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运动和力专项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 第8章 运动和力 专项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 第8章 运动和力 专项题(含答案)

《运动和力》专项题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客车突然开动时,乘客向后仰B.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C.用手拍桌面,手感到疼痛D.把锤柄的一端在地上撞击几下就能套紧锤头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B.高速公路上对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使飞机更加灵活D.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3.下列属于增大摩擦的事例是( )A.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B.旱冰鞋下安装滚轮C.向自行车车轴处加润滑油D.气垫船利用压缩空气使船体与水面脱离接触4.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小王利用同一木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 3,则F1、F2、F3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1>F2>F3B.F1<F2<F3C.F1=F2=F3D.F1>F2=F35.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B.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拉牛的力与牛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6.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却没有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箱子没有运动,此时箱子水平所受推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假设箱子受到的作用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箱子将静止在原地7.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8.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

中考物理总复习《运动和力》专项测试题(附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运动和力》专项测试题(附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运动和力》专项测试题(附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1. (2023湖南)“踢毽子”是深受大家喜爱的传统运动.关于踢毽子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毽子离开脚后继续上升是由于惯性B.毽子上升过程中质量变小C.毽子在最高点不受力的作用D.毽子下落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2. (2023•长沙)“踢毽子”是深受大家喜爱的传统运动.关于踢毽子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毽子离开脚后继续上升是由于惯性B.键子上升过程中质量变小C.毽子在最高点不受力的作用D.毽子下落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3. (2023·湖北荆州)如图,人坐在吊椅(椅面水平)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吊椅的压力和吊环对吊椅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人所受的重力和吊椅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吊椅所受的重力和吊椅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吊椅的压力是同一个力4. (2023东营)如图所示是运动员比赛时的场景,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甲图中,乒乓球拍粘上一层橡胶B.乙图中,体操运动员在手和器械上涂上镁粉C.丙图中,冰球运动员用力握住球杆D.丁图中,速滑运动员滑冰时,冰面在冰刀的压力下稍有熔化5. (2023·北京丰台)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某同学让小车从斜面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观察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滑下后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为小车静止时所处的位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车从斜面上固定位置开始下滑,是为了让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B.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小车受到的阻力大于惯性C.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长,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D.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6. .(2023湖南长沙)如图所示,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志愿者们正在清理道路冰雪,他们采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是( )A.戴防滑手套B.在路面上铺防滑垫C.穿鞋底粗糙的橡胶鞋D.铲雪时握紧铲子,防止铲子滑落7. (2023毕节模拟)如图所示,“成浦快铁”满载旅客从成都西站缓缓驶出,途经大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坐在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大邑车站是静止的B.列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列车的惯性增大了C.列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铁轨对它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D.列车减速前进时,它受到的牵引力小于它受到的阻力8. (2023江苏苏州)三个相同的磁环a、b、c(质量均为m)套在有木质底座的光滑木杆上,由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上面两个磁环都悬在空中,如图所示。

运动和力专题训练(含参考答案)

运动和力专题训练(含参考答案)

运动和力专题训练一、填空题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下,其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一定_______零.(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合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_______.2、据北京的《新京报》报道,18日提速之后的新开通的“D”字头动车组列车,沈阳到北京只需4小时,北京到沈阳铁路全线长约860千米,则该列车的时速为_________千米/小时。

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坐在车中的乘客是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前进时,列车的动能_____(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

3、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彭城广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自行车。

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7所示。

则步行的是图中_______段,小刚家到彭城广场的路程为__________m,小刚骑车的速度为______m/s。

4、观察不同时刻拍摄的A、B两组照片(如图2),其中能判断是飞机还是汽车在运动的是组。

二、选择题5、如图4所示在横梁下边用细线系一质量较大的金属球,金属球的下面用同样的细线系一小木棒,当用手向下猛拉小木棒时,会被拉断的细线是〔〕A.金属球上面的细线B.金属球下面的细线C.金属球上面和下面的细线同时被拉断D.无法判断6、一个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F1和 F2的作用,它们的合力为F,则( )。

A、如果F1≠ F2,那么F的方向总是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B、如果F1= F2,那么F=0C、如果F1> F2,那么F= F1- F2D、F总大于F1和 F2的任意一个7、一个物体始终只受到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一开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且F1=F。

