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处理》说课稿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处理》教案2篇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处理》教案2篇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m data processing" tea ching plan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处理》教案2篇前言: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本教案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处理》教案2、篇章2: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处理》教案篇章1: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处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信息的表格化、掌握表格数据的处理2、选择恰当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这里使用Excel2000)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如何在教材现有的知识层次之外发掘新的知识点,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对有兴趣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分析和思考。
二、教学要点: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实践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环节。
有一句名言:“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
因此,实践是学好表格数据处理乃至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途径。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采取少讲多练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数据制作,分小组探究学习,并完成任务。
三、教学组织:组织选择合适的软件(Excel2000)加工表格信息,借助表格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筛选、汇总。
掌握数据的计算、数据的筛选、数据的排序、数据的分类汇总和建立数据透视表。
四、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概念:(略讲)单元格:单元格是表格中行与列的交叉部分,它是组成表格的最小单位,单个数据的输入和修改都是在单元格中进行的。
2023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三篇

2023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三篇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表格数据的处理。
表格数据的处理是教科版教材中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节,学习了表格数据的处理,可以使用表格方便的统计和计算表格数据,可以使数据更为直观地呈现出来。
一、教学目标(1)利用表格处理数据。
(2)结合图形化表示,揭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二、教学重点本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利用表格处理数据,并结合图形化表示,揭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这这里选取最常用的表格处理软件Microsoft Excel 为学生介绍,让学生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
本课内容实践性极强,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三、教学和学法教法:使用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等。
学法:观察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课堂讲学、演示和机房实践结合。
四、教学过程1、数据的计算提问:如果要统计我们班所有同学期中考试的平均成绩,怎样计算会方便一点?手工吗?又或者使用计算器?(1)利用公式计算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2)自动计算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2、数据的筛选提问:如果我们想很直观地查看整个班的数学成绩,该怎么办?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3、数据的排序提问:如果我们想将总成绩表按数学成绩的高低来排序,该怎么办?(1)一般排序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2)自定义排序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4、数据的分类汇总(1)排序设置。
在进行数据汇总分类前需要进行排序设置,如图所示,排序主要关键字为“班级”,排序依据为“数值”,排序次序为“升序”,点击确定即可得到排序结果。
(2)分类汇总设置之分类字段。
如图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分类字段选择“班级”,不可选择“学生名称”或“成绩”。
(3)分类汇总设置之汇总方式。
如图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汇总方式选择“计数”,汇总结果可以显示每一个班级的人数情况。
(4)分类汇总设置之选定汇总项。
如图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定汇总项选择“成绩”,其他内容保持默认即可。
表格数据的处理说课稿

表格数据的处理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表格数据的处理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中第一部分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表格的形式来存储和处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对信息进行表格化加工和处理,是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技能。
学好本节课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加工素养和基本技能很有帮助,也为下节课的表格数据图形化甚至以后学习信息集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材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同一时间接受的知识量也逐渐变大。
在初中阶段学生初步接触过Excel软件,学过简单的排序、筛选以及使用公式计算的方法,但由于时间比较长,一部分同学已经遗忘。
