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期末课程论文
植物学论文

植物学论文目录第一章植物细胞第二章植物组织第三章种子和幼苗第四章根的形态与结构第五章茎的形态与结构第六章叶的形态与结构第七章花的形态与结构第八章果实和种子的发育与结构摘要万事万物皆有其固有的发展规律,植物也是如此。
一颗植物由种子长成幼苗,然后形成根茎叶各种器官,接着开花结果,这是植物生长必须经历的过程。
而植物的一切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就是植物的基本组成单位。
卵细胞和精细胞结合后形成受精卵,接着发育成种子,然后才能成长成植物,而细胞经过分裂会形成组织,组织则是组成植物器官的基本单位。
植物皆由细胞组成,,那么细胞的形态与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植物细胞虽然大小不一、形状多样,但是其结构基本相同。
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
原生质体由细胞原生质分化而成,原生质是一个细胞内全部生活物质的总称。
真核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细胞膜中间层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细胞膜维持胞内环境,调节和选择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核分核被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而细胞核以外,细胞膜以内部分统称细胞质。
细胞质分胞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膜、液泡、溶酶体、微体,其中叶绿体和液泡为植物细胞特有。
细胞壁是原生质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向外分泌的多种物质复合而成的结构,植物细胞特有。
细胞壁支撑和保护植物细胞,细胞壁分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此外植物细胞还有后含物,植物细胞生活过程中,不仅为生长和分化供应营养物质和能量,同时也产生贮藏物质、代谢废物或植物的次生物质等,这些非原生质的物质称后含物。
后含物有淀粉、蛋白质、脂类等储能物质和晶体。
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种或数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就是植物组织,植物组织是组成植物器官的基本单位。
植物组织有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两类。
仍保持胚性特点,继续进行分裂活动的称为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按照位置可分为分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按照来源可分为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和次生分生组织。
植物科学 植物生理学 大学期末论文

植物科学植物生理学大学期末论文植物科学与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的生物学科学领域,旨在揭示植物生命的奥秘和其无与伦比的适应性。
本论文将全面探讨植物科学和植物生理学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现代农业与生态系统保护中的应用。
植物科学是研究植物的起源、进化、分类以及结构等方面的科学研究领域。
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演化历程对于我们理解植物的适应性和生存机制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植物科学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研究结果,使我们对植物界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作为植物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植物生理学关注植物的生理特性和功能,以及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研究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我们能够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营养吸收和代谢等方面的机制,进而改进农业生产和保护环境。
例如,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有助于我们设计更高效的育种策略,以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农作物的抗逆性。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植物科学和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变得更加重要。
通过了解植物的适应性机制,我们可以寻找培育适应恶劣环境的新品种,并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研究植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与昆虫、细菌和真菌的关系,有助于我们预防和控制农作物病害和害虫侵袭。
除了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之外,植物科学和植物生理学还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至关重要。
