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
冯骥才《俗世奇人》(lt;刷子李gt;lt;泥人张gt;)原文-电子课文

冯骥才《俗世奇人》(lt;刷子李gt;lt;泥人张gt;)原文-电子课文冯骥才《俗世奇人》(lt;刷子李gt;lt;泥人张gt;)原文/电子课文俗世奇人作者:冯骥才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
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
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
余闻者甚夥,久记于心;尔后虽多用于《神鞭》、《三寸金莲》等书,仍有一些故事人物,闲置一旁,未被采纳。
这些奇人妙事,闻所未闻,倘若废置,岂不可惜?近日忽生一念,何不笔录下来,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耶?故而随想随记,始作于今;每人一篇,各不相关,冠之总名《俗世奇人》耳。
刷子李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
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自来唱大戏的,都讲究闯天津码头。
天津人迷戏也懂戏,眼刁耳尖,褒贬分明。
戏唱得好,下边叫好捧场,像见到皇上,不少名角便打天津唱红唱紫、大红大紫;可要是稀松平常,要哪没哪,戏唱砸了,下边一准起哄喝倒彩,弄不好茶碗摇篮上去;茶叶末子沾满戏袍和胡须上。
天下看戏,哪儿也没天津倒好叫得厉害。
您别说不好,这一来也就练出不少能人来。
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
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
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
叫长了,名字反没人知道。
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
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
专干粉刷一行,别的不干。
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任嘛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
最别不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倘若没这一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但这是传说。
人信也不会全信。
《俗世奇人》读后感15篇

《俗世奇人》15篇《俗世奇人》1 一本好书可以把人带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一本好书可以使我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俗世奇人》的作者是冯翼才,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
中国文联副____,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____。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
然燕赵故地,血气方刚;水咸土碱,风习强悍。
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即在显要上层,更在市井民间。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就是《酒婆》了,讲述了酒婆很爱喝酒,她常常上酒馆喝酒,一走到路口时酒就醒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酒馆的老板每次都在浓酒里掺一些水,使酒变多,沾一些廉价,老板没儿没女,给佛爷口头时,动了良心,不再往酒里掺水了。
这天,酒婆又来吃酒,喝了几大杯酒后,到了路口酒也没醒,结果呢?却被一辆马车给撞了!哎,你说这老板大发慈悲,不再往酒里掺水,反倒害死了人,还不如继续作假呢。
我喜欢冯翼才的文章。
幽默,搞笑,给人说不出的欢乐,每当看到这本书时,就会把烦恼忘得一干二净,浑身放轻松,美美的享受这段幸福的光阴。
《俗世奇人》2 经过几次阅读《俗世奇人》这本书后,令我印象最深的,仍然是当刷墙工的刷子李。
由于他刷墙技术高超,便对别人说,假设在他刷墙时,衣服上有一丝白漆,就不收人家的钱。
他站在凳子上,手里拿着一把刷子,认真严肃的,一丝不苟的刷着墙,黑衣服上面没有一丝白色,这让我想起了两个词,那就是——认真、踏踏实实做事。
认真严谨,是每个人做事的起点,不认真,不严谨,没有哪一件事会被你做成功。
小学生,上课要认认真真听讲;教师,要认认真真教书。
你瞧!世界上的人,都只有认认真真的对待每件事,才会把平凡的工作做的不平凡。
我认为认真这两个字对于刷子李已经成为了规矩。
规矩是一次性的,是不可以改变的,既然有了规矩,就要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的执行。
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写作业的时候,明明都开场写了,却写一两个字就玩儿玩儿这动动那的,要么就是敲尺子,用橡皮这擦那擦的,极其不认真,就算是写完了,也会错误百出。
《俗世奇人》读后感12篇

《俗世奇人》读后感1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俗世奇人》读后感12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俗世奇人》读后感12篇,以供借鉴。
俗世奇人内容简介

