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百家争鸣上课课件-PPT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精美课件(共33张PPT)

孟子
荀子
儒 家
墨子 韩非子
庄子
墨 家
法 家
道 家
百家争鸣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 为数量多《汉书.译文志》上 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 法家、阴阳家、名家、杂家、 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 家。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许多问题亟 待解决,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 兵等,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 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夏商西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 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 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 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易中天
自学导航
认真阅读教材第36.37页,找到下面问题的答案,并在课本中 及时作出标注。
1、老子和孔子生活在哪个时期,分别是哪个
儒家的发展
儒家档案
创始人 战国代表 孔子 孟子
荀子 主要思想 1.主张实行“仁政” 1.主张实行 “礼治” 2.“民贵君轻”
《孟子》 1. “施仁政,行王道。”
仁政
2.“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
民贵君轻
道家的发展
道家档案
创始人 老子 战国代表 庄子 主要思想 1.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和孔子的主要思想分别是 什么?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档案
姓名 李耳
主要思想 国籍 楚国 1.自然法则 年代 春秋 2.对立面相互转化,辩证法 学派 道家 3.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经典 著作 《道德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 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 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共26张PPT)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 老子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 著名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 1、主要思想: 1顺应自然(道法自然); ★★借鉴或启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 相处。 2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 以相互转化(相关成语“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借鉴或启示:我们应该辩证地看 待问题。 政治主张:主张“无为而治”。
2.“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有哪些派别?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学派影响最大
在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 广,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在政治上,商鞅等的变法使封建制度 得以确立。思想文化领域的激烈碰撞 正是政治经济大变革的反映
学派 代表人物 生活年代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墨家 儒家
道家
墨子 孟子 荀子
你认为哪一个学派的 主张对战国时期的统 治者来说最有用?
法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
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孙武 老子 韩非
改革变法 “爱人” “无为而治” “仁政” “兼爱”“非攻” “知己知彼” 朴素的辩证法
大 长 快乐 祸
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 哪一学派?
小 短 悲伤 福
道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 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 和大教育家。由其弟子编写的《论语》 记述了孔子言论) 核心思想:“仁”; ★★借鉴或启示:以人为本 政治主张:主张“以德治国”; ★★借鉴或启示:构建和谐社会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 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平民没 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创办私学 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主张“有教无类”。
根据以上内容,结合课本,完成下面的表格
一、 老子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 著名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 1、主要思想: 1顺应自然(道法自然); ★★借鉴或启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 相处。 2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 以相互转化(相关成语“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借鉴或启示:我们应该辩证地看 待问题。 政治主张:主张“无为而治”。
2.“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有哪些派别?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学派影响最大
在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 广,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在政治上,商鞅等的变法使封建制度 得以确立。思想文化领域的激烈碰撞 正是政治经济大变革的反映
学派 代表人物 生活年代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墨家 儒家
道家
墨子 孟子 荀子
你认为哪一个学派的 主张对战国时期的统 治者来说最有用?
法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
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孙武 老子 韩非
改革变法 “爱人” “无为而治” “仁政” “兼爱”“非攻” “知己知彼” 朴素的辩证法
大 长 快乐 祸
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 哪一学派?
小 短 悲伤 福
道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 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 和大教育家。由其弟子编写的《论语》 记述了孔子言论) 核心思想:“仁”; ★★借鉴或启示:以人为本 政治主张:主张“以德治国”; ★★借鉴或启示:构建和谐社会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 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平民没 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创办私学 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主张“有教无类”。
根据以上内容,结合课本,完成下面的表格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PPT

9月28日,辛卯年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曲阜的孔
庙内举行。9月28日,辛卯年祭孔大典在孔子故
里曲阜孔庙内举行,纪念这位中国先贤诞辰
2562年。此次祭孔大典仪式分为开城、开庙门、
大成门启户、献礼乐、献花篮等步骤,2000多
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嘉宾参加了此次大典。
1
诸子百家 2
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诸侯 国君的专制权力;同时为了应付战争,统治者百姓征 收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人民大众不堪其苦,阶级 矛盾不断激化。在这种背景下,根本没有君主采纳儒 家学派所说的施仁政、爱护百姓的主张。
结合P77中的材料,思考: 为什么儒家思想没有受到重用,而法家 思想却受到秦国统治者的青睐呢?
当作自己,像爱自己一 的刑法,这个小孩罪大
样爱这个小孩,并以自
己对自己做的儒处家罚弟的子标
恶作道出极家严,弟厉应子的该处对罚这,个以小树孩
准,来处罚这个小孩。 立社会的风气,才能维
不能宽以律己墨,家严弟以子待 护法国家家弟的子统治。
人。
17
如果你想拜师学艺,你会 投入谁的门下?为什么?