植物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通过研究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生态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森林、湿地和草原等生态系统。
此外,研究植物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演化。
综上所述,植物科学与植物生理学在现代农业和生态系统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和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适应性和生存机制,为农业生产的改进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加强对植物科学和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地球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学论文范例优秀3篇

植物学论文范例优秀3篇植物学论文篇一1.1基本情况房屋建筑学在建筑工程专业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工程专业的一个基础性专业学科。
它能够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房屋建筑知识,并且利用这些知识能够选择合适的房屋建筑构图,在合适的时候,学生还能自己设计房屋建筑构图并解决实际建筑中遇到的问题。
房屋建筑学这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向学生们讲解一般建筑的基本结构构造知识和技术,从而掌握房屋建筑业的基本建筑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快速的绘画房屋建筑设计图,提高学生的建筑专业实践能力。
高职房屋建筑学具有较强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能够培养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开设这一门课程,能够为学生建筑工程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既培养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在建筑方面的新创意和新想法,能够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1.2教学内容比较落后,教学观念需要更新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工程建筑专业都开设了房屋建筑学这一学科,但是很多学校所使用的书籍内容比较陈旧和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建筑发展的新要求。
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落后,所使用的书籍没有更新,还是沿用以前的课本。
现在很多新的建筑应用技术没有进行讲解或者讲解不全面,比如现在普遍使用的框架结构、铝合金结构、塑钢门窗等工艺缺少介绍。
很多书中所讲的建筑工艺和结构都是以前使用的,已经淘汰或者快被淘汰的东西。
这就导致了房屋建筑学所讲的内容与社会的实际需要脱离,学生们所学的内容不能够完全的适应以后的工作,就意味着工作了以后需要重新学习相关知识,加大了工作的难度。
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选用新的教材,使学生所学的内容更加符合社会的建筑发展要求。
1.3教师教课固于传统,缺少创新现在很多教授房屋建筑学的教(白话文☆)师授课内容单一并且乏味,让学生觉得枯燥,缺少学习的兴趣。
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需要改变。
很多的教师教学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灌输式教学,教师处在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则处在被动接受的位置,缺少师生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不能让双方能够相互了解,不利于教学的水平提高和学生知识的接受和消化,甚至有些时候房屋建筑学这一学科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
植物学方面的毕业论文范文

植物病原微生物与寄主植物的互作机制研究摘要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演变,植物病害问题因病原微生物的活跃而日益严峻,对作物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
本研究深入剖析了植物病原与宿主植物间的精细互动机制,旨在解锁病害发生的深层原理,为科学防控病害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精心策划的一系列实验,我们揭示了病原微生物如何运用多样的感染策略穿透宿主的防御壁垒,以及宿主植物如何借助复杂的防御机制和精细的信号传导路径来反击这些入侵者。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研究中阐明了信号分子(包括植物激素、一氧化氮、活性氧等)在这一互动过程中的核心调节作用,这些分子不仅指挥着宿主的防御策略,还间接影响着病原的致病效力。
此外,我们观察到不同宿主植物在防御策略及信号传导路径上的显著多样性,为抗病品种的培育开辟了新路径。
