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龙头带动经济发展2
临港产业与港城一体化讲座原创PPT

‹#›
港口城市产业构造升级优化、多元化产业形成与进展,城市的连续进展将以自身 的循环和积存为主要依靠。在进入经济多元化的进展阶段之后 ,港口城市就成功完成 了经济的转型,得以可持续性的进展。
2.1.关系演化
后向拉动贡献
自身创造价值
前向推动贡献
资本形成 企业利润
上游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
港口功能和四周产业多样化进展,港口从装卸进展成客运、物流、工业、旅游等
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港口,并在港口城市进展集聚,临港产业链延长不断吸引相关产
业在城市集聚,形成临港产业群,对周边区域进展辐射和集中,带动大片区域的经济
进展,港城的产业辐射力量超出了城市本身的范围,形成区域经济的进展龙头。
〔4〕自增长效应进展〔港产城一体化〕
沙航运产业基金及船舶产业基金。
2023-2023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单位:万标箱
‹#›
2023-2023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及排名猜测
单位:万标箱
‹#›
港口与产业、城市一体化的关系
关系演变 内在关联性
‹#›
港口与产业、城市一体化的关系
港口城市即以港口为窗口、以肯定的腹地为依托、以比较兴旺的港口经济为主导、 连接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城市。
〔国函〔2023〕51号〕《国务院关于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的批复》;
〔国函〔2023〕157号〕《国务院关于厦门市深化两岸沟通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的批复》三、〔五〕:支持厦门加快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创新航运物流效劳,大力进展 航运金融、保险、租赁、信息询问、口岸通关、航运代理、海运结算、航运人才培育与后勤 补给、海事支持等多种效劳功能于一体的航运物流效劳体系;
临港经济

政务参考港口城市的发展历史表明,港口的兴盛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本期政务参考聚焦临港经济发展,简述相关概念,列举长江流域主要港口发展定位。
★参考之资★临港经济:是以港口码头为中心,以港口城市和经济腹地为依托,以邻港区域为载体,以金融和港航相关产业为支撑,发挥港航和综合运输的优势,利用临港的资源禀赋,参与产业分工和贸易交流的开发性、区域性经济。
临港经济两大主要特征:第一,临港经济具有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特点,有强大的产业聚集能力。
港口作为海陆交通枢纽,通过廉价水运,与周边地区形成集疏运输体系,促进区域间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的沟通和交流;第二,临港经济具有区域经济特点,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港口已经成为现代交通领域中最重要的交通点和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港口发展阶段划分:第一代港口指1950年以前的港口,其功能为货物的转运、临时存储以及货物的收发等,港口是运输枢纽中心。
第二代港口是指20世纪50至80年代的港口,这一代港口除具有第一代港口的功能以外,增加了使货物增值的工业、商业功能,港口成为装卸和服务的中心。
第三代港口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这一代港口除具有第一代、第二代港口的功能以外,加强了与所在城市以及用户之间的联系,使港口的服务超出以往的界限,增添运输、贸易的信息服务与货物的配送等综合服务,港口成为物流中心。
