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林栽培学章节学习重点1-田晶

合集下载

经济林栽培学(1)

经济林栽培学(1)

经济林栽培学1、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2、填空题(每空0.5分,30空,共15分)3、简答题(5选4题,共25分)4、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第一章经济林的种类与分布森林五大类型:用材林、薪炭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经济林。

1、经济林定义: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从广义理解“经济林”是以利用木材以外的其他林副产品为栽培目的的人工林。

国外将经济林称为:“Non-wood products(NWP)”或“Non-timber products(NTP)”。

第二章经济树木生长发育规律重点:1.生命周期的概念2.生命周期的划分及各个时期的定义、特点及栽培管理技术措施(结合各论中的树种进行论述)3.芽的异质性概念4.花芽分化的概念、特点及促进花芽分化的途径。

5.碳氮比学说5.经济林木座果的类型,提高座果率的措施6.贮藏营养对树体的作用第一节生长发育的概念及相关性第二节经济树木一生的生长发育规律2、生命周期:从卵细胞受精产生合子发育成胚胎,形成种子,萌发成幼苗,长成大树,开花结实,直到衰老、更新、死亡的全部过程称为生命周期(也称年龄时期)。

3、经济树木生长时期的划分:(1)营养生长期(幼年期)定义:指从苗木定植到第一次开花结果或开始有收益(如树胶、树脂等)时止。

特点:以营养生长为中心,树体离心生长旺盛,地下和地上占据的生长空间迅速扩大。

栽培技术要点:保成活、促生长、形成良好的骨架结构。

(2)结果始期(始收期)定义:是指从开始结实到大量结实以前所持续的一段时期。

特点:发育中心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

栽培技术要点: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树体健壮生长;加强整形修剪,培养树体骨架;改善光照和营养条件,促进开花结果(3)结果盛期(盛收期)定义:是经济树木大量开花结实或收获高峰期,也是栽培上最有经济价值的时期。

特点:生长发育的中心已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

栽培技术要点:加强对林分的土、肥、水管理;通过合理修枝调整营养开花结果的关系;加强病虫害防治,延长功能叶的寿命(4)结果衰退期(收获减退期)定义:从产量明显下降,到经济收益甚少时为止。

经济林栽培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经济林栽培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1。

经济林: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厂原材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2。

经济林栽培学:是研究经济林栽培理论及技术的综合性学科.3.发展经济林意义:(1)是种植业最旺盛的经济增长点;(2)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3)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重要作用;(4)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4.我国发展概况:面积扩大,产量不断提高;树种、品种多样化;储藏加工能力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增加。

5。

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1)经济林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2)生产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单位面积产量低;(3)经济林产业化过程低,第二第三产业滞后,综合效益低下;(4)经济林总体发展水平不高;(5)管理体制不顺.6.我国发展潜力:市场需求潜力大、可供发展的土地资源面积大、科技潜力大、群众发展经济林的内在积极性高涨.7.发展趋势:适生区化;基地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矮化密植;种类的多样化和良种化;无公害化;产品优质化;储运加工设备和手段现代化;旅游观光。

8。

我国经济林分布的特点:(1)种类繁多,资源丰富;(2)栽培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3)充分利用土地,开展多种经营,多用途、多方面开发利用;(4)家生野生同时利用,广生生产门路。

9.经济林树木分类:果品类、木本油料类、香料调料类、饮料类、木本中药类、农药类、树脂树胶树漆类、料染料类、纤维类、栓皮活性类软木类、放养类、森林蔬菜类、淀粉类、色素皂素及维生素类。

水果亚类:柑橘、香蕉、苹果、葡萄;干果亚类:核桃、板栗、柿子、枣;杂果亚类:山楂、杏、李子、樱桃、无花果、石榴、猕猴桃。

食用木本油料亚类:油茶、核桃、油橄榄、香榧、油棕、文冠果、榛子;工业木本油料亚类:油桐、乌桕;香料亚类:山苍子、桉树、樟树、花椒、八角、松树、柏木、玫瑰;调料科亚类:八角、花椒、桂皮。

