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爬架方案计算书

合集下载

外脚手架方案计算书

外脚手架方案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1、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3)工程设计图纸及地质资料等2、脚手架的计算参数搭设高度H=24米,密目网规格:2300目/100cm2 ,每目空隙面积为1.3mm2。

脚手架立于基槽回填土上,下设50×100×4000木垫板。

步距1.8m,立杆纵距l a=1.5米,立杆横距l b=1.05米,连墙件为2步3跨设置,脚手板按同时铺设4排计算,同时作业层数n1=2。

脚手架材质选用φ48×3.5钢管,截面面积A=489mm2,截面模量W=5.08×103 mm3,回转半径i=15.8mm,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基本风压值ω0=0.7 kN/m2,E=2.06×105N*mm23、荷载标准值(1)结构自重标准值:g k1的取值参照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的附表选用(双排脚手架)g k1=0.13 kN/m2。

(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g k2=0.35kN/m2(可按实际取值)(3)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0.14 kN/m(4)施工均布活荷载:q k=3 kN/m2(5)风荷载标准值:ωk=μz·μs·ω0=1.25*1.3*0.7=1.14 kN/m2式中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值,地面粗糙类别选B,取μz=1.25。

μ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取1.3.ω0——基本风压值,根据澳大利亚荷载规范取值为0.7 kN/m24、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强度及变形计算(1)横向水平杆计算脚手架搭设剖面图如下:按简支梁计算每纵距脚手板自重Q G2k =g k2×1.5=0.35×1.5 =0.525 kN/m每纵距施工荷载Q Qk =q k ×l a =3×1.5=4.5 Kn/mM Gk = 0.525*1.05*1.05/8=0.067kN ·mM Qk = 4.5*1.05/1.05/8=0.62 kN ·mM=1.2M Gk +1.4M Qk =1.2×0.067+1.4×0.62= 0.95kN ·mσ=M max /W=0.95*103*103/5.08*103=187<f =205 kN/mm 2横向水平杆强度满足要求。

脚手架详细计算书

脚手架详细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1、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3)海湾浪琴工程设计图纸及地质资料等2、脚手架的计算参数搭设高度H=39.6米(取最大高度,22排),步距h=1.8米,立杆纵距l a=1.5米,立杆横距l b=1.1米,连墙件为2步3跨设置,脚手板为毛竹片,按同时铺设7排计算,同时作业层数n1=1。

脚手架材质选用φ48×3.5钢管,截面面积A=489mm2,截面模量W=5.08×103 mm3,回转半径i=15.8mm,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基本风压值ω0=0.7 kN/m2,计算时忽略雪荷载等。

3、荷载标准值(1)(1)结构自重标准值:g k1=0.1248kN/m (双排脚手架)(2)(2)竹脚手片自重标准值:g k2=0.35kN/m2 (可按实际取值)(3)(3)施工均布活荷载:q k=3 kN/m2(4)(4)风荷载标准值:ωk=0.7μz·μs·ω0式中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并用插入法得39.6米为1.12μ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全封闭式为1.2ω0——基本风压值,为0.7 kN/m2则ωk=0.7×1.12×1.2×0.7=0.658 kN/m24、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计算(1) (1) 横向水平杆计算脚手架搭设剖面图如下:按简支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每纵距脚手片自重N G2k =g k2×l a ×l b =0.35×1.5×1.1=0.5775 kN 每纵距施工荷载N Qk =q k ×l a ×l b =3×1.5×1.1=4.95 kNM Gk =07.031.135775.0332=⨯=⨯b k G l N kN ·m M Qk =605.031.1395.433=⨯=⨯b Qkl N kN ·m M=1.2M Gk +1.4M Qk =1.2×0.07+1.4×0.605=0.931 kN ·m3.1831008.510931.036=⨯⨯==W M σ<f =205 kN/mm 2 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附着式升降式脚手架计算书

附着式升降式脚手架计算书

附着式升降式脚手架计算书挑架计算书一、主要设计参数:架体高度14.4米,跨度7.2米,宽度0.9米,架体立杆间距1.5米,步距1.8米,小横杆间距1.5米。

爬架计算书计算参数:架体高度14.40米,跨度7.5米,14.4×7.5=108㎡<110㎡其它采用原设计数值不变。

(1)荷载1)恒载标准值G K主框架及架体所采用的材料规格及截面特征参数为:①采用φ48×3.2钢管的构件的长度:立杆:L=13×3×2=78m;大横杆:L=2×7×8.5=119 m(每根长度按8.5m计算);小横杆:L=9×7×1.2=76m (每根长度按1.2m 计算); 纵向支撑(剪刀撑):L=4×22)313(8++4×22)313(4+=61m(按单片剪刀撑计算)架体结构边柱的缀条:横缀条7根,斜缀条6根,共两片。

