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专题复习——正确运用成语(公开课)
部编版语文中考复习专题讲座课件成语使用复习专题课件

“雨后春笋”“势如破竹”都是褒义词,前 者用在对社会有危害的事情上,后者用在国 民党反动派身上,显然感情色彩用错了,都 属于褒义贬用。
容易褒义贬用的成语举例
1.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2.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3.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域引人
入胜。 4.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5.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2、A、津津乐道: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 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B、如日中天:好像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 盛的阶段。 C、乐此不疲:此:这。因热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 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D、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 得不好意思。
3、A、鹤立鸡群: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外 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B、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C、锐不可当: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 不可抵挡。 D、据理力争:根据道理,尽力维护自己方面的权益、观点 等。
指让学者或行家笑话。 5、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酬劳。 6、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7、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8、班门弄斧:班,指古代的巧匠鲁班。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常见的容易敬谦错位的成语
(二)敬辞 1、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要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2、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3、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4、洗耳恭听:洗清耳朵,恭敬地听讲。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
8、A、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B、心无旁骛:旁; 另外的;骛:追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 心思集中,专心致志。C、恼羞成怒:由于羞愧到了 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D、亲信大患:指严重隐 患或要害部门的大患。
中职语文综合复习二 专项系列之 成语部分 含解析答案

中职语文综合复习二专项系列之成语部分《考试说明》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D,着重考查运用成语,其次是俗语。
成语在高考试卷中所占的比重,不仅体现在对成语的辨析使用专项上,而且在语音、字形及语言表达中均有涉及,因此,成熟语的掌握必须是全方位的,从读音、字形、结构、意义到使用。
成语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实际也是对考生文化积淀的考查。
而恢复高考起,到目前为止,几乎年年有成语题。
这是因为汉语中成语数量特别大,一个高中毕业生拥有多少成语,能否正确使用,确实是衡量其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还因为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因此它也是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
虽然高考年年考成语,但是得分率并不一定就高,这就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高考考查成语,生疏度是有所控制的,既非十分生僻,又非过于浅易,一般来说,出现在试卷上的成语应是比较常见的;而且选项设置的语境,大多是经过强调的语境。
考查形式主要有成语使用正误判断的单项选择式和选择填空式两种。
复习目标1.能够辨析成语错用的主要类型。
2.掌握高考成语题的主要解题方法考点说明1.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正确使用。
2.能力层级为D级(应用)。
复习重点1.理解容易望文生义、前后重复的成语2.辨析容易混淆、不合语法的成语下面就结合近几年高考的情况谈谈成语的测试和应答。
一、题型设误类型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10种: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 2.张冠李戴,用错对象3.不合语法,搭配不当 4.画蛇添足,前后重复5.不知谦恭,颠倒尊卑 6.不合逻辑,自相矛盾7.混淆情感,褒贬不分 8.范围不清,轻重失当9.忽视演变,不明来源 10.形似混淆,疏忽错解㈠望文生义,曲解词语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命题者设题时常常利用我们不理解成语的含义,在设题时望文生义,故意曲解词义。
2025中职高考语文备考成语熟语复习

(六)注意成语的使用语境 在成语的辨析中,要注意文体色彩,即书面语与口语的区别。如“进退维谷”与“进退
两难”这一对成语,意思相近,都指陷入困境、不知如何是好。但是如果在文体色彩方 面进行区别,“进退维谷”就偏书面化,“进退两难”偏口语化。
(七)注意惯用语的使用 惯用语是具有特定含义、形式短小、口语性很强的固定词组。如,“三下五除二”“三天打
3.搭配(对象)不当 例:石刻作品上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分析:“美轮美奂”的“轮”是“高大”的意思,“奂”是“众多”的意思,适用的对象应是高大的 建筑物而非人物形象。这里用于形容人物形象,是明显的搭配不当。
4.谦敬错位 例: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 蓬荜生辉。 分析:“蓬荜生辉”是谦辞,理应是用在别人来到自己的家时,表示敬重而说的话。但此句 误用为敬贺之辞。
三、考情分析
2013年至2023年考查的全是成语,均表述为选出“不恰当”的选项。 就近五年的考查趋势来看,减少了熟语的考查,增加了成语应用的考查, 命题更贴近生活实际,未见冷僻的成语,考生应加强对常用成语意义理解 和积累。
四、复习方法
正确理解成语既要注重整体理解,也要注意关键字的把握。整体理解的含义是: (一)明确成语的意义
从考查的成语、熟语的重点来看,近十年来的高考题,分别考查以下 六个知识点,具体分析如下:
年份考点褒贬失当
2012
1
2013
1
2014
1
2015
1
2016
2017
2018
2019
1
2020
1
3
搭配(对 象)不当
1 1 1
1
中职语文“正确使用词语”专题复习教案

