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经济林资源分类与分布
我国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及特点

我国森林资源的地理(区)分布及特点1xx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兴安、哲里木三盟和赤峰市。
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主要用材树种:针叶林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红松、樟子松、沙松、云杉、冷杉等;阔叶树有桦、杨、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椴、榆、槭、柞树等。
xx林区特点是:营林和木材生产集中,国有林业企业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采伐率高,林区道路密度大,林区经营水平高。
目前,木材生产量仍占全国林业系统木材产量的一半。
xx林区的资源危机:林业用地面积不断缩小,黑龙江省每年减少林业用地10万公顷;吉林省每年减少林业用地4万公顷;可采伐的成、过熟林蓄积量下降更快。
有林业局的资源已经基本枯竭,没有天然原始林可采,靠摘山帽和间伐次生林、人工林生产木材;的林业局勉强能维持生产到2005~2010年;只有的企业能维持正常轮伐生产。
林区木材径级和质量普遍下降。
红松和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椴等珍贵树种的比重下降过快。
如牡丹江林区的红松面积比重不足5%,蓄积量不足1%,从而已失去“红松故乡”的称号。
2xx这里所指的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西藏。
xx的森林资源有如下特点:主要林区处在横断山脉,既受太平洋的影响又受印度洋的影响。
多数山脉和水系为南北走向,海洋湿润气团可以从山谷由南至北深入到较远的地方,西边的山坡上分布着茂密的森林,构成了西南地区林业的主体。
这里山体在3000米以上,相对高度也在千米以上。
地带性是这里最明显的特征。
几个热量带、森林带同处在一座山上,出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景。
因而,森林类型和树种非常复杂。
这里天然原始林和成、过熟林比重大。
面积占90%以上,蓄积量比重超过95%。
单位面积蓄积量很高。
川西高山峡谷林区,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达280立方米/公顷,西藏波密岗乡一片200年生的云杉林,平均胸径达92厘米,树高57米,蓄积量达1950立方米/公顷。
经济林

经济林: 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木材不是经济林的主产品经济林产品:果实、种子、花、叶、皮、根、树脂、树液、虫胶、虫蜡等三、经济林栽培的意义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产品和原料,同时为人民生活直接提供果品、油料、粮食、调料、香料、饮料、中药材等。
一、经济林的分类按植物种的不同、原料类别和经济用途的范围进行分类,具体分为15类:1. 油料类:(1)食用油类:油茶、油橄榄、油棕、椰子、文冠果、元宝枫(2)工业用油类:油桐、乌桕、千年桐、麻疯树、黄连木2. 芳香油类:山苍子(樟科)、桉树类、樟树类3. 干果类:(1)油脂类干果:核桃、山核桃、榛子、香榧、腰果、松籽(华山松、红松)、阿月混子、巴旦木、仁用杏(2)淀粉类干果(木本粮食):板栗、枣、银杏、橡子4. 鲜果类:甜柿、杨梅、樱桃、猕猴桃、木瓜、柚、杏5. 饮料类:茶、咖啡、可可、甜茶、苦丁茶、绞股蓝、柿叶茶、银杏茶、杜仲叶茶、刺梨、沙棘、余甘子6. 纤维类:(1)编制亚类:杞柳、竹、白蜡、紫穗槐(2)造纸亚类:青檀、山棉皮、雪花皮(3)纺织亚类:构树、罗布麻(夹竹桃科)(4)绳索亚类:棕榈、蒲葵7. 蔬菜类:香椿、竹笋8. 工业原料类:(1)栓皮类:栓皮栎、栓皮槠(2)鞣料类:黑荆、化香、落叶松(3)染料类:苏木(苏木科)、黄栌(4)色素类:黄栀子9. 树液、树脂类:(1)胶料类:橡胶、印度榕、杜仲(2)漆料类:漆树(3)树脂类:松树(4)糖料类:糖槭、糖棕10. 中药材类:杜仲、枸杞、厚朴、红豆杉、萝芙木(夹竹桃科)、金银花、幸夷、山茱萸、槟榔等11. 农药类:苦楝、枫杨、臭椿、马桑12. 寄主树类:白蜡树、盐肤木、黄檀13. 饲料、肥料类:榆、桑树、栎、胡枝子14. 