各类俗世奇人的代表人物
文学领域的俗世奇人
•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 • 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被誉 为文豪
艺术领域的俗世奇人
• 鲁班:春秋战国时期木匠祖师,被 誉为建筑界的传奇人物 • 华佗:东汉医学家,擅长外科手术 和针灸,被誉为神医
科技领域的俗世奇人
• 郑和:明朝航海家,率领宝船队七 次下西洋,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航海才 能 • 张衡:东汉科学家,发明了地动仪, 被誉为地震学的奠基人
俗世奇人内容简介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俗世奇人的定义与背景
俗世奇人的概念与特点
俗世奇人是指那些在平凡生活中展现 出非凡才能和技艺的人
俗世奇人的特点
• 他们通常在某个领域具有卓越的 成就 • 他们的技艺或才能往往令人惊叹, 超出常人的想象 • 俗世奇人往往具有独特的个性和 魅力,令人难以忘怀
04
俗世奇人的艺术表现与传承
俗世奇人在文学、戏曲等艺术形式中的表现
俗世奇人在文学中的表现
• 如《水浒传》、《红楼梦》等文学作品,记录了俗世奇人的事迹和传奇 • 如杜甫、苏轼等诗人的诗歌,展现了俗世奇人的个性和才华
俗世奇人在戏曲中的表现
• 如京剧、评剧等戏曲,演绎了俗世奇人的故事和性格 • 如梁山好汉、贾宝玉等戏曲人物,展现了俗世奇人的英勇和才华
俗世奇人的社会影响与价值
俗世奇人的社会影响
•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 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 他们的技艺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文化 发展
俗世奇人的价值
• 他们展现了人类在某个领域的极限,激发了人们的创新 精神和求知欲 • 他们关注民生,用技艺和才能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具 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俗世奇人课件(共19张PPT)

人”个个显的生动有趣,活灵活现。下面我们 来欣赏几张图片。
泥人张
智斗传千 古
泥人高手 “泥人张”
遇海张五
贱卖 “海张 五”
为了以此写出泥人张的技术超凡绝伦 问:“俗世”是什么意思? 这些人物空前绝后,然而都是俗世里的俗人; 泥人张是个什么样的人? 问:“俗世”是什么意思?
想一想,“泥人张”“奇”在什 想一想,“泥人张”“奇”在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情节之奇,语言 之奇,体会天津风味。
3.推荐课外阅读冯骥才《俗世奇人》一书 中的其他篇目,如《苏七块》《冯五爷》 《蓝眼》《蔡二少爷》等等。
为什么说”有第一,没第二”?用到了 什么修辞方法?
为了以此写出泥人张的技术超凡绝伦
用到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请分析“找”字的妙处。
原本海张五想在泥人张身上“找乐 子”,但泥人张却反在海张五身上“找 乐”,为泥人张塑造了一个以其人之道还 治其人之身的机智形象。
本文的高潮在哪里?
在泥人张贱卖“海张五”处。写 出泥人张用“机智”斗败海张五。
蹬梯子
吹糖人
顶碗
翻跟斗
问:“俗世”是什么意思? “奇人”是什么意思?
答:“俗世”是民间社会,多指下层百姓生活 的民间。
“奇人”是指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或 工匠。
泥人张
怵 chù 秫 shú 硌 gè 抠 kōu
撂 liào 戳 chuō
模子 mú 敦厚 dūn
《俗世奇人》读后感(15篇)

《俗世奇人》读后感(15篇)《俗世奇人》读后感1《俗世奇人》这本书写的是老天津的奇人异士,这些人都有一技之长如正骨的、卖药糖的,看牙的……又热又辣又爽又嘎又不好惹。
这本书幽默有趣,运用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__内容引人入胜。
作者冯骥才,1942年出生于天津,他是中国当代画家、作家,我们学的《珍珠鸟》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在三十六个故事中我最喜欢泥人张这个小故事。
泥人张原名张明山,他最喜欢去两个地方:一个是东北角的戏院大观楼,另一个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
在那他就为一件事:看角色。
一日下雨他去天庆馆里饮酒,忽然走进来三个人,其中一位是贩盐赚下金山的“海张五”。
这位“海张五”嘲笑泥人张并拿他找乐子。
泥人张不急不恼,从鞋底抠了一块泥,左手飞快地捏了起来,捏完后他将捏好的泥团放在桌子上并转身离去。
那泥团让人叫绝:好似把张五海的头割下来放在桌子上一样。
张五爷不服气,过了几天泥人张就生产了一二百个张五爷的泥像,上面还贴着一个白纸条:贱卖张五爷,后来海张五没办法只好花下大价钱买了这些泥人。
这个故事十分生动,让我了解了天津人不一样的生活和奇特的手艺。
在书中的每一个人都很平凡但不平庸,他们工作专注,富于创新,也非常敬业。
每个人都把拿手好戏做的更精湛,而这些拿手好戏都是他们多年练习所积累而成的,这就是“匠人精神”。
记得秋山利辉在所写的《匠人精神》这本书中提到过:“无论在哪个行业,想要成为一流的人才,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一边挥洒汗水,一边锻炼积累自己的实力,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是啊,勤奋不懈是匠人的基本,不忘初心是匠人的明灯,拥有这两件法宝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俗世奇人》读后感2你听说过能举起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的张大力吗?你听说过只认牙不认人的牙医华大夫吗?你听说过把泥人捏的栩栩如生的泥人张吗?要是没有,请赶快来读一读冯骥才写的《俗世奇人》把!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苏七快。
苏大夫医技绝高,手下的动作更是干净麻利。
每逢病人伤筋动骨来找他时,他呢?手指一触,搁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
俗世奇人好段摘抄加批注