中职语文“正确使用词语”专题复习教案“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专题复习教案【教学要点】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教学时间】三教时【教学过程】:一、近义词的辨析与选用:(一)题型及解题示例:[试题1].(2005年高考北京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那天夜晚,他抱着吉他即兴演唱了几支歌,脸上是的表情,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淳朴。
我一次感受到,好的男子汉本质上都是农夫,朴实,宁静,沉湎于自己的园地,那是音乐、绘画书籍。
A.迷醉不止不管还是B.陶醉不只不管还是C.迷醉不只如果或者D.陶醉不止如果或者【答案】A【解析】“迷醉”与“陶醉”:两个词的词义极为接近,但很显然,“迷醉”的程度要比“陶醉”深,它是指“沉迷,陶醉”。
原句中用这两个词语都可以,但后文中“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纯朴”的描写,显示出“他”在音乐中的那种沉迷的状态,选用“迷醉”更好。
“不止”和“不只”:这两个词的词义较难区分,一定要仔细辨析。
“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强调“数目多”;“不止一次感受到”,表明“感受”了很多次。
“不只”是“不但,不仅”之意,不能与“一次”相搭配。
最后两个词语的区别较好辨析。
“不管……还是……”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表明“音乐”“绘画”“书籍”都能成为“好的男子汉”的“园地”。
而“如果”与“或者”不搭配。
最后这两个空可以成为考生解答这道题的突破口,但也同时说明这道题迷惑项的设置过于简单。
[试题2](2005年高考辽宁卷)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借文字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情感还没有凝练。
中职语文专题复习——正确运用成语(公开课)

练习篇
1、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 “国家破产”的边缘。 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望文生义。
2
浩如烟海:形容图书、典籍等极为丰富。用错对象
3、看好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 忍痛割爱。
1、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 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日理万机”这一成语多指高级领导人政务繁忙。
2、八(6)班涌现出四个优秀小组,十多个先进学 生,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 “可歌可泣”是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用在此处显得大词小用。
七、敬谦错位 该用敬辞的地方误用了谦辞,
积累篇
常见语义前后矛盾的例子:
问题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 未发现前就应防微杜渐 没有份量的不刊之论 浮光掠影的看留下极深印象 精心组织而不期而遇
积累篇
常见的谦词和敬词:
蓬荜生辉(谦词) 鼎力相助(敬词) 不情之请(谦词) 敬谢不敏(敬词) 才疏学浅(谦词) 高抬贵手(敬词) 信笔涂鸦(谦词) 不吝赐教(敬词) 一孔之见(谦词) 洗耳恭听(敬词)
“耸”和“骇”都有“使人震惊”的意思,但也有 明显的区别。 “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甚至捏造事实,使人震惊, 所说的事不一定存在。 “骇人听闻”指的则是某种确实存在的、听了令人 震惊的事。
总结篇
误用类型
1、望文生义 3、褒贬误用 5、前后矛盾
2、用错对象 4、语义重复 6、不分轻重
7、谦敬错位 8、近义混淆
该用谦辞的地方误用了敬辞。
1、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 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 一定会使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别人的字画挂 在自己室内而使自己非常荣耀。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
《正确运用成语》课件

05
06
形容非常喜欢,爱不释手:__________( 爱不释手)
改错题
改错题1:下列成语中有错别字,请改正 察颜观色 -> 察言观色
相形见拙 -> 相形见绌 唇枪舌箭 -> 唇枪舌战
THANK YOU
02
正确运用成语的方法
理解成语的含义
总结词:准确把握
详细描述:在运用成语之前,首先要理解成语的含义,包括它的字面意义和深层 含义。可以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或成语词典来了解成语的准确含义。
注意成语的褒贬色彩
总结词
情感色彩辨析
详细描述
成语往往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在运用成语时,要注意其情感色彩,避免使用不当造成 误解。
03
常见成语误用示例及 纠正
望文生义
总结词
指对成语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意 义上,没有深入理解其真正的含
义。
详细描述
例如,成语“首当其冲”常被误解 为“首先接受任务,首先行动”的 意思,实际上它是指首先受到攻击 或遭遇灾难。
纠正方法
深入了解成语的出处、背景和含义 ,正确理解并运用。
语义混淆
总结词
纠正方法
音韵优美
成语的音韵搭配和谐,读起来 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感。
成语的来源与演变
来源
成语的来源十分广泛,有的来自古代文献、有的来自民间谚语、有的来自宗教 经典,还有的来自外来文化。
演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成语的意义和用法也在不断地演变。一些古老 的成语可能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含义,而一些新产生的成语则不断涌现,成为现 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注他人的语言表达,尤其是正式场 合和文学作品中,注意成语的使用是 否得当,积累正确的用法。
正确运用成语(公开课)