L=2×(6×9.07)613(9.022⨯++)=41m水平支撑(水平剪刀撑):L=2×(1.8+4×2248.1+)=39m架体内的水平斜杆:L=3×4×2229.0+=27m护拦:L=2×9×3=54m采用2.348⨯Φ管的构件的总长度为:∑=L 78+119+76+61+41+39+27+54=495m所用钢管的总重量为:G Φ=495×3.89=1926kg采用匚6.3的架体构件为架体结构的边柱。

长13m 共四根。

所用槽钢匚6.3的总重量为:G 匚 =4×13×6.6=345kg 采用Φ48钢管的架体构件为架体结构的边柱,长13m 共2根。

所用Φ48钢管的总重量为:G O =2×13×3.84=99.84kg 则架体结构的自重为(对架体边柱考虑0010的构造系数):G=G Φ+(G 匚 +G O )×1.1=1926+1.1×(345+99.84)=2510kg ②脚手板自重:板宽0.9m ,长8m,厚4cm ,按原计算考虑有四步脚手板,脚手板为800Φkg/m 3的木材。

爬架设计计算书

爬架设计计算书

ZC—03导轨式附着升降脚手架设计计算书第一章计算说明本计算书将反映ZC—03导轨式附着升降脚手架系统各部件的受力状况、强度及稳定性等计算内容。

主要依据是建设部《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一、荷载的规定:1、恒载:包括搭设架体的钢管、扣件、主框架、水平支撑框架、作业层脚手板、安全网、提升机构及固定于架体上的设备等传递给附着支撑点的全部材料、构配件、器具的自重。

2、活荷载(施工荷载):架体在工作状态下,结构施工时,按两层施工荷载(每层3KN∕㎡)计算;装修施工时,按三层施工荷载(每层2KN∕㎡)计算;架体在升降状态下,施工荷载每层0.5KN∕㎡计算。

3、风荷载:风压标准值按照《编制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统一规定》计算规定,挡风面积按挡风材料、杆件的实际面积计算。

二、计算系数:1、荷载附加计算系数使用工况:K J1=1.3;升降工况:K J2=2.0;2、动力系数:Y d取1.53、恒荷载分项系数Y d取1.5活荷载分项系数Y G取1.24、组合风荷载时的荷载组合系数Ψ取1.55、冲击系数K2取2.06、主框架和水平支撑框架压杆λ≤150;拉杆λ≤3007、单一系数法复核时,其安全系数K值;对于强度设计时,K≥1.5;对于稳定设计时,K≥2.08、吊具、索具的安全系数:K≥8.0三、计算方法和计算依据1、计算方法本计算书中,主框架、水平支撑框架、附着支撑装置等按照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计算,按照承载极限状态设计的载荷值取设计值;按照极限的设计载荷值取标准值,防坠装置、吊具、索具按“允许应力设计法”进行计算,取强度允许值。

2、计算参考规范及手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1)、《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8-2002)、《机械设计手册》、《起重机设计手册》等。

2013爬架计算书改讲解

2013爬架计算书改讲解

爬架计算书二○ 一三年四月前言本计算书将反响爬架系统要点部件的受力情况、强度及牢固性等计算内容。

主要计算依照是建设部《建筑施工附着式起落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和《JGJ202— 2010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计算单元的采用原则是吻合《JGJ202— 2010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

①桁架导轨式爬架设计支承跨度7.0m,选择计算单元的跨度为 6.9m。

②桁架导轨式爬架设计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乘积一般小于110m2。

设计架体高度 14.4m,架体高度与支承跨度乘积:14.4m×6.9m=99.36 ㎡ <110 ㎡。

③架体内外排立杆中心距为0.75 米,步高为 1.8 米。

综上所述 , 本设计计算书采用一支承跨度 6.9m 的一榀脚手架作为计算单元。

爬架计算书一、相关术语1、竖向主框架:由横梁、斜杆、立杆组成的空间桁架构造系统,用于构造爬架架体,垂直于建筑物外立面,并与附着支承构造相连,主要蒙受和传达竖向和水平荷载的竖向框架。

