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栽培学1
海带的种植条件

海带的种植条件
海带是一种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的食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海带的种植条件较为苛刻,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气候条件
海带生长需要水温和气温变化适宜,适宜的水温为10℃~20℃,适宜的气温为2℃~25℃。
通常生长期需要有170~230天,要求气温和水温变化平稳。
二、光照条件
海带生长适宜光照条件为6~8小时,而长时间暴露于高强度光照下会对海带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对其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三、水质条件
海带需要生长在富含营养物质且水质清澈的水域中,因此,水体中不能存在污染物质,会导致海带的质量急剧下降,甚至不能继续生长。
四、地形条件
海带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是海湾和港口等比较封闭的地形,在这些地形中,水流慢,可以保证海带生长的平稳和规律性,同时也可以避免强劲的水流和浪涛对海带造成破坏。
五、土壤条件
海带仅能在海底的石质底部生长,因此,土壤质地要求石质含量要高,同时要求底部不含泥沙或其它造成污染的有机物质,以保证海带生长的安全。
六、风化条件
海带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来支持日益增长的体积,在这一过程中,风化成为关键的环节。
因此,土壤风化速度要较快,越快越好。
综上所述,海带的种植条件较为苛刻,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要求,
因此,海带的生产需要在科学、规范的条件下进行,采取科学种植、配合生态环境保护等方式,以确保海带的质量和数量的稳定生产。
集美大学海类栽培学复习

集美大学海类栽培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 藻类:是孢子植物,不开花、不结果,用孢子进行繁殖。
2. 孢子:从植物亲体脱离出来的游动或不游动的繁殖细胞。
3. 孢子体:产生孢子进行无性生殖的世代称为孢子体世代,这个世代的生物体称为孢子体(核相 2n)。
4. 配子体:形成配子进行有性生殖的,则分别称为配子世代和配子体(核相 n)。
5. 果孢子体:能够产生果孢子的藻体,它寄生于配子体上。
染色体数目属单相。
6. 果孢子:红藻的果胞受精后经一系列分裂发育形成果孢子囊,其囊中的孢子叫果孢子。
7. 配子:性细胞,具同另一性细胞结合能力。
8. 叶状体:由丝状体放散出来的壳孢子萌发形成的一种由一层或两层细胞组成的膜状体。
9、丝状体:由叶状体放散的果孢子萌发形成,因多数生长在贝壳中,又叫做壳斑藻。
丝状体呈树枝状。
10. 壳孢子:长在贝壳中的紫菜丝状体成熟时产生壳孢子囊,囊中的孢子叫壳孢子。
11. 生活史:指藻类特有的体相(孢子体、配子体或果孢子体)和核相(N 或 2N)的重复循环史。
12. 贝壳丝状体:果孢子钻入贝壳之中,在壳内萌发生长,形成的丝状体。
13. 自由丝状体:果孢子直接附着于玻璃容器的内壁上面,或附着在人工培养基以及琼胶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发育成的丝状体。
14. 果胞:红藻的雌性生殖器官。
果胞中含一个卵,其顶端延长部分为受精丝。
15. 囊果:红藻的雌性生殖器官果胞受精后,在母体上发育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二倍体结构。
16. 海藻栽培学:将某些自然生长的藻类通过人工措施进行栽种(播种)、培养成为商品性生产的裁培藻类,从而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研究对象是海藻则称海藻栽培学。
17. 杂交育种: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的方法。
18. 远缘杂交:指在分类学上物种以上分类单位的个体之间交配。
不同种间、属间甚至亲缘关系更远的物种之间的杂交。
