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高清晰度胃镜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胃肠镜ppt课件图片

胃肠镜ppt课件图片
• 胃肠镜简介 • 胃肠镜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 胃肠镜检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胃肠镜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评估 • 胃肠镜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 结论与参考文献
01
胃肠镜简介
胃肠镜的定义
胃肠镜是一种光学仪器,通过口或肛门插入,可以直观地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 等部位的病变,是消化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06
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论
胃肠镜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消化道 疾病检查方法,能够发现并确诊 多种消化道疾病,如胃炎、溃疡
、肿瘤等。
胃肠镜检查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 疾病的严重程度,制定更加准确
的治疗方案。
胃肠镜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已 经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和认可。
参考文献
•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
THANK YOU
肠镜
肠镜是一种细长、可弯曲的纤维内窥镜,可以经肛门进入肠道,对肠道进行观 察和诊断。肠镜还可以通过活检通道进行组织活检和细胞学检查。
胃肠镜的工作原理
光学成像
胃肠镜通过光学成像技术,将目标组织放大,并将其图像传 输到显示屏或存储设备中。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图像来进 行诊断和治疗。
活检通道
胃肠镜通常具有活检通道,可以用于进行组织活检和细胞学 检查。活检通道可以插入活检钳、电灼器等工具,以帮助医 生进行组织取样和病变切除。
胃肠镜的未来展望
早期癌症筛查
随着癌症发病率的增加,早期筛查成为预防和治疗的关键,胃肠 镜检查将成为早期癌症筛查的重要手段。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 果和患者满意度。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提高胃肠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漏诊 和误诊的风险。
• 胃肠镜简介 • 胃肠镜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 胃肠镜检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胃肠镜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评估 • 胃肠镜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 结论与参考文献
01
胃肠镜简介
胃肠镜的定义
胃肠镜是一种光学仪器,通过口或肛门插入,可以直观地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 等部位的病变,是消化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06
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论
胃肠镜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消化道 疾病检查方法,能够发现并确诊 多种消化道疾病,如胃炎、溃疡
、肿瘤等。
胃肠镜检查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 疾病的严重程度,制定更加准确
的治疗方案。
胃肠镜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已 经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和认可。
参考文献
•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
THANK YOU
肠镜
肠镜是一种细长、可弯曲的纤维内窥镜,可以经肛门进入肠道,对肠道进行观 察和诊断。肠镜还可以通过活检通道进行组织活检和细胞学检查。
胃肠镜的工作原理
光学成像
胃肠镜通过光学成像技术,将目标组织放大,并将其图像传 输到显示屏或存储设备中。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图像来进 行诊断和治疗。
活检通道
胃肠镜通常具有活检通道,可以用于进行组织活检和细胞学 检查。活检通道可以插入活检钳、电灼器等工具,以帮助医 生进行组织取样和病变切除。
