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搅拌桩配合比设计书
水泥水泥搅拌桩室内配合比试验

水泥搅拌桩室配合比试验5.0.1 室配合比试验,应包括水泥品种、水泥掺量和水灰比的确定,外加剂品种及掺量的确定,拌和土各龄期强度的试验等容。
5.0.2 室配合比试验应采用加固工程的地基土、拌和用水和工程拟采用的水泥和外加剂进行。
5.0.3 根据软土含水率的不同和拌和土搅拌的难易程度,水泥浆的水灰比可取0.7~1.3。
5.0.4 根据拌和土强度的要求,水泥用量宜取150~200kg/m3。
5.0.5 拌和土试验龄期可取14d、28d、60d、90d、120d和150d并应绘制拌和土龄期与强度的关系曲线。
5.0.6 试件的成型应按下列程序进行:(1)取适量加固工程区各土层的土样,分别搅拌、揉搓均匀;(2)按选定的水灰比和外加剂掺量,制成水泥浆,搅拌均匀;(3)根据选定的配合比,将土样与水泥浆混合,使用专用的搅拌机进行搅拌;(4)将搅拌均匀的拌和土装入¢5cmX10cm的圆柱形试模中,使用专用的振动台振动密实成型。
5.0.7 拌和土试件应在成型后1~2D拆模,拆模后应立即将拌和土试件放入养护室进行潮湿养护,养护室温度应控制在90%以上。
5.0.8 当搅和土试件养护到规定的龄期时,应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方法见附录A。
水泥搅拌桩材料7.1.1 水下深层水泥搅拌法加固软土地基采用的水泥品种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7.1.1.1 水泥可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必要时也可选用其它品种水泥。
有条件时应选用缓凝水泥,水泥质量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7.1.1.2 365JT施工前应进行水泥与加固区各层土的室搅拌试验,验证拟用水泥品种对工程土质的匹配性并进行365JT技术经济比较。
7.1.2 水泥浆的外加剂应符合下列规定。
7.1.2.1 当工程采用非缓凝型水泥时,水泥浆中宜掺入型外加剂,其品种和用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和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外加剂》(JC 473~JC 476)的有关规定。
水泥搅拌桩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水泥搅拌桩工程施工设计方案首先,选择适用的工程设备是水泥搅拌桩施工设计的重要一环。
常见的设备有搅拌桩机、混凝土泵、输送设备和搅拌车等。
根据工地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设备,确保能够满足施工需求。
其次,确定施工方法和工序。
水泥搅拌桩工程可以采用一次成型和两次成型两种方法。
一次成型指在一次搅拌中完成整个桩身,适用于较小的桩径和不要求过多水泥强度的工程。
而两次成型则是先进行桩身的搅拌,再进行桩头加固的工序,适用于大直径和要求较高水泥强度的工程。
同时,还需要确定桩的布置方案,包括桩的直径、间距和深度等。
再次,进行质量控制。
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材料的选用、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施工过程的监控等。
在选用水泥、砂、石等材料时,需要考虑其质量标准和适用性,保证施工质量。
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监测和测试,如桩身的直径、深度和水泥浆浓度等参数的监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此外,还需要考虑工程的安全问题。
水泥搅拌桩施工中,应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布置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
如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施工警戒线,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
最后,水泥搅拌桩工程施工设计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施工进度和施工周期。
可以通过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日志等方式进行监控和记录,保证施工按时完成。
综上所述,水泥搅拌桩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包括工程设备的选择、施工方法和工序的确定、质量控制、安全措施以及施工进度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合理设计和严格控制,确保水泥搅拌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水泥搅拌桩设计报告

水泥搅拌桩配合比设计报告
一、设计依据
1.设计图纸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3.《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建设【2004】8号
二、试验材料
1.水泥:河南省同力水泥有限公司P.O42.5(散装)
2.土:DK860+770~DK861+280低液限粉土
3.水:地下水
三、工艺要求
使用砂浆搅拌机拌合。
浆液(粉)搅拌均与等,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水泥搅拌桨比重。
四、配合比设计
1.测定土的天然密度为1900(Kg/m3),天然含水量为14.3%。
2.根据图纸设计要求,确定水泥掺量为土质量的19%,满足设计要求(12%~20%)
3.选用水灰比w/c=0.50
4.计算每延米材料用量
湿土:1900×(π×0.252)×1.0=373.06(Kg)
水泥:373.06×19%=70.88(Kg)
水用量:70.88×0.50=35.44(Kg)五、检验强度确定配合比
各种材料拌制2.5升;结果如下:
强度检验。
水泥搅拌桩配合比设计书

