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类量具检定仪》规程和《指示表》规程的建议

合集下载

jjg201—2018指示类量具检定仪检定规程 -回复

jjg201—2018指示类量具检定仪检定规程 -回复

jjg201—2018指示类量具检定仪检定规程-回复好的,下面是一篇关于"[jjg201—2018指示类量具检定仪检定规程]"的文章:[jjg201—2018指示类量具检定仪检定规程]是针对指示类量具检定仪进行检定的具体规程。

指示类量具检定仪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一种仪器,用于测量和检定各种量值,并提供准确的结果。

为了保证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检定和校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jjg201—2018指示类量具检定仪检定规程],并一步一步回答相关问题。

首先,[jjg201—2018指示类量具检定仪检定规程]共分为六个部分,包括:范围、引用标准、术语和定义、仪器和设备、仪器的选择和准备以及方法。

其中,范围部分明确了该规程适用于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的检定工作;引用标准部分列出了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提供了检定依据;术语和定义部分对一些相关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以便于理解和应用;仪器和设备部分列出了进行检定工作所需要的必要设备;仪器的选择和准备部分要求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仪器,并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最后,方法部分详细介绍了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的具体检定方法和流程。

其次,按照[jjg201—2018指示类量具检定仪检定规程]的要求,进行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的检定。

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检定时间,一般建议每隔一定时间进行检定。

其次,准备好检定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包括校准器、标准样品等。

然后,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检定,包括测量仪器的误差、灵敏度、稳定性等参数。

在进行检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环境的稳定和仪器的精确操作,以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根据检定结果,对仪器进行调整和校准,以确保其满足使用要求。

在进行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的检定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对于不同类型的指示类量具检定仪,需要选择相应的检定方法和仪器。

例如,对于电子指示类量具检定仪,需要使用电子校准器进行检定;对于机械指示类量具检定仪,需要使用机械校准器进行检定。

JJG201-2008《指示类量具检定仪》检定规程的探讨

JJG201-2008《指示类量具检定仪》检定规程的探讨

1 表 C 2与 表 C 2 ( ) 中 的数 据 相 互 矛 盾 . . 续
规程 第 1 附 录 c 机 械 式 千分 表 检 定 仪 示 值 误 5页 一
差 及 回程 误 差 的数 据 处 理示 例 中 ,表 c 2 _ ' 检 定 ._2n l m
相 对 零 位 中心 长 度 偏 差
/Im ,  ̄
0 2 ( m) . I 。 x
而在 表 C 2 ( ) 中 ,受 检 点 1的正 反 向示 值 误 . 续 . . 差分 别为 o 3x 和 0 7x 它们 的差 值 为 :0 7—0 3 .t m .1 m,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中 ,1~ 续 2mm段 受检 点 的正 向 累计 读数 是 由其 正 向读 数加 上 0 3 m 得 到 的 ,反 向 累计 读 数 是 由其 反 向 .I x
茸 块 中心 长 度 偏 差/. 一03 +00 +00 —0 0 +0 0 —0 1 I L m .5 .4 .3 1 .5 .3
相对零位中心长度偏差
/x Im
任 意 1 m 范 围 内示 值 误 差 :10— m . 0=10 ( . m)
回 程 误 差 :0 2—0=0 2 ( . . m)
正 向 读 数/a l , m
示 值 误 差/x I m
而且 它们 的差 值也 不 同 。
反 向 读 数/x I m
示 值 误/x I m
2 表 C 2 ( ) 中相 对 零 位 中 心 长 度 偏 差 与 反 . 续 向累 计 读 数 均 有 误
进一 步分 析 发 现 ,表 c 2中受 检 点 1的相 对 零 位 .
可 以发 现 ,表 c 2中 ,受 检点 1的 正 反 向示 值 误 . 差分 别为 0 1 和 0 3L 它们 的差 值 为 :0 3— . . m .I . m, . 01

指示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指示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指示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一、概述:1、测量依据:JJG 34-2008《指示表(指针式、数显式)检定规程》;2、测量环境条件:检定前,指示表与检定用器具等温平衡时间不少于2h ,温度(20±10)℃,每小时温度变化不大于2℃,相对湿度:≤80%RH ;3、测量标准:指示量具检定装置;4、被测对象:(0~10)mm/0.01mm 的百分表、(0~1)mm/0.001mm 的千分表;5、测量方法:校准时,将指示表可靠地紧固在检定仪上,使测杆处于垂直向下或水平状态,对于指针式指示表,压缩测杆使指示表对“零”,对于数显式指示表,压缩测杆约0.1mm 至0.2mm ,将检定仪和指示表置“零”后开始检定,在测杆正行程方向上,选择相应的检定间隔进行检定直至全行程,继续压缩测杆10分度左右,再进行反向检定。

