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20学会看病教案1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学会看病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学会看病人教新课标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理解“艰涩、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走进母亲的心里世界,深深地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学习《学会看病》(一)导入1、同学们,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写父母之爱的,我们都生活在父母的关爱中, 在你生病的时候,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你的?生交流2、有一个小男孩也生病了,那他的妈妈又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 课,好,齐读课题一一生齐读。

(二)字词1、读词语①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之前同学们也预习了,老师这儿有几组词语,谁会读? 出示:我能为力口点的字注对捞晋-并谟正确a按图索饌J )运(}忑)不安2、预习单的第二部分谁来汇报?课件②全都读对了,很好。

现在我们一起读。

春秋时期,秦圜市个叫孙阳的人很辛于识壻.他把各静识马的蜒脸宵咸的一本书,叫<梱吗经J .園为他善于识马,浙以人怕也称他为嵋乐.伯乐的儿于读了述本书以后以为李理7父亲相马的本领.折以就*卷这本书去寻马.结果他寻到了一只癞妗块,这个康语故事就是.°由此.我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生汇报。

师:你看,成语故事能帮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呢。

(三)初步体会“爱” 1、接着汇报,预习单的第三部分,儿子生病时,母亲是怎么做的?2、对比自己生病的经历,你觉得文中母亲的这样做法是爱孩子的表现吗?说说你在文中找到的依据。

方案一:学生从语言、心理中两方面说。

生:语言一一你是从母亲的语言中找到的答案。

生:心理一一你关注到了母亲的心理活动。

方案二:学生只说到心理。

很多同学都从母亲的心理活动中感受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除了心理,你还能从哪儿感受到母亲的爱?生交流3、我们不仅体会到了母亲的爱,还知道母亲的爱都蕴含在这些语言和心理活动当中。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0学会看病》word教案 (1)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0学会看病》word教案 (1)

学会看病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等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激发学生独立面对生活、磨练意志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激发学生独立面对生活、磨练意志的能力。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复习旧知。

先回忆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作者对乌塔的敬佩之情。

2、谈话导人。

一位母亲为了让儿子学会看病,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母亲写的这个故事。

3、揭示课题。

二、交流成果,初步感知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A、认读11个生字。

B、读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

C、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1、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a、说说你画出的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是哪些句子。

b、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c、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

(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某些现象的看法。

)四、再读课文,体会母爱1、学生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3、全班讨论。

a、你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交流中读有关语句。

)b、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交流后读有关句子。

)五、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

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3、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六、总结升华,拓展延伸1、总结: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表示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组:20学会看病》赛课教案_1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组:20学会看病》赛课教案_1

文理兼得重写法《学会看病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课文以独特的视角,反映母爱的广袤、深远。

本课教学目的在于两方面:一是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二是激励学生在生活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这篇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很贴切,学生读后会有十分亲切的感觉。

但现在的孩子在家里依赖父母已经成为习惯,他们能否读懂文中母亲的良苦用心呢?我想还是要在母亲的心里活动上下功夫,引导学生从母亲矛盾的心态中感受到那样一份浓浓的母爱,而且要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借助字典、其他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锻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心里活动的描写表现母亲的情感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体会母亲磨练儿子的特殊母爱,及其心理活动的过程。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心里活动的描写表现母亲情感的方法。

六、课前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移动网络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搜集并阅读作家毕淑敏的资料,阅读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文章。

七、教学流程一、回归单元,写法引入1、回忆本单元的主题和写法(父母之爱。

通过一件事情,抓住人物的描写表达父母对孩子无私伟大的爱)【板书:爱】2、引出课题《学会看病》,作者毕淑敏是不是也用了同样的表达方式?【设计意图】把握单元整体,提纲挈领,突显略读课的特点。

二、感知内容,质疑问难1、学生浏览课文,根据单元引领,边读边进行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2、学生汇报【板书:心理活动】3、根据内容,结合主题,质疑问难她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呢?就让我们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去寻找答案吧。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学会看病》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学会看病》教案

新人教版五班级语文上册《学会看病》教案-教学目标1.生疏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担忧”等词语。

2.培育同学的独立阅读力气。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最近学过的几篇课文里所包含着的浓浓的父母之爱深深地打动着我们。

