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易错点含答案
力、运动和力易错题整理

郑州一中实验初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第二次周考物理试题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30分钟考查内容:第七章、第八章命题人:王留峰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72分)1.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
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鸟受到的力大B.飞机受到的力大C.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2.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 ]A.桨划水的推力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C.人对船的推力D.水对桨的推力3.如图所示,物体A 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
当水平力减小为F /2时,物体A 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
此时物体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 .减小为原来的1/2B .和原来一样C .增大为原来的2倍D .无法判断4.如图所示,各用4N 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自重不 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4N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 ,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 ,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5.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则关于人的受力分析的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及水平向右的摩擦力B.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及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D.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电梯对人斜向上与速度方向一致的推力6.如图所示,一木板B 放在水平面上,木板A 放在B 的上面,A 的右端通过轻质弹簧秤固定在直立的墙壁上,用力F 向左拉动B ,使它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这时弹簧秤示数为T ,下面的说法中F B A T正确的是[ ]A.木板B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B.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C.若木板B 以2v 的速度运动,木板A 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TD.若用2F 的力作用在木板B 上,木板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T7.(2010大连)手握圆柱形水杯,手和水杯都在空中静止,杯底所在的平面是水平面, 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重点易错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如图所示,物块1、2间用竖直刚性轻质杆连接,物块3、4间用竖直轻质弹簧相连,物块1、3的质量为m,物块2、4的质量为M,两个系统均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物块1、2、3、4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a3、a4。
重力加速度为g,则有()A.a1=a2=a3=a4=0B.a1=a2=a3=a4=gC.a1=a2=g,a3=0,a4=m+MMgD.a1=g,a2=m+MM g,a3=0,a4=m+MMg答案:C在抽出木板的瞬间,由于物块1、2间用竖直刚性轻质杆连接,以物块1、2与刚性轻杆为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m+M)gm+M=g则有a1=a2=g由于物块3、4间的轻弹簧的形变还来不及改变,此时弹簧对物块3向上的弹力大小和对物块4向下的弹力大小仍为mg,因此物块3满足a3=mg−F弹m=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物块4的加速度为a4=F弹+MgM=m+MMg2、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球相连,A、B间固定一个轻杆,B、C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A、B、C三球的质量均为m。
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球受力情况改变,加速度为0B.C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gC.A、B之间杆的拉力大小为3mgsinθD.A、B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上,大小均为12gsinθ答案:DA.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弹簧的弹力不变,细线的拉力突变为0,合力不为0,加速度不为0,A错误;B.对球C,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ma解得a=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B错误;D.以A、B、C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烧断细线前,A、B、C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0,弹簧的弹力F=3mgsinθ烧断细线的瞬间,由于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3mgsinθ−2mgsinθ=2ma则A、B的加速度a=12gsinθC.B的加速度为a=12gsinθ以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T−mgsinθ=ma 解得F T=32mgsinθC错误。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运动和力 测试卷(含答案)

第七章达标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小光和小明同学上体育课时喜欢打羽毛球。
有关羽毛球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光挥拍将羽毛球击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小明击球时只有球拍发生了形变C.他俩穿的运动鞋,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羽毛球在空中运动时不受重力作用2.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C.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第2题) 3.下图展示了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景,哪位同学的测量方法是错误的()4.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 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 N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 N推力的作用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第4题)(第5题)5.如图所示的为水平仪放在水平窗台时的情形,若发现重锤偏向左侧,则可判断窗台()A.右高左低B.左高右低C.左右相平D.无法判断6.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F 为弹力大小,x为伸长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已知某弹簧劲度系数为100 N/m,原始长度为10 cm,则在弹力为5 N时,弹簧长度可能为()A.10 cm B.15 cm C.20 cm D.25 cm7.一颗正在竖直向上飞行的子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降B.沿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立刻停在空中D.立刻向下加速运动8.【中考·湖南益阳】可爱的企鹅喜欢在冰面上玩游戏。