而当时的诸侯 国,是不是像 你们的选择一 样呢?
孔子 孟子 墨子 韩非子 老子 孙子
21
整理古籍: 五经:《诗》、《书》、《礼》、 《易》、《春秋》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 (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 周游列国时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 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 《道德经》
22
百家学说
阅读教材P76第二段的内容, 结合教材中的故事,说说:
(1)孔子提出了哪些政治主张?
提出了“仁”的思想 A.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仁者爱人) B.要“克己复礼”。 主张以“德” 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庙内举行。9月28日,辛卯年祭孔大典在孔子故
里曲阜孔庙内举行,纪念这位中国先贤诞辰
2562年。此次祭孔大典仪式分为开城、开庙门、
大成门启户、献礼乐、献花篮等步骤,2000多
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嘉宾参加了此次大典。
1
诸子百家 2
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诸侯 国君的专制权力;同时为了应付战争,统治者百姓征 收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人民大众不堪其苦,阶级 矛盾不断激化。在这种背景下,根本没有君主采纳儒 家学派所说的施仁政、爱护百姓的主张。
结合P77中的材料,思考: 为什么儒家思想没有受到重用,而法家 思想却受到秦国统治者的青睐呢?
当作自己,像爱自己一 的刑法,这个小孩罪大
样爱这个小孩,并以自
己对自己做的儒处家罚弟的子标
恶作道出极家严,弟厉应子的该处对罚这,个以小树孩
准,来处罚这个小孩。 立社会的风气,才能维
不能宽以律己墨,家严弟以子待 护法国家家弟的子统治。
人。
17
如果你想拜师学艺,你会 投入谁的门下?为什么?
而当时的诸侯 国,是不是像 你们的选择一 样呢?
孔子 孟子 墨子 韩非子 老子 孙子
21
整理古籍: 五经:《诗》、《书》、《礼》、 《易》、《春秋》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 (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 周游列国时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 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 《道德经》
22
百家学说
阅读教材P76第二段的内容, 结合教材中的故事,说说:
(1)孔子提出了哪些政治主张?
提出了“仁”的思想 A.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仁者爱人) B.要“克己复礼”。 主张以“德” 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部编)《百家争鸣》ppt精选课件

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
四书: 《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2、孟子
政治 思想
“施仁政于民,省 刑罚,薄税敛。”
民本
思想
单击编辑标题
“民为贵,社稷次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 建议您在展示时采用微软
之,君为轻。” 雅黑字体,本模版所有图 形线条及其相应素材均可 自由编辑、改色、替换。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 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
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建议您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本模版所有图形线条及其相应素材均可自由编辑、改色、替换。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
仁义礼智儒非由家外铄自我也身,我:固有虽之也然。 儒家思想符合人民的利益,但在当时未能适应形势和统治者的需要.
动。”
--《论语·学而》
——《论语·颜渊》
……
孔子贡献
+ + + + 1、首创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培养大批人才(孔子弟子三千,成就突
出者在此7输2入人标)题,形成一整在套此输教入育标题思想,打破贵在族此垄输入断标文题化教育的局在面此输。入标题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
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 政治主张: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
四书: 《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2、孟子
政治 思想
“施仁政于民,省 刑罚,薄税敛。”
民本
思想
单击编辑标题
“民为贵,社稷次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 建议您在展示时采用微软
之,君为轻。” 雅黑字体,本模版所有图 形线条及其相应素材均可 自由编辑、改色、替换。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 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
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建议您在展示时采用微软雅黑字体,本模版所有图形线条及其相应素材均可自由编辑、改色、替换。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
仁义礼智儒非由家外铄自我也身,我:固有虽之也然。 儒家思想符合人民的利益,但在当时未能适应形势和统治者的需要.
