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孔雀东南飞》练习题(含答案)
《孔雀东南飞》练习题及答案

《孔雀东南飞》练习题及答案1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对诗的内容、语言、表达技艺作简要的阐释。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解】:1、外弟:表弟。
2、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
3、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1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七言绝句(或绝句),押的韵是。
(2)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此诗的首联与颈联写景,诗人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2)尾联连用两个典故,诗人将比做,又将比做,表达了诗人。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这首词运用了的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字。
(2)作者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孔雀东南飞》练习题答案 1、C、A、A、B、D、A 、C、B—13略14、嘱咐后世的人,要以此为戒,千万不要忘记。
15、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为什么招致苛责呢?16、虽然与府吏约好了,(但)同他永远没有机会见面了。
《孔雀东南飞》练习及答案(二)

《孔雀东南飞》练习及答案《孔雀东南飞》练习及答案《孔雀东南飞》1、下列加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1、A)A、公姥(mǔ)簿(bó)禄相伶俜(píng)B、葳蕤(wēiruí)玳瑁(dàimào)王当(dāng)C、钱帛(bó)便(biài)言多令才否(pǐ)极泰来D、摧藏(zàng)虽与府吏要(yāo)敷衍塞(sè)责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终老不复取。
B、箱帘六七十。
C、谓言无誓违。
D、府吏见丁宁。
E、奄奄黄昏后。
F、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2、F(A、“取”通“娶”B、“帘”通“奁”C、“誓”通“愆”D、“丁宁”通“叮咛”E、“奄奄”通“晻晻”,日色昏暗无光的样子)3、下列句中没有偏义复词的一项是(3、A)A、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C、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D、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4、从题首的注音与释义中,选择恰当的将序码填入相关的例句括号中。
相注音:A.xiāngB.xiàng释义:A.观察、审察B.命相C.辅助D.古代官职名E.互相F.表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①儿已薄禄相(音B义B),幸复得此妇②操虽托名汉相(音_B__义_D__),其实汉贼也③誓不相(音A_义F)隔卿,且暂还家去④枝枝相(音A义E_)覆盖,叶叶相(音A义E)交通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音B义C_)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音A_义E)师⑦朱文子相(音B义C)三君,妾不衣帛⑧胜不敢复相(音B义A)士5、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并指出它们和现代汉语的区别①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自由自在②虽与府君要古义:约今义:需要③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同情人家④适得府君书古义:刚才今义:适合⑤却与小姑别古义:回头今义:转折词⑥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今义:再三叮嘱⑦好自相扶将古义:服侍⑧何意出此言古义:料想今义:心意⑨举手长劳劳古义:怅惘若失⑩奄奄黄昏后古义:暗沉沉的今义:气息将绝6、阅读“新妇谓府吏……吾独向黄泉。
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拓展模块课文练习孔雀东南飞

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拓展模块课文练习孔雀东南飞1、找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其义。
终老不复取(取通娶,娶妻)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软而结实) 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嘱咐)摧藏马悲哀(藏通脏,脏腑)儿今日冥冥(冥冥通暝暝,日落)合葬华山傍(傍通旁,旁边)2、找出下列的偏义复词并解释。
