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龙菲尔德《语言学》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观、意义观和语法理论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观、意义观和语法理论

Testing and Evaluat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search)二语习得General Serial No.1122021No.31杨文星,男,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观、意义观和语法理论杨文星1(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127)摘要:本文通过《语言论》解读了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观、意义观及其语法理论。

《语言论》影响最深远之处,在于它集中体现了布龙菲尔德语言学理论的贡献和精髓,如行为主义语言观、机械的意义观以及语法理论方面许多独到而新颖的见解(如形式、离心和向心构造)。

当然,布的语言学理论也存在一些天然的缺陷:行为主义语言观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类大脑中的思维和意识作用;机械的意义观否认了意义研究的可操作性;语法体系中许多理论和概念界定具有不合理乃至矛盾性。

关键词:《语言论》;语言观;意义观;语法理论1.引言莱纳德·布龙菲尔德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

他在美国语言学界的地位,相当于索绪尔在欧洲语言学界的地位(戚雨村,1982:23;刘润清,1997:186)。

在美国语言学史里,沃特曼(Waterman,1970:96)把1933-1950年称作布龙菲尔德世纪,斯图特文(Sturtevant,1970:544)则把布龙菲尔德奉为美国语言学家之首。

由他开始形成了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派,其标志即普通语言学专著《语言论》。

作为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划时代作品,该书确立了语言结构的描写原则和描写方法,提出以科学的方式研究语言,将语言自身作为语言学科的研究对象(Robins,1988:75-80)。

《语言论》的出版影响深远,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它是“一切语言研究者的课本,是科学研究方法的楷模”(刘润清,1997:194-195),在描写方法上影响了美国语言学多达二十年。

它总结了当时语言学研究的成果而且指明了其后的方向。

试评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

试评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

话语 中的部分特征。 言语 是具体 的, 语言是抽象的。 布龙 菲尔德和 索绪尔一样, 认为要研 究确定 的 语言 , 必须 区分语 言的共 时和历 时, 他的 《 在 语言 论》中,他指出 “ 任何言语社群 的语 言在 观察者看 来总是一个 繁复的信 号系统” “ , 一种语言在任何时 刻呈现在 我们面前 的都是词汇和语 法 习惯 的稳定 结构 。 ”这种稳定结构 即指语 言的共 时态。他又指 出“ 每一种语言时时刻刻都在 经历着缓慢而不断的 语 言演变过程。 也就是语言的历 时演变。布龙菲
收稿 日期 :2 0 - 6 2 06 0- 0
作者 简介:曲建华 ( 98 ) , 伦贝尔学院中 文系 ,助教 ,首都师范大 学在 读硕士 。研究方 向 :现代汉语 。 17 - ,女 呼
・2 ・ 7
维普资讯
尔德 区分语 言的共时态和历史演变的基本规则 , 一 直被美 国描写语 言学家所遵循。 把语言共时系统的
维普资讯
第l 4卷第6期 20 0 6年 1 2月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J u a f o m l ln ee l g o Huu b ir Co l e e
No 6 .
V 11 o .4
P b ih d i c mb r 0 6 u l e lDe e e . 0 s i 2
代表人物 , 也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集大成者。 他在 语 言学理论 上发展 了索绪尔的结构主义思想 , 又进 步具体化,并有所创 新,于 13 9 3年 出 了他 的 版 代表作 《 言论 语 。这部著作可说是美 国结构主义 语 言学的奠基之作 ,对美 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 成、 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 使得美 国结 构主义语 言学成为世界结构主义语言学 中发 展最 完备 、 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了与索绪尔的结构 为 主义相 区别 , 的又称美 国的结构主义语 言学派为 有 描写主义语言学派。布龙菲尔德的 《 言论 对 中 语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读书笔记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读书笔记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读书笔记《语言论》是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的一部重要著作,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也对语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布龙菲尔德在书中首先强调了语言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他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方式。

语言不仅仅是声音和符号的组合,更是一种具有规则和结构的系统。

这种系统并非随意形成,而是在长期的社会交流中逐渐演变和发展而来的。

在探讨语言的结构时,布龙菲尔德提出了音位的概念。

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他通过对各种语言的语音进行分析,揭示了音位在语言中的作用和规律。

