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新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

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一、引言在学校中,规范管理是确保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节。
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他们刚刚进入学校,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还不太了解。
因此,制定一套规范管理措施,匡助他们适应学校生活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二、日常行为规范1. 上学准时:一年级新生应该养成准时上学的习惯,避免迟到和早退。
学校可以设立早晨集合活动,提醒学生按时到校。
2. 穿着整洁:学生应该穿着整洁、干净的校服,注意个人卫生,不穿拖鞋或者运动鞋上学。
3. 尊重师长:学生应该尊重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不随意打搅他们的工作,遵守课堂纪律。
4. 礼貌待人:学生应该学会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并且不使用粗卤或者冒犯性的语言。
5. 教室卫生:学生应该保持教室的整洁,不乱丢垃圾,保持桌椅的整齐。
6. 安全第一:学生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在校园内奔跑,不乱穿马路,不玩危(wei)险的游戏。
三、学习管理规范1. 完成作业:学生应该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对待每一项学习任务。
2. 课堂参预:学生应该积极参预课堂活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并与同学们进行积极互动。
3. 课外阅读:学生应该培养阅读的习惯,每天抽出一定时间阅读课外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
4. 学习计划:学生应该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5. 备课准备:学生应该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学习材料,如书本、文具等,避免在课堂上擅自离开坐位。
四、纪律管理规范1. 排队守序:学生应该排队进出教室、食堂、操场等地方,不插队或者推搡他人。
2. 不打架斗殴:学生应该保持和平友善的态度,不与同学发生冲突或者斗殴。
3. 不偷盗他人财物:学生应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物,不偷盗或者损坏他人的物品。
4. 不说谎:学生应该诚实守信,不编造谎言或者扩散谣言。
5. 不使用手机:学生应该遵守学校关于手机使用的规定,不在上课或者自习时间使用手机。
五、奖惩制度为了激励学生遵守规范管理,学校可以设立奖励和惩罚制度。
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

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一、引言在学校教育中,规范管理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规范意识的重要手段。
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他们刚刚进入学校,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纪律还不太了解,因此需要进行规范管理,匡助他们适应学校生活并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规范管理的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规范管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个人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通过规范管理,让学生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和班级纪律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3. 维护良好的班级秩序:通过规范管理,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规范管理的具体措施1. 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班主任老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明确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作息时间、课堂纪律、个人卫生等方面的规定。
2. 开展规范教育活动:通过班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规范教育活动,向学生宣传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3. 建立奖励机制:设立奖励制度,对遵守规章制度和班级纪律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 实施惩罚措施:对于违反规章制度和班级纪律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并赋予相应的惩罚,以达到警示作用。
5. 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规范管理问题,形成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四、规范管理的效果评估1. 定期评估学生的行为习惯:学校可以制定评估表,定期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赋予指导和匡助。
2. 班级秩序观察:班主任老师和班级管理人员要时常观察班级的秩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3. 学生自我评估:鼓励学生自我评估自己的行为习惯和规范意识,匡助他们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主动改正。