香料、调料类:桂花、白兰花、八角、肉桂、花椒15. 其他类:维生素类、皂素类2. 我国经济林的分布区域按不同的气候区域分为:(1)东北地区:属北温带和中温带,为针叶林带,如榛子、麻栎、蒙古栎、核桃等;(2)内蒙地区:属中温带,如文冠果、桑、榆、沙棘、扁桃、蒙古栎、榛子等;(3)甘新地区:全国最干旱的地区,如枸杞、沙棘、核桃、榆、枸杞、枣、花椒、文冠果、阿月混子、巴旦杏等;(4)华北地区:属南温带,如板栗、柿、枣、核桃、栓皮栎、银杏、盐肤木、山楂、花椒、文冠果等;(5)华中地区:属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如油茶、油桐、板栗、杜仲、乌桕、漆树、竹笋、枣、柿、核桃、金银花等;(6)华南地区:属南亚热带和热带,如橄榄、椰子、番石榴、木瓜、腰果、槟榔、咖啡、油棕等;(7)康滇地区:分旱季(11-4月)和雨季(5-10月),如栓皮栎、黄连木、滇香樟、滇八角等;(8)青藏地区:平均海拔5000米左右,属高原气候区,如花椒、漆树、核桃、桑►生长:指植物体积和质量的增加,主要由细胞的分裂和增大实现。
经济林栽培学章节学习重点1-田晶

章节学习重点:(此为我按照老师画的重点于考试前自己总结,再结合两套试卷复习,考试没有任何问题O(∩_∩)O)第一章:绪论1、五大林种:用材林(Timber forest)、防护林(Production forest)、经济林(Economic forest)、薪炭林(Fuelwood forest)、特殊用途(Special use forest)2、什么是经济林?经济林就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调料、饮料、药材等为主要目的林木。
Economic forest refers to the forest which the main purpose i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ruits and nuts, edible oils, beverages, spices, industrial raw materials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3、经济林栽培的意义①It is the necessity for life use and for industry use;②poverty relief,prosperity the market and economy;③It is raw material for export.(此处为老师课堂上翻译的,与试卷答案有所不同,老师说关键词写出即可,不看语法)第二章:经济林分类与栽培规划1、我国经济林资源的特点:○1种类繁多,资源丰富○2资源分散,分布不均○3发展迅速,潜力巨大2、经济林的分类:根据果实解剖结构,可将经济林分为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坚果类和柑橘类。
According to the anatomy structure,the frui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drupe ,berry ,pome ,nut ,and orange。
3、经济林的分布:○1气候因素决定了经济林木大的地带性分布区域,同时对小的局部区域的分布产生影响○2经济林木自身的适应能力、忍耐能力和繁殖传播能力对其分布产生巨大影响○3古地质历史和气候的变迁也影响着经济林木的分布○4人为的干预作用第三章:生态环境对经济林生长发育的影响生态环境又称自然环境,是由各个环境因子组合起来的综合体。
第一章 中国经济林资源分类与分布

.
饲料、肥料类
榆树
.
饲料、肥料类
胡枝子
.
(十四)香料、调料类
桂花、白兰花、八角、肉桂、花椒
.
(十五)其他类
维生素类、皂素类
.
三、我国经济林生产的特点
1. 种类繁多,资源丰富 我国分布有1000多种:木本油料树种400余种,干
鲜果树种200余种,工业原料、药用和香料树种 400余种。目前广为栽培的有100余种,如油茶、 乌桕、油桐、板栗、漆树等。 我国为世界八大起源中心之一,为最丰富的中心, 起源于中国的经济林木:油茶、乌桕、银杏、核 桃、山核桃、油桐、枣、柿、山楂、杜仲、香榧、 榛子、棕榈、漆树等。
.
阿月混子(开心果)
.
巴旦木
.
(四)鲜果类
甜柿、杨梅、樱桃、猕猴桃、木瓜、柚、杏
.
(五)饮料类
茶、咖啡、可可、苦丁茶(大叶冬青 )、 绞股蓝、柿叶茶、银杏茶、杜仲叶茶、刺 梨、沙棘、余甘子、甜茶
.
大叶冬青
.
绞股.蓝
柿叶.茶
余甘子
.
甜茶
.
(六)纤维类
(1)编织亚类:杞柳、竹、白蜡、紫穗槐 (2)造纸亚类:青檀、山棉皮(瑞香科 )、
.