指示表的全量程示值误差由正行程内各受检点误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确定。

二、数学模型s s S d d d S d t L t L L L e ∆••-∆••+-=ααe ——指示表的受检点示值误差(mm );L d ——指示表的受检点示值(20℃条件下)(mm ); L s ——检定仪的示值(20℃条件下)(mm );s ααd ——分别为指示表和检定仪的膨胀系数;Δt d 、、Δt s ——分别为指示表和检定仪偏离温度20℃时的数值。

令: s d t s d t t ∆-∆=-=δααδ;a取:s d s d d t t t ;∆≈∆≈∆≈≈≈≈ αααS L L L得:t a s d a L t L L L e δδ••+•∆•+-= 三、灵敏系数1/;1/21-=∂∂==∂∂=S d L e c L e ca /c /c 43•=∂∂=∆•=∂∂=L e t L e t a δδ; 四、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1.1、u 1.2、u 1.3;1.1、用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在相同条件下,对指示表(0~10)mm/0.01mm 中10mm 点重复测量10次,得到测量列次数12 3 4 5 6 7 8 9 10 实测差值(μm ) +8+7+9+6+9+7+8+8+5+6算数平均值:m 3.711i μ==∑=ni L n L 实验标准差:()m 34.11121.1μ=--==∑=n L L s n i u1.2、用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在相同条件下,对指示表(0~1)mm/0.001mm 中1mm 点重复测量10次,得到测量列 次数 12345678910实测差值(μm )+2.6 +2.8 +2.8 +2.9 +2.8 +2.9 +2.6 +2.9 +2.8 +2.8算数平均值:m 79.2n 1n1μ==∑=i i L L实验标准差:()m 11.01122.1μ=--==∑=n L L s u n i2、检定仪的示值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示值误差在任意10mm 范围内不大于3.0μm ,按均匀分布,则:μm 73.13μm0.32==u 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示值误差在任意1mm 范围内不大于1.0μm ,按均匀分布,则:μm 58.03μm0.12==u 3、指示表和检定仪线膨胀系数给出的不确定度分量3u ;的界限为±2×10-6℃-1,,按均匀分布,则:6631015.13102u --⨯=⨯=(℃-1)指示表(0~10)mm/0.01mm :若L =10mm ,Δt =10℃,则:u 3.1=1.15×10-6×L ×Δt =0.12μm指示表(0~1)mm/0.001mm :若L =1mm ,Δt =10℃,则:u 3.2=1.15×10-6×L×Δt =0.012μm4、指示表和检定仪温度差给出的不确定度分量u 4;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温度差,以等概念落在±1℃范围内,则:58.0314==u (℃)指示表(0~10)mm/0.01mm :若L =10mm,a=11.5×10-6℃-1,则:u 4.1=0.58×L×a=0.067μm ;指示表(0~1)mm/0.001mm :若L =1mm,a=11.5×10-6℃-1,则:u 4.2=0.58×L×a=0.0067μm ;五、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1)各不确定度分量汇总及计算表 类别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标准不确定度来源 标准不确定度 指示表(0~10)mm/0.01mmU 1.1测量重复性 1.34μm U 2 检定仪的示值误差1.73μm U 3.1 线胀系数0.12μm U 4.1指示表和检定仪的温度差0.067μm 指示表U 1.2测量重复性0.11μm(2)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上述参数相互独立,则:六、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取K=2则扩展不确定度为:。

论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示值误差检定新方法

论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示值误差检定新方法

论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示值误差检定新方法现状介绍: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的主要功能是检定各类百分表、内径百分表、千分表、内径百分表、杠杆百分表、数显百分表、数显千分表等,是一台综合类的指示表类检定量仪。

目前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的示值误差的检定方法:主要是用电感测微仪和量块按照规程检定其示值误差。

一、规程规定的检定方法利用电感测微仪作指示计,用标准量块的尺寸和仪器测微头的位移读数进行比对,检测出每个受检点的示值误差。

方法:测量时,先把尺寸为1mm的量块放在三珠工作台上,调整指示仪测头与量块接触并使其示值为零。

按上表所选的测量间隔置换量块,旋转检定仪的手轮至受检点,在指示仪上读出各点的误差值。

这种测量应在所选测量段的正反行程上进行。

每一段测量段正行程测量后,需再向正行程移动10个分度,然后再反向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应不做任何调整和改变测杆的移动方向。