胃肠镜的未来展望
早期癌症筛查
随着癌症发病率的增加,早期筛查成为预防和治疗的关键,胃肠 镜检查将成为早期癌症筛查的重要手段。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 果和患者满意度。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提高胃肠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漏诊 和误诊的风险。
胃肠镜操作(检查部分) PPT课件

• 染色按钮
• 活检钳入口
先端部分
• 光源 • 物镜 • 活检孔
(吸引位
• 食管 •胃 • 十二指肠
2.检查方式
• 常规检查 • 清醒镇静检查 • 全麻检查
3.检查前准备
• 空腹:术前禁食6h、钡餐后2-3d、幽门 梗阻患者需洗胃;
• 取出假牙; • 口服去泡剂、咽喉部麻醉; • 必要时解痉或镇静
5.开始检查
• 瞩病人不要紧张、自然呼吸等; • 行肛门指诊后缓慢进镜; • 检查过程中可与患者交谈,以使
其放松。
6.检查后注意事项
• 术后让患者安静休息,观察1h; • 对活检的病例应酌情给予止血剂; • 瞩患者48h之内不要进食过饱,应以细
软食物为主。
四、胃镜检查适应症
1、有上消化道症状,疑有食管、胃及十二 指肠病变(炎症、溃疡、肿瘤等)临床又不能 确诊者;
电子胃、肠镜的 临床应用
(检查部分)
武汉国医堂医院
(内镜中心)
李和平
一、了解设备
胃、肠镜设备
• 主机 • 内镜 • 显示器
内镜(主机)
• 光源系统 • 成像系统
内镜(胃、肠镜)
• 连接部分 • 操纵部分 • 插入部分
内镜操纵部
• 上下旋钮 • 左右旋钮 • 吸引按钮
• 送水、气按钮 • 图象冻结按钮 • 图象放大按钮
4.病人体位
• 左侧卧位 • 头适度后仰 • 松开裤腰带
5.准备仪器
• 连接胃镜 • 打开显示器 • 检查送水、送气、吸引功能 • 开启光源 • 检查图象采集系统
6.开始检查
• 瞩病人不要紧张……告诉病人配合检查 的要点;
• 给病人戴好口垫; • 开始检查……
• 活检钳入口
先端部分
• 光源 • 物镜 • 活检孔
(吸引位
• 食管 •胃 • 十二指肠
2.检查方式
• 常规检查 • 清醒镇静检查 • 全麻检查
3.检查前准备
• 空腹:术前禁食6h、钡餐后2-3d、幽门 梗阻患者需洗胃;
• 取出假牙; • 口服去泡剂、咽喉部麻醉; • 必要时解痉或镇静
5.开始检查
• 瞩病人不要紧张、自然呼吸等; • 行肛门指诊后缓慢进镜; • 检查过程中可与患者交谈,以使
其放松。
6.检查后注意事项
• 术后让患者安静休息,观察1h; • 对活检的病例应酌情给予止血剂; • 瞩患者48h之内不要进食过饱,应以细
软食物为主。
四、胃镜检查适应症
1、有上消化道症状,疑有食管、胃及十二 指肠病变(炎症、溃疡、肿瘤等)临床又不能 确诊者;
电子胃、肠镜的 临床应用
(检查部分)
武汉国医堂医院
(内镜中心)
李和平
一、了解设备
胃、肠镜设备
• 主机 • 内镜 • 显示器
内镜(主机)
• 光源系统 • 成像系统
内镜(胃、肠镜)
• 连接部分 • 操纵部分 • 插入部分
内镜操纵部
• 上下旋钮 • 左右旋钮 • 吸引按钮
• 送水、气按钮 • 图象冻结按钮 • 图象放大按钮
4.病人体位
• 左侧卧位 • 头适度后仰 • 松开裤腰带
5.准备仪器
• 连接胃镜 • 打开显示器 • 检查送水、送气、吸引功能 • 开启光源 • 检查图象采集系统
6.开始检查
• 瞩病人不要紧张……告诉病人配合检查 的要点;
• 给病人戴好口垫; • 开始检查……
(精品) 胃肠镜检查 PPT课件

正常胃角
胃扭转
良性溃疡
☼大小:<2cm ☼形状:圆形、椭圆形或
线状(较规则) ☼表面与底:表面覆盖白
苔或黄白苔,底部坦 ☼周边粘膜:周围粘膜充
血、水肿,可稍隆起 ☼可有粘膜皱襞向溃疡
集中像
恶性溃疡
☼大小:>2cm ☼形态:不规则 ☼底:底部不平,苔污秽 ☼周边粘膜:不整齐,呈
堤样隆起或 结节样隆 起;周边粘膜皱襞有中 断现象 ☼质地:硬脆,易出血
胃窦溃疡 胃角溃疡
消化性溃疡的内镜下分期
消化性溃疡的胃镜下表现
活动期(A) 愈合期(H) 瘢痕期(S)
正常十二指肠球部及降段
十二指肠球溃疡
活动期
瘢痕期
食道静脉曲张
曲 张 静 脉 套 扎 术
胃底静脉曲张
食道癌 食道支架置入
胃溃疡活动性出血 银夹止血
银夹止血
ERCP下胆道支架置入内引流术
胃肠镜
内镜发展简史
1869年-硬式内镜 1957年-纤维内镜 电子内镜 超声内镜 胶囊内镜
胃镜检查
应用范围: 诊断方面 :
✓观察病变 ✓粘膜活检 ✓粘膜染色 ✓拍片 ✓摄像 ✓内镜超声
治疗方面 :
✓取异物 ✓电烧息肉 ✓直视下止血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治疗 ✓食管狭窄的扩张治疗 ✓支架放置
脊柱畸形 ➢严重心肺疾病 ➢休克、昏迷等危重状态
➢较重的心肺疾病、哮喘 发作期
➢体质过度衰弱 ➢急性传染性肝炎或胃肠
道传染病 ➢慢性肝炎、爱滋病
检查前准备
1、禁食6-8小时; 2、了解病情、作好解释工作; 3、咽部麻醉; 4、镇静剂; 5、口服去泡剂; 6、检查胃镜与配件
检查方法要点
1.患者左侧卧位 2.嘱患者咬紧牙垫,经
胃肠镜操作ppt课件

1、咽部外伤感染; 2、食管穿孔、胃穿孔; 3、出血; 4、心脑血管意外; 5、吸入性肺炎; 6、内镜嵌顿。
.
结肠镜检查适应证
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 原因不明的腹泻 结肠息肉、早期癌的诊治 钡灌肠有病变者 原因不明的低位肠梗阻 腹部肿块疑有大肠和回肠末端病变者 大肠手术后随访复查 大肠癌普查 结肠镜下各种治疗术
.
