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简史》期末复习指导完成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知识点整理)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知识点整理)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知识点整理)以下内容根据《中国美术简史》整理,个人主观摘取,仅供参考。

名词解释部分1.唐三彩:是在白色的粘土胎的外表,按设计需要,施以含铜铁锰等油料着色剂,加入铅作助溶剂,经低温烧制后,釉色成光鲜富丽的绿蓝赭三色。

种类有俑和生活器具、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三彩中的精品。

绚丽夺目、鲜艳多彩。

三才的塑造以丰富多彩的变化,生动感人的形象,成为唐代雕塑和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类别。

2.画品:南齐的谢赫著作《画品》,是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

其中提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以及品评绘画的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同时也对曹不兴以来的27位画家品第高下,提出的绘画功能继承了曹植的理论思想,明确的概括出绘画创作与政教密切相关的主张。

3.吴门画派:明代中期活动于苏州,继承和发展了元代人文化的传统,重视诗书画三者的融汇,崇尚高洁而优雅的艺术风格,以绘画的形式表现理想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操,体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

代表人物: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

4.青山绿水:以石青和石绿色为主要色相描绘的青山绿水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门类,其表现手法是先施以笔墨勾画出景物的轮廓,然后在添染浓重之青绿色,其显著特征是色彩覆盖性强,色相鲜丽光彩,具有粉饰意味。

5.院体画:又称院体院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丹青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同时也专指南宋画院的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家之作,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的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

6.彩陶:新石器时代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胚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为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陶胚上出现赭红,黑,白诸种色彩的艳丽图案,形成的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同一。

达到粉饰美化的效果,这样的陶器称为彩陶。

中国美术简史复习提纲 9页

中国美术简史复习提纲 9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提纲* 石器时期文化主要遗址名称、分布地区、彩陶主要纹样(P8-11)。

* 青铜器主要纹样(P15)* 春秋战国时期荆楚文化特点(P17)* 秦始皇兵马俑艺术特点(P22)* 汉代霍去病墓石刻艺术特点(P24-26)* 我国著名石窟寺代表作品(P42-45);敦煌莫高窟壁画(P45-47)。

* 汉代画像石的题材大致有哪些(P33)* 魏晋南北朝主要画家及其在绘画技巧上的主要特点或成就* 六朝“三杰”* 简述《游春图》在中国山水画历史中的意义(P53-55)* 顾恺之“传神”论(P50)* 谢赫“六法”内容(P56)* 唐代重要画家及其代表作品: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韩幹、* 青绿山水画家、水墨山水画家代表(P61-65)* 《历代名画记》的基本内容,它在中国画论史上的地位如何(P71)* 南唐翰林图画院的设立及知名画家(P77)* 宋代重要画家及代表作品:花鸟画家——黄荃、黄居寀、徐崇嗣;山水画家——郭熙、“南宋四家”、米氏父子;人物画家——张择端、梁楷(P76-98)* 元代重要画家及代表作品:“元四大家”(P91-92)* 试述荆关董巨的山水画风(P86-88)* “三远”(P100-101)* 如何理解赵孟頫“画贵有古意”(P101-102)* 明代重要画家及代表作品:“浙派画家”代表及画风、“吴派画家”代表及风格、“松江画派”代表及风格(P110-114、117-118)*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主要内容及其影响(P117)* 明代画谱代表作及意义(P130)* 明清之际对美术发展有影响的外国传教士代表(P121-123)* “清初四王、四僧”、“扬州八怪”主要代表(P124-129)* 解释“道咸画学中兴”(P143-144)* 近代中国画三大地域性流派及主要成就及代表人物(P144-146)* 近代“洋画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146-149)* “鲁艺”成立的时间*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的时间(P153)中国美术史复习提纲彩陶:包括定义、种类、和典型器物如:人面鱼纹彩陶盆、舞蹈纹彩陶盆、鹳鱼石斧彩陶缸等。

中国美术简史复习资料全解

中国美术简史复习资料全解

美术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彩陶: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

它距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是新石器时代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

2.岩画:是古代描绘或摩刻在崖壁石块上的图画,被称为是古代先民们记录在石头上形象的史书。

大多数岩画分布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原始美术的特点和稚拙、率真的艺术魅力。

3.院体画:简称“院体”、“院画”,中国画的一种。

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

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

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

因时代好尚和画家擅长有异,故画风不尽相同而各具特点。

4.文人画:也称“士大夫甲意画”、“士夫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

画中流露着浓烈的文人思想。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画的某些创作思想和艺术实践就出现了,但是文人画作为正式的名称,是由元代画家赵孟頫提出的。