例如,在英语中,“bit”和“pit”中的“b”和“p”就是不同的音位,它们的差异导致了单词意义的不同。

这让我明白了语音的细微差别对于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关于语法,布龙菲尔德主张从形式入手进行研究。

他认为语法是语言中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以及词组和句子的构成规则。

他将语法单位分为语素、词、短语和句子,并详细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组合方式。

比如,“books”这个单词是由“book”这个词素加上表示复数的“s”构成的。

这种对语法的形式化分析,让我对语言的结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语义方面,布龙菲尔德认为语义是语言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联系。

他指出,词语的意义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语境和使用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例如,“苹果”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指的是具体的水果,也可能是某个品牌或象征着某种概念。

这使我意识到语言的意义是灵活多样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准确理解。

布龙菲尔德还强调了语言的历史演变。

他认为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受到社会、文化、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语言历史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比如,古英语与现代英语在词汇、语法和发音上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交流方式的改变。

此外,布龙菲尔德在书中还探讨了语言的习得过程。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读书报告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读书报告

布龙菲尔德认为,要研究这样确定出来的语言, 必须区分语言的共时系统和历时演变。他在对索绪尔 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第二版的评论中说:“这个刚 性系统,即“描写语言学”的对象,就是我们所说的 “语言”。但是“言语活动”也包括了更多的东西, 因为组成社群的人们并不是完全一致地按照这个系统 说话的。 实际的言语,不仅在系统所不确定的东西(例如 每个音的确切的语音性质)上有变异,而且系统本身 也可以有变异,因为不同的说话人往往会背离这个系 统的几乎任何一个特征。这就出现了“历时语言学”; 当“言语”的这些个人的和临时的特征在社群中变为 普遍化和习惯时,它就构成语言系统中的一个变化– 语音变化或类推变化,即我们在历史语法中所记载的 那些变化。”
这四条标准虽说不是在《语言论》中明 确提出的,但他们所包含的基本观点和方 法在《语言论》的语言结构描写和形式分 析中是清晰可见的。 布龙菲尔德提出的这四条标准,为他 自己﹑也为他的后继者严格遵循,并以此 为基础,后来发展成一套严格的发现程序。
(四)主张从“形式”入手,谨慎 对待“意义”
布龙菲尔德认为意义的问题非常复杂,难以正面分析。 他说:“语音形式—比方我们说,一个语言里的全部语 素—可以根据音位以及音位的排列加以描写,而在这个基 础上,可以用某种简便的方式分类和列表,……意义—就 我们的例子说,就是一个语言的义素—只有无所不知的通 才才能分析或者加以系统地排列。”又说:“……在语言 研究中对意义的‘说明’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这种情况一 直要持续到人类的知识远远超过目前的状况为止。” 布龙菲尔德甚至混淆了语言的意义和言语的意义。他 说:“我们曾经给语言形式的意义下的定义是:说话人发 出语言形式时所处的情境和这个形式在听话人那儿所引起 的反应。”很明显,这里谈的是言语的意义而不是语言的 意义,这就加大了意义的复杂性。因为意义问题太复杂, 难以对付,所以布龙菲尔德主张从形式入手研究语言。他 说:“语言研究必须从语音形式开始而不是从意义开始。”

浅析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

浅析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

浅析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作者:刘美丽来源:《资治文摘》2017年第05期【摘要】布龙菲尔德针对传统语言学在概念描述及分析方法上的不足,提出了更加缜密、客观和精确的语言描写及分析方法,本文则主要是在布龙菲尔德《语言论》一书的基础上,阐述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描写语言结构总框架的认识。

【关键字】结构主义语言学;基本原则;总体框架一、基本原则1.区分语言的共时系统和历史演变。

为了确定语言学的真正研究对象,布龙菲尔德和索绪尔一样,主张首先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认为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语言,把共时系统的语言看作一个符号系统。