浅表性胃炎
.
萎缩性胃炎
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 主,粘膜变薄; 粘膜下血管网透见; 粘膜粗糙不平,如铺路 石样; 大弯侧粘膜皱襞变细; 粘液少。
.
十二指肠球部
.
十二指肠上角、上曲
.
十二指肠降部
.
十二指肠乳头
.
十二指肠乳头2
.
消化性溃疡
.
良性溃疡
☼大小:<2cm ☼形状:圆形、椭圆 形或线状;(较规则) ☼表面与底:表面覆 盖白苔或黄白苔,底部 平坦; ☼周边粘膜:周围粘 膜充血、水肿,可稍 隆起; 可有粘膜皱襞 向溃疡集中像。
单人法:操作灵活、简便,成功率高,节省人力, 操作时间短,痛苦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操作法。
日本工藤进英总结创立“轴保持短缩法”,为单 人法的经典。
.
结肠镜操作要点
1. 循腔进镜 ——基本原则 镜身不成襻,调节角度钮,镜头前端作
出迅速反应。 2. 不进则退——非常重要
2008级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普外科 甘毅
版权所有,请勿外泄
.
课程安排
1. 学时:4学时(180分钟) 2. 理论课时:40分钟 3. 操作: 140学时
.
授课思路
1.介绍胃肠镜的发展历史、硬件构 造和操作原理
2.讲授胃肠镜禁忌症和适应症 3.讲授胃肠镜下常见图像和诊断
.
结肠镜检查适应证
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 原因不明的腹泻 结肠息肉、早期癌的诊治 钡灌肠有病变者 原因不明的低位肠梗阻 腹部肿块疑有大肠和回肠末端病变者 大肠手术后随访复查 大肠癌普查 结肠镜下各种治疗术
.
浅表性胃炎
.
萎缩性胃炎
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 主,粘膜变薄; 粘膜下血管网透见; 粘膜粗糙不平,如铺路 石样; 大弯侧粘膜皱襞变细; 粘液少。
.
十二指肠球部
.
十二指肠上角、上曲
.
十二指肠降部
.
十二指肠乳头
.
十二指肠乳头2
.
消化性溃疡
.
良性溃疡
☼大小:<2cm ☼形状:圆形、椭圆 形或线状;(较规则) ☼表面与底:表面覆 盖白苔或黄白苔,底部 平坦; ☼周边粘膜:周围粘 膜充血、水肿,可稍 隆起; 可有粘膜皱襞 向溃疡集中像。
单人法:操作灵活、简便,成功率高,节省人力, 操作时间短,痛苦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操作法。
日本工藤进英总结创立“轴保持短缩法”,为单 人法的经典。
.
结肠镜操作要点
1. 循腔进镜 ——基本原则 镜身不成襻,调节角度钮,镜头前端作
出迅速反应。 2. 不进则退——非常重要
2008级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普外科 甘毅
版权所有,请勿外泄
.
课程安排
1. 学时:4学时(180分钟) 2. 理论课时:40分钟 3. 操作: 140学时
.
授课思路
1.介绍胃肠镜的发展历史、硬件构 造和操作原理
2.讲授胃肠镜禁忌症和适应症 3.讲授胃肠镜下常见图像和诊断
胃镜肠镜检查与治疗PPT课件

检查前护理诊断及措施
❖ P1 肠道准备不足: ❖ I: 1、行饮食指导 ❖ 2、指导病人口服泻药 ❖ 3、观察大便的颜色、性状 ❖ 4、必要时清洁灌肠 ❖ O1:病人口服泻药后,顺利行胃肠镜
检查
检查前护理诊断及措施
❖P2 知识缺乏:缺乏胃肠镜相关知 识
❖I: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胃肠镜的 相关知识
第二次服药时间在操作成 检查当天早晨7点(或在操 作或检查前至少3个小时) ,或遵医嘱,用法同第一 次。
本品禁用于先天性巨结肠
,肠梗阻,腹水患者,充
血性心脏病或肾功能衰竭 患者。
恒康正清
1、配制方法(每1000ml):取 本品1盒(内含A、B、C各1小 包),将盒内各包药粉一并倒 入带有刻度的杯(瓶)中,加温 开水至1000ml,搅拌使完全 溶解,即可服用。 2.服用方法及用量:术前肠 道清洁准备,用量为3000~ 4000ml,首次服用600~ 1000ml,以后每隔10~15分 钟服用1次,每次250ml,直 至服完或直至排出水样清便
❖O4:病人未发生低血糖
❖病人于09-26日15:00进内镜室检查, 于16:00返回病房
检查后护理诊断及措施
❖P1 有生命体征改变的危险 ❖P2 有受伤的危险 ❖P3 潜在并发症:出血、穿孔、感染 ❖P4 知识缺乏 ❖P5 焦虑 ❖P6 有肛周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检查后护理诊断及措施