本项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植物-病原相互作用机理的认知,也为病害管理策略的创新与抗病育种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撑。
通过细致解析信号传导途径及关键调控因子,我们有望开发出更为精准高效、减少化学农药依赖的病害防控策略,保障农业生产的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抗病育种技术的突破将促成更多高抗性、高产高效的作物品种,有效缓解病害对作物产量的负面影响。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挖掘新型信号分子的调控机制,解码关键因子的功能,并加强跨物种的比较分析,力求全面解锁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动的奥秘,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加完备的技术解决方案。
关键词:植物病原微生物;寄主植物;互作机制;信号传导途径;病害防控;抗病育种目录摘要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5)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 (7)2.1 植物病原微生物学基础 (7)2.2 植物病理学基础 (8)2.3 植物免疫学基础 (9)第三章植物病原微生物与寄主植物的互作关系 (10)3.1 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机制 (10)3.2 寄主植物的防御反应 (10)3.3 互作过程中的信号传导与调控 (11)第四章实验方法与技术 (13)4.1 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培养 (13)4.2 实验设计与操作流程 (13)4.3 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14)第五章研究结果与讨论 (16)5.1 实验结果展示 (16)5.2 结果分析与讨论 (17)5.3 与前人研究的对比与联系 (18)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19)6.1 研究结论总结 (19)6.2 对农业生产的意义与建议 (19)6.3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20)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植物病原微生物对农业生产的威胁不容小觑,它们通过侵袭寄主植物引起减产和品质下滑,成为制约全球农业生产的一大障碍。
奥妙植物学结课论文

奥妙植物学结课论文题目月季花的家庭养殖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年级专业2009级计科(师范)学号1011100编号BQ13姓名王波指导老师杨晓红老师成绩王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BQ13摘要:月季花又叫月月红、月月花,更被人们成为“花中皇后”,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
苏轼的《月季》诗中说:“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
”这句诗正好反映了月季花的特点。
作为一种四季皆能观赏的花卉,月季具有很大的优势。
我对月季十分喜爱,也曾养过几盆月季,因此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养殖经验,对月季的家庭养殖做个总结,内容包括月季花的常见品种、生长条件、浇水施肥、扦插繁殖、修剪等多个方面,希望对喜欢月季的花迷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月季花、月月花、月季花繁殖、家庭养殖一、月季花的主要品种首先我们来了解下月季花种类主要有大花月季、月月红、藤蔓月季、丰花月季、微型月季、树状月季、地被月季等,常用来家庭养殖的月季花品种及其主要特征介绍如下;大花月季,品种众多,是现代月季的主体部分。
其特征是:植株健壮,单朵或群花,花朵大,花型高雅优美,花色众多、鲜艳明快,具有芳香气味,观赏性强。
藤蔓月季,藤蔓月季,攀援生长型,根系发达,抗性极强,枝条萌发迅速,长势强壮,一株年萌发主枝7—8个,每个主枝又呈开放性分枝,年最高长势可达5米,具有很强的抗病害能力。
管理粗放、耐修剪、花型丰富、四季开花不断,花色艳丽、奔放、花期持久、香气浓郁。
微型月季,月季家族的新品种,其株型矮小,呈球状,花头众多,因其品性独特又称为”钻石月季”。
主要作盆栽观赏、点缀草坪和布置花色图案。
树状月季,树状月季又称月季树、玫瑰树,它是通过两次以上嫁接手段达到标准的直立树干、树冠。
现树状月季规格,观赏效果好形状独特、高贵典雅、层次分明。
二、月季花生长条件月季喜欢日照充足、空气流通、能避风的环境。
月季花养殖切忌栽培在建筑物的背面或树荫下,但在盛夏炎热时,有适当的侧方遮荫则生长更好。
植物学论文5000字

植物学论文5000字1改进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1.1传统的实验教学传统的药用植物学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一般是带教老师介绍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然后由学生根据实验材料,按照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的描述验证学过的理论知识。
虽然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实验内容和方法己经有了较详细的了解,并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实验操作也有较详尽而规范的要求和不断的督导,但是学生因为缺少实验学习的能动性,在实验过程中大多敷衍了事、照本宣科,不去分析实验的机理,不去探讨实验中的问题,使实验教学的质量在教学活动中大打折扣。
