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一节 旅游规则》_3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优质课件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对旅游景区进 行实地考查
对外部条件加以 调查和评估分析
对发展进行 总体定位
对六要素进行具 体的安排和设计
其中,对景点的规划设计最为重要,根据景
点区位、开发性质和规模,规划设计旅游交通和 各项服务设施
活动探究 成果展示 一、二学习小组:朝阳市旅游规划
三、四学习小组:朝阳市化石公园设计
4.客源市场: 广阔
(二)具体规划 综合考虑各种规划因素,提出
“五带三区”的实际规划方案:
五带是:城市中心景观带、环岛景观带、铁路沿线 景观带、海空观光带、厦金互游带;
三区是:鼓浪屿旅游区、老城旅游区、南山旅游区 。
阅读教材P52--54案例“厦门南部的旅游规划”分 析下列问题: (1)如何评价旅游地发展的基础条件? (2)请同学们结合案例分析,厦门南部旅游发展的基 础条件有哪些? (3)从“厦门南部的旅游规划”案例中,你认为旅游 规划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何意义? ?
阅读教材P52--54案例“厦门南部的旅游规划”分析下列问题 : (1)如何评价旅游地发展的基础条件? (2)请同学们结合案例分析,厦门南部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 有哪些? (3)厦门南部是如何将旅游规划落实到实际中的?
(一)旅游发展基础分析 1.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主要从旅游资源的数量、类型、品 位、分布、组合等方面加以分析。 厦门南部旅游资源的特点: 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品味较高, 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
家庭作业
探究
景区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1、景区开发的不和谐音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2、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 3、如何避免景区开发的不和谐音?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 旅游地理第四章第一节 《旅游规划》优质课件2020/8/25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一节 旅游规则》_0

4.1.1 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旅游规划与旅游景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2.通过案例研究,初步了解旅游规划与旅游景区规划的实际做法。
3.初步理解旅游规划工作的重要性,树立“旅游发展,规划先行”的观念。
4.依据所学知识和原理,尝试为家乡旅游业的发展做规划、提建议。
讲授法、自主学习、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
三、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台、白银市经贸旅游交通图、白银市地图、导游词、相关景点(区)照片、学生搜集的资料、粗线条笔等。
四、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第二课时“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先播放民歌“谁不说俺家乡好”,然后转人家乡白银。
它是全国唯一一座用金属命名的城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境内绝大部是山区,山地与宽谷平原并存;为中温带半干旱区向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地处黄河上游、甘肃中部,位于古丝绸之路与黄河的交汇地带,北连大漠,南依青藏,东接中原,西通西域,距省会兰州69千米,距中川机场直线距离46千米,是连接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通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通走廊和能源物流通道。
境内有伏羲、女娲的传说,有大禹治水的遗迹,有原始文明的彩陶和石器,有见证各民族纷争和交融的长城,有丝绸之路的渡口,有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圣地。
这就是我们的家乡白银市。
随着白银市的城市转型,以资源导向的重工业城市向第三产业转型的城市,积极创建文明城市。
充分利用天然山水察赋,注重“显山、露水、彰文”,着力打造集山、水、林、城为一体的生态园林城市。
这一切都为白银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美广阔的大背景环境,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白银旅游业该如何发展呢?其发展前景怎样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显然,做好牛游规划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计。
今天,我们怀揣着扎根白银,立足八中的赤诚之心来学习旅游规划,其目的就是为家乡旅游业的发展做贡献。
作为聪明勤奋、热爱家乡的八中学子,希望你们学完本课后能为家乡旅游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金点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旅游规划》优质课件(共38张PPT)

规划的 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是为满足景区服务业的需
旅游 目的 要兴建的,它们是整个景区的组成部分。
景区
要与交通线连接,注重交通的便利、快捷。
的服
务设 规划时 尽量在旅游景区附近选址,以方便旅游者。
要考虑 施规
的因素 有的服务设施需要集聚,有的需要分散,布局 划
时需要具体分析。
【案例三】
广东古兜温泉小镇
广东古兜温泉小镇现已探索出独特的古兜运营模式:以旅游物 业开发、旅游酒店运营管理、旅游景区打造和康养产业与温泉相 结合;突显以“一中心四组群”的商业综合型模式,即以温泉泡 浴文化为小镇的核心产品,配以“游玩商业组群”、“主题酒店 组群”、“特色温泉组群”、“康养产业组群”不断扩张。
合作探究3:该旅游景区规划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古兜温泉是一个十多年的知名温泉品牌,古兜温泉源自两种
天然温泉──海洋温泉及氡温泉,是少数拥有真正天然温泉的综合
度假村。2010年开始,古兜由温泉综合度假村向温泉小镇转型, 投资2.5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将景区内旅游服务、会展 、体育运动、农业观光、养生休闲、健康保健等资源进行整合; 另一方面从配套的细节上又进行个性化设计,让旅客充分享受“ 温泉小镇”品牌服务的细腻感受。
二、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1.影响旅游规划的因素:自然、社会、经济等。
2.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
头——旅游资源、旅游活动
左翅——交通、基础设施 右翅——住宿、其他旅游服务设施
图 “规划之鹰”
尾巴——社会经济因素,如政策,影响速度、方向
前方——客源市场
空气——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环境