在t1时间内保持F1不变,只改变F2的大小,此过程中物体所受合力方向始终与F1方向相同。

图1中可以表示F2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图18、乘坐火车的旅客,从两边窗口发现有两列火车分别向东、西方向运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训练《运动和力》含答案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训练《运动和力》含答案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训练《运动和力》含答案一、选择题(10小题)1.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2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使A、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和B之间摩擦力为0B.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0C.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N,方向水平向左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N,方向水平向右2.如图,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重30牛的物块在AB段受F=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到B点时撤去水平拉力,物块仍继续运动,到C处静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 AB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 10 牛B.在 AB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 20 牛C.在 BC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 10 牛D.在 C 点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 30 牛3.如图所示,手握着瓶子处于竖直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瓶子处于静止状态,不具有惯性B.手的握力越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大C.瓶子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D.瓶子受到手的握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4.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对于物理学中运动与力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B.物体只要受到了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发生改变C.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是能够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来验证的D.伽利略对理想斜面的研究采用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5.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他将物体M放在水平桌面上,两边用细线通过滑轮与吊盘相连。

若在左盘中放重为G的砝码,右盘中放重为2G的砝码时,物体M能以速度v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左、右盘中的砝码不变,要让物体M能在水平桌面上以2v的速度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在左盘中再加上砝码,所加砝码的重为(吊盘重、轮与细线间和轮与轴间摩擦不计)()A.1G B.2G C.3G D.4G6.下列科学家中,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的是()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块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沙桶相连,当沙桶与沙的总质量为m时,物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物理)初中物理运动和力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运动和力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运动和力专题训练答案及分析一、运动和力1.如下图,木块直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同以同样的速度在水平川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假如小车忽然停止运动,木块将向左倾倒B.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木块遇到的重力是一对均衡力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遇到的重力是一对均衡力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互相作使劲【答案】 C【分析】【详解】A.假如小车忽然停止,木块下部因为摩擦速度减小,而木块上部因为惯性会仍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右运动,所以会向右倾倒,故 A 错误;B.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木块遇到的重力,二力方向同样,所以不是一对均衡力,故 B 错误;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遇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向来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均衡力,故 C 正确;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在同向来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互相作使劲,故 D 错误。

2.如下图 ,物体甲搁置在水平的地面上 ,物体乙搁置在甲的上表面 ,用水平向右的力 F 拉物体乙时 ,甲、乙两物体一直保持静止 ,则以下剖析正确的选项是()A.乙物体只遇到拉力、重力、甲对乙的支持力的作用B.乙物体只遇到拉力、重力、甲对乙的支持力以及摩擦力的作用C.甲物体只遇到重力、地面对甲的支持力、乙对甲的压力以及地面对甲的摩擦力的作用D.把甲、乙两个物体当作一个物体,则该物体只遇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答案】 B【分析】【详解】A、 B.乙物体静止,竖直方向上遇到重力、甲对乙的支持力;水平方向上遇到拉力、甲对一的摩擦力。

即乙物体遇到四个力作用。

故 A 错误, B 正确。

C.因甲对乙有摩擦力,则乙对甲也有摩擦力,所以甲物体除了遇到重力、地面对甲的支持力、乙对甲的压力以及地面对甲的摩擦力以外,还遇到乙对甲的摩擦力。

故 C 错误。

D.把甲、乙两个物体当作一个物体,则该物体在水平方向遇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遇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带答案专项训练

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带答案专项训练

(名师选题)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带答案专项训练单选题1、小刚经常与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如图甲所示,在某次比赛中,小刚向上爬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他所受的摩擦力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人匀速向上运动,所以F=GB.人爬杆过程中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C.t2~t3时间内人在减速向上运动,F=GD.t1~t2时间内人做匀速直线运动,人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F=G2、在2022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任子威获得金牌。

图甲是他正全力通过弯道、图乙是他获胜后站立在水平赛场中央大声欢呼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弯道过程中他处于平衡状态B.站立时他受到的重力和他对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站立时他受到的重力和他对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图甲中他的手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他的手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3、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是不断地提升、扩展的,古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直到16世纪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才推翻了这一观点。

这个天文学家是()A.牛顿B.爱迪生C.哥白尼D.爱因斯坦4、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B.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手拉长橡皮筋,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绕操场匀速转动的玩具电动车处于平衡状态5、媛媛用水平向右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推力F的大小以及桌子的运动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则()A.在0~6s内,推力小于摩擦力B.在第7s时,桌子处于平衡状态C.在6~8s时,桌子受到的摩擦力为12ND.当桌子受到摩擦力为10N的时候,桌子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6、如图所示,为2月6日在2022女足亚洲杯决赛上中国女足获得冠军时的比赛情景。