❖P1 有生命体征改变的危险
胃镜检查禁忌症
❖ 二、绝对禁忌症 ❖ 1、神志不清、精神异常不能合作者 ❖ 2、严重心肺疾患如严重心律失常、心率衰竭、心
肌梗死急性期、哮喘发作期、呼吸功能衰竭不能 平卧者 ❖ 3、休克、昏迷等危重状态 ❖ 4、食管、胃、十二指肠穿孔急性期 ❖ 5、急性重症咽喉部疾患内镜不能插入者 ❖ 6、腐蚀性食管炎和胃炎 ❖ 7、主动脉瘤
消化内镜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为了进一步明确性质或需做内镜治疗者
5
结肠镜检查的适应症
大肠炎症性疾病帮助做鉴别诊断,或需要确定病变范围、病期、严重程度, 追踪癌前期病变的变化
大肠息肉和癌的诊断已明确,需探查有无其他部位存在同时癌同时性息肉 大肠息肉和早期癌须在内镜下摘除或切除治疗
6
结肠镜检查的适应症
用于研究大肠息肉或炎性病变的自然发展史 结肠镜检查是大肠癌诊断的金标准
56
化疗粒子植入57来自ERCP5859
消化内镜的分类(部位)
胃镜 十二指肠镜 小肠镜 结肠镜 胆道镜
1
消化内镜的分类(功能)
超声内镜 放大内镜 共聚焦显微内镜 胶囊内镜
2
胃镜检查的适应症
凡有上消化道症状,疑是上消化道病变、临床又不能确诊者 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者,需进行急诊内镜检查者 有上消化道症状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未能发现病变或不能确定病变性质者
36
食管狭窄扩张
37
吻合口狭窄
38
吻合口狭窄扩张
39
息肉切除
40
息肉切除
41
息肉切除
42
息肉切除
43
息肉切除
44
息肉切除
45
息肉切除
46
息肉切除
47
息肉切除
48
息肉切除
49
息肉切除
50
APC
51
APC
52
化疗粒子植入
53
化疗粒子植入
54
化疗粒子植入
55
化疗粒子植入
15
胃内异物
16
胃内异物
17
胃内异物
18
食管异物
19
食管异物
20
5
结肠镜检查的适应症
大肠炎症性疾病帮助做鉴别诊断,或需要确定病变范围、病期、严重程度, 追踪癌前期病变的变化
大肠息肉和癌的诊断已明确,需探查有无其他部位存在同时癌同时性息肉 大肠息肉和早期癌须在内镜下摘除或切除治疗
6
结肠镜检查的适应症
用于研究大肠息肉或炎性病变的自然发展史 结肠镜检查是大肠癌诊断的金标准
56
化疗粒子植入57来自ERCP5859
消化内镜的分类(部位)
胃镜 十二指肠镜 小肠镜 结肠镜 胆道镜
1
消化内镜的分类(功能)
超声内镜 放大内镜 共聚焦显微内镜 胶囊内镜
2
胃镜检查的适应症
凡有上消化道症状,疑是上消化道病变、临床又不能确诊者 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者,需进行急诊内镜检查者 有上消化道症状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未能发现病变或不能确定病变性质者
36
食管狭窄扩张
37
吻合口狭窄
38
吻合口狭窄扩张
39
息肉切除
40
息肉切除
41
息肉切除
42
息肉切除
43
息肉切除
44
息肉切除
45
息肉切除
46
息肉切除
47
息肉切除
48
息肉切除
49
息肉切除
50
APC
51
APC
52
化疗粒子植入
53
化疗粒子植入
54
化疗粒子植入
55
化疗粒子植入
15
胃内异物
16
胃内异物
17
胃内异物
18
食管异物
19
食管异物
20
内镜检查PPT课件

内镜检查
第一临床学院内科学教研室
1
概述
硬式——可曲 纤维——电子 诊断——治疗 胃镜 结肠镜 小肠镜 十二指肠镜
气管镜 胆道镜 膀胱镜 腹腔镜 胸 腔镜 脑室镜 关节镜等。 涉及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 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
2
3
内镜的发展
内镜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 硬式内镜: 1795年—1932年 2) 半屈式内镜:1932年—1957年 光纤维问世 3) 纤维内镜: 1957年—1983年 4) 电子内镜: 1983年—至今
11
禁忌证 休克、昏迷等危重状态。 神志不清、精神失常,不能合作者。 食管、胃、十二指肠穿孔急性期。
12
禁忌证
严重咽喉疾患、腐蚀性食管炎和胃 炎、巨大食管憩室、主动脉瘤及严 重颈胸段脊柱畸形者
