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初步设计汇报共101页
合宁高速扩建初设方案汇报

合宁高速公路大蜀山至陇西立交段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方案汇报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2006年4月目录一、概述 (2)1.1测设简介: (2)1.2本次汇报的目的及内容 (2)二、路线 (3)2.1路线测设 (3)2.2.路线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 (3)2.2.1路线设计基本原则 (3)2.2.2路线扩建采用的技术标准 (3)2.3重点路段路线方案 (4)2.4桩号关系 (6)2.5存在问题及建议 (7)三、路基路面 (8)3.1外业及调查 (8)3.2设计原则及相关标准 (9)3.3主要设计方案 (12)3.4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26)四、桥涵工程 (28)4.1测设及调查 (28)4.2设计原则及标准 (28)4.3设计方案 (29)4.4存在问题及建议 (38)五、互通式立交 (42)5.1测设及调查 (42)5.2设计原则及指标控制 (42)5.3设计方案 (44)5.4存在问题及建议 (52)六、附图表 (53)一、概述1.1测设简介:合宁高速公路大陇段扩建工程经省发改委批复立项,已列入安徽省2006年年开工建设的高速公路重点项目之一。
根据安徽省高速公路总公司对本项目的工作安排,扩建工程计划于2006年8月开工。
由于扩建工程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勘察设计工作量大,所需周期较长,为保证扩建工程能够顺利的按计划实施,经省高速公路总公司同意,我院于2006年2月底派出测设项目组进驻工地开展本项目的勘察设计。
根据本项目的建设工期特点,勘察设计工作按一次定测,两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程序进行。
中交二院合宁高速公路大陇段扩建工程测设项目组于2006年2月24日进驻合肥,2月27日开始本项目勘察设计和资料收集工作。
此前,我院已安排并完成了本项目全线的高精度彩色航空照片拍摄、1/1000电子地形图、导线点、水准点等控制测量工作,初步建立了全线数据地面模型。
2006年3月23日~3月25日,设计单位检查组对本路段的测设工作进行了中间检查,并形成了中间检查意见。
万载至宜春高速公路新建工程初步设计项目汇报

作
量 完成35Km2地质调绘、214孔合计3617米路基及桥隧钻孔、22.7Km物探
工作
一.概述
1.6路线地质概况
路线地貌:项目K7+900~
K11属于山岭重丘区,其余路段 属于中低山丘陵地貌,总体地势 南低,西、北侧高。
路线地质:区域地形起伏较
大,冲沟发育,局部路段山体坡 度较陡,地表植被很发育,岩性 及构造均较复杂,断裂构造发育 ,岩体破碎,不良地质发育,全 线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在查明不 良地质分布规律并采用合理的处 治措施的基础上,路线区域地基 属于基本稳定区。
发改委对工可报告进行了批复,根据审查及批复意见,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 路标准新建。
设计速度:80 km/h
设 路基宽:整体式路基21.5m,分离式路基11.25m 计 路面:主线采用沥青砼 标 汽车荷载:公路-I级 准 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 其余桥涵1/100
一.概述
万载至宜春高速公路新建工程
WanZAi Zhi YiCHUN GAOSHUGONGLUXINJIANGONGCENG
初步设计项目汇报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总体设计 三、路线方案 四、安全设施 五、路基、路面及排水 六、桥梁、涵洞 七、隧道 八、互通立交 九、交通工程、沿线设施 十、绿化环保 十一、其它工程 十二、筑路材料 十三、设计概算
1.3任务依据
任务依据
1.万载至宜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文件、中标通 知书及勘察设计合同书; 2.江西省公路科研设计院编制的《万载至宜春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 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工可报告》); 3.省厅专家组对《工可报告》的预评估意见; 4.省工程咨询中心专家组对《工可报告》评估意见; 5.省工程咨询中心专家组对《工可报告修改稿》的补充评审意见; 6.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交运[2012]729号关于《工可报告》 的批复;