五、结论通过对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可以匡助他们适应学校生活,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
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

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引言概述:一年级是学生进入学校的起点,对于新生来说,规范管理是他们适应学校生活和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即学习规范、行为规范、卫生规范、安全规范和社交规范,详细阐述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
一、学习规范:1.1 课堂纪律:新生应遵守课堂纪律,不随意说话、乱动,保持安静专注的学习状态。
1.2 完成作业:新生应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1.3 尊重他人:新生应尊重老师和同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友好合作,共同进步。
二、行为规范:2.1 遵守纪律:新生应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不打架斗殴,不欺负同学。
2.2 礼貌待人:新生应学会礼貌用语,尊重师长和同学,不说脏话,不恶作剧,树立良好的行为形象。
2.3 爱护公物:新生应爱护学校的设施和公共物品,不损坏、乱涂乱画,共同维护学校的整洁环境。
三、卫生规范:3.1 个人卫生:新生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剪指甲,保持整洁的仪容仪表。
3.2 教室卫生:新生应主动参与教室卫生保洁,保持教室的整洁和卫生,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3.3 饮食卫生:新生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脏、变质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成长。
四、安全规范:4.1 交通安全:新生应学会安全过马路,不乱穿马路,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己的安全。
4.2 防范意外:新生应注意安全防范,不乱玩危险物品,不攀爬高处,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4.3 防止欺凌:新生应了解欺凌的危害,学会保护自己,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报告,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五、社交规范:5.1 互相尊重:新生应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益,不歧视、不欺负同学,与同学友好相处。
5.2 团队合作:新生应学会团队合作,与同学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3 社交礼仪:新生应学会基本的社交礼仪,懂得如何与他人交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结论: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

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一、引言作为学校的一位一年级新生,规范的管理对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要求,包括学习纪律、行为规范、作业管理和校园安全等方面。
二、学习纪律1. 准时上课一年级新生应准时到达教室,不迟到、不早退。
在上课期间,要专心听讲,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随意离开坐位。
2. 注意听讲听课时,一年级新生应保持肃静,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
不与同学交谈、嬉戏或者玩手机等行为。
3. 完成作业一年级新生应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对待每一项学习任务。
如遇到难点,应主动向老师请教。
三、行为规范1. 尊重师长和同学一年级新生应尊重老师和同学,不得对师长和同学进行侮辱、歧视或者恶意揶揄的言行。
2. 文明用语一年级新生应使用文明用语,不使用粗俗、侮辱性或者歧视性的言辞。
要学会礼貌地与他人交流。
3. 教室秩序一年级新生应保持教室的整洁和肃静。
不随意涂鸦、乱扔垃圾或者损坏学校财物。
四、作业管理1. 认真记录作业一年级新生应将老师布置的作业记录在作业本上,确保不遗漏任何一项作业。
2. 完整准确地完成作业一年级新生应按要求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准确。
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应主动向老师请教。
3. 按时提交作业一年级新生应按时将作业提交给老师,不得迟交。
如遇到特殊情况无法按时提交,应提前向老师请假或者说明原因。
五、校园安全1. 安全出行一年级新生应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在校园内行走时,要走人行道,不在道路上奔跑。
2. 防范目生人一年级新生应警惕目生人,不随意与目生人接触或者随其离开校园。
如遇到可疑人员,应及时向老师或者校园安保人员报告。
3. 预防意外事故一年级新生应遵守学校的安全规定,不在校园内顽耍或者进行危(wei)险行为。
如发现校园内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向老师或者校园管理人员报告。
六、总结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要求涉及学习纪律、行为规范、作业管理和校园安全等方面。
惟独遵守这些规范,我们才干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
一年级新生行为规范训练要求

一年级新生行为规范训练要求一年级新生行为规范训练要求一、学会守纪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病有事要请假。
2、排队、集会要做到快、静、齐;上下楼梯要靠右走,不要推拉、不能拥挤。
3、课间不能追、不能跑,走路要轻、说话要轻;课间活动要守秩序,守规则,不做危险的游戏。