关于足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足球才受到力的作用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会慢慢停下来,说明足球没有力的作用就停止运动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7、小王同学参加了2021年广安市中考体育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王跳绳时手对绳施加了力的作用,绳对手没有施加力的作用B.小王投掷实心球时,球离手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推力的作用C.小王跑步穿的运动鞋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小王匀速跑过弯道时,运动状态不变8、小华在操场进行爬杆锻炼,在竖直杆上攀爬,匀速向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1,匀速向下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2。

中考物理总复习《运动和力》专项提升训练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运动和力》专项提升训练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运动和力》专项提升训练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生活中,人们常常要利用物体的惯性,以下事例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A.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B.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C.标枪运动员为取得好成绩,掷标枪前需要助跑D.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灰2.在如图所示中每选项的两个力属于二力平衡的是()A.B.C.D.3.排球是体育项目之一,同学们在打排球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的作用B.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的作用C.排球下降时速度增大,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4.如图是苏宁物流正式投放的无人快递车,这是全国首个送货到家的无人车,也是国内首个可以实现室内室外场景无缝切换的无人车,不用人为控制,自己就能找到目的地,不仅能避让行人、车辆,还能自己乘电梯、叫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人快递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不变B.无人快递车的轮子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C.无人快递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快递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D.无人快递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快递车会慢慢停下来5.如图所示手握圆形水杯在空中静止,杯底所在的平面是水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对水杯的压力和水杯对手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水杯的重力与手对水杯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水杯的重力与手对水杯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若手用力握杯子,杯子受到的摩擦力变大6.将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在弹簧测力计两端沿水平方向施加5N的拉力,两个拉力在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A.10N B.5N C.2. 5N D.0N7.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越来越多的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如右图所示,在沧州某餐厅就出现了机器人服务员。

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20篇含解析

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20篇含解析

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20篇含解析一、运动和力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B.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重力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答案】A【解析】【分析】(1)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一个物体上;(2)要判断是否为平衡力,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详解】A、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重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也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目主要考查了平衡力、相互作用力的判断,看学生是否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来识别平衡力.2.有关“合力”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合力是从力作用效果上考虑的B.合力的大小总比分力大C.合力的大小可以小于任何一个分力D.考虑合力时不用再考虑各分力【答案】B【解析】【详解】A.合力是指该力的作用效果与分力的效果相同,即合力是从力的作用效果上考虑的,故A正确;B.合力可能小于任一分力,如一力大小为3N,另一力大小为5N,而两力的方向相反,则二力的合力应为2N,小于任一分力,故B错误;C.由B项分析可知,合力的大小可以小于任一分力,故C正确;D.因合力与分力存在等效替代的规律,故分析合力时,就不能再分析各分力了,故D正确;3.下列事例中,运用了与重力方向相关的知识的是A.检查相框是否挂正了B.用力拉弹簧C.向墙上敲钉子D.向前推箱子【答案】A【解析】【详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与水平面垂直),在一根细线下吊一个重物就做成了重锤线,用重锤线可以指示重力的方向,检查相框是否挂正;A.图中是利用重锤线检查相框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道理,故A正确;B.图中是拉力,与重力方向无关,故B错误;C.图中向墙上钉钉子,是敲打施加的力,与重力方向无关;故C错误;D.图中向前推箱子是水平推力,都与重力的方向无关,故D错误.4.小华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所受的重力二力平衡B.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二力平衡C.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D.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答案】D【解析】【详解】A.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且方向相同,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二力不平衡,故A错误;B.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二力不平衡,故B错误;C.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不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所以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所以是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 运动和力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共40分) 1. 如图1—19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的作用下而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 大小不可能为0 D.大小可能为F2.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汁的定滑轮,绳一端系一质量为M=10kg 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

有一质量m=5 kg 的猴子, 从绳的另一端沿绳上爬.如图1-20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 开地面的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g=l0 m/s 。