19. 选择育种:利用现有品种或类型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变异,通过选择手段从植物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比较鉴定,从而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海带无性繁殖系育苗技术海带,育苗技术,实用技术

海带无性繁殖系育苗技术海带,育苗技术,实用技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夏苗培育法进行海带苗培育,其具有两大缺点:①育苗时间长、成本高、风险大。
②由于育苗时混采、混育,易造成品种优良性状退化。
目前一些海带育苗场开始采用无性繁殖系育苗技术,即利用海带配子体克隆进行海带苗培育,育苗50~60天幼苗即可出库下海,不仅节约近一半育苗成本,并且可保持海带良种性状不退化,产量高。
现将育苗方法总结如下:一、无性繁殖系培养1.种海带准备挑选种海带的方法和程序同传统采苗方法基本相同,选择个体宽长、颜色深褐、富有光泽、健康的藻体,并且藻体上孢子囊无附着物、成熟度好。
用剪刀剪下约5厘米×5厘米的孢子囊,用消毒棉花蘸煮沸后冷却海水,将附着在上面的污物拭净,然后用消毒海水冲洗数次,阴干后,放入10℃低温消毒海水中,使其放散游孢子。
2.孢子附着游孢子数目达到2~5个/160×*时将海带取出,用纱布过滤孢子水去除黏液后,将玻片放入。
当孢子在玻片附着密度达到10个左右/160×时,取出玻片放入低温消毒海水中培养。
培养条件:水温10~15℃;光照强度1500~2500米烛;光照时间每日24小时光照。
培养液:煮沸冷却消毒海水,硝酸钠一氮:百万分之五,磷酸二氢钾一磷:百万分之一。
培养液需定时更换,一般每周换水一次。
3.无性繁殖系初培养当配子体生长至可以区分雌雄时,用毛细管将雌、雄细胞单独取出,分别放入试管内进行培养,培养方法同上。
随着雌雄配子体的快速生长,很快成为球形的丝状藻球。
由于藻球内部细胞不能接受光照,因此影响了生长速度,当藻球生长至直径1~2毫米,可用消毒玻片将其压碎,转移至250毫升三角烧瓶内,不久后每个丝状细胞段又可重新长成藻球,可再次压碎使其快速生长。
4.无性繁殖系扩大培养(1)培养容器:随着无性繁殖系重量增大,可将其转移至大的容器内培养。
由于玻璃器皿易碎且普遍价格较高,可用矿泉水桶替代,轻便、耐用、实惠且培养*********。
海水养殖海带的技术要点与方法论

海水养殖海带的技术要点与方法论海带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藻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海水养殖海带已经成为近年来养殖业的热门选择之一。
本文将介绍海水养殖海带的技术要点与方法论,帮助养殖户了解如何科学高效地养殖海带。
1. 选择适宜的海域和水质海带对水体的水温、盐度、光照等因素有一定要求。
养殖户应选择适宜的海域,避免污染、有良好的水流、光照和氧气供应。
同时,需要对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指标在合理范围内。
2. 采用合适的海带品种选择适合当地水域环境和养殖条件的海带品种是海水养殖的关键。
常见的海带品种有鲜海带、密生红线等。
根据当地的水温、盐度和光照条件,选择具有良好抗逆性和高产性的品种,可以提高养殖的成功率和产量。
3. 合理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海水养殖海带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固定养殖网、悬挂养殖网、循环式养殖等。
养殖户应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殖方法。
同时,采用一些技术措施,如密植、定时清理贝类附生等,可以提高海带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4. 均衡的饲料供应海带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
养殖户应合理选用饲料,并进行营养配比,保证饲料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比例均衡。
同时,还要根据海带的生长需求,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频次,避免过度投喂造成污染和浪费。
