匀喷雾防治,视病情间隔5~7天喷1次。
洋葱锈病【症状】主要为害叶、花梗及绿色茎部。
发病初期表皮上产出椭圆形稍隆起的橙黄色疱斑,后表皮破裂向外翻,散出橙黄色粉末,即病菌夏孢子堆及夏孢子秋后疱斑变为黑褐色,破裂时散出暗褐色粉末,即冬孢子堆和冬孢子。
【病原】Puccinia altii称葱柄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洋葱锈病-病叶【发生规律】北方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南方则以夏孢子在葱蒜韭菜等寄主上辗转为害,或在活体上越冬,翌年夏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夏孢子萌发后从寄主表皮或气孔侵入。
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生在3~4月和10~12月。
地势低洼,土质黏重,雨后易积水,栽培密度较大,田间郁闭;通透性差,管理粗放,经常缺水、缺肥植株长势较弱,抗病力低,连续阴雨天多,雾多雾重发病多且重。
【防治方法】选择地势较平坦不易积水的壤土地进行栽培;合理密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配方施肥;避免过施氮肥,适时喷施叶面肥;适度浇水,做好清沟排渍降湿,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促进植株稳生稳长,增强抗病力。
发病前期注意预防,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8.75%恶唑菌酮·锰锌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兑水喷雾防治,视病情间隔7~10天喷1次。
田间发病时加强施药防治,发病普遍时可采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20%唑菌胺酯水分散粒剂1000~2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24%腈苯唑悬浮剂2000~3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4000~6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啶氧菌酯悬浮剂1500~2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95%敌锈钠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800倍液;50%萎锈灵乳油800~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3000~5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灭锈胺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兑水40kg/亩,均匀喷雾防治,视病情间隔5~7天1次。
洋葱霜霉病【症状】主要为害叶及花梗,也可侵染洋葱鳞茎。
叶片染病,从中下部叶片开始,病部以上渐干枯下垂。
花梗染病,初生黄白色或乳黄色较大侵染斑,纺锤形或椭圆形,其上产生白霉,后期变为淡黄色或暗紫色,假茎染病多破裂,弯曲。
鳞茎受害,地上部生长不良,叶色淡,无光泽,叶片畸形或扭曲,植株矮缩,表面产生白色霉层,扩大后软化易折断。
【病原】Peronospora schleidenii称葱霜霉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孢囊梗单生或丛生,顶端有3~6次二叉状分枝,无色,无隔膜。
孢子囊单胞,卵圆形,淡褐色。
卵孢子球形,具厚膜,呈黄褐色。
【发生规律】以卵孢子在寄主或种子上或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萌发,从植株的气孔侵入。
借风、雨、昆虫等传播,进行再侵染。
成株期至采收期发病最重。
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生在3~5月和9~11月;东北地区4月中旬~5月上旬开始发病。
一般连作地块,土质黏重,地势低洼,雨后易积水,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透性差,早春、梅雨季节、秋季雨水较多发病重。
【防治方法】与非百合科蔬菜轮作2~3年以上。
选择地势较高,不易积水的地块种植,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密植,适时施肥适时浇水,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小水勤浇,严防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销毁。
一.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锰锌·乙膦铝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兑水喷雾防治,视病情间隔7~10天喷1次。
二.田间发现病情后加强防治,发病普遍时可采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687.5g/L霜霉威盐酸盐·氟吡菌胺悬浮剂800~1200倍液;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000~1500倍液;66.8%缬霉威·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2000倍液;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66.8%丙森·异丙菌胺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烯肟菌酯乳油2000—3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800~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4.51%霜霉威·乙膦酸盐水剂600~1000倍液;70%呋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兑水40kg/亩,均匀喷雾防治,视病情间隔5~7天喷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