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相当于一块化石,又叫化石语素。
例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之意。
如口语中:“有个好歹”(偏在“歹”)“吉凶未卜”(偏在“凶”)等。
便可白公姥(偏“姥”)昼夜勤作息(偏“作”)我有亲父母(偏“母”)逼迫兼弟兄(偏“兄”)否泰如天地(偏“泰”)其日牛马嘶(偏“马”)3、解释下列古今异义的词语守节情不移(古义:遵守府里的规。
今义:指妇女不改变节操。
)妾不堪驱使(古义:使唤。
今义: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
)共事二三年(古义:一起过日子。
今义:在一起工作。
)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
)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
今义:值得怜悯或同情。
)以此下心意(古义:委屈。
今义:对人的情意,意思。
)勿复重纷纭(古义:麻烦。
今义:多而杂乱。
)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
今义: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感君区区怀(古义:真情挚意。
今义:形容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自可断来信(古义:指来做媒的人。
今义:寄来的书信。
)承籍有宦官(古义:官宦,做官的人。
今义:太监。
)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安排。
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
)便利此月内(古义:吉利。
今义:方便。
)蹑履相逢迎(古义:迎接,迎着。
今义:说好话巴结别人。
)人事不可量(古义:人事变化。
今义:关于人员的录用、调配、培养、奖惩的工作。
《孔雀东南飞》测试题含答案

《孔雀东南飞》测试题(含答案)孔雀东南飞》测试题1.选出下列诗句中全部含有偏义复词的一项:()①其日牛马嘶②贵贱情何薄③我有亲父兄④否泰如天地⑤昼夜勤作息⑥女行无偏斜⑦死生,昼夜事也⑧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⑨成败之机,在于今日⑩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A.①③⑤⑦⑧⑨B.①③④⑤⑧⑨C.②④⑥⑦⑧⑩D.②③④⑤⑦⑩2.下列各句中句式相同的两句是()A.非为织作迟B.为仲卿母所遣C.渐见愁煎迫D.仕宦于台阁E.我命绝今日F.赍钱三百万3.对下列句子的意思有AB两种理解,在理解正确的项后面的括号里打“√”。
①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A.孔雀向东南方向飞去,每飞五里就徘徊一阵。
()B.孔雀向着东南方向飞,飞了一段就一次徘徊。
()②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A.从十三到十六岁,(我)学了织布,学了裁衣,学了弹箜篌,也学了经书学了礼仪。
十七岁上做了你的妻,心里常常痛苦伤悲。
()B.我十三岁能织精美的白绢,十四岁学会裁衣,十五岁能弹箜篌,十六岁又诵读诗书。
十七岁做了你的妻子,心中常常痛苦悲伤。
()③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A.很短的时间就织了很多的布,婆婆却仍然嫌织得很慢。
()B.三天截下五匹绢,婆婆还故意嫌慢。
()④寡妇起彷徨。
A.独自等待丈夫的女人,起身彷徨不定。
()B.死了丈夫的妇人,起身彷徨不定。
()4.对《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的正确理解是哪一项?[]A.二人不能忍受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迫害,以死来解脱夫妻被拆散的痛苦。
B.由于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二人相信人死后灵魂可以见面,因此以死来求得团聚。
C.在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统治下,他们不敢以斗争去争取幸福,却以死来逃避现实。
D.二人的殉情,既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也是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控诉和反抗。
5.将下列句中的通假字用横线划出来,并在括号内写出相通的字:(1)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孔雀东南飞练习题

孔雀东南飞练习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孔雀东南飞》是一首____朝的长篇叙事诗,全诗共____行。
2. 诗中描述了主人公刘兰芝与____的爱情故事,最终因____而悲剧收场。
3. 刘兰芝在诗中被称为“____”,象征着她的美貌与贞烈。
4. 诗中通过____的描写,展示了刘兰芝的高洁品质。