5. 病虫害防治海带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影响养殖效益。
养殖户应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期检查海带的健康状况,如发现病害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如用药物喷洒、提高养殖密度等。
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水体清洁,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6. 定期监测和调整养殖海带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生长状况和水质指标,如海带的高度、密度、叶片颜色、水质中的溶氧量、盐度等。
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如合理调整养殖密度、采取适当的光照措施、调整饲料种类和投喂量等,以提高海带的生长效率和产量。
7. 规范养殖管理养殖海带需要细致、耐心、持之以恒的管理工作。
海水养殖海带苗的繁殖技术及方法研究

海水养殖海带苗的繁殖技术及方法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海带作为一种富含营养的海洋蔬菜备受关注。
然而,由于野生海带资源日益枯竭,人工养殖海带成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
海水养殖海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带苗的繁殖技术和方法。
本文将重点探讨海水养殖海带苗的繁殖技术及方法。
1. 海带苗种选取海水养殖海带的第一步是选择适合的海带苗种。
常见的海带苗种包括裙带菜、长寿海带等。
选择苗种时应根据自身的地理环境、水质状况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还应重视苗种的抗逆性和抗病虫害性能,以增加养殖成功率和产量。
2. 海带苗的繁殖方法海带苗的繁殖方法主要包括自然孢子采集法、切割繁殖法和组织培养法等。
自然孢子采集法是采集天然海带植物的孢子,然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成长为海带苗。
这种方法成本较低,但孢子的采集和培养过程相对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支持。
切割繁殖法是将成熟的海带植株通过切割、剪枝等方式繁殖出多个新苗。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养殖场。
然而,切割后的苗体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因此在切割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组织培养法是将海带的细胞或组织放入含有适宜培养基和激素的培养器皿中,使其生长繁殖。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繁殖效率和苗木质量,但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成本也相对较高。
3. 海带苗的养殖技术海水养殖海带苗的关键在于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和水质条件,以及良好的管理措施。
(1)生长环境和水质条件海带苗对水温、日照时间、盐度和pH值等环境因素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海带苗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0℃-20℃,日照时间应为8-10小时,盐度为30-35‰,pH值为7-8。
此外,水质应保持清洁,避免有害物质的积累。
(2)养殖管理措施海带苗的养殖需要定期进行修剪、换水和杂草清除等管理措施。
修剪可以促进海带茎叶的生长和分枝,保持植株的形态美观;换水有助于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有害物质的积聚;清除杂草可以减少养殖场的竞争压力和病虫害的发生。