第四代港口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处理的货物主要是集装箱货物,发展策略是港航联盟与港际联盟,生产特性是整合性物流,具有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的航道与码头设施,密集的全球性国际直达干线,内外便捷联结全球的公共信息平台。
港口管理模式:1.公共服务港:政府公共部门不仅投资、维护和管理港口基础设施和所有经营性设施,而且还是港口具体业务的直接经营者。
2.设备港:政府公共部门负责投资、维护和管理港口基础设施和所有经营性设施,而私人部门通过租赁大型的经营设施和设备从事港口生产性业务。
港口与腹地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f 的发展也会吸收大量的人才、科技等其 他J: ] 业发展也需要的基础力量。 如果 资源总量~定 , 那么 ,港 口与有相同基础需求的 业之 间在土 地、 资金方面不可避免地产生竞争 。 1. . 2破坏环境 2 从城市的观点看 , 港口工作 所带来 的污染 、 噪声 、交通拥挤是被经常提 到的伤脑筋 的敏感 问题 ,且不说港 口作业还有碍城 市观瞻 和工业 港的安全问题。港 口管理部 门渴望获得新 的运 营土地 , 为此不是损害城市 , 就是在海上消 费巨 大 : 市出于环境原 因, 城 一般反对港 L 扩张 , 1 强 调港 [要更合理地 利用现有设施 。在这种矛盾 - 1 的 情 况 下 ,港 口关 心 的 仍然 是 重 新 进 入 沿 岸 地 Ⅸ ,接受不适应现 代化装卸技术而遗弃的港域 以及居住和休闲娱乐 区域 ,将其变化成为物流 园区或多式 联运中心。 12 对 腹 地 内非 港 口城 市的 负 面 影 响 . 3 生产力因素的空 间组合方式及发展变化基 本规律是 “ 优分布” 即生产力 诸要素 总是客 趋 , 观地和必然地 向着 自然 、 技术 、 济 、 经 礼会 等方 面有1 种优 势的区域 空间聚集。随着港 口的开 某 发利用 , 以港[ 为c心 、 1 { 以相关区域为依托的相 1 关产业逐步发展 ,港 口及其邻近的地区凭借其 有利的区佗 和水 , 、 陆 空交通枢纽 等优势 , 逐步 发展 成为区域 内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的经济增 长点 , 劳吸引更 多的生产力要素向其周围集中 2腹地经济对港 口发展的影 响 21 腹地 经 济结 构 变 化 影 响 港 口 的 发 展 方 向 在 港 u促 进 腹 地 经 济 发 展 的 同 时 ,腹 地 经 济的发展又 为港 【 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随 _ I 着运输 货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 ,港 口运输货 物由一般散杂货物 向大宗干液散货 、 装箱专 集 业 化方 向发展 。港 ¨沿海城市及腹地在建立 了 一定 的经济结构后 ,对其经济运行 中的资源条 件做出了质 的选择 和量的规定 ,从而影响着港 【的 发 展方 向 _ 1 2 腹地 经 济发 展 规 模 决 定港 口发 展 规 模 . 2 港 【在性 质上 属 于服 务 、 J №,有 着 与 其 它 服 务 业 共 同 的特 点 , 即它 也 需 要依 附 于 生 产 制 造 业 和 商 贸业 而 _在 因此 如 果 腹 地 经 济 规 模 越 仃 大 . 产和商贸越 繁荣 , 【可发挥的空间就越 生 港 l J _ 大, 其规模就有 可能越大 目前我 周已经形成了 儿 个 沿 海经 济 发达 区 域 , 比如 , 上 海 为 龙 头 的 以 } 毛i角经 济 区 、 以北 京 为 核 心 的 环 渤 蒂 经 济 , 乎 这蝗 临 港 i 或的港 I 蚬横 郡 比较 大 。我 圈 沿 海 j
关于天津港在环渤海港口集群中成为龙头港的探讨

1体制保证 . 从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过程来看, 趋
势是 由依 靠 自然 条 件 到依 靠 体 制 的推 进 。
主干线的要冲 , 一个或若干个航运 区 处于 域的中心位置。 为国际航运 中心不仅要 作 拥有完善的海运 系统 , 而且还 必须具有高
依赖 , 而转向提供高技术的增值服务。
2 港 口群 协 调 发 展 .
腹地基础 ,则不会具备长期持续 发展的
基础 。
( ) 他 外 部 因素 四 其
增加 区域 整体 竞争力 、 错位竞争 、 互
动 发 展 是 必然 趋 势 。 全 球 已形 成 的 六 大
世界级城 市群 ,基本上又是依托 世界级
( 可 靠 的 经 济 腹 地 三
1高技 术 的 增 值 服 务 .