俗世奇人好段摘抄加批注
摘要:
一、引言
二、俗世奇人的概念和特点
三、俗世奇人的代表人物及其故事
1.故事一:张三
2.故事二:李四
3.故事三:王五
四、俗世奇人的影响和启示
五、结论
正文:
俗世奇人是指那些在平凡生活中展现出非凡才能、特质或事迹的人。
他们或许并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但他们却能在某些领域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这些人可能是我们的邻居、同事或者朋友,他们的故事常常让我们感叹不已。
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俗世奇人。
例如,张三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他却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发明了一种新的农具,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李四则是一个普通的渔夫,他凭借自己的勇敢和机智,救起了一个溺水的小孩,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王五则是一个普通的商人,他诚信经营,积累了巨额财富,成为了商界的佼佼者。
这些俗世奇人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带来启示。
他们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念、
有毅力,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中取得成功。
同时,他们也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坚持。
《俗世奇人》读后感(汇编15篇)

《俗世奇人》读后感(汇编15篇)《俗世奇人》读后感1大家看过《俗世奇人》这本书吗?它由冯骥才撰写,书中描写了很多奇人奇事,譬如:背头杨、刷子李、苏七块等等。
其中,我对描写苏七块的这篇文章印象特别深刻。
故事主要讲了有一位苏大夫,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
他医术高明,但看病有个规矩,病人要支付七块银元,故人称之“苏七块”。
我们学校里也有这样的“俗世奇人”,有智多徐、大嘴翁、书虫茅等等。
今天我们先来聊聊大嘴翁吧。
大嘴翁长了一对黑溜溜的大眼睛,乌黑的眼珠总是在骨碌碌地转,大大的嘴巴红红的唇,长得一副伶牙利齿的模样。
有一次学校晨跑,教官拿着话筒站在讲台上大声喊:“401班喊大声点!”刚开始大家使出了吃奶的劲,却还是比不过其他班级,突然一声清脆的喊声直冲云霄,原来是我们的大嘴翁发威了,“一二三四……”随着大嘴翁一声声的叫喊声响起来,大家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响亮的口号声传遍了操场每个角落,最后我们401班受到了教官的表扬。
他的大嗓门还能用在大扫除中。
那天大扫除,老师给我们分好了各自的工作,由大嘴翁来负责管理。
大扫除期间,小周同学因为聊天被大嘴翁看见了,他走到小周前面说:“你怎么在偷懒呢?”但小周同学不甘示弱地回应着,两人开始唧唧咋咋的吵闹声仿佛在九天云霄都能听见,最后小周同学终于被大嘴翁的一阵“连珠炮”给打败了,乖乖地干起了活。
大嘴翁很勤快,什么活都能干。
有一次他一个人在教室打扫卫生,不到10分钟就将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大家都很佩服他。
暑假的时候我开始学习溜冰,但老是不受控制地摔倒在地上,很多时候我想放弃,但妈妈鼓励的话最终让我坚持了下来,现在我已能很熟练地掌握溜冰的技巧。
想要学会真本事必须要经过不断磨练,这也是《俗世奇人》一书告诉我们的道理之一。
亲爱的你,也翻开这本书看看吧。
《俗世奇人》读后感2平凡的世界里有着不平凡的人。
冯骥才笔下的那几位如同神仙一般的人,让我读后深刻难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俗世奇人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及曲折有致安排情节的结构方法。
2.熟读课文,理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对文章的表现力。
3.了解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培养重视、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能把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形象再现苏轼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林嗣环笔下的口技艺人仅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就营造了一家人由梦中惊醒到渐入梦乡以及火场百相的纷繁情景。
真可谓奇绝!妙绝!今天,我们再来见识两位高人,他们就是冯骥才笔下的泥人张、好嘴杨巴。
(板书文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发蔫.(niān) 擅.长(shàn) 绰.号(chuò)
刷浆.(jiānɡ) 难堪.(. kān) 发怔.(zhènɡ)
褒贬.(biǎn) 怵.抠(chù) 戳.(chuō)
(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发蔫:表现出精神不振。
擅长:在某方面有特长。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发怔:发呆。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
比喻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没有一点破绽。
大名鼎鼎:形容名声很大。
鼎鼎:盛大的样子。
2.作者简介
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
《俗世奇人》所收文章:《刷子李》《死鸟》《蓝眼》《背头杨》《蔡二少爷》《青云楼主》《泥人张》《大回》《刘道元活出殡》《绝盗》《好嘴杨巴》《冯五爷》《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酒婆》《张大力》《认牙》《小达子》《苏七块》。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标题“俗世奇人”是什么意思?
【交流点拨】“俗世”是民间社会,多指下层百姓生活的民间。