如图所示,有一企鹅先加速从冰面底部由静止开始沿直线向上“奔跑”,达到一定速度后,突然卧倒以肚皮贴着冰面向前滑行,最后退滑到出发点,完成一次游戏。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1.雨滴从高空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整个过程其加速度方向不变),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速度一直保持不变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答案】BD【解析】【分析】根据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雨滴的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速度的变化率等于加速度,结合加速度的变化判断速度的变化率变化.【详解】A、B、C、雨滴下落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雨滴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速度达到最大,故A错误,B正确,C错误.D、速度的变化率等于加速度,加速度减小,则速度的变化率减小,故D正确.故选B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雨滴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雨滴方向相反,雨滴做减速运动.2.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m/sB.物体在ABC5m/s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答案】ABC【解析】【详解】 A .由图可知物体在AB 段的位移为1m ,则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1m/s 1m/s 1x v t === 选项A 正确;B .物体在ABC 段的位移大小为 2212m 5m x =+=所以物体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5m/s 2x v t == 选项B 正确;C .根据公式x v t=可知,当物体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则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选项C 正确;D .根据题给条件,无法得知物体的B 点的运动速度,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所以不能得出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选项D 错误。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检测(有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小聪观察到运动场上有如图所示的三种现象,下列有关这些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B.网球对球拍的作用力改变了球拍的形状C.铅球离开手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D.铅球离开手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推力的作用2.如图所示,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个木箱,地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下列情形中,关于木箱受到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只在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不受摩擦力B.当用5N的力推木箱时,没有推动,此时木箱不受摩擦力C.当用10N的力推木箱时,恰好推动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10ND.当用15N的力推木箱时,木箱在水平面上滑动,此时产生的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力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的合力为零B.运动状态不变的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C.船员用船桨向后划水船就前进,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船桨D.自然静止于水平桌面的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三要素相同4.用5牛的水平压力把重为2牛的黑板擦压在竖直的黑板上,黑板擦处于静止状态。
若将水平压力增加到8牛,则此时黑板擦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A.2牛B.3牛C.5牛D.8牛5.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路边的石块绊了一下,向前跌倒。
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①小刚身体向前倾倒。
②脚被石头绊了一下,下半身由于受到力的作用立即停下。
③上半身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
④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向前行走。
以上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A.④②③①B.④③②①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6.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B.把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使松的锤头紧套在锤柄上C.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D.汽车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7.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0N,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NB.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A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A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若拉力F增大,B与A之间的摩擦力增大,A与地面的摩擦力也随着增大8.在有些地区,人们常在小河边洗衣服。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经典易错题专训含答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经典易错题专训-含答案-浙教版运动和力1.[2011·鞍山中考]“五一”节期间,小丽随父母乘车到大连探望爷爷和奶奶。