很多学生都没有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想法和经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除了让学生学到新的表格数据处理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问题。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2、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据统计分析的求知欲,能够积极主动地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和使用数据统计分析的知识,形成良好的信息活动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用恰当的方法分析家用电器用电情况。
2、能归纳利用表格处理数据信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任务需求,选择恰当的表格数据处理软件;2、掌握表格数据计算、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的方法;3、学会分析表格数据蕴含的信息。
难点:数据的分类汇总、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
重点:数据的计算、筛选、排序、分类汇总。
利用“小组制”分6个小组,这样不但能减轻教师的负担,而且有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能让更多的学生当堂掌握知识。
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利用“自主学习评价量规”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评和互评。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表格制作与处理

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德育目标: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通过实践和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精神;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由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表格设计与制作。
四、说教法、手段和模式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模
算和排序等操作,如果在一节课中教师拘泥于教材,要求学生掌握表格制作
和处理的所有操作点,就无法贯彻新课标精神,所以我把本节课分为两课
时,两节课都以案例教学法逐步解决表格编辑、修饰和计算的问题,两节课
让学生了解表格创建、编辑和修饰的意义;
能力目标:
(1)掌握表格的创建和编辑的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2)培养学生信息加工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表格制作与处理
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为了帮助在校高中生,特别整理了高中信息技
术说课稿:表格制作与处理一文,详情如下: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表格制作与处理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属于职高《信息与计算机应用》第四章文字处理中第五节
《表格制作与处理》,学习表格制作与处理不仅可以巩固前面已经学过的文字
式:
1、教学方法
编排知识,同时为学习其他图表处理软件打下基础。根据新课程内容标准,
学生必须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表格制作与处理恰好
是人们直观化、形象化地传递信息表达意图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信息
处理和加工能力的重要途径。
2、教材处理
本节内容信息量较大,涉及到操作点多,例如表格创建、编辑、修饰、计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处理》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表格数据的处理这一部分内容,部分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了,但是由于时间跨度较大,加上实际操作经验并不丰富,大部分同学对Excel 的记忆都已模糊,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零起点,所以学生在课堂中会呈现出在知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差异。
依据目前的学情,我在备课时,同时设计了学案,放在教学空间中,供学生查阅,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的方法,同时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进行问题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课中主动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步领会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过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熟悉Excel 软件操作界面②了解数据的计算、排序、筛选的意义和作用③掌握运用Excel 进行数据的计算、排序和筛选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任务驱动和教师讲解点拨使学生熟练掌握表格数据计算的方法。
②通过案例分析比较探究,学会借助表格初步分析数据,从不同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生实际经历的歌咏比赛案例处理,让学生感受表格数据处理工具在现实生活的中实际应用价值,并客观地认识到表格信息处理工具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方便。
②引导学生在教材现有的知识层次上发掘新的知识点,揭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数据的计算、排序教学难点:数据的筛选【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范例教学、启发教学、个别指导【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导入】一、情景引入新课导入以2017 年本校五四歌咏比赛照片为背景制作的《五月的花海》视频,,展示部分比赛图片,让学生在激昂的音乐中感受精彩丰富的课余生活,从而引出比赛的评分表。
观察表格,讨论对此表格数据加工的需求。
【活动】二、任务驱动,尝试操作,归纳数据处理技术(一)数据的计算1、利用公式计算①公式计算操作步骤②常用算式符号任务1:计算歌咏比赛评分表中各班的总分探究:①修改表中的数据,对各班的总分计算结果有影响吗?②把高一1 班的总分计算结果,复制到高一2 班的“总分”单元格,看看K4 的计算公式有什么变化?2、利用函数计算⑴函数计算操作步骤方法一:输入函数法方法二:插入函数法方法三:自动求和法⑵常用统计函数Sum / Average / Max / Min /count任务2:利用函数计算的三种方法求每个班的总分、最高分和最低分探究:①公式复制的特点②填充柄的使用3、综合计算:编写公式任务3:计算最后得分:最后得分是扣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值。
