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章公共经济学基础理论PPT

G S=MPC
10
A D=MSB
0
4.5
5 纸张的产量(万吨)
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2 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在 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物品(或服务) 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不足状态。
价格、效益和成本(元) Z
45
S=MSC
30
V
25 U
10
H MPB+MEB=MSB
D=MPB
0
10 12
配置在一种物品或服务或 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 marginal social benefit ,简写 为MSB)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marginal social cost,简写为 MSC )。
价格、效益和成本(元)
20=P
B
C
15=P
E
A
D
10=P
Q=10 0000 Q*=15 000 Q2=20 000钢笔的产量(支) (a)
第四节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理论可以定义为对非市场 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或者说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 济分析。 公共选择理论假设政治家、官僚或国家代理人同私 人经济中的个人一样,也是经济人,并在此基础上 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个人偏好与政府公共选择的 关系,研究作为投票者的消费者如何对公共产品供 给的决定表达意愿。
以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Erik Lindahl)
名字命名的均衡假设,有两个假设前提:
每个社会成员都愿意准确披露自己可以从公 共物品的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效益,且不存在 隐瞒或低估其边际效益从而逃避自己应分担 的成本费用的动机。
每个社会成员都清楚的了解其他社会成员的 嗜好以及收入状况,甚至清楚的掌握任何一 种公共物品可以给彼此带来的真实的边际效 益,从而不存在隐瞒个人边际效益的可能。
10
A D=MSB
0
4.5
5 纸张的产量(万吨)
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2 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在 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物品(或服务) 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不足状态。
价格、效益和成本(元) Z
45
S=MSC
30
V
25 U
10
H MPB+MEB=MSB
D=MPB
0
10 12
配置在一种物品或服务或 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 marginal social benefit ,简写 为MSB)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marginal social cost,简写为 MSC )。
价格、效益和成本(元)
20=P
B
C
15=P
E
A
D
10=P
Q=10 0000 Q*=15 000 Q2=20 000钢笔的产量(支) (a)
第四节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理论可以定义为对非市场 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或者说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 济分析。 公共选择理论假设政治家、官僚或国家代理人同私 人经济中的个人一样,也是经济人,并在此基础上 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个人偏好与政府公共选择的 关系,研究作为投票者的消费者如何对公共产品供 给的决定表达意愿。
以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Erik Lindahl)
名字命名的均衡假设,有两个假设前提:
每个社会成员都愿意准确披露自己可以从公 共物品的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效益,且不存在 隐瞒或低估其边际效益从而逃避自己应分担 的成本费用的动机。
每个社会成员都清楚的了解其他社会成员的 嗜好以及收入状况,甚至清楚的掌握任何一 种公共物品可以给彼此带来的真实的边际效 益,从而不存在隐瞒个人边际效益的可能。
《公共经济学》课件

05
公共经济学评价与展望
公共经济学现有研究成果评价
1 2
文献综述
公共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数量众多,现有文 献主要涉及公共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 支出与税收等议题。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逐渐多样化,包括实验经济学、计算 经济学、动态分析等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
3
研究结论
研究成果在政策建议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并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公共经济学未来研究趋势展望
研究议题拓展
跨学科交叉
研究方法创新
未来公共经济学将进一步拓展 研究议题,如气候变化、资源 利用、贫困与不平等等方面的 研究将受到更多关注。
公共经济学将与心理学、社会 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交叉融 合,形成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 思路。
未来公共经济学将进一步探索 和创新研究方法,如大数据分 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 将为公共经济学研究带来新的 突破。
均衡分析方法
研究经济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
分析经济系统的均衡状态
探讨均衡状态改变的条件
研究均衡状态改变的过程
动态分析方法
研究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 探讨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条件
分析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 研究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
04
公共经济学政策与实践
公共品供给政策
总结词
解决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
现代公共经济学发展
现代公共经济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经济学家开始研究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和 政策措施,逐渐形成了公共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公共部门经济活动
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性质、范围 、目标和方式,包括公共部门的职能、预算、财 政、税收、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公共经济学》导论 ppt课件

每年春节一到,“春运”问题就成为全社会关注 的焦点。春运期间,火车票和汽车票是否应该涨价 ?如果应该,涨多少才是合理的?政府有没有必要 介入和干预这些价格的变动?民航票价是否有必要 通过听证会制度确定?这些都是公共经济学中的公 共规制问题。
案例4:“校车事故”公共投入不足?