【案例二】 中山市的旅游规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9最新人教版地理选修3《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地理选修3《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教案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一节旅游规划一、旅游规划的内容:1、对旅游资源的分析:核心:旅游资源本身的吸引力及旅游活动——游、购、娱等对游客的吸引程度——客源市场范围、质量。
保障:交通通达程度、服务设施(食、宿)游览区安全保障设施、导游道德文化素质等。
其他:旅游区当地自然、文化、风俗习惯及社会经济条件对游客的影响。
2、旅游区规划:景区开发:――要有特色。
有美感、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有值得一看的秀美风光。
不能有河就漂流、有山就建庙、有棵歪脖树就编个神话。
旅游活动设计:旅游线路、景点;文化娱乐要有自己的特色。
不能千篇一律,凡进山就拜佛;到水边就划船、钓鱼;阳朔搞了个“印象刘三姐”,不少景点一拥而上“印象×××”,雷同、粗糙。
景区接待能力规划:涉及酒店、交通工具、服务设施建设规模、安全设施。
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环境保护、游客数量的控制。
人工景区建设与文化遗产的保护等。
景区的远景规划:发展规模。
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一、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1、对自然环境的破坏:(1)环境污染:垃圾、污水、汽车尾气、噪声;(2)危害野生生物:捕猎、采集、在一些特殊区域会破坏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扰乱、阻断生物迁徒路线等。
(3)建设人工旅游设施破坏地表环境、生态系统;(4)破坏原始的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
2、对社会环境的破坏:(1)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引发的某些传统文化商业化、表演化,严重缺乏传统文化的历史韵味。
(2)对历史文物古迹的破坏:“××至此一游”;过量的游客对某些特殊历史古迹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等。
(3)旅游景区过度城市化问题。
阅读案例33、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环境容量又称旅游生态容量、旅游承载能力。
指对一个旅游点或旅游区环境不产生永久性破坏的前提下,其环境空间所能接纳的旅游者数量。
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应当是由旅游景点、旅游景区、旅游地组成,且后者包含前者。
高中地理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一节旅游规划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一节旅游规划1.了解旅游规划的概念及其作用.2.掌握旅游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理解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3.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树立科学的旅游观念.一、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上图是“规划之鹰”,其各部位代表的含义分别是:部位代表含义鹰头A吸引物和旅游活动翅膀左翼B交通条件右翼C住宿设施鹰尾D社会经济因素前方E客源市场的导向上下左右F旅游目的地发展需要的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1.旅游景区规划的基本内涵(1)基础: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2)导向:旅游者对旅游过程中的食、宿、行、游、购、娱的需要。
(3)指导:旅游审美原理.(4)目的:将旅游资源加工成旅游产品.2.旅游景区规划的意义(1)提升旅游景区的品位.(2)扩大旅游景区的规模.(3)提高旅游景区的效益。
3.方法与步骤(1)进行实地考察收集有关资料。
(2)对旅游景区开发的外部条件加以调查和评估分析。
(3)对景区发展进行总体定位并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
(4)对景点的规划设计最为重要,根据景点区位、开发性质和规模,规划设计旅游交通和各项服务设施.1.旅游景区规划能使旅游景区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2.厦门南部地区“五带三区”的规划属于旅游景区规划。
(×)3.旅游景区规划以满足旅游者对旅游过程中的食、宿、行、游、购、娱的需要为指导.(×)4.旅游度假村在旅游规划应该布局在( B )A.大城市周围,便于人们与大城市联系B.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C.海滨地区的沙地上,便于人们观赏大海D.土壤肥沃、经济发达的地区5.在同一生态区内规划多处森林氧吧、攀岩基地,属于( B )A.低水平开发B.重复开发C.毫无利用价值的盲目开发D.合理开发[问题探究]读教材P54图4.2,探究下列问题.(1)厦门旅游规划中的五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路沿线景观带、海空观光带、厦金互游带,三区包括鼓浪屿旅游区、__________________、南山旅游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一节 旅游规则》_0

第一节旅游规划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了解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认识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
教学重难点:重点: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要素难点: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挂图、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导思——点拨、启发式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旅游的发展及现代旅游的特点1.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旅游活动自古就有。
根据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旅游、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
(1)古代旅游:时间:1840年以前特点:只局限于一定社会阶层的少数人,事务性出游占绝大多数,出游的距离较短,没有出现提供旅游专业化服务的企业。
(2)近代旅游:时间:1840年~1950年标志:1841年,英国首次出现以盈利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专门化旅游服务,随后诞生了旅行社。
特点:仍是高消费活动,普及程度、活动范围和规模仍然有限,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结构。
(3)现代旅游:时间:1950年以后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原因:①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局势也日趋稳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使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日益增强。