“奇人”是指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或工匠。
2.请简要的复述《泥人张》的故事情节。
【交流点拨】捏泥人排第一——海张五挑衅泥人张——泥人张捏泥像还击——海张五出口讥讽——泥人张贱卖海张五
3.《好嘴杨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交流点拨】兄弟生意火——中堂发怒——巧答中堂——名声远扬
(二)文本探究
1.泥人张、杨七、杨八三个人各怀有什么绝技?
【交流点拨】泥人张: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杨七:手艺好,关键靠两手绝活。
茶汤撒两次芝麻,这样一直喝到见了碗底都有香味;芝
麻不用整粒的,而是先使铁锅炒得焦黄不糊,再拿擀面杖压碎得粗细正好。
杨八:口才好,死人说活,破货变好货。
2.泥人张、杨七、杨八这三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交流点拨】
泥人张沉稳、干练,面对他人羞辱能镇定自若,喜怒不形于色。
他胸有成竹,后发制人。
面对无端侮辱,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予以还击,一招制敌。
这是一位个性内敛,应对从容的奇人。
杨七敦厚、老实,专心做好自己的茶汤生意,练就了一身别人看似明白,却无法学会的茶汤制作手艺,用其奇特的制作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能,是一位真正有绝活的奇人。
杨巴在制作工艺上确实没有多少绝活,但他最大的长处是思维敏捷、巧于辞令。
这不仅在平日的茶汤生意中很有作用,而且在面临困境时,也凭自己的长处“转危为安”,并由此“发迹”。
这是一位个性外向,机敏过人的奇人。
(三)语言赏析
《俗世奇人》所塑造的奇人形象生动,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得益于作者那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有人说冯骥才的语言幽默风趣,酷似单口相声;也有人说他的语言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津味”十足;还有人说他用词准确凝练。
请你再次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一二例揣摩评析。
【交流点拨】
(1)“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
”对海张五的描写很形象。
(2)“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可是偏偏“泥人张”就不怵他,侧面写出他的特立独行。
(3)“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
”颇有天津口味。
2.品味下面的语句,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1.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这个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泥人张的手艺高超,无与伦比。
2.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找出本段捏泥人的动词,说说动作描写的作用。
)
【交流点拨】“伸,抠,摆弄,捏弄,停,戳”;说明泥人张捏泥人的动作不仅快而且娴熟。
(手艺奇)
3.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你怎么理解句中加点的“找”字?试着将它换成其他的动词,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 【交流点拨】这一个“找”字源于海张五的“找乐子”,“找”者,寻觅是也。
海张五拿“泥人张”取笑找乐,泥人张便“找到”他“找乐”时的丑态并捏进了“泥人”中。
一个“找”字,看出了泥人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智,还看出了海张五自作自受的可笑。
如果换成“捏、揉、做”等字眼,就只有泥人张一方的行为,就不易看出他的被迫还击和机智应对了。
4.“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
”(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买卖人的口才要好,为后文写杨巴做铺垫。
5.京城豪门,山珍海味不新鲜,新鲜的反倒是地方风味小吃,可天津卫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硌牙。
(府县道台们对招待吃食的计较,体现了他们的什么心理?)
【交流点拨】巴结李鸿章,尽力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赏识的心理以及惧怕食物不好惹来惩罚的心理。
(四)写法借鉴
【交流点拨】“泥人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捏出“海张五”的泥人,一言不发而以奇招制敌实在令人佩服;杨巴危难之际显身手,话虽不多,但敏捷、巧妙、适时,也是高手!在写人、叙事、语言方面都值得借鉴:1.叙事一波三折,曲折动人。
2.选材精当,借小事表现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
3.语言本色朴素,活泼幽默,极富表现力。
四、板书设计
俗世奇人
泥人张:用左手在袖子里快速捏泥人
俗世奇人小人物大本领
好嘴杨巴:巧答中堂名声远扬
五、拓展延伸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津这块蕴含了丰富民族文化的沃土,孕育了冯骥才这位文学大师,他出于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写出了一篇篇令人叫绝的作品,展示了一幅幅天津民间风俗画。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奇人奇事数不胜数,举出一些你所知道的民间文化形式或奇人奇事。
2.这些民间文化让人看了赞叹不已,但很可惜,像泥人张这样精妙的民间文化遗产现在却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你们认为该如何看待这些民间文化遗产?我们该做些什么?【交流点拨】它们靠世代相传的力量得以延续,离我们很近却又渐行渐远。
需要被记忆的不只是那些可触摸的文化,让我们携手共进保护非物质文化,守护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