“任何语言社群的语言在观察者看来总是一个繁复的信号系统……一种语言在任何时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词汇和语法习惯的稳定结构”,但是,“每种语言时时刻刻都在经历着缓慢而不断地语言演变过程”。

布龙菲尔德在明确区分语言的共时系统和历时演变的前提下认为语言共时系统是语言研究的首要。

2.提出语言的科学描写的标准。

“a、科学只能跟当时当地地每个观察者都能感受到的现象打交道(严格的行为主义)b、它只能跟处于一定时间、地点、坐标上的现象打交道(机械行为主义)c、科学只能采用能导致进行实际操作的初始说明和预断(操作主义)d、它只能采用与物理现象有关的常用术语中通过严格定义得出的那些术语(物理主义)”二、具体内容1.音位学。

正如布龙菲尔德所说:“一种语言的描写是从音位学开始的”③。

他提出划分音位的方法是“替代法”。

例如:pen这个英语单词,共有三个部分,先改变第一部分:pen(钢笔)、ten(十)、den(巢穴)、gen(情报),这些词中都有“-en”,不同的是开头音及其词义,改变第三部分:pen(钢笔)、per(每)、pet(宠物)、pep(精力)在这些词的共同点是“-pi”,词义的区别是由于收尾音的不同造成的,最后改变第二部分:pin(别针)、pan(盘子)、pun(双关语),词义不同是中间音不同造成的。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中的“意义”简析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中的“意义”简析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中的“意义”简析作者:王亚婷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08期摘要:一般认为布龙菲尔德《语言论》是在完全的回避意义的前提下研究语言的,我们认为布龙菲尔德是从方法论上采取了从形式入手,谨慎对待意义的研究语言的方式。

本文论述了布龙菲尔德“意义观”以及“意义”的具体涵义,认为布龙菲尔德持悲观的,行为主义的意义观,在这种意义观下“环境”是构成意义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布龙菲尔德;语言论;意义观;涵义作者简介:王亚婷,女,1987年4月生,汉族,新疆昌吉人。

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10级汉语言文字学的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H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08-0153-02布龙菲尔德是美国描写结构主义学派的代表人,他所著的《语言论》也是描写结构主义的代表宏著。

在这本书中,“作者从语言的实际出发,在公认的规范化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他不仅制定了描写语言结构的基本语言则和方法,提出了“配列”、“自由形式”、“黏附形式”、“复合形式”、“直接成分”等一系列的概念,而且还继承了索绪尔的语言观,从历史和共时两个方面对语言进行描写。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虽然无可否认地成了描写结构主义的理论典范,但是人们还是对他的观点有所争论。

争论的焦点就是布龙菲尔德在这本书中有没有关照到“意义”。

作者在著作中是否完全的否定了意义只从形式入手分析语言?《语言论》中的“意义”究竟是指什么呢?本文将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布龙菲尔德的意义观(一)形式离不开意义一般的认为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完全的否定意义从形式入手对语言进行研究。

我们认为布龙菲尔德在对语言研究时是不可能不顾意义能够对语言进行研究的。

首先,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里虽然只在一章中专门的讲意义,但是“意义”这个词语却在整本书中频繁出现,如果我们简单地认为作者排斥意义似乎太过武断。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对汉语语法学的影响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对汉语语法学的影响