她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脸望去,对面的客车上坐着赵老师,正准备下车跟老师打招呼时,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奈她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可不大一会,赵老师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
图3-1-4(1)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是以对面的客车为参照物。
(2)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3)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解析】参照物与判断的对象之间发生位置改变,说明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如果两者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2.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C) A.迎面走来的行人B.路旁的树木C.小红骑的自行车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解析】小红与小红所骑的自行车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若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则小红是静止的3.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
观察图3-1-5中旗与烟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图3-1-5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解析】因为b车的旗与烟运动的方向相反,若以房子作为参照物,则b车的运动方向与烟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同。
而a车可能与烟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4.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st,说明某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速度的大小不随路程的长短或时间的多少而变化D.以上三种说法中,没有一个是正确的【解析】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不随路程的长短或时间的多少而变化。
九年级物理-力与运动及习题答案

学生姓名程灵萱年级九年级上课时间11月08日教学目标期中复习教学重难点力与运动力和运动【知识整合】考点1: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注意】“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包含两种情况:一是该物体没有受到任何外力对它的作用,这是理想情况;二是物体在某一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总保持”是指“原来是怎样,后来也仍然是怎样”的意思。
例如,某一物体原来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后来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来静止的,后来仍然保持静止状态。
考点2: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2.决定大小的因素:质量【注意】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运动状态、是否受外力无关,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3.惯性现象解释步骤(1)明确研究的是哪个物体,它原来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2)当外力作用在该物体的某一部分(或外力作用在与该物体有关联的其他物体上)时,这一部分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3)该物体另一部分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4)最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易错点】因为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因此不能理解为“受到惯性作用”。
【比较】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区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条件任何情况下物体不受到外力作用时本质物体本身的属性描述物体在一定条件下所遵循的运动规律考点3:力的合成1.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那两个力的合力。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方向相同合力大小:F=F1+F2合力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2)方向相反合力大小:F=| F1-F2| 合力方向:与较大的力方向相同考点4:二力平衡1.定义: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或二力平衡。
【注意】以上定义的逆命题“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也成立,即:物体受平衡力作用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注意】判断是否为二力平衡时,以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满足。
中考物理复习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专项易错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1.两个质量相同的钩码,下端固定有纸带并穿过打点计时器,在拉力作用下两钩码分别同时从同一位置开始沿竖直向上方向运动,纸带上留下的点迹如图(a)所示,它们的s—t图像如图(b)所示.则A.甲的拉力大B.甲的机械能小C.乙的动能小D.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详解】A.在图a中的甲、乙两图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各点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由此确定钩码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此时的钩码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弹簧秤竖直向上的拉力和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这两个力相等,即甲、乙的拉力都等于各自钩码的重力,由于钩码的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所以甲的拉力等于乙的拉力.故A不符合题意;BCD.两个钩码的质量相同,由题意知,两个钩码上升的高度相同,由图(b)知,甲、乙上升相同的高度,甲所用时间小于乙所用时间,根据v=st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甲的势能等于乙的势能,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之和,所以,甲的机械能大于乙的机械能.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2.如图所示,将带钩的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明水平拉动木块,在木块加速..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C.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D【解析】【分析】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做加速运动,拉力大于摩擦力;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绳对木块的拉力作用在木块上,木块对绳的拉力作用在绳上,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详解】AB.