10.影响经济树木分布的因素:气候条件;地质和地貌;土壤条件;植物本身的适生能力和繁殖传播能力;人为的干预作用。

《经济林栽培学》课程大纲

《经济林栽培学》课程大纲

《经济林栽培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经济林栽培学(英文):Nonewood Forest Culture课程编号:144059课程学分:2.5课程总学时:40学时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前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林木育种学、土壤学或生态学二、课程内容简介经济林是是当今林业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林种,《经济林栽培学》属于实践应用性学科,主要内容是介绍我国经济林资源的种类、分布规律与经济用途;阐述经济林生长发育过程的规律、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阐述主要种类经济林木的繁殖、造林的原理和相应技术、以及土壤与树体的管理技术。

本课程与《森林培育学》有一定的交叉,但苗木繁殖与树体整形修剪是本课程的特色,也是讲授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针对特定地域进行系统的经济林造林规划设计,发现和实际解决代表性经济林木产前、产中、产后等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掌握以开花、结实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林木生长发育的一般性规律、造园设计的一般性流程,以及以水肥管理、整形修剪为特色的树体管理的操作技能,最终达到经济林木的早期丰产、稳产、优质。

基本要求:原理性知识讲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田间地头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1学时)一、认识经济林及其栽培意义二、经济林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我国经济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四、经济林栽培的发展趋势五、经济林栽培学的任务复习思考题1. 经济林的《森林法》定义。

2. 我国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中国经济林木资源分类与分布(1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采用图片或视频使学生对经济林的种类有初步的感受和认知;2. 教学重点与难点:经济林分布的气候决定论。

第一节经济林的分类按植物种的不同、原料类别和经济用途的范围进行分类第二节我国经济林生产的特点第三节中国经济林分布一、四大影响因素二、我国经济林的分布区域第四节经济林栽培区划一、目的、意义二、经济林栽培区划的原则三、我国经济林栽培区划的依据四、我国主要的经济林建设开发区复习思考题1. 我国经济林分类依据和方法是什么?2. 阐述我国经济林木的自然分布特点。

(整理)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

(整理)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

经济林栽培学一、名词解释1、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木材不是经济林的主产品。

2、经济林栽培:一般是指从经济林育苗开始,经过经济林营建、栽培管理,到经济林产品采收整个生产过程。

3、根颈:是地上部和地下部营养物质交换必经的通道称为根颈。

4、萌芽率:枝条上的芽萌发枝条的能力。

5、成枝力:枝条上的芽萌发成为长枝(>15Cm)的能力。

6、芽的异质性:果树不同部位的芽体,由于所处环境、营养状况有差异,造成芽的质量、生长势、饱满程度等差别,称为芽的异质性。

7、芽的早熟性:芽体在形成当年即萌发的特征。

8、顶端优势:活跃的顶端分生组织抑制部侧枝(侧芽)的生长、生长势和分枝角度的现象。

11、垂直优势:直立生长的枝条生长势旺,接近水平或下垂的枝条生长势弱,枝条弯曲部位的芽其生长势超过顶端的现象。

12、叶面积系数:单位面积上所有经济林木叶面积总和与土地面积比值。

17、自花授粉:同一个品种相互授粉的现象。

18、异花授粉:不同品种间相互授粉的现象。

19、自花结实:通过自花授粉而形成的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的产量的果实的现象。

20、异花结实:通过异花授粉而形成的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的产量的果实的现象。

21、单性结实:子房未受精而形成无种子果实的现象。

22、无融合生殖:一般是指不受精也发生发芽力的胚的现象。

23、雌雄异熟:雌雄同株或异株中,雌蕊和雄蕊不能同时期成熟的特性。

24、有效授粉期:是用胚珠的寿命与从授粉至受精所需时间差来表示。

25、花粉、胚囊的败育:花粉或胚囊在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中途退化,萎缩、发育中止等现象。

26、经济林宜林地的选择:从整体生境中,选择适宜经济林生长发育的小生境,如小气候、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小地形、海拔高度等。

27、适地适树:是指栽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栽植地的环境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双方的发展潜力,达到该树种在该环境条件下和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佳产量水平。

经济林栽培

经济林栽培

经济林栽培第一章经济林的种类和分布一、经济林: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二、经济林栽培特点:1.种类多、类型复杂,乔灌木2.多年生、多次生产、生产周期长3.经济器官多样化4.栽培品种化5.集约化经营、高投入高产出三、经济林栽培的任务1研究经济林的生物学特性及生长发育规律,解决经济林栽培的系统理论,为研究开发栽培技术奠定基础。