动。”
--《论语·学而》
——《论语·颜渊》
……
孔子贡献
+ + + + 1、首创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培养大批人才(孔子弟子三千,成就突
出者在此7输2入人标)题,形成一整在套此输教入育标题思想,打破贵在族此垄输入断标文题化教育的局在面此输。入标题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容,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
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 政治主张: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共39张PPT)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作用:孔子开创私学使平民也可以接受教育,打 破了贵族和王室教育垄断的局面。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教育成就 2、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3、教学方法和原则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 温故知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个人档案
儒家学派代表人
孔 子
姓名: 孔子,又名丘、字仲尼
年代: 春秋时期 国籍: 鲁国
头衔: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个人 幼丧父、习礼乐
经历: 青为小吏,收徒办学 中从政鲁,周游列国宣主张 晚编典籍,成《春秋》
BC551-BC479
地位:至圣
思想主张
伟大的思想家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 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 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约BC571年~BC471年
一、老子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个人档案
春秋时期 年代: 老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楚国 国籍: 祸兮,福之所倚; 姓名: 李耳 福兮,祸之所伏。 创立的学派: 道家学派
思想观点:
《道德经》书影
顺应自然; 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 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无为而治” 《道德经》 (《老子》)
“苛政猛于虎”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统治者:以德治国
阅读P37“材料研读”,并思考问题。
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改善民生,弘扬正 气,社会稳定。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教育成就 1、创私学,提出有教无类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共25张PPT)

“百家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 立说,广收门徒,针对社会问题, 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期待统治者 采用。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孔子
春秋
“仁”;“爱人”;“为政以德”;办私学; 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儒家
孟子
战国
“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
荀子 战国 “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护社会秩序
• B.就由他去讲,讲到他不想讲为止, 让他自己觉悟(道家)
• C.要制定一些制度,对讲话者采取 惩罚措施(法家)
课堂小结
“从孔子那里 我读到一颗爱心; 在孟子那里我读到 一股正气;从墨子 那里我读到一腔热 血;在韩非那里我 读到一双冷眼。”
——易中天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幸福而 等待。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我告诉自己:我今天快乐或是不快乐,并非由我所遭遇的事情造成的,而应该取决于我自己。我可以自己选择事情的发展方向。昨日已逝,
初中历史(部编版)百家争鸣ppt全文课件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曰: “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以“礼”治理国家
——《论语·颜渊》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
不可忍也?
——《论语》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也。 ——《论语·雍也》
教育方面:
1.推广私学
2.“有教无类”
材料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儒欲家也。二者不可得
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道知善家之为善,斯
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法义家而丧其国,
是仁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请回答:上述材料各表述了哪一学派的观点和主
人 教部编 版七级 历史上 册百家 争鸣课 件
5、在校园文化节的主题演讲会上,小明同学引 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位思想家是 ( ) A.老子 B.庄子 C.墨子 D.孟子
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 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 思想家的主张不谋 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
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你有父亲、哥哥在, 应当让他们先做”又一天,冉有问孔子,“听见了应当 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对,应 当马上就去做。”学生们觉得奇怪,同样一个问题,为 什么老师回答得不一样呢?就去问老师,孔子笑呵呵地 说:“冉有,平时碰到事情老是退退缩缩,所以我鼓励 他勇敢地去做,而子路太喜欢胜过别人,所以我要他退
❖ 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最后的结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31张PPT)

3. 地位
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还是 大教育家 。
2
孔子像
孔子和儒家学说
思想和政治主张【阅读P37第二自然段】 1、核心思想:“仁”,提出“仁者爱人”,并将“仁”作为处
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
2、孔子在政治上推出西周的政治制度,主张 以德治国 ,要求统治
第二单元
早期国家的产生 和 社会变革
温故知新 1 早期国家的产生
温故知新 2 社会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 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 期,同时也是一次社会大 变革的时期。结合所学知 识,这一时期的变化表现
在哪些方面?
经济方面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 用进一步推广
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A 老子 B 庄子 C 墨子 D 孟子
5、“百家争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局面。其中强 调用“法令、权术和威势”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面对春秋战国局 势,你认为哪一学派 的主张对当时的统治 者来说最有用?
1994
《
世
界 遗 产 名 录 》
年 山 东 曲 阜 孔
庙
、
孔
林
、
孔
府
入
选
百家争鸣
3
趣味百家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
百家争鸣
3
何谓“百家争鸣”?【阅读教材P39倒数第 2 自然段】
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创办私学,
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还是 大教育家 。
2
孔子像
孔子和儒家学说
思想和政治主张【阅读P37第二自然段】 1、核心思想:“仁”,提出“仁者爱人”,并将“仁”作为处
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
2、孔子在政治上推出西周的政治制度,主张 以德治国 ,要求统治
第二单元
早期国家的产生 和 社会变革
温故知新 1 早期国家的产生
温故知新 2 社会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 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 期,同时也是一次社会大 变革的时期。结合所学知 识,这一时期的变化表现
在哪些方面?
经济方面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 用进一步推广
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A 老子 B 庄子 C 墨子 D 孟子
5、“百家争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局面。其中强 调用“法令、权术和威势”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面对春秋战国局 势,你认为哪一学派 的主张对当时的统治 者来说最有用?