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压力一定,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摩擦力大小不变,故AB错误;C.木块做加速运动,拉力大于摩擦力,故C错误;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和力易错点一、惯性【例1】我国规定,小汽车前排必须装有安全带,它是用来防止汽车的[ ]A.高速行驶.B.快速起动.C.紧急刹车.D.上述各项都能防止.【解答】C.【例2】行走的人被石块绊一下会向前跌倒,下述分析中正确的是[ ]A.人的上半身有惯性,下半身没有惯性.B.由于石块作用而改变了人的运动.C.人由于惯性保持向前,石块作用脚时,使脚运动变慢.D.以上说法都正确.【解答】C.【说明】学生初学用物理原理分析说明问题时,往往不得要领,其实是没有形成技能,根据技能形成规律,应先做“分解动作”明确步骤,再通过顺序练习渐达熟练.引导学生探出解答惯性现象的步骤:①确定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②找出物体或物体的哪部分在突发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③找出物体或物体的哪部分在突发过程中不受外力作用,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例3】原来匀速向前行驶的公共汽车向左急转的时候站在汽车里的乘客会向哪个方向倾倒?为什么?【解答】汽车向左急转弯的时候,站在汽车里的乘客会向右倾倒.原来匀速向前行驶的汽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车上的乘客与汽车相对静止,也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向左转弯,汽车的地板给乘客的脚一个摩擦力,使脚跟着偏离原来向前的方向,也向左转弯.但乘客的头部和身体,没有受到使它改变运动状态的力,由于本身的惯性,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乘客的头部和脚就不保持在一条竖直线上,脚在左侧,头在右侧,所以乘客感觉是向右倾倒.【说明】这是一个运用物理概念解答和说明物理现象的问题,而且在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上都比较复杂.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将实际物理过程弄清楚.这包括有物理课学习过的内容,也有的是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要平时注意观察,遇到有关问题的时候要认真回忆实际发生的过程.类似的过程有,原来静止的汽车,突然启动的时候,车上的乘客会向后倒;原来行驶着的汽车,突然刹车的时候,车上的乘客会向前倒;原来行驶的汽车,向某一侧急转弯,车上的乘客会向相反的方向倾倒.对于物体惯性的问题,下面给出的“经验”说法都是不恰当的.①“汽车向左转变,车上的乘客就受到向右的推力,将乘客向右推倒.”这是停留在“运动必须有力推动”的错误认识.同样的错误会认为,行驶着的汽车突然刹车,有一个力把乘客向前推倒.怎么认识清楚没有这样的力?可以根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讲一个力,一定有受力者,还必须有施力者.乘客的脚穿着鞋,鞋底与车接触,车向左了,鞋底与车之间就是“要发生运动”,摩擦力阻碍要发生的相对运动,使脚跟着向左转弯.这里的力有受力者,也有施力者.②“……乘客由于惯性的作用……”这个答案里,“作用”两个字使用不当,反映对惯性的理解不够清楚.惯性是物质自己的性质,讲“作用”就容易误解惯性是别的物体给出的,实际上是把物质本身的性质和施力者给出的“作用”力混淆了.③“……乘客由于受到惯性……”这个答案里,用“受到”两个字,毛病跟上面的说法类似.讲“受到”惯性,还是没有明确惯性是物质自身所具有的性质.【例4】在一列匀速前进的火车上,一乘客跳起来,发现自己仍落回原处,原因是哪一个?[ ] 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当人跳起来的时候,仍然保持在火车前进方向的速度,所以仍然落回原处B.火车前进的速度不大C.人跳起时,获得一个向前的力D.人实际上落在原处的后方,由于落在后方的距离较小,不容易看出来【解答】火车上的乘客和火车具有相同的速度,当乘客跳起时,在沿火车前进方向,人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所以人在火车前进方向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速度,因此落回到原处,正确答案应为A.【例5】关于物体的惯性,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汽车行驶时,突然刹车,乘客的身体向前倾,说明刹车时人具有向前的惯性B.快速前进的汽车,在短距离内刹车比较困难,说明速度大时,汽车的惯性大C.匀速前进的汽车上的乘客,无论汽车的速度多大,乘客均不会发生前倾或后仰的现象,说明匀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正确【解答】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没有方向.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而和物体的运动状态及速度无关.所以A、B、C三个答案都是错误的,正确答案为D.【例6】下面惯性最大的是()CA.冲刺的运动员B.静止在站台上的火车C.飞奔的兔子D.徐徐升空的氢气球【例7】关于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B.射出的子弹离开枪口后,仍继续高速前进,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的作用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仍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汽车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二、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例1、(2010无锡)有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B【疑难检测】1、(2011台州)如图所示是小明玩手指顶杆游戏时的情景,杆没有倾倒是由于A.手指对杆没有做功B.杆所受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指尖受杆挤压发生形变D.杆与手指间力的的作用是相互的2、(2011 鸡西)如图所示,当你手握饮料罐时,手和罐都在空中静止,且罐底所在平面是水平的。
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A.手对罐的压力与罐对手的压力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C.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D.罐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3、(2010湛江)如图所示,自行车轮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_____________。
当自行车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自行车所受到的重力和_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4、(2010上海)“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或_________状态时,这两个力有怎样的关系。
实验时,需要记下_________的示数。
若实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则物体_________处于平衡状态(选填“可能”或“不可能”)。