水泥搅拌桩配合比设计书一、配合比设计依据:(1) 、《济祁高速公路永城至利辛安徽段路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 、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3) 、JGJ017-9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二、设计要求:设计桩身强度(7天、28天、90天龄期):0.8MPa、1.6 MPa、2.4 MPa;三、水泥搅拌桩所用材料为:1、水泥:凤阳珍珠,P .C32.5级;2、外加剂:襄阳金旭FDN-3 减水剂;3、水:饮用水。
四、水泥搅拌桩配合比:外加剂用量为水泥用量的1%。
软土湿容重取值 1.76g/cm3。
1) 材料配比:水泥剂量为15%、水灰比为0.50,实测水泥浆比重1.74 g/cm3;土:水泥:水:外加剂=1:0.15:0.075:0.0015每米水泥用量:n * (0.5/2) 2*1760*15%=51.8Kg2) 材料配比:水泥剂量为16%、水灰比为0.50,实测水泥浆比重1.74g/cm3;土:水泥:水:外加剂=1:0.16:0.08:0.0016每米水泥用量:n * (0.5/2) 2*1760*16%=55.3 Kg3) 材料配比:水泥剂量为17%、水灰比为0.50、实测水泥浆比重1.74 g/cm3;土:水泥:水:外加剂=1:0.17:0.085:0.0017每米水泥用量:n * (0.5/2) 2*1760*17%=58.7 Kg 试验: 校核:济祁高速公路永城至利辛安徽段路基工程建设项目水泥搅拌桩配合比设计表水泥搅拌桩配合比报告承包人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共页第页水泥搅拌桩抗压强度检测表承包人: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共3页第2页承包人: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共3页第3页。
水泥搅拌桩配合比设计书

水泥搅拌桩配合比设计书一、配合比设计依据:(1)、《济祁高速公路永城至利辛安徽段路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3)、JGJ017-9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二、设计要求:设计桩身强度(7天、28天、90天龄期):0.8MPa、1.6 MPa、2.4 MPa;三、水泥搅拌桩所用材料为:1、水泥:凤阳珍珠,P .C32.5级;2、外加剂:襄阳金旭FDN-3减水剂;3、水:饮用水。
四、水泥搅拌桩配合比:外加剂用量为水泥用量的1%。
软土湿容重取值1.76g/cm3。
(1)材料配比:水泥剂量为15%、水灰比为0.50,实测水泥浆比重1.74 g/cm3;土:水泥:水:外加剂=1:0.15:0.075:0.0015每米水泥用量:π*(0.5/2)2*1760*15%=51.8Kg(2)材料配比:水泥剂量为16%、水灰比为0.50,实测水泥浆比重1.74g/cm3;土:水泥:水:外加剂=1:0.16:0.08:0.0016每米水泥用量:π*(0.5/2)2*1760*16%=55.3 Kg(3)材料配比:水泥剂量为17%、水灰比为0.50、实测水泥浆比重1.74 g/cm3;土:水泥:水:外加剂=1:0.17:0.085:0.0017每米水泥用量:π*(0.5/2)2*1760*17%=58.7 Kg济祁高速公路永城至利辛安徽段路基工程建设项目水泥搅拌桩配合比设计表试验单位:安徽江河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共1 页第1 页试验:校核:济祁高速公路永城至利辛安徽段路基工程建设项目水泥搅拌桩配合比报告承包人: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共2页第1页济祁高速公路永城至利辛安徽段路基工程建设项目水泥搅拌桩抗压强度检测表承包人: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共3 页第1 页注:如系监理工程师抽检则承包人自检意见栏不填写。
济祁高速公路永城至利辛安徽段路基工程建设项目水泥搅拌桩抗压强度检测表承包人: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共3 页第2 页注:如系监理工程师抽检则承包人自检意见栏不填写。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案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案2.1.施工准备2.1.1材料规定1、水泥:用32.5级一般硅酸盐水泥,规定新鲜无结块。
2、外加剂:塑化剂采用木质素磺酸钙,促凝剂采用硫酸钠、石膏;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掺量通过试验确定。
3、配合比规定:水泥掺入量一般为加固土重旳7%~20%,每加固1m3旳土体掺入水泥约110~160Kg,当用水泥浆作固化剂,配合比为1:1~2(水泥:砂)。
为增长流动性,可掺入水泥重量0.2~0.25%旳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与1%旳硫酸钠和2%旳石膏,水灰比为0.43~0.50。
2.1.2 重要工机具1、机具设备:深层搅拌机、履带式起重机、灰浆搅拌机、灰浆泵、冷却泵及其配套设备。
2、重要工具:导向架、集料斗、磅秤、提速度测定仪、电气控制柜、手锤胶轮车等。
2.1.3 作业条件1、现场符合“三通一平”旳施工条件,地下以及高空旳障碍物清除完毕。
2、基础轴线及标高测量完毕,基础旳轴线和高程旳控制桩,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旳地点,并应妥善加以保护。
3、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木橛钉好桩位,并用白灰作标识,以便于施打。
4、施工前必须打试验桩,确定打桩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与否合适。
5、要选择和确定打桩机进出路线和打桩次序,制定施工方案,作好技术交底。
2.1.4 作业人员1、重要作业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壮工。
2、施工机具应由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大、中型机械特殊机具需执证上岗,操作者须经培训后,执有效旳合格证书可操作。
重要作业人员已通过安全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
2. 2.施工工艺2.2.1工艺流程1、湿法工艺流程2、干法工艺流程2.2.2操作工艺1、施工桩位放样1)放轴线桩,以基准线引出在打桩区附近设置控制桩,用水泥砂浆固定木桩,附近插上彩旗以便于保护与寻找。
2)放桩位,以轴线引出,按施工图放出桩位,用小木桩定桩。
3)放好桩位后,多出木桩及时拔除,以免错位,桩位周围作好标识,便于打桩查找。
4)轴线桩与桩位所有放好后,先进行自检,再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检查。
搅拌桩配合比