5.南宋四大家:南宋四大家是指中国画史上的南宋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亦称“南宋四家”,简称:“李、刘、马、夏。

”四家中李唐略早,刘、马、夏继承发展李唐的画法,成为南宋画院的主流。

四家的风格特点是:李唐之画刚劲犀利,气魄雄伟;刘松年之画受李唐影响,而又工整方面更为突出。

马远、夏圭师李唐笔法刚劲简括,水墨淋漓,构图多向特写,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

其画风对明代的浙派和院体山水画有较大的影响。

6.太白行吟图:作者南宋梁楷,现为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画家不拘泥于琐末细节,而是突出诗人的性格特征,选取最能反映诗人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的瞬间动作,加以概略的描绘。

虽是逸笔草草,却言简意赅,以一当十,毫无雕琢造作之气。

人物神韵的体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7.原始时代美术类别有哪些?石刻岩画陶塑8.自觉审美时代到来的标志是什么?兽骨制作的配饰、岩洞中的类似于甲骨文的壁画、原始人对发式的简单的修饰,这些都可以看做古人在生产力发展后对美的追求9.我国原始时代美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为什么?原始时代美术的主要特征就是当时的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及对征服自然的渴望、对未知事务的不解,用壁画和音乐的形式诠释古人对天地、宇宙、自然、劳动和人的生老病死。

《中国美术简史》复习纲要.doc

《中国美术简史》复习纲要.doc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广告(设计与制作方向)专业(开放专科)《中国美术简史》考试大纲第一部分期末考试说明一、期末考试要求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中国美术简史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情况,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面了解美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理解并掌握中国美术史中的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等流派的艺术特点。

二、组卷原则考核是依据浙江电大《中国美术简史》课程教学大纲和本课程的多媒体教材编制的。

该课程的文字主教材《中国美术简史》是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现用的《中国美术简史》教材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出版。

学生在学习中可同时参考使用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提供的本课程电视直播课堂、网上教学辅导等其他学习支持服务资源。

三、试题类型1、填空题1' X52、选择题1' X203、简答题20' X24、论述题35, XI四、考核形式本课程的考核采取一纸开卷考试的方式。

五、答题时限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六、其它说明无第二部分考核的内容和要求期末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第一章、史前美术1.考核目的了解史前美术的特点2.考核的知识点1、新石器时代的两大标志。

2、陶器按质地分类。

3、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装饰纹样。

4、仰韶文化出土彩陶艺术品。

5、马家窑文化主要出土艺术品。

6、岩画。

3.考核要求掌握理解并熟记第二章、先秦美术1.考核目的了解先秦美术的特点2.考核的知识点1、先秦美术中的青铜器的艺术成就。

2、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种类。

3、西周青铜工艺的特点。

4、商代文字。

5、玺文分类。

3.考核要求掌握理解并熟记第二编、秦汉美术第二章、画像石与画像砖1 •考核目的了解画像石和画像砖的特点2.考核的知识点1、画像石。

2、画像砖。

3、考核要求掌握理解并熟记第三章、书法篆刻艺术1.考核目的了解书法篆刻艺术2.考核的知识点1、中国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主要是在秦汉时代确立起来的。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石器时代的美术是我国工艺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

这时期美术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

从距今约8000年前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磨制石器和陶器为标志的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陶器、玉器、纺织品以及骨牙器、漆器制作日渐发达,工艺美术的大幕也就此拉开。

按陶质来分有红陶、灰陶、白陶和黑陶,著名的彩陶往往属于泥质红陶。

工艺美术讲究装饰和造型,原始陶器的装饰之美集中体现于彩陶,造型之美突出表现于黑陶。

彩陶和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最灿烂的美术创造。

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入窑烧制。

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美化装饰效果。

这样的陶器通称彩陶。

彩陶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装饰纹样上,黄河流域是中国彩陶最发达的地区,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为其代表。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制作发达,其彩陶数量之众,装饰之丰富均令新石器时代其他文化的彩陶无法比肩,中国彩陶艺术至此达到顶峰。

代表作品:舞蹈纹彩陶盆黑陶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

黑陶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制作工艺和造型上,以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