急性传染性肝炎或胃肠道传染性病 一般暂缓检查;慢性乙、丙型肝炎 或病原携带者、AIDS或者应具备特 殊的消毒措施。
16
检查方法
胃镜先端通过齿状线缓慢插入贲门后,在胃底 部略向左、向上可见胃体腔,推进至幽门前区 时,进入十二指肠球部,再将先端右旋上翘 90℃,调整胃镜深度,即可见十二指肠降部及 乳头部。由此退镜,逐段观察,配合注气及抽 吸,可逐一检查十二指肠、胃窦、胃角、胃体、 胃底及食管各段病变。注意各部位的大小、形 状、粘膜皱襞、粘膜下血管、分泌物性状以及 胃蠕动情况。特别应注意勿遗漏胃角上部、胃 体垂直部及贲门下病变。
胃底
25
一般并发症 喉头痉挛、下颌关节脱臼、咽喉部 损伤感染、腮腺肿大、食管贲门粘 膜撕裂等。
26
严重并发症
心脏骤停、心肌梗死、心绞痛 食管、胃肠穿孔 感染 低氧血症
27
常见上消化道疾病
第一临床学院内科学教研室
1
概述
硬式——可曲 纤维——电子 诊断——治疗 胃镜 结肠镜 小肠镜 十二指肠镜
气管镜 胆道镜 膀胱镜 腹腔镜 胸 腔镜 脑室镜 关节镜等。 涉及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 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
2
3
内镜的发展
内镜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 硬式内镜: 1795年—1932年 2) 半屈式内镜:1932年—1957年 光纤维问世 3) 纤维内镜: 1957年—1983年 4) 电子内镜: 1983年—至今
11
禁忌证 休克、昏迷等危重状态。 神志不清、精神失常,不能合作者。 食管、胃、十二指肠穿孔急性期。
12
禁忌证
严重咽喉疾患、腐蚀性食管炎和胃 炎、巨大食管憩室、主动脉瘤及严 重颈胸段脊柱畸形者
急性传染性肝炎或胃肠道传染性病 一般暂缓检查;慢性乙、丙型肝炎 或病原携带者、AIDS或者应具备特 殊的消毒措施。
16
检查方法
胃镜先端通过齿状线缓慢插入贲门后,在胃底 部略向左、向上可见胃体腔,推进至幽门前区 时,进入十二指肠球部,再将先端右旋上翘 90℃,调整胃镜深度,即可见十二指肠降部及 乳头部。由此退镜,逐段观察,配合注气及抽 吸,可逐一检查十二指肠、胃窦、胃角、胃体、 胃底及食管各段病变。注意各部位的大小、形 状、粘膜皱襞、粘膜下血管、分泌物性状以及 胃蠕动情况。特别应注意勿遗漏胃角上部、胃 体垂直部及贲门下病变。
胃底
25
一般并发症 喉头痉挛、下颌关节脱臼、咽喉部 损伤感染、腮腺肿大、食管贲门粘 膜撕裂等。
26
严重并发症
心脏骤停、心肌梗死、心绞痛 食管、胃肠穿孔 感染 低氧血症
27
常见上消化道疾病
胃镜检查及诊断ppt课件

胃癌
胃镜下可见肿瘤表面常凹凸不平,糜烂,有污秽苔,活检时易出血。显 微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
鉴别诊断的思路与方法
消化性溃疡与胃癌的鉴别
消化性溃疡边界清楚,有灰白色苔膜所覆盖,周围黏膜充 血、水肿,略隆起;胃癌边界多不清楚,表面凹凸不平, 糜烂,有污秽苔,活检时易出血。
慢性胃炎与早期胃癌的鉴别
检查前至少禁食8小时,避免 因食物残渣影响检查效果。
告知和签署同意书
向受检者解释检查过程,并签 署知情同意书。
药物准备
对于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需 提前告知医生,根据医生建议
决定是否停药。
检查中的操作流程
患者体位
受检者侧卧,头部略向前倾, 双腿蜷曲。
插入胃镜
医生将胃镜从受检者口咽部插 入,通过食管进入胃部。
通过胃镜检查,可以获取病理组织 样本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而为患 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评估治疗效果
胃镜检查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以 及监测疾病的复发和进展。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 来胃镜检查将朝着更加智 能化、微创化和无创化的 方向发展。
普及推广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普 及,胃镜检查将逐渐成为 常规体检项目,提高疾病 的早期发现率。
咽喉部损伤
由于胃镜通过咽喉部时,可能会对局 部黏膜造成刺激或损伤,导致咽喉部 疼痛、充血等症状。
食管穿孔