(八)工业原料类
(1)栓皮类:栓皮栎、栓皮槠 (2)鞣料类:黑荆、化香、落叶松 (3)染料类:苏木(苏木科)、黄栌 (4)色素类:黄栀子
.
栓皮类
栓皮栎
.
栓皮类 栓皮. 槠
鞣料类 黑荆 .
鞣料类 化香.Βιβλιοθήκη 鞣料类落叶松.
染料类
苏木
.
染料类
黄栌
.
(完整版)1第一章我国植物资源概况和地理分布

❖ 我国是世界上三大果树原产地之一,起源于我国的果树有52种,分布 在华北、西北的有桃、李、杏、梨、柿、枣、核桃、栗、樱花、木瓜 等;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有柑橙、柚、龙眼、荔枝、枇杷、杨梅等。许 多果树在我国已有长期的栽培历史,如桃在我国已栽培了3000多年。
❖ 茶叶在我国于公元前已作为饮料,到8世纪,我国饮茶之风已盛行全国。 唐代陆羽的《茶经》是最早的关于茶的专著,书中对于茶的生长特性、 采茶、产地、茶的加工用具以及煮茶、饮茶都有论述。
❖ 形成我国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的主要条件是由于我国辽阔的疆域、中 纬度和大陆东岸的地理位置,起伏多山的地形以及人类活动的巨大影 响等。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辽阔的疆域
❖ 我国土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占全球陆地 总面积的6.5%,我国的疆域与包括有32个国家的欧洲大致相当。我国 位于亚洲之东南,太平洋西岸,西跨帕米尔高原,北越蒙古而与西伯利 亚相接;南邻中南半岛及印度。最东之界限为东经135°04′,黑龙江与 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最西至东径73°40′,以帕米尔高原之西的 喷赤河为界;最北为北纬51°36′,之界限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 心线;最南之限在南沙群岛的曾用暗沙,北纬4°15′。南北跨纬度约 50°,相距约5500公里,东西跨经度62°多,相距约5200公里。
❖ 新的优良的种类逐渐发展推广开来,代替了旧的次的种类。如粮食作 用,在农业开始之初,黄河流域主要种植粟、黍、稷,长江流域种植 水稻。秦汉时期,又重视了大豆的种植。由于兴修水利、稻的种植也 由南向北方扩展,小麦和大麦的种植也逐渐发展起来。至唐代中叶以 后,水稻开始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用。高粱、荞麦和绿豆是元代 新增加的作物种类。玉米和甘薯是元代以后引进的种类,引进后很快 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用,并使自古以来种植的粟、稷等黯然失色。19世 纪以后,马铃薯传入我国。到20世纪前期,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已是 水稻、粟、小麦、高粱、大豆、玉米和甘薯了。
第一章 经济树木分类与分布

第三节 我国经济树木分布
我国经济树木的分布概况,按不同的气 候区域区划如下:
一、东北地区
行政区域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 纬40度05分至53度30分,东经119度10 分至135度20分,属北温带和中温带,均温 低于10℃的达180天,属针叶林带,经济树 木有榛、核桃楸、核桃、蒙古栎、兴案落叶 松、红松、紫杉等。
油茶
小桐子、麻疯树、膏桐
黄连木
文冠果
光皮树
三年桐学名油桐,长得快,结果 早,产量高,盛果期可达20年~30年。 千年桐学名木油桐,因果皮有皱纹, 又称龟背桐,寓意长命百岁。千年桐 比三年桐高大,有10多米,树龄较长。 油桐种子榨出的油叫桐油;木油桐种 子榨出的油叫木油,质量稍逊。
第二节 我国经济树木分类
红景天
可可
可可是一种热带常绿植物,故乡在拉丁美洲,知 道吗?你喜欢吃的巧克力就是它的种子做成的。
桦树
第二节 我国经济树木分类
五、药用类 (一)医药类
指可用于入药具有医疗功效的树种。如 杜仲、厚朴、黄柏(黄檗、黄波罗)、山茱萸、 五味子、枸杞、罗芙木、美登木、三尖杉、 喜树、辛夷、金银花、两面针、金鸡纳树等。
轻树:厄瓜多尔有一种叫巴尔萨的轻树木,其分量可称是世界上最轻的树。一个人可 以轻而易举扛一棵10米长、半米粗的巴尔萨木走几里路。
洗衣树:这种树呈红色,在阿尔及利亚境内。它表面生有许多细孔,分泌分一种黄色 的液体,这种液体有“洗净液”的功能,可除去衣服上的油腻和污秽。当地的居民就把 衣服缠在树上,几小时后取下,把它放进清水漂洗,就很干净了。
第二节 我国经济树木分类
六、原料类 (一)树液树脂类
指利用树体枝干流出的树液、树脂、树胶等, 提制糖料、树脂、漆料、胶料等有机化学物质的树 种。
经果林栽培技术

经果林栽培基础知识第一章绪论一、概念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木材不是经济林的主产品。
经济林产品:果实、种子、花、叶、皮、根、树脂、树液、虫胶、虫蜡等。
二、经果林栽培的发展趋势1. 适地适树2. 种类的多样化和良种化3. 规模化、矮化密植和集约化4. 无公害化5. 产品优质化6. 储运加工设备和手段现代化7. 旅游观光第一章中国经果林资源分类与分布一、经济林的分类分为15类:1.油料类2.芳香油类3.干果类4.鲜果类5.饮料类6.纤维类7.蔬菜类8、工业原料类9.树液、树脂类10. 中药材类11. 农药类12. 寄主树类13. 饲料、肥料类14. 香料、调料类15. 其他类:维生素类、皂素类第二章经济林生长发育规律一、生长与发育►生长:指植物体积和质量的增加,主要由细胞的分裂和增大实现。
►发育:指经过一定时期营养生长的积累,细胞组织开始分化、专门化,完成生殖生长的准备后,进入性成熟,出现繁殖器官,开始开花结果。
发育是植物构造和功能的变化过程,是性成熟的过程,是细胞机能的转化。