以轮制技术烧成的薄胎蛋壳黑陶以器形别致,工艺精巧而著称。

陶质细腻、器胎极薄,陶色纯黑,表面打磨精细,漆黑光亮。

大多素面,有的器物表面饰以凹凸弦纹或纤细的镂孔花纹。

著名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出现在晚期。

由于这种陶器胎薄如蛋壳,最薄处仅为0.2-0.5毫米,人们还习称之为“蛋壳陶”。

蛋壳陶代表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

红山文化1935年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遗址。

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

分布在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一带。

这里出土了已知最早的玉龙。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启示和影响:1、功能和美观的统一2、技术对艺术的制约3、形式法则的创造4、经济原则的发明5、原始工艺美术不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美术简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简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简史复习资料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
第一章.史前美术
注:瓷器与陶器的不同之处有三:一是原料不同,陶器用普通黏土,金属杂质含量多,而瓷器用高岭土,质地纯净的多;二是烧成温度不同,陶器一般在600~900摄氏度,而瓷器达1200摄氏度以上,这就造成瓷器的胎体烧结致密,吸水性大大低于陶器;第三,陶器是素胎烧成,而瓷器表面挂有人工培植的玻璃质釉,与胎体一起烧成。

第二编秦汉美术
第一章绘画艺术
第二章画像石与画像砖(兼具绘画雕刻两种因素)
第三章书法篆刻艺术
第四章雕塑艺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高峰)
第五章建筑艺术
第六章工艺美术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第一章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
第二章隋唐的绘画艺术
第三章书法篆刻艺术
第四章雕塑艺术
第五章石窟寺院艺术
第六章建筑艺术
第七章工艺美术
第四编五代宋元美术(各民族交流和融合)第一章五代宋元的绘画艺术
第二章辽金元的绘画艺术
第三章书法篆刻艺术
第四章建筑和雕塑艺术
第五章工艺美术
第五编明清美术
第一章绘画艺术
第六编近现代美术中国画艺术
西学东渐。

中美史复习提纲

中美史复习提纲

中美史复习提纲中国美术简史复习提纲史前美术(一)基础知识:1、中国的史前时代即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属社会发展史上的原始社会。

2、《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3、《舞蹈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属于马家窑文化类型。

4、陶器的发明和磨制石器的应用,并列为新石器时代的两大标志。

5、马家窑彩陶文化主要分为三个类型:A.马家窑类型。

B.半山类型。

C.马厂类型。

(二)思考题:名词解释:彩陶。

试描述《舞蹈纹彩陶盆》及其文化内涵。

试描述《人面鱼纹彩陶盆》及其文化内涵。

先秦美术(一)基础知识:1、《四羊方尊》是商代的青铜器。

2、《莲鹤方壶》是春秋晚期的青铜器。

3、《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是战国时期的帛画。

4、商代的书法以甲骨文为代表,西周的书法则以金文为代表。

(二)思考题:名词解释:甲骨文简述:瓷器是中国文化的标志之一,它是在制陶工艺上发展起来的,谈谈瓷器与陶器的不同之处。

秦汉美术(一)基础知识:1、武梁祠是东汉的建筑,其中保存了内容非常丰富的画像石,是汉画像石的典型代表。

2、《T字形帛画》是汉代帛画的重要作品,发现于长沙马王堆汉墓。

3、草书是汉代新出现的一种书体。

4、《马踏匈奴》是汉代霍去病墓的主体石刻。

5、《说唱俑》是东汉四川成都富有浓郁生活情趣的陶俑。

6、汉代书法以隶书为主要的书体或官方书体。

(二)思考题:名词解释:画像石;画像砖;秦兵马俑。

名词解释:马踏飞燕、长信宫灯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一)基础知识:1、王羲之是生活在东晋的书法家,后世称之为“书圣”。

2、《昭陵六骏》是唐代皇帝陵中的重要雕刻作品,“六骏”是唐太宗征战时骑过的马。

3、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被称为中国的三大石窟寺。

4、书法史上的“颠张狂素”指的是张旭与怀素,他们均以草书见长。

5、书法史上的“颜筋柳骨”指的是唐代的颜真卿和柳公权。

6、吴道子是生活于唐代的画家,被称为“画圣”。

中国美术简史(选修美术鉴赏考试复习)

中国美术简史(选修美术鉴赏考试复习)