2研究生长与环境的关系,为经济林栽培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提高现有资源的产量和质量。

3新建园要科学化,实现早果,优质,丰产,低耕高效。

4开发和发展现有资源,引种驯化。

四、经济林生产的意义1发展经济林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2经济林是新兴支柱产业。

3经济林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4经济林产品可以创造大量的出口创汇5经济林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五、经济林栽培的发展趋势:以质量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第二章年生长周期和生命周期一、年生长周期:经济林木每年都与外界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的变化,呈现一定的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即为年生长周期。

二、物候期:这种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适应的经济林树木器官的动态时期称为物候学时期,简称物候期。

物候期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三、年龄时期的意义:经济林木的生长、衰老、更新、死亡的过程四、物候期特点:1.相对顺序行(根系活动—萌芽开花—新梢、叶片生长—花芽分化—落叶—休眠)2.物候期的重演性3.物候期的重叠性:表现为同一时间、同一树上可同时表现多个物候期。

五、休眠期包括两个休眠:1.自然休眠2.被迫休眠六、休眠期的调控措施:1.提早和推迟进入休眠(促进:秋季控制肥水供应,多次摘心,开张枝条的角度,应用植物生长延缓剂或生长抑制剂;推迟:降低温度)2.提早和推迟解除休眠(延长:树干涂白、早春灌水或树体喷水::提早:葡萄用石灰氨、苯六甲酸氰,苹果用二硝基邻甲酚)七、经济林木的年龄时期:A实生树的年龄时期1.胚胎阶段2.幼年阶段3.成熟阶段4.繁殖阶段5.衰老阶段B营养繁殖树的营养时期1.幼树期2.结果初期3.盛果期4.结果后期5.衰老期第三章经济林木的生长发育一、根的类型1.实生根系:主根发达,根系生长深,生理活动性强,个体间生理差异大,生理年龄小,嫁接时易受品种影响2.茎源根系:主根不发达,根系生长浅,生理活动性弱,个体间生理差异小,生理年龄大3.根蘖根系:主根不发达,根系生长浅,栽培时应深翻土,让根系向深处发展二、根的功能:1.固地作用2.吸收作用3.合成作用4.贮藏作用5.支持作用三、影响根系生长的因子1.地上部分有机养分的供应(根系生长量取决于地上部分所供给的关和产物的量,贮藏和当年回流的营养多,根系生长旺,发根多,延续时间长。

《经济林栽培学》章节教案

《经济林栽培学》章节教案

任课教师
王华田
课时
3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讲授 多媒体、板书
教学课型
理论 √ 实验□ 习题□ 实践□ 复习□ 其它□
教学目的
24、 25、 26、
了解板栗栽培的意义,了解核桃的分布、生产和资源概况; 掌握板栗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掌握板栗栽培和管理的主要技术;
重点难点
18、 19、 20、 21、 22、
教学后记
任课教师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目的
第六章 核桃栽培
杨克强
课时
3
讲授 多媒体、板书
教学课型
理论 √ 实验□ 习题□ 实践□ 复习□ 其它□
21、 22、 23、
了解核桃栽培的意义,了解核桃的分布、生产和科研概况、资源概况; 掌握核桃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掌握核桃栽培和管理的主要技术;
二、树体管理:树体管理概述、修剪的作用、整形修剪的季节、整形修剪 容,要求精讲细讲,重
的方法。
点突出,难点讲透。结
合教学实践环节掌握
几种主要树形和整形
方法和主要修剪技术
要点。
思考题 与作业
1、经济林土壤管理的主要环节和技术要点有哪些?土壤水分管理的环节和技术要 点? 2、经济树木整形修剪的作用?主要树形的整形方法?主要修剪措施有哪些?
本章是课程的重点内 容,结合教学实践环节 掌握板栗整形方法和 主要修剪技术要点。
思考题 与作业
1、我国板栗产业化体系的主要瓶颈是什么? 2、如何促进板栗丰产稳产?
教学后记
任课教师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姜远茂 讲授
多媒体、板书
第八章 柿树栽培
课时
3
教学课型