1.2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改进为了配合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改革,对药用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进行一些必要改革。
在实验内容方面,可以把实验内容分为四部分,即基本实验技术;基础的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方法方面:对于不同的实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通过实验课的学习获取知识[2,3]。
1.2.1基本实验技术基本实验技术是指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临时装片的制作、生物绘图技术、显微化学方法以及实验室常用药品、试剂、染液等的配制,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等等,这些基础性的实验技术,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并在期末的实验考核中能有所反映。
实验教学方法就采用传统的教师先讲授,然后学生进行验证的教学方法。
1.2.2基础的验证性实验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为目的,通过药用植物学中的经典实验和观察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植物细胞的基本形态与结构观察;植物组织的主要类型及结构观察;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结构观察等实验。
这些实验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但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调动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实验课显得枯燥,没有生机和活力。
如果我们尝试把“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索性”的实验,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植物生理学实验期末论文

植物生理学实验(设计)论文题目探究不同pH对菠菜叶气孔开度的影响班级 2012及生物本科班队员符广勇赵英松罗昌琴聂艳梅王伟李茂吉指导老师胥老师完成日期 2014年12月27日目录摘要: (i)引言 (1)1. 研究材料及方法 (2)1.1仪器药品 (2)1.1.1研究仪器 (2)1.1.2研究药品 (2)1.2研究材料 (2)1.3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结果记录 (2)2.1.1 结果与讨论一 (3)2.1.2 结果与讨论二 (4)3. 结论 (5)4. 结果分析 (5)参考文献 (6)致谢 (7)附录 (8)探究不同pH对菠菜叶气孔开度的影响作者姓名:符广勇赵英松罗昌琴聂艳梅王伟李茂吉专业班级:2012级生物本科班指导教师:胥献宇摘要:为了探讨pH是否对气孔开度有所影响,配置了柠檬酸—磷酸缓冲液pH为3 4 5 6 7 五个梯度,撕取菠菜叶下表皮在光照培养箱中25℃培养1小时显微镜测得各个pH处理的气孔开度,结果表明:气孔纵径在pH=3—4有所上升。
在pH=4—5下降,pH=5—6又上升,pH=6—7时有所下降。
横径在pH=3—7慢慢的下降的趋势。
由此可见气孔的开闭随着pH的升高慢慢关闭。
因此pH会影响气孔的开闭。
关键词: pH ;气孔开度;菠菜引言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又名波斯菜、赤根菜、鹦鹉菜等,属苋科藜亚科菠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植物高可达1米,根圆锥状,带红色,较少为白色,叶戟形至卵形,鲜绿色,全缘或有少数牙齿状裂片。
影响气孔开度的因素有很多。
为此有学者提出气孔运动的机理有K+积累学说、苹果酸代谢学说、淀粉与糖转化学说。
认为影响气孔开放的渗透物质代谢有三条途径:1、伴随着K+的进入,苹果酸和Cl-也不断地进入,以维持电中性;2、淀粉水解或通过卡尔文循环形成的中间产物转变为蔗糖,同时也形成苹果酸;3、叶肉细胞产生的蔗糖,从之外提进入保卫细胞。
高中生物植物论文2100字_高中生物植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高中生物植物论文2100字_高中生物植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高中生物植物论文2100字(一):校园植物资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摘要:生物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
生物学科中涉及到对多种资源的研究。
学生学习期间,在校园所待时间较长,可以说学校就是学生的“第二个家”。
生活资源的寻找和利用,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眼睛来实现。
校园植物是学生每天随处可见的,其也属于生物教学的资源之一。