高中信息技术__《表格数据的处理》—_教学设计2

第十五课表格信息加工第一课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目标:主要介绍了数据的计算、筛选、排序、分类汇总等功能。
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软件处理数据。
教学重、难点:数据的计算方法、数据的整理(排序、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排序,数据的图形化表达方法、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课时数:1课时1。
首先打开电子表格,认识基本元素。
行用数值“1、2、3……"表示,列用大写字母“A、B、……AA、AB……AZ……IV”表示.A1表示此单元格位于第A列第1行.2.设置表格,并输入数据。
(保存工作簿的名字“总计")填空。
(1)此表单元格范围是(①);标题中的内容需要独占一行,应单击(②),则合并了单元格的范围是(①)。
[答案:C;B;B]①A。
A1:G6 B。
A1:G1 C.A1:G7 D。
A3:G6(2)B2:G2中的内容输入的形式是(①),数值“29”所占的单元格是(②)。
[答案:B;A]①A.数值B。
文本C。
货币 D.时间②A。
E5 B。
D4 C。
E4 D。
G5(3)选中A2:B5单元格时,鼠标变成(①),四周被(②)的方框围住。
[答案:D;B]②A。
浅红色B。
黑色 C.浅蓝色D。
蓝绿色(4)改变表格中的文字的字号应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修改,应选择( )选项卡。
[答案:C]A.数字B.对齐C。
字体 D.边框 E.图案(5)G7单元格中的数值可以直接输入。
()[错误](6)当修改了数值“210”,哪些单元格也跟着变化。
()[答案:A]A.G5、C7、G7 B。
C6、G7、G5 C。
C6、G4、G6 D.G7、C6、G63.数据的计算计算数值有两种:用公式计算和自动计算⑴自动计算选中B3:B7单元格,在状态栏中就会显示所选定区域的均值、计数、计数值、最大值、最小值、求和⑵用公式计算把光标停留在“总计"单元格,现以“B3:B6”单元格中的数据为例求和:单击编辑栏中的“编辑公式"按钮,从中选择一个函数“sum”,然后输入公式“=sum(B3:B6)”,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得出结果.求和的另一种方法:“=B2+B3+B4+B5”平均值:①把光标停留在计算平均值的单元格,然后按以上方法输入公式average(B3:B6)②先计算“总和”的单元格B7,然后把光标停留在B8单元格,再按以上方法输入公式“=B7/4”③把光标停留在B8单元格,然后按以上方法输入公式(B2+B3+B4+B5)/4实践题:①计算C3:F3单元格中数据的平均值应使用函数()。
4.2.1 表格数据的处理-说课课件-高中信息技术独家精品

(四)导做案介绍
内容与实施
设计意图 学生利用“导做案” 根据需求开展自主学 习,体现 “做中学” 的教学理念。
导做案的介绍
(五)完成任务
内容与实施
设计意图
学生完成驱动任务,教 师针对普遍出现的问题 及时讲解。
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 题。
(六)总结提高
内容与实施
设计意图
1.抽取学生作业,点评作业 的完成情况。 适当提出问题,激发学生 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兴趣 。 3.提高:如何解决同分数不 同名次的问题?演示Rank函 数的使用 4.“抽奖游戏”原理简介。
4.2.1 表格数据的处理
表格数据的处理
1 2 3 4 5 6
教材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法与学法
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作用与地位: 本节课是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 修)》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
1.高一学生思维敏捷,具有一定的自 学能力; 2.对WORD有一定的基础,对EXCEL 的界面和工具栏的使用相对熟悉,但 对于表格中的数据处理比较陌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表格数据的排序、筛选、计算、分类汇总。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任务的实践,掌握表格数据加工的方法和 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体验和认识表格信息加工的实际价值,培 养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数据的排序、筛选、计算 及分类汇总
Thank you !
(二)界面简介及基本概念
内容与实施 设计意图
界面简介及基本概念
类比Word来介绍Excel 界面,有利于学生的知 识迁移。
表格数据的处理说课稿

表格数据的处理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表格数据的处理》,下面我主要围绕教材、学情、教法、教学过程进行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表格数据的处理》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所出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的加工”中的第二节的第一部分,这节内容技能性较强,对学生来说也比较枯燥,书本中没有很系统的关于Excel的具体操作,所以技能知识上要有一定的拓展。
本章的内容要求是熟练的掌握表格数据处理软件处理信息,揭示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前面的课程,现将教学目标设置如下:知识目标:掌握Excel中公式及函数的应用掌握数据的筛选及排序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观点来理解、掌握表格中的公式和函数通过学生对表格数据进行加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在教材的基础上发掘新的知识点,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精神,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研究发现。
重点:数据的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数据的筛选和排序难点:数据的公式和函数的使用突破方法:引导探究、分组探究、练习巩固二、学情分析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的完中校,学生由各个镇的中学招收上来,每个学校的教学条件不一,学生在计算机能力上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在初中就有对Excel的操作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有的学生限于初中校的教学条件,甚至连基本的概念都不懂。
所以,我在前面的课程中先对表格的制作,数据的输入及地址,区域进行一定的讲解,学生已经对表格有了一定的认识。