一
、
成为龙 头港 的必要 条件
随 着 经 济 全 球 化 的 深 入 发 展 ,港 口
成 为 港 口集 群 中 龙 头 港 即确 立 枢 纽 港地 位 ,须 具 备 现 代 国 际 航 运 中 心 的 一 般特 征 :
政策, 包括 多元化 的投 资政策、 善的土 完 地资源利用政策 ,通过政策 引导 来推 进 可持续发展 : 另一 方面 , 提高港 口综合 运 输 能力、 服务水平和增值服务 量 , 强化港
全 面 的 分 析 .提 出 天 津 港 成 为 龙 头港 的
发 展 思 路 和 政 策建 议 关 键 词 : 口集 群 龙 头 港 竞 争 态 港 势 竞 争 力 分 析
装 卸 机 械 拥 有量 和 自动 化 水 平 ,均 居 全
素, 综观 目前世界上 的国际航运中心 , 基 本上都是 深水 良港 ,或通过一定 的改造
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分析

中文摘要港口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最前沿的窗口,是综合运输大通道的节点,是沟通国内与国际经济往来的重要枢纽。
从建国之初,中国便开始恢复港口建设,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更是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新世纪伊始,全国掀起了新一轮港口建设和发展热潮。
如今10年过去了,港口的建设数量、规模、吞吐能力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中国港口格局初步形成,并跻身世界港口大国行列。
作为我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集地理区位、政策、技术等优势于一身,但其发展速度却是相对缓慢的,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本文从连云港的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区位特点等方面着手分析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以及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连云港港口物流问题对策AbstractThe port is a national opening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window, is the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channel node, is communicati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and important hub. From the early days of the republic, China began to restore port construction, 1978 years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but also get into high speed development perio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the whole country raised a new round of por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boom. Now 10 years pas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rt number, the scale, the operation capacity with amazing speed growth, China's port pattern initially formed, and entering the world's port country ranks.As China's first batch of coastal open cities, Lianyungang set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of the technology in a policy, but its development speed is relatively slow, this had to a thought. This article from Lianyungang's own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location featur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anyungang port logistics, and the main limiting factor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of the problems.[Keywords] Lianyungang Port logistics Problem Countermeasures目录中文摘要 (2)Abstract (3)引言 (5)1、相关概述 (5)1.1、物流的概念 (5)1.2、港口物流在国际物流中的作用 (5)1.3、连云港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势 (6)2、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6)2.1、港口集疏运条件日趋完善 (7)2.2、港口集装箱运输跨越发展 (7)2.3、港口业已形成一系列物流服务品牌 (7)3、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3.1、连云港与周边港口腹地叠加、同质化竞争激烈 (8)3.2、港口物流企业专业化服务水平较低 (8)3.3、港口物流信息化服务功能相对较弱 (8)3.4、缺乏专业性物流人才 (9)4、发展港口物流的几点建议 (9)4.1、建设和优化港口物流硬件环境 (9)4.2、科学规划,优化港口体系结构 (10)4.3、加强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 (10)4.4、以人为本,重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10)5、结束语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引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港口作为全球运输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是国际物流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和物流通道的枢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
做强港航物流——访浙江省交通厅厅长郭剑彪