《经济林栽培学》课程大纲

《经济林栽培学》课程大纲

《经济林栽培学》课程大纲《经济林栽培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经济林栽培学(英文):Nonewood Forest Culture课程编号:144059课程学分:2.5课程总学时:40学时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前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林木育种学、土壤学或生态学二、课程内容简介经济林是是当今林业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林种,《经济林栽培学》属于实践应用性学科,主要内容是介绍我国经济林资源的种类、分布规律与经济用途;阐述经济林生长发育过程的规律、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阐述主要种类经济林木的繁殖、造林的原理和相应技术、以及土壤与树体的管理技术。

本课程与《森林培育学》有一定的交叉,但苗木繁殖与树体整形修剪是本课程的特色,也是讲授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针对特定地域进行系统的经济林造林规划设计,发现和实际解决代表性经济林木产前、产中、产后等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掌握以开花、结实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林木生长发育的一般性规律、造园设计的一般性流程,以及以水肥管理、整形修剪为特色的树体管理的操作技能,最终达到经济林木的早期丰产、稳产、优质。

基本要求:原理性知识讲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田间地头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1学时)一、认识经济林及其栽培意义二、经济林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我国经济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四、经济林栽培的发展趋势五、经济林栽培学的任务复习思考题1. 经济林的《森林法》定义。

2. 我国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中国经济林木资源分类与分布(1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采用图片或视频使学生对经济林的种类有初步的感受和认知;2. 教学重点与难点:经济林分布的气候决定论。

第一节经济林的分类按植物种的不同、原料类别和经济用途的范围进行分类第二节我国经济林生产的特点第三节中国经济林分布一、四大影响因素二、我国经济林的分布区域第四节经济林栽培区划一、目的、意义二、经济林栽培区划的原则三、我国经济林栽培区划的依据四、我国主要的经济林建设开发区复习思考题1. 我国经济林分类依据和方法是什么?2. 阐述我国经济林木的自然分布特点。

经济林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经济林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经济林栽培学-试题及答案1、园林树木栽培;答案:从苗木出圃(或挖掘)开始,直至树木衰亡、更新这一较长时期的栽培实践活动。

2、树木的生命周期;答案:从种子萌发起,经过多年的生长开花或结果,直到树体死亡的整个时期。

3、年生长发育周期;答案:树木每一年随着环境、特别是气候(如水、热状况等)的季节性变化,在形态和生理上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生长和发育的规律性变化。

4、被迫休眠;答案:通过自然休眠后,已经开始或完成了生长所需的准备,但因外界条件不适宜,使芽不能萌发而呈休眠状态。

5、芽的异熟性;答案:芽形态形成后,是否经冬天低温阶段才能萌发的特征受树种、树龄及栽培地区的影响。

6、保证树木栽植成活的关键是()。

答案:保湿保鲜;7、根据不同树种花芽分化的特点可以分为()、()、假二叉分枝和()等四大类型。

答案:夏秋分化型;冬春分化型;当年分化型;多次分化型;8、树木的分枝方式有()、()、()和()。

答案:总状(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多歧式分枝;9、树木根系的三大起源类型有()、()和()。

答案:实生根系;茎源根系;根蘖根系。

;10、树木根系形态的类型有()、()和()。

答案:主根型;侧根型;水平根型。

;11、树木受到低温危害的基本类型有()、()、()和()。

答案:冻害;冻旱;寒害;抽条。

;12、营养繁殖苗常用的方法有()、()、()、()、埋条和组织培养。

答案:扦插;嫁接;压条;分株;13、有性繁殖树的个体发育阶段包括()、()、()和结实四个阶段答案:种子萌发;生长;开花;14、()1.干龄老,阶段老。

答案:错误15、()2.石榴先叶开花。

答案:正确16、()3.桂花春天花芽分化,夏天开花。

答案:错误17、()4.紫薇一年多次开花。

答案:错误18、()5.树龄在2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定为一级。

答案:错误19、()6.针叶树土壤pH值适宜在6~8之间。

答案:错误20、()7.牡丹在长日照下开花。

答案:正确21、()8.行道树修剪枝下高2.5 ~ 4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节学习重点:(此为我按照老师画的重点于考试前自己总结,再结合两套试卷复习,考试没有任何问题O(∩_∩)O)第一章:绪论1、五大林种:用材林(Timber forest)、防护林(Production forest)、经济林(Economic forest)、薪炭林(Fuelwood forest)、特殊用途(Special use forest)2、什么是经济林?经济林就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调料、饮料、药材等为主要目的林木。