三、教法分析本章内容是属于操作性强的知识点,一般来说,教师都是直接演示操作方法,学生模仿练习,但是,单纯这样讲授,不利于学生知识点的迁移,只要稍微换下问题就不懂得处理,并且时间一长,学生就容易忘记,不利于学生的掌握,所以一定要学生懂得这样操作的道理。
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及现有的知识水平,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先用引导法,用简单的数学等式代入表格中,把数学等式与公式进行对照,慢慢引导学生对公式及函数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处理》说课稿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处理》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的表格化、掌握表格数据的处理
2、选择恰当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这里使用Excelxxxx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如何在教材现有的知识层次之外发掘新的知识点,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对有兴趣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分析和思考。
二、教学要点:
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实践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环节。
有一句名言:“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
因此,实践是学好表格数据处理乃至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途径。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采取少讲多练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数据制作,分小组探究学习,并完成任务。
三、教学组织:
组织选择合适的软件(Excelxxxx)加工表格信息,借助表格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筛选、汇总;掌握数据的计算、数据的筛选、数据的排序、数据的分类汇总和建立数据透视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概念:(略讲)
单元格:单元格是表格中行与列的交叉部分,它是组成表格的最小单位,单个数据的输入和修改都是在单元格中进行的。
工作表:工作表是一个由若干行和列组成的表格,一行和一列的交叉部分称为单元格。
一般而言,数据处理都是在单元格内进行的。
电子表格常常处理成批的数据,它一般包含大量的单元格,最多为65536(256)=16777216个单元格。
工作簿:工作簿一般由若干个工作表组成,并以文件形式存放在磁盘上。
所以,工作簿是面向用户操作的一个概念,而文件则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一个概念。
二、处理电子表格(讲授知识点)
A、表格单元格的地址(这里只讲解相对地址)
B、数据的计算:让学生学会日常应中的求和公式sum(summber1:summber2)、平均数公式(average(summber1:summber2)、最大值max(summber1:summber2)、最小值min(summber1:summber2)。
学生通过回忆、讨论并完成利用公式计算和自动计算完成表格《各门市一周内各品牌杀毒软件的销售数据》和自已设计一个自己班里的成绩表进行计算。
C、数据的筛选:学生对表格中的某一特定数据所蕴含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
(简单通俗来说就是从表格中选中符合某个特定条件的数据来)
D、数据的排序:对表格进行一般排序或进行自定义排序:有时候我们可能对数据进行排序,如对学生的成绩排名顺序来进行排序,那么如何对数据进行排序呢?学生完成一般排序和自定义排序的学习。
E、数据的分类汇总:有了排序的结果,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也就是说先进行排序,然后再汇总)。
F、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表是一种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汇总和建立交叉列表的交互式表格。
她可以转换行和列以查看源数据的不同汇总结果,可以根据需要显示指定区域内的数据,还具备查询应用的功能等。
要求学生尝试对杀毒软件销售情况数据表的透视表的操作过程。
教师活动:通过课本的实例介绍,一边讲解以上概念,一边演示操作过程。
任务: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数据制作,分小组探究学习。
总结与归纳: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制作步骤和使用场合。
实践:
在Excel里,利用公式计算、排序、筛选、汇总题(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题)
1、下面是某班的部分同学成绩表,根据下面要求完成。
XX班学习成绩表
学号姓名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总分平均分名次
001罗昌辉89906789879056
002王丽青98906759608090
003林道威80898885796790
004曾燕华74899876564365
005韩龙93878980827874
006何雪瑜87879085657880
007高美玲65767383919056
008张智飞87765779506487
009韩静74758285828493
010冯刚87698483827087
011邢小玉80679856988768
012陈松健61636569606969
013黄健78608943598772
014唐东阳75566567697890
015林道彬65857896638574
总分
最高分
最低分
要求:
1、利用公式计算出每学科的最高分、最低分。
2、利用公式计算出每位同学的总分、平均分。
3、按总分从高分至低分进排序。
2、下面是某总公司的各分公司,各分公司在几周内销售各种产品如下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XX总公司的各分公司销售产品情况统计表
公司名称周次星期品牌数量(台)单价总价
公司一1星期一TCLxxxx85
公司二1星期二联想158419
公司三2星期三TCL160385
公司四3星期四PH85435
公司五4星期五七喜128365
公司六2星期六PH96435
公司七1星期日TCL87385
公司八3星期一联想198419
公司九2星期二清华同方250448
公司十4星期三清华同方204448
公司十一2星期四联想180419
公司十二1星期五七喜169365
公司十三4星期六清华同方150448
公司十四3星期日PH&n
bsp;80435
公司十五2星期一联想90419
要求:
2、利用公式计算出每个公司的总价
3、按照总价为关键字,按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4、分别按照周次、品牌进行汇总。
教学反思:由于学生以前接触过EXCEL,而且在我反复演示后,模仿能力比较强,大多数同学能基本完成我所布置的六个任务。
但可能有的同学只是“依葫芦画瓢”,如果要其独立完成的话可能还是存在某些困难,所以我在讲解时尽量结合例子,讲解其中的内涵,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怎么做最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