校园植物资源为实验教学提供了许多合适的实验材料,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校园植物资源,学生可以参与其中,让学生一目了然,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校园植物;高中生物;教学应用校园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重要场所,很多学校给师生创造了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四季常青的松柏树,有种类繁多的花卉,有荷叶,有灌木,有垂柳,有双子叶植物,有单子叶植物,有热带植物,有温带植物……校园绿化的建设不仅为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而且还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帮助学生理解植物形态,形成科学的概念。
但是目前校园植物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并没有充分的运用到教学之中。
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园植物,是每个生物教师应该加以考虑的问题。
一、提供生物教学资源校园丰富的植物为生物教学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
植物的形态特征、生存进化、基因突变、遗传变异,植物种类等教学材料比比皆是,提供了更多合适的教学资源。
有些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例如,我们使用苔藓来观察叶绿体,可以让学生在校园采取苔藓,这样更直观的使学生了解到苔藓这类阴生植物的生活环境。
再如,学习了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和分离之后,给学生提出问题,思考探究。
校园里有没有其他的材料可以代替教材中的菠菜叶,都有哪些可以用来代替?哪个效果最好?学生通过形象、具体地学习,可以深化对知识的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来化合物对细胞生理代谢的影响—急性Zncl2染毒对小麦幼苗SOD活力影响学院:专业:年级: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外来化合物对细胞生理代谢的影响—急性Zncl2染毒对小麦幼苗SOD活力影响生命科学学院级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摘要:本实验以小麦幼苗为实验对象,从Zn2+毒性的氧化损伤出发,测定染不同浓度的Zncl2(浓度依次为100mg/L、200mg/L、400mg/L、800mg/L和1600mg/L)后小麦幼苗茎叶组织中的SOD的活性变化,来讨论ZnCl2对小麦幼苗茎叶组织SOD酶活性的影响,为研究细胞分子水平毒性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Zncl2浓度为100mg/L与Zncl2浓度400mg/L、800mg/L及1600mg/L相比,SOD酶活的差异极显著,说明Zncl2浓度为100mg/L与其他三个浓度对小麦幼苗SOD酶活的影响差异极大。
当Zncl2浓度分别为100mg/L、200mg/L时,与对照组相比,SOD酶活的差异显著,说明该浓度对小麦幼苗SOD酶活的影响明显。
当Zncl2浓度分别为400mg/L,800mg/L时,SOD酶活的差异不显著,说明该浓度对小麦幼苗SOD酶活的影响不明显。
本实验说明不同浓度的Zncl2对小麦幼苗SOD酶的活性的影响不同。
且对Zncl2影响SOD酶的活性的机制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外来化合物细胞生理代谢影响急性Zncl2染毒小麦幼苗 SOD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Orgotein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别名肝蛋白、奥谷蛋白,简称:SOD。
SOD是一种源于生命体的活性物质,能消除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对人体不断地补充SOD具有抗衰老的特殊效果。
它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的各种组织中,能清除自由基O2(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而O2具有细胞毒性,可使脂质过氧化,损伤细胞膜,引起炎症,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可能促使机体衰老。
在生态系统中,Zn是生物的多种生命代谢活动的重要参与者,生物对Zn的需求大体保持着动态平衡,但当Zn的浓度超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容量或“弹性限度”时,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量就会受到影响,并直接或问接地危害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Zn的不足和过量均会使动植物出现生理代谢紊乱。
植物Zn含量超过50 mg/kg时往往会发生Zn中毒,大量Zn在根部积累,使根系吸收K受到抑制,从而造成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1 实验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小麦幼苗 0.05mol/L pH7.0 PBS缓冲液 SOD试剂盒冰醋酸 6个不同浓度Zncl2溶液(0mg/L,100mg/L,200mg/L,400mg/L,800mg/L,1600mg/L)1.2实验仪器冷冻离心机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恒温水浴锅冰浴微量移液器(50μL,100μL)研钵离心管一次性塑料管纱布粗滤纸1.3试验方法1.3.1 Zncl2染毒处理实验及粗酶提取液的制备小麦浸种5~6h,萌发24~36h后将露白的种子随机摆放于培养皿中,40~50粒/皿左右,生长5天后,分别用不同浓度的Zncl2溶液处理8天后,在同一皿中随机取茎叶0.3~0.5g(每一处理浓度中有4皿即4个重复),按1:10加入预冷的PBS液(1/2用于研磨,1/2用于清洗,小范围研磨,便于冲洗)剪碎,冰浴研磨,倒入离心管并用剩余的PBS液冲洗入离心管,混匀后8000rpm离心15min,上清液即为10%的粗酶提取液,适当稀释后用于SOD酶活性的测定。