4、喜欢和同学一起游戏,同学之间友爱相处,不吵架,不打架。
5、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人行道,不在公路上玩耍。
6、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不随地扔垃圾、吐痰;要爱护公共财物。
二、学会读书1、学会听课,做到: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书本统一放在桌子的左上角(右上角);上课时坐端正,专心听讲,不讲废话,不做小动作,不随便离开座位;发言先举手,声音要响亮,使用普通话。
2、学会做功课,做到: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不抄袭;书写整洁不潦草;做完作业要检查,发现有错要及时更正。
3、学会正确的学习姿势,做到:坐要直,站要正,走要稳;读书、写字时要做到“眼离书本一尺,手握笔离笔尖一寸,胸离课桌一拳”;背书包要双肩背,要求身体挺直。
三、学会做人1、认识国旗,尊敬国旗,升国旗、奏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或队礼。
2、集会时要安静,认真倾听主席台上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发言。
3、尊敬师长,做到:遇到师长要主动问好;上课时要起立向老师行礼,回答问题要起立;要听从师长教导,会用“您好、请、再见、谢谢、对不起”等十个字的日常行为生活用语。
4、听父母及长辈的话,不发脾气,不撒娇,不妨碍别人休息,长辈有病要照顾。
5、不翻别人的书包,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6、爱护课桌椅,做到不乱摆,不用脚踩踏,不用刀刮,不用笔画,轻搬请放。
7、爱惜学习用品,学会自己整理书包和用具。
8、不受骗上当,不随便轻信陌生人的话,不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不随便跟陌生人走,不随便帮陌生人携带东西。
四、学会做事1、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学会穿衣、穿鞋、漱口刷牙、洗澡、削铅笔、整理书包、整理玩具、扫地、抹桌椅、倒垃圾、洗红领巾及做值日工作。
一年级学生行为举止及学习规范养成

一年级学生行为举止及学习规范养成行为举止规范
作为一年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以下是一些规范:
1. 尊重老师和同学:我们要对老师和同学保持尊敬和友善,不捉弄和欺负他人。
2. 遵守纪律:我们要遵守学校的纪律要求,按时上课、做好课前准备,并保持整洁的校园环境。
3. 诚实守信:我们要诚实守信,不撒谎、不作弊,并且履行诺言。
4. 遵守安全规则:在学校和家庭中,我们要遵守安全规则,确保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安全。
5. 善待他人:我们要友善、乐于助人,与同学和睦相处,不进行暴力行为或欺负他人。
研究规范养成
良好的研究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规范:
1. 定时备课:我们应该按时备课,预和复课程内容,提前准备
好所需教材和研究资料。
2. 专心听讲:在课堂上,我们要认真听讲,不打扰他人,积极
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3. 完成作业:我们要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并认真检查和改正错误。
在遇到困难时,要勇于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
4. 主动思考:我们要积极思考问题,不怕犯错误,勇于提问和
解决问题,培养自主研究的能力。
5. 养成良好研究惯: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研究惯,如规律作息、
保持良好的卫生惯和阅读惯。
总结
在一年级阶段,学生的行为举止和研究规范养成至关重要。
通
过遵守行为规范,我们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合作
的意识。
同时,合理规范的研究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研究效果,培
养积极的研究态度。
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优秀的一年级学生!
以上是一年级学生行为举止及学习规范养成的文档,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

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一、引言管理一年级新生的规范行为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规范管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年级新生规范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二、课堂管理1. 学生坐位安排:根据学生的性格和学习特点,合理安排坐位,避免相互干扰,并保证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观察和指导。
2. 课堂纪律:教师要明确课堂纪律要求,例如不说脏话、不打闹、不吃零食等。
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纪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 课堂秩序:教师要制定明确的课堂秩序管理规范,例如进出教室要有序、上课不迟到不早退等。
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课堂秩序的稳定和规范。
三、作业管理1. 作业布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合理布置作业任务,确保难度适中,能够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2. 作业批改: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并赋予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在批改过程中,要注重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 作业提交:教师要规定明确的作业提交时间和方式,教育学生按时提交作业,并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自律能力。