遵赤公路某段高速公路初步设计咨询总报告

目录1 概述 (1)1.1 工程概况 (1)1.2 咨询依据 (1)1.3 技术标准 (2)1.4 咨询内容 (3)1.5 咨询过程 (3)2 总体评价 (1)2.1本项目工可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1)2.2 初步设计外业验收会议纪要的执行情况 (1)2.3《贵州省公路工程技术指标运用指南》(试行)的执行情况 (1)2.4 初步设计文件的总体评价 (2)3 路线 (3)3.1 路线起终点、主要控制点及走向 (3)3.2 路线方案比选 (3)3.2.1枫香镇过境方案比选 (4)3.2.2杨古老至大陆井段方案比选 (4)3.2.3坪子上特大桥、坛厂隧道轴线方案比选 (5)3.2.4XX特大桥桥位方案比选 (6)3.2.5两路口至XX段方案比选 (8)3.3 运行速度预测及协调性评价 (9)3.3.1 运行速度预测 (9)3.3.2 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 (16)3.3.3 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 (16)3.3.4 爬坡车道设置评价 (17)3.3.5 运行速度纵断面图 (18)3.4路线技术标准运用评价 (27)3.4.1 总体评价 (27)3.4.2 关于连续纵坡 (27)3.4.3 关于爬坡车道和避险车道 (28)3.5 路线局部优化调整的建议 (28)3.5.1 路线平面 (28)3.5.2 路线纵断面 (29)3.5.3关于主线收费站 (29)3.5.4 其它 (30)4 路基路面及排水 (31)4.1 一般路基 (31)4.1.1 路基标准横断面 (31)4.1.2 路基填料要求和压实度标准 (31)4.1.3 路基土石方 (32)4.1.4 路基取、弃土方案 (32)4.1.5 填石路基的压实 (32)4.2 不良地质与特殊路基 (32)4.2.2 软土路基 (33)4.2.3 煤层采空区 (33)4.2.4 高填路基、斜坡路基 (33)4.2.5 深挖路堑 (35)4.3 路基边坡及防护 (39)4.3.1 路基边坡 (39)4.3.2 边坡防护 (40)4.3.3 支挡工程 (41)4.4 路面 (41)4.5 路基、路面排水 (41)4.5.1 路基排水 (42)4.5.2 路面排水 (42)5 桥梁涵洞 (44)5.1 桥梁 (44)5.1.1 总体评价 (44)5.1.2 桥梁上部构造 (45)5.1.3 桥梁下部构造 (47)5.2 几座主要桥梁 (48)5.2.1 推荐线坪子上特大桥 (48)5.2.2 推荐线(E线)XX特大桥 (50)5.2.3 推荐线其它主要桥梁 (54)5.3 小桥、涵洞 (58)5.4 关于新技术的运用 (58)5.5 设计文件的差错遗漏 (59)6 隧道 (60)6.1 设计概况 (60)6.1.1 青坑隧道 (61)6.1.2 坪子上隧道 (62)6.1.3 坛厂隧道 (62)6.1.4 中枢隧道 (62)6.2 总体评价 (63)6.3 主要意见和建议 (64)6.3.1 总体意见 (64)6.3.2 建筑限界与内轮廓设计 (65)6.3.3 衬砌支护设计 (65)6.3.4 防排水设计 (65)6.3.5 洞口位置和洞门设计 (66)6.3.6 初勘 (66)6.3.7 隧道内装 (67)6.3.8 隧道内路面 (67)6.3.9 施工方法 (67)6.3.10 通风、照明、消防給排水等设计 (68)6.3.11 弃渣与环保 (68)6.3.13 C比较线 (69)6.3.14 D比较线 (69)6.3.15 F比较线 (70)6.4 建议 (70)7 交叉工程 (71)7.1 互通立交 (71)7.1.1 互通立交共性意见 (71)7.1.2 枫香互通立交 (72)7.1.3 长岗互通立交 (74)7.1.4 坛厂互通立交 (75)7.1.5 仁怀互通立交(E线) (77)7.1.6 比较线互通立交 (78)7.1.7 互通区桥梁 (79)7.2 分离式立交 (80)7.3 通道、天桥 (81)7.4 平面交叉 (81)8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82)8.1 沿线设施 (82)8.2 安全设施 (82)8.3 监控系统 (83)8.4 收费系统 (84)8.5 通信系统 (85)8.6 供电照明 (85)8.7 房屋建筑 (86)9 环境保护及其他工程 (88)9.1 环境保护 (88)9.2 其他工程 (88)10 筑路材料和施工方案 (90)10.1 筑路材料及试验 (90)10.2 施工方案 (91)11 设计概算 (97)11.1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和费率 (97)11.2 概算文件分项审查意见 (97)11.2.1 路基土石方工程 (98)11.2.2 纵向排水工程 (98)11.2.3 防护工程 (98)11.2.4 特殊路基处理 (98)11.2.5 路面工程 (98)11.2.6 桥梁、涵洞工程 (94)11.2.7 隧道工程 (94)11.2.8 交叉工程 (95)11.2.9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101)11.2.10 土地、青苗等补偿和安置补助费 (101)11.3 整体造价分析 (101)12 地质勘察 (97)12.1 总体评价 (97)12.2 路线工程地质 (97)12.3 桥梁工程地质 (99)12.4 隧道工程地质 (101)12.5 其它问题 (102)13 基础资料 (104)13.1初步设计外业测量成果 (104)13.2初步设计测量技术评价 (104)13.3初步设计测量总体评价 (104)14 主要咨询结论和建议 (105)14.1 主要咨询结论 (105)14.1.1 总体评价 (105)14.1.2 路线 (105)14.1.3 路基路面及排水 (106)14.1.4 桥梁涵洞 (107)14.1.5 隧道 (109)14.1.6 交叉工程 (109)14.1.7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110)14.1.8 环境保护及其他工程 (111)14.1.9 筑路材料和施工方案 (111)14.1.10 设计概算 (111)14.1.11 地质勘察 (112)14.1.12 基础资料 (112)14.2 建议 (112)15 致谢 (114)1 概述1.1 工程概况遵赤公路XX至XX段高速公路是《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十射、五纵、五横、六条国际通道”高速公路网第8射的“麻江-遵义-泸州支线”中的一段。
高速公路总体开工报告

施工准备及施工工艺一、工程概况:上海至瑞丽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之一,是横贯我国长江两岸的东西向大通道,是沟通长江三角洲与大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大动脉。
昌傅至金鱼石段为上瑞线在江西境内的西段,全长167.939公里,该项目的实施对完善我省的公路交通网络、促进江西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B4-1标段路线起点接上瑞高速公路昌傅至金鱼石段第十一标终点(K495+000)--上栗县赤山镇的长睦村,终点(K499+000)为上栗县赤山镇万新村。
二、主要工程数量:土方开挖17.7万立方米(含清淤、改路、改渠),石方开挖10.1万立方米,路基填方约90.4万立方米(含换填土、改移道路等),圆管涵310米/6道,盖板涵302.69米/7道,拱涵155米/2道。
三、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
开工前由技术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核,会同设计单位对路线导线点、水准点交接桩并可靠维护,对现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收集与施工有关的资料,编制好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2、物资准备。
组织各种材料、配件、燃润油及各种生产工具,办公及生活用品的采购供应。
3、施工机械及队伍调遣。
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进场机械及人员,及时调遣人员、机械就位。
会同监理工程师,检查进场机械性能,及时保养,保障进场机械完好率。
4、施工现场准备⑴及时完善占地手续。
对取土场、征用土地、项目部及各施工队营队、临时便道等临时占地,及时会同为主代表,监理工程师,地方政府完善占地手续并钉桩划线确定位置和范围,保障及时、顺利开工。
⑵测量放样。
结合技术准备和用地确认,组织技术人员搞好复测工作,贯通线路中心线和水平标高。
根据施工需要,增设水准基点桩、加密导线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施工安排做好路基边桩、桥涵施工控制桩的护桩测设。
⑶临时设施设置。
按施工组织设计抓紧临时房屋修建、施工便道拓宽、蓄水池、驻地用电、临时排水设施等的完善。
保障监理工程师、施工人员和进场机械的及时进场。
高速公路初步设计咨询报告