海带种植水温和时间

海带种植水温和时间海带是一种海藻,是海洋中一种重要的经济海藻,也是海洋养殖的主要水产养殖业。
海带种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活动,需要依据一系列的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其中种植水温和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海带种植的适宜水温海带种植需要适宜的水温,一般来说,海带的生长温度为6~20C,其中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0~15C,超过15C时会使海带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当水温过高或过低时,都会使海带的生长受到影响。
二、海带种植的最佳生长时间海带在生长周期中的各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生长时间,其中最适宜的生长时间为5~7个月,也就是从春季到秋季。
在这个时期内,要合理安排种植时间和降落期,促进海带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三、海带种植水温和时间的关系海带种植水温和时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适宜的生长温度下,海带能够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获得更多的养分,从而促进其更快速的生长。
如果水温过高,会影响海带的正常光合作用,导致其生长缓慢;如果水温过低,海带的生长也会受到限制。
同时,在生长周期中适当调整种植时间,也可以促进海带的更好生长。
如在旺季种植,可以利用更多的自然光照和养分,促进海带的生长速度和生物量;而在季节交替时,适当降落海带,则可以让它们在更适宜的水温中生长和发育,从而在长期内获得更高的产量和质量。
四、影响海带种植水温和时间的因素除了自然环境对海带种植水温和时间有着较大的影响外,各种环境因素和技术要求也是影响海带种植水温和时间的重要因素。
如海洋污染、饲料类型和用量、种植密度、光照程度等影响因素,都会对海带的生长和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海带种植水温和时间的重要性海带种植水温和时间是决定海带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选取适宜的水温,可以促进海带的更好生长发育;选择合适的时机,可以让海带在更适宜的环境下生长,从而更好的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获得更高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在海带种植过程中,应该合理掌握生长规律,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和种植要求,合理调整水温和时间,从而实现最佳种植效果。
如何种植海带_海带种植的方法

如何种植海带_海带种植的方法如何种植海带_海带种植的方法海带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它一般是怎么种植的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海带种植的方法。
海带种植的方法海带的种植:海区选择养殖海区应设在无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海域。
海区底质以平坦的泥沙底、泥底为好,凹凸不平的岩礁海底,可采用下石砣设筏养殖。
水深8-30m为宜,其中水深15-25m海区最佳,属高产区。
海流流速在0.17-0.7m/s,以0.41-0.7m/s为宜。
透明度变化幅度小于3m为宜。
海带的种植:方法1、分苗养殖在养殖生产上,分苗即将生长在附苗器上的幼苗剔下来,再夹到苗绳上,经过这个过程再进行养成。
分苗前准备工作苗绳:是海带的生长基,又要承担藻体重量,苗绳要求经久耐用,又要求绳细,松紧要适中,这样不至于夹坏其生长部。
苗绳的长度因不同海区条件和养成方式来确定。
吊绳:材料同苗绳相同都是聚乙烯绳,吊绳长度视水深和海区透明度而定,北方平养,一般2m左右。