如果所选用量块尺寸不能一次依次测量完成选择的测量范围时,应分段测量,并将其误差值累计。

规程规定的检定过程操作步骤繁琐,对操作熟练程度要求较高,记录数据量大,后续数据处理比较麻烦,且容易将温度误差带到检定结果中,无法进行数据修正。

二、利用激光干涉仪的检定方法:在使用激光干涉仪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该仪器也可以作为标准器来检定光栅式表类检定仪。

且激光干涉仪的精度更优于电感测微仪,其操作方法简单、读数直观,还可利用其自带的分析软件直接对检定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同时还可以进行环境温度、仪器温度的自动补偿。

另外使用激光干涉仪对表类检定仪进行检定去掉了置换量块的过程,使操作步骤得到了简化,不用置换量块,更好的避免了由于置换量块所引起的量块温度变化,导致其测量结果的偏离。

用激光的波长来作为检定标准,替代量块作标准,使检定的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激光干涉仪:线性分辨率可达1nm。

我们自制的附件将干涉仪的反光镜固定在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的测杆上,调整激光干涉仪和干涉镜的位置使其发出的光和被检检定仪的测杆准直,且距离满足最大行程要求。

检定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的主要标准器及技术指标要求

检定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的主要标准器及技术指标要求

检定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的主要标准器及技术指标要求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的主要标准器包括光栅传感器和精密丝杠,它们在检定过程中起到计量标准的作用。

技术指标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微分筒端面与固定套管的相对位置:机械式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的微分筒上零刻线与固定套管纵刻线对准时,微分筒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的距离,压线不大于5个分度值,离线不大于10个分度值。

2. 固定套管刻线面与微分筒棱边上边缘的距离:这个距离需要满足特定的要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准确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相关书籍文献。

指示表检定规程修订编制说明

指示表检定规程修订编制说明

《指示表》检定规程修订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2006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计量技术法规文件》制定/修订计划,由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广西计量测试研究所、桂林量具刃具厂等单位承担对JJG34-1996《指示表》检定规程进行修订工作。

二编写依据按照JJF1002-1998《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对旧规程的格式进行重新编写,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增加和删除。

三修改、增加和删除的内容说明1范围a.增加了分辨力为0.01mm或0.001mm、量程为10mm的数显式指示表b在范围中引入JJF1002-1998《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中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使用中检验的概念。

c量程扩大,把指针式指示表(分度值为0.001mm)量程扩大到(0~10)mm (注:旧规程量程是(0~5)mm)2.增加了引用文献JJF 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GB/T 18761-2002电子数显指示表GB/T1219-2000几何量技术规范长度测量器具:指示表设计及计量技术要求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4.计量性能要求a.指针与分度盘相互位置a.1.为了GB/T1219-2000保持一致,对旧规程中5.1.1、5.1.4、5.1.5中的计量性能要求有一些修改。

a.2.由于GB/T1219-2000中无5.13技术要求,对旧规程中5.1.3进行删除。

b.指针末端宽度和标尺标记宽度为了与GB/T1219-2000保持一致,对旧规程中6.1中的计量性能要求有一些修改。

c.指示表的行程增加了数显指示表的工作行程计量性能要求. 为了GB/T1219-2000保持一致,并对旧规程中5.13技术性能要求进行适当修改。

d.测力d.1.为了与GB/T1219-2000保持一致,对旧规程中有关对测力的说法进行修订,如把“最大测力”变成“最大测量力”;把“单向行程测力变化”变成“测量力的变化”;把“同一点正反测力变化”变成“测量力的落差”。

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示值误差校准方法的探讨

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示值误差校准方法的探讨

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示值误差校准方法的探讨摘要:对于指示类量具检定是针对包括了千分尺以及百分表还有就是杠杆表等量具检定,检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量具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偏差进行判断,从而对偏差进行调整,保证量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精准可靠。

但在实际检定过程中,指示类量具检定仪检定工作中会有一定的偏差存在,需要对存在的偏差进行校准,保证最终的检定结果准确,不会影响到指示类量具自身的使用精度。

所以在本文论述内容当中,主要是对检定仪检定时示值误差进行分析并提出校准方法。

关键词: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示值误差;校准1.前言在纸质类量具检定仪针对量具进行检测时,主要是依托目的瞄准,然后以光纤传感器或者是精密丝杆作为计量标准,主要是针对指示表以及杠杆表和内径表,还有一些大量程的百分表,进行示值误差和回场误差的检定。