文艺复兴后三杰: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拉斐尔《圣母子》、《雅典学院》米开朗基罗《大卫》、《创世纪》印象派: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吹短笛的男孩》、《圣拉扎尔车站》莫奈《印象〃日出》、《睡莲》毕沙罗《蒙马特大街》卡萨特《洗澡》后印象:塞尚《玩牌者》、《一篮苹果》高更《热带植物》、《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梵高《向日葵》、《割耳朵后的自画像》、《星夜》波普艺术:安迪〃沃霍尔立体派:毕加索《格尔尼卡》、《亚威农的少女》、《两姐妹》、《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第一章:史前、先秦美术旧石器时代美术(约距今200万年前—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美术(距今1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新石器时代美术(距今1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黄河流域比较重要的新石器早期文化有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及大地湾文化,中期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末期有龙山文化。

长江流域较重要的文化有属于新石器早期文化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中期的大溪文化,以及属于晚期的良渚文化和屈家岭文化。

长城以北较重要的是红山文化,大致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红山文化《玉龙》彩陶:仰韶文化半坡型--《人面鱼纹盆》庙底沟型--《鹳鱼石斧彩陶缸》马家窑---《舞蹈纹彩陶盆》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夏、商、周、春秋、战国美术:1、青铜器艺术龙虎纹尊(商)四羊方尊(商)2、雕塑艺术虎食人卣3、绘画艺术战国第二章:秦汉美术卜千秋墓升仙图壁画武氏祠画像石秦始皇兵马俑马踏匈奴第三章:魏晋至隋唐美术顾恺之“传神论”《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洛神赋图》(艺术特色)张僧“画龙点睛”(张家样)曹仲达(曹家样)、杨子华隋唐绘画:隋:展子虔《游春图》初唐: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盛唐:吴道子(画圣)〈送子天王图〉“吴带当风”“吴家样”吴道子在用笔技法上,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

用这种描法画人物的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术简史》期末复习指导(一)考核说明1、考核依据本考试说明是根据高师《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考试命题以本考试说明为依据,不超出本说明规定的要求与范围。

2、课程总成绩的记分方法课程总成绩按100分计算,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60分为及格。

3、考试的要求与形式(1)考核要求本课程通过对我国美术审美实践的了解,通过对历史上各个时代的美术现象和美术作品的把握,掌握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把握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学生素质修养的提高,提供中国美术史方面的知识储备。

同时,开设《中国美术简史》课程,也是生动形象地进行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课程的考试既重视知识、理论的考核,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核。

考核分三个认知能力层次,即从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进行命题。

各层次的含义如下:了解:是指学习本课程后,对于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必须有透彻的了解,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述。

理解:本层次要求达到的水平是在了解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把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能对有关问题进行正确的阐释。

掌握:是指能够掌握分析问题的技能,能够运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2)组卷原则a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掌握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范围之内。

b考试命题应覆盖各章。

既要全面又要重点突出。

c试卷要反映认知能力各个层次的题目,也要考查简单应用能力。

简单应用能力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利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是:了解占20%,理解占30%;简单应用占30%;掌握占20%。

d试卷题目难易程度的安排。

题目难易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即容易、一般、较难、难。

在一份试卷中四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是:容易占20%;一般占30%;较难占30%;难占20%。

试题认知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概念,在各个认知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

在命题中是二者兼顾,统筹安排的。

每次考试试卷的难易程度基本一致。

(3)试题类型及结构本课程试卷采用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各类题型的分数大体比例为:单项选择题占20%、名词解释占10%,简答题占40% ,论述题占30%。

(4)考核形式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笔试。

卷面分值100分。

(5)答题时限考试时限为90分钟。

(二)《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期末复习大纲第一章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总体把握本期美术发展概貌及美术类别。

了解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从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制造和造型看人类审美能力发展的线索。

着重把握彩陶艺术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

了解原始时代的雕塑与绘画。

了解一、概述原始时代的美术类别大致有:石器、陶器、雕塑(陶塑、石雕、玉雕等)、绘画(岩画、壁画、地画及器物装饰画等)以及建筑和编织工艺等。

原始美术具有混沌初兴特征。

二、石器的制作与审美意识的萌芽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心灵表现说”、“季节变化的符号说”、“投射说”等。

从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制造和造型看人类审美能力发展的线索。

重点掌握三、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1.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期2.彩陶的艺术成就3.精细俊俏的黑陶艺术四、雕塑与绘画1.雕塑重点掌握 2.稚拙率真的原始绘画:装饰性绘画、岩画、地画第二章青铜的光辉——夏、商、周美术总体把握本期美术发展概貌。