胃镜在通过食管时,若操作不当或患 者配合不当,可能导致食管穿孔,引 发严重的并发症。
胃部出血
胃镜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对胃黏膜造 成损伤,导致胃部出血,严重时甚至 可能引发休克。
心律失常
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心 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胃镜下可见肿瘤表面常凹凸不平,糜烂,有污秽苔,活检时易出血。显 微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
鉴别诊断的思路与方法
消化性溃疡与胃癌的鉴别
消化性溃疡边界清楚,有灰白色苔膜所覆盖,周围黏膜充 血、水肿,略隆起;胃癌边界多不清楚,表面凹凸不平, 糜烂,有污秽苔,活检时易出血。
慢性胃炎与早期胃癌的鉴别
检查前至少禁食8小时,避免 因食物残渣影响检查效果。
告知和签署同意书
向受检者解释检查过程,并签 署知情同意书。
药物准备
对于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需 提前告知医生,根据医生建议
决定是否停药。
检查中的操作流程
患者体位
受检者侧卧,头部略向前倾, 双腿蜷曲。
插入胃镜
医生将胃镜从受检者口咽部插 入,通过食管进入胃部。
通过胃镜检查,可以获取病理组织 样本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而为患 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评估治疗效果
胃镜检查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以 及监测疾病的复发和进展。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 来胃镜检查将朝着更加智 能化、微创化和无创化的 方向发展。
普及推广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普 及,胃镜检查将逐渐成为 常规体检项目,提高疾病 的早期发现率。
咽喉部损伤
由于胃镜通过咽喉部时,可能会对局 部黏膜造成刺激或损伤,导致咽喉部 疼痛、充血等症状。
食管穿孔
胃镜在通过食管时,若操作不当或患 者配合不当,可能导致食管穿孔,引 发严重的并发症。
胃部出血
胃镜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对胃黏膜造 成损伤,导致胃部出血,严重时甚至 可能引发休克。
心律失常
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心 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2)不染部位病变分析:
①细线状(IPCL) ②螺旋状扩张 ③蛇形粗大 ④杂乱无紊
正常
炎症 侵及m1 m1-m2 受侵 m3-Sm 受侵
23
图11 镜下乳头内血管的形态(1,2多良性 病变,3,4则Ca性病灶)。
24
图12 说明: a)普通内镜下,斑片状不染带 b)放大胃镜像,与乳头结构浅染带不同 c)仅见短、粗毛细静脉 d)病理,重度非典型增生
25
图12
26
四、胃部疾病的放大胃镜诊断要点
1、萎缩性胃炎的镜下特点∶ “A”类型 → “AB”混合型
轻度 胃小凹 → 胃小沟样 点状 → 线状演变
27
胃小凹 → 粗大 →“C”型演变
重度 (较正常C型不同)
伴肠化生时,美兰染色更明显 图15&16
28
2、HP相关性胃炎的镜下特点
普通胃镜HP(+) 1)点状发红,糜烂 2)粘膜皱襞粗大 3)结节样变化 4)血管透见
13
病变部位:胃小凹形态特征: 深、浅糜烂再生上皮的区别 HP(-):点状充血(集合细静脉) HP(+):粘膜集合细静脉变化→消失 由溃疡边缘的形态,判断易治性,难治
性及复发情况。
14
三、食管疾病放大胃镜诊断要点 普通胃镜下仅能看到血管网透见 放大胃镜下:(图8)
15
16
1、上皮乳头毛细血管(IPCL) 病变侵犯深度的推断m1,m2,m3,Sm 有异常血管的出现则Sm层受侵 诊断符合率达76% (图9)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48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49
30
图17: R→D→I (模式图)
31
根据上述表现诊断符合率