所以在实际检定过程中,指示类量具检定与自身若是在检定时呈现的数值出现误差,会导致本没有问题的指示类量具经调整之后出现误差,影响到最终的检测结果。

2.指示表检定仪示值误差的检定在过去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使用量块加比较仪比较测量法对指示表检定仪所存在的示值误差进行测量已经延用很多年,而且经过实践证明对于传统的百分表检定仪,依托该方法进行检定是有效而且可靠的。

但是随着全自动光栅指示表检定仪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在实际检定过程中,计量的特性已经有了大幅度提升,分辨率达到了0.1微米,一般情况下的测量范围逐渐扩大到50毫米甚至是100毫米,回程误差控制在0.5微米。

所以在这类仪器应用的过程中,固体所使用的测量方法是不能够发挥作用的,也不能够就存在的误差进行准确的确定。

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测量方法本身的重复性较差,以及示值误差测量点比较少,所以在本文研究中是基于更高精度的长度计的新的简表仪示值误差校准方法。

3.标准法检定短板在一般情况下,检表仪都是卧式的,在实际检表时指示表本身处于水平放置状态。

从理论角度上来看,简表宜自身的示值误差的较准状态和简表状态达到一致的时候是最为理想的状态,但是如果实际测量范围在50毫米甚至是高于50毫米的时候,因为凉快本身较长而且又比较重,所以进行水平状态下的校准是非常困难的,在检表过程中还会出现测量重复性以及复现性不达标的问题。

指示表校验规程

指示表校验规程

指示表校验规程1.0目的规范指示表校验的操作,确保指示表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指示表的内部校验。

3.0校验设备外校验合格的标准量块、检定仪。

4.0环境条件环境温度:(23±3)℃相对湿度:≤70%RH。

校准前被检测量设备在规定温度下恒温不少于2h。

5.0技术要求和检定方法5.1外观5.1.1要求:指示表的表蒙应透明洁净,不应有气泡和明显的划痕;表盘刻线应清晰平直,无目力可见的断线和粗细不匀;测头上不应有碰伤、锈迹、斑点和明显的划痕,其它表面上不应有脱漆、脱铬和毛刺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它缺陷。

表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分度值和出厂编号。

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指示表,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5.1.2检定方法:目力观察5.2各部分相互作用5.2.1要求5.2.1.1表圈转动应平稳,静止应可靠,与表体的配合应无明显的松动。

5.2.1.2测杆的移动及指针回转应平稳、灵活,不得有跳动,卡住和阻滞现象。

5.2.1.3指针应紧固在轴上,测杆转动时,指针不应松动。

5.2.1.4紧固指示表装夹套筒后,测杆应能自由移动,不得卡住。

5.2.2检定方法试验和观察5.3指针与表盘的相互位置5.3.1要求5.3.1.1指示表的测杆处于自由状态时,调整表盘零刻线和测杆轴线方向重合,此时指针位置应符合JJG34-96的要求。