2.2.1配合比设计过程确定配合比。
根据武广客运专线工点图设计文件、《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及施工现场土质天然含水量试验,DK1886+014.6~+090.4路基搅拌桩采用湿法施工,水泥掺入量一般不少于15%,水灰比可选用0.45~0.55。
根据土体天然密度1.87g/cm3计算出桩体单位深度(每延米)中天然土的用量为:G0=ρ0*V0=1.87*3.14*0.52/4*1000=367 kg/m。
以水灰比取0.50、三个不同的水泥掺量进行配比设计选定。
水泥掺量为天然土用量的15%水灰比取0.50,桩体单位深度(每延米)中:水泥重Gc1= 367×0.15=55kg/m;水重Gw1=55×0.50=27.6kg/m。
水泥、天然土体和水的重量比55:367:27.6=1.00:6.67:0.50。
水泥掺量为天然土用量的17%水灰比取0.50,桩体单位深度(每延米)中:水泥重Gc2= 367×0.17=62.4kg/m;水重Gw2=62.4×0.50=31.2kg/m。
水泥、天然土体和水的重量比73.4:367.0:36.7=1.00:5.03:0.50。
水泥掺量为天然土用量的20%水灰比取0.50,桩体单位深度(每延米)中:水泥重Gc2= 367×0.20=73kg/m;水重Gw2=73×0.50=36.5kg/m。
水泥、天然土体和水的重量比73.4:367.0:36.7=1.00:5.03:0.50。
水泥掺量为天然土用量的25%水灰比取0.50,桩体单位深度(每延米)中:水泥重Gc3= 367×0.25=92kg/m;水重Gw13=92×0.50=46kg/m。
水泥、天然土体和水的重量比92:367:469=1.00:3.99:0.50。
试拌。
以设计计算的三个不同水泥掺量进行试拌,并测定浆土拌和物的容重。
搅拌桩配比设计

水泥搅拌桩的配比设计
一、设计砼配合比的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G / F50-2012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
二、原材料:
1、水泥:P.O32.5水泥
2、水:饮用水
三、配合比计算:
1、水灰比(W/C):
假如现场测量的水泥浆的比重为x,设定水灰比为n,公式如下(推算过程略):n=(3.1-x)/(3.1*(X-1))
以基准配合比0.5为准,水灰比应分别增加和减少0.05,确定三个配合比方案,分别制作混凝土试件,具体内容如下:
(1)A组:水灰比减少0.05 ,水灰比为W/C=0.45 ,x= 1.877 g/cm3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G / F50-2012选取水泥用量
m co =300 Kg/m3,m wo=135Kg/m3 m x=435Kg/m3
配合比为m co:m wo=135:300
(2) B组:水灰比不变,水灰比为W/C=0.5 ,x= 1.823 g/cm3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G / F50-2012选取水泥用量m co =300 Kg/m3,m wo=150Kg/m3 m x=450Kg/m3
配合比为m co:m wo=150:300
(3) C组:水灰比增加0.05 水灰比为W/C=0.55 ,x= 1.776g/cm3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G / F50-2012选取水泥用量m co =300 Kg/m3,m wo=165Kg/m3 m x=465Kg/m3
300
配合比为m co:m wo=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