四、行为规范1. 着装规范:学校要制定统一的校服要求,并对学生的着装进行管理。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整洁、规范的穿着习惯,培养他们的自我形象意识。
2. 礼仪规范: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基本的礼仪规范,例如恭敬师长、礼貌待人、懂得道歉等。
通过模范示范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行为。
3. 安全规范: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避免接触危(wei)险物品等。
教师要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讲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奖励与惩罚1. 奖励机制: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奖励机制,对在学习和行为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惩罚措施:学校要建立明确的惩罚措施,对违反规范行为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
惩罚应当公正、合理,并注重教育和引导,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和心理压力。
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

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一、引言随着新学年的开始,一年级迎来了一批新生。
为了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行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措施,包括学生的行为规范、学习规范和生活规范,以及相应的管理流程和措施。
二、行为规范1. 尊重他人:一年级新生应学会尊重他人,包括老师、同学和其他学校工作人员。
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校园内外,都应保持礼貌和友善的态度。
2. 遵守纪律:一年级新生应遵守学校的纪律规定,如按时上下学、遵守课堂纪律、不携带手机等电子设备等。
同时,也应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不参预任何违法活动。
3. 文明礼仪:一年级新生应学会基本的文明礼仪,如打招呼、排队、讲卫生等。
在与他人交往时,要注意言行举止,不做粗卤、恶意的行为。
三、学习规范1. 完成作业:一年级新生应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保持作业的整洁和规范。
同时,也应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2. 积极参预课堂:一年级新生应积极参预课堂活动,包括回答问题、提出疑问和与同学互动等。
同时,也要遵守课堂纪律,不打闹、不妨碍他人学习。
3. 合理安排时间:一年级新生应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无非分沉迷于游戏和娱乐活动。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四、生活规范1. 保持卫生:一年级新生应保持自己的卫生,包括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要定期洗手、剪指甲,保持整洁的衣着和卫生的住宿环境。
2. 合理饮食:一年级新生应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不暴饮暴食。
要养成定时进餐和咀嚼慢慢的习惯,保证身体健康。
3. 安全意识:一年级新生应提高安全意识,如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护意识等。
要学会避免危(wei)险行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五、管理流程和措施1. 设立管理团队:学校应设立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一年级新生的规范管理工作。
该团队由年级主任、班主任和辅导员等组成,协同合作,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应制定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一年级新生的行为、学习和生活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一年级新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园游戏型学习到小学课堂型学习的一个重要过度阶段。
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应该做好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的教育引导,让孩子更快适应新的环境,让孩子更快地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然而当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新时代气息赋予他们活泼好动、无拘无束与健康开朗的气质外,家庭背景、社会氛围也造就了他们自私自我、娇惯傲慢、不轻易接受批评的性格。
在新生报到的第一天,我就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虽然换了新环境,他们却丝毫不胆怯,顶多安静两分钟。
我在讲台上讲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时,他们就坐不住了。
有的趴在桌子上;有的单脚跪在椅子上;有的是蹲着的;有的索性站起来了……你才把这一组哄安静了,那一组又闹起来。
第一天下来,我的嗓子就哑了。
开学初,我就发现班里的许多孩子都特别好动,有的孩子屁股上像长着个陀螺,不住地动,还有的孩子把脚蹬着后墙,悠哉乐哉。
你讲你的,他玩他的,严厉的语气也无法震慑住他们。
当你无可奈何地予以纠正后,你转身的功夫,他们又恢复了老样子。
后来我又发现在每天学习新知识时,孩子们还能有点劲头和兴趣。
然而在每天的常规训练中,他们却缺少耐心和细心。