2、水平支承桁架:用于构造爬架架体,主要蒙受架体竖向荷载,并将竖向载荷传达至竖向主框架和附着支承构造的水平构造。

3、附着支承构造:直接与工程构造相连,蒙受并传达脚手架荷载的支承构造。

4、支承跨度:两相邻竖向主框架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5、脚手架高度:架体最基层杆件轴线至架体最上层横杆(护栏)轴线间的距离。

6、防坠装置:架体在起落和使用过程中发买卖外坠落的制动装置。

7、防推翻装置:防范架体在起落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推翻的装置。

二、荷载规定和计算系数1.荷载规定①恒载:包括搭设架体的钢管和扣件、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桁架、作业层脚手板、安全网、提升机构以及固定于架体上的设备等传给附着支承点的全部资料、构配件、器具的自重。

②活荷载(施工荷载):架体在工作状态下,构造施工时,按两层荷载(每层3kN/ m2)计算;装修施工时,按三层荷载(每层 2kN/ m2)计算;架体在起落状态下,施工活荷载按每层 0.5kN/ m2计算。

高层建筑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架工程计算书

高层建筑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架工程计算书

高层建筑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架工程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202-20102、《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 GB50009-20123、《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4、《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 JGJ59-2011二、荷载计算按架体最大跨度计算荷载,架体高度13.5米,跨度6米,宽度0.6米,架体防护面积81米2。

2.1 恒荷载G k恒荷载G k=20618N2.2 活荷载Q k活荷载的计算应根据施工具体情况,按使用、升降及坠落三种工况来确定控制荷载标准值。

活荷载Q k=25.2KN2.3 风荷载ωkωk=βz·μz·μs·ω0βz-风振系数,一般取1;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s=1.3φ,φ-挡风系数,为脚手架挡风面积与迎风面积之比;镀锌防火安全立网的挡风系数φ=0.6;μs=0.78;ω0-基本风压值,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ωk=1×2.1×0.78×0.35=0.57KN/m2因此风荷载F=0.57×13.5×6=46170N。

三、荷载效应组合值S依据规范取:恒荷载分项系数γG=1.2;活荷载分项系数γQ=1.4;使用工况荷载不均匀系数γ2=1.3,升降、坠落工况荷载不均匀系数γ2=2。

使用工况:S=1.3×(γG S GK+γQ S QK)=1.3×(1.2×25719+1.4×25200)=85.96KN升降工况:S=2×(γG S GK+γQ S QK)=2×(1.2×25719+1.4×4200)=73.5KN 坠落工况(使用工况):S=2×(γG S GK+γQ S QK)=2×(1.2×25719+1.4×25200)=132.3KN坠落工况(升降工况):S=2×(γG S GK+γQ S QK)=2×(1.2×25719+1.4×6300)=79.4KN 四、导轨及其连接件强度计验算导轨承载计算:导轨采用6.3#槽钢加φ25mm圆钢对接焊制作成定型框架,主要承受垂向荷载,依据规范,导轨的承受力应依据荷载效应组合值最不利情况计算。

型钢悬挑脚手架计算书(3M爬架操作架)

型钢悬挑脚手架计算书(3M爬架操作架)

型钢悬挑脚手架计算书(3m·爬架操作架)说明:因3m工字钢带联梁类型,受力情况比不带联梁类型更不利,故仅计算带联梁类型。

依据规范:《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计算参数: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5.2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0.80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3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2.8,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4.50米。

施工活荷载为3.6kN/m2,同时考虑1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35kN/m2,按照铺设2层计算。

栏杆采用木板,荷载为0.17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

脚手板下大横杆在小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三根大横杆。

基本风压0.30kN/m2,高度变化系数1.0000,体型系数1.2480。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16号工字钢,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1.20米,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1.80米,支承点到锚固中心点距离为1.30米。

悬挑水平钢梁上面的联梁采用16号工字钢,相邻悬挑钢梁之间的联梁上最多布置2根立杆。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悬臂式结构,没有钢丝绳或支杆与建筑物拉结。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矩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大横杆的计算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6kN/m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0.800/4=0.070kN/m活荷载标准值 Q=3.600×0.800/4=0.720kN/m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036+1.20×0.070=0.127kN/m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40×0.720=1.008kN/m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跨中最大弯矩为M1=(0.08×0.127+0.10×1.008)×1.5002=0.250kN.m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支座最大弯矩为M2=-(0.10×0.127+0.117×1.008)×1.5002=-0.294kN.m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σ=γ0M/W = 1.000×0.294×106/4247.0=69.187N/mm2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静荷载标准值 q1=0.036+0.070=0.105kN/m活荷载标准值 q2=0.720kN/m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V=(0.677×0.105+0.990×0.720)×1500.04/(100×2.06×105×101928.7)=1.891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二、小横杆的计算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爬架荷载计算