二、经济林的生命周期1.生命周期:经济林一生中个体生长发育的变化过程,是指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胚胎,形成种子,萌发成幼苗,长成大树,开花结实至衰老死亡的全部过程。
(萌芽、生长、结实、衰老、死亡)2. 经济林的生长发育周期:生命周期、年生长周期、昼夜生长周期3. 经济林木的生长周期(1)有性繁殖的经济林木①童期:从种子播种后萌发开始,到实生苗具有分化花芽潜力和开花结实能力为止。
►是有性繁殖木本植物个体发育中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
►童期的长短因树种而异:杏、枣3-4年,油茶、乌桕、板栗3-5年,山核桃、银杏7-9年②成年期:从植株具有稳定持续开花结果能力时起,到开始出现衰老特征时结束。
依产量状况分为:►初产期(始收期):与树种和栽培措施有关,一般3-6年;►盛产期(盛收期):一般出现在20-60年间;大小年现象;每年产量上下波动幅度在10-20%属正常;►变产更新期(收获减退期):一般出现在35-80年后。
中国林业资源概述

林地类型比例图
返回
林地资源分布
• 受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和 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对我国林业进行划 分,可划分为10个区域,分别是大兴安岭 区、东北区、华北区、南方亚热带区、南 方热带区、云贵高原区、青藏高原峡谷区、 蒙宁青区、西北荒漠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
• 我国林地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 生态环境相对较好,气温湿润或者半湿润、 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大兴安岭区、东北区、 云贵高原区3个区的土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 43%,但林地面积却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 64.6%。
返回
(六)森林防护效能降低,区域生 态环境恶化
• 林地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由 于我国哦森林覆盖率过低,加之极不合理 的开发利用,使得我国森林资源质量下降 ,削弱了森林改善环境,调节气候的功能 ,导致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水土 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返回
中国林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政策
• (一)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提 高林地利用率 • (二)科学管理,集约经营,提高林地生 产力 • (三)积极搞好用材林基地和五大防护林 体系工程建设 • (三)积极搞好用材林基地和五大防护林 体系工程建设 • (四)加强森林法制管理,依法保护和合 理利用用地
返回
不同时期全国林地林地状况和森林覆盖率
(二)森林覆盖率不高,区域分布不均
• 森林覆盖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森林资 源多少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多年的全国森 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我国的森林覆盖率 都明显低于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30.6%) ,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 ,居世界第139位。 • 据2009年底发布的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 查结果,全国森林覆盖率为20.36%,比世 界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而中国西 部地区更低,只有17.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我国经济林生产的特点
3. 栽培利用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 在距今7000余年的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 中,就有成堆出现的橡子、酸枣。 4. 充分利用土地,开展多种经营 5. 家生野生同时利用,广开生产门路 6. 发展迅速,潜力巨大 1998年经济林成林面积2333.33×104hm2, 占全国人工林林分总面积的17.20%,并逐年 增加。
第一章 中国经济林资源分类与分布
一、中国林木资源 二、经济林的分类 三、我国经济林生产的特点 四、经济林的分布
一、中国林木资源(了解)
(一)植物资源和森林资源: (二)经济林资源:
1、中国经济林利用栽培历史悠久 2、我国经济林木种类繁多,资源丰富
二、经济林的分类
按植物种的不同、原料类别和经济用途的 范围进行分类,具体分为15类: 6. 1、油料类 纤维类 11. 农药类 7. 蔬菜类 12. 寄主树类 2、芳香油类 8. 13. 3、干果类 工业原料类饲料、肥料类 9. 14. 香料、调料类 4、鲜果类 树液、树脂类 5. 饮料类10. 中药材类 其他类 15.