5、(2009衢州)科技馆有一个磁悬浮地球仪,当它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地球仪竖直方向的受力分析(不计空气浮力)正确的是A.不受外力B.重力与磁力平衡C.磁力大于重力D.只受磁力6、(2009惠安)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匀速直线滑动.以下叙述中的二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B .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C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D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7、判断对错(1)漂浮在水面上的小船,小船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和小船受到的重力是平衡力。
( ) √(2)用桨向后划水船会前行,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3)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 )√(4)如果两个力三要素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 )╳(5)做引体向上静止不动时,人对单杠的拉力和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8.如图9所示,用两块位于竖直面的平行正对的木板A 、B 夹住木块C ,使木块C 处于静止状态。
木块C 所受重力为G ,木板A 、B 对木块C 的压力分别为F1、F2,木块C 对木板A 、B 的压力分别为F3、F4,木板A 、B 对木块C 的摩擦力均为f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B .G 与f 大小相等C .F2与F4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F3与F4合力为零9.如图7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向上拉物块A ,当弹簧测力计对物块A 的拉力为F1(F1≠0)时,物块A 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F2,物块A 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N1(N1≠0),水平地面对物块A 的支持力为N2。
已知物块A 受到的重力为G ,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拉力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B .压力N1与重力G 的大小相等C .压力N1与支持力N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拉力F1和支持力N2合力的大小与重力G 的大小相等10.如图8所示,物体A 所受重力为G A ,在水平向左的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A 所受的支持力为N ,物体A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f ,绳子对物体A 水平向右的拉力为F 1。
物体B 所受重力为G B ,绳子对物体B 竖直向上的拉力为F 2,忽略绳子质量及滑轮轴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 1、f 之和与F 大小相等B .F 与f 是一对平衡力C .G B 与F 2是一对平衡力D .G A 与N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1、B2、C3、增大摩擦;支持4、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不可能。
5、B6、B7、√√√╳╳ 8、AC 9、CD 10、AC三、摩擦力1、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用水平力推车,但车仍然静止,表明 ( )A.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小B.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推力与静摩擦力平衡C.推力大小变化时,静摩擦力大小不变D.推力小于静摩擦力2、关于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总有摩擦力的作用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总有滑动摩擦力的存在C.只有相互压紧和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D.静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产生,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3、如图6所示,有一块质量为m 的砖,它的长、宽、高分别为25cm 、15cm 、8cm ,则当它平放、侧放和竖放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f 1、f 2、f 3的大小关系为()A.f 1>f 2>f 3B.f 1<f 2<f 3C.f 1=f 2=f 3D.无法比较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摩擦力B.相对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到摩擦力 图9 C A B N 4 1 3 2 4 5 0 A 图7 图8 BA F AC.运动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有摩擦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即F1、F2和摩擦力,=10N,F2=2N.若撤去F1,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为()其中FA.10N,方向向左B.6N,方向向右C.2N,方向向右D.8N,方向向左6、如图所示,当担心手中的瓶子掉下去时,总是努力把它握得更紧一些,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A.增大手对瓶子的压力B.增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C.增大手对瓶子的最大静摩擦力D.增大瓶子所受的合外力7、骑自行车刹车时,车很快停住,这是因为()A.刹车时,闸皮与车圈抱紧,车轮不能转动了,因而车不能前进了B.刹车时,由于自行车失去了动力,因而它很快停住了C.刹车时,闸皮与车圈抱紧,闸皮给车轮很大的摩擦阻力,因而车很快停住了D.刹车时,闸皮与车圈抱紧,车轮在地面上由滚动变为滑动,地面给车轮很大的摩擦阻力,因而车很快停住了8、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自行车正常启动时,地面对自行车前后轮的静摩擦力方向()A.都向前B.都向后C.前轮向后,后轮向前D.前轮向前,后轮向后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有质量为m的木块A和质量为M的木块B.现用水平向右的外力F拉B,则A、B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时A、B间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10、如图1所示,木块A沿斜面B匀速下滑,B相对于地面静止,则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A.无摩擦力B.有摩擦力,方向向左C.有摩擦力,方向向右D.有摩擦力,方向不定11、如图所示,一个金属小球静止在光滑斜面上,球上有两根细绳A、B悬于水平天花板,B绳处于竖直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小球一定受到4个力的作用;B 金属小球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C 金属小球一定受到2个力的作用;D 金属小球可能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12、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弹力可以出现在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之间;B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C 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D 在自行车橡皮轮胎上加刻花纹是为了减小车胎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