八、近义混淆
最近一段时间,在巴基斯坦发生的一系列耸 人听闻的恐怖事件,再次给这个饱受社会动 乱之苦的国家敲响了警钟。
“耸”和“骇”都有“使人震惊”的意思,但也有 明显的区别。 “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甚至捏造事实,使人震惊, 所说的事不一定存在。 “骇人听闻”指的则是某种确实存在的、听了令人 震惊的事。
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 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 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2、这篇文章见识浅陋,属于不刊之论,总编决定不予 发表。 (“不刊之论”是不可改动的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 容言论精当,无懈可击。)
二、用错对象
1、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 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日理万机”这一成语多指高级领导人政务繁忙。
2、八(6)班涌现出四个优秀小组,十多个先进学 生,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 “可歌可泣”是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用在此处显得大词小用。
七、敬谦错位 该用敬辞的地方误用了谦辞,
总结篇
误用类型
1、望文生义 3、褒贬误用 5、前后矛盾
2、用错对象 4、语义重复 6、不分轻重
7、谦敬错位 8、近义混淆
实战篇
1、下列句子加横线成语运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 C)
A、我们班的张新同学喜欢学别人说话腔调, 学得惟妙惟肖。 B、小明真是独出心裁,制作的风筝就是与众 不同,令人叫绝。 C、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学习 热情鼓动起来。 D、你们学校打篮球的水平实在高,我们甘拜 下风。
2、下列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A、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 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1)来源:
神话传说
天衣无缝
寓言故事
朝三暮四
历史故事
三顾茅庐、纸上谈兵
不耻下问、锦上添花、中流砥柱、痛改前非、战无不胜、循 文人作品
规蹈矩、恨铁不成钢
外来文化
想入非非
(2)结构:
主谓关系 并列关系 动宾关系 偏正关系 补充关系
想入非非、天衣无缝 朝三暮四、循规蹈矩 三顾茅庐、痛改前非 不耻下问、纸上谈兵、锦上添花、中流砥柱 战无不胜、恨铁不成钢
(2)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对对小而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 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 答案 错误。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这里着 眼于字面的“灵活”意义来用,属于望文生义。
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 例句:小说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描绘 得活灵活现,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
悬壶济世(行医) 扣人心弦(诗文、表演) 荡回肠(文章、乐曲)
(三)辨感情色彩,避褒贬失当 词语的色彩一般分为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两类。 感情色彩有词语的褒义、中性和贬义的区别,语体色彩有词语应用 于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成语的色彩主要是指感情色彩。命题人常常故 意弄错成语的感情色彩以迷惑考生。
请判断下列句子中加颜色成语的使用是否正确,并作分析。 (1)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 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答案 错误。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不合语境。 (2)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 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答案 正确。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褒义词,可用于正面描写作者的匠心。符合语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得相形见绌了
让人贻笑大方
责无旁贷的责任 忍俊不禁地笑了 目前的当务之急 海内外闻名遐迩
2021/3/9
19
积累篇
常见语义前后矛盾的例子:
问题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 未发现前就应防微杜渐 没有份量的不刊之论 浮光掠影的看留下极深印象 精心组织而不期而遇
2021/3/9
7、谦敬错位 8、近义混淆
2021/3/9
15
积累篇 常见容易因望文生义而出错的成语 :
如履薄冰 首当其冲 望其项背 不刊之论
不寒而栗 三人成虎 差强人意 危言危行
Hale Waihona Puke 2021/3/916
积累篇
常见容易张冠李戴的成语: 汗牛充栋 楚楚动人 举案齐眉 破镜重圆 天伦之乐 慷慨解囊 豆蔻年华 对簿公堂 下里巴人
2021/3/9
9
五、前后矛盾
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 回事,前后矛盾。 1、 三组组长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 2、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 组织了这次同学会。 3、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军战 士, 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2021/3/9
2、王校长的一番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大家对
这件事纷纷谈了自己的想法。
。 “抛砖引玉”中的意思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
自己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一般用在自
2己021/身3/9 上。
13
八、近义混淆
最近一段时间,在巴基斯坦发生的一系列耸 人听闻的恐怖事件,再次给这个饱受社会动 乱之苦的国家敲响了警钟。
用在此处显得大词小用。