(一) 油料类
(1)食用油类: 油茶、 油橄榄、油棕、椰子、文 冠果、元宝枫 (2)工业用油类: 油桐、乌桕、千年桐、麻疯树、黄 连木
油棕
元宝枫
千年桐
(二)芳香油类
山苍子(樟科)、桉树类、樟树类
山苍子
(三) 干果类
(1)油脂类干果: 核桃、山核桃、榛子、香榧、腰果、松 籽(华山松、红松)、阿月混子、巴旦木、 仁用杏 (2)淀粉类干果(木本粮食): 板栗、枣、银杏、橡子
阿月混子(开心果)
巴旦木
(四)鲜果类
甜柿、杨梅、樱桃、猕猴桃、木瓜、柚、杏
(五)饮料类
茶、咖啡、可可、苦丁茶(大叶冬青 )、 绞股蓝、柿叶茶、银杏茶、杜仲叶茶、刺 梨、沙棘、余甘子、甜茶
大叶冬青
绞股蓝
柿叶茶
余甘子
甜茶
(六)纤维类
(1)编织亚类:杞柳、竹、白蜡、紫穗槐 (2)造纸亚类:青檀、山棉皮(瑞香科 )、 雪花皮 (3)纺织亚类:构树、罗布麻(夹竹桃科) (4)绳索亚类:棕榈、蒲葵
3. 经济林栽培区划的意义和目的
(1)意义: 为开展经济树木的引种驯化,制定经济林的 发展规划和基地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如京东栗。 (2)目的: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经营,达到优质、 高产的目的。
4. 经济林栽培区划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国丘陵山地占 国土面积的69% (2)遵循自然规律的原则 (3)整体环境与局部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4)环境因子中的综合作用与主导作用的 原则。 (5)环境的空间结构原则
(1)津冀辽干鲜果经济林开发区:板栗、小枣、 梨、杏; (2)晋鲁豫干鲜果经济林开发区:苹果、核桃、 大枣、板栗; (3)陕甘宁新名优果品、药材、调料经济林开发 区:苹果、巴旦杏、枸杞、杜仲、花椒; (4)浙苏皖沪名优干鲜果和小杂果经济林开发区: 银杏、板栗、柑橘、茶、桑、名优小杂果; (5)湘赣鄂木本油料、药材、茶叶及果品经济林 开发区:木本食用油料、木本药材、茶叶;
2. 我国经济林的分布区域
(5)华中地区:属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如油 茶、油桐、板栗、杜仲、乌桕、漆树、竹笋、枣、 柿、核桃、金银花等; (6)华南地区:属南亚热带和热带,如橄榄、椰 子、番石榴、木瓜、腰果、槟榔、咖啡、油棕等; (7)康滇地区:分旱季(11-4月)和雨季(5-10月), 如栓皮栎、黄连木、滇香樟、滇八角等; (8)青藏地区:平均海拔5000米左右,属高原气 候区,如花椒、漆树、核桃、桑
三、我国经济林生产的特点
2. 资源分散,分布不均 经济林最多的5个省: 湖南(226.72×104hm2)、 辽宁(120.59×104hm2) 、 江西(113.04×104hm2) 、 广西(98.92×104hm2) 、 山东(98.72×104hm2), 占全国经济林总面积的40.87%。
6. 我国10大经济林建设开发区
(6)闽粤琼热带果品经济林开发区:龙眼、荔枝、 柑橘、腰果; (7)川黔工业原料、木本药材、名优果品经济林 开发区:生漆、油桐、五倍子、板栗、核桃、银 杏; (8)桂滇香料、调料和热带干鲜果品经济林开发 区:八角、肉桂、芒果、龙眼; (9)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森林食品和小水果经 济林开发区:果品、山野菜、食用菌、人参; (10)青藏高原药材和果品经济林开发区:高原 药材、核桃、苹果