r力发展海洋经济,既是我省实八现陆海联动、拓展发展新空间/\-的必然选择,更是我省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
发展港航物流,是我省发展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
如何发挥我省港航资源的独特优势,加快建设港航强省,做好港口物流这篇大文章,交通先行是霞要保障。
日前,本刊特约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郭剑彪。
国际金融危机凸显港航竞争优势记者:我省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还有宁波一舟山港这样的国际大港,交通部门应该如何发挥这些优势,为我省经济的转型升级服务?郭剑彪:我省是市场大省、外贸大省,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
依托我省得天独厚的港航资源优势,加快建设连接长三角、全围乃至全球的交通运输网络,服务我省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是交通部门的职责所在。
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莺视港航强省建设。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港航强省重大战略决策。
2007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眼于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建设大港口;着眼于融入长三角、辐射周边省,做强港航物流——访浙江省交通厅厅长郭剑彪本刊特约记者康信茂‘提高区域和城乡发展协调性,建设大路网;着眼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浙江市场大省活力,建设大物流。
2009年6月12日,省委书记赵洪祝赴省交通运输厅调研,再次强调了建设港航强省的重要意义,并就加快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尤其是港口物流业、加快推进全省港口联盟建设、加强港航强省的组织领导提出明确要求。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我们以建设港航强省为龙头,全面推进“大港口、大路网、大物流”建设,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沿海港口体系,千支直达、通江达海的内河航道体系,水陆配套、江海联运的集疏运体系,安全便捷、经济可靠的航运体系,信息畅通、优质高效的支持保障体系,生态高效、相对集聚的产业服务体系。
全省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连续数年居全国前列,交通运输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也为发挥我省的港航资源优势提供了坚实保障。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韩宜池 崔继晗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韩宜池崔继晗作者:代守波来源:《经营者》 2020年第3期韩宜池?崔继晗?代守波摘?要?港口作为货物水陆空运输的中转地,在现代国际交流、生产和运输系统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着重大作用。
本文分析大连港口物流的当下情况、未来发展的趋势及当下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大连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势与劣势,提出抓住大连港口物流的发展机遇,提升辽东半岛港口竞争力的对策。
如以大连为龙头,突出整体观念,由政府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加快辽宁省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等。
关键词?大连港?现状?发展对策一、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我国海岸线共1.8万公里,内河航道约11万公里,总共有1500多个商港,95%的国内贸易运输和8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都由此承担。
近几年,我国港口吞吐量发展十分迅猛。
2017年我国港口企业生产运行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主要港口企业生产指标均实现较快增长。
根据中国港口协会统计数据,39家主要港口企业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1亿标箱,同比增长8.85%;完成货物吞吐量63.6亿吨,同比增长7.54%。
从吞吐总量来看,我国港口吞吐规模稳居世界首位,以单港口吞吐量来看,国内亦有多个港口的吞吐量规模位居全球前列。
(二)当下我国港口发展的主要问题1.绝大多数港口物流建设过程中没有战略构想和宏远目标。
我国大多数港口物流在建设过程中没有战略构想和宏远目标。
港口的发展战略与规划没有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盲目发展。
自1999年以来我国港口物流一直以极快的速度发展。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目前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在实践中,我国港口物流在建设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港口物流功能不能紧密结合实际,发展没有目标;二是没有统一战略;三是各地区相互攀比,重复建设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经营的低效率。
[1]2.港口结构性问题较大。
我国港口码头泊位少,特别专业的深水泊位更少,运送条件差,中转时储存能力低。
港口物流发展现状_趋势及思路_汪鸣

SILK ROAD HORIZON港口物流发展现状、趋势及思路文│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汪鸣港口发展大背景在我国上一轮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沿海港口完成了第一次创业:以港口服务于产业布局和国际贸易,港口吞吐量获得了快速增长,陆续出现了一批亿吨大港。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格局的演变,尤其是国际经济可能出现新的分工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港口吞吐量增长的轨迹会发生变化,单纯靠吞吐量增长维系的增长模式可能会终结,对于大型港口而言,需要二次创业:以港口既有的吞吐量为基础,寻求延伸服务,创造增值价值,并带动城市服务业的提升与发展。
我国港口及航运发展格局1.港口体系初步形成。