坠石:风浪大的海区,吊绳上需绑坠石,以防苗绳被风浪、水流冲击漂浮海面,造成强光刺激和缠绕。
坠石一般重0.25kg,大的0.5-1.0kg重。
工具:分苗用的工具有夹苗器、运苗筐、挂苗筐等。
所有工具必须经过海水浸洗方可用。
分苗操作技术分苗时间:北方一般在11月上旬开始分苗。
分苗规格:一般幼苗张到10cm就可以分苗,12-15cm最适宜,分苗的大小应根据早晚而有变化,早期分的可略小些,10-12cm中期15cm,晚期20cm以上。
分苗的标准是:“早分苗,分好苗,分大苗。
”分苗操作:包括剔、运、夹、挂苗。
①剔苗工作要仔细,一般要勤剔,少剔,提高剔苗质量,也提高苗种利用率。
②运苗工具要用海水浸泡或浇湿,以免磨伤幼苗及日晒;苗不可互相挤压得厉害,所以应采取少装勤运的办法,尽量缩短运输时间,不要积压。
③夹苗中尽量做到每一苗绳大小均匀,不能夹得太深太浅,发现掉苗时要及时补苗。
④挂苗,要尽量减少陆地上的积压时间,一般采用平挂方式挂苗初期水深设为1m,过一段时间再提水层。
海水养殖海带的人工养殖技术与海域规划设计

海水养殖海带的人工养殖技术与海域规划设计海水养殖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渔业和水产养殖方式之一。
在海洋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海水养殖的可持续性和效益日益受到重视。
海带作为海水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还可以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本文将介绍海水养殖海带的人工养殖技术和海域规划设计,以期提高养殖效益和保护海洋资源。
一、海水养殖海带的人工养殖技术1.海带的品种选择:目前主要有日本海带、石莼和大叶海带等品种适合在海水养殖中进行人工养殖。
不同品种适应不同的水质和养殖环境,因此在选择品种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水质特点和环境条件。
2.海带的种苗培育:海带的种苗培育是海带养殖的关键环节。
一般采用人工培育种苗的方式,通过人工控制养殖环境、提供合适的营养和光照条件,培育出健康、肥壮的海带幼苗。
3.养殖基地的选址:选择适合养殖海带的海域位置是保证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一般选择水质清澈、光照充足、潮流适中的海域,避免污染源和风险地区。
4.养殖设施的建设:养殖设施包括浮筏网箱、浮式编织袋和垂直养殖网等。
浮筏网箱是一种常用的海带养殖设施,可以选择不同规格和大小的浮筏网箱组成养殖平台,方便管理和收获。
5.养殖管理与保养:海带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养殖水质的控制、合理投喂和疫病防治等方面。
及时清除水面上的杂质和生物附着物,定期检查养殖设施的状况,并加强饲养管理和健康监测,以提高养殖效益。
二、海域规划设计1.养殖区划设计:在海水养殖海带的过程中,需要对养殖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以便进行养殖管理和资源保护。
根据海域的地理条件和海带养殖的需求,将海域划分为养殖区、生态保护区和水产资源调控区等不同区域,以实现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目标。
2.海洋环境评估:在进行海水养殖海带前,需要对海域的海洋环境进行评估,包括水质、潮流、风向和海洋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状况。
通过对海洋环境的评估,可以选择适宜的海域进行养殖,避免对海洋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胚孢子的萌发速度是低温时慢,高温时
快:10-20℃,胚孢子3天就可以发育成配子体
(20℃,萌发管顶端膨大部分最大),而在5℃
下3天不能发育形成配子体
采游孢子时,温度低,采孢子时间长,影
响附着量和萌发速度
温度高,采孢子时间短,萌发快,但附着
能力低 通常室内采游孢子的温度控制在10℃以下
(2)温度对配子体生长的影响:
15℃是配子体生长的最适温度 >15℃雌配子体的直径增长和雄配子体的分裂 速度减慢 配子体生长的高限温度25-27℃,低限温度0℃
(3)温度对配子体发育的影响: 10℃ 配子体13.5天发育成孢子体
5℃或15℃
5-15℃
配子体要16天才能发育成孢子体
能正常形成孢子体