2021/3/9
11
七、敬谦错位 该用敬辞的地方误用了谦辞,
该用谦辞的地方误用了敬辞。
1、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 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 一定会使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别人的字画挂 在自己室内而使自己非常荣耀。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
2、王校长的一番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大家对 这件事纷纷谈了自己的想法。 。 “抛砖引玉”中的意思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
10
六、不分轻重
有些成语词义较重,有些成语词义较轻。特定的语境 要选用轻重相配的成语,否则会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1、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 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日理万机”这一成语多指高级领导人政务繁忙。
2、八(6)班涌现出四个优秀小组,十多个先进学 生,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 “可歌可泣”是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自己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一般用在自 己身上。
2021/3/9
12
七、敬谦错位 该用敬辞的地方误用了谦辞,
该用谦辞的地方误用了敬辞。
1、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 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 一定会使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别人的字画挂 在自己室内而使自己非常荣耀。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
2021/3/9
8
四、语义重复
与成语相同意思的词语在句子上下文已有表述,导致 语意重复。
1、夜黑风高,周小羽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 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2、刘小杨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 言之隐的苦衷。 3、小石头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但 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4、班主任忍俊不禁地笑了。 5、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6、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救人。
2021/3/9
3
考纲要求 考查内容 考查形式
“正确运用词语 ” 成语在句子中的运用 选择题
2021/3/9
4
成语运用中常见的几种错误类型
分析篇
2021/3/9
5
一、望文生义
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导致误用。
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 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期末复习之
——正确运用成语
2021/3/9
1
成语是汉语言的瑰宝,是长期习用的定 型化的短语,数量繁多,历史悠久,运用广 泛,具有语言凝练、音韵和谐的特点,在口 头及书面表达中使用成语,能大大增强语言 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021/3/9
2
来源:
(1) 历史故事 (2) 寓言故事 (3) 神话传说 (4) 古典文学作品 (5) 生活中的约定俗成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 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2、这篇文章见识浅陋,属于不刊之论,总编决定不予 发表。
(“不刊之论”是不可改动的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 容言论精当,无懈可击。)
2021/3/9
6
二、用错对象
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 就要出差错。
1、116寝室里的七位小伙子都只有十三四岁,他 们一个个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1、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 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趋之若鹜”像成群的鸭子一样争先恐后地跑过去, 比喻许多人争相追逐,含贬义。)
2、园丁康居工程要启动了,消息一传出,广大教 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 “弹冠相庆”指一个人做官或升官,其同伙也应将
得到提携而互相庆贺,含贬义。)
(“豆蔻”是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龄”。用来修饰 “小伙子”显然是用错了对象。
2、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苍山。苍山如屏 , 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 “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巧极
其精2021/巧3/9 。)
7
三、褒贬误用
有一些成语,带有感情色彩,在该用褒义词的句中 用成了贬义词,在该用贬义词的地方用成了褒义词。
“耸”和“骇”都有“使人震惊”的意思,但也有 明显的区别。 “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甚至捏造事实,使人震惊, 所说的事不一定存在。 “骇人听闻”指的则是某种确实存在的、听了令人 震惊的事。
2021/3/9
14
总结篇
误用类型
1、望文生义 3、褒贬误用 5、前后矛盾
2、用错对象 4、语义重复 6、不分轻重
2021/3/9
17
积累篇
常见贬义词
始作俑者 罄竹难书 自食其果 胸无点墨 无所不为
饱食终日 兴风作浪 哗众取宠 鸡犬不宁 夸夸其谈
空洞无物 两面三刀 充耳不闻 处心积虑 拈轻怕重
2021/3/9
18
积累篇
常见语义重复的例子:
好像如芒在背
真知灼见的意见
至今还记忆犹新 人民生灵涂炭 难言之隐的苦衷 津津乐道地说 浑身遍体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