5. “孔雀东南飞”这一意象在诗中象征着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孔雀东南飞》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B. 王维D. 无名氏2. 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汉朝D. 明朝3. 刘兰芝在诗中被比喻为哪种动物?A. 孔雀B. 凤凰C. 鹤D. 鹿4. 诗中刘兰芝的丈夫焦仲卿的职业是什么?A. 官员B. 士兵C. 农民D. 商人5. 诗中刘兰芝最终选择了什么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A. 投河自尽B. 服药自尽C. 悬梁自尽D. 饿死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性格特点。
2. 请分析《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的形象。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孔雀东南飞》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分析《孔雀东南飞》的艺术特色,包括诗歌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
五、翻译题(每题5分,共10分)1. 将以下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 将以下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六、诗歌创作题(20分)1. 请以《孔雀东南飞》为灵感,创作一首现代诗歌,主题为“爱情与自由”,不少于8行。
七、综合分析题(10分)1. 结合《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情节,分析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是如何产生的,并探讨其对当代社会价值观的启示。
请注意:本试卷练习题仅供参考,具体答案需根据《孔雀东南飞》原文内容进行解答。
《孔雀东南飞》文言知识专题训练及答案

《孔雀东南飞》文言知识专题训练(120分)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23分)1.仕宦于台阁()2.头上玳瑁光()3.交广市鲑珍()4.孔雀东南飞()5.手巾掩口啼()6.卿当日胜贵()7.晚成单罗衫()8.留待作遗施()9.千万不复全()10.足以荣汝身()11.以此下心意()12.戒之慎勿忘()13.时人伤之()14.五里一徘徊()15.三日断五匹()16.自名秦罗敷()17.府吏马在前()18.新妇车在后()19.逆以煎我怀()20.贫贱有此女()21.理实如兄言()22.槌床便大怒()23.便利此月内()二、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13分)1.汝是大家子()2.何言复来还()3.誓天不相负()4.仕宦于台阁()5.今日被驱遣()6.为仲卿母所遣()7、会不相从许()8、还必相迎取()9、渠会永无缘()10、箱帘六七十()11、赍钱三百万()12、杂彩三百匹()13、从人四五百()三、指出下列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
(54分)1、为⑴为诗云尔;()⑵非为织作迟;()⑶始尔未为久;()⑷阿母为汝求;()⑸时时为安慰;()⑹自名为鸳鸯;()⑺君家妇难为;()⑻为仲卿母所遣;()⑼十七为君妇。
()2、相⑴及时相遣归;()⑵会不相从许;()⑶好自相扶将;()⑷登即相许和;()⑸誓不相隔卿;()⑹相见常日稀;()⑺儿已薄禄相。
()3、且⑴吾今且报府;()⑵且暂还家去;()⑶四体康且直;()4、自⑴自可断来信;()⑵本自无教训;()⑶好自相扶将;()⑷物物各自异;()⑸不图子自归;()⑹自君别我后;()⑺我自不驱卿。
()5、何⑴何乃太区区;()⑵隐隐何甸甸;()⑶何意致不厚;()⑷何言复来还。
()6、谢⑴谢家来贵门;()⑵阿母谢媒人;()⑶多谢后世人。
()7、若⑴今若遣此妇;()⑵腰若流纨素;()《孔雀东南飞》文言知识重难点突破(答案)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仕宦于台阁(名词“仕”作动词:做官)2.头上玳瑁光(名词“光”作动词:发光)3.交广市鲑珍(名词“市”作动词:购买)4.孔雀东南飞(方位名词“东南”作“飞”的状语:朝东南方向)5.手巾掩口啼(名词“手巾”作“掩”的状语:用手巾)6.卿当日胜贵(名词“日”作“胜”的状语:一天天)7.晚成单罗衫(名词“晚”做“成”的状语:在晚上)8.留待作遗施(动词“遗施”做名词:遣施之物,纪念品)9.千万不复全(形容词“全”作动词:保全)10.足以荣汝身(“荣”形容词使动:使----荣耀)11.以此下心意(“下”名词使动:使……委屈)12.戒之慎勿忘(“戒”,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警戒)13.时人伤之,为诗云尔(“伤”,为动:为...哀悼)14.五里一徘徊(名词“五里”作动词:飞五里)15.三日断五匹(名词“三日”作状语,隔三日)16.自名秦罗敷(名词“名”作动词,取名)17.府吏马在前(名词“马”作动词,骑马)18.新妇车在后(名词“车”作动词,坐车)19.逆以煎我怀(动词“煎”使动用法,使……受煎熬)20.贫贱有此女(形容词“贫贱”作名词,贫穷、没地位的人家)21.理实如兄言(名词“理”作状语,按道理)22.槌床便大怒(名词“槌”作动词,敲)23.便利此月内(形容词“利”作动词,吉利)二、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中职语文《孔雀东南飞》配套练习