1概述麻城至竹溪高速公路是《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中规划的“651”骨架公路网第一横,是横贯我省中北部的一条东西向省际通道,是对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其规划建设有利于促进我省东西部地区经济交流,推动西北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麻城至竹溪高速公路麻城至红安段是整个麻竹通道中的黄冈段,其建设对促进麻竹公路建设,加强东西经济交往,进一步完善湖北省骨架公路网布局,加强大别山区与武汉城市圈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咨询依据1)咨询合同。
2)初测初勘验收纪要。
3)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编制的《麻竹高速公路麻城至红安段初步设计》文件。
4) 国家和交通部颁发的现行“强制性条文”、“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等。
1.2咨询内容根据合同要求咨询内容包括总说明书、路线、路基路面及排水、桥梁与涵洞、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筑路材料、地质勘探等内容,分别从文件编制深度、方案的合理性、结构的安全性、特殊路基的稳定及技术指标掌握的合理性等方面提出咨询意见。
1.3咨询过程本公司接受业主委托后,根据委托书要求及项目的进展情况,我公司经常与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的项目负责人联系、协商设计咨询相关事宜。
2009年5月日~日抵达项目所在地进行了初测外业资料收集咨询工作。
根据现场提供的资料,从外业资料收集、记录及路线方案、构造物布置、地勘资料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
向业主提交了《麻竹高速公路外业咨询检查报告》。
……1.4建设规模麻竹高速公路麻城至红安段起点位于麻城市宋埠镇以东,在周德村与麻武高速公路(K74+174.05处)相接,设宋埠东枢纽互通,于麻城市宋埠镇野鸡岗村跨越张贤大桥,进入红安县永佳河镇的张煜村,穿宋长线(省道304)设桃花互通,跨尾斗山干渠,倒水河后,在永佳河镇高益村布设红安服务区,然后在红安县城关镇曹门村处跨阳福线(省道109),设红安互通,于红安县上新集镇水口寺村再次跨越宋长线和滠水河后,终点止于红安县上新集镇北岗村。
@高速公路初步设计咨询报告

1概述麻城至竹溪高速公路是《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中规划的“651”骨架公路网第一横,是横贯我省中北部的一条东西向省际通道,是对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其规划建设有利于促进我省东西部地区经济交流,推动西北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麻城至竹溪高速公路麻城至红安段是整个麻竹通道中的黄冈段,其建设对促进麻竹公路建设,加强东西经济交往,进一步完善湖北省骨架公路网布局,加强大别山区与武汉城市圈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咨询依据1)咨询合同。
2)初测初勘验收纪要。
3)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编制的《麻竹高速公路麻城至红安段初步设计》文件。
4) 国家和交通部颁发的现行“强制性条文”、“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等。
1.2咨询内容根据合同要求咨询内容包括总说明书、路线、路基路面及排水、桥梁与涵洞、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筑路材料、地质勘探等内容,分别从文件编制深度、方案的合理性、结构的安全性、特殊路基的稳定及技术指标掌握的合理性等方面提出咨询意见。
1.3咨询过程本公司接受业主委托后,根据委托书要求及项目的进展情况,我公司经常与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的项目负责人联系、协商设计咨询相关事宜。
2009年5月日~日抵达项目所在地进行了初测外业资料收集咨询工作。
根据现场提供的资料,从外业资料收集、记录及路线方案、构造物布置、地勘资料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
向业主提交了《麻竹高速公路外业咨询检查报告》。
……1.4建设规模麻竹高速公路麻城至红安段起点位于麻城市宋埠镇以东,在周德村与麻武高速公路(K74+174.05处)相接,设宋埠东枢纽互通,于麻城市宋埠镇野鸡岗村跨越张贤大桥,进入红安县永佳河镇的张煜村,穿宋长线(省道304)设桃花互通,跨尾斗山干渠,倒水河后,在永佳河镇高益村布设红安服务区,然后在红安县城关镇曹门村处跨阳福线(省道109),设红安互通,于红安县上新集镇水口寺村再次跨越宋长线和滠水河后,终点止于红安县上新集镇北岗村。