则是 “ 一个合成词 的结构 , 若 以其更 为直接 的成 分而 论 ,首 先显露 的是外层 的屈 折结 构 ,然后才是 里层的构词法结构。 ”现代汉 语在分 析短 语和词 的结构 时就是用 的这 种 方法 ,并提 出 了合 成词结构 的五种基本类
构主义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 , 是美 国描 写语 言学 派的奠基人 。1 9 3 3 年, 他 出版 了 自己的 代表作 《 语言论 》 , 《 语 言论 》的第十章至第 十六 章是有关语法研究的 内容 , 重点在于确 立语 言结构 的描写原则和描写方法 , 集 中讨 论 了共时描写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在这些章
划定 以及 句法分析手段的更替;3 . 直接成分分析法。
关键词 :布龙菲尔德 ; ( 语言论 ’ ;汉语语 法学
列 昂 纳 德 ・ 布 龙 菲 尔 德 (L e o n a r d B l o o m f i e l d , 1 8 8 7 -1 9 4 9) 是 近代语 言学界结
称之为合成短语。这种能够适用于富于形 态 变化 的印 欧语 ,至于是 否完 全适合 汉语语
合借鉴 的成分 , 我们应该立足于汉语 自身的 特 点 ,对 国外 语言 学理论进行有 选择地 吸
汉语 复合词 ,而且还被运用于解释汉语研究 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 朱德熙先生在这方面做
影响 三 : 中心 词分 析法 向层次 分析 法 转变 在《 语言论 》 中, 布龙 菲尔德提 出了 “ 直 接成分 ”的概念 , 这促使描写语法学创造 出
就是 对于 国外学科 的借鉴 ,无论是哪个 学
科, 都应该有所扬弃 ,不能人云亦云。更不 能不分情况不加挑选机械地全盘照搬。国外
念 和新方法 , 这些都 为描写语言学 的发展奠

关于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

关于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

语言论简介:《语言论》为布龙菲尔德‎所著,1933年出‎版。

这部著作是布‎龙菲尔德19‎14年写的《语言研究导论‎》(An Introd‎u ction‎to the Study of Langua‎ge)的修订本,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语言论》章目:全书共二十八‎章:第一章至第四‎章论述语言学‎的一般问题;第五章至第八‎章论述音位学‎;第九章至第十‎六章论述语法‎和词汇;第十七章至第‎二十八章论述‎比较法、发言地理学、语言演变、语义变化、借用等。

《语言论》的总意义在于‎提出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研究语言的‎基本原则和描‎写语言结构的‎总框架。

作者: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 eld,1887-1949),美国语言学家‎。

1887年4‎月1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

北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先导‎人物之一。

19岁毕业于‎哈佛大学。

嗣后转入威斯‎康星大学师从‎E·普罗科什攻读‎语言学,1909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

布龙菲尔德从‎研究日耳曼语‎系和印欧语系‎入手,继而研究了普‎通语言学和阿‎尔表琴语等语‎言。

他曾在很多大‎学任教,最后执教于耶‎鲁大学,并任该校高级‎语言学教授。

《语言论》的主要观点:1、从行为主义和‎机械论的观点‎观察语言现象‎,把语言看成一‎系列刺激和反‎应,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传递公‎式:S‎→‎r‎..........‎s‎→‎R,这里S指外部‎刺激,r指语言的代‎替反映,s指语言的代‎替性刺激,R指外部的实‎际反应。

2、制定描写语言‎结构的总框架‎。

布龙菲尔德认‎为语言是一个‎共时系统,他首先使用“替换法”研究音位学。

布龙菲尔德认‎为语素是由音‎位或音位的组‎合构成的,而全部语素就‎构成了一种语‎言的词汇。

从词汇转向语‎法,就需要“配列”(arrang‎e ment)的概念,语言形式的配‎列方式有四种‎:词序、变调、变音、形式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读书报告姓名:XX 学号:XXXXXXXX 班级:20XX级XXXX班摘要:布龙菲尔德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他的著作《语言论》也是一部优秀作品,在语言学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集大成之作。

《语言论》一书制定了语言结构的总框架,其中谈到了许多研究语言学的原则和方法,对我们研究语言学的产生、内在规律以及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布龙菲尔德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与文字语言用途列昂纳德·布龙菲尔德是二十世纪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

他由日耳曼语系和印欧语系入手,继承并发展了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布龙菲尔德并没有止步于接受索绪尔的理论,他将语言学具体化,并在此基础上创新,由此于1933年发表了他的著作《语言学》。

(《语言学》一书是布龙菲尔德1914年《语言学研究入门》的修订本)一、全书简析布龙菲尔德的《语言学》共分二十八章,可以在内容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章至第十六章为共时语言学,第十七章至第二十八章为历时语言学。