5.3.1.2指示表测杆行程应超过工作行程终点,超过的行程应满足JJG34-96的要求。

5.3.1.3转数指针对准任何整转数时,指针位置应符合JJG34-96的要求。

5.3.1.4指针末端与表盘刻线方向应一致,无目力可见的偏斜,指针末端上表面至表盘之间的距离应不超过JJG34-96的要求。

5.3.1.5指针末端应盖住短刻线长度的30%~80%。

5.3.2检定方法在检定仪上逐项观察和试验。

指针末端的上表面到表盘的距离可用目力观察,在有争议时用工具显微镜检定,采用5倍物镜,对指针上表面和表盘分别调焦,利用微动升降读数装置或附加百分表读数,两读数之差即为指针末端上表面到表盘刻线面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 前, 做 好 测 量 设 备 的 安 装 工 作, 选 好 受 检检定仪测量段的起始位置,然后按照测量段的 大小顺序进行检 定 , 对 细 分 测 量 段 的 检 定 应 选 择 前一 测 量 段 中 误 差 较 大 的 一 段 进 行。 测 量 时, 先把一定尺寸的量块放在工作台上,调整指示 仪测头与量块接触并使其示值为零,然后按所 选的测量间隔置换量块,旋转检定仪的手轮或 微分筒 至 受 检 点,在 指 示 仪 上 读 出 各 点 的 误 差 值[3]。
www.cqstyq.com
www.cqstyq.com
隔为 0. 1 mm 的 示 值 误 差 时,有 可 能 出 现 超 差 现 象,而在检定测量间隔为 0. 2 mm 的示值误差时, 检定结果为合格。这样给判断此指针式百分表为 合格或不合格会带来误判[3]。
曾经有这种情况: 在一批新购进的 10 块 0 ~ 10 mm 指针式百分表进行首次检定过程中,在第 1 台检定仪上对新的百分表进行首次检定,其检定 结果有 3 块百分表示值误差不合格。而换第 2 台检 定仪再进行首次检定时,却是合格的。当时没有 考虑是仪器的问题。就按第 2 台仪器的检定结果 进行了检定结果的认定。时间不长又购进了第 2 批 20 块 0 ~ 10 mm 指针式百分表,按规程进行了 首次检定,其检定结果为有 5 块示值超差。依据 上一次的检定方法同样又在另外一台仪器上进行 了第 2 次复检,结果又和第一次一样,5 块百分表 又为合格。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为什么在第 1 台 上的检定会出现不合格而在第 2 台上其结果又合 格了呢。由此 我 们 对 仪 器 发 生 了 怀 疑。 于 是, 我 们对仪器进行了校准。在对仪器进行校准的过程 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所在,两台仪器均在检定示 值误差时出现了问题。第 1 台仪器在检定0. 1 mm 检定 间 隔 时 其 回 程 误 差 为 3 μm, 第 2 台 为 0. 4 μm。
[4] 全国几何量工程参量计量技术委员会 . JJG 34—2008 指示表 ( 指针式、数显式) 检定规程[S]. 北京: 中 国计量出版社,2008.
www.cqstyq.com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 JJG 201—2008 《指示类量具检定仪》 检定规程中对于光栅式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示值误 差的检定,其测量范围为 0 ~ 10 mm 或 0 ~ 13 mm、
www.cqstyq.com
www.cqstyq.com
0 ~ 50 mm 的 示 值 误 差,在 受 检 测 量 段 选 取 一 个 1 mm段,测量间隔为 0. 2 mm,缺少 0. 1 mm 的受 检点,提出了我们的一点观点,其中的不足之处 还请专家们批评指正,同时希望专家们在规程修 订时予以考虑。
选取一个 10 mm 段 测量间隔为 2 选取一个 1 mm 段 测量间隔为 0. 2
光栅式指示 类量具 检定仪
0 ~ 10 或 0 ~ 13
0 ~ 50
0 ~ 10
测量间隔为 1
选取一个 1 mm 段 测量间隔为 0. 2
0 ~ 50
测量间隔为 10
选取一个 10 mm 段 测量间隔为 1
选取一个 1 mm 段 测量间隔为 0. 2
图 1 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原理框图
2 示值误差
示值误差是指测量仪器示值与对应输入量的
参考量值之差。示值误差测量间隔的检定主要是 根据仪器的使用间隔、仪器标准器的单位间隔以 及标准器设计原理而设置的,主要包括测量段间 隔和测量点间隔[2]。
光 栅 式 指 示 表 检 定 仪 示 值 误 差 的 检 定 方 法: 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用 3 等量块和分辨率为 0. 1 × 10 - 6 的指示仪 ( 如分辨力为 0. 01 × 10 - 6 的电感测 微仪) 进行示值误差检定[3]。
1 光栅式指示类量具检定仪
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作为指示类量具检定的 标准仪器,是利用光栅测长原理,把直线位移变 成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分相、整形、电子细分, 将脉冲信号进行记数和显示,并利用微处理器进 行数据处理,最后由微型打印机打印出检定数据 和结果。光栅式指示表检定仪原理框图[1] 如图 1 所示。
数控式百分 表检定仪
0 ~ 10 0 ~ 50
0 ~ 10
测量间隔为 2
0 ~ 50
测 量 点 为 4. 12、 9. 24、14. 36、20. 5、 24、29、39、49