湖南衡南县松江镇搭载20名小学生的三轮摩托 车失事,14位学生死亡、6个孩子受伤;河南新野 县上港乡一辆超载面包车交通事故,车内十数名孩 子伤亡;湖南邵阳塘田市镇一艘满载初中生的渡船 沉没,十余人死亡;2011年11月16日一辆大翻斗 运煤货车与正宁县榆林子小博士幼儿园学生接送面 包车迎面相撞,至此,事故遇难人数达20人,….. 这些校车事故背后,无一例外写着“严重超载”。 根据调查,目前农村里的校车超载现象较为普遍,
第二节 公共经济学的发展
一、思想渊源:财政学
1.重商主义的财政思想 2.重农学派的财政思想 3.古典学派的财政思想 4.凯恩斯学派的财政理论 5.供给学派的财政理论 6.货币学派的财政理论 7.其他观点
1959年,美国的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 (Musgrave R.A.)出版了《财政学原理:公 共经济研究》。 该书首次引入了“公共经济”这一概念。
第一节 公共经济学的界定
一、什么是经济学?
1. 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 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 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 以供消费之用。(萨缪尔森)
2. 经济学研究的是:我们社会中的个人、 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这些选择又怎样决定社会资源如何被利用。 (斯蒂格利茨)
公共经济学(Public Finance)又称公 共部门经济学( Public Sector Economics),专门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活 动。也研究非公共部门经济主体的公共经济 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的经济活动。其 实主要是研究政府的经济行为,描述和分析 政府的经济活动的一门学科,是经济学的一 个分支学科。
案例4:“校车事故”公共投入不足?
湖南衡南县松江镇搭载20名小学生的三轮摩托 车失事,14位学生死亡、6个孩子受伤;河南新野 县上港乡一辆超载面包车交通事故,车内十数名孩 子伤亡;湖南邵阳塘田市镇一艘满载初中生的渡船 沉没,十余人死亡;2011年11月16日一辆大翻斗 运煤货车与正宁县榆林子小博士幼儿园学生接送面 包车迎面相撞,至此,事故遇难人数达20人,….. 这些校车事故背后,无一例外写着“严重超载”。 根据调查,目前农村里的校车超载现象较为普遍,
第二节 公共经济学的发展
一、思想渊源:财政学
1.重商主义的财政思想 2.重农学派的财政思想 3.古典学派的财政思想 4.凯恩斯学派的财政理论 5.供给学派的财政理论 6.货币学派的财政理论 7.其他观点
1959年,美国的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 (Musgrave R.A.)出版了《财政学原理:公 共经济研究》。 该书首次引入了“公共经济”这一概念。
第一节 公共经济学的界定
一、什么是经济学?
1. 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 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 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 以供消费之用。(萨缪尔森)
2. 经济学研究的是:我们社会中的个人、 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这些选择又怎样决定社会资源如何被利用。 (斯蒂格利茨)
公共经济学(Public Finance)又称公 共部门经济学( Public Sector Economics),专门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活 动。也研究非公共部门经济主体的公共经济 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的经济活动。其 实主要是研究政府的经济行为,描述和分析 政府的经济活动的一门学科,是经济学的一 个分支学科。
公共经济学ppt

一、公共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 济行为来说明市场经济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解决社会资源配置的问题。
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有两个连接点。第一个连接点是微观经 济学研究了价格管理、消费与生产调节及收入分配平均化等政府的直 接经济行为。第二个连接点是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也看成是一个单 个经济单位,对经济行为是否实行最大化进行分析。
第一节 资源的配置方式
1.效率原则——帕累托最优状态
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是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 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这种状态被称为 “帕累托最优”或称“帕累托有效”。下面借助图2-1来说明帕累托最 优的涵义。
第一节 资源的配置方式
2.公平原则 广义的资源最优配置的公平主要关心的是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
由于长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影响,我们对公共经济学的学习 和研究十分薄弱。为了发展我国的公共经济学,现阶段首先要做的是 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公共经济学中有益的东西。
第二章 政府与资源分配
第一节 资源的配置方式 第二节 市场机制和资源配置 第三节 政府和资源配置 第四节 公共事业组织和资源配置
第一节 资源的配置方式
第一节 资源的配置方式
(二) 广义的资源配置
广义资源最优配置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效率、公平和稳定三个方面的 内容,这也是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三条基本原则。
1.效率原则——帕累托最优状态
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是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 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这种状态被称为 “帕累托最优”或称“帕累托有效”。下面借助图2-1来说明帕累托 最优的涵义。
政府经济行为的内涵也有三个层次: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 济行为来说明市场经济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解决社会资源配置的问题。
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有两个连接点。第一个连接点是微观经 济学研究了价格管理、消费与生产调节及收入分配平均化等政府的直 接经济行为。第二个连接点是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也看成是一个单 个经济单位,对经济行为是否实行最大化进行分析。
第一节 资源的配置方式
1.效率原则——帕累托最优状态
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是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 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这种状态被称为 “帕累托最优”或称“帕累托有效”。下面借助图2-1来说明帕累托最 优的涵义。
第一节 资源的配置方式