Economic forest refers to the forest which the main purpose i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ruits and nuts, edible oils, beverages, spices, industrial raw materials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3、经济林栽培的意义①It is the necessity for life use and for industry use;②poverty relief,prosperity the market and economy;③It is raw material for export.(此处为老师课堂上翻译的,与试卷答案有所不同,老师说关键词写出即可,不看语法)第二章:经济林分类与栽培规划1、我国经济林资源的特点:○1种类繁多,资源丰富○2资源分散,分布不均○3发展迅速,潜力巨大2、经济林的分类:根据果实解剖结构,可将经济林分为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坚果类和柑橘类。

According to the anatomy structure,the frui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drupe ,berry ,pome ,nut ,and orange。

3、经济林的分布:○1气候因素决定了经济林木大的地带性分布区域,同时对小的局部区域的分布产生影响○2经济林木自身的适应能力、忍耐能力和繁殖传播能力对其分布产生巨大影响○3古地质历史和气候的变迁也影响着经济林木的分布○4人为的干预作用第三章:生态环境对经济林生长发育的影响生态环境又称自然环境,是由各个环境因子组合起来的综合体。

经济林的生态环境,是指经济林所生存的地点(包括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周围空间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地貌因子、生物因子此处应牢记这四个因子的英语表达,11级学生考试的选择题有,并且是多选。

第四章:经济林栽培的生物学基础1、生长:指植物体积和质量的增加,只要由细胞的分裂和增大实现2、发育:是植物构造和功能的变化过程,是性成熟的过程,从细胞水平看,发育是细胞机能的转化3、经济林的生长发育周期包括:生命周期、年生长周期、昼夜生长周期4、生命周期:经济林木再起个体发育过程中,都要经历萌芽、生长、结实、衰老、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全部的生命活动,所以叫生命周期(life cycle)Life cycle refers to a cycle of process that economic forest trees from a pollinated egg to a seed,young plant,begin to flower and bear,aging and death.5、有性繁殖的林木生长周期分3个阶段:童期、成年期、衰老期无性---------------------4-------幼树期、初产期、盛产期、变产更新期6、经济林在盛产期的特点和防护措施:特点:A 树冠扩大到最大限度,骨干枝离心生长停止,枝条和根系的生长变缓,部分小枝和细根开始死亡更新,结果枝大量增加,产量达到高峰B 盛产期的养分大量而集中供给经济器官生长,很容易造成营养物质在供应、运转、分配以及消耗与积累之间的平衡关系和代谢关系的失调,致使年份间产量有所波动,此时易出现大小年措施:A 土肥水管理 B 修建 C 防治病虫害7、经济林在衰老期的特点和防护措施:特点:枝条先端停止生长,枝、根的分级次数过多而多数较细弱,顶芽或靠近顶芽的侧芽不再发育成旺盛的新梢,骨干枝先端衰弱,甚至干枯死亡,结果部位不稳定,冠内出现大量徒长枝,发生强烈的向心更新,树体营养严重失调,致使结果枝组大量死亡措施:充分利用徒长枝,重新培养结果枝组,尽量维持产量8、年生长周期(yearly cycle):指每年随着气候变化,经济林木的生长发育表现出与外环境因子相适应的形态和生理变化,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9、物候期:在年生长周期中,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适应的经济林木器官的形态变化时期10、根系的分类:根据根系来源分为:实生根系、茎源根系、根蘖根系根据根的种类和结构分为:主根、侧根、须根11、根际:指与根系紧密结合的土壤或岩屑质粒的实际表面,与生长根紧密连接,其内含有根系溢泌物、土壤微生物和脱落的根细胞,以毫米计的微域环境12、菌根:土壤中有些微生物还能进入到根的组织中,与根共生,同真菌共生的根称为菌根13、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root system growth are):地上部有机养分的供应(organic nutriention)土壤温度(soil temperature)土壤水分与通气状况(soil water ang soil aeration)土壤矿质营养(soil mineral)14、芽的类型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and nature, the bud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ruit bud and leaf bud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and nature, the fruit bud can be classified into pure fruit bud and mixed fruit bud .按芽在枝条上发生的位置不同分顶芽(terminal bud)、侧芽(lateral bud)、不定芽(adventitious bud),其中,顶芽和侧芽称为定芽(regular bud)15、芽的特性A 芽的异质性:(纸条或茎上)不同部位生长的芽由于形成时期、环境因子及营养状况不同,造成芽的生长势及其他特性上存在差异。