D型∶65% ~ 75% I型∶65% ~ 67%
32
清除HP的早期表现: 胃小凹结构的恢复--粘膜修复的特征
清除HP的早期,看不到集合细静脉的再现 中、远期随访,集合细静脉再现
33
3、胃溃疡 胃溃疡的分期(放大胃镜下)图18:
34
不易复发
43
(图23)
44
6、早期癌的鉴别诊断 (1)胃腺瘤与 隆起性胃Ca: (图24)
45
从隆起粘膜表面判定肿物性质 多为良性:点状、沟状 多为恶性:网眼状、不规则状、 破坏状、异常血管状
46
(2)良性溃疡与凹陷型早期Ca(图25) 分化型腺癌与低分化型
47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4
普通胃镜下观察(如图2)
5
6
2、胃粘膜像:(图6)
7
图3为正常胃底粘膜像 图4为十二指肠粘膜像
8
9
图5 正常胃底 胃窦粘膜
染色像
10
图7分别是胃底,体及实粘膜像,如染色观 察更为清晰
11
12
3、放大内镜下食管,胃粘膜形态观察要点
食管: 糜烂,溃疡边缘乳头毛细血管像 早癌表面,正常毛细血管像消失 由上皮乳头毛细血管破坏程度判断Ca侵 犯深度(m2-Sm),
39
③瘢痕期,S1→S2(图22)
S1:红色瘢痕中心呈线状,梭状集中 S2,白色瘢痕中心皆为结节状新生上皮
40
4、难治性溃疡的镜下特点
溃疡边缘:
线状,梭状 ↓
易治 膜样再生上皮
↓ 是再生旺盛表现
↓ 线状新生上皮
结节状 ↓
难治 再生受阻,新生缓慢
↓ 线状新生上皮出现困难
↓ 结节状新生上皮
41
5、溃疡复发的预测 难治性溃疡 复发率高
17
18
19
2、碘染后不染带病变的鉴别诊断 2.5% Lugos碘染色:深-浅-不染,
说明棘细胞层受破坏的程度。 正常染色像(图10-1)
20
21
1)浅染部病变分析:
①边界清晰,白点密集:乳头增大,乳头 内血管炎性增生,棘细胞层变薄 ②边界欠佳:乳头增大,融合,有异型增 生可能 ③边界不清,无结构:异型细胞增生,乳 头结构破坏
新生上皮的形态(图19)
35
线状 → 梭状 → 结节状 (图20)
36
①活动期 A1~A2的镜下鉴别 A1期:看不到新生上皮
有时看到溃疡边缘呈线状,槌状或结 节状粘膜上皮--提示复发性溃疡的特征。
37
A2期:溃疡边缘有丰富新生血管向溃疡底 生长是A2的特征(图21)
38
②恢复期:从溃疡底向周边有新生上皮出 现,线状,槌梭形,结节状,由此可推 断:难治性,易发生性。
放大高清晰度内镜
HP(+)
1) 微细红点,集合细静 脉(RAC)
全无(D)
2)RAC表现不清、不整 (I),胃小凸腺开口 扩张,小沟明显。
29
清除HP治疗后放大内镜下上述症状皆有不 同程度的改善。
(1)粘膜皱襞发红,糜烂的改善(胃底近 期内可见)
(2)点状发红RAC改善,血管透见清晰 (3)粘膜皱襞肥大的改善 (4)结节样变化得到改善
放大高清晰度胃镜的临床应用
消化科 于永征
1
一、概述
普通内镜肉眼实体观察
放大高清晰 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组织
度内镜相
(病理组织)
(相当于实体显微镜)
2
高清晰度胃镜观察要点: 1、毛细血管走行 2、再生粘膜上皮形态 3、胃小凹腺体开口,微小凹陷形态
3
二、放大胃镜下粘膜的基本形态
1、食管:在粘膜肌层呈树枝状血管网(图1) 及粘膜表面可见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环。
活动期:出现结节状新生上皮 → 难治性 → 易复发
瘢痕期:线状,梭状,结节状再生粘膜 → 易复发。
无上述再生粘膜(与周边粘膜相同) → 不易复发。
42
有学者将S2期分为Sabc三种情况 Sa:瘢痕部呈现粗大颗粒状 Sb:呈现粗大新生粘膜状,多为清除HP不
彻底,易复发 Sc:与周边粘膜型异常——根除HP彻底,
2)不染部位病变分析:
①细线状(IPCL) ②螺旋状扩张 ③蛇形粗大 ④杂乱无紊
正常
炎症 侵及m1 m1-m2 受侵 m3-Sm 受侵
23
图11 镜下乳头内血管的形态(1,2多良性 病变,3,4则Ca性病灶)。
24
图12 说明: a)普通内镜下,斑片状不染带 b)放大胃镜像,与乳头结构浅染带不同 c)仅见短、粗毛细静脉 d)病理,重度非典型增生
25
图12
26
四、胃部疾病的放大胃镜诊断要点
1、萎缩性胃炎的镜下特点∶ “A”类型 → “AB”混合型
轻度 胃小凹 → 胃小沟样 点状 → 线状演变
27
胃小凹 → 粗大 →“C”型演变
重度 (较正常C型不同)
伴肠化生时,美兰染色更明显 图15&16
28
2、HP相关性胃炎的镜下特点
普通胃镜HP(+) 1)点状发红,糜烂 2)粘膜皱襞粗大 3)结节样变化 4)血管透见
13