>15℃
20℃
孢子体形成就逐渐减少。
(6)衰老期:
海带孢子囊群大量放散孢子后,生活机能
逐渐减退,局部细胞开始死亡,固着器和柄部
出现空腔,叶片逐渐腐烂流失
3、海带孢子体的无性繁殖:
(1)繁殖期:
孢子囊群由叶片表皮细胞分化而形成,先
出现于背光面,继而向光面也产生 自然海区: 秋季海水温度下降到22℃,叶片开始产生 孢子囊群,19-21℃是孢子囊群成熟和游孢子
100g海带干品中所含的营养物质: 胡萝卜素 维生素B2 蛋白质 0.57mg 0.36mg 8.2g 硫氨素 尼克酸 脂肪 0.09mg 1.6mg 0.1g
糖
无机盐
57g
12.9g
粗纤维
钙
9.8g
2.25g
铁
0.15g
2、药用:
具防止血栓形成、降血压、血脂等功效
所含的岩藻多糖还具防癌作用
3、工业原料:
(4)胚孢子的萌发: 胚孢子(附着4h)→产生萌发管→内容物 流向萌发管顶端→萌发管顶端出现细胞壁和萌 发空管分开→配子体 胚孢子(3天)→配子体
三、海带的配子体
1、雄配子体:由多个细胞组成,细胞直径为5
-8微米,每个细胞形成一个精子囊 2、雌配子体:一个细胞,球形或梨形,当雌 配子体细胞增加到11-22微米时,细胞开始转
生产上一般控制光照时间为10h
3、营养条件对孢子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胚孢子在N、P存在下发育为配子体 配子体在缺P有N的情况下不发生细胞分裂
配子体在P多缺N的情况下,配子体大量死亡
N、P对配子体的生长是必须的,P对细胞的
分裂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配子体发育时,如果缺P或低P,但有N的情
况下,不形成精囊和卵囊,P肥在配子体发育上
配子体不形成孢子体,雌配子体
体积增大到30.6微米,雄配子体不形成精子囊
如果把20℃培育下不形成孢子体的配子体
移至15、10℃仍然可以发育成孢子体
2、光照对配子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1)光照对胚孢子萌发的影响: 游孢子在强光、弱光或黑暗的情况下都可以
附着萌发
>3000lux 黑暗部分附着多(背光性)
化为卵囊,卵在黑暗中排出。卵排除不久之后,
与精子进行受精作用(5min) 孢子萌发成配子体之后,雌配子体增加细胞 的体积,而雄配子体则进行细胞的分裂,增加 细胞的数目
3、配子体的分期:
(1)胚孢子萌发期:游孢子附着——胚孢子形
成萌发管(2-3天)
(2)配子体生长期:配子体形成——配子体停
止生长、分裂(约6天)
(8)渡夏时,梢部脱落明显加快,藻体长度
不断减短
(9)秋季水温下降之后,叶面上产生孢子囊
群,10-11月大量放散游孢子,随后叶片迅速
衰老,约在11月左右流失死亡
五、海带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一)海带配子体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1、海水温度与配子体生长发育的关系
(1)温度对游孢子附着和胚孢子萌发的影响 游孢子游动时间与温度关系很大,温度低, 游动时间长,温度高,游动时间短 5℃,游动48h,15℃游动时间大大缩短, 20℃游动几分钟,甚至游孢子一离开孢子囊就 失去游动能力
放散的最适水温
人工养殖:
夏孢子苗比秋孢子苗早分苗2个月左右,因 而海带的成熟期也有所提前 4-7月份,由于各地水温的差异,各地孢 子囊群出现的时间也有所差异。北方:6-7月, 浙江:4-5月,福建4月,广东3月底。从北到 南,水温逐渐升高,形成孢子囊的时间越来越 早
(2)孢子囊的发生:
整个叶片都有产生孢子囊的能力,在繁殖 盛期,孢子囊能布满叶片表面,包括叶缘在内 表皮细胞突出变长→单细胞隔丝→隔丝间形
衰老组织脱落速度开始加快
该期生长部不宜接受过强的光照。
(4)厚成期:
叶片硬厚老成,有韧性。叶片长度生长 速度迅速下降,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开始 大量累积,干重迅速增加,藻体尖端脱落的 速度大于叶片增长的速度 生产上从厚成期开始收割海带
(5)成熟期:
叶片表面产生大面积孢子囊群,开始大量放 散孢子 成熟的标志:孢子囊群外皮破裂
海带的一生是由大型的孢子体世代与微小
的配子体世代互相交替而组成的
孢子体个体大是人工栽培的对象,占生活 史中的时间长 配子体是人工培育苗种的对象,生产上现 在都是在室内恒温流水的条件下进行的
二、海带的孢子体:
1、孢子体的形态结构:
(1)叶片: 带状,无分枝,褐色而富有 光泽,有两条纵沟贯穿于叶片中 央,形成中带部。纵沟的凹面 (向光面)为外面,纵沟的凸面 为里面,叶片边缘有波摺,叶片 基部为生长部
髓部:主要由髓丝和喇叭丝组成,喇叭丝是由
一列首尾相连的内皮层细胞分化形成的管状组
织,是叶片的主要输导组织。髓丝是由内皮层
细胞分化形成,呈丝状体
(5)其它构造: 粘液腔:一种能分泌粘液的圆形中空腺体,由 分泌细胞组成,开口于表皮细胞的胶质保护层 孔纹:细胞壁上的一些小孔
2、海带孢子体的分期:
根据外部形态变化和生理特征上的差异 分期: (1)幼年期: 从幼孢子体形成到体长5-10cm 特点:叶片薄而平滑,无凹凸,无纵沟,褐色
(2)长度生长: 脆嫩期是叶片长度生长最快的时期,3-
4cm/天
厚成期,生长速度减慢 在幼年期和凹凸期(1m以下的海带), 梢部脱落较慢,整棵海带总长度的增长,可 以代表这一时期的生长速度
脆嫩期梢部脱落加快,此时就不能量藻体 的总长度来观察其生长速度 要在离基部叶片的1/3处打孔,作为测量 长度生长的指示点,然后观察孔向上移动的距 离(测量孔距离基部的距离),计算出藻体的 生长速度
第二章 海 带 栽 培 学
第一节 海带的生物学
第二节 海带苗的培育
第三节 海带夏苗的出库、运输和暂养
第四节 海带的栽培海区和浮筏
第五节 海带的分苗
第六节 海带的海上栽培管理
第七节 海带的施肥
第八节 海带的切尖
第九节 海带的收割与加工 第十节 海带栽培中的病害及防治
海带的经济价值与用途:
1、食用:
成隔丝腔→孢子囊母细胞在腔内生长(减数分
裂)→4个子核(有丝分裂3次)→32个子核,
每个核和一个色素体以及他们周围的原生质体
组合,最后形成32个游孢子。
(3)游孢子的放散与萌发:
放散出来的游孢子呈梨形,单细胞,长6.98.2μm,宽4.1-5.5μm,有两根侧生不等长鞭
毛,依靠鞭毛在水中游动
游动时间长短与温度及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温度低,活动时间长,温度高,活动时间短; 健康的游孢子活动时间长,不健康的游孢子放 散出来后,很快就附着 游孢子→附着→鞭毛脱落→球形→胚孢子
(2)凹凸期:
叶状体长0.1~1m,叶片基部出现凹凸,凹
凸分两排纵列于中带部,凹凸是表层分生组织 分裂速度不均匀造成的 营养盐丰富,光照适宜,凹凸期短;营养 盐低的海区,光照强,凹凸期长,生长慢,凹 凸部分不容易推向稍部 生产上,凹凸期越短越好,凹凸期长,说 明管理不当
(3)脆嫩期(薄嫩期):
体长1m左右,叶片质地脆嫩,极易折断, 细胞含水量多,是叶片长度生长最快的时期 (鲜重增长最快),从该时期开始,叶片稍部
(3)宽度生长: 脆嫩期,长度增长快,宽度增长也快
厚成期,长度生长下降,宽度生长也逐渐
下降
(4)厚度增长:
从合子到1-2mm大小为单层细胞 1cm的海带,中间为两层细胞,边缘为一层细胞 大于5cm的海带由多层细胞组成 厚度:表层细胞横分裂来增加厚度,海带越长
(4)不同光照时间对配子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时间长短对胚孢子萌发影响不大,对配 子体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光照时间短,配子体 生长速度慢,光照时间长,配子体生长快
>2h:配子体生长很慢,且在培养过程中死亡
全日照:只有少数配子体萌发成孢子体,大部
分形成单细胞的分枝体。
4h以上,19h以下:配子体都可以正常生长发育
(2)柄部:
叶片与固着器之间,幼期呈圆柱形,光滑,
浓褐色。成体呈扁圆形,长5-6cm (3)固着器: 位于柄的基部,由多次双 分枝的圆柱形假根所组成,假 根末端有吸盘
(4)内部构造: 表皮:最外层,细胞小,排列整齐,如栅栏状,
具有吸收光能制造有机物的功能。色素体呈长
椭圆形。 皮层(内外皮层):外皮层细胞长柱形,大 小不等,排列不整齐,壁薄;内皮层细胞排 列较整齐,大小相差不大,壁含胶质较多。 该层具有储藏物质的功能。
海底自然繁殖的海带一般可以跨三个年度:
(1)每年10~11月,海带成熟放散出游孢子
(2)游孢子经过2~3周形成幼孢子体
(3)孢子体逐渐长大,至次年夏天长至0.5-1m (4)夏天,水温升高,长度生长迅速下降,叶
片梢部自然衰老,出现组织脱落现象
(5)秋天,该海带也形成孢子囊群并放散游 孢子 (6)之后,在水温下降至21℃以下时,在叶 片基部开始长出新生部分,随着水温的下降, 生长速度逐渐加快,生长速度在第三年的3~4 月间是最快的 (7)6-7月间藻体达到最大的长度(3米左 右)、宽度和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