附1:《孔雀东南飞》赋、比、兴手法的运用配套练习请根据所学微课,判断:下列诗句中,分别运用了赋、比、兴手法中的哪一种?1.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6.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7.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
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
()8.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9.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0.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11.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12.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1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14.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15.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
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
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
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
()。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29.《孔雀东南飞》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二十九孔雀东南飞练习与思考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公姥.( ) 伶俜..( ) 聘.( )礼磐.( )石..( ) 腰襦.( ) 葳蕤拊.( )掌否.( )泰赍.( )钱踯躅..( ) 摧藏.( ) 仕宦.( )答案:公姥.(mǔ) 伶俜..(wēi ruí)..(líng pīng) 腰襦.(rú) 葳蕤聘.(pìn) 礼磐.(pán)石拊.(fú)掌否.(pǐ)泰赍.(jī)钱踯躅..(zhí zhú) 摧藏.(zàng) 仕宦.(huàn)二、偏义复词是文言实词运用的一种特殊现象,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做陪衬。
常见的偏义复词有两种形式: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请运用这些知识,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并解释。
1.便可白公姥答案:公姥,偏义为“姥”,婆婆。
2.昼夜勤作息答案:作息,偏义为“作”3.我有亲父兄答案:父兄,偏义为“兄”4.逼迫兼弟兄答案:弟兄,偏义为“兄”5.其日牛马嘶答案:牛马,偏义为“马”三、写出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1.为:为.诗云尔,做;非为.织作迟,是;始尔未为.久,算;阿母为.汝求,替;时时为.安慰,作为;自名为.鸳鸯,叫作。
2. 故:大人故.闲迟,总是;故.遣来贵门,所以;故.作不良计,故意;知是故.人来,旧、老。
3.举:举.言谓新妇,开口;举.手拍马鞍,抬;莫令事不举.,成功;举.手长劳劳,举起。
4.令:县令.遣媒来,县官;岂合令.郎君,敬词;便言多令.才,美好;莫令.事不举,让。
5.意:何意.出此言,意料;恐不任我意.,心意。
四、要学好文言文,除了需要掌握一些古汉语知识外,还需要了解一些必要的古代文化史知识。
本诗涉及大量的古代文化史常识,其中包括古代的称谓、官职、历法、器物等。
请查阅相关资料,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九孔雀东南飞
复习指导:
1.《孔雀东南飞》原题为____________,选自南朝徐陵编辑的_________,是汉乐府中最有名的诗篇,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_________。
2.本诗通过______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控诉了_______和家长制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愿望。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哽咽.(yè) 遗.(wèi)施否.(fǒu)泰络绎.(yì)
B.伶俜.(pīnɡ) 磐.(bān)石窈.(yǎo)窕公姥.(mǔ)
C.白鹄.(hú) 赍.(jī)钱彷.(pánɡ)徨龙子幡.(fān)
D.葳蕤.(ruí) 鲑.(ɡuì)珍踯.(zhí)躅晻晻.(yǎn)
2.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①却.与小姑别②适.得府君书③可怜
..体无比④汝岂得自由
..⑥举.
..⑤五里一徘徊
言.谓新妇⑦哽咽
..⑪本自无
..⑩既欲结大义
..不能语⑧昼夜勤作息
..⑨便复在旦夕
教训
..