病变部位:胃小凹形态特征: 深、浅糜烂再生上皮的区别 HP(-):点状充血(集合细静脉) HP(+):粘膜集合细静脉变化→消失 由溃疡边缘的形态,判断易治性,难治
性及复发情况。
14
三、食管疾病放大胃镜诊断要点 普通胃镜下仅能看到血管网透见 放大胃镜下:(图8)
15
16
1、上皮乳头毛细血管(IPCL) 病变侵犯深度的推断m1,m2,m3,Sm 有异常血管的出现则Sm层受侵 诊断符合率达76% (图9)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48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49
30
图17: R→D→I (模式图)
31
根据上述表现诊断符合率
D型∶65% ~ 75% I型∶65% ~ 67%
32
清除HP的早期表现: 胃小凹结构的恢复--粘膜修复的特征
清除HP的早期,看不到集合细静脉的再现 中、远期随访,集合细静脉再现
33
3、胃溃疡 胃溃疡的分期(放大胃镜下)图18:
34
不易复发
43
(图23)
44
6、早期癌的鉴别诊断 (1)胃腺瘤与 隆起性胃Ca: (图24)
45
从隆起粘膜表面判定肿物性质 多为良性:点状、沟状 多为恶性:网眼状、不规则状、 破坏状、异常血管状
46
(2)良性溃疡与凹陷型早期Ca(图25) 分化型腺癌与低分化型
47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4
普通胃镜下观察(如图2)
5
6
2、胃粘膜像:(图6)
7
图3为正常胃底粘膜像 图4为十二指肠粘膜像
8
9
图5 正常胃底 胃窦粘膜
染色像
10
图7分别是胃底,体及实粘膜像,如染色观 察更为清晰
11
12
3、放大内镜下食管,胃粘膜形态观察要点
食管: 糜烂,溃疡边缘乳头毛细血管像 早癌表面,正常毛细血管像消失 由上皮乳头毛细血管破坏程度判断Ca侵 犯深度(m2-Sm),
39
③瘢痕期,S1→S2(图22)
S1:红色瘢痕中心呈线状,梭状集中 S2,白色瘢痕中心皆为结节状新生上皮
40
4、难治性溃疡的镜下特点
溃疡边缘:
线状,梭状 ↓
易治 膜样再生上皮
↓ 是再生旺盛表现
↓ 线状新生上皮
结节状 ↓
难治 再生受阻,新生缓慢
↓ 线状新生上皮出现困难
↓ 结节状新生上皮
41
5、溃疡复发的预测 难治性溃疡 复发率高
17
18
19
2、碘染后不染带病变的鉴别诊断 2.5% Lugos碘染色:深-浅-不染,
说明棘细胞层受破坏的程度。 正常染色像(图10-1)
20
21
1)浅染部病变分析:
①边界清晰,白点密集:乳头增大,乳头 内血管炎性增生,棘细胞层变薄 ②边界欠佳:乳头增大,融合,有异型增 生可能 ③边界不清,无结构:异型细胞增生,乳 头结构破坏
新生上皮的形态(图19)
35
线状 → 梭状 → 结节状 (图20)
36
①活动期 A1~A2的镜下鉴别 A1期:看不到新生上皮
有时看到溃疡边缘呈线状,槌状或结 节状粘膜上皮--提示复发性溃疡的特征。
37
A2期:溃疡边缘有丰富新生血管向溃疡底 生长是A2的特征(图21)
38
②恢复期:从溃疡底向周边有新生上皮出 现,线状,槌梭形,结节状,由此可推 断:难治性,易发生性。
放大高清晰度内镜
HP(+)
1) 微细红点,集合细静 脉(RAC)
全无(D)
2)RAC表现不清、不整 (I),胃小凸腺开口 扩张,小沟明显。
29
清除HP治疗后放大内镜下上述症状皆有不 同程度的改善。
(1)粘膜皱襞发红,糜烂的改善(胃底近 期内可见)
(2)点状发红RAC改善,血管透见清晰 (3)粘膜皱襞肥大的改善 (4)结节样变化得到改善
放大高清晰度胃镜的临床应用
消化科 于永征
1
一、概述
普通内镜肉眼实体观察
放大高清晰 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组织
度内镜相
(病理组织)
(相当于实体显微镜)
2
高清晰度胃镜观察要点: 1、毛细血管走行 2、再生粘膜上皮形态 3、胃小凹腺体开口,微小凹陷形态
3
二、放大胃镜下粘膜的基本形态
1、食管:在粘膜肌层呈树枝状血管网(图1) 及粘膜表面可见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环。
活动期:出现结节状新生上皮 → 难治性 → 易复发
瘢痕期:线状,梭状,结节状再生粘膜 → 易复发。
无上述再生粘膜(与周边粘膜相同) → 不易复发。
42
有学者将S2期分为Sabc三种情况 Sa:瘢痕部呈现粗大颗粒状 Sb:呈现粗大新生粘膜状,多为清除HP不
彻底,易复发 Sc:与周边粘膜型异常——根除HP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