编织类
杞柳
编织类
编织类
竹
编织类
白蜡
编织类
紫穗槐
造纸类
青檀树
造纸类
山棉皮
造纸类
雪花皮(白瑞香)
纺织类
构树
纺织类
罗布麻
绳索类
棕榈
绳索类
蒲葵
(七)蔬菜类
香椿、竹笋、楤木
(八)工业原料类
(1)栓皮类:栓皮栎、栓皮槠 (2)鞣料类:黑荆、化香、落叶松 (3)染料类:苏木(苏木科)、黄栌 (4)色素类:黄栀子
栓皮类
栓皮栎
栓皮类
栓皮槠
鞣料类
黑荆
鞣料类
化香
鞣料类
落叶松
染料类
苏木
染料类
黄栌
色素类
黄栀子
(九)树液、树脂类
(1)胶料类:橡胶、印度榕、杜仲 (2)漆料类:漆树 (3)树脂类:松树 (4)糖料类:糖槭、糖棕
胶料类
橡胶
胶料类
印度榕
漆料类
漆树
树脂类
松树
糖料类
糖槭树
白蜡树、盐肤木 、 黄檀
寄主树类
白蜡树
盐肤木
黄檀
(十三)饲料、肥料类
榆、桑树、栎、胡枝子
饲料、肥料类
榆树
饲料、肥料类
胡枝子
(十四)香料、调料类
桂花、白兰花、八角、肉桂、花椒
(十五)其他类
维生素类、皂素类
三、我国经济林生产的特点
1. 种类繁多,资源丰富 我国分布有1000多种:木本油料树种400余种,干 鲜果树种200余种,工业原料、药用和香料树种 400余种。目前广为栽培的有100余种,如油茶、 乌桕、油桐、板栗、漆树等。 我国为世界八大起源中心之一,为最丰富的中心, 起源于中国的经济林木:油茶、乌桕、银杏、核 桃、山核桃、油桐、枣、柿、山楂、杜仲、香榧、 榛子、棕榈、漆树等。
四、经济林的分布
1. 四大影响因素 (1)气候因素:决定经济林大的地带性分 布区域 (2)经济林自身的适应能力、忍耐能力和 繁殖传播能力。 (3)古地质地理和气候变迁。 (4)人为干预。
2. 我国经济林的分布区域
按不同的气候区域分为: (1)东北地区:属北温带和中温带,为针叶林带, 如榛子、麻栎、蒙古栎、核桃等; (2)内蒙地区:属中温带,如文冠果、桑、榆、 沙棘、扁桃、蒙古栎、榛子等; (3)甘新地区 :全国最干旱的地区,如枸杞、 沙棘、核桃、榆、枸杞、枣、花椒、文冠果、阿 月混子、巴旦杏等; (4)华北地区:属南温带,如板栗、柿、枣、核 桃、栓皮栎、银杏、盐肤木、山楂、花椒、文冠 果等;
糖料类
糖棕
(十)中药材类
杜仲、枸杞、厚朴、红豆杉、萝芙木(夹竹 桃科)、金银花、幸夷(紫玉兰的花蕾)、 山茱萸、槟榔等
中药材类
厚朴
中药材类
红豆杉
中药材类
萝芙木
中药材类
幸夷
中药材类
山茱萸
中药材类
槟榔
(十一)农药类
苦楝、枫杨、臭椿、马桑(马桑科 )
农药类
苦楝
枫杨
农药类
臭椿
马桑
(十二)寄主树类
复习思考题:
我国经济林分类依据和方法是什么?共划 分多少类?
5. 我国经济林栽培区划的依据
中国经济林栽培区划共分为4级 (1)气候带:北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北 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北热带、中热 带、赤道热带、青藏高寒区域 (2)干湿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 干旱区 (3)亚区 (4)小区
6. 我国10大经济林建设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