其中共时语言学中,第一章到第四章论述语言学的一般问题;第五章到第八章论述音位学;第九章至第十六章论述语法和词汇。

而历时语言学中则主要论述比较法、方言地理学、语言演变、语义变化、借用等。

可以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一书内容几乎涉及了语言学的所有方面,构成了一个全面而具体的语言学体系,既使得读者更加明晰语言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又具有开创性,对全世界语言学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帮助。

比如:布龙菲尔德的语言学理论对中国的语言学发展就有很大影响,他的语言学分析方法现在仍有很多为中国语言学家所采用,用以分析方言以及少数民族语言。

语言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它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语言产生之初,只是简单语素的组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认识能力的提高,语言也日益丰富完善。

语言的生命存在于人类社会对它的使用过程中。

语言因人类认识事物和互相交流的需要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完善。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漫长的历史画卷中留下了它发生、发展、变化或消亡的轨迹。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中的语言学系统研究内容主要从语音层、语义层和语法层三个层面分析,与我们所学的基本一样。

但《语言论》中有许多布龙菲尔德的创新之处,比如:提出语言的科学描写的标准,排除对心理学的依赖,主张从“形式”入手,谨慎对待“意义”等。

由于我对语言学的理解及学习有限,目前水平尚浅,因此本报告中大体分析一下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层面,之后主要分析《语言论》中第二章“语言的用途”,就这一章节谈一些个人观点以及语言学家的相关观点。

二、三个层面的分析首先,在语音层上,布龙菲尔德先生首先给语音学和音系学下了定义。

语音学是关于语音的发出、传递与接受的科学,也就是现代语音学的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和听觉语音学。

音系学是具有限制、能区别意义的语音的科学,也就是关于音位的科学。

事实上,语音学又可以分为生理音位学、物理音位学,此外还有实用语音学。

音位是区别语言特征的最小单位,其主要的类型有噪音、乐音等。

布龙菲尔德以英语为例,对各种类型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随后对音延、音长、重音、音高等概念作了分析,并且根据发音方式研究各种变异,把语音的结构分为主音位和次音位两类。

布龙菲尔德还使用了“替换法”研究音位学,这也是创举性的做法。

其次,在语义层面,布龙菲尔德在其研究中提出了对语言意义研究的看法。

他认为,意义是“说话人发出语言形式时所处的情境和这个形式在听话人那儿的所引起的反应”,“语言学的描写工作在于对语言形式作出比较严格的分析,同时假定这些语言形式具有固定的和可以确定的意义。

”与语言的形式相比,布龙菲尔德认为意义的研究有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难以界说的,所以语言研究应该立足于形式。

布龙菲尔德对于主观性的“意义”提出质疑,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并未在其理论中否定意义的重要性,“言语——话语,无论它本身多么微不足道,只要它有一个意义,它就是重要的,因为意义包含着言语——话语所联系的重要东西,即实际活动。

”他也认为,完全否认语义研究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

事实证明,布龙菲尔德在他的《语言论》中是中国没有抛开对于意义的研究,相反还多次提到“语言研究必须包括意义的考虑和运用”。

最后,在语法方面,他从语法的角度提出了研究语言的方法,从句型上,布龙菲尔德通过语调变化特征和选择特征来区分不同的句子类型。

他把语言分为两大句子类型,完整句和小型句,并作具体分析;从句法上,他依照传统的方式,把语法分为句法和词法两部分,先讲句法,他认为短语和句子都属句法部分,“一个语言的自由形式(词和短语)在较大的自由形式(短语)里出现,是按变调、变音、选择和语序这些语法单位来安排的。

任何有意义的、重复出现的这些成套的语法单位就是句法结构。

”可见布龙菲尔德基本上还是从语音的角度分析语法的。

他在分析短语时,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并且运用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的方法,把合成短语分成具体的类别,他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由形式结合成一个短语称为合成短语。

关于语法形式的配对方式,布龙菲尔德也把它分成了四种,即词序、变调、变音、形式的选择。

三、浅析第二章“语言的用途”在《语言论》第二章中,布龙菲尔德认为“在语言研究中,最困难的一步就是第一步”也就是确定语言研究对象,而语言的研究对象不是文字,“文字并不是语言,而只是利用看得见的符号来记录语言的一种方法。