②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超音速大型客机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
2.现代旅游的特点(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国际旅游人数及收入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反映了旅游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消费活动。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全球旅游人数每年多达30亿人次。
1.作为一名旅游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点拨:旅游者的基本条件:闲暇时间、经济条件(即金钱)、动机(即旅游欲望)。
2.旅游主体的大众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点拨:旅游主体的大众化说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广大人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劳动时间缩短使闲暇时间延长,为外出旅游提供了金钱和时间的保证。
此外,随着竞争的激烈化,人们逐渐进入了节奏快、强度高、风险大的工作状态。
在这种背景下,大众对旅游休闲的需要也随之提高。
人教版地理选修3《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长沙世界之窗
• 长沙世界之窗位于长沙市东北郊区浏阳河畔 • 德国新天鹅城堡埃及亚历山大灯塔、意大利圣三 山教堂,120个世界各国名胜古迹各占地势,构 筑了厚重的人文历史,彰显了浓郁的异国风情。 • 门票挂牌价是80元
深圳锦秀中华
海洋公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迪士尼乐园
• 门票方面,5大迪士尼价格由高到低依次是 美国佛州迪士尼约466港元、加州迪士尼约 413港元、东京迪士尼约385港元、巴黎迪 士尼约381港元,香港迪士尼最便宜,为 295港元。
一、旅游规划
三是策划旅游资源开发,使旅游资源 转化为旅游吸引物,安排旅游活动; • 四是计划旅游交通、住宿、餐饮、 游览、娱乐、商业以及旅游环境保 护等设施的建设和服务的安排。
资料
• 评价旅游地发展的基础条件主要从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 发展的交通条件、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及旅游客源市 场四方面分析。 • 旅游资源的特点,主要从旅游资源的数量、类型、品位、 分布、组合等方面加以分析。 • 旅游发展的交通条件,可以从交通类型、线路格局、运输 数量和速度等方面加以分析。 • 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可以从发展历史、发展水平、 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发展政策等多方面加以分析。 • 旅游客源市场可以从客源地、客源类型、客源数量等方面 进行分析。
一、旅游规划
• 1、概念: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 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 要条件。
一、旅游规划
• 2、重要性:旅游景区规划是形成旅游吸引
力的根本保证,它使得旅游景区产生更大的 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一、旅游规划
• 影响旅游规划的因素: • 自然、社会、经济等
一、旅游规划
• 一是分析该区域自然环境、文化环 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对旅游发展的影 响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 • 二是分析该区域旅游客源市场对旅 游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类型;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一节 旅游规则》_7

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教学目标:分析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教学过程:引入:旅游规划的重要性1.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2.旅游景区规划:是形成旅游吸引力的根本保证,使旅游景区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一、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学生先据图讨论,教师随后点评总结)1.分析该区域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对旅游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飞翔的环境、鹰尾【影响飞翔的方向和速度】--有什么、评价、社会经济环境)2.分析该区域旅游客源市场对旅游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类型(导向作用--需要什么、六要素)3.策划旅游资源开发,使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吸引物,安排旅游活动;(鹰头--具体做法、六要素中的游)4.计划旅游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商业以及旅游环境保护等设施的建设和服务的安排(两翼--具体做法、六要素)小结:旅游规划是在分析该区域旅游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对该区域的旅游发展做出具体的安排案例分析(教师讲解知识点,随后案例分析)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有: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评价和分析、规划;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交通条件、地区接待能力(住宿设施和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规划;案例1“厦门南部的旅游规划”阅读“厦门南部的旅游规划”材料,探究分析下列问题。
(1)请结合材料,分析厦门南部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有哪些?①厦门南部旅游资源的种类非常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应有尽有,种类多、质量高(品味高)、组合好。
②海、陆、空交通便利,交通运输条件好。
③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与港、澳、台关系密切;城市化进展迅速;政府政策上的扶持;客源市场广阔;旅游接待能力强。
(2)厦门南部是如何将旅游规划落实到实际中的?综合考虑各种规划因素,提出了“五带三区”的实际规划方案。
五带:城市中心景观带、环岛景观带、铁路沿线景观带、海空观光带、厦金互游带;三区:鼓浪屿旅游区、老城旅游区、南山旅游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一节旅游规划
【学习目标】
1.了解旅游规划的重要性。
2.分析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
(重点)
3.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难点)
【预习案】
【知识梳理】