B 萌芽力:一年生枝条上芽能萌发枝叶的能力成枝力:萌发的芽能萌发长枝的能力C 潜伏力:当果树衰老或枝条受伤、修剪后潜伏芽(隐芽)萌发抽生新梢的能力,称为芽的潜伏力D 芽的早熟性和晚熟性:当年形成的芽当年则萌发,这种特性称为芽的早熟性。

当年形成的芽当年不萌发,第二年春才萌发抽梢,这种特性称为芽的晚熟性16、“秋施金、冬施银”的原因:A 秋天为根系的第三次生长高峰,此时果树不供应果实的生长,伤口愈合恢复的较快B 秋天温度不太低,施肥促进根的生长C 叶子进行光合作用,无果实消耗有机物,可为来年积累养分17、顶端优势:果树枝条顶端生长点常常抑制侧芽萌发和生长的特性称为顶端优势,又称为先端优势18、垂直优势:19、干性:芽萌发抽枝形成主干、中心干的能力称为干性层性:枝条在树冠上成层分布的现象称为层性20、影响枝条生长的因素(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branch growth are):A 品种与砧木(cultivar and rootstock)B 有机营养(organic nutrition)C 枝条位置与枝态(situation and poss of the branch and bud)D 内源激素(internal hormones)E 环境条件(environmental factions)21、叶幕:指在树冠内集中分布并形成一定形状和体积的叶群体22、叶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23、花芽分化:指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的过程,是植物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转折点。

三个阶段:生理分化期、形态分化期、性细胞形成期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内在因素:A 碳氮比:比例适宜,花芽分化好,结果好;碳多氮少,花芽形成虽多,但结果不良;碳少氮多,营养生长旺盛,花芽形成少;都少,不能形成花芽。

B 内部激素:(ABA/NAA)C 遗传物质:(RNA含量)D 器官的相互影响外在因素:光、温、水(花芽形成前控水,抑制营养生长,有利于花芽分化)24、自花授粉:同一品种内的授粉异花授粉:一个品种的花粉传到另一个品种的柱头上第五章:经济林苗木繁育1、无性苗的优点: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grafting?①It can maintain the fine traits of mother trees;②It can make the tree dwarf;③It can get fruits earlier;④It can expand the scope of cultivation;⑤It can enhance the resistance of trees;⑥It can overcome the phenomenon of hard breeding2、芽接:用一个芽片作接穗的方法类型:“T”形芽接、方块形芽接、嵌芽接、套芽接、带木质芽接嫁接季节:夏季3、枝接:把带有数芽或单芽的枝条接到砧木上类型:切接、劈接、皮下接、腹接、舌接、根接嫁接季节:春季4、假植:苗木出土后不马上栽植运走,而是选一块适宜地,挖深、宽30-40厘米的沟,把苗木单排成捆按45度放入后,埋湿润土踏实第六章: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1、When establishing the orchard, the proportion of main cultivar and pollination cultivar isnormally 8:1 .2、The tree number per mu of the density of 5m×6m is (B)。

A.11B.22C.33D.443、计划密植:在建园时增加栽植株数,以获得较高的早期产量,随后随着树冠扩大,逐步移栽或间伐,以维持适宜密度和较高产量的栽培方式4、深翻土壤的好处:有利于变生土为熟土,变熟土为活土,增加团粒结构,提高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密度,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及通气透水性5、土壤施肥方法:环状施肥、放射状沟施、条沟施肥、全园撒施、灌溉式施肥6、灌水方法:喷灌、滴灌、沟灌、穴灌、漫灌第七章:整形修剪:(重点)1、目的:通风透光、调节生长势(保持中庸健壮)2、原则:在整形修剪时,既要重视良好的树体结构的培养,又不能死搬树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