我想用一首小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会背的同学可以轻轻跟老师一起背:《妈妈的爱》。

(背完后)是啊,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

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妈妈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

这位母亲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文章。

(板书:学会看病,齐读课题)二、学习课文1.选择自己宠爱的方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2.勾画词语。

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沟通对词语的理解,师重点指导理解以下词语:喋喋不休:说话没完没了。

按图索骥:照图上画的样子去查找好马。

是说照样子去做。

忐忑担忧:心神不定,心中担忧。

3.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4.理解内容,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同桌合作读课文,并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

后同桌沟通,再全班沟通。

师点拨,并指导朗读。

1)“既然我是母亲,就应当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回转变了方法”、“马上心软了”、“孩子到底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这些语言和心理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冲突;爱和真情包含其间。

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很担忧,懊悔与自责。

2)“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懊悔,我想……”、“时间是艰涩的流淌,像沙漏坠入我忐忑担忧的心房”、“心苦痛地收缩成一团”此文转自淘.教。

案网体会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将来负责,通过让儿子学习找医生看病,熬炼孩子独立生活的力气。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20学会看病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20学会看病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20学会看病人教新课标一、教材剖析«学会看病»是一篇略读课文,以引导先生自学为主,所以,在教学中,我把〝以先生为主体,开展先生的自动性〞的理念贯串整个教学环节,把〝自主学习〞作为本课教学的主要方式,引抢先生在已有知识、技艺、品德情感的基础上,经过自主、协作、探求学习,加上教员的适当点拨,一步步地了解、感悟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艺:(1)看法生字词,联络上下文或查字典,了解〝打蔫、流畅、残酷、三言两语、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2.进程与方法:(1)以自读为主,读中质疑,读中感悟。

(2)联络实践了解课文内容,深化体会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先生体会母爱,学会了解父母的爱,报答父母的爱。

(2)培育先生锻炼自我,学会自立自强。

三、课文重点经过有感情朗诵课文,体会母亲的爱,感受母亲的爱。

四、课文难点先生经过讨论母亲的言语、心思活动感受母亲的爱。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布置一课时七,教学进程(一)说话导入,释题1.出示课文图片说话导入。

小冤家在干什么?先生能够会答出:一位小冤家在医院看病。

教员:往常,小冤家看病往往有父母陪同,他为什么一团体去看病?让我们一同去讨论事情的真相,好吗?)2.〝板题〞,提醒课题。

(明天我们来学习20课〝学会看病〞),教员板书课题:学会看病。

(二)先生自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词义。

(2)思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先生自读课文。

3.反省先生自学状况:(1)出示课文生字词,反省自学状况。

(刚才教员看到你们读书都很仔细,如今教员来反省一下你们的自读状况,请看下面的生字词,我们一同读读好吗?)(2)先生概括课文内容。

(过渡:同窗们的字词都过关了,估量大家也清楚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谁来通知大家?)(3)指名先生汇报,教员指点。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学会看病》的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学会看病》的教案

五年级语文《学会看病》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特殊母爱。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2、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从生活自理的角度,为人生奠基。

【教学准备】媒体资源【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

同学们,当你生病的时候,你是怎么办的,是自己一个人去医院看病还是由父母陪同你一起去呢?(学生讨论回答)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在儿子生病发烧时却忍心让他独自一个人去医院看病。

这位母亲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看看谁先找到其中的原因。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过查工具书,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教师播放课文朗读,进一步学习课文。

3、引导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重点感悟1、在朗读过程中思考:哪些句子最让你感动,为什么?2、小组内交流,无法解决的问题留待进一步阅读时解决。

教师点拨:(1)“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

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2)“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

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3)“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

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

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这段话讲的是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会生活。

“口授一张路线图”,文中指告诉儿子看病的程序。

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路线图”泛指面对生活、面对困难种种应对的办法,指生存的能力,生活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组:20学会看病》优质课获奖教案_1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组:20学会看病》优质课获奖教案_1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表现人物的方法,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表现人物的方法,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最近学过的几篇课文里所包含着的浓浓的父母之爱深深地打动着我。

我想以一首小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课件出示《妈妈的爱》)请几位同学谈谈读后的感受。

是啊,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妈妈不但不在家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