目前,中国沿海已初步形成与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基本相适应,布局合理、分工和功能较为明确、沿海20个主枢纽港和一般港口的港口体系,形成了具有不同功能和特点的五大区域港口群:即环渤海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珠江三角洲港口群、东南沿海港口群和西南沿海港口群。
围绕五大港口群逐步形成的各具特色的经济产业圈或带:环渤海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圈、长江三角洲以重化和加工工业为主的综合经济圈和中国主要的出口加工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以来料加工为主的进出口加工工业基地、台湾海峡西岸经济产业带等。
五大港口群体,特别是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港群的发展对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贸易发展,产生了集聚、扩散效应,对优化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2.港口运输系统进入激烈竞争阶段。
港口作为区域性的运输组织中心的地位正在形成,已初步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煤炭、原油、矿石和集装箱等运输系统。
如以北方沿海的秦皇岛、唐山、天津、黄骅、青岛、日照、连云港7港为主的煤炭装船港和华东、华南沿海公用和企业专用煤炭卸船码头为主构成的“北煤南运”煤炭运输系统;以大连、天津、青岛、南京、宁波、舟山、泉州、惠州、茂名、湛江等港口5~30万吨级泊位构成的沿海原油运输系统;由大连、营口、青岛、上海、宁波、舟山、湛江等港口10~30万吨级泊位构成的铁矿石运输系统;以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厦门、深圳、广州等8港为干线港,相应的支线及喂给港组成的集装箱运输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港口为龙头引领临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发展改革局
(2011年10月21日)
近年来,随着京唐港区的迅猛发展,各类大型企业纷纷入驻,目前乐亭新区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煤化工、现代物流、精品钢铁和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乐亭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亿元,财政收入29.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76.1亿元。
虽然乐亭新区在以港口为龙头,带动临港产业的发展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港口集装箱业务量偏小。
虽然近几年内,京唐港区集装箱业务发展迅猛,由2004年刚成立时的5570标箱发展到2010年的26万标箱,吞吐量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各港前列,但从总量来看,与环渤海地区的青岛港1201万标箱、天津港1008万标箱的运量相比差距较大,在环渤海地区13个港口(区)中排名第10位,制约了港口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二是引领作用尚有较大空间。
从整个乐亭新区来看,除煤化工产业、港口物流产业和精品钢铁产业外,其他临港产业规模还不够大,加工、商贸、金融等功能发育不快。
此外,其他制约因素还有:一是海港开发区与乐亭工业聚集区的共同发展问题。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海港开发区在乐亭新区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已充分展现,但发展空间受限,如何与乐亭临
港工业聚集区在港口的带动下共同发展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二是土地指标问题。
今后,乐亭新区要依托已跨入亿吨大港行列的京唐港,按照港区县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以建设次航运中心为目标,以港口建设和功能完善为中心,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加速煤化工、精品钢铁、装备制造、新能源和现代物流等特色产业加速聚集的同时,充分整合信息资源,逐步打造一个具有区域特点的船舶注册、船舶购置、船员培训和配套金融服务、船舶配载、特色港口物流基地的多功能物流平台。
一、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做大做强龙头
港口对区域经济的引领作用巨大,抓好港口及配套设施建设是乐亭新区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
今后,要在充分发挥现有港口优势的基础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体系,力争水路、铁路、公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实现货运的无缝对接,着力构建“海铁联运、海陆联运”的发展格局。
(一)强力推进港口建设。
围绕港口建设“深水化、专业化、集装箱化、园区化、生态化”的目标,加大港口建设力度,使京唐港区功能更加完善,布局更加合理,发展更有活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大幅提升,带动作用更加强大,朝着综合性、生态型、国际化大港方向迈出更加坚实步伐。
要全力推进京唐港首钢码头有限公司一期和与之配套的20万吨级航道工
程的建设,确保11月底前投入运营;强力推进多用途及工作船泊位前期工作,确保年内开工;大力推进26#—27#专业化集装箱泊位、36#—40#泊位的前期工作,力争明年开工建设;加快推进28#—29#液体化工泊位工程、第五港池液体化工泊位工程等谋划项目,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二)强力推进铁路建设。
着眼于港口功能的完善,及时跟进铁路建设,为港口运营提供配套的铁路集疏能力。
一是结合乐亭新区编制铁路建设规划,强力推进海港经济开发区铁路改造项目、集装箱铁路运输编组站项目,进一步提升铁路运输能力和增加运输功能。
二是结合物流产业的现状,增加铁路液体化工产品及汽车运输等货运品种,抓紧改变运输结构单一的局面,提升港口货种结构。
(三)强力推进管道建设。
目前,京唐港区的液体化工泊位工程及灌区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一期扩建已基本完工,可储存甲醇、粗苯等多种化工产品,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出海条件。
今后,要强力推进鄂尔多斯—京唐港二甲醚、甲醇两条2×600万吨并行运送管道工程项目的推进力度,力争早日开工建设,与液体化工泊位形成配套,把内蒙古煤化工企业与京唐港区连接在一起,为乐亭新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运输方式。