) A .25 m/s B .5 m/s C .10 m /s D .0.5m/s3. 物体B 放在物体A 上,A 、B 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图1—2l 所示,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斜面C 向上做匀减速运动 时A . A 受到B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B. A 受到B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C . A 、B 之间的摩擦力为零D . A 、B 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 、B 表面的性质4. 如图1—22所示,物块先后两次从光滑轨道的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从B 处进入水平传送皮带到达C 处,先后两次进入皮带的速度相 等,第一次皮带不动,第二次皮带逆时针转动,则两次通过皮带所用 的时间t 1、t 2的关系是 A .t l > t 2 B. t l < t 2 C .t 1 = t 2 D .无法确定5. 地球上有两位相距非常远的观察者,都发现自己的正上方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相对自己静止不动,两位观察者的位置以及两颗人造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能是 A .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B .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等,但应成整数倍C .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D .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等.但应成整数倍6. 土星外层上有一个环,为了判断它是土星的一部分还是土星的卫星群,可以测量环中各层的线速度与该层到土星中心的距离R 之间的关系来判断 A .若R v ∝,则该层是土星的一部分 B. 若R v ∝2,则该层是土星的卫星群C .若R v 1∝,则该层是土星的一部分D .若Rv 12∝,则该层是土星的卫星群7. 一个质量为2 kg 的物体,在5个共点刀的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15 N 和10 N 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该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 m/s 2B .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足5 m/s 2C .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加速度大小可能是10 m/s 2D .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 rn/s 28. 如图1—23所示,轻质弹簧A 和B 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和kz ,它们都处于竖直方向上,悬挂在下面的动滑轮重力不计.当滑轮的下边挂上重量为G 的重物 时,滑轮下降的距离是21212121212.4)(.||..k k G D k k k k G C k k G B k k G A ++-+ 9.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只在竖直板面上记下了重垂线Y 的方向,但忘了记下平抛的初位置,在坐标纸上描出了一段曲线的轨迹,如图1—24 所示,现在曲线上取A 、B 两点量出它们到y 轴的距离,AA’=x l ,BB’=x 2, 以及AB 的竖直距离h ,用这些可以求得小球平抛时初速度为hg x x D hg x x C h x x g B h x x g A 22.22.2)(.2)(.12212122122-+-- 10.同步卫星A 运行速率为v 1,向心加速度为a 1,运转周期为T 1;放置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 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为v 2,向心加速度为a 2,运转周期为T 2;在赤道平面上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近地卫星C 的速率为v 3,向心加速度为a 3,周期为T 3,比较上述各量大小可得 ( ) A .T 1 = T 2 > T 3 B .v 3 > v 2 > v l C .a 1 < a 2 < a 3 D .a 3 > a l > a 2 二、实验题(共16分) 11. 如图1—25所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一条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 ,由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5 个点剪下一段纸带,如图所示,每一条纸带下端与z 轴相重合,在左 边与Y 轴平行,将纸带贴在坐标系中,求:(1)第一个0.1 s 内中间时刻的速度是 m/s . (2)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是 m/s 。

.12.为测定木块与斜面问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让木块从斜面上端自静止起做匀加速下滑运动,如图1—26所示,他使用的器材仅限于固定的 斜面、木块、秒表、米尺. (1)实验中应记录的数据是(2)计算动摩擦因数的公式是μ= .(3)为了减小测量的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是 .三、论述、计算题(共64分)13.(9分)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卜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的初速度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3L.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该星球的质量M.14.(9分)如图1—27所示,一火箭内的实验平台上放有测试仪器,火箭起动后以加速度g/2竖直匀加速上升,升至某高度时,测试仪器对平台的压力为火箭起动前对平台压力的17/18,求此时火箭距地面的高度.(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3km,g取10 m/s2)15.(10分)举重运动是力量和技巧充分结合的体育项目.就“抓”举而言,其技术动作可分为预备、提杠铃、发力、下蹲支撑、起立、放下杠铃等六个步骤.如图1—28所示表示了其中的几个状态.在“发力”阶段,运动员对杠铃施加恒力作用,使杠铃竖直向上加速运动;然后运动员停止发力,杠铃继续向上运动,当运动员处于“下蹲支撑”处时,杠铃的速度恰好为零.从运动员开始“发力”到“下蹲支撑”处的整个过程历时0.8 s,杠铃升高0.6 m,该杠铃的质量为150 kg.求运动员发力时,对杠铃的作用力大小.(g取10 m/s2)16.(10分)人类为了探测距地球约30万千米的月球,发射了一种类似于四轮小车的月球登陆探测器,它能够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下行走,且每隔10 S向地球发射一次信号,探测器上还装有两个相同的减速器(其中一个是备用的),这种减速器的最大加速度为5 m/s2.某次探测器的自动导航系统出现故障,从而使探测器只能匀速前进而不能自动避开障碍物,收到信号时间9:10209:1030发射信号时间9:1033收到信号时间9:1040与前方障碍物距离(单位:m)5232给减速器设定的加速度(单位:m/s2) 2与前方障碍物距离(单位:m)12已知控制中心的信号发射与接收设备工作速度极快,科学家每次分析数据并输入命令最少需3 s,问:(1)经过数据分析,你认为减速器是否执行了减速命令?(2)假如你是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应采取怎样的措施?请计算说明.17.(12分)如图1—29所示,两个相同的小木块A、B放在半径足够大的水平转盘上,木块与转盘问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其重力的k倍,在两木块间用一条长为L的细绳连接.(1)若A放在转盘的轴心,B在距轴L处,要使它们相对转盘不发生滑动,转盘的角速度ω不能,超过多少?(2)若将A放在轴心左边R1处,B放在轴心右边。