这位母亲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她是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扫清字词障碍1、汇报预习情况(1)认识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2)用哪种方法理解了哪个词语,试着用它造个句子2、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简要复述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再读课文,划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情感,批注在书上。

2、全班交流读书体会:从描写母亲语言心理的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3、教师总结: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通过让儿子自己去医院看病,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4、选择喜欢的段落和句子,有感情朗读。

四、拓展延伸1、说一说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

2、母亲对儿女的爱的表达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是无私的,伟大的,请用一句话赞美一下自己的妈妈,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20、学会看病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回升。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20学会看病学案新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20学会看病学案新人教版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 20学会看病教案新人教版20*学会看病【学目】1.11个生字。

理解“打蔫、残忍、滔滔不绝、火上浇油、按索、”等。

2.认识主要内容,学作者通人物言和心理活等描绘来表人物。

【航】一、加点字注音。

查字字典,或查资料,也能够向同学老师讨教!打蔫残忍滔滔不绝火上浇油按索局促不安........二、系上下文以下的意思。

火上浇油:按索:【堂研究】三、自由文,勾勒出描绘母言和心理的句子,领会母感情的化,而后多几遍,和同学沟通。

四、品感悟,沟通。

.“地流,像沙漏入我局促不安的心房⋯⋯痛苦地收成一。

”母什么得“地流,像沙漏入我局促不安的心房”从中你领会到了什么?.“我知道不停地磨他,在个程中,也磨自己。

”你后的领会。

“⋯⋯我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传一路,它也不那么正确,但是我的任。

”“口传一路”指什么?从中你领会到了什么?【达】一、以下字音所有正确的一是()。

A.大蔫(niān)怔(zhēn)住喋喋(dié)不休B.(shè)忐忑(tè)拖拉(tà)C.倚(yǐ)在沙漏(lòu)瞬(shùn)D.(zuì)落(qiǎn)磨(niàn)二、天地。

一天,爸爸买了两个圆圆的大西瓜。

夜晚,天气闷热,爸爸招呼我和弟弟一同吃西瓜。

我和弟弟看着西瓜,就忧如看到里面的鲜红的瓜瓤。

爸爸切开了第一个瓜,啊!是个生的,黄里轻轻泛着白色,瓜子也是白嫩嫩的,我和弟弟好绝望。

但是,爸爸一声不吭,泰然自若地切开了第二个。

啊!鲜红的瓜瓤,又黑又满的瓜子,诱人的瓜汁往外渗着,渗着。

“吃吧,吃吧!”爸爸把两片瓜推到我和弟弟眼前笑着说,弟弟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我也刚要吃,忽然发现爸爸拿起了一片生西瓜,咬了一口,嚼了几下,眉间一皱,硬咽下去了。

这时,他发现我正盯着他。

爸爸脸上马上露出了笑脸:“你吃你的吧,这生瓜也很好吃呀!”这时,我的内心真不是味道,手中小小的一片西瓜忽然变重了很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学会看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过程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探究质疑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特殊的母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读文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贫穷的母亲可以坦然从容地让儿子去买自己心爱的小说,慈祥的母亲鼓励儿子满怀信心地写作,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

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

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她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自学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

3.简要复述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6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
三、检查学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2.简要复述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的是母亲发现儿子感冒了,准备照例自己用药给他治病门后又改变了主意,让他自己独自到医院看病。

母亲用这种方式对儿子。

磨练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


3.汇报自己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4.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空白处。

5.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

6.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句子进行汇报并相机指导朗读:
⑴“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

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⑵“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

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⑶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

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

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


(这段讲的是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会生活。

“口授一张路线图”,文中指告诉儿子看病的程序。

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口授”更多的“路线图”,并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生存的能力,这是父母的责任。


7.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8.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快写下来吧!
五、当堂训练
1.请在正确读音下边打“√”:
⑴我看他有点打蔫(niān yān)儿。

⑵当我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zhēnɡzhènɡ)住了。

⑶走廊里想起了脚步声,只是较平日拖沓(tātà)。

⑷时间艰涩(sèshè)地流动着。

2.照样子,写词语:
喋喋不休摇摇晃晃
喋喋不_来日_长按_索骥忐忑不_
3.用“假如”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句子,说说自己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⑴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⑵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⑶我的心立刻软了。

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板书设计
20、学会看病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