而一年级是学生日常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一个好的习惯能让孩子受益无穷。
如何引导幼儿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完成由幼儿到学生的转型呢?我冥思苦想着。
一、激励教育,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1、“贴纸”激励,意想不到。
一天早上,我随手把儿子送给我的几张小贴纸送给了最早到校的邱剑烯同学,摸摸他的头说:“上课要认真听讲呀!”他使劲点了点头,一张贴在校章上,另外的珍重地放进兜里,说:“我要回家给妈妈看。
”在往教室走的路上,遇见几位同学,他就炫耀地说:“老师给我的!”其他小孩子都羡慕地看着。
这一幕让我心里一动。
其实无论什么人都喜欢得到奖励,特别是小孩子,哪怕是一张小小的贴纸,他们都会很珍惜的。
第二天早上,我教学生唱《礼貌歌》,然后晃了晃手中那些漂亮的贴纸,说:“你们想得到这些贴纸吗?”孩子们高兴地喊着:“想!”我又说:“谁最先学会唱《礼貌歌》的就奖励一张贴纸。
”孩子们顿时像炸开了锅,相互学着唱,最后我把贴纸奖给了一个最先会唱的女孩子。
看着其他孩子失望的眼神,我又抓住时机,说:“在今后的日子里,哪个同学把《礼貌歌》中的要求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老师就奖给他一张贴纸。
”
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们变得懂礼貌多了,我也按承诺地送出了一张张贴纸。
虽然孩子们的出发点是为了得到贴纸,但是他们也在这样的活动中养成了懂礼貌的习惯,而且这习惯一经养成,将终身受益。
2、灵活变通,健全机制。
小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不定性的特点,决定了一种方法使用的有效时间并不很长,这种方法的新鲜劲过去之后,就需要出台新
的激励策略。
奖励贴纸的事件给我很大的启示: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来激励他们,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有段时间,孩子们特别喜欢玩卡,受此启发,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争星卡活动。
制定了得卡方案,内容包括课堂纪律、学习、作业、做操、排队、卫生、值日等逐个方面,只要你某个方面表现好,就奖给你一个五星卡。
为了激励的持久性,积累五张星卡又可以得到一张黄色月亮卡,月亮卡积累到五张又可以换取一轮红太阳卡片,并在教室墙壁上的评价栏里奖励这个同学一面小红旗。
在奖励的时候又照顾到不同水平学生间的差异,让他们都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小小卡片让学生热情高涨,为了得到一张卡,孩子们改掉了不少陋习。
课间追逐打闹的少了,课堂上注意力集中了,写字规范了。
不少同学为了积攒星卡,对自己要求也更严格了。
孩子们常常凑在一起比一比谁得的卡最多。
为了让孩子的爸爸妈妈也一起分享他们成长的快乐,我在黑板一角又画了一朵大红花,每天都会把表现优秀和有进步的孩子的名字写在的红花里,带着大家大声念;每到周五,我就会给一周以来表现最棒的孩子发“表扬信”和“感谢信”。
在“感谢信”中描述孩子在一周中杰出的表现,一方面使家长们了解学校的教育方法,分享孩子的成长;一方面令孩子在家庭中得到表扬与指导,使孩子接收到学校与家庭的双方面教育和指导。
为了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我在黑板的一角记录了四个小组的评价情况,让每位上课的老师都为小组进行笑脸和怒脸的评价,在第二
周的周会课上,给笑脸最多的小组盖上一面红旗。
因为有了这样的评比,小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相互约束告诫着对方,唯恐自己小组的笑脸比别的组少。
对于个别典型的同学,我则采取针对性的教育。
班中有个小男孩特别好动,课堂上总喜欢影响其他孩子上课,但我发现他很聪明,喜欢表现自己,常常抢着回答问题,还特别在意分数。
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单独让他一组,直接评价他。
课堂上时时用“你真棒!你真聪明!”等对他的表现给予鼓励,这些评价如和煦的春风,无声的细雨,温暖滋润着他,约束着他的言行。
并适时地奖励他星卡,在别的小孩子羡慕的眼神中,他的自信心增强了,慢慢地在课堂上不再扰乱别人了,学习方面也有了进步。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让孩子们感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进了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成效显著,学校、家长肯定。
健全的评价机制培养了孩子们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秩序。
在学校组织的听课活动中,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纪律性强,集体荣誉感强,特别是那大方的情景表演,博得了学校领导的肯定。
一学期下来,我也收到了家长热情的反馈。
有的家长说,“在你们的辛勤教育下,孩子吃饭不挑剔了,能自己整理书包了,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
”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这个班级中得到了多看、多听、多说和游戏的机会,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
还有的家长反映:“上学后,孩子懂事了,听话了,不再任性了。
在学校里学到的内容,回家就当老师教我们,这些可喜的变化让我们高兴,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培育。
”
孩子的成长进步让我自豪,家长的肯定让我欣慰,也让我认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天生俱有的,完全可以通过后天来培养,让我们牢记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一段话:“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好的习惯对于以后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让人的一生发生重大变化;满身恶习的人,是成不了大气候的;唯有有良好习惯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