1.3.2总SOD酶活测定总SOD酶活测定按表进行试剂测定管(4个)对照管SOD试剂1 1ml 1ml2.5%粗酶提取液40μL蒸馏水40μLSOD试剂2 0.1ml 0.1mlSOD试剂3 0.1ml 0.1mlSOD试剂4 0.1ml 0.1ml充分摇匀,置于370C冰浴40min显色剂2ml 2ml混匀置室温10min,于波长550nm处,1cm光径比色环,蒸馏水调零,比色,测定各管OD值说明:通过实验探索可知粗酶提取液量为40μL 时最适宜。
样品测试前的稀释倍数取样样反应应液总体50%对照管OD 测定管OD 对照管OD )总SOD活力(U /g ⨯⨯÷-=2 结果与分析2.1不同浓度Zncl 2溶液处理小麦茎叶总SOD 酶活性Zncl 2浓度(mg/L ) 各重复的总SOD 酶活力 总SOD 平均值±标准差1 2 3 4 0(对照) 1310.63 930.13 1183.80 887.85 1078.1025±202.7584 100 1138.07 1286.52 1385.48 1484.44 1323.6275±147.7554 200 915.07 1098.08 1006.58 1143.83 1040.8925±101.4515 400 869.32 457.53 457.53 594.79 594.7925±194.1197 800 1084.42 1041.04 607.27 780.78 878.3775±225.0460 1600 634.29983.14951.43348.86729.4300±298.6290由表可知,当Zncl 2浓度为100mg/L 时,与对照组相比,SOD 酶的活性增大,当Zncl 2浓度为200mg/L 、400mg/L 、800mg/L 和1600mg/L 时,与对照组相比,SOD 酶的活性减小。
2.2不同浓度Zncl 2溶液处理后各组之间SOD 活力的检验接过(P 值)说明:当P>0.05时,差异不显著,P<0.05时,差异显著,用“*”表示。
P<0.01时,差异极显著,用“* *”表示,由表可知,Zncl 2浓度为100mg/L 与Zncl 2浓度400mg/L 、800mg/L 及1600mg/L 相比,SOD 酶活的差异极显著,说明Zncl 2浓度为100mg/L 与其他三个浓度对小麦幼苗SOD 酶活的影响P 0mg/L 100mg/L200mg/L400mg/L800mg/L100 0.107 — — — — 200 0.8000.066— — — 400 0.004 * * 0.000 * * 0.006* * — — 800 0.184 0.006 * * 0.276 0.065 — 16000.027 *0.001 * *0.045*0.3640.316差异极大。
Zncl2浓度为200mg/L与Zncl2浓度400mg/L相比,SOD酶活的差异极显著,说明这两个浓度对小麦幼苗SOD酶活的影响差异极大。
Zncl2浓度为200mg/L与Zncl2浓度800mg/L相比,SOD酶活的差异不显著,说明这两个浓度对小麦幼苗SOD酶活的影响差异不大。
Zncl2浓度为200mg/L与Zncl2浓度1600mg/L相比时,SOD酶活的差异显著,说明这两个浓度对小麦幼苗SOD酶活的影响差异较大。
Zncl2浓度为400mg/L与Zncl2浓度800mg/L相比,SOD酶活差异不显著,说明这两个浓度对小麦幼苗SOD酶活的影响差异不大。
Zncl2浓度为400mg/L 与Zncl2浓度为1600mg/L相比,SOD酶活的差异不显著,说明这两个浓度对小麦幼苗SOD酶活的影响差异不大。
Zncl2浓度为800mg/L与Zncl2浓度为1600mg/L相比,SOD酶活的差异不显著,说明这两个浓度对小麦幼苗SOD酶活的影响差异不明显。
当Zncl2浓度分别为100mg/L、200mg/L时,与对照组相比,SOD酶活的差异显著,说明该浓度对小麦幼苗SOD酶活的影响明显。
当Zncl2浓度分别为400mg/L,800mg/L时,SOD酶活的差异不显著,说明该浓度对小麦幼苗SOD酶活的影响不明显。
2.3 SOD酶活性在不同浓度下的均值图如下由图可知当Zncl2浓度≤400mg/L时,SOD酶活性减小,当Zncl2浓度大于400mg/L且小于800mg/L时,SOD酶活性增加,当Zncl2浓度大于800mg/L时,SOD酶活性开始减小。
3 讨论由本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结果与实际情况欠符合,可能是因为实验经验的不足而导致实验操作失误,从而使实验结果与实际情况欠相符。
从实验结果可看出小麦幼苗在Zn2+浓度小于400mg/L时,SOD酶活性下降。
当Zncl2浓度大于400mg/L且小于800mg/L时,SOD酶活性增加,这是由于在金属离子的刺激下,抗氧化酶系统被调动起来,许多解毒、防御性的酶合成增加,活性增强,有的能诱导产生金属结合蛋白,从而降低重金属毒性。
此外,蛋白质的增加还会增加细胞渗透浓度及功能蛋白的数量,有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
而较高的金属离子浓度下,小麦幼苗SOD活性的自身调节不能解决逆境带来的伤害,SOD酶活逐渐下降。
这是由于植物对重金属的胁迫是有限度的,在高浓度重金属毒害下,细胞结构被破坏,功能丧失,蛋白质浓度的降低在所难免。
有研究表明,植物吸收过量Zn对生长发育产生毒害会使叶绿素合成受阻,叶片失绿,吲哚乙酸合成酶活性下降,使植物体内吲哚乙酸含量下降到次佳水平,并因此抑制生长。
Zn 对基因表达的干扰作用远大于对其结构的破坏作用,这也可能是重金属致毒的重要机理。
土壤Zn含量超过200mg/kg时便会造成污染,但有些作物可以忍耐高浓度的土壤Zn,如土壤Zn含量达400 mg/kg对烟草生长仍无不良影响;土壤中低含量Zn(100 mg/kg)可提高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但高含量(≥500mg/kg)Zn对小麦叶绿素的代谢有毒害作用。