2.公平原则 广义的资源最优配置的公平主要关心的是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
由于长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影响,我们对公共经济学的学习 和研究十分薄弱。为了发展我国的公共经济学,现阶段首先要做的是 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公共经济学中有益的东西。
第二章 政府与资源分配
第一节 资源的配置方式 第二节 市场机制和资源配置 第三节 政府和资源配置 第四节 公共事业组织和资源配置
第一节 资源的配置方式
第一节 资源的配置方式
(二) 广义的资源配置
广义资源最优配置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效率、公平和稳定三个方面的 内容,这也是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三条基本原则。
1.效率原则——帕累托最优状态
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是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 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这种状态被称为 “帕累托最优”或称“帕累托有效”。下面借助图2-1来说明帕累托 最优的涵义。
政府经济行为的内涵也有三个层次:
公共经济学ppt课件

社
会
边
G
际N
效
益
T O
A E
a
图 5-3
G 政府预算
N T
图中GG表示公共部门的资源 使用所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TT 表示政府征税减少私人部门资源 使用所产生的边际社会负效益 〔边际社会本钱〕。E点表示公共 部门资源使用的最大临界点。
3、公平原那么 4、积累与消费比例适当原那么
第三节 公共支出的增长趋势
公共经济学ppt课件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公共经济学的概念
公共经济学〔Public Finance) 又称公共部门的经济学〔 Public Sector Economics),是研究政府的 经济行为,描绘和分析政府的经济 活动的一门学科。
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经济学是以政府为研究 对象的经济学分支。政府指中央 政府〔包括中央政府的各个部处 等行政机构以及中央政府的其他 机构和组织〕、省〔州〕或地区 等地方政府以及为政府所有又按 公共经济原那么行事的公共企业。
3、按费用类或国家职能来分, 可分为: 经济建立费 社会文教费 国防费 行政管理费 债务支出
4、按公共支出的政府层次来分, 可分为:
1. 地方财政支出
2. 中央财政支出
三、公共支出的原那么
•1、平衡预算原那么 •2、效率原那么
效率原那么——财政支出必须 使社会稀缺资源在公共部门和私人 部门之间的配置到达最优效率。
二、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三、公平与效率的次序
第三章 我国社会主义公共经济的 根本特征
第一节 开展中国家公共经济的
一般特点
一、开展中国家的市场形态
1、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
公共经济学(PPT 138)

公平
公平的概念 市场确定的收入分配 公共选择中的公平 公平的衡量: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政府的经济职能
资源配置 收入分配 经济稳定
政府资源配置的分类
地区间的配置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配置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 消费与投资之间的配置
政府调节资源配置的手段
财政措施, 公共支出,财政补贴,政府购买 公共支出 非财政支出 金融措施,法令法规
混合产品的供给(1)
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都为 零的产品 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 为正的产品
混合产品的供给(2)
成本 和价 格
DD
MR
拥挤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成本和价格 拥挤线 通过能力线
通过能力线
MC
DD
DD
Q1
通过量
Q*
通过量
外部性的概念与分类
有关外部性的定义较多。外部性的“外部”是相对于市场体系而言的,指的是那 些被排除在市场机制之外的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或副作用。更严格地说,是在价格 体系中未得到体现的那部分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或副作用。这些副产品或副作用可 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另,根据萨缪尔森(1992)的定义,外部经济效 果或外溢是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 果并没有从货币上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
无外部效应无外部效应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失灵的原因不完全竞争与低效率不完全竞争与低效率外部性对效率的影响外部性对效率的影响公共物品的效率问题公共物品的效率问题无市场薄市场或市场竞争不足无市场薄市场或市场竞争不足偏好不合理干扰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偏好不合理干扰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信息不完全影响到竞争的充分性信息不完全影响到竞争的充分性市场失灵的表现市场失灵的表现竞争失效资源配置不合理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公共经济学全部ppt内容

公共经济学全部ppt内容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公共经济学概述 • 公共经济学基本理论 • 公共经济学应用领域 • 公共经济学研究方法 • 公共经济学评价与展望 • 总结与启示
01
公共经济学概述
公共经济学定义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和政府参与 的经济活动对国民经济运行、社会经济发展 以及社会财富分配的影响,为政府制定公平 、有效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的学 科。
4.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探讨政 府如何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福利 水平,保持社会稳定。
02
公共经济学基本理论
分类
公共品是指由政府提供,满足 社会公共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如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基础 设施建设等。
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 性和外部性等特点,使得市场 机制无法有效提供,需要政府 介入。
详细描述: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特定对象进行深入调查 和分析,以了解其特征、问题和解决方案 针对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践指导
05
公共经济学评价与展望
公共经济学评价
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重 要性和价值