一.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1.旅游规划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2.主要内容
部位代表含义
鹰头A______和____活动
翅膀左翼B______、其他基础设施
右翼C________、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
鹰尾D________因素前方E______的导向
上下左右F旅游目的地发展需要的自然、_____和________环境
(1)旅游规划属单项规划,不涉及其他方面的内容。
( )
(2)旅游规划目标是保证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益。
( )
(3)旅游规划不包括旅游发展基础分析。
( )
二、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旅游景区开发中的不和谐音
1.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基础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导向旅游过程中的食、宿、行、游、购、娱的需要
指导旅游审美原理
目的将旅游资源加工成旅游产品
意义提升品位;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2)方法和步骤
(3)设计的两个要求
①最为重要的规划设计:对______的规划设计。
②旅游交通和各种服务设施设计的依据:景点区位、_______和规模。
2.旅游景区开发中的不和谐音
(1)_____之争。
(2)重复开发现象严重。
(3)______开发屡见不鲜。
(4)不顾_____需求,盲目开发。
【正误判断】
(1)旅游规划可有可无,对景区意义不大。
( )
(2)旅游规划就是旅游景区规划。
( )
(3)旅游景区规划能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 )
【检测案】
1.(2018·新课标Ⅲ卷)(10分)
格陵兰岛(下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在这里可以看到壮观的冰原,深邃的峡湾,珍稀的北极熊、北极狐、麝牛、鲸等动物,并能了解岛上因纽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说明格陵兰岛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的理由。
2.(2018·新课标Ⅰ卷)(10分)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里氏7.0级地震。
在震后重建规划中,当地有关部门制定了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等多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
分别说明上述措施对九寨沟旅游发展的意义。
3.(2018·天津卷)(15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福建省的武夷山景区有丹霞地貌景观和九曲溪等河流。
游客乘筏沿九曲溪可观赏到“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美景。
(1)说明九曲溪适宜游客乘筏观景的主要自然原因。
(9分)
当地政府按规划将景区内的村落集中安置到甲区,并将旅游服务设施统一建在乙区。
(2)说理此规划的实施对武夷山区的意义。
(6分)
4.(2014年课标卷2)(10分)
某学习小组在探讨“老工业区如何转型”的活动中,发现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等工业遗产资源,开发了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具有独特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
提出老工业区的工业遗产资源,并设计老工业区工业遗产旅游项目。
5.(2013浙江文综 10分)
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据环境保护部2013年4月19日发布的第一季度74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
舟山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舟山还具有阳光、沙滩、海浪等海洋旅游元素。
材料二下图为舟山群岛新区物流和旅游规划略图。
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的主要原因是、。
舟山群岛新区可开发的特色旅游项目有、、。
【学习反思】
【提示】(1)×旅游规划是综合规划,涉及多个方面。
(2)×旅游规划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的多重目标。
(3)×旅游规划首先是旅游发展基础分析。
【提示】(1)×旅游规划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2)×旅游景区规划是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与细化。
(3)√旅游景区规划的重要意义就是提高景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1【答案】地处高纬,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直接威胁珍稀动物的生存;适宜旅行的时间短,旅游设施维护费用高;格陵兰岛的居民少且分散,大多局限于沿海地区的小居民点,旅游接待能力有限;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干扰因纽特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2【答案】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可促进地震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有利于增加景区内居民的收入,可减少对旅游收入的过度依赖,优化景区旅游环境;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可降低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便于地震发生时游客疏散和安置,有利于保护游客的安全、降低财产损失,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答案】(1)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水量较充足,无结冰期,全年适
宜游客乘筏;河道弯曲(河流落差小),流速较缓,利于游客观景安全;两岸
丹霞地貌景色秀美,对游客吸引力强。
(2)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减少景区的污染源);保护景区的旅游资源(减少
人类活动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提高景区接待能力;便于景区管理。
(答出3
点即可)
4.工业遗产资源: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等建筑,一级生产设备、公益、流程、管理等工业遗产和遗迹。
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参观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遗迹工业遗产学科网博物馆;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原生产生活实景;体验原生产流程等;在由老厂房改造成的餐厅、酒吧、画廊等场所消费、休憩。
5.答案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少风力大,稀释自净能力强
禅修游艇游泳海钓康体沙滩海鲜美食等(可任答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