重点掌握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

了解青铜的造型和装饰特点以及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变。

了解奴隶制时代的建筑、绘画以及雕塑。

一、概述青铜工艺美术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的第二个高潮重点掌握二、灿烂的青铜工艺1.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2.青铜的造型与装饰特点3.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变三、建筑1.溯源2.宫殿建筑之滥觞重点掌握四、绘画与雕塑1.绘画2.雕塑第三章上升期封建社会的美术样式——秦汉美术总体把握秦汉时代美术发展概貌。

理解墓室绘画在本期发达的原因、汉代艺术的基本特征和美学风格,了解缣帛画的艺术成就,理解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画像石、画像砖的风格特点,知道本期壁画较之前代大有进步,了解秦汉器物上的装饰绘画,理解秦汉绘画的艺术特征,把握雕塑在本期的辉煌成就。

一、概述总体把握秦汉时代美术发展概貌二、绘画盛势1.墓室绘画发达的原因2.墓室绘画的题材重点掌握三、帛画1.战国楚帛画《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2.西汉帛画重点掌握四、画像石、画像砖艺术.1.画像石(砖)的分布2.古朴深厚的山东画像石艺术3.泼辣豪放的南阳画像石艺术4.清新明朗的四川画像砖艺术五、壁画1.宏丽的廷殿壁画2.纷繁的墓室壁画六、器物上的装饰绘画1.铜壁上的画卷2.瑰丽的漆器装饰画七、秦汉的绘画艺术特征重点掌握八、雕塑1.深沉雄大的大型纪念兴石雕:《霍去病墓前石雕》。

2.寓美于朴的陶俑:《秦陵兵马俑》、《击鼓说唱书》。

3.多姿多采的铜雕:《长信宫灯》、《铜奔马》。

第四章南北交融,东西并汇——魏晋南北朝美术在总体把握本期美术发展概貌的基础上,理解本期人物画的新发展,知道山水画兴起于本期的原因以及宗炳、王微的山水画论, 了解中国早期的佛教艺术。

了解一、概述总体把握本期美术发展概貌二、人物画的新发展1.时代新风的开拓者曹不兴、卫协重点掌握2.人物品藻与传神写照——顾恺之和南朝人物画顾恺之绘画理论“迁想妙得”,代表作《洛神赋》、《女史箴》、《烈女图》南朝人物画陆探微《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张僧繇重点掌握3.标程千古的“六法论”谢赫品画艺术标准“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4.北朝绘画三、山水画的兴起1.顾恺之与山水画重点掌握2.宗炳、王微的山水画论宗炳《画山水序》“畅神说”,王微《叙画》重点掌握3.山水画兴起的原因了解四.中国早期的佛教艺术1.佛教与佛教艺术溯源2.佛教艺术的东渐与兴盛3.早期佛教壁画的内容和美学特征重点掌握4.早期佛教雕塑第一阶段以北魏云岗石窟造像为代表;第二阶段以洛阳龙门宾阳洞造像为代表;第三阶段以北齐石刻为代表。

5.佛教建筑第五章灿烂求备,异彩纷呈——隋唐五代美术在总体把握本期美术发展概貌的基础上, 理解初唐画坛上的两大画风,尤其是阎立本的绘画艺术;了解张萱、周昉的绮罗人物画以及孙位的《高逸图》;了解青绿山水的发展与水墨山水的兴起;理解花鸟画兴起于唐的原因, 了解唐代的画马名家及风俗画家;了解唐代佛教壁画和陵墓壁画;知道唐代画论中的美学思想;了解佛教雕塑与陵墓雕刻。

了解一、概述总体把握本期美术发展概貌二、人物画重点掌握1.初唐画坛上的两大画风阎立本《步辇图》、《职贡图》、《历代帝王图》重点掌握2.“画圣”吴道子重点掌握3.风腴华贵之美——张萱、周昉的绮罗人物画4.魏晋遗风——孙位及其《高逸图》重点掌握三、青绿山水的发展与水墨山水的兴起1.展子虔及其《游春图》2.李思训父子的青绿山水画3.水墨山水画的发展4.中晚唐山水画的水墨运动与画家重点掌握四、中晚唐花鸟画的兴起1.花鸟画溯源2.花鸟画兴起于唐的原因3.中晚唐时期知名的花鸟画家4.唐代的画马名家及风俗画家画马名家韩干《牧马图》,风俗画家韩愰《五牛图》五、佛教壁画和陵墓壁画1.盛世之光——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2.地府世象——墓室壁画重点掌握六、画论中的美学思想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2.绘画史论中的著名命题:“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在笔先”、“品论”、“水墨为上”七、佛教雕塑与陵墓雕刻1.大唐风采----佛教造像2.魂兮归来----唐陵雕刻“昭陵六骏”八、绚丽多姿的“唐三彩”第六章开宗立派的时代——宋辽金元美术绘画艺术是本期的重点。