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 分支,它主要研究政府在公共领 域的作用和政策效果。通过对公 共经济问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 理解政府的行为和决策,为政策 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公共经济学经历了从传统公共经济学到新公共经济学的演变,新公共经济学强调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的必要性,同时也重视政府失灵和减少干预的必要性。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关注“是什么”,规范分析关注“应该是 什么”。
对我国公共经济学的启示
要点一
要点二
我国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应该结 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考虑政府干 预和市场调节的最佳组合,以实现经 济的高质量发展。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公共经济学概述 • 公共经济学基本理论 • 公共经济学应用领域 • 公共经济学研究方法 • 公共经济学评价与展望 • 总结与启示
01
公共经济学概述
公共经济学定义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和政府参与 的经济活动对国民经济运行、社会经济发展 以及社会财富分配的影响,为政府制定公平 、有效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的学 科。
4.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探讨政 府如何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福利 水平,保持社会稳定。
02
公共经济学基本理论
分类
公共品是指由政府提供,满足 社会公共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如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基础 设施建设等。
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 性和外部性等特点,使得市场 机制无法有效提供,需要政府 介入。
详细描述: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特定对象进行深入调查 和分析,以了解其特征、问题和解决方案 针对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践指导
05
公共经济学评价与展望
公共经济学评价
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重 要性和价值
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 分支,它主要研究政府在公共领 域的作用和政策效果。通过对公 共经济问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 理解政府的行为和决策,为政策 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公共经济学经历了从传统公共经济学到新公共经济学的演变,新公共经济学强调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的必要性,同时也重视政府失灵和减少干预的必要性。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关注“是什么”,规范分析关注“应该是 什么”。
对我国公共经济学的启示
要点一
要点二
我国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应该结 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考虑政府干 预和市场调节的最佳组合,以实现经 济的高质量发展。
公共经济学课件(1)

第一讲 公共经济学导论
一、公共经济学的体系概要
二、公共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三、公共经济学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
一、公共经济学的体系概要
一个对象——政府经济行为 两条基本原理——公共选择和公共产品 三根支柱——公共收入、公共支出和
收入再分配 四大特征——宏观性、实用性、多样性 和可探讨性
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范围:
①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②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后果及影响; ③政府经济政策的评估; ④政治程序的经济效应; ⑤政府政策取向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体制和政策)。
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角度:
①财政收支; ②财政收支对资源配置优化的影响; ③公共经济部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教学安排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公共经济学导论 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国家预算 公共支出的理论与实践 公共收入的理论与实践 收入再分配与社会保障 公共经济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 地方公共经济
广义资源最优配置三项内容:
(即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三条基本原则)
Efficiency Fair Stable
效率 公平 稳定
市场机制 社会价值判断 经济的正常运行
效率的衡量标准:帕累托最优 (Pareto Efficiency)
帕累托(Pareto)是20世纪初的意大利经济学家,他
首先提出了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配置(经济运行)已经达到这样 一种状态,要使一部分人处境改变必须以另一部分人 的处境恶化为条件。 相关概念: 帕累托更优(Pareto Superior)指资源配置改变后, ①至少有一个人的处境变好;②没有一个人处境变坏。 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指为达到更优而进 行的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⑶二战后,直接进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二、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⒉ 政府和公共部门的外延 ⑴狭义政府——中央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⑵广义政府——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⑶狭义公共部门——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非金
融的公共企业。 ⑷广义公共部门——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非金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二、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框架
内容
责任归宿
理由