选取一个 10 mm 段 测量间隔为 2
选取一个 1 mm 段 测量间隔为 0. 2
表 2 指针式指示表检定间隔
分度值 0. 01 0. 002 0. 001
表 1 各种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的测量段和测量间隔
类型
测量范围 / mm
受检测量段 / mm
测量间隔或测量点 / mm
机械式千分 表检定仪
0 ~2 0 ~5
0 ~2
测量间隔为 0. 2
0 ~5
测量间隔为 1
选取一个 2 mm 段 测量间隔为 0. 2
机械式百分 表检定仪
0 ~ 25
0 ~ 25
测 量 点 为 4. 12、 9. 24、14. 36、20. 5、 24
www.cqstyq.com
对 JJG 201—2008 《指示类量具检定仪》 检定规程的建议
王维菊,车海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进,李志强
www.cqstyq.com
(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计量测试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要: 根据 JJG 201—2008《指示类量具检定仪》 的规程,对比 JJG 34—2008《指示表 ( 指针式、数显式) 》 检定 规程中的光栅式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的测量间隔,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笔者的观点,并给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示值误差; 光栅式指示类量具检定仪; 测量间隔
检定规 程 中 规 定 了 指 针 式 指 示 表 检 定 间 隔, 如表 2 所示[4]。
其中明确规定指示表在进行首次检定时,必 须检定 0. 1 mm 测量间隔点的示值误差。因此,在 首次检定指示表的过程中检定仪的 0. 1 mm 点是必 须要使用的,该点的示值误差是作为检定 指 示 表 的检定基准的,而在仪器检定的过程中,缺少 测量间隔为 0. 1 mm 的示值误差的检定。这样会 对百分表的检定结果造成误判,即不合格的百 分表判断成了合格的百分表,合格的判成不合 格 的[4]。
3 光栅式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缺少示值误差 的测量段
对于光栅式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示值误差的检 定规定为 “其测量范围为 0 ~ 10 mm 或 0 ~ 50 mm 的示值误差,受检测量段选取一个 1 mm 段,测量 间隔为 0. 2 mm”。然而在日常检定工作中,当需要 对指针式百分表进行首次检定时,依据 JJG 34— 2008 《指示表 ( 指针式、数显式) 》 检定规程,新 购进 的 指 针 式 百 分 表 首 次 检 定 的 测 量 间 隔 为 0. 1 mm,后续 检 定 的 测 量 间 隔 为 0. 2 mm。这 样, 在对指针式百分表的检定过程中,当检定测量间
在 JJG 201—2008 《指示类量具检定仪》 检定 规程中规定了关于光栅式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的示 值 误 差 测 量 段 的 测 量 间 隔。 对 比 JJG 34—2008 《指示表 ( 指针式、数显式) 》 检定规程中的 “指 针式指示表检定间隔,对于分度值为 0. 01、工作 行程为 0 ~ 10 mm 的首次检定的检定间隔”,指出 该规程测量段缺少对 0. 1 mm 测量间隔的检定,如 一个新的百分表在首次检定过程中出现不合格, 很容易造成检定人员的误判。因此,本文针对此 问题,提出了一点建议,供相关人员参考。
工作行程 / mm
0 ~ 10 0 ~ 10 0 ~1 1 ~5
检定间隔 t / mm
首次检定
后续检定
0. 1
0. 2
0. 05
0. 2
0. 05
0. 05 0. 1
注: 修理后的指示表按首次检定。
在文献 [3] 中,对检定仪检定间隔增加测量 间隔为 0. 1 mm 的测量点,这样对检定仪示值误差 的测量间隔进行细化,就会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所以笔 者 认 为 JJG 201—2008 《指 示 类 量 具 检 定 仪》 检定规程中应增加测量间隔为 0. 1 mm 的测 量点。
参考文献:
[1] 张洪连,刘彦明 . 光栅式表类量具检定仪的研制[J]. 内蒙古质量技术监督,1996 ( 4) : 33-34.
[2] 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 . JJF 1001—2011 通用计 量 术 语 及 定 义[S]. 北 京: 中 国 质 检 出 版 社,2012.
[3] 全国几何量工程参量计量技术委员会 . JJG 201—2008 指示类量具检定仪检定规程[S]. 北京: 中国计量出 版社,2008.
检定规程中规定了各种指示类量具检定仪的 测量段和测量间隔,如表 1 所示[3]。
从 表 1 中 看 到, 规 程 中 并 未 对 检 定 仪 的 0. 1 mm测量间隔做出检定要求,如果按照检定规 程规定,只要对检定仪进行符合规程的检定,并 检测到最小测量间隔 0. 2 mm 的示值误差,并以此 检定结果判定被检仪器合格与否,即可完成仪器 的检定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