因此,在总体把握本期美术概貌的基础上, 理解宋代院画、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较之前代的发展及各种绘画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了解赵孟頫和元初画坛上的“复古”思潮,重点理解“元四家”的山水画艺术及中国文人画的特点, 了解水墨花鸟画的新面貌,了解本期的寺观壁画。

了解一、概述总体把握本期美术概貌领会二、宋代的画院及院画1.画院的渊源2.宋代的画院与画学3.院画的艺术特征三、花鸟画的发展重点掌握1.“富贵”与“野逸”风格的并存——徐熙和黄筌的花鸟画艺术2.精丽典雅的北宋院体花鸟画3.借物寓意,寄情于墨----文同、苏轼的绘画及其绘画主张重点掌握轼的艺术美学主张主要有:“诗画一律”、“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寓意于物则乐,留意于物则病”、“论画以形似,见以儿童邻”、“成竹在胸”四、山水画重点掌握1.南北画派相映生辉——荆浩、关同、董源、巨然的山水画北派荆浩《匡庐图》、关同《关山行旅图》南派董源《潇湘图》、《溪山行旅图》、《龙袖郊民图》,巨然《秋山问道图》重点掌握2.势壮雄强,旷远悠深——北宋中原画派与院体山水画宋初山水画以李成、关同、范宽为代表.李成《晴峦潇寺图》、《读碑窠石图》,范宽《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院体山水画代表郭熙《早春图》、《林泉高致集》宋代山水画的第一种艺术境界3.“米点山水”与青绿山水重点掌握4.“一之半角”式的境界——南宋“四家”的山水画“南宋四家”李唐《清溪渔隐图卷》、刘松年《四季山水图卷》、马远《踏歌图》、《梅石溪凫图》、夏圭《溪山清远图卷》、《长江万里图》宋代山水画的第二种艺术境界重点掌握五、人物画的繁荣1.五代时期的人物画2.宋代的道释人物画3.人物画大师李公麟、梁楷、牧溪李公麟的白描艺术,梁楷、牧溪的“减笔”水墨艺术六、宋代的风俗画和历史故事画重点掌握1.“市井小民”的生活写照张择端《清明上河图》2.借古寓今的历史故事画李唐《采薇图》、陈居中《文姬归汉图》、李公麟《免胄图》七、辽、金、西夏绘画概貌八、巴蜀佛教造像的兴盛大足石刻造像重点掌握九、元初画坛上的“复古”思潮赵孟頫的绘画主张及《鹊华秋色图》重点掌握十、“元四家”的山水画艺术1.文人画形成的历史条件2.“元四家”的绘画艺术中国文人画的特点,“元四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峰雪霁图》)、王蒙、倪瓒、吴镇了解、水墨花鸟画的兴盛十二、寺观壁画1.永乐宫壁画2.元代莫高窟壁画第七章延续与变异——明清美术总体把握本期美术发展概貌。

了解“院派”和“浙派”。

把握“吴门画派”和“明四家”的艺术特点。

掌握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掌握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派的主要画家的作品。

了解明末的人物画大师。

了解清初“四王”、吴、恽、“四僧”及龚贤的绘画艺术。

了解清代的宫廷绘画与仕女人物画。

把握明清的版画艺术。

了解明清的建筑成就。

重点名词概念董其昌、八大山人、扬州画派。

一、概述总体把握本期美术发展概貌及本期绘画艺术的新特点.二、继承两宋院体画风的“院派”和“浙派”重点掌握三、吴门画派和“明四家”沈周《芦山高图》、《苍洲趣图卷》、文征明、唐寅、仇英四、松江画派与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五、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派陈淳《松菊图》、《牡丹图》、《设色花卉》.徐渭《墨葡萄图轴》、《杂花图卷》、《牡丹焦石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