1994
《
世
界 遗 产 名 录 》
年 山 东 曲 阜 孔
庙
、
孔
林
、
孔
府
入
选
百家争鸣
3
趣味百家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
百家争鸣
3
何谓“百家争鸣”?【阅读教材P39倒数第 2 自然段】
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创办私学,
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了
2 主张顺其自然
解 主 3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张
《老子》
(《道德经》)
4
5
初识孔子、了解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年鲁国人,中 国著名的思想家、教 育家,儒家学派创始 人,世界十大文化名 人之首。
6
走近孔子、了解主张 探究一: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闻讯回家,看见焦 土断垣(yuán),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 财产的损失只字未提。
牛刀小试
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 B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 C )
A.《春秋》 B.《尚书》C.《论语》D.《诗经》
3.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D )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4.孔子生活在( A )
A.春秋晚期 B.战国初期 C.春秋早期 D.战国晚期
•
6.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 的成果 时,那 种发自 内心的 愉悦让 我们体 验到学 习的美 好,它 是学习 过程带 给我们 的美妙 享受。
•
7.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 精力, 遇到困 难和阻 挠时需 要调节 不良情 绪等, 这些都 需要我 们凭借 坚强的 意志作 出努力 。
•
8.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 己解决 某个问 题时, 学习中 找到志 趣相投 的同伴 时,发 现自己 的潜能 时我们 都可以 体味到 学习带 来的快 乐。
谢谢大家
•
1.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 的新闻 事件所 发表的 言论的 总称。 新闻和 评论, 构成报 纸的两 大文体 。新闻 评论是 一种写 作形式 ,一种 传播力 量,一 种社会 存在, 以传播 意见性 信息为 主要目 的和手 段。
•
2.以中央和上级指示为内容写评论。 这种评 论能起 到传达 上级指 示精神 的作用 ,是报 纸上很 常见的 评论样 式。而 写这类 评论, 一要吃 透精神 ,二要 上下结 合。
爱人(仁)
这个故事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 以德治国
7
走 近
思想家
仁: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 (儒家)政治思想:提倡以德治国。
子 、 了 教育家
首办私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解
教育主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8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墨家
法家
老庄
孔
子子
子
辩证思 追求 想、无 精神 为而治 自由
仁、 为政 以德
孟
荀
子
子
仁政、 礼治 民贵 君轻
墨 子
兼爱、 非攻
韩非 子
法治、 中央 集权
课后反思
1.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明显,教师说的仍然很多。 2.影响作为一个教学重点,处理太过简单,应有一定的思考引导。 3.解答学生疑问时,应该多角度思考回答,也可以鼓励其他学生尝 试回答。
12
荀子 (荀况) 儒家
庄子 (庄周) 道家
韩非子 (韩非) 法家
探究二
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儒、法、道的主张有何不同?哪一家 思想学说最适合当时时代的发展?为什么? 儒家:以德治国 法家:以法治国 道家:无为而治
法家。法家严峻刑法、中央集权的“法治”思想 受到各诸侯国的重视。
古代先贤的思想在现在这个社会有没有体现: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第八课 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
一 了解老子、孔子的生平。说出老子、孔子 的主要思想。
二 学习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归纳 “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初识老子、了解生平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 年楚国人,伟大的哲学家、 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思想的精华是朴素辩 证法。
走
近 1 一切事物含有对立的两方面,一定条 老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子
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 B )
A.《道德经》 B.《孙子兵法》 C.《韩非子》 D.《论语》
6.下列内容不正确的是( D )
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C.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D.孔子提出了“仁政”治国的学说
17
课堂小结
百家争鸣
道家
儒家
孔子 墨子 孟子 韩非子 老子
当今思想观点 以德治国、尊敬师长、 全民教育、素质教育、 平等博爱、反对战争 廉正、廉洁、自律
依法治国
以不变应万变
思想渊源 礼治文明、有教无类 “兼爱”“非攻” 富贵不能淫…… 法治 无为而治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 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 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 精神,而且在世界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
•
3.配合中心任务和重大决策写的指导 性评论 。这要 要求作 者要注 意任务 明确, 道理要 讲清。
•
4.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 事情都 由政府 包揽的 现象正 在改变 ,各种 社会组 织纷纷 成立, 这有利 于社会 矛盾和 社会责 任的分 担。
•
5.国家元首从表面上看是个人,但事 实上, 是一个 国家机 关,是 一个国 家在实 质上或 形式上 的对内 和对外 的最高 代表。
商
秦
鞅
统
变
一
法
10
初识诸子
墨子(墨翟)孟子(孟轲) 荀子(荀况) 庄子(庄周) 韩非子(韩非) 墨家创始者 儒家继承人 儒家继承人 道家继承人 法家集大成者
11
连连看
墨子 (墨翟) 墨家
孟子 (孟轲) 儒家
熟识诸子
主张 兼爱,非攻 仁政,“民贵君轻” 顺应自然,精神自由 “法”治,中央集权 实行“礼治”,尊卑等级
走进孔子,谈其影响 积极影响:
……被称为“至圣先师”“万圣师表”,受后 人景仰
他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 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9
百家争鸣
BC221 BC475 BC770
西周
东周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
∣
∣
∣
∣∣∣∣来自铁背景:王室衰微、
器 、
诸侯争霸、社会 牛
动荡、旧的…… 耕
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