国防 外交 国际贸易 金融与货币政策 管制地区间贸易 对个人的福利补贴 失业保险 全国性交通 环境保护 对工业、农业、科研的支持 教育 地区性交通 卫生 公共住宅 供水、下水道、垃圾 警察 消防 公园、娱乐设施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二、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我国国有企业一部分属于公共部门;另一部分 因其生产的产品不是公共产品,不属于公共经济学意 义上的公共部门。
第三,关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能区别 中央政府的任务主要是国防、邮政、造币及调节区域
间与国家间的商业活动;而地方政府主要是教育、 福利、警察与消防以及其他地方性服务,如公共图 书馆、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
第二节 公共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一、公共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公共经济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节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二、归纳与演绎相结合 三、博弈论 四、成本——收益分析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任务 一、 公共经济学定义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公共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较强 的新兴学科,对现实经济问题具有强大的解释 力,是一门经济理论学科,该学科20世纪50、6 0年代兴起,90年代引入我国。公共经济学、公 共部门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公共财政学,甚 至财政学,可以理解为是一门学科。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一、 公共经济学定义
⒉政府的作用和职能 政府是公共部门中的最主要的和最大的代表者。其作用或职能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⑴资源配置职能 ⑵收入再分配职能 ⑶宏观经济稳定职能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一、 公共经济学定义
㈡公共经济学定义 公共经济学,又称“公共部门经济学” (Public Sector
本学期讲授内容:
一、导论 二、公共经济主体 三、公共产品 四、公共选择与公共经济决策 五、公共支出 六、公共收入 七、社会保障 八、公共分配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任务
一、公共经济学定义 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公共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四、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几点说明: 第一,因为金融企业的特殊性,故将金融企业与一般
性非金融企业分列。 一般性非金融企事业只是在国民经济特定领域提供产
品和劳务,有些只是个别政府机构职能的扩大与延 长,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限;而金融性的政府企业 有超越个别政府机构的职能,对整个社会的资源配 置直接起作用,对国民经济有极大影响。
Economics)。由于传统上,公共部门的主体是政府, 因此通常又叫做政府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就是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 的科学,或者说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分析和规范 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和作用的科学。研究和分析它 们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主要后果及其与社会目标的关系。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资料来源:引自马骏:《论转移支付》,中公国共经财济政学经基济本出问版题概社述1998年版,第138—139页。
二、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㈡主体的经济行为 公共经济学对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包括三个层次 ⒈研究政府的财政收支。即根据法律征收的税金,根据政治
程序决定的预算,支出各项费用是政府经济行为的核心。 既然政府也是一个经济主体,其财政收支也应该考虑收益 与成本问题。 ⒉研究政府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财政收支以前只是 维持政府人员生存和政府运作的非生产性开支,随着政府 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凯恩斯主义功能财政思想的影响,财政 的作用后来就不只限于维持政府自身的存在和延续,而是 已成为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一、 公共经济学定义
㈠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划分 ⒈传统西方经济学把社会经济主体分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
两大类。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私人部门是指企 业和家庭。
私人部门以收益最大化为前提和目标;政府不能忽视收益和 成本,又必须以全社会公正和公平为前提和目标。
职能方面,政府部门对全体公民负责,非政府部门(厂商) 的行为主要对投资者负责;政府部门的行为具有强制性, 而非政府部门的行为对于其行为接受者来说,是自愿选择 的。
二、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㈠公共部门的主体是政府及其附属物
⒈政府是国民经济中,唯一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在特 定区域内行使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实体。
⑴政府作为合法公共组织,具有产生于并凌驾于社会的 公共权力,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物。
⑵传统作用:对特定区域内的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参与 非市场性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黄恒学.公共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 二版. 参考书:
黄新华.公共部门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版. 刘怡.财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 许云霄.公共选择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杨志勇等.公共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版. 邓子基等.财政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版. 杨龙等.政府经济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版. 其他版本的公共经济学.