爬架荷载计算

TS-01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计计算书北京韬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二○一二年五月目录1. 计算依据 (1)2. 计算说明 (1)2.1 架体参数 (1)2.2 计算选用值 (1)2.3 验算项目 (3)3. 计算单元 (3)4. 计算荷载 (5)5. 水平支承桁架验算 (6)5.1 计算简图 (6)5.2 荷载计算 (6)5.3 受力分析 (7)5.4 截面校核 (7)6. 主框架验算 (8)6.1 模型分析 (8)6.2 计算简图 (9)6.3 计算荷载 (9)6.3.1 使用工况 (9)6.3.2 升降工况 (11)6.3.3 坠落工况 (12)6.4 受力分析 (13)6.4.1 使用工况 (13)6.4.2 升降工况 (13)6.4.3 坠落工况 (14)6.5 承载验算 (14)7. 架体验算 (16)7.1 架体立杆 (16)7.2 架体水平杆 (16)8. 上吊点吊挂件验算 (17)8.6 吊挂件穿墙螺栓验算 (19)9. 下吊点验算 (20)10. 附着支座验算 (21)10.1 附着支座穿墙螺栓验算 (21)10.2 附着支座背板验算 (22)11. 防坠验算 (23)11.1 计算荷载 (23)11.2 防坠摆针验算 (23)11.3 导轨小横杆验算 (24)1. 计算依据(1) 《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建[2000]230号(2) 《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1(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4)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6)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7)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Q/TXTSK001-20092. 计算说明2.1 架体参数导座式附着升降架的相关架体参数如下:表1 架体相关参数计算所采用的楼层相关信息如下:表2 楼层相关参数2.2 计算选用值材料选用值见表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工程概况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参数见表1.1:表1.1第二章升降脚手架荷载标准值1、静荷载标准值升降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3.5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纵距1.8米,立杆的横距0.9米,立杆步距1.8米。

脚手板采用木脚手板,其荷载标准值按《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中表4.1.2-1取值:0.35KN/m2计算。

挡脚板采用木脚手架挡板,其荷载标准值按《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中表4.1.2-2取值:0.14KN/m2计算。

每步的挡脚杆和2道防护栏杆都采用Φ48×2.75钢管。

脚手架外侧满挂绿色密目安全网,其荷载标准值按照侧面投影面积0.005KN/m2计算。

**升降脚手架主要使用材料及其参数见表3.1:表2.1(1)采用φ48×3.2钢管的构件的长度:立杆:L=13.5×5×2=135m;大横杆:L=2×7×9=126 m(长度按9.5m计算);小横杆:L=9×7×1.2=76m (每根长度按1.2m计算);纵向支撑(外剪刀撑):L=4×22)35.13(8++4×22)35.13(4+=61m(按单片剪刀撑计算); 架体内排剪刀撑:L=12×4=48m ; 护拦:L=9×7=63m ;采用2.348⨯Φ钢管的构件的总长度为:∑L = 135+133+76+61+48+63=509m所用钢管的总重量为:G 管= 509×3.586=1826kg水平支撑桁架总重量主 框 架: G 主 = 2×(G 主1+G 方2+G 方3)=219.85 kg 大 横 杆: G 横 = G 小+G 大+G 桁=329.08 kg 立 杆: G 主 = G l 立1+G 立2=165.2 kg桁架总重量: G 桁 = G 主+G 立+G 横= =714.13 kg 则架体结构的自重为:G= (G 管 +G 桁)×1.1=1826+714.13=2540kg (2)脚手板自重:板宽0.8m ,长8m,厚0.04m ,按原计算考虑有3步脚手板。

根据荷载规范木脚手板自重取0.35KN/m2。

(3)安全网:仍用原计算的数据但按面积比增大。

安全网的重量为:G 安全网 =1.212×8×13.5=130kg 永久荷载汇总见表2.2:根据荷载规范: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如表2.3 表2.3根据《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表4.1.2.3: 结构施工按二层同时作业计算,使用状况时按每层3KN/m2计算,升降及坠落状况时按每层0.5KN/m 2计算;装修施工按三层同时作业计算,使用状况时按每层2KN/m2计算,升降及坠落状况时按每层0.5KN/m2计算。