A.①③⑩
B.②⑦⑧
C.⑤⑦⑨
D.④⑥⑪
3.下列各组多义词中,对意义相同的两项判断正确的是( )
①a.儿已薄禄相 b.嬉戏莫相忘 c.黄泉下相见 d.会不相从许
②a.相见常日稀 b.君既若见录 c.渐见愁煎迫 d.府吏见丁宁
③a.阿母谢媒人 b.多谢后世人 c.谢家来贵门 d.谢家事夫婿
A.①bd ②bd ③cd
B.①ad ②cd ③ac
B.①ac ②ad ③bd D.①bc ②ac ③bc
4.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仍更被驱遣
B.汝是大家子
C.为仲卿母所遣
D.渐见愁煎迫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适.得府君书(刚才)
B.故.作不良计(故意) 大人故.嫌迟(特地)
C.幸.可广问讯(幸亏) 幸.复得此妇(希望)
D.徒留无所施.(用处) 留待作遗施.(施舍)
6.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今且.报府四体康且.直
B.君尔.妾亦然诺诺复尔.尔
C.君既若.见录腰若.流纨素
D.于今无会因.因.求假暂归
7.选择没有通假字的一组( )
①终老不复取②伏惟启阿母③箱帘六七十④摧藏马悲哀⑤幸复得此妇⑥泪落便如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⑤⑥
D.②⑤⑥
8.对下列加点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与府吏要.(约定) ②可怜
..还入户(又拜一次) ④谢.家来
..体无比(可爱)③再拜
贵门(离开)⑤多谢.后世人(感谢) ⑥便言多令.才(美好)⑦始适.还家门(适逢) ⑧
留待作遗施
..(赠送)
A.①③④⑤⑧
B.②④⑤⑥⑧
C.①②④⑦⑧
D.①②④⑥⑧
9.“相”可以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相当于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或第三人称代词。
对下面各句中这种用法的“相”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及时相遣归②会不相从许③还必相迎取④好自相扶将⑤嬉戏莫相忘
⑥誓不相隔卿⑦誓天不相负⑧蹑履相逢迎⑨怅然遥相望⑩不得便相许
A.①⑤/②③⑥⑦⑩/④⑧⑨
B.①③⑤/②④⑦⑩/⑥⑧⑨
C.①⑤/②④⑥⑧⑩/③⑦⑨
D.①②⑥/③⑦⑨/④⑤⑧⑩
10.下列加点词从词义上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便可白公姥
..
..⑤仍更被驱遣..②贵贱
..情何薄③昼夜勤作息
..④会不相从许
⑥我有亲父兄
..如天地
..嘶⑩否泰
..⑦留待作遗施
..⑧逼迫兼弟兄
..⑨其日牛马
A.①⑥⑧⑨/②③④⑤⑦⑩
B.①②④⑥⑧⑨/③⑤⑦⑩
B.①⑥⑧/②③④⑤⑦⑨⑩ D.①③⑥⑧⑨/②④⑤⑦⑩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结尾,使全诗产生了质的变化,成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B.《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选自南朝宋人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C.这首诗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在文学史上因其文学价值而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D.诗中采用了托物起兴的手法,借飞禽的离散相依,暗示了焦、刘两人婚姻的破裂,给全诗奠定了缠绵悱恻的抒情基调。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题。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
1.开头两句采用什么艺术手法?对表达全诗内容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诗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艺术手法?突出了女主人公的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画线的诗句,所表现的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
A.勤劳
B.温柔
C.外柔内刚
D.坚强持重
一、1.C 2.C(①退出来;②刚刚;③可爱;④自作主张;⑥发言;⑧只指工作;⑩婚姻;⑪教养。
) 3.A(①a,命相;b、d,单指一方;c,互相。
②a,见面;b、d,我;c,被。
③a,拒绝;b,告诉;c、d,辞别。
)
4.B(B项是判断句。
A、C、D三项是被动句。
)
5.A(B项,后句“故”:仍然。
C项,前句“幸”:希望;后句“幸”:幸而,幸好。
D项,后句“施”意思是“赠送”。
)
6.B(B项“尔”均为“这样”之;A项“且”第一个副词,“暂且”,第二个连词“并且”;C项“若”分别是“如此/像”;D项“因”分别是名词“机会”,连词,“于是”。
)
7.D
8.D(③“再拜”意为“拜两次”;⑤“谢”意为“告诉”;⑦“适”指女子出嫁。
)
9.A(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
10.D(①③⑥⑧⑨为偏义复词,②④⑤⑦⑩不是。
)
11.A(乐府诗歌是现实主义的,《孔雀东南飞》浪漫主义的结尾并没有改变全诗的现实主义风格。
)
二、1.用了兴的手法;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起到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
2.采用赋的手法;突出了女主人公的心灵手巧,多才多艺。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