中央 中央 中央 中央 中央 中央、地方 中央、地方 中央、地方 地方、中央 地方、中央 地方、中央 地方 地方 地方 地方 地方 地方 地方
全国性公共产品或服务 全国性公共产品或服务 全国性公共产品或服务 全国性公共产品或服务 全国性公共产品或服务 收入再分配、地区性服务 收入再分配、地区性服务 全国性服务、外部效应 地区性服务、外部效应 地区性服务、外部效应 地区性服务、外部效应 地区性服务 地区性服务 地区性服务 地区性服务 地区性服务 地区性服务 地区性服务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二、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⒉ 政府和公共部门的外延 ⑴狭义政府——中央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⑵广义政府——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⑶狭义公共部门——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非金
融的公共企业。 ⑷广义公共部门——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非金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二、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框架
内容
责任归宿
理由
国防 外交 国际贸易 金融与货币政策 管制地区间贸易 对个人的福利补贴 失业保险 全国性交通 环境保护 对工业、农业、科研的支持 教育 地区性交通 卫生 公共住宅 供水、下水道、垃圾 警察 消防 公园、娱乐设施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二、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我国国有企业一部分属于公共部门;另一部分 因其生产的产品不是公共产品,不属于公共经济学意 义上的公共部门。
第三,关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能区别 中央政府的任务主要是国防、邮政、造币及调节区域
间与国家间的商业活动;而地方政府主要是教育、 福利、警察与消防以及其他地方性服务,如公共图 书馆、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
第二节 公共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一、公共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公共经济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节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二、归纳与演绎相结合 三、博弈论 四、成本——收益分析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任务 一、 公共经济学定义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公共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较强 的新兴学科,对现实经济问题具有强大的解释 力,是一门经济理论学科,该学科20世纪50、6 0年代兴起,90年代引入我国。公共经济学、公 共部门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公共财政学,甚 至财政学,可以理解为是一门学科。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一、 公共经济学定义
⒉政府的作用和职能 政府是公共部门中的最主要的和最大的代表者。其作用或职能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⑴资源配置职能 ⑵收入再分配职能 ⑶宏观经济稳定职能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一、 公共经济学定义
㈡公共经济学定义 公共经济学,又称“公共部门经济学” (Public Sector
本学期讲授内容:
一、导论 二、公共经济主体 三、公共产品 四、公共选择与公共经济决策 五、公共支出 六、公共收入 七、社会保障 八、公共分配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任务
一、公共经济学定义 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公共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四、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几点说明: 第一,因为金融企业的特殊性,故将金融企业与一般
性非金融企业分列。 一般性非金融企事业只是在国民经济特定领域提供产
品和劳务,有些只是个别政府机构职能的扩大与延 长,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限;而金融性的政府企业 有超越个别政府机构的职能,对整个社会的资源配 置直接起作用,对国民经济有极大影响。
Economics)。由于传统上,公共部门的主体是政府, 因此通常又叫做政府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就是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 的科学,或者说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分析和规范 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和作用的科学。研究和分析它 们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主要后果及其与社会目标的关系。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资料来源:引自马骏:《论转移支付》,中公国共经财济政学经基济本出问版题概社述1998年版,第138—139页。
二、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㈡主体的经济行为 公共经济学对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包括三个层次 ⒈研究政府的财政收支。即根据法律征收的税金,根据政治
程序决定的预算,支出各项费用是政府经济行为的核心。 既然政府也是一个经济主体,其财政收支也应该考虑收益 与成本问题。 ⒉研究政府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财政收支以前只是 维持政府人员生存和政府运作的非生产性开支,随着政府 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凯恩斯主义功能财政思想的影响,财政 的作用后来就不只限于维持政府自身的存在和延续,而是 已成为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一、 公共经济学定义
㈠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划分 ⒈传统西方经济学把社会经济主体分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
两大类。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私人部门是指企 业和家庭。
私人部门以收益最大化为前提和目标;政府不能忽视收益和 成本,又必须以全社会公正和公平为前提和目标。
职能方面,政府部门对全体公民负责,非政府部门(厂商) 的行为主要对投资者负责;政府部门的行为具有强制性, 而非政府部门的行为对于其行为接受者来说,是自愿选择 的。
二、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㈠公共部门的主体是政府及其附属物
⒈政府是国民经济中,唯一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在特 定区域内行使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实体。
⑴政府作为合法公共组织,具有产生于并凌驾于社会的 公共权力,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物。
⑵传统作用:对特定区域内的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参与 非市场性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基本问题概述
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黄恒学.公共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 二版. 参考书:
黄新华.公共部门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版. 刘怡.财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 许云霄.公共选择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杨志勇等.公共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版. 邓子基等.财政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版. 杨龙等.政府经济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版. 其他版本的公共经济学.
中央 中央 中央 中央 中央 中央、地方 中央、地方 中央、地方 地方、中央 地方、中央 地方、中央 地方 地方 地方 地方 地方 地方 地方
全国性公共产品或服务 全国性公共产品或服务 全国性公共产品或服务 全国性公共产品或服务 全国性公共产品或服务 收入再分配、地区性服务 收入再分配、地区性服务 全国性服务、外部效应 地区性服务、外部效应 地区性服务、外部效应 地区性服务、外部效应 地区性服务 地区性服务 地区性服务 地区性服务 地区性服务 地区性服务 地区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