过量Zn2+可能使大量重金属离子进入植物体内而干扰离子间原有的平衡系统,造成正常离子的吸收、运输、渗透和调节等方面的障碍,从而使代谢过程紊乱。
参考文献[1]郑振华,周培疆,吴振斌.复合污染研究新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3):469—473[2] 杨志敏.Zn污染对小麦萌发期生长和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保护,1994,13(3):121[3]蔡晓市.磷锌肥配合施用对青裸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5):526—530[4]Gedbold D L,Hom W J,Marabner 11et al.f Root growth and Zn up—take two ecotypes of Descha mpsla caespitosa as affected by high Znconcentrations[J].Plat Physiol,1983,112: 315—334[5]Possingham J V,Spencer D Manganese as a functional component of chloroplasts[J].Aust J.Biol Sci,1962,15(1):58—61[6] 张永清.蔬菜奢侈嗳吸锌的研究进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6(2):76—79[7]郭村林,周启星.土壤-植物系统复合污染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5):823—828[8]张怀渝,王化新,吴求琼,等.微量元素锌在土壤-植物-动物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转移与利用[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9,1(4):374—377[9]谢币曲.土壤中锌的化学平衡[J].环境科学进展,1996,4(5):13—30[10]张玉秀,Burkard G.植物耐重金属机理研究进展[J].植物学报:英文版,1999.41(5):453—457 物学丛刊,1982,6(4):320—329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Compounds on The Physiological Metabolism of Cells-Effect of Zncl2+ to The Wheat Seedlings SOD VitalityAbstract: T ake the wheat seedlings as the experimental object, starting with oxidative damage of Zn2+toxicity, Measure the change of SOD vitality of wheat seedlings after infected by Zncl2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100mg/L、200mg/L、400mg/L、800mg/L and 1600mg/L) to discuss to the influence of Zncl2 on the vitality of SOD of wheat seedlings stem and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tudy of the cell and molecular level toxicity mechanism. By experiment that Zncl2 concentrations of Zncl2 and 100mg/L concentrations of 200mg/L, 400mg/L, 800mg/L and 1600mg/L than SOD enzyme activity difference. Zncl2 concentration for concentration of 100mg/L and the other three on influence of SOD enzyme activity of wheat seedlings. When 100mg/L is Zncl2 concentrations,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SOD enzyme activity difference, about the impact of the concentration on the SOD enzyme activity of wheat seedlings more obvious. When 200mg/L,400mg/L,800mg/L is Zncl2 a concentration, SOD enzyme activity difference not significant, on the impact of the concentration on the SOD enzyme activity of wheat seedlings was not obvious.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Zncl2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have a different influence on SOD vitality of wheat seedlings.We make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about the Influence of Zncl2 on SOD vitality.Keywords: Influence External Compounds Physiological Metabolism Cells Zncl2+ Wheat Seedlings SOD Vit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