(1)结构施工:使用状态 :3×0.8×8×2=38.4KN 升降、坠落状态 :0.5×0.8×8×2=6.4KN (2)装修施工:使用状态 :2×0.8×8×3=38.4KN 升降、坠落状态 :0.5×0.8×8×3=9.6KN 施工活荷载标准值Q K 取:38.4KN (施工状态);9.6KN (升降状态) 3、风荷载根据《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W K =βz ·μa ·μs ·W 0 式中:kW ------ 风荷载标准值(kn/m2);z μ ------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C 类地区高90米的高层建筑上施工考虑,取1.62;s μ ------ 风荷载体型系数,其计算如下:背靠建筑物状况全封闭取ϕ0.1,敞开、开洞ϕ3.1ϕ为脚手架封闭情况确定的挡风系数,密目式安全立网的挡风系数按0.8计算;W O ------ 标准基本风压,按照西北地区取0.35 kN/m 2 βz ——风振系数,一般可取1,也可按实际情况选取。

∴风荷载W k 为:W K =βz ·μz ·μs ·W 0=1×0.8×1.62×0.35=0.45 kN/m 2荷载汇总见表2.4 表2.4本计算书中采用的强度设计值见下表 表2.5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018-2002)表2.7C 级普通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018-2002)类别性能等级4.6级、4.8级抗拉bt f 165 N/mm 2 抗剪bv f125 N/mm 2第三章大横杆计算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挠度和强度计算.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 1=0.0384 KN/m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 2=0.35×0.9/2=0.1575 KN/m 活荷载标准值Q =3×0.9/2=1.35 KN/m静荷载计算值q 1=1.2×0.0384+1.2×0.1575=0.235 KN/m 活荷载计算值q 2=1.4×1.35=1.89 KN/m2、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22211101.008.0l q l q M MAX +=跨中最大弯矩为:M 1=(0.08×0.235+0.101×1.89)×1.52=0.472 KN.m 支点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22212117.01.0l q l q M MAX --=支点处最大弯矩为:M 2=-(0.1×0.235+0.117×1.89)×1.52=-0.55 KN.m 选择支点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26/27.10850801055.0mm KN W M =⨯==σ<[]2/205mm N =σ所以大横杆抗弯强度满足要求!3、抗剪强度计算最大剪力考虑为三等跨连续梁上面荷载组合示意图中的第二种组合情况下最大剪力,其计算公式为:l q l q V 21617.06.0+=支点最大剪力为:V =-(0.6×0.235+0.617×1.89)×1.5=-1.961 KN 剪切强度为:23/625.442410961.1mm N A V =⨯==τ<[]2/120mm N f v =所以大横杆抗剪切强度满足要求! 4、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EIl q EI l q V 10099.0100677.04241max+=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钢材弹性模量: E =206×103 N/mm 2V =(0.677×0.235+0.99×1.89)×15004/(100×12.19×104×2.06×105)=4.1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150mm 与10mm ,满足要求!第四章小横杆的计算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下面,小横杆每600mm 设置搭设。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4KN/m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0.600=0.21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0.600=1.800KN/m荷载的计算值 P=1.2×0.035+1.2×0.210+1.4×1.800=2.814KN/m小横杆计算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1.2×0.0384+1.2×0.210)×0.92/8+2.814×0.9/3=0.874kN.m26/05.172508010874.0mm KN W M =⨯==σ小横杆的计算抗弯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抗剪强度计算最大剪力计算公式:V=ql/2+2P/2=(1.2×0.0384)×0.900/2+2×2.814/2=2.832kN 最大剪切强度为:τ=V/A=2.832×1000/424=6.681N/mm2<[fv]=125N/mm2; 小横杆的计算剪切强度小于125.0N/mm2,满足要求! 4.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V1=5.0×0.0384×9004/(384×2.050×105×107831.000)=0.029mm集中荷载标准值P=0.0384+0.210+1.800=2.045kN/m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V2=2045×900×(3×9002-4×9002/9)/(72×2.05×105×107831.0)=2.533mm 最大挠度和V=V1+V2=2.562mm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0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第五章扣件抗滑力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R ≤ R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1.荷载值计算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4×0.9/2=0.017kN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2×(0.0384×1.500)=0.115kN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0.9×1.500/2=0.236kN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0.9×1.500/2=2.025kN荷载的计算值 R=1.2×0.017+1.2×0.115+1.2×0.236+1.4×2.025=3.276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 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 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 ;双扣件在20kN 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