R2处,使R1>R2且R1+R2=L,要使它们相.对,转盘不发生相对滑动,转盘的角速度的最大值.,为多少?18.(14分)一大木箱,放在平板车的后部,到驾驶室的距离L=1.6 m,如图1—30所示,木箱与车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84,平板车以恒定的速度v0=22.0 m/s匀速行驶,突然驾驶员刹车,使车均匀减速.为不让木箱撞击驾驶室,从开始刹车到车完全停定,至少要经过多少时间?(g取10.m /s2)(一)选择题:1.A B D 2.C 3.C 4.C 5.C 6.AD 7.C 8.C 9.A 10.AD 11. 因为第一段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第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即s m T s v /225.01.0105.22311=⨯==-(2)用逐差法求“:22322123456/76.0/101.09)5.225.305.37()5.455.525.60(33s m s m T s s s s s s a =⨯⨯++-++=⨯---++=- 12.(1)斜面长度L ,斜面高度h ,木块下滑时间t ;斜面对应的底边长d .(2)dgt L d h 222-(3)多次实验测量求平均值.实验已经限定了木块在斜面上匀加速下滑,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cos sin g g a μθ-=,从而θθμcos tan g a -=,只要测出夹角和加速度即可.题给器材只能测量长度和时间,根据L h d h ==θθcos ,tan 。

且22tLa =,可知,只要测量出斜面长度L 、斜面高度h 、木块下滑的时间t ,斜面对应的底边长d ,即可求出动摩擦因数,其表达式是dgt L d h 222-=μ.实验误差的来源主要是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故可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减小误差. 13.设抛出点的高度为h ,第一次平抛的水平射程为x ,则有222L h x =+ ① 由平抛运动规律得知,当初速度增大到2倍,其水平射程也增大到2x ,可得② 解①②得3Lh =. 设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 ,由平抛运动规律得 221gt h =③又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RMmG =2 ④式中锄为小球的质量,联立上述各式,解得M —22332GtLR 222)3()2(L h x =+14.对于平台上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①得即g g g m mg mg g mma mg N 94',2'18172'==-==-而设此时火箭处于高度h 处,则有2)('h R GMmmg += ② 又由黄金代换2RGMg =③解①②③得2R h =15.设杠铃到口处时速度为v ,ab 段高度为h 1,设ca 全程所用时间为t ,ba 段用时为t 1,则对全程有: s m t h v h t v /5.18.06.0222=⨯===可得.所以g g v t 15.0105.11===那么cb 段用时t 2 = t -t l = 0.65s则cd 段杠铃加速度22/3.265.05.1s m t v 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杠铃有F – mg = ma 代入a 得 F = 1845 N .16.(1)因为信号传递时间s cSt 0.1==月地,故地面接收信号时刻要滞后1 S .分析探测器的运动,可作出其运动流程图如图1—1—3所示.由图可知,从A →B →C ,时间间隔△t = 10s ,位移△s =20m ,故减速器未执得减速命令,其速度s m ts/0.2=∆∆ (2)为了避免事故,必须启动备用减速器,而且在减速器接受到信号时,它已经运动了s s s s t 0.5131'=++=它与障碍物的距离为m m m ut CM S 0.22512''=⨯-=-=∆,故设定减速器的加速度为a ,则其a 必须满足2222/0.1/2222s m s m DM v a =⨯=≥17.(1)当A 处盘心时,在临界状态时,A 要滑动,则对 kmg f T A m ==① L m kmg T f T Bm 2ω=+=+对②解得Lkg2=ω. (2)当A 在轴心左边R 1处,B 在轴心右边R 2处时,在临界条件下,A 、B 刚好都要滑动时,A的最大静摩擦力向右,B 的最大静摩擦力向右. 则有对12R m mg T A ωμ=+ ③ 对22R m mg T Bωμ=-④解③④得212R R kg -=ω 18.木箱的运动有两种可能情况(1)若木箱在汽车减速过程中始终相对汽车静止,则车停住至少需要时间ma vt 01=而对木箱g mf a mμ=≤ 则s gv t 55.401==μ (2)若木箱在减速过程中相对车滑动,这时木箱的加速度g a μ=1,设车最大加速度为a ,则有L avg v ≤-222020μ 木箱停定至少要s av t 4.40==综合(1)(2)得至少要经过的时间为4.4 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