”“优美的或‘正确的’言语的区分,是一定社会条件的副产品”,“语言学家的任务,有一部分就是查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说话的人们赞许或非难某个形式,而且对于每一个具体形式都要查明为什么会有人赞许和非难。

”他认为语言就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在人类的语言里,不同的声音具有不同的意义。

研究一定的声音和一定意义如何配合,就是研究语言”认为语言学只管语言,语言是言语的话语中的部分特征。

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抽象的。

我们所学的北京大学出版的《语言学纲要》一书中,有关语言的用途,名之为“语言的功能”,大体意义相同,内容虽非一致,但主要都是从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人际互动功能和思维功能三个方面来说的。

不同的是,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阐述的更加具体,举例更加详尽,当然,所涉及的专业名词及抽象概念也更多更复杂。

很显然,《语言论》更适合专业语言研究者研究,与针对以大学生为主的受众编制的《语言学纲要》有很大不同。

比如,《语言论》一书第二章中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假设杰克和琪儿正沿着一条小路走去。

琪儿饿了,她看到树上有个苹果。

于是,她用她的喉咙、舌头和嘴唇发出一个声音。

杰克接着跳过篱笆,爬上树,摘下苹果,把它带到琪儿那里,放在她的手里。

琪儿就这样吃到了这个苹果。

”布龙菲尔德将此例子分为三部分,即:A言语行为以前的实际行为,B言语,C言语行为以后的实际行为。

然后开始了详尽的分析,从说话人的刺激和听话人的反应,分析到二人关系,并以S和R代表刺激和反应,说明“语言可以在一个人受到刺激(S)时让另一个人去做出反应(R),并在接下来分析出“劳动分工以及人类社会按分工原则进行活动,都依靠语言”等许多语言学内容。

在这个例子中,布龙菲尔德还提到了声波的介质作用、发音器官以及实际刺激、语言的替代性刺激等。

(布龙菲尔德提出的刺激反应论)以上都可以是《语言论》中阐明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的具体示例及解析,分析的详尽清晰,易于理解。

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第二章第四小节提到了人类语言与动物发出的声音的不同、语言的传递信息功能以及思维价值。

信息传递基本上是语言最初产生的原因之一。

布龙菲尔德说“在性质上和语言传递密切相关的是语言的抽象性。

在实际的刺激发出以后,实际的反应发生以前,那一连串的语言传递并没有直接的实际的效果。

所以这一连串语言传递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只要在作最后实际反应之前能正确的变为原有的刺激就行了。

”他举了设计桥梁的建筑师的例子,以正式筑桥之前的错误和纠正为例,证明了语言信息传递功能的重要以及语言的思维功能。

布龙菲尔德在书中说:“自言自语或是思维的价值就在于此”,又说“用词来思考”,这些都是很新颖的说法,让人读之眼前一亮。

在《语言论》的第二章中,布龙菲尔德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独特观点。

除了之前举例分析中的刺激反应论,还在第五小节中提到了语言社团,在第六小节中阐述了心灵主义的理论和唯物主义(更恰当地说,是机械主义)的理论,根据他对二者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解析客观,但布龙菲尔德实是机械主义的支持者。

第二章虽然陈述的问题相对简单,却是后面语音、语义、语法三层面的基础,也是入门研究的必经之路,还是有其研究价值的。

四、总结总体来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既有其精华,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语言论》对于构建语言学体系、丰富语言学理论观点、开创多样的研究方法以及对濒临灭亡的美洲印第安语言的调查和描写等都有很高的价值。

但另一方面,重视形式的同时却忽视了意义,这也是无法抹杀的缺憾。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可以说使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顶峰,它的影响意义不仅仅是历时的,更是共时的。

布龙菲尔德许多研究语言的方法都被后来的语言学家所运用来帮助研究本族语及其外族的语言,推动了各国语言研究的进程,从而使语言研究以稳健的脚步不断向前进。

参考书籍:[1]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 石安石.布龙菲尔德语法理论的贡献--布氏《语言论》读书笔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3期[4] 曲建华.试评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年第14卷第6期[5] 辜向东.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19卷第2期[6]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