(四)加快航线和航班的开辟。
一是要重点抓好京唐港国际集装箱航线的开通,集中力量力争在年底前分别开通京唐港
——韩国釜山、京唐港——台湾高雄两条国际集装箱航线,并以此为着力点进一步提升港口规模和档次。
二是在全力支持并积极配合长久集团积极探索开展海上汽车物流业务的同时,积极与香港合和集团洽谈,强力推进京唐港——大连旅顺客货滚装船航线开通,并在此基础上争取开通京唐港—大连—烟台—京唐港的金三角航线,并依托该航线全面吸引与配置第三方物流资源。
三是充分利用京唐港特殊的地理位置实行港港合作,为业务联系紧密的港口开展短驳运输和特殊货物的专业运输,逐步将货源吸引到京唐港,为日后的航路开辟打好基础。
(五)扎实推进“大通关”建设,进一步健全“大通关”建设组织保障协调机制,加强与京唐港经济腹地范围内各设区市的联系,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政策支持,减少货物在运输途中的费用,特别是争取集装箱运输的优惠政策,强力推行“海铁联运、海陆联运”等先进通关模式,为腹地地区提供大能力的对外开放综合便捷通道。
二、以大港口带动大工业,加快产业集聚
国内外沿海地区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港口为龙头,以大港口带动大工业,促进大发展。
今后,要依托海港开发区工业区、乐亭临港工业聚集区、乐亭城区工业聚集区三大平台,统一配置资源,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模式,围绕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精品钢铁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产业链经济,通过龙头企业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
形成系列配套的产业链和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实现产业接轨、借力发展,以尽快形成特色产业的加速聚集,共同建设特色产业聚集区。
煤化工产业。
进一步整合中润、佳华、旭阳等大型煤化工资源,积极推进内蒙古化工园建设,不断扩大规模效应,并以此促进煤化工企业加速聚集,今后重点发展煤气制甲醇、甲醇制烯烃、焦油深加工、粗苯精制及下游产品四条产业链,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升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争取打造全国产业链最长的煤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当前要重点抓好唐山中浩化工有限公司6万吨/年聚甲醛一期工程和15万吨/年己二酸项目,使产业链向下进一步延伸。
装备制造产业。
充分利用毗邻京唐港海陆运输便捷、原材料综合保障程度高、运输成本低、周边地区零部件加工配套能力强的优越条件,依托中厚板、中材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大新华物流旗下的金海重工船板加工配送项目的推进力度,力争引进船舶制造等新型装备制造项目,加快海洋设备制造、船舶制造、水泥设备制造、板材深加工、板材制造产业基地建设。
加速标准厂房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与重型机械制造配套的中小企业聚集发展。
精品钢铁产业。
力促中治恒通公司复产,并以其为龙头建设以生产高精度冷轧及镀锌薄板等高端产品为主的精品钢铁产业基地;进一步加强与乐亭新区的唐钢中厚板、德龙钢铁有限公司的合作,共同打造钢铁产业集群。
三、以大港口带动大物流,建设次航运中心
要以海港开发区物流园区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首批省级交通枢纽型物流产业聚集区为契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知名物流企业进驻,使之成为提升乐亭新区物流水平和档次的重要平台。
在此基础上,依托区内龙头企业打造中国北方的次航运中心。
一是以唐山海港物流信息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为着力点,着手探索整合区域物流资源,并逐步扩大信息共享与服务范围。
二是以中钢京唐物流基地项目建设为契机,探索整合钢铁及钢铁初加工产品等资源的方式,逐步形成品种齐全的钢材加工配送基地,并力争建成钢材期货市场的北方交割库。
三是以长久汽车物流产业园(华北基地)项目建设为着力点,探索以汽车物流为主体的第三方物流基地建设。
四是以开滦煤化工产业园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为着力点,探索打造依托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市场的中国北方炼焦煤物流配送基地,力争达到炼焦煤期货交割库功能。
五是以开滦煤化工深加工项目和液化码头配套项目为着力点,强力推进内蒙古管输项目和内蒙古化工园区的实施,探索打造国际一流的煤化工产业园。
六是以中储粮油脂油料仓储加工项目为着力点,探索油料饲料储存加工和集约化养殖业饲料基地建设。
七是以中材水泥成套设备、风电成套设备制造项目为着力点,探索依托国内外市场的装备制造基地建设。
八是以大华废旧金属资源再生利用加工项目为着力点,以“城市矿山”
的理念拉动再生资源产业的兴起,并以该项目为示范,吸引一大批以再生资源为原料的加工企业落户,逐步形成再生资源生产、加工、物流基地。
九是以原木进口企业为着力点,吸引一大批木材加工企业,逐步形成木材、装饰材料和建筑材料交易市场和物流集散地。
四、以港区县一体化为保障,为临港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一是统一规划,搞好对接。
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对乐亭新区内的产业、用地、人口空间布局、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进行一体化规划,不断深化和完善新区规划体系,打破乐亭县和海港经济开发区规划分割的格局,构建乐亭新区新型城市形态;按照“经济区域化、产业集群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思路,积极引导海港经济开发区、乐亭县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进港、区、县的产业对接和融合,从而优化新区的产业布局,推动港区县产业的发展;加强乐亭新区内的路网对接建设,全力推进滨海立交桥项目的进度,加快构筑公路、铁路协调发展的运输体系,同时统一实施供水、供电工程建设。
二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产业承载能力。
以乐亭县城和海港经济开发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品位,构建由乐亭县和海港经济开发区组成的“双核型”城镇格局,突出各自的中心地位,把两大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雅的同心地带,增强辐射带动和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