高速公路初步设计汇报

一、概述——工可批复执行情况
技术标准执行了工可批复意见,全线按高速公路建设(80Km/h,24.5m) 路线总体走向、控制点与工可结论吻合,K35以后结合禄丰县城发展规划,采用东线方案 概算投资参照项目核准批复估算投资进行分析比较
一、概述——地方重大意见采纳情况
2011.2.28在武定县召开了本项目的现场调研会,会后地方政府提出的主要意见有: 武定县政府建议将起点12Km改为一级公路,根据批复及相关会议结论,不予采纳 武定县政府建议路线设计为菜园河河道改造留有余地,予以采纳,施工图阶段落实 武定县政府建议建议九厂立交移至百花山,根据批复及相关会议结论,不予采纳 仁兴镇政府建议仁兴立交位置进行调整,予以采纳,但调整位置有待商议,施工图阶段落实 碧城镇政府建议碧城段路线采用K方案,综合各方面情况,不予采纳
路线设计遵循“近城不进城、近镇不进镇”的原则,与所经乡镇均无干扰,但止点靠近禄丰县城规 划区域,路线走向须于城市规划相协调
武定县总体规划
禄丰县总体规划
二、建设条件——地形地貌
低中山丘陵、山间盆地侵蚀堆积地貌:起点~K9、K16~K36、K37~K42、K43~K46、K53~K54、 K60~止点段
云南省武定至禄丰高速公路
热烈欢迎 各位领导及专家指导!
云南省武定至禄丰高速公路
初步设计汇报
2011年5月10日
汇报内容
01.概 述 02.建设条件 03.总体设计 04.路 线 05.路基路面 06.桥梁涵洞 07.隧 道
08.路线交叉 09.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10.环保景观 11.其他工程 12.筑路材料 13.设计概算 14.其它
汇报内容
01.概 述
02.建设条件 03.总体设计 04.路 线 05.路基路面 06.桥梁涵洞 07.隧 道
高速公路初步设计咨询报告

高速公路初步设计咨询报告麻竹高速公路麻城至红安段初步设计设计咨询报告1概述麻城至竹溪高速公路是《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中规划的“651”骨架公路网第一横,是横贯我省中北部的一条东西向省际通道,是对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其规划建设有利于促进我省东西部地区经济交流,推动西北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麻城至竹溪高速公路麻城至红安段是整个麻竹通道中的黄冈段,其建设对促进麻竹公路建设,加强东西经济交往,进一步完善湖北省骨架公路网布局,加强大别山区与武汉城市圈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咨询依据1)咨询合同。
2)初测初勘验收纪要。
3)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编制的《麻竹高速公路麻城至红安段初步设计》文件。
4)国家和交通部颁发的现行“强制性条文”、“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等。
1.2咨询内容根据合同要求咨询内容包括总说明书、路线、路基路面及排水、桥梁与涵洞、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筑路材料、地质勘探等内容,分别从文件编制深度方案的合理性、结构的安全性、特殊路基的稳定及技术指标掌握的合理性等方面提出咨询意见。
1.3咨询过程本公司接受业主委托后,根据委托书要求及项目的进展情况,我公司经常与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的项目负责人联系、协商设计咨询相关事宜。
2021年5月日〜日抵达项目所在地进行了初测外业资料收集咨询工作。
根据现场提供的资料,从外业资料收集、记录及路线方案、构造物布Z、地勘资料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
向业主提交了《麻竹高速公路外业咨询检查报告》。
1.4建设规模麻竹高速公路麻城至红安段起点位于麻城市宋埠镇以东,在周德村与麻武高速公路(K74+174.05处)相接,设宋埠东枢纽互通,于麻城市宋埠镇野鸡岗村跨越张贤大桥,进入红安县永佳河镇的张煜村,穿宋长线(省道304)设桃花互通,跨尾斗山干渠,倒水河后,在永佳河镇高益村布设红安服务区,然后在红安县城关镇曹门村处跨阳福线(省道109),设红安互通,于红安县上新集镇水口寺村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1・麻竹高速公路麻城至红安段初步设计设计咨询报告次跨越宋长